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四年级上册的语文书中的第7课尊严的课文
先申明:是四年级下册的语文书中的第7课尊严的课文
一个寒冷的冬天,南加州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的人,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善良而朴实的沃尔逊人,家家烧火做饭,款待他们,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杰克逊大叔心想,给逃难的人一顿饭吃,每个善良的人都会这么做。于是他回答:“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做。”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杰克逊大叔想了想,说:“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一些活儿需要您帮忙。不过,等您吃过饭,我再给您派活儿。”
“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杰克逊大叔十分赞赏地望着这位年轻人,他知道如果不让他干活儿,他是不会吃东西的。思量片刻后,杰克逊大叔说:“小伙子,你愿意为我捶捶背吗?”说着就蹲在这个年轻人跟前。年轻人也蹲下来,轻轻地给杰克逊大叔捶背。
捶了几分钟,杰克逊大叔感到十分惬意。他站起来,说:“好了,小伙子,您捶得好极了,刚才我的腰还很僵硬,现在舒服极了。”说着将食物递给了这个年轻人。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杰克逊大叔微笑着注视着这个年轻人,说:“小伙子,我的庄园需要人手,如果你愿意留下来的话,我太高兴了。”
年轻人留了下来,很快成了杰克逊大叔庄园里的一把好手。过了两年,杰克逊大叔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杰克逊对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二十多年后,这个年轻人果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就是石油大王哈默。
推荐一个网站:http://lbx777.com/
B. 四年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四年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如下: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2)四年级语文课扩展阅读:
四年级提高语文能力的方式:
1、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或者身边事物的习惯,逐渐形成心思细腻、能用笔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
2、四年级学生自控能力还比较差,需要家长引导,他们在读书的时候,多数看的是热闹,比较感性,家长可以要求学生读书时做笔记,如:著作者、主要人物、你最喜欢的人物、你最喜欢的句子。时间长了,学生自己就形成习惯了。
3、可以每天记下自己最难忘或者最感兴趣的一件事,如果孩子不肯写,可以让他直接发在班级博客或者自己的博客上或者微博上,这样,孩子既觉得新颖,也会觉得很有趣。
4、可以把孩子喜爱的书找出来,让孩子再看一遍,然后用颜色鲜艳的笔把好词好句划一划,让孩子写作时翻一翻,这也是提高作文写作水平的好方法!
C. 四年级上册语文16课
是要全文吗?
《母鸡》老舍
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恐。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结没完,而并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微微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疸来。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它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乘其不备,狠狠的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使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下去。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亲。
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替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的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当它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咕咕的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的下垂,象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削瘦了许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多少多少次。它还半蹲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D. 小学四年级语文开学第一节课怎么上
课堂教学是所有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所有那些“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等等说法与要求,其实就是要我们想方设法上好每一节课,特别是那些“新”课。而一个学年开学之后的“第一节课”,我觉得尤其重要。
记得零八学年开学前,学校里事先由五年级的老师把两班学生重新分了一下。开学第一天,“百废待兴”,那班学生有一半同学是不认识或者不熟悉的,当然班干部、班主任还有各科老师也还不知道。我清楚地记得那天的开学集会上,当教导主任宣布六零二班的语文科任老师是我的时候,那班学生中的不少人就马上很开心地窃窃私语起来了,还隐隐约约听到其中两三个女生在说“好”。这让我觉得十分高兴,不由自主地对着他们微笑起来。能教着一班喜欢自己的学生,还有比这更令人开心的吗?虽然还没有给他们上课,但我与学生之间,无形中已经架起了一座沟通感情的桥!
第一天给他们上课,就是连着的两节语文。这两节课怎样安排好呢?这花了我不少的心思。如果第一天就用这两个课时来上课本里的新课文,那么同学们可能还没有转过弯来,接受不了;但如果这两节课都用来讲买什么作业本、做作业的格式、还有学语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诸如此类什么的,那就不但把这两节课的时间白白浪费了,还会给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觉得我怎么这么罗嗦而不珍惜时间!
于是这第一天的课堂上,我作了这样的安排:首先,我拿着花名册,用普通话点一次名,对他们名字的读音务求准确。这个过程中,有个别学生的名字的普通话读音我记得给他们纠正了的,比如“倩”字,白话音与普通话音的声母差别很大,他们往往把“qian”读成“xian”了。第一次点名的过程我也初步把他们的名字和人联系起来,这大概让我认识到了八九个学生了。在这过程中,每点到一个他们熟悉的或者平时有“花名”的同学,他们就会兴奋起来,一部分人随即嘻哈大笑,被嘲笑的那个学生或者随即发话反击,或者有些扭捏不安地坐下去。
第二个环节,我让他们主动举手站起来作自我介绍。可是,只有一个学生肯举手说,还是我熟悉的那个当“班长”的学生。怎样才能激发他们说话的积极性呢?
于是我马上“见机而行”,话题一转,对他们说:我们的名字,是父母长辈给我们改的,或者满怀希望,或者寄托深情。不过,可惜那都不一定是我们自己喜欢的。如果能自己给自己改一个名字,你会叫什么?为什么呢?
同学们一听,意外,惊喜?愕然了一会儿之后,教室内兴奋起来。他们有的马上与旁边的同学或朋友凑在一起眉飞色舞地说着,有的呢,则有些不好意思地低头沉思。
这个话题我就让他们按着座位的次序一个一个到前面来说。先说自己叫啥名字,再说如果能自己改名字,自己会叫什么,原因是什么。刚开始的两三个学生,或者断断续续的不好意思说,或者一字一顿的很不自然。不过,到后来,随着一个又一个的说下去,后面的同学说得越来越流畅,也越来越有趣了!
你听一个男生说的:“我叫陈**。如果我可以给自己改名字,我就叫‘陈皮’。因为‘陈皮’这个‘花名’是五年级的时候一些同学给我起的。陈皮是一种很美味的食品,如果我能给大家带来乐趣我觉得很高兴。还有,这个名字也很简单,容易记,而且喊起来也很响亮!”
一个女生:“我叫陈*如。如果可以改名字,我就叫陈心如……”当然,她还换来大家一阵哄笑声。
一个姓石的男生,他说要改名叫“石头”。
有个别甚至连名带姓都改了,原来姓廖的一个学生,他说改名叫“周杰伦”,因为周杰伦是他的偶像。
还有一个男生,以前我曾给他上过一节课就觉得他的知识十分丰富,他姓黄,可是他现在要改为一个外国足球明星的名字了,有五个字那样长的,我听了两三遍也没有记住他的“新”名字……
就这样,一节课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过去了。我已经能把他们之中的十多个人和名字联系起来了!而他们同学之间那种因为新分了班而显得有些局束不安的气氛也早就不翼而飞了!
接下来的一节课,我让他们拿出作文本来,就把刚才说的这个话题写下来。字数不限,但不能不写“原因”。
一节课不到,很多学生都把这项作业完成了。剩下的作业就是回去看看新的语文书,特别是第一单元。
这就是那一年教六年级时开学第一天我上的语文课。这样的语文课,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和我之间的感情距离迅速缩短。
后来在语文课上,他们都跟我十分友好,有些什么心里话有时会在上课之前跟我说一说,有时也会特意写在他们日记本里给我看。
语文课是特别重视感情培养的一门课。生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了,对于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是事半功倍的!
我们尤其不能忽视开学之后的第一节语文课!
E.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书中哪篇课文适合讲公开课
《大自然的启示》抄适合袭讲公开课。
通过前面课文的学 习,你知道大自然带给 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自然之道》让我们懂得,如果不按 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 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使我明白,要 保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 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蝙蝠和雷达》使我知道,科学家们 探究蝙蝠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 发明了雷达。
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1、课题扩展法:即由课题进行内容上的扩展,总结出课文主要内 容。
2、找“六要素”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都包含了我们常说 的 “六要素” 。
3、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 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4、问题概括法: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 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 章的主要内容。适合写景、状物的文章。
5、找中心句法:一些文章,每段都有中心句,如说明文。
F.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课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课《老师,你好》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课《老师,领进门》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课《观潮》
老师领进门
1942年春天,我不满六周岁,便到邻村小学读书。
这个小学设在一座庙内,只有一位老师,教四个年级。四个年级四个班,四个班共有四十人。
老师姓田,私塾出身,后来到师范速成班受训三个月,十七岁就开始教书了。田老师口才、文笔都很好。
开学头一天,我们叩拜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像之后,便排队进入教室。每个一年级小学生,配备一位三年级的学兄带着。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学生上课,让三年级学兄握着一年级学弟的小手描红摹纸。红摹纸上,一首小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田老师给一年级上课了。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串讲一遍。然后,以这四句诗为起承转合,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一个小孩子,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住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进一座亭子里去歇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很茂盛。小孩子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儿,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耳丫上,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迎春娃娃。他刚要动手,拦住了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不能看景了。”后来,这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此地就变成一座大花园……
这个故事,有思想,有人物,有形象,有情趣。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那时候的语文叫国文。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
从事文学创作,需要发达的形象思维,丰富的想象力,田老师在这方面培育了我,让我开了窍。
田老师执教四十年,桃李满门,弟子不下三千,现在已年近古稀,退休归里十年了。
我回家乡去,在村边、河畔堤坡,遇到老人拄着拐杖散步,仍然像四十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念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老人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终生难忘!
G.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的课文。
雅鲁藏(zang)布大峡谷。
H.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课文内容(人教版)
观潮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县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
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
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的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
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
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
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
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
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
了平静。看看提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奇特、雄伟、壮观的景象。
I.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内容
一、古诗词三抄首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J. 四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15课课文
课程内容:
《猫》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出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要求给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它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们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识字:
乖 凭 职 痒 淘 辟 勃
性 格 凭 贪 职 痒
搞 踩 梅 蛇 跌 撞 辟
课后练习:
1.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要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非常喜欢他描写的那只猫,我们来举些例子说一说。
3.我能体会到下面句子中括号里面的词语的作用,还能用这些词语说句子呢。
(1)(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2)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3)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