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后题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后题

发布时间:2020-12-18 01:43:45

1. 六年级上册语文18课课后练习题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后练习提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提示〗在读第一部分时,要读出对鲁迅先生的沉痛悼念的心情,语速要低缓。在读“伯父”指导“我”读书和“我”不理解伯父话语的深刻含义,还“恍然大悟”时,应轻松、欢快,而读伯父关心同情劳动人民时,应深沉、关切。

2、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比如:“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画出这样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或时代背景,体会这些句子含着的意思。

〖提示〗“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黑洞洞的”指的是旧社会的黑暗。“碰壁”指的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和迫害。“把鼻子碰扁了”指的是鲁迅受到反动势力的严重迫害。当时社会非常黑暗,革命者根本没有言论自由,而鲁迅为了唤起民众觉悟,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写了一篇篇杂文,他的笔就像一把匕首刺到反动派的痛处,因而反动派对鲁迅先生恨之入骨。这些句子无不流露着鲁迅先生对敌人的憎恨。

3、分别给各部分加上小标题,再说说第一部分和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

〖提示〗第一部分:深切怀念

第二部分:谈《水浒传》

第三部分:讲“碰壁”

第四部分:救助车夫

第五部分:关心女佣

课文后四部分从“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这四件事中,表现了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是对课文第一部分“我”对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不理解做出的回答。

4、课文中由四个字组成的词语很多,如“张冠李戴”。抄写这些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两个造句。

〖提示〗失声痛哭囫囵吞枣恍然大悟饱经风霜三更半夜模模糊糊接连不断

囫囵吞枣──读书要边读边思考,而不能囫囵吞枣。

恍然大悟──他说出了事情的真相,我们才恍然大悟。 哈哈建议有不懂的可以上

2.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十一课课后题1、2答案 详细。

  1. 心理:沮丧,惭愧,兴奋,自信,熟练

    活动:不敢蹑手蹑脚,溜走,又开始在家里专练琴了,在舞台属上演出

  2. (1)老人的耳朵并没有聋。之所以说自己耳朵聋了,是因为老人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老人听出“我”拉的并不好,从“我”被人发现后“准备溜走”的举动中,发现“我”缺乏自信。出于对“我”的爱护,老人谎称自己耳聋。

    (2)因为在“我”心中老人是唯一的知音,在“我”眼里,老人也不在是聋子,她在用心感受琴声,“我”和她是用音乐在互相交流。

    (3)因为从老人的眼睛里“我”读出了她对“我”的关心、鼓励,读出了老人为“我”琴技的点滴进步而感到欣慰,读出了老人对“我”更高地期望。因此,“我”觉得她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3.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课后作业第2题

2、读句子,注意抄带点的袭部分,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1)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频来入梦”是什么意思?你知道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吗?)
答:频来入梦:指一件事或人经常在梦中出现。因为作者思念祖国母亲。非常的想念自己的家乡,想念自己的祖国。
(2)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为什么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
答:作者身在异乡,很思念故国的朋友们,所以感到了孤单和寂寞。但是,只要一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就有一些安慰心和温暖。
(3)我怅望灰天,在泪光中,幻出母亲的面影。(在你的形象中,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
答:在我的想象中,母亲的面影是慈祥的,她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皱纹,眼睛里写满了对儿子的爱。

4.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课后题

1.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
设题意图是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展开想像,进入课文所描写的情境。第1问主要是让学生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景点,理清思路。第2问主要是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写作技巧。关于第1问,要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来回答。作者在山中拜访的“朋友”是自然界的各种景物,如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落叶、小花、阵雨、蚂蚁、归鸟等。

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让学生细致深入地读文,找出描写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感情的有关语句,读读体会,再组织交流。
老桥——“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树——“是我的知己”,“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山泉——“要我重新梳妆”;溪流——邀我“唱和”;瀑布——“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悬崖——“挺拔的身躯”,“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白云——“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云雀——谈“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它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它们成了我们的朋友。作者进山看景,自然便成了“山中访友”。
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鸟儿不是在啁啾,而是在“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也不是在晨光中闪亮,而是在“与我交换眼神”。一声“呼唤”,一个“眼神”,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

5.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课后题解1,2的答案

1.作者拜访的“朋友”是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概括地说,这山林中的一切都是作者的朋友。课题《山中访友》既是全文立意之本,又是以联想和想象构筑情景这一独特、鲜明的表现手法之凝聚,是这篇作品中不可忽视的文眼。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这山中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他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他们成了我们的朋友。作者进山看景,自然变成了“山中访友”。
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向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
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gǔ)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我建议你去买一本《小学学习手册》六年级上册的,这里面什么都有!

6.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课后习题2

1、“频来入梦”,频,屡次。意思是祖国母亲经常到梦中来。作者远离故土、身居异国,对祖国无限思念,因而频来入梦。
2、“凄凉”,寂寞冷落,凄惨。作者身在异国,一方面感到自己与母亲的距离远了,与祖国的距离原理,与母亲的接触少了,心中倍感寂寞、凄凉;另一方面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能时常怀念起国土的生活情景,心中自然多了一丝安慰,一些换新,一点甜蜜,所以说“这凄凉又又是甜的”。
3、由于作者长期在外求学,留在母亲身边的时候不多,必然对母亲的容貌模糊,对母亲的思念更多的是一个模糊的影子。

7. 小学六年级 语文上册 第一课 课后题 答案是什么

4.仿照这复首诗第2~6节写一到两节制。
我们爱你——
四川变脸的变化多端,
成都木偶的小巧精美:
那达慕大会的热闹非凡,
大清花饺子的可口美味。

我们爱你——
秦王的统一中国,
郑和的七下西洋;
勾践的卧薪尝胆,
刘备的三顾茅庐。
补了一条。希望采纳。

阅读全文

与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后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