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七年级上册语文目录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目录人教版

发布时间:2020-12-19 00:42:39

① 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所有古诗

1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5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6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8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0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2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14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15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里面《西江月》和《过故人庄》是六年级和好像是三年级园地里学到的。。另外一个《天净沙·秋思》老师在上课应该提到过的。。很好背的。。

② 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文言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的原文和译文:
5、《世说新语》两则
原文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10、《论语》十二章
原文和译文: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整理不为外物所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见各种意见,七十岁时能随心所欲,而不会逾越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子曰:“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肯读书,就有危险了。”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孔子说:“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多么有贤德啊,颜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孔子对着滔滔江水,感慨地说:“时光就像这流去的江水一样,日夜不停呀!”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孔子说:“军队可以改变主帅,但哪怕是一个最普通的人,也不可改变志气。”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子夏说:“广泛地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20、虽有嘉肴 《礼记·学记》
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
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25、河中石兽纪昀
原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
译文:
沧州南面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院正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个石兽一起沉入了河底。过了十多年,和尚募集钱款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到底没能找到,(人们)认为它们顺流而下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耙,(向下游)找了十多里,没找到(它们的)痕迹。
一个讲学者在寺庙里讲学,听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应该是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石兽)埋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流而下寻找它们,难道不荒唐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是正确的观点。
一个老河兵听了这话,也笑着说:“凡是沉在河中的石头,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水不能冲走石头,(但)水流的反冲力,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坑穴。(石下的沙坑)越冲越深,延伸到石头(底面)一半的时,石头一定会栽倒在坑穴里。照这样再次冲刷,石头又会再次(向前)翻转。不停地翻转,于是(石头)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人们依照他的话(去做),果然在(上游)几里外找到了(石兽)。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一个道理就主观地臆断呢?

30、智子疑邻
原文: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
宋国有一个富人,天下大雨,他家的墙坍塌下来。他的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来偷东西。”邻居家的老人也这样说。(可富人不听他们的话。)这天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那个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窃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30、塞翁失马
原文: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译文:
靠近长成一带的们人中,有位精通术数的人。(一天)他的马无缘无故逃跑到了胡人的那边去了。人们都来安慰他。那老人却说:“这难道不是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马(竟然)带着一群胡人的骏马回来了。人们都来祝贺他。那老人却说:“这难道不是祸害吗”他家是有的是好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有一天)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人们都来慰问他。那老人却说:“这难道不是福气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进了长城,壮年男子都拿起武器去作战。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都战死沙场。这个人惟独因为腿瘸的缘故(没有被征去打仗),父子俩得以保全了性命。

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所有背诵课文

5课《童趣》;来10课《自论语》十则;11课《春》;14课《秋天》;15课《古代诗歌四首》;20课《山市》可背可不背,最后是理解性地背下来;24课《散文诗两首》;25课《世说新语》两则;27课《郭沫若诗两首》;30课《寓言四则》中的后两则;10首课外古诗词;名著导读《繁星》《春水》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小诗。

④ 人教版初中课文目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目录
阅读
第一单元
1、*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2、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
3、*生命,生命(杏林子)

4、紫藤萝瀑布(宗璞)
5、童趣(沈复)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这就是我
第二单元
6、理想(流水河)
7、*短文两篇

行道树(张晓风)

第一次真好(周素珊)
8、*人生寓言(节选)(周国平)

白兔和月亮

落难的王子
9、*我的信念(玛丽·居里)

10、《论语》十则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漫游语文世界
第三单元
11、春(朱自清)

12、济南的冬天(老舍)
13、*山中访友(李汉荣)

14、*秋天(何其芳)
15、古代诗歌五首

观沧海(曹操)

次北固山下(王湾)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西江月(辛弃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感受自然
第四单元
16、化石吟(张锋)

17、看云识天气
18、*绿色蝈蝈(法布尔)

19、*月亮上的足迹(朱长超)
20、*山市(蒲松龄)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探索月球奥秘
第五单元
21、风筝(鲁迅)

22、羚羊木雕(张之路)
23、*散步(莫怀威)
24、*诗两首

金色花(泰戈尔)

纸船(冰心)
25、《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我爱我家
第六单元
26、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27、郭沫若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

静夜
28、*女娲造人(袁珂)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金波)
30、*寓言四则

赫耳墨斯与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追寻人类起源
(注:篇目前没有标*的是精读课文,标有*的是略读课文。)

课外古诗词:
龟虽寿(曹操)

过故人庄(孟浩然)

题破山寺后禅院(王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夜雨寄北(李商隐)

泊秦淮(杜牧)
浣溪沙(晏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如梦令(李清照)
观书有感(朱熹)
名著导读:
《爱的教育》: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启示
《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
《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
附录:
硬笔书法

⑤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书目录!!

第一单元
1 在山的那边
2 走一步,再走一步
3 生命生命
4 紫藤萝瀑布
5 童趣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这就是我

第二单元
6 理想
7 短文两篇
8 人生寓言
9 我的信念
10 《论语》十则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漫游语文世界

第三单元
11 春
12 济南的冬天
13 山中访友
14 秋天
15 古代诗歌五首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感受自然

第四单元
16 化石吟
17 看云识天气
18 绿色蝈蝈
19 月亮上的足迹
20 山市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探索月球奥秘

第五单元
21 风筝
22 羚羊木雕
23 散步
24 诗两首
25 《世说新语》两则
第六单元
26 皇帝的新装
27 郭沫若诗两首
28 女娲造人
29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30 寓言四则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追寻人类起源

⑥ 2015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书目录

2015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书目录


第一单元

1、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2、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
3、生命,生命(杏林子)
4、紫藤萝瀑布(宗璞)
5、童趣(沈复)

第二单元

6、理想(流水河)
7、短文两篇 :1、《行道树》(张晓风);2、 《第一次真好》(周素珊)。
8、人生寓言(节选)(周国平):1、 《白兔和月亮》 ;2、 《落难的王子》。
9、我的信念(玛丽·居里)
10、《论语》十则

第三单元

11、春(朱自清)
12、济南的冬天(老舍)
13、山中访友(李汉荣)
14、秋天(何其芳)
15、古代诗歌五首:1、《观沧海》(曹操);2、《次北固山下》(王湾); 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4、《西江月》(辛弃疾);5、《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

第四单元

16、化石吟(张锋)
17、看云识天气
18、绿色蝈蝈(法布尔)
19、月亮上的足迹(朱长超)
20、山市(蒲松龄)

第五单元

21、风筝(鲁迅)
22、羚羊木雕(张之路)
23、散步(莫怀威)
24、诗两首:1、《金色花》(泰戈尔);2、《纸船》(冰心)。
25、世说新语两则:1、《咏雪》;2、《陈太丘与友期》。

第六单元

26、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27、郭沫若诗两首:1、《天上的街市》;2、《静夜》。
28、女娲造人(袁珂)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金波)
30、寓言四则 :1、《赫耳墨斯与雕像者》 ;2、《蚊子和狮子》;3、《智子疑邻》;4、《塞翁失马》。

课外古诗词:

龟虽寿(曹操)
过故人庄(孟浩然)
题破山寺后禅院(王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夜雨寄北(李商隐)
泊秦淮(杜牧)浣溪沙(晏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如梦令(李清照)
观书有感(朱熹)
名著导读:1、《爱的教育》: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启示;2、《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3、《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

附录:

硬笔书法

(6)七年级上册语文目录人教版扩展阅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书诗歌节选: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天上的街市 》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⑦ 语文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
1.《在山的那边》选自《长江文艺》作者王家新。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信念,蕴含了一个哲理。诗人以群山和大海为意象,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从而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不要企望一蹴而就,不要因为多次奋斗不能达目的就灰心丧气。作品:《纪念》《游动悬崖》
2.《走一步,再走一步》选自《当代少年》。作者:莫顿•亨特,美国作家。作者通过“我”童年时的一段爬山经历,感悟到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一步一步战胜小困难,最后就能战胜最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在于走好每一步,要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3.《短文两篇》
①《蝉》选自《承教小记》作者:小思,原名:卢玮銮(luán)采用托物言志赞美了生命的珍贵。主旨:人的生命不在长短,而在于好好活着。
②《贝壳》选自《幻思——席慕容散文赏析》作者:席慕容。主旨:生命虽然有限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
4.《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作者:宗璞。宗璞,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主要内容:这是一篇托物抒情的写景散文,作者对如今盛开的紫藤萝花的描写,追忆十多年前(“文革”时期)紫藤在一种极“左”思想的妪遣下被砍的遭遇,揭示其象征意义:“花和人都有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文中写花实际上是写人,写由人组成的社会。一片繁茂的花象征着当前社会的繁荣昌盛和充满活力,同时也是借花来赞美生命的美好与顽强。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等。
5.《童趣》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沈复,字三白,长洲人,清代文学家。主要内容:这是一篇充满童趣的文章,作者以生动的笔调,充分展示联想和想象,追忆自己的童年生活,表现了“物外之趣”,反映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的童趣。《浮生六记》共六卷。各卷标题依次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6.《理想》选自《流沙河诗集》作者:流沙河,当代诗人。原名余勋坦。文章主旨:本诗通过不同的角度比喻理想的内涵,赞美理想对于人生的深刻意义,从而号召人们要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主要作品有《寄黄河》《窗》诗歌集《农村夜曲》《告别火星》《草木篇》《故园六咏》等。
7.《短文两则》
①《行道树》选自《张晓风自选集》。作者张晓风。以行道树比喻无私奉献者,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②《第一次真好》选自《无言歌》作者:周素珊。作者以第一次看见柚子树而引发对第一次看见十姊妹鸟的雏鸟的回忆,并总结自己的感受,认为“第一次的感觉”是生命中难得的宝贵经验,它不仅带给我们新鲜、刺激,更带给我们生活的新领域和人生的阅历。
8.《人生寓言》选自《周国平文集》。作者:周国平,主要内容:怎样面对财富和不幸是两则寓言的主旨。
①《白兔和月亮》寓言从白兔得月又弃月中讲述了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的道理,因而告诫我们面对财富要有正确的认识。
②《落难的王子》寓言则是从一个王子的人生经历中得出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的结论,并由此引申,说明人世间没有不能忍受的苦难。
9.《我的信念》选自《现代人的智慧》作者:玛丽居里,法籍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著名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文章主旨:《我的信念》是居里夫人对自己的性格、为人和理想、信念的总结与回顾。文章先概括说明作为一个人,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朵有信心,以此来统领起全篇。从这一点出发,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对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正是她取得世人所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所在。我们从作者的回忆中不难看出她的理想和信念。著有《同位素及其组成》、《论放射性》等。
10.《论语》十则。选自《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省曲阜市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创始人,封建社会中被尊称为“圣人”。《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封建社会读书人的必读之书。
11.《春》选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文章主旨:《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用孩子般的心灵,借孩子的眼睛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的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主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12.《济南的冬天》选自《老舍文集》。作者: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著名作家。主要内容:作者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用准确、优美的文学,从不同角度描写了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抒发了热爱祖国河山的可贵感情。主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无名高地有了名》《龙须沟》《茶馆》。
13.《夏感》作者:梁衡。写出了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表达了对夏天的热爱和对劳动者的赞美。
14.《秋天》选自《预言》作者:何其芳,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水芳。文章主旨:在《秋天》里,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描绘了三幅画面。每一节诗就是一幅画面。作品有散文集《画梦录》
15.《古代诗歌四首》
①《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作者: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今安微毫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人将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于诗中:写山岛的盎然生机,寄托了他的昂扬斗志;写沧海的波澜壮阔,表达了他豪迈的进取精神;写沧海吞吐日月的景色,显示了他有博大胸襟和气吞山河的气概。
②《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第三联点明诗人行旅的时间。这是残冬将尽,新春伊始之际,又是残夜将尽,黎明来临之时。“海日生残夜”,这是一幅多么壮美的江上日出图!明明是江上日出,诗人却称“海日”,这并非有意夸张,而是真实的感受。由于江面辽阔,水天一线,朝日跃升之际,真使人恍如置身于万顷沧海之中。朝日的光辉驱走了残夜,但谁也不会忘记,这一派光明的景象恰好是孕育在那业已消逝的寒夜之中。下句“江春入旧年”写时序的变换。这种变换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新春与旧年的界限是那样模糊,以至于诗人感到。是“江春”闯入了“旧年”。海日紧接残夜面生,江春不待旧年之完结而入。时光流逝,天运无情,而诗人“犹自音书滞一乡”,怎么不激起强烈的眷怀故土之情呢?
③《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四句是白居易此诗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为抢眼的句子,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在对天空中的小鸟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描写之后,白居易又把视线转向了脚下的植被。前用拟人的手法渲染,后用人的感受来衬托,白居易就是因为有着这样一副难得的美学家的欣赏眼光,独具慧眼地发现它的动人之处,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这一人间天堂。
④《天净沙 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作者:马致远,元代杰出的戏剧家、散曲家。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16.《化石吟》作者:张丰。文章主旨:本文是一首叙事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和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17.《看云识天气》作者:朱泳燚 这是一篇介绍识别天气的方法的说明文作者用生动形象和语言,勾画出千姿百态的云,使读者从中得到许多识别阴晴雨雪的天气知识。专著《叶圣陶的语言修改艺术》。
18.《绿色蝈蝈》选自《昆虫的故事》作者:法布尔,法国作家、著名昆虫学家。本文主旨:这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字里行间洋益着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19.《月亮上的足迹》作者:朱长超。文章主旨:本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指出登月活动的重大意义。
20.《山市》选自《聊斋志异》卷六。作者:蒲松龄。字留仙,清代文学家。本文不仅写出了山市变化莫测的景象,而且表达了目击者的感情,有很美的意境,值得欣赏。
21.《风筝》选自《野草》。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章主旨:《风筝》回忆了“我”的一件少年往事,并由此抒发了自己忏悔、自责的思想感情。“我”向来不爱放风筝,并且不允许自己的小兄弟放,一次还粗暴地毁掉了他苦心孤诣做好的风筝。但是后来,在“我”接触了外国教育方面的书籍后,却发现自己做错了,于是非常忏悔,渴望得到补救。但当“我”对已届中年的小兄弟提及此事时,小兄弟已经忘却。对此,“我”不仅没有释然,反倒心情更加沉重。著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呐喊》《坟》《热风》《彷徨》《华盖集续编》等专集,中篇小说《阿Q正传》,杂文《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
22.《羚羊木雕》选自《东方少年》。作者:张之路。文章主旨:本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和爸爸妈妈之间发生的一场矛盾,赞美了小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友爱,含蓄地批评了父母轻义重财的行为,告诫父母要理解孩子的心,尊重他们纯真的感情。
23.《散步》作者:莫怀戚。文章主旨:《散步》一文叙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4.《散文诗两首》
①《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作者: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文章主旨:乍看之下,这是一首写儿童与母亲嬉戏的诗歌,所表达的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并无奇特之处。但泰戈尔之所以是大文豪,就在于他的诗作能够在普通诗人的感觉和思路止步之处继续向前,朝更深处迈进,进入“入神”的境界。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国王和王后》,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②《荷叶 母亲》作者:冰心。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这样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于是在结尾处写道:“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25.《世说新语》两则 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作者:刘义庆。
26.《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作者: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文章主旨:本文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被两个装成织工的骗子所骗,光着身子游行的诙谐故事,幽默而辛辣地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昏庸、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课文具体描写的是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美丽的新装”,深刻揭露了皇帝及大臣们的丑恶灵魂。著有《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
27.《郭沫若诗两首》选自《郭沫若全集》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主要内容:
①《天上的街》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它借丰富奇特的想象,描绘了神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
②《静夜》这首小诗,写于诗人留学日本时期。作者通过对月光、松树、疏星、天河、白云这些景物的描写,描绘了一幅极其宁静美好的月夜晚景图,表达了对时代的失望情绪,也隐隐流露出对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
28.《女娲造人》作者:袁珂。神话学家。四川省新繁人。主要内容:课文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过程,表现了原始初民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追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做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论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古神话选释》《山海经校注》《神话论文集》等。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选自《金波作品精选》(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作者:金波。文章主旨:文章从“影子”“萤火虫”对盲孩子的关爱、帮助中,概括出大家都应该来关爱弱者,只有“爱”才能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这个主题。
30.《寓言四则》中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选自《伊索寓言》。作者:伊索。古希腊寓言作家。《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塞翁失马》选自《韩非子•说难》。作者:韩非,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智子疑邻》选自《淮南子•人间训》。《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作者:刘安。主要内容:《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讽刺了那些妄自尊大,爱慕虚荣的人。《蚊子和狮子》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便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视自己的短处,势必要被小人物打败。《智子疑邻》说明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来的,对人不能持偏见。《塞翁失马》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
名著导读
Ⅰ:《繁星》《春水》
《繁星》是诗集,由164首小诗组成。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她认为“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在《繁星》里,她不断唱出了爱的赞歌。她最热衷于赞颂的,是母爱。除了挚爱自己的双亲外,冰心也很珍重手足之情。她爱自己的三个弟弟。她在后来写作的一篇散文《寄小读者.通讯十三》里,还把三个弟弟比喻成三颗明亮的星星。冰心赞颂母爱,赞颂人类之爱,赞颂童心,同时她也赞颂大自然,尤其是赞颂她在童年时代就很熟悉的大海。歌颂大自然,歌颂童心,歌颂母爱,成为冰心终生创作的永恒主题。《春水》是《繁星》的姐妹篇,由182首小诗组成。同样是在《晨报副镌》上最先发表,不过《春水》的问世要比《繁星》晚三个月。在《春水》里,冰心虽然仍旧在歌颂母爱,歌颂亲情,歌颂童心,歌颂大自然,但是,她却用了更多的篇幅,来含蓄的表述她本人和她那一
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烦恼和苦闷。她用微带着忧愁的温柔的笔调,述说着心中的
感受,同时也在探索着生命的意义,和表达着要认知世界本相的愿望。
Ⅱ:《伊索寓言》
伊索,生于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寓言家,传说他是个奴隶,后获得自由,因“亵渎神明”终遭杀害。
伊索寓言,来自民间,所以社会地层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得到了较突出的反映。如对富人贪婪自私的揭露;对恶人残忍本性的鞭鞑;对劳动创造财富的肯定;对社会不平等的抨击;对懦弱、懒惰的讽刺;对勇敢斗争的赞美。还有许多寓言,教人如何处世,如何做人,怎样辨别是非好坏,怎样变得聪明、智慧。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人生活和斗争的概况、提炼和总结,是古希腊人留给后人的一笔精神遗产。
伊索寓言,文字凝练,故事生动,想象丰富,饱含哲理,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其中《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龟兔赛跑》、《牧童和狼》、《农夫和他的孩子们》等已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故事。
《伊索寓言》是寓言中的精华,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参照天津新蕾出版社编译的《伊索寓言》中的部分故事在天津市网络少年宫有关栏目中推荐给爱好文学的小朋友们,希望你们喜欢。并从中得到教益。
《伊索寓言》采用连载的方式,定期更换故事内容,我们力求译文生动、活泼,自然朴素。每个故事加有点评,以帮助小读者理解其丰富的内涵;所有寓言都配有插图,文画相得益彰,以增强寓言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全文

与七年级上册语文目录人教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