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全解的电子书回一下我很急
小学新教材全解(五年级) 第一组 单元综合解说 大自然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走进大自然,那美丽的风景会让人陶醉,那盎然的生机会让人激动……大自然中的一切都那么美妙,它等待着我们用心去倾听,去感受。《山中访友》向我们传递了作者对山里“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山雨》一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村雨景图。《草虫的村落》以丰富的想象,带我们走进了一个童话般的草虫世界。离开想象世界,走进美丽的大自然,我们感受到的是《索溪峪的“野”》,那独特的景致会带给我们无限的美感。 本组课文在表达上有一个共同点: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大自然无穷的魅力。 编排本组课文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二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三是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1 山中访友 目标导引 1、会认2个生字“汩、嗅”,会写 “涧、渡、弓”等16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等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学习重点:学会生字,通过诵读课文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学习难点:感受作者对山里“朋友”的那份深厚的感情,并尝试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等多种方法来表达情感。 一起来预习 一起说题目 课题《山中访友》既是全文立意之本,又是以联想和想象构筑情境这一独特、鲜明的表现手法之凝聚,是这篇作品中不可忽视的文眼。山中访友 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句解:“撞了个满怀”,形象地写出了沐浴在令人心旷神怡的和风中的那种感觉。因为风中含着“露水”,所以特别滋润心脾;也因为风中含着栀子花的气息,所以在滋润中还带着一丝甜蜜。这“走出门”后给作者的第一感受,就不同寻常,说明了“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同时也间接说明了山中访友是在初夏的一个早晨。】早晨,好清爽! 段解:这段主要写作者走出门时的好心情。 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①,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②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句解: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你把多少人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③,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句解:鸟儿不是在啁啾,而是在“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也不是在晨光中闪烁,而是在“与我交换眼神”。一声“呼唤”,一个“眼神”,这种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之间的默契和情谊。】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④里旋转、流淌。【句解: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联想。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经融为一体。这是多么奇妙的一种境界!从这些联想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树之间的那种“知己”情谊,那种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gǔ)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⑤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⑥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⑦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句解:本段采用第二人称,读来倍感亲切、热情。这一组句子是写“我”跟山中的“朋友”打招呼,内容一致,结构相似,是一组排比句。同时这段话还运用了拟人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间那种深厚的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xiù)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含⑧的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的隆隆回声。【句解:句中的“它们”指的是落花和落叶,“仪式”指的是落花、落叶从枝头掉落并融入泥土的过程。时间
2. 小学教材全解五年级语文的目录
苏教版:五上
1.师恩难忘
2.陶校长的演讲
3.古诗两首
习作1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5.装满内昆虫的衣袋
3. 小学教材全解五年级下册语文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孩子的父亲,刚好他的父亲不在家,于是就叫孩子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回答:“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词句与题目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 ②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从孔君平来拜见孩子的父亲一事看,两家的关系很好,常来常往。所以当得知孩子的父亲不在时,孔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叫出了这个孩子。可见,孔与孩子很熟。 ③为设果,果有杨梅。 谁为谁设果?联系上下文自然知道,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看起来孩子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 ④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 (2)对词语的理解。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设:摆放,摆设。甚:很。诣:拜见。未闻:没有听说过。示:给……看。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乃:就;于是。曰:说 (3)对题目的理解杨氏之子杨氏:姓杨的之:助词,相当于“的”子:儿子把它连接起来. 整个意思是: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4. 语文五年级下小学教材全解1-8
请把题目列出来,别人才能帮你回答呀。
5. 小学教材全解五年级语文的人教课标版下
出版社: 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5版 (2011年8月1日) 丛书名: 金星教育全解丛书 平装: 334页 读者对象: 7-10岁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541986802 条形码: 9787541986802 商品尺寸: 21.1 x 14.7 x 1.5 cm 商品重量: 885 g 品牌: 二十一世纪金星 ASIN: B006FEFISY 1 草原
2 丝绸之路
3 白杨
4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
5 古诗词三首
牧童
舟过安仁
清平乐·村居
6 冬阳·童年·骆驼队
7 祖父的园子
8 童年的发现
9 儿童诗两首
我想
童年的水墨画
口语交际·习作二
回顾·拓展二
10 杨氏之子
11 晏子使楚
12 半截蜡烛
13 打电话
口语交际·习作三
回顾·拓展三
14 再见了,亲人
15 金色的鱼钩
16 桥
17 梦想的力量
口浯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
18 将相和
19 草船借箭
20 景阳冈
21 猴王出世
口语交际·习作五
回顾·拓展五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2 人物描写一组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临死前的严监生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23 刷子李
24 金钱的魔力
口语交际·习作七
回顾·拓展七
……
6. 五年级语文教材全解答案
在后面,啦!
7.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全解苏教版图片
8. 小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全解
教材全解书上有的呀!
自己去书店买就行了呗!
不然就自己好好动脑筋啰!
或者和同学、老师讨论讨论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