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语文书课文有哪些
第一单元
1.《草原》教学设计
2.《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3.《白杨》教学设计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一》整体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5.《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6.《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7.《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8.《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
9.《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
《词语盘点》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二》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10.《杨氏父子》教学设计
11.《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12.《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13.《打电话》教学设计
《词语盘点》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劝说》教学设计
《习作·发言稿》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14.《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15.《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16.《桥》教学设计
17.《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
《词语盘点》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四》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18.《将相和》教学设计
19.《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20.《景阳岗》教学设计
21.《猴王出世》教学设计
《词语盘点》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五》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课教学设计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22.《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
23.《刷子李》教学设计
24.《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
《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七》
《回顾·拓展七》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26.《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27.《与象共舞》教学设计
28.《彩色的非洲》教学设计
《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八》教学设计
㈡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
1.请你用自己的话描绘出四季的特点。
春温暖,夏炎热,秋干燥,冬寒回冷。
2.请在下面括号里答填上一个成语,使左右能分别组成一个四字短语。
满城(风)(雨)(同)(舟)共济
名满(天)(下)(太)(平)盛世
万众(一)(心)(一)(意)孤行
在所(不)(辞)(劳)(苦)功高
赤胆(忠)(心)(耿)(耿)于怀
3.照样子,写词语
不知不觉(ABAC)(不清不楚)(不明不白)(一心一意)
银光闪闪(ABCC)(小心翼翼)()()
喋喋不休(AABC)(翩翩起舞)(津津有味)(闪闪发光)
4.近义词
颤抖(颤动)
融合(融洽)
珍藏(典藏)
溺爱(宠爱)
醒悟(明悟)
平坦(平缓)
挫折(困难)
5.请你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字,组成成语
抱(头)(鼠)(窜)
(打)抱(不)(平
)
(怀)(冤)抱(屈)
(推)(襟)(送)抱
㈢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文《雨》原文
《雨》复
星期天的下午,制我坐在窗前做作业。屋里显得特别闷热。忽然,天色暗了下来,刮起一阵狂风,要下雨了。我赶快关紧窗户。
一会儿,粗大的雨点儿落下来了,打在玻璃窗上叭叭直响。雨越下越大。我透过玻璃窗向外望去,天地间像挂着无比宽大的珠帘,迷蒙蒙的一片。雨落在对面屋顶的瓦片上,溅起一朵朵水花,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屋顶上。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渐渐地连成了一条线。地上的水越来越多,汇合成一条条小溪。
真是一场及时雨啊!大田里的玉米苗一定会咕咯咕咚喝个痛快。我仿佛看到雨水流进地里,流进果园里,流进人们的心窝里。
云散了,雨住了,太阳照亮了大地。我推开窗户,一股泥土的清香迎面扑来。空气像滤过似的,格外清新。
㈣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一课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一课
窃读记
作者:林海音
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放学后急忽忽地从赶到这里,目的地可不是饭店,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边第三排,不错……”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我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光,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着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当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时,我已饿得饥肠辘辘,那时我也不免要做白日梦:如果口袋里有钱该多好!去吃一碗热热的面条,回到这里时,已经有人给摆上一张沙发,坐上去舒舒服服地接着看。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每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起来,我才发觉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我合上书,嗯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㈤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目录
第一组
1草原 (老舍)
2*丝绸之路
3白杨 (袁鹰)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
第二组
5古诗词三首
牧童 (吕岩)
舟过安仁 (杨万里)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6冬阳·童年·骆驼队 (林海音)
7*祖父的园子 (萧红)
8童年的发现 (费奥多罗夫)
9*儿童诗两首
我想 (高洪波)
童年的水墨画 (张继楼)
口语交际·习作二
回顾·拓展二
第三组
10杨氏之子 (刘义庆)
11晏子使楚 (《晏子春秋》)
12*半截蜡烛
13*打电话
口语交际·习作三
回顾·拓展三
第四组
14再见了,亲人 (魏巍)
15*金色的鱼钩 (陆定一)
16桥 (谈歌)
17*梦想的力量 (江菲)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
第五组
18将相和 (司马迁)
19草船借箭 (罗贯中)
20*景阳冈 (施耐庵)
21*猴王出世 (吴承恩)
口语交际·习作五
回顾·拓展五
第六组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
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 (路甬祥)
神奇的电脑魔术师 (路甬祥)
网上呼救
把握自己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奇怪的东南风
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第七组
22人物描写一组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徐光耀)
临死前的严监生 (吴敬梓)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曹雪芹)
23*刷子李 (冯骥才)
24*金钱的魔力 (马克·吐温)
口语交际·习作七
回顾·拓展七
第八组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季羡林)
26威尼斯的小艇 (马克·吐温)
27*与象共舞 (赵丽宏)
28*彩色的非洲 (彭仁)
口语交际·习作八
回顾·拓展八
选读课文
1拉萨古城 (次多)
2故事两则
加了一句话
我们一起消灭法西斯
3一件运动衫 (马克·哈格)
4丰碑 (李本深)
5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赵明)
6我们家的男子汉 (王安忆)
7孔明智退司马懿 (罗贯中)
8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冯骥才)
9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生字表1
生字表2
㈥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
第一组
1 窃读记抄
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3 走遍天下书为侣
4* 我的“长生果”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
第二组
5 古诗词三首
6 梅花魂
7* 桂花雨
8* 小桥流水人家
口语交际·习作二
回顾·拓展二
第三组
9 鲸
10* 松鼠
11 新型玻璃
12* 假如没有灰尘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习作三
回顾·拓展三
第四组
13 钓鱼的启示
14*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15 落花生
16* 珍珠鸟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
第五组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有趣的汉字
2 有趣的谐音
3 仓颉造字
4 “册”“典”“删”的来历
我爱你,汉字
第六组
18* 慈母情深
19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㈦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
五年级下册第一课生字组词:
第一课
毯 地毯 毛毯 毯子 壁毯
渲专 渲染 渲房 染渲 晕渲
勒 勾勒 勒令 勒索属 勒派
吟 吟唱 吟咏 呻吟 吟诗
迂 迂回 迂论 迂腐 迂缓
襟 衣襟 胸襟 对襟 襟怀
蹄 蹄子 马蹄 牛蹄 蹄筋
貌 面貌 外貌 容貌 礼貌
拘 拘束 拘谨 拘泥 拘押
羞 羞耻 害羞 羞愧 羞于启齿
涩 艰涩 苦涩 羞涩
跤 摔跤 跌跤 栽跤
偏 偏心 偏差 偏见 偏偏
涯 天涯 涯际 天涯海角 一望无涯
㈧ 五年级语文第四课课文内容
下学期的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2001年10月18日,蓝天白云下的风火山,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工地上彩旗招展,数百名身穿橘红色队服的青年突击队队员、数十台大型工程机械严阵以待。
随着一声令下,阵阵爆破声响彻雪域高原,风火山隧道开凿了。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将通过这里,穿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达雪域圣城——拉萨。这就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这就是造福广大人民的青藏铁路。
风火山隧道要穿过多年冻土区,各种复杂的冻土层挡在面前,施工难度极大。一次次爆破,炸出的不是石块,而是坚硬的冰碴子。难怪一些西方媒体预言: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正在修建的是一条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风火山隧道施工,关键是控制温度。科技人员指挥突击队员,往刚刚凿开的隧道洞壁喷射混凝土。由于温度太低,混凝土无法凝固。他们拿来暖风机,给隧洞增温,洞壁的冰岩又遇热融化,造成洞壁塌滑。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了一个下马威!
但是,这一切难不倒我们的筑路大军。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筑路大军斗志高昂,隧道在一点一点地延伸。
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轮番向这支队伍进攻。风火山一带经常狂风大作。刚刚搭好的150平方米的保温大棚,一夜之间被大风撕扯得七零八落。新建的发电机房,屋顶的铁皮瓦竟不翼而飞。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转眼之间乌云压顶,大大小小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风火山海拔4905米,这里空气的含氧量不到平原的一半。隧道越掘越深,洞里的空气越来越稀薄。尽管对缺氧已有准备,施工中出现的情况还是让他们始料不及。工人们身背的氧气瓶提供的氧气只是杯水车薪。突击队员个个胸闷气短,头痛腿酸。两个人使用的风枪,现在四个人才能抱起来。劳动效率迅速下降。筑路大军的生命面临严重威胁。
指挥部的灯火彻夜通明。能不能建一个大型制氧站?指挥部与北京科技大学组成联合攻关组,向这一新的难题发起攻击。科技人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实验、攻关,经过两百多次的失败,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建成了!充足的氧气沿着长长的管道,源源不断地送进隧洞里。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突击队员和科技人员,一次次呼喊出同一个心愿。2002年10月19日,全长1338米的风火山隧道终于胜利贯通了!
青藏铁路这条“铁龙”在不断向前,向前,拉萨已经遥遥在望……
上学期的是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秋思
张籍 唐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地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好了
㈨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
清顺治四年(1647年)八月的一天夜里,一名小偷满心期待的进了一名老秀才的家。不过,小偷很快的就发现这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穷酸秀才,他的 家里空空如也。小偷不甘心空手而归,于是,径直把秀才放在床头的那口箱子抱起,三步两步的逃得无影无踪了。可笑的是小偷偷走的并非金银,却是老秀才二十几 年的心血——《国榷》的手稿。
当第二天老秀才醒来发现书稿被窃时,他仿佛整个世界都已将他遗弃。二十年辛酸顿时化作老泪纵横:“噫!吾力殚矣!”
他的名字叫谈迁。一名家境清贫的普通百姓。在他二十九岁的那年,母亲离世,他在家守孝。他是一名嗜书如命的人,只要有人送他一本书,他就会高兴得不行。他什么书都读,可谓博览群书。但他最感兴趣的还是历史。
母亲病逝,他为了排遣心中的哀痛,认真通读了陈建所著的《皇明通纪》。但他发现这本记录大明历史的书,写得实在是差,不单见解肤浅,文笔不畅,甚至史事中的错误也不少,有些甚至是非颠倒。因此,他决心自己动手,还给后人一部真实的明朝历史。
于是,他以明实录为本,遍查群籍,考订讹误,按实编年,序以月日。寻找史料的过程是艰辛的,因为很多相关的书只有富贵人家才有,他必须厚着脸皮 上门求借。遇到一些珍贵的书籍,主人家不肯轻易外借,他还要当场掏出纸笔进行抄录,这过程没有少遭到嘲笑和驱赶。他借书翻阅资料时常被拒之门外,有时为了 借到一本书,坐在人家门口等上一整天,但他并不在乎。
为了确认一些史料,他必须去寻访古迹。有次冒着滂沱大雨,不远百里去考察史迹。二十七年间,他借阅了有关明史诸家的史书100多种,一本本地相 互对证比较,一条条记录下来。他分门别类地进行综合研究,终于在1647年8月完成了初稿,共100多卷,有好几百万字,厚厚的一摞。
他在自序中高兴地写道:“故予窃感明史而痛之,屡欲振笔,辄自惭怒臂,不敢称述。间窥诸家编年,于伪陋肤冗者妄有所损益,阅数岁,裒然成性。”
明亡之后,他怀着对故国的思念,以一个爱国遗民的感情,来收集补述崇祯、弘光两朝的史实,终于求得了先朝历史的完整。全书前后修改了六次。如今,这部凝结了他二十年心血的书稿竟然在夜里被人盗走,他能不伤心若狂吗?
如果他就此沉沦,那么,那个窃贼必定为世人所痛骂。所幸,谈迁没有被挫折击倒,他擦干了泪眼,说:““吾手尚在,宁已乎!”。老人家从零开始。
为了抓紧时间,他不论酷暑严寒,不顾年纪老迈,总是拄着一根拐杖,艰难跋涉。他遍访各地藏书之家,恳求让他参阅一下有关书籍,然后拼命抄写。4年又过去了,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他的艰苦写作下,他终于又完成了书稿,取名《国榷》。
《国榷》完稿后,谈迁又想到了他的书中对明朝万历到崇祯这几十年的史实记载得不甚清楚,他想到了亲自去北京加以订正。正在他苦于没有盘缠之时,弘文院编修朱之锡聘他一起上北京,请他帮助做些文墨工作。谈迁靠着这个机会,来到了北京。
在北京,谈迁除了替朱之锡作些文字工作之外,就是为他的《国榷》收集材料,一有时间,就去寻书访人、探寻遗迹,脚磨起了泡,走迷了路,依旧兴致 勃勃,简直象中了魔,不知困难、疲劳为何物。前朝的降臣、皇亲、宦官和公侯的门客,他几乎遍访无遗,就连当年崇祯邸报也借到了手,取得了核对书稿的第一手 资料。
两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北京之行使得《国榷》这部书稿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他在一首诗中写道:“往业倾颓尽,艰难涕泪余,残编催白发,犹事数行书。”这便是他一生奋斗的写照。
后来,谈迁回到了海宁老家,返乡之时,谈迁在金钱方面一无所获,唯“筐中录本,殆千百纸”。他喜不自禁,连称“余之北游幸哉!余之北游幸哉!” 三十年的辛酸终于有所回报,谈迁也无憾了。几年后,他就去世了。
明清的史学很发展,官修、民修的史学著作都很多。明代私家著史以谈迁的《国榷》最有名。《国榷》原稿称百卷,谈迁死后仅有抄本传世,后经浙江海 宁张宗祥据蒋氏衍芬草堂抄本和四明卢氏抱经楼藏抄本,及崇祯一朝十卷本互相校补,加以标点,分为一百零四卷,又卷首别作四卷,共一百零八卷。
《国榷》记叙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诞生,到顺治二年五月清兵入南京、福王政权灭亡为止的三百一十七年间的历史。对于研究明史,尤其是研究明代建州女真及崇祯一朝的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㈩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第一组
1 窃读记 作者:林海音
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作者: 张钫
3 走遍天下书为侣 作者:尤安·艾肯
4* 我的“长生果”作者: 叶文玲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
第二组
5 古诗词三首 作者:王安石.张籍.纳兰性德
6 梅花魂 作者: 陈慧瑛
7* 桂花雨 作者:琦君
8* 小桥流水人家 作者:谢冰莹
口语交际·习作二
回顾·拓展二
第三组
9 鲸 作者: 无
10* 松鼠 作者:布封
11 新型玻璃 作者:无
12* 假如没有灰尘 作者:周元桂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习作三
回顾·拓展三
第四组
13 钓鱼的启示作者:无
14*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作者:伊尔莎
15 落花生 作者:许地山
16* 珍珠鸟 作者:冯骥才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
第五组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作者:无
有趣的汉字 作者:无
2 有趣的谐音 作者:无
3 仓颉造字 作者:无
4 “册”“典”“删”的来历 作者:无
我爱你,汉字作者:无
第六组
18* 慈母情深 作者:马克·汉林
19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作者:梁晓声
20* 学会看病 作者:毕淑敏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习作六
回顾·拓展六
第七组
21圆明园的毁灭 作者:无
22狼牙山五壮士 作者:沈重
23*难忘的一课 作者:无
24*最后一分钟 作者:李小雨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习作七
回顾·拓展七
第八组
25七律.长征 作者:毛泽东
26开国大典 作者:无
27*青山处处埋忠骨 作者:晓年
28*毛主席在花山 作者:霍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