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三年级下册语文全部的答案
答案看多了,抄袭可能会养成习惯 会对以后的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在网上是问不到答案的哈现在就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好好学习,即使自己答案错了至少能加深印象
② 语文下册三年级
贺知章的《咏柳》,朱熹的《春日》,林杰的《乞巧》,李商隐的《嫦娥》
③ 语文三年级下册
清早,我到复公园去玩,一进门就制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菊花园边跑去。
菊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菊花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金黄的小太阳。白菊花在这些菊花中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二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了花芯。有的含苞待放。
菊花颜色各异,红的、白的、黄的、粉的、紫的……
这么多的菊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菊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菊花,穿着金黄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金黄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所有的菊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蚂蚁在脚下爬过,告诉我咋夜做的好梦……
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菊花,我是在看菊花呢。
④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
你可以在网上寻找一下吧,他应该会有三年级下册的语文
⑤ 三年级下册语文
用分号是并列的长句,都是一样重要,没有主次之分。因为我没有去看你所的书,所写表达什么就要你自己好好感受作者的意境了。
⑥ 三年级语文下册
有电子课本 你需要的是什么
⑦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
(1)、来尘土是不是(有自杀菌的本领)呢?
(2)、月球和地球谁的(年龄大)呢?
(3)、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早还是(地球的火山活动早)呢?
(4)、月球真是一个神秘的星球,有许多未解之谜,我从课外了解到得月球之谜有:月球内部神秘的"物质聚集点"之谜
(5)、细菌被撒再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
(6)、玉米被种在月球的尘土里。
求采纳~!很认真写的~!!!
⑧ 小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
三年级下册
第一组
1 燕子
2 古诗两首
3 荷花
4* 珍珠泉
语文园地一
第二组
5 翠鸟
6 燕子专列
7 一个回小村庄的故事
8* 路旁的橡树答
语文园地二
第三组
9 寓言两则
10 惊弓之鸟
11 画杨桃
12* 想别人没想到的
语文园地三
第四组
13 和时间赛跑
14 检阅
15 争吵
16* 绝招
语文园地四
第五组
17 可贵的沉默
18 她是我的朋友
19 七颗钻石
20 妈妈的账单
语文园地五
第六组
21 太阳
22 月球之谜
23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24* 果园机器人
语文园地六
第七组
25 太阳是大家的
26 一面五星红旗
27 卖木雕的少年
28*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语文园地七
第八组
29 古诗两首
30 西门豹
31 女娲补天
32* 夸父追日
语文园地八
选读课文
1 山城的雾
2 我爱故乡的杨梅
3 小狮子爱尔莎
4 在金色的海滩上
5 七色花
6 妙不可言的位置
7 手术台就是阵地
8 除三害
上面那位同志搞错答案了
⑨ 三年级下册语文3课
一、教学目标:
(一)、审美目标:
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语文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能力目标:
学习作者观察荷花的方法和是怎样把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的。
二、视点:
1、知识点:抓住重点段,读懂每句话,感受荷花的姿态美。
2、关键词:挨挨挤挤、冒、才、露出、饱胀、破裂
3、审美点:姿态美、动态美
4、关键词:活的画
三、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荷花开放的动态的理解,把句与句联系起来想象一池荷花这“一幅活的画”。
2、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四、教具准备:投影片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1、今天我们要一起去欣赏一池美丽的荷花,想去吗?走吧!
2、出示图片,整体感知荷花池的美景。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这朵,美吗?这朵呢?面对这一池美丽的荷花,我们的小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比喻它呢(活的画)?请在书上找出来读一读。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二)、欣赏荷花的美姿。
1、欣赏荷花的外观美。
A、作者把这一池荷花比作一大幅画,为什么?(美)
B、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你觉得这一池荷花哪儿美,像一幅画?抓荷花的颜色美(绿叶、黄心、白花瓣)、姿态美(全开的、半开的、花骨朵儿)、整体美认识荷花池的美得像一幅活的画。
C、指导朗读。
2、欣赏荷花的动态美。
A、这荷花不但美得像画,而且像一幅什么样的画(活的画)?
B、再读第二自然段,从那些词语可以看出这些荷花像是活的?(抓“挨挨挤挤”、“冒”、“才展开”、“露出”、“破裂”等词语理解荷花的动态美。)
C、这么美的一池荷花,可不就是一大幅活的画吗?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大自然的杰作吧!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
(三)、想象荷花池的美景。
1、这美妙的画卷令人如痴如醉,心驰神往。作者站在荷花池边有何感受呢?一起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2、如果你也是站在荷花池里的一朵荷花,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四)、总结回顾全文。
这一池荷花是多么令人神往,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配乐朗诵)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课文记述了作者到公园里看荷花的情景及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课文是按看荷花的顺序来写的。全文共五个自然段。
第一段讲清早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荷花的清香。这里的“一……就……”说明荷花的香味传得很远。
第二、三自然段讲看荷花。课文先介绍了荷叶的样子。“挨挨挤挤”说明荷叶数量多,长势旺盛。“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一比喻句十分形象地说明了荷叶的颜色、样子。接着介绍白荷花的千姿百态,用“有的……有的……有的……”一组排比句分别描绘了荷花刚开时、全开时、未开时的样子。可以想象得出来:满池的荷花各有各的姿态,该有多么迷人啊!“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是作者看到荷花的感想。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作者对荷花的赞美。赞美了荷花千姿百态,并充满了生机;第二层是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因为只有大自然才能赋于各种植物以顽强的生命力,才能创造出如此美妙神奇的“一大幅活的画”。
第四自然段讲看荷花引起的想象。
想象是一种心理活动。作者为什么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因为面对这满池如诗如画的荷花,作者看得入了迷,如痴如醉,和眼前的景物融为了一体。因此,一阵风吹来,“我”仿佛与花共舞;风停了,“我”仿佛与虫共语。
这种想象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把学生带入到童话的意境之中,而且表现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第五自然段讲过了好一会儿,作者才想起是在看荷花。这说明作者被深深地陶醉了。
体会荷叶的旺盛生命力与荷花生机勃勃的样子,是学习本文的重点。
体会第四自然段的内容,弄清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的想象,为什么会想到自己与花共舞、与虫共语,是学习本文的难点。
本文语言优美,词汇丰富,用词准确,应引导学生理解体会。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这句话把荷叶比作碧绿的大圆盘,突出了荷叶又绿又大又圆的特点。挨挨挤挤,一个紧靠着一个,说明荷叶密密层层,数量很多。这句话写出了荷叶旺盛的生命力。
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这句话中的:“冒”字用得好,荷花不是偷偷地钻出,也不是自然地长出,而是“冒”出,这不但与上句话中“荷叶挨挨挤挤”相呼应,而且说明了荷花顽强的生命力。
3.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是一组排比句,写出荷花刚开、全开、未开时的三种状态。这句话中用“两三瓣儿”“嫩黄色”“展开”“饱胀”等词语,写出了荷花花瓣的数量,花芯的颜色,以及花的样子,十分生动形象。
4.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这句话中的“仿佛”是好像的意思,作者并没有真的变成荷花。为什么会有这种“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的感觉呢?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的这种想象呢?因为作者鼻子闻到的是荷花的清香,眼前出现的满池的荷花,作者被陶醉了,看得入迷了,到了入情物化的程度了,所以感到“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而眼前的荷花都是白色的,所以自己仿佛也“穿着雪白的衣裳”。
部分词语注释:
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的果实。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本课在写作方法上有两个特点:
第一,使用了比喻、排比的方法,如前分析,可引导学生体会、赏析。
第二,恰当的联想与想象,使文章更生动,更形象,如前分析,可配上电化教育手段或音乐,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之中,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