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年级学生如何做好语文预习作业
高效课堂呼唤师生的互动。教师不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拥有知识的权威,而是和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时间不是站在讲台,而是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参与学生的学习,去聆听学生的发言和思维的碰撞。教师是引导者,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有所思考,有所发现和收获;教师是组织者,组织学生共同为课堂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有利于每个孩子倾听、交流的氛围。教师是促进者,促进每个孩子的发展,给每个孩子以鼓舞和鞭策,同时“推波助澜”促使全体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快乐。高效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心灵交流、情感共鸣、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而学生充分的预习是保证高效课堂的第一步。 针对一年级语文教材和孩子的心理特点,一接触课文,我注意引导孩子用“十个字”学会预习。 (一)读书 借助拼音或家长的帮助把课文读通顺。要求做到不丢字,不添字,就像平时说话那样,把课文里的语句变成自己的声音。读几遍因人而异,慢的估计得10遍8遍,快的估计一遍即可。能背下来当然更好。 (二)看图 低年级的语文教材没有看图学文,但每篇都配有精美的插图。利用这些插图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图文结合,还有助于理解课文。所以会看图,看懂图,应是预习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 (三)圈字 一年级孩子的学习任务主要是识字。几乎每篇课文后都有10个以上的生字,这些生字要在一节课内全部消化,如果没有孩子自己的提前见面,那课堂上就有可能是“走马观花”,印象不深。“不动笔墨莫读书”让孩子在课文中圈出生字,一方面孩子将会在找、圈的过程中动手、动脑,另一方面生字圈上了圈会更加醒目,以后再翻开书,首先刺激他视觉的就是这些圈圈,有助于巩固复习。 (四)注音 给课后生字在书上注音有两个目的:一、复习巩固拼音。拼音的学习需要不断的巩固练习。在组词、写句的过程中,孩子们出错最多的还是拼音。轻声的加了声调,不是轻声的丢了声调,该是整体认读音节却只写成了一个声母或韵母让你啼笑皆非。二、认准生字。如果说前面的圈生字是和生字的初次见面,那么注音就好比是和老朋友打招呼了。是否认识,能否叫的出名字就看你会不会注音了。不会的,没关系,从前面课文里找找查查,又是一次学习巩固。 (五)提问 新课改倡导“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再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课堂是开放的。培养孩子提问、质疑的意识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唯有创新才有未来,创新型的人才是每个企业和我们这个时代最欠缺的。 “读书、看图、圈字、注音、提问”十个字,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又好记,又好操作,是一种比较行之有效操作方法。从检查反馈的信息看,一多半孩子照着这一方法做了,还有部分没有行动起来。 从课堂反馈的效果看,有效的预习,个个有备而来,使孩子们发言更积极,课堂气氛更活跃,以前一节课完不成的学习任务在课堂上都能有效地解决。 不过这种预习对生字的学习还是只停留在认知阶段,对于学有余力的孩子要想学会生字必须从“音、形、义”三方面要求,圈字注音只是为了会读,对于课后的二类字(横线上汇总的字)还可以引导孩子用自己独特的方法记住他的形并口头组几个词。比如:熟字加一加,换个偏旁、形象记忆、编字谜等等。昨天的课堂上,孩子们识记生字的方法让人拍案叫绝。如:“冬”字想到了上面是天空,下面两点儿是飘着雪花,把“是”分成了日、下、人三个字;“雪”想到了上面一个雨字下面是歪了的山。“一半红一半绿”是“秋”,“三人同日生”是“春”。 课后田字格里的字是要求会写的字。这些字一般不是本课的,是孩子在课本的前面已接触过的。这些字除了要达到上面的要求外,还必须会写,会一笔一笔排笔顺。目前有些“折”笔个别学生还没有意识到一笔写成的概念,把折和前面的笔画分开。如“口日四台去”的“横折、横折钩、和撇折”三个笔画。所以让孩子学会观察也是要培养的一项重要的能力。观察书上范字每个笔画的位置和长短,观察个别笔画的变化和异同。比如:同样是撇,有长撇、短撇、竖撇之分,像“禾、天”中三个撇都是不同的。口的第二笔是“横折”不带钩,而“日、四”的第二笔带钩,是“横折钩”。只有让孩子自己学会了观察才能把字写的正确、美观。 有效的预习才能保证有效的课堂,随着孩子能力的不断提高,指导孩子预习的方法也会逐步完善。“授人一鱼,不如授人一渔”,教会孩子学习、预习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习惯,更多的还需家长的配合。
2.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怎么在家做预习和复习
在复习过程中复,寻求知识中制的要点,抓住要点也就抓住了问题的主干。如复习课文时,就可以把重点词、每段的关键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等用醒目的颜色标上记号,使这些词句作为记忆的支撑点,抓住几个关键词句,也就抓住了整篇课文的内容;
3. 孩子上一年级,语文老师要求预习课文,可是家长没有时间陪孩子预习啊。有适合的教辅书可推荐吗
孩子自己拿着课本预习,有可能就是读一遍就潦草结束了,没有一点效果,推荐教材帮,这本教辅书是紧跟课本,重点都用不同的颜色列出来了,后面还有重要知识点的讲解方法,难的课后习题的讲解,可以试试。
4. 一年级语文怎么辅导比较有效
一年级的语文是比较简单的,主要就是认识一些简单的字词的认识拼音,所以首先要让孩子学好拼音,平时可以让孩子听一些网课,并且让他们多读多写,只有拼音认识好以后才可以去认识更多的字词。
5. 大家好,请问一下一年级的语文数学应该怎么复习和预习
一年级还处于小学刚开始适应小学教学节奏和内容,培养孩子学习多种知识,尤其课本内容,多给孩子做练习题。对于语文的话,父母应该经常朗读,让孩子向最亲近的人学习才最有效,朗读可以先从课本内容做起,每天学过的课文多朗读几遍,可以带孩子一起,找朗读的感觉,当孩子一句句的有感情的朗读的时候,孩子就完全理解了句子的基本意思,朗读多了孩子就会真正的理解课文,这样句子也熟悉了,课文内容也理解了。再就是写字帖,一个字写的好看不好看,字如其人,确实一个人的字能看出一个人的内心性格习性来,也需要父母其中一个人先写,孩子看了都喜欢也想一写的像爸爸妈妈一手好字的想法,会使劲努力学习练习的,既练了字型,同时又记住了生字。对于数学,复习时课本内容看一遍,你再可以换个数据和人名和孩子一起算一算答一答,再让孩子给你出题,这样孩子会觉很有趣,你来答,让孩子做判断,耐心的让他判断对错。预习的话父母应该先看完了解预习的内容,和孩子一起预习一遍,等上课时跟上老师的思路基本没问题,要想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家长必须做一个好榜样,这样孩子就会被吸引过去,孩子也会模仿父母,也会以父母为榜样。多给孩子出不一样的题,寓教于乐孩子会更愿意学。这是我个人的一些建议,望采纳。也祝你家孩子能来日成才!
6. 一年级语文该怎么教
小学阶段语文的学习要重视的还是:
字、词、句、段
一.字:
1.识字
认识很多字
2.写字:
正确的书写
写的漂亮
二.词:
1.组词、成语、近义词、反义词
2.正确的使用词语
3.生动的使用词语
三.句:
1.练习扩句、缩句、修辞手法
2.造句
那么一二年级咱们要做的就是持续的输入(多读书)
学会输出:字词句的输出。
所以一年级咱们要做的就是:读书、写好字(不要有错别字)、组词、造句、基础好的可以句子训练了。
上面说到了输入与输出,这里又要了解下语文学习的基础方法:听、说、读、写、背
一.听:
1.听知识
家长自己有能力的,自己给孩子讲,这是最好的方法。家长如果能力稍微欠缺或者精力、时间不允许的话可以找一些比较好的音频给孩子听。
2.听语言规范,生动有趣的内容,培养语感
听可以增加孩子的知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语感。
二.说:
1.发音要准确
需要家长帮助纠正,家长帮不了可以让孩子多听普通话标准的音频。
2.语言要连贯、生动。
说是从小就可以练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鼓励
孩子在课堂上多发言;鼓励孩子和朋友多交流;在生活里让孩子自己去和别人沟通(比如。
去超市买东西)。
三.读
1.默读
2.朗读
这是极其重要的,《欢迎来到一年级》《每个孩子都能学好的语文》《心平气和一年级》《踏上阅读快车道》、平哥语文都在强调要多朗读。对培养语感有很大的帮助。
四.写
用文字来表达思想,梳理自己的思路。
(后面会具体写)
可以让孩子写写随笔。
五.背
1.熟读成诵
平哥建议自己的学生把一首诗用心的读二十遍就记熟了。韩兴娥老师也有用这个方法来教学。(恩泽上幼儿园前对一本幼儿古诗十六首特别感兴趣,我就每天读给他听,当时也没多想,就是读着玩,没几天恩泽玩的时候自己背出了十六首古诗。所以现在恩泽有时候排斥背的话就还是让他读,每天读)
2.通过理解记忆
有关语文具体的学习方法:
1.预习:
每节新课课文读三遍,把一二类字都读一遍,组词,标小节,数句子。(到了一年级下学期数句子可以不用做)
2.作业:
每天的作业家长一定要检查,当天的作业很好的反应了课堂吸收效果,字词写错的及时纠正,暂时纠正不过来的可以反馈给老师。老师会在写字课上提醒下的(注意家校合作啊,不要怕和老师沟通)
3.复习:
每篇课文结束,给孩子听写下字词,听写完让他自己标出拼音。
让孩子先给你讲一遍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有什么要注意的。然后你再提问孩子(以后有机会写部编版每篇课文提问什么。)
4.一年级上学期买一本默写能手再买一本练习题就好了。
到了一年级下学期,我们对孩子比较了解了,上学期不会写错别字的孩子就不需要买默写能手了,买本练习题就好了。把时间花在有意义的地方。
上面是标配,高配的话你随意,阅读理解、看图写作都可以加进来。
5.讲习题也有技巧
一年级上学期,就讲题目和错的知识点。
一年级下学期就可以教孩子分析考点。
(53天天练挺好的,上面有考点分析)
6.每周让孩子当小老师,给你出一份本周
的内容试卷,孩子会出的很起劲,绞尽脑汁出题的时候等于复习了一周内容。
7.期末的时候复习书后字词两张表格,错题集,书后笔画和偏旁部首表格,背课文,做一两套试卷练手。
7. 小学一年级语文主要学习什么内容啊
习惯、拼音、笔画、识字、阅读。
一、习惯
听的习惯。
当前我国课堂教学方式,普遍以教师讲授为主。尤其是小学教育,教师讲得多,而且非常具体、细致。这就要求一年级新生首先要过“听力关”。
讲的习惯。
由于部分家长和老师不重视幼儿“讲话”能力的开发,很多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低下,不能完整、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长期下去,可能会导致孩子心理失衡,造成一定的心理封闭。
看的习惯。
这里我所强调的“看”,主要是指“看书”。现在的孩子看电视时间过多,必须加以限制;同时,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书本上来。家长要引导孩子自己看书,除了对课本进行正常的预习、复习外,还要扩大孩子的阅读面。
做的习惯。
尽管现在各学校都在努力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但适度的作业是必须的。通过作业,可以及时了解、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形成一定的技能和技巧。因此,家长要让孩子严格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
二、拼音
学会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的音节;能够准确、熟练地拼读音节,有条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节。能默写声母、韵母和抄写音节,认识大写字母和隔音符号,能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
三、笔画
笔画通常是指组成汉字且不间断的各种形状的点和线,如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乛)等,它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
笔画有时也指笔画数,如字书前有汉字笔画索引。表示这两种意思时“笔画”亦可作“笔划”,但目下规范作“笔画”。此外,笔画还指用笔绘制的图画,此义项一般用在古籍中,现时人们不常用或不用。
四、识字
认识文字,指如何把具象化的事物在脑中与抽象化的文字联系起来。识字方法主要有象形识字法,阶梯想象识字法,随文识字法等等。
五、阅读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改变思想,从而可能改变命运。
8. 小学一年级语文主要应该让学生掌握什么
在小学一年级阶段,要使学生学会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的音节;能够准确、回熟练地拼读答音节,有条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节。能默写声母、韵母和抄写音节,认识大写字母和隔音符号,能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
要重视汉语拼音字母和音节的书写指导。要指导学生掌握字母的笔画、笔顺,利用四线格把字母和音节写得正确、工整。
从纠正一些儿童的学习习惯入手,不应该呆板的传授课程,而是应该培养孩子自我学习的积极性,换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一个好习惯的 养成足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而且在上完课以后应该对不同学生的不足做到心中有数,方便以后为学生辅导,更应该对班里普遍容易出错的问题,做重点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