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一年级语文朗读

一年级语文朗读

发布时间:2020-12-18 02:44:34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朗读

春天的消息

⑵ 教师如何指导小学一年级学生朗读

一、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记得有一位有名望的老师说过:“我们当教师的,上课应带来两样东西,即一把扇子和一顶帽子,把学生勤学的欲望扇的旺旺的,给乐于上进的学生戴上高高的帽子,想方设法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将个体体验、思考与文本连接起来,让他们的心走进文本。”这话说的多形象,一个好教师的确应该如此的,这也就是我们提倡的激趣、赏识教育吧。为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我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
2、以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学生朗读的欲望。
3、采取激励机制,抓住学生在朗读时表现出来的成功之处进行表扬,使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
4、经常进行各种朗读比赛,中午让学生自己给自己讲故事。
5、为学生提供一些有趣的读物,激发他们读的欲望。
二、打好朗读基本功。
要读好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打好朗读基本功。即做到“六不”: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唱读,不读破句,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读书也不例外,在读书时,我要求学生做到左手压书,右手点字,的字预先提出,引起学生的注意,防止错误。由于我们班中外地学生比较多,在发音上地域差异比较大,如有的对“in、ing ”组成的音节难以分清,有的对“n、l”不分,针对这些,我在拼音教学时,没有平均用力,而是花相对大的力气对易错进行教学,做到正确读字音。
(1)教给学生正确的发音眼看书本,字字过目,即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学生能达到正确朗读,也就初步形成了读书能力,那么把课文读流利也就水到渠成了。
指导低年级学生朗读时还应按照字、词、句、段、篇的顺序进行。从易到难,循环渐进,逐步打好朗读的基础。鼓励他们多朗读,并安排适当的时间,开展相应的比赛,为他们提供一个朗读学习、交流的机会,使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融为一体。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大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朗读兴趣,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更培养了他们喜欢读书的良好习惯。我分了以下几步来训练和指导:
第一步,读准字音
朗读要求学生一律用普通话,读音要标准,吐字要清晰、圆润、字正腔圆。可将容易发生错误方法;
(2)坚持长期练,区别对照。尤其是多音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发音不同,要根据词的意思定音。如:快乐(le)、音乐(yue),声母、韵母都不同。兴旺(xing)、高兴(xing),声母、韵母虽同,但声调不同。长(chang)处、长(zhang)大,虽是同一个字,读音不同时,意思完全不一样,学生容易读错。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注意纠正不正确的读音,使学生切实做到读音正确,吐字清楚。
第二步,读好词语
朗读词语是朗读课文的基础,因词语是语言的最小单位。课文中有的词语本身带有感情色彩,在读前我注意启发学生理解词语,体会词语所含的感情,做到正确朗读。如《两只小狮子》一课的“这话被狮子妈妈听到了,她严肃地对懒狮子说”中的“严肃地”,应采用稍低而慢,并神情凝重的语调读才符合词语的意思,从而让学生体会出狮子妈妈对懒狮子的关心之情。另外,在词语中要正确读出轻声。轻声读法是轻而短。其规律是:(1)动词重叠的第二个字,如“看看”、“听听”;助词的“的、地、得”;名词末尾如“我们”、“咱们”;(2)名词的双音节词的第二个字,如“哥哥”、“衣服”等等,均读轻声。还有,要注意“一”“不”的变调读法,在我们低年级的教材中较多出现。如“不(bu)能”,“不(bu)是”;“一(yi)个”,“一(yi)朵花”等等。因此在教学时,我特别注意这几个方面的训练与指导,教给学生朗读的规律。
第三步,读好句子
一些长句子在低年级的课文中常会出现。在长句子中怎样停顿,这是很重要的。停顿不合理会直接影响表达的效果,让人听不明白。如《绿》一课中“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这句话写了什么?(所有的绿),怎么样?(整齐地按着节拍),干什么?(飘动在一起)。然后根据句子前面所表示的部分意思来停顿,可要求用“/”画出停顿并正确朗读这个长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另外,还要学会按标点符号的感情来读。如《王冕学画》一课中:“要是能把它画下来,那多好哇!”句末是感叹号,“多”要读得稍重才能强调好的程度,由此发出赞叹,语气强烈,读出感叹句所应有的语气。
第四步、读好段、篇的训练与指导
每一篇文章都由几个小节组成,而每个小节在一篇文章中是相对独立的部分,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具体内容而定出朗读的基调。
朗读课文可以以小节为单位,用“接力式”强化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让一个学生示范朗读。其他小朋友注意听,听后学生评议。根据需要我设计两种形式:(1)随时评议。读完一个小节,有错,其他同学给予指正;没错,另点一名学生“接力”往下进行。目的是矫正读错的字音。(2)定时评议。就是整篇课文读完,然后集体评议,主要评议读得是否正确、流利,口齿是否清楚,是否读准字音。分角色读也能激起学生朗读兴趣。如《一粒种子》、《坐井观天》等都是扮演角色的好示范材料。要求他们用正确流利的语言读出语气,读出节奏,读出一定的思想感情。在读音正确,速度合适的基础上,把握语气,尤其要读好人物对话的感情变化。
三、训练朗读的方法
训练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就根据学生实际,组织学生听朗读,包括听教师的范读和放录音带。在学生听规范的朗读的时候,提出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在朗读的形式上,我设计了齐读、个别读、分组读、自由读、分角色读、表情朗读等方法。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多看一些少儿节目,多听一些少儿内容的广播,从网络上查找一些动画故事,在午间放给他们看,从而激发他们讲故事的欲望,促进了朗读。特别是班级里一些好生,看了故事后,跃跃欲试,我趁热打铁,就让他们事先准备,然后在第二天讲给全班同学听。然后一个一个地轮,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的读书成绩,感到读书成功的快乐,很多原来读书不积极的学生在活动中也积极响应,纷纷表示要上台讲故事。学生在活动中激发了朗读兴趣。读书的劲头更足了。
经过一年级两个学期的训练,学生朗读水平明显有了提高,基本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有适当的停顿,能在理解文中人物感情的基础上读出相应的感情。

小学语文课文朗读mp3哪里可以免费下载一年级

小学语文课文朗读mp3哪里可以免费下载一年级?
音乐 小学语文 MP3 小学 语文

⑷ 如何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语文朗读能力

澄迈县金江中心学校京岭小学王英剑新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项基本功,是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积30年的朗读经验,使我们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能力的训练是一项长期的主要任务。为了打好基础,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得从一年级抓起。然而对于我们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朗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老师的指导与点拨。现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我个人的体会。一、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往往要读几十年书,而阅读的第一步,便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的。这个第一步的怎么迈法,对学生今后几十年的读书,将会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为此,必须十分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其中朗读习惯包括:1、正确的坐姿:头正、肩平、身直、足平,两手将书拿起,呈45度角。正确的朗读姿势不但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骨骼的发育,也可以使学生朗读过程的发声吐气准确、畅达。2、读书时,要三到:眼到看清楚字,口到声音响亮地读,心到边读边记忆文中的美词佳句,想象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朗读教学应严格要求:读前让学生摆好姿势;读时,教师加以督促;读后,及时评价,持之以恒,良好的朗读习惯才能形成。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也需要使他们对朗读产生兴趣,去主动学习,把朗读当成一件乐事。做为教师就应该尽职尽责,要在知识和学习间架起兴趣的桥梁。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成功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也是培养他们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质量,为语文学习打好基础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一年级的教材,课文以诗歌、韵文、童话故事为主,读起来朗朗上口,情趣很浓,很容易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一)、加强朗读指导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入学不久,识字不多,朗读技巧几乎没有,对一些生字,新词及长句,要想很正确流利地读出来都有一定的困难,就更不用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加强朗读指导,让学生会读,只有读了他们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我每上一篇课文时,都要给学生范读两遍,让学生模仿,以听助读,在模仿中纠正自己的发音,在模仿中培养自己的语感,在模仿中掌握朗读方法,以提高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力。为达到这个目的,在朗读中,我还实施了评选小老师的活动,确定了做小老师的条件:(1)朗读的声音要洪亮;(2)要正确、流利地读课文;(3)读出自己的感情来。学生们听说要选小老师,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个个把小手高高举起,跃跃欲试,嘴里激动地说:老师,我先来。于是,小老师们热闹的气氛中一个一个产生了,每个小老师在范读完课文后,同学们都会争先恐后地指出小老师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促使小老师们纠正自己的错误之处,同时,我也对同学的朗读结果加以肯定和表扬,这样一来,学生在热闹、欢快的氛围中朗读,既有老师的指点,又有同学的帮助,他们的朗读能力得以慢慢提高。(二)用宽容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作为老师应该明白,我们面对的不是专家、学者,而是涉世不深,学识很浅的小学生,常常出现令人不满意的情况是必然的。如果课前不预习课文,教师范读时不认真听,一读书就多字、少字、错读字等,凡此种种,作为教师不应该责备学生,挖苦学生,而应用一颗平常宽容的心去帮助学生,找出原因,端正学生的心态,用鼓励的语言、表情、眼神和亲热的动作使他们从失败中坚强起来,树立起我要读好书的决心和信心。我在上《自选商场》一课时,东西的西xi字读轻声,我教读了好几遍,当我指名读课文时,一位平时不太爱听课的学生还把西字读成了xī,当时,我没有责备他,而是心平气和地对他说:注意再看看字的音节,是这样的吗?只要你看清楚了音节,你会读好的。那位同学听了我的话,很快发现了这个词中的西字应该读轻声,可见,教师的宽容与鼓励对于一个一年级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三、朗读的目的要明确一篇课文,不是读十遍二十遍就叫做重视朗读,学生每一次朗读,都要有目的,老师都要提出要求,如我在上《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一课时,听完老师范读后,初读阶段,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每个字读正确,再让学生轻声读课文,圈出本课认读的生字,并拼一拼,加强了识字的练习,然后指名让学生读,其他同学边听边给自然段写出序号。学生在反复读中把课文读通读顺,扫除了阅读的障碍,在精读阶段,我让学生带着问题逐段读课文,做到有的放矢,如我指名读这一课中的24自然段时,要求学生思考:小燕子三次飞往菜园,每一次都发现了什么?最后让学生齐读,思考:燕子妈妈为什么夸小燕子?这样就达到了让学生有目的地读,在读中逐渐理解课文的目的。四、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一年级是朗读的启蒙阶段,学生识字量少,读书速度慢,容易引起拉调。所以老师在每篇课文的学习中除了加强指导,还要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只有在反复地读中,学生才能掌握生字的读音,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让花哨形式的,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读。这样,只有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我们才能看到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五、朗读的形式要灵活多样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的培养待续时间不长,单调的读书方法只能使学生昏昏欲睡,所以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如个别读,合作读,可以是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可以是一两个人或几个人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全班同学之间的合作。选择哪种合作形式,要根据文本特点和所表达的情感需要,如教学一年级上册《自己去吧》这篇课文时,可以采用师生合作读:教师读妈妈的话,学生甲读小鸭的话,学生乙读小鹰的话,其他同学读叙述部分,学生甲: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教师: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学生乙:妈妈,我想去山那边看看,您带我去好吗?教师:山那边风景很美,自己去看吧。通过这样分角色的朗读,让学生明白:小鸭和小鹰都是既有礼貌又勇敢的好孩子。它们的妈妈并不是不爱它们的孩子,不关心它们的孩子,而是了解到周围的环境不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危险,于是鼓励自己的孩子不要依赖父母,要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总之,朗读是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只要学生能坚持不懈地练下去,读下去,我们老师能不厌其烦地教下去,指导下去,学生的朗读能力肯定会得到很大提高的。如何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语文朗读能力

⑸ 如何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语文朗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
朱红梅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位置显赫,举足轻重,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扎实的语文素养,作用重大。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掌握知识不够等原因,读书时往往会有唱读、漏读、填读或读破句等现象。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加强朗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多读多练,培养他们的语言感受力,提高阅读能力。 一、教师示范,激发兴趣。 语文是靠语言文字来表达感情的,作者炽热、丰富的感情寓于生动优美的语句中。每讲授一篇新课文,老师如能先范读一遍课文,范读时注重感情色彩,时而激情澎湃,时而低诉音弦,做到声情并茂,学生就会有如痴如醉的感觉,感情就会很快投入到课文中的情境中来。低年级的学生特别崇拜老师,加上模仿性强、可塑性大,他们听到老师朗读那么好,就会跃跃欲试,模仿着读,就会对朗读产生兴趣,会很想朗读好课文。 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我让学生朗读表演狼和小羊的对话,狼的话由我示范。我戴上了狼的头饰,配上狼凶狠的表情,读出了狼恶狠狠的语气。这样不仅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起到了榜样示范作用。的确,后来许多小朋友也能模仿老师的样子和语气自主朗读和表演。这样既消除了课堂上的紧张气氛,也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教给学生基本的朗读知识。 针对低年级学生在朗读中有发音不准、唱读、漏读、填读和读破语句等现象,在阅读教学中,首先,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其次,要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或者学生在朗读时容易漏字、加字或读破的词、词组和句子,先指导他们读准、读顺这些词、词组和句子。然后再过渡到朗读段和篇。第三,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技能和技巧,指导学生掌握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等句子的不同读法,掌握好朗读中句子的停顿、声音的轻重缓急高低升降。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此外还要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尽量把握课文中的感情变化等。要做到以上几点,在教学中,教师就要重视范读和领读,通过教师范读纠正学生的错误,通过领读引导学生正确的朗读。
三、进行多样化阅读训练。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注意力集中不够,在教学中如果以一种不变的方法让学生反复朗读,学生会感到厌烦,这样的朗读效果可想而知不会很好。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以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活跃课堂气氛。通过集体读、分组读、轻生读、领读、男女学生对读、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当做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 四、创设情境,宣染气氛。 情感并不是一件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说有就有,说无就无。它需要感染,需要激发,它具有共鸣性,它可以随着环境气氛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感情朗读课文时,创设一定的情境,在班级里宣染适当的气氛是非常必要的。例如:让学生看课文的动画展示,介绍一些课文的时代背景,请学生分角色朗读或演一演。低年级学生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在课堂上,教师应及时抓住时机,诱导他们进入角色。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进入角色,表演课文中的内容,加深对课文的了解,而且能启迪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如在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时,我在教室四周贴上一张张的荷叶荷花图片,整个教室就像是一个荷花池,班中的小朋友就像在荷花池中的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我采用了演课本剧的形式,让小朋友挑选自己喜欢的角色戴上头饰、配上喜欢的动作说一说、演一演。学生边演边说,再现了课文中的情景。这样,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不但丰富了想像,深化了情感,而且也提高了朗读水平,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 五、要求学生熟读背诵,读有所悟。 朗读的目的是为了理解课文,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文都较短,最好都要求学生背诵。但是,如果学生只能背诵课文,却不能理解课文,那么学生的朗读还是停留在唱读,唱读对学生没有帮助,时间久了也就会忘记。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朗读训练,让学生反复揣摩课文中的词句和内容,整体把握课文的感情,理解课文中寓含的思想,陶冶情感等。对于精短的课文和精彩的片断,要让学生反复朗读,直至背诵。学生能背诵的课文多了,积累的词汇就自然而然会增加,阅读能力就会不断提高,也就为高年级的作文训练打下好的基础。 六、加强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课外阅读中也要注意方法的指导。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其次要教给学生方法,扫除阅读障碍,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另外,要择优推荐,低年级的年龄小知识少,课外书的名目繁多,因此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选择内容健康、形象生动的读物,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朗读训练对于低年级学生很重要,我们一定要重视朗读训练。在教学中以多种方式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把足够的时间让给学生朗读,在朗读中提高朗读的技能技巧,提高阅读能力,发展思维。

⑹ 一年级课文朗读有感情的读法

1、首先纠正自己的读音,一定要保证所有的读音正确。
2、注意节奏。课文朗读最为关键之一就是节奏,抑扬顿挫,或急或缓,都是对课文情感的把握与最为直接的体现。例如,你读“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首诗,节奏停顿可以按照“2/3/2/3”来读。
3、注意声调高低。重点字词要重读,要让学生体会到你在强调这个字或者词语,学生会下意识地注意这个词语或者字。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自然就在里面了。
4、注意肢体动作或者是面部表情。有些诗歌,比如说浪漫主义诗歌,慷慨激昂,动作可以稍微大一点,表情可以丰富一点,享受一点,让听的人也享受其中。
5、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感情,带着自己最真实的感情读出来的文章才最能感染别人的情绪。该哭就哭,该笑就笑,该停顿就停顿,该大声就大声,该轻声就去轻声。

⑺ 适合小学一年级的朗读课文

简单的诗句有: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一年级人教版有课文

《春雨的色彩》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田野里,一群小鸟正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小燕子说:“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到草地上,草就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
柳枝也绿了。”
麻雀说:“不对,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杜鹃
从中,杜鹃花也红了。”
小黄莺说:”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
了,春雨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花也黄了。 ”
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的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

《荷叶圆圆》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蓝。”
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
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
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
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
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凉伞。”
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

《柳树醒了》
春雷跟柳树说话了,
说着说着,
小柳树呀,醒了。
春雨给柳树洗澡了,
洗着洗着,
小柳枝哟,软了。
春风给柳树梳头了,
梳着梳着,
小柳枝啊,绿了。
春风跟柳树捉迷藏了,
藏着藏着,
小柳絮啊,飞了。
http://www.tom61.com/xiaoxuedianzikeben/renjiaobandianzikeben/2011-01-15/2625.html这个链接可以听一年级的电子书(从第一课《柳树醒了》开始,建议用电脑听电子书),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望采纳~

⑻ 如何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语文朗读能力

澄迈县金江中心学校京岭小学王英剑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项基本功,是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积30年的朗读经验,使我们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能力的训练是一项长期的主要任务。为了打好基础,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得从一年级抓起。然而对于我们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朗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老师的指导与点拨。现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我个人的体会。
一、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往往要读几十年书,而阅读的第一步,便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的。这个第一步的怎么迈法,对学生今后几十年的读书,将会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为此,必须十分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其中朗读习惯包括:1、正确的坐姿:头正、肩平、身直、足平,两手将书拿起,呈45度角。正确的朗读姿势不但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骨骼的发育,也可以使学生朗读过程的发声吐气准确、畅达。2、读书时,要三到:眼到看清楚字,口到声音响亮地读,心到边读边记忆文中的美词佳句,想象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朗读教学应严格要求:读前让学生摆好姿势;读时,教师加以督促;读后,及时评价,持之以恒,良好的朗读习惯才能形成。
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也需要使他们对朗读产生兴趣,去主动学习,把朗读当成一件乐事。做为教师就应该尽职尽责,要在知识和学习间架起兴趣的桥梁。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成功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也是培养他们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质量,为语文学习打好基础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一年级的教材,课文以诗歌、韵文、童话故事为主,读起来朗朗上口,情趣很浓,很容易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
(一)、加强朗读指导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入学不久,识字不多,朗读技巧几乎没有,对一些生字,新词及长句,要想很正确流利地读出来都有一定的困难,就更不用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加强朗读指导,让学生会读,只有读了他们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我每上一篇课文时,都要给学生范读两遍,让学生模仿,以听助读,在模仿中纠正自己的发音,在模仿中培养自己的语感,在模仿中掌握朗读方法,以提高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力。为达到这个目的,在朗读中,我还实施了评选小老师的活动,确定了做小老师的条件:(1)朗读的声音要洪亮;(2)要正确、流利地读课文;(3)读出自己的感情来。学生们听说要选小老师,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个个把小手高高举起,跃跃欲试,嘴里激动地说:老师,我先来。于是,小老师们热闹的气氛中一个一个产生了,每个小老师在范读完课文后,同学们都会争先恐后地指出小老师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促使小老师们纠正自己的错误之处,同时,我也对同学的朗读结果加以肯定和表扬,这样一来,学生在热闹、欢快的氛围中朗读,既有老师的指点,又有同学的帮助,他们的朗读能力得以慢慢提高。
(二)用宽容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作为老师应该明白,我们面对的不是专家、学者,而是涉世不深,学识很浅的小学生,常常出现令人不满意的情况是必然的。如果课前不预习课文,教师范读时不认真听,一读书就多字、少字、错读字等,凡此种种,作为教师不应该责备学生,挖苦学生,而应用一颗平常宽容的心去帮助学生,找出原因,端正学生的心态,用鼓励的语言、表情、眼神和亲热的动作使他们从失败中坚强起来,树立起我要读好书的决心和信心。
我在上《自选商场》一课时,东西的西xi字读轻声,我教读了好几遍,当我指名读课文时,一位平时不太爱听课的学生还把西字读成了xī,当时,我没有责备他,而是心平气和地对他说:注意再看看字的音节,是这样的吗?只要你看清楚了音节,你会读好的。那位同学听了我的话,很快发现了这个词中的西字应该读轻声,可见,教师的宽容与鼓励对于一个一年级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三、朗读的目的要明确
一篇课文,不是读十遍二十遍就叫做重视朗读,学生每一次朗读,都要有目的,老师都要提出要求,如我在上《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一课时,听完老师范读后,初读阶段,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每个字读正确,再让学生轻声读课文,圈出本课认读的生字,并拼一拼,加强了识字的练习,然后指名让学生读,其他同学边听边给自然段写出序号。学生在反复读中把课文读通读顺,扫除了阅读的障碍,在精读阶段,我让学生带着问题逐段读课文,做到有的放矢,如我指名读这一课中的24自然段时,要求学生思考:小燕子三次飞往菜园,每一次都发现了什么?最后让学生齐读,思考:燕子妈妈为什么夸小燕子?这样就达到了让学生有目的地读,在读中逐渐理解课文的目的。
四、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
一年级是朗读的启蒙阶段,学生识字量少,读书速度慢,容易引起拉调。所以老师在每篇课文的学习中除了加强指导,还要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只有在反复地读中,学生才能掌握生字的读音,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让花哨形式的,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读。这样,只有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我们才能看到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
五、朗读的形式要灵活多样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的培养待续时间不长,单调的读书方法只能使学生昏昏欲睡,所以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如个别读,合作读,可以是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可以是一两个人或几个人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全班同学之间的合作。选择哪种合作形式,要根据文本特点和所表达的情感需要,如教学一年级上册《自己去吧》这篇课文时,可以采用师生合作读:教师读妈妈的话,学生甲读小鸭的话,学生乙读小鹰的话,其他同学读叙述部分,学生甲: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教师: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学生乙:妈妈,我想去山那边看看,您带我去好吗?教师:山那边风景很美,自己去看吧。通过这样分角色的朗读,让学生明白:小鸭和小鹰都是既有礼貌又勇敢的好孩子。它们的妈妈并不是不爱它们的孩子,不关心它们的孩子,而是了解到周围的环境不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危险,于是鼓励自己的孩子不要依赖父母,要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总之,朗读是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只要学生能坚持不懈地练下去,读下去,我们老师能不厌其烦地教下去,指导下去,学生的朗读能力肯定会得到很大提高的。

⑼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

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学生,他们虽然在学前班已具备了一些基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但朗读表达上还不是太好,还需继续培养。在一年级的课文中,拼音有语境歌,课文有儿歌、诗歌,他们都以其独特的韵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特别让这些孩子喜爱,但是上课时总会出现一些学生将语境歌,儿歌、诗歌,课文进行唱读,一字一顿,不加理解的大声读,拖腔读等不良现象,怎么纠正还是效果不明显。在长期的低段语文教学中,我总结了朗读能力的提高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
一、走近学生,培养兴趣
首先,及时鼓励,打开孩子心灵之门。这些刚进入一年级的学生,在情感上波动很大,心灵很脆弱,很容易受环境影响而变化,有些学生表现为胆小懦弱,老师再怎么鼓励,再怎么引导也不敢说话,更别指望他们去朗读课文了。面对这些学生,首要任务就是要让他们开口说话,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次,我利用课余时间呆在教室里和他们谈一些家里的事,如你家里有几口人,谁对你最好等等,让他们开口。另外,还在室外和他们一起玩游戏,让他们给我介绍游戏的玩法,再有就是利用最后一节课让他们讲故事,猜谜语,背儿歌,我当学生,他们当老师,谁讲的好,奖励一朵小笑脸或一片掌声。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班里一些不爱说话的孩子有了明显的变化,变的上课爱回答问题了,也敢于到讲台前背儿歌,背课文了,最为可贵的是他们对我产生了信任感,总觉的老师很好,很喜欢我,从心里上稳定了他们的情绪,同时又锻炼他们开口表达的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就开始进行正式的朗读练习了。
其次,“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朗读练习都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刚开始时应从最简短,最贴切学生生活的课文中儿歌开始,体会到朗读的乐趣,那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汉语拼音的语境歌,又朴实,又能让学生读的朗朗上口,既学习了拼音,又进行了一次小小的朗读练习,多好的一次机会。再比如在学习课文《人有两个宝》时,先启发学生通过猜谜语,知道自己也有两个宝,那就是双手和大脑,它们的用处可真大,再让学生把课文中的“人”换成自己的名字,读完后再换成“爸爸”或者“妈妈”,使学生对课文有一定的亲切感,自然地将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和依恋表达出来,使学生更加投入地朗读,达到预期的效果。
最后,老师爱的鼓励是能打开孩子大胆朗读的一把金钥匙,及时的赞赏,恰当地鼓励,都是学生在愉悦宽松的心境下学习的动力源泉。不能赞赏他,就去鼓励他,不要一开始就给孩子当头一炮,挑毛病,找缺点,泼冷水,孩子就是孩子,如果读的那么好,那就不要老师去范读了。另外要想让朗读的更好,那就要让他们了解课文内容,这样就会将内容记得更快,读的更有兴趣。如在上练习二的读读背背时,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父母是怎样爱自己的,让他们有一种幸福和快乐的感觉,再学这首小儿歌,这时孩子会更加投入地朗读:爸爸是一棵大树,妈妈是一棵大树,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鸟,在两棵大树中飞来飞去。在这种情境下,我都忍不住想参加到他们的行列中去,美美地读,回去读给爸爸和妈妈听。
二、培养技巧,巧换语气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学生们已经能够进行初步的朗读了,但由于缺少朗读技巧和对课文的理解,语气平淡,无感情,朗读起来总觉的少点什么,后来我知道了要想让学生读出韵味来,首先要帮助他们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利用文中色彩鲜艳、画面形象逼真的插图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知道不同的课文在朗读的处理上也有所不同。如在学习课文《家》时,先让学生知道家是什么,知道家是温暖的港湾,可爱的地方,是每个人精神的寄托,有我们的亲人,有爱我们的人在那里等我们,设计一些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让学生将感情融入到课文中的儿歌里去,可采用齐读,各别读,轻声读,表演读,赛读,轮读,接读分角色,分小组朗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表现的更加出色,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三、体验情感,设身处地
在朗读课文时,我时时注意作品的感染力,一年级教材选编的课文的特点是故事性、趣味性强,要启发学生思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用声情并貌的语言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朗读中自然流露感情,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主人公,同乐同悲,设身处地,大胆展开思维想象,大胆创造。如在教课文《北风和小鱼》时,在朗读到北风得意地说:“哈哈。大家都怕我”。这句时,注意让学生体会北风那种目空一切,很骄傲的情景,再利用上头饰,表演朗读的学生这时声音要高,要强,要读出那种骄傲的语调,有了这种情感的体验后,就会读的更加入情入境,更好地表现课文的感染力。
四、用心感悟,丰富语言
在平时无论上语文课,还是上其它课,回答问题时我都会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用心去感悟课文或其它课里一些丰富的语言材料,努力在平时的课堂上进行应用,促进他们更好的组织语言。
五、善于激励,注意评价
朗读中的评价是最为重要的。无论是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还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都要尊重事实,在对学生表扬鼓励时,不仅要指出不足,还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明白下次努力的方向,使学生不仅有成功的喜悦,也能增添一些努力的自信心,如:里班有一个学生叫贺志超,从未上台朗读过,而且胆子小,在他第一次给大家朗读时,无表情,而且声音很小,还结结巴巴的,对于他,我同样给了表扬,表扬了他胆子大,能朗读下来,真的是好样的。当时,我看到他的眼里闪过一道感激的泪光,我又说下次希望能听到他大声、流利的朗读,他红着脸点了点头。在又一次朗读中,他读得比上一次进步很多,我奖励了他一朵小红花,贴在红花台。教师里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我想:他今后对自己会更有信心的。
通过我不断地对学生从声音、表情、动作、语气各个方面去努力去培养,一学期下来,学生朗读水平都不同程度的提高,终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相信一句话:金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学生,他们虽然在学前班已具备了一些基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但朗读表达上还不是太好,还需继续培养。在一年级的课文中,拼音有语境歌,课文有儿歌、诗歌,他们都以其独特的韵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特别让这些孩子喜爱,但是上课时总会出现一些学生将语境歌,儿歌、诗歌,课文进行唱读,一字一顿,不加理解的大声读,拖腔读等不良现象,怎么纠正还是效果不明显。在长期的低段语文教学中,我总结了朗读能力的提高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
一、走近学生,培养兴趣
首先,及时鼓励,打开孩子心灵之门。这些刚进入一年级的学生,在情感上波动很大,心灵很脆弱,很容易受环境影响而变化,有些学生表现为胆小懦弱,老师再怎么鼓励,再怎么引导也不敢说话,更别指望他们去朗读课文了。面对这些学生,首要任务就是要让他们开口说话,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次,我利用课余时间呆在教室里和他们谈一些家里的事,如你家里有几口人,谁对你最好等等,让他们开口。另外,还在室外和他们一起玩游戏,让他们给我介绍游戏的玩法,再有就是利用最后一节课让他们讲故事,猜谜语,背儿歌,我当学生,他们当老师,谁讲的好,奖励一朵小笑脸或一片掌声。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班里一些不爱说话的孩子有了明显的变化,变的上课爱回答问题了,也敢于到讲台前背儿歌,背课文了,最为可贵的是他们对我产生了信任感,总觉的老师很好,很喜欢我,从心里上稳定了他们的情绪,同时又锻炼他们开口表达的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就开始进行正式的朗读练习了。
其次,“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朗读练习都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刚开始时应从最简短,最贴切学生生活的课文中儿歌开始,体会到朗读的乐趣,那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汉语拼音的语境歌,又朴实,又能让学生读的朗朗上口,既学习了拼音,又进行了一次小小的朗读练习,多好的一次机会。再比如在学习课文《人有两个宝》时,先启发学生通过猜谜语,知道自己也有两个宝,那就是双手和大脑,它们的用处可真大,再让学生把课文中的“人”换成自己的名字,读完后再换成“爸爸”或者“妈妈”,使学生对课文有一定的亲切感,自然地将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和依恋表达出来,使学生更加投入地朗读,达到预期的效果。
最后,老师爱的鼓励是能打开孩子大胆朗读的一把金钥匙,及时的赞赏,恰当地鼓励,都是学生在愉悦宽松的心境下学习的动力源泉。不能赞赏他,就去鼓励他,不要一开始就给孩子当头一炮,挑毛病,找缺点,泼冷水,孩子就是孩子,如果读的那么好,那就不要老师去范读了。另外要想让朗读的更好,那就要让他们了解课文内容,这样就会将内容记得更快,读的更有兴趣。如在上练习二的读读背背时,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父母是怎样爱自己的,让他们有一种幸福和快乐的感觉,再学这首小儿歌,这时孩子会更加投入地朗读:爸爸是一棵大树,妈妈是一棵大树,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鸟,在两棵大树中飞来飞去。在这种情境下,我都忍不住想参加到他们的行列中去,美美地读,回去读给爸爸和妈妈听。
二、培养技巧,巧换语气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学生们已经能够进行初步的朗读了,但由于缺少朗读技巧和对课文的理解,语气平淡,无感情,朗读起来总觉的少点什么,后来我知道了要想让学生读出韵味来,首先要帮助他们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利用文中色彩鲜艳、画面形象逼真的插图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知道不同的课文在朗读的处理上也有所不同。如在学习课文《家》时,先让学生知道家是什么,知道家是温暖的港湾,可爱的地方,是每个人精神的寄托,有我们的亲人,有爱我们的人在那里等我们,设计一些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让学生将感情融入到课文中的儿歌里去,可采用齐读,各别读,轻声读,表演读,赛读,轮读,接读分角色,分小组朗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表现的更加出色,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三、体验情感,设身处地
在朗读课文时,我时时注意作品的感染力,一年级教材选编的课文的特点是故事性、趣味性强,要启发学生思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用声情并貌的语言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朗读中自然流露感情,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主人公,同乐同悲,设身处地,大胆展开思维想象,大胆创造。如在教课文《北风和小鱼》时,在朗读到北风得意地说:“哈哈。大家都怕我”。这句时,注意让学生体会北风那种目空一切,很骄傲的情景,再利用上头饰,表演朗读的学生这时声音要高,要强,要读出那种骄傲的语调,有了这种情感的体验后,就会读的更加入情入境,更好地表现课文的感染力。
四、用心感悟,丰富语言
在平时无论上语文课,还是上其它课,回答问题时我都会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用心去感悟课文或其它课里一些丰富的语言材料,努力在平时的课堂上进行应用,促进他们更好的组织语言。
五、善于激励,注意评价
朗读中的评价是最为重要的。无论是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还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都要尊重事实,在对学生表扬鼓励时,不仅要指出不足,还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明白下次努力的方向,使学生不仅有成功的喜悦,也能增添一些努力的自信心,如:里班有一个学生叫贺志超,从未上台朗读过,而且胆子小,在他第一次给大家朗读时,无表情,而且声音很小,还结结巴巴的,对于他,我同样给了表扬,表扬了他胆子大,能朗读下来,真的是好样的。当时,我看到他的眼里闪过一道感激的泪光,我又说下次希望能听到他大声、流利的朗读,他红着脸点了点头。在又一次朗读中,他读得比上一次进步很多,我奖励了他一朵小红花,贴在红花台。教师里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我想:他今后对自己会更有信心的。
通过我不断地对学生从声音、表情、动作、语气各个方面去努力去培养,一学期下来,学生朗读水平都不同程度的提高,终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相信一句话:金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

⑽ 一年级语文上册朗读比赛材料

这类课文朗读都是用 能说会道 XP 制作的,你自己也可以做,只需要文章的文字内容,就能制作成语音MP3,还可以带有背景音乐,效果非常不错,而且是真人发音,能选男女声,这软件网络上可以搜到

阅读全文

与一年级语文朗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