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小学生四年级下册语文书

小学生四年级下册语文书

发布时间:2020-12-20 00:08:12

⑴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书27的主要讲了什么

课文记载了一位聋哑青年在西湖边看鱼、画鱼,别人赞赏他画鱼的故事,赞杨了那位聋哑青年做事认真、执着、勤奋的品格。

⑵ 小学四年下册语文书6首古诗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古诗

1、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白话译文:

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

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2、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白话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3、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白话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4、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白话译文: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5、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白话译文:

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6、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白话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

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⑶ 小学版4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第四单元作文450字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550字:战争中的孩子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这样一张令人揪心的旧照片。这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断裂的天桥,坍塌的房屋,碎砖碎瓦散落了一地。扭曲的铁轨上,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正在嚎啕大哭。这场空前大劫难,给人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伤痛。

那一天,上海火车南站和往常一样,人山人海、川流不息。谁会料到,死神就这样悄悄降临了。突然,一声刺耳的警报声响彻云霄。人们还没有醒悟过来是怎么回事,突如其来的敌机已在上空盘旋。一枚枚无情的炸弹从天而降“轰—轰—”硝烟四起。尖叫声、哭喊声、奔跑声连成一片。房屋被炸毁了,惊慌失措的人们一个接着一个倒在血泊中。瞬间,整个火车站变成了废墟。尸横遍地、血流成河,惨不忍睹。

“妈妈,你怎么了?爸爸,我害怕……”就在这死寂中,突然传来一个小男孩的哭喊声。他坐在废墟上,瞪着惊恐的大眼睛,脸上沾满了灰尘,嘴里不停地喊着爸爸妈妈。忽然从废墟深处传来了一丝微弱的声音:“过来,孩子。”小男孩听见了,急忙爬到妈妈身边。只见妈妈轻轻摸了摸小男孩的头说:“孩子,你要坚强地活下去呀……”话还没说完,便闭上眼睛长眠了。小男孩使劲推着妈妈,可也无济于事。他张开嘴撕心裂肺地哭起来。这哭声是多么凄惨,多么无助,听着让人心碎……

后来,这个小男孩被一位好心人收留,将他抚养成人。长大后,小男孩成了一名军人,保家卫国,为祖国效力!

看着这张旧照片,我心中充满了愤恨。日本侵略者践踏的仅仅是一个火车站吗?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留下了多少罪证,是它们让一个个幸福的家庭毁掉,让一个个无辜的孩子成了没有父母疼爱的孤儿……

战争是残酷的,是无情的,是可怕的。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坏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我们一定要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⑷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五课课文意思

《中彩那天》这是一篇外国小故事,写了一名修理厂的技工无意抽中了大奖,但是抽中了大奖的彩票却是他帮同事代买的。经过思想斗争,他把大奖送还了同事。作者赞扬了这种诚实、守信的品质。

⑸ 2016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重点课文
1 观潮
3 鸟的天堂
6 爬山虎的脚
7 蟋蟀的住宅
17 长城
18 颐和回园
21 搭石答
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2 桂林山水
3 记金华的双龙洞
7 尊严
9 自然之道
11 蝙蝠和雷达
17 触摸春天
21 乡下人家
27 鱼游到了纸上
31 普罗米修斯

⑹ 和顺第一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书

古诗词三首一、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词的意思。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二、教学重点:1.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三、教学难点:1.理解诗句句意。四、教学方法:五、教学准备:把古诗写在小黑板上,生收集与课文相关资料。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一、阅读导语1.学生自由阅读单元导语,读后交流:这组课文我们要学习什么?)二、导入:小学四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1.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2.首先让我们到安徽省宣州市郊区游览“敬亭山”二、学习课文(1)出示小黑板,全班齐读古诗正音。(大屏出示古诗)(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3)解诗题,知作者。1.独:独自一人独自一人坐着看敬亭山2.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将基础的文学常识抄写下来)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4)抓字眼,明诗意。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①指名读②汇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众鸟:鸟儿们;高飞尽:都飞远了孤云:孤独的白云;独去闲:独自飘来飘去悠闲自在。③师小结: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李白很孤单、孤独)④介绍背景:这首诗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飘泊生活,来到宣城时所写。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相看:(相互)对看;厌:满足只有“我”和敬亭山对看总不感到满足。(孩子们仔细观察看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⑤指名完整叙述古诗概意: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闲地飘向远方。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怎么看也不觉得满足。⑥师小结:其实,这首试诗不只是表达了李白孤独的感情,同时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坚定和乐观。为什么呢?当世界上的一切都远离李白的时候,他不是颓废痛苦地生活,而是乐观、坚定地和敬亭山悠闲地“相看”。(5)多诵读,悟诗情①过渡:学了这首诗歌,让我们进行下一个步骤:多诵读,悟诗情②朗读③自己带着感情读④四人小组读古诗⑤汇报:指名读、小组自选方式读⑥全班再齐读古诗(三、学习生字1.打开写字书,先观察“亭”、“庭”两个字在田字格里的占位。2.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并讲解在田字格的占位。3.学生写字。)第二课时《望洞庭》一、导入: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前不久(上节课)大家游了一回敬亭山,感受颇深。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望洞庭》二学习古诗:1.出示小黑板,指名读古诗,师正音,然后全班齐。(大屏出示古诗)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3.解诗题,知作者。①望洞庭:望着洞庭山水。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大屏出示洞庭湖)②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的诗以律、绝为工,乐府小章尤为著名。)与白居易、(柳宗元)并称“刘白”,(“刘柳”。白居易陈他为“诗豪”,清人王夫之称他为“小诗之圣”。)4.抓字眼,明诗意。(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①指名读②汇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秋月:点明时间——秋天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潭面:湖面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孩子们仔细观察看看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③指名小结: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遥望:远远地看;翠:苍翠;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比喻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白银盘”把洞庭湖的君山比喻成“青螺”。)④同桌互相用自己的话解释整首古诗的意思

⑺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书冰心作文400字

我真喜欢春天一年四季,夏有夏的“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秋有秋的“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冬有冬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但是,我最喜欢的是春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每到春天,万物复苏,阳光普照着大地,一切都是新的生命。小燕子从南方飞来,向人们报道:春天来了;小草从地里窜了出来,向人们报道:春天来了;青蛙从地里探出脑袋,向人们报道:春天来了。走到公园了,羊肠小路边的花儿开了,仿佛在向你微笑,看得心里美滋滋的;中央路旁的柳树上的柳条儿长出来了,微风吹过,它好似在亲吻着你的额头,亲的心里美滋滋的;小河两岸的迎春花开出了黄色的花儿,微风吹过,好似在向你招手,招的你心里美滋滋的……来到城南,看到了小燕子,他们就像音符一样,站在五线谱上面,为人们唱春天到来的快歌。地上的草儿就是小燕子的好伙伴,在清风下,跳起了舞,这就是美丽的春天。下雨了,孩子们站在窗前,等待着雨停的那一刻。雨停了,孩子们跑出了房子,寻找着彩虹。瞧,彩虹在那呢!雨后清新的空气加上这一道美丽的彩虹,使人们感到格外舒适,孩子们分外开心。徜徉在美好的春光下,让我们一起爱春天吧!我真喜欢宋词记得上小学四年级时,我的语文老师是一位年轻又漂亮的女老师,姓刘,她从内而外都散发着一股浓浓的古典书卷气味儿,她在教我们的第一堂课时,就向我们推荐了一本《宋词三百首》,我听了她的话,应付差事似的买了一本,随意的翻看着,没想到,就是这么一翻,我与宋词,就此结下不解之缘。从苏轼到辛弃疾,从李清照到柳永,宋词向我展示了宋朝从富强到衰败,在宋词里,我体会到到了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的低落,懂得了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多愁善感,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惆怅。每每吟诵这些词句,心中总会涌起一股奇异的情感,似乎自己也融合到了这些诗句之中。而在这些词人中,或许是叛逆的性格,我却不喜欢宋朝的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她的那种多愁善感,以及动不动就生出一股伤感,这种我认为像林黛玉一样的人,使我分外厌烦,就连她的诗词,也是勉强背的。我喜欢辛弃疾,喜欢他的阳刚之气,喜欢柳永,喜欢他的阴柔之美。其中辛弃疾的词,更使我百读不厌,他的词句,总能使我的心情分外激荡。比如“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个顽皮无邪的小孩子的形象;“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能使读者体会到那一种诗人徜徉在里面情境;“众里寻她千网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又表达了诗人清高脱俗的情怀;而“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又衬出诗人为自己不能为国家效力而感到难过,又映出对国家的担忧﹍﹍脍炙人口,感人肺腑。宋词,是我国诗歌文化上一颗炫灿夺目的明珠,它让人迷醉,沉醉于悠悠宋朝落花流水春江秋夜之中,它为我们徐徐的展开了一幅关于宋朝的画卷,它让人的视野变得更开阔,让人的身上多出一种飘然的书卷气味儿。我喜欢宋词,喜欢里面描绘的阴晴雨雪,高山流水,它伴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无眠的夜晚,她让我的成绩有效提高,让我了解到了宋朝那不朽的历史。它让我受益终生!我真喜欢古诗词我可以算是出生在书香世家的孩子。父亲、爷爷都有很多藏书,有的脍炙人口,有的不为人知。爸爸、爷爷从小就叫我读古诗,背古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信手拈来。可我那时却是幼稚至极,完全无法体会到古诗之中绝妙的意境。直到到了小学,我才逐渐接触到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可我依旧不满足于此。“‘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老师的长篇大论虽极为浅显,但也并非一无是处。可我眼前浮现的却是另一种画面:诗人王维在外做官,常年不能回家探望。这天,正值九月初九重阳节,想起家中亲人团聚,兄弟姐妹陪伴父母登高望远,自己却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却不能与亲人团圆,一人在外,孤苦无依,不由得文思泉涌,挥笔泼墨写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一脍炙人口的名篇。那时,我上四年级。在我十岁生日那天,姐姐送我一本精装的唐诗宋词,上面还有她的批注,难道还有比这更好的礼物吗?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的读了起来。第一篇依旧是《静夜思》,但是这一次,我仿佛看见大诗人李白在房间中踱步,心中思念着远在天边的家乡,今天的月光出奇的皎洁。我又不禁想起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沉醉在诗的海洋中…...这一篇篇精妙绝伦的古诗为我的童年涂上了绚丽的色彩,令我终生难忘!

⑻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的一本通内容

一本通
我们会更加幸福了……
我们会来一直陪伴我们的产品都在用自己的
是啊……

⑼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语中的海上的曰出课文

海上的日出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回清静,船上只有机答器的响声。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 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 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 的 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

⑽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的十二课,课文内容

第12课《大自然的启示》课文原文
“打扫”森林
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刚上任,就下了一道命令:把森林“打扫”干净。
护林工人只好照着他的命令去做,把灌木统统砍光,把杂草统统除尽,连地上的枯枝烂叶也不放过。森林面貌顿时改观了:林子里又宽敞又洁净,连一根杂草也没有。林务官看着,心里美滋滋的。
不想森林却从此遭了殃(yāng)。几年过去了,橡树和菩(pú)提树的叶子越来越少,光秃秃的像一把把扫(sào)帚(zhǒu),有些树木甚至干枯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
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枯枝败叶,看起来是脏东西,其实,它们腐(fǔ)烂之后,变成了腐殖质,能增强土壤(rǎng)的肥力。它们还是一些小动物的食物和隐蔽场所。矮树丛也是许多动物栖息的地方。森林里的灌木和野草多了,昆虫、鸟类、兽类也就多了。许多动物以植物为食,像甲虫和毛毛虫吃树叶、嫩枝,而鸟儿在矮树丛里营巢,捕食森林里的害虫。
林务官把灌木丛砍了,把野草锄了,鸟儿飞走了,森林里的害虫就逞(chěng)凶啦。它们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没有天敌来制服害虫,树林就渐渐给毁了。
人类的老师
人类自古就想能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二三十年以后,由于飞行速度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yì)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过了许多年,人类才找到了防止这类事故的方法。其实蜻蜒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每只蜻蜒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lüè)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动的关键(jiàn)。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啊!现在,飞机设计师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行的情形,研制出了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飞机。
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虽然船头是尖尖的,但总是开不快。而有圆圆的大头的鲸(jīng),却常常轻而易举地超过海轮。这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而“流线型”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后来工程师设计船体时模仿鲸的形体,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阅读全文

与小学生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