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综合练习 答案
谱写 幽静 蜡烛 陌生 莱茵河
琴键 陶醉 记录 霎时 微波粼粼
加点分吧,加了再答,回有的不一定会。
梁 花 胜答 收
俗 具 夺 炙
第3题就写好的事
春燕 报春使者 春蚕 兢兢业业
骆驼 任重道远 鸽子 友谊使者
黄牛 任劳任怨 喜鹊 吉祥如意
海鸥 搏击风浪 百灵 聪明伶俐
不一定对,错了别怪我。
❷ 六年级语文练习册人教期末综合练习题不要答案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卷(二)
班别 姓名 评分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一、 看拼音,写汉字。(7分)
wū rǔ kuí tǎn tè bù ān
( ) ( )梧 ( )
qín jiàn mì xiōng yǒng péng pài
( ) 静( ) ( )
二、 把句子中的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在后面的括号里。(2分)
1、月光正照在她那甜静的脸上,照着她挣得大大的眼睛。( )( )
2、尤其是每年讯期,大瀑布的气势更是洪伟壮观。( )( )
三、 补充词语,并选其中一个写一句话。(6分)
( )( )盘旋 津津( )( ) ( )然大( ) 不( )一格
( )不安( ) ( )( )起伏 自( )自( )( )目圆( )
和( )可( ) ( )( )不绝
四、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并把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1、居:①住 ②住的地方 ③在某种位置
安居乐业( ) 故居( )
2、荡:①清除 ②摇动 ③洗 ④不受约束
荡舟( ) 倾家荡产( )
五、 把句子补充完整,并积累一句类似的写下来。(5分)
1、 ,俯首甘为孺子牛。
2、珍惜自然资源, 。
3、诚者, ;诚之者, 。
4、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 。
六、 判断对错,认为对的在括号里打 “√”,错的打“×”。(2分)
1、《天上的街市》是俄国诗人叶赛宁写的一首现代诗。( )
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
七、 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4分)
1、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 。”
2、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 。”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 阅读《唯一的听众》片段,回答问题。
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感到大吃一惊。妹妹追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大,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一个聋子。”
“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
1、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常常( ) 唯一( ) 慈祥( )
2、 作者说:“很快就发觉自己变了”,我的变化是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说明
。(1分)“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使妹妹大吃一惊,妹妹大吃一惊是因为
3、 为什么作者“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呢?(3分)
4、 文章写“我”在拉琴的过程中,老人由始至终“很平静地望着我拉琴。”从她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你读出了什么?(3分)
5、用“ ”画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处,简要谈谈你的体会。
(2分)
4、 如果你是“我”,当你知道真相后,你会对老人说些什么?(2分)
二、阅读下面短文后,回答问题。(15分)
吃芒果
那还是去年夏天,大姨去海南岛旅游,回来时给我们带来几个芒果。这芒果黄中透绿,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
我拿起一个,在水龙头下冲了冲就要吃。妈妈赶忙拦着我,“芒果的皮可不能吃。来,妈妈把果皮剥了你再吃!”皮剥掉了,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啊,真好吃!香甜的果汁顺着我的嘴角往下流。妈妈笑眯眯地看着我贪婪的吃相,像是欣赏一幅动人的图画。“慢点吃,别噎着,吃完还有哪!”“妈妈,您怎么不吃呀!”她拿出毛巾一边替我擦着果汁,一边说:“我吃不惯芒果的味你爱吃就多吃点。”
吃完芒果,我走进里屋去做作业。刚拿起笔,我发现手上还有粘粘的果汁没洗干净,便向厨房走去。当我走到厨房门口,眼前的景象使我吃了一惊,只见妈妈正拿着我刚才没吃干净的芒果核,津津有味地啃着核上剩下的一丝丝芒果肉,她吃得是那么香甜。
啊!原来妈妈每次说“不爱吃”“吃不惯”的时候,我却从来没有多想一想……我的眼睛一下子湿润了,眼前浮现出妈妈那整天忙碌的身影:早晨,为了能让我吃得好些、多些,妈妈总是很早起床,挑我爱吃的做;家里买菜、洗衣、做饭都离不了她。无论什么事情总是先想着我,从来不为自己想。可我呢?我真恨自己……
妈妈转身看见了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我大步走进厨房,拿起一个最大的芒果,郑重地送到妈妈手上,硬咽着说:“妈妈,这个芒果您吃吧!”
1、写“我”吃芒果的心情急切的成语是( ),跟它意思相反的成语是( );形容妈妈觉得芒果非常好吃的成语是( ),跟它意思相反的成语是( )。
2、“眼前的景象”指
3、我认为妈妈每次说“吃不惯”“不爱吃”的目的是
4、从什么地方看出“妈妈无论什么事情总是先想着我,从来不为自己想”呢?
5、“我真恨自己”是因为
6、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2分)你最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什么?(2分)
感受:
我想对妈妈说:
第三部分:习作(40分)
一、 小练笔。(5分)
昨天下午放学后,我在回家的路上,看见里两个低年级的小同学把垃圾倒在学校外面街道人行道旁的排水沟里。请你根据对保护环境的认识,把我想对他们说的话写出来。
二、 习作。(35分)
热爱工作,热爱学习,也就是热爱祖国的一种表现。在你的周围,谁最热爱工作,谁最热爱学习呢?请你通过一两件具体的事例写下来,做到重点突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用词恰当,书写工整,题目自拟。
❸ 六年级上册语文综合练习的试卷作文是什么题目
我的家乡是一个小镇,那里风景优美,绿树成阴.
春天,树枝抽出了嫩绿的枝条,小草回懒洋洋地睁开眼答,花儿们也纷纷盛开了,红的、蓝的、黄的、紫的,千奇百怪,五光十色.花儿们发出阵阵醉人的芳香,引来一大群蝴蝶,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那景象可真美!
夏天到了,树叶更绿了,还去河里摸鱼,那一棵棵树像一些战士一般.花儿们也更加芬芳诱人.荷花也开了,荷叶是绿的,荷花是淡粉红的,真美啊!我们小孩子最喜欢到荷塘采莲藕吃,一条条鱼在水中成群结队地游来游去,一被我们捉上来,就“活蹦乱跳”,看它乞求的样子,真可怜!
秋天,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儿又排成一字形.天空湛蓝湛蓝的,天空下是一片金黄的景象,麦子是黄的,树叶也是黄的,一片一片的树叶离开大树妈妈的怀抱,独自一人“旅行”.农民伯伯在这个季节可乐了,也很忙,因为他们辛勤的汗水培育的麦子成熟了,他们都忙着割麦子呢!
冬天来到了,一颗颗雪花从天上飘落到地上,整个世界一片洁白,雪花是花状的,白白的,一捏在手中就融化成晶莹的小水珠了.
我的家乡真美丽,我爱我的家乡!
❹ 六年级语文综合素质测试练习题答案!!!!
四面楚歌(项羽 )初出茅芦( 诸葛亮 )入木三分(王羲之 )煮豆烧箕( 曹植 )
破釜沉舟(项羽内 )纸上谈兵( 赵括)背水一战( 韩信 )指鹿为马(赵高 )
围魏救赵( 孙膑)草般借箭( 诸葛亮)容完璧归赵(蔺相如 )卧薪尝胆(勾践 )
退避三舍(重耳 )班门弄斧( 鲁班)负荆请罪(廉颇 )毛遂自荐( 毛遂)
闻鸡起舞( 祖逖 )三顾茅芦(刘备 )望梅止渴( 曹操)图穷匕见(荆轲 )
❺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练习
一、填空。(8分)
1、好雨知时节,( ),随风潜入夜,( ) 。
2、“西江月”是( )名,“夜行黄沙道中”是( )。
3、《太阳的话》这首诗的作者是 国著名诗人 。
4、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 ,已经有 的历史。
5、我国从古到今涌现出许多伟大的诗人,如: 、 、
、 、 等;其他国家也有许多伟大的诗人,如 、 、 等。
二、把古诗词名句与作者连在一起。(4分)
海内存知己 凌寒独自开 王 勃
夕阳无限好 天涯若比邻 王安石
迟日江山丽 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
墙角数枝梅 春风花草香 杜 甫
三、下面三句话传说是苏东坡和苏小妹互相取笑的话,都用了夸张。你能找到它们分别夸张了什么?(3分)
眼窝深 脸长 额头高、
1、苏东坡: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
2、苏小妹: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
3、苏东坡:几加拭眼深难到,留却汪汪两道泉。( )
四、按顺序排列下面词语。(4分)
1、诗经、元曲、唐诗、宋词
2、诗歌、《静夜思》、古诗、文学作品
五、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5分)
1、《诗经•采薇》描写对一位姑娘思念的情感。( )
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春夜喜雨》。( )
3、苏小妹认为黄山谷加上的“舞”和“隐”两个字仍不够理想,但比苏东坡加的两个字要美。 ( )
4、“路转溪桥忽见”中“见”是出现的意思。 ( )
5、《天上的街市》诗中把夜晚的天空想象成美丽的街市,把天上的明星比作无数的街灯。 ( )
六、我能灵活地运用古诗。(4分)
1、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来劝他:“
。”
2、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 的诗句:“ 。”
3、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
“ ”的诗句。
4、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会用唐代李绅的诗句:“ ”来教育我们。
七、我向大家推荐“我最喜爱的诗歌”。(5分)
诗歌 作者
推荐理由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25分)
一、阅读(一)。(11分)
错评咏花诗
唐朝元和十二年(817)春末,白居易与16位朋友结伴游江西庐山,写了不少诗,其中有一首是《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后来,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沈括读了这首诗。他非常惊讶,带着讥讽的口吻评论道:“既然‘四月芳菲尽’了,怎么会‘桃花始盛开’呢?大诗人也写出这样自相矛盾的句子,可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呀!”说完,他也就把这事给忘掉了。
想不到有一年春夏之交的季节,他到一座山上考察,见到了白居易诗中的奇景:四月天气,山下众花凋谢,山顶上却是桃花红艳。他猛然想起白居易的诗来,才领悟到自己错怪了大诗人,也从中发现了高度对季节的影响:由于山上气温低,春季到来要晚于山下。
后来,他又找来白居易的诗读,发现前面有一篇序,序中写道:“(大林寺)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月,如正二月天,梨桃始华(花),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沈括读了,很有感慨地说:“都怪我读书不细,经验太少啊!”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2分)
讥讽( ) 感慨( )
2、“桃花始盛开”是怎样的景象?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2分)
3、(2分)文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中的“一失”指的是
。
4、沈括是怎样发现自己错怪大诗人白居易的?请用“—”划出来。(2分)
5、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3分)
二、阅读(二)(14分)
晚唐诗人郑谷,( )诗写得好,( )为人谦逊,所以人们乐于向他请教。“一字之师”说的就是他与诗僧齐已的故事。
某年冬天,齐已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
郑谷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十分赞赏,但他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他对齐已说:花开枝头,总有时间先后,只是人们不觉察,才误以为数枝同时开放。从诗题《早梅》来说,‘数枝梅’已不为早,不如改为‘一枝开’。”
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
1、为短文加个小标题写在横线上。(2分)
2、在(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3、用“—”画出郑谷改字的理由。(2分)
4、把“数枝”改为“一枝”好在哪里?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3分)
5、你认为郑谷和齐已分别是怎么样的人呢?(2分)
郑谷:
齐已:
6、在修改作文中你有没有因一两个字而伤脑筋呢?你认为有这样的必要吗?(3分)
第三部分:习作积累与运用(40分)
一、 小练笔。(5分)
走过《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综合学习活动,请你谈谈在此次活动中的收获,还可以谈谈此次活动的不足和改进的建议。(50—100字)
❻ 六年级毕业复习综合练习 语文答案
每次复习时,先不忙看书,而是把老师讲课的内容(包括思路)回想一遍,概念、公式内及推导方法先默写容一遍,然后再和课本、笔记相对照,哪些对了,哪些错了,哪些忘了,想一想为什么会错、会忘。针对存在的问题,再看书学习,必然留下深刻印象,经久不忘。这种回忆,既可检验课堂听课效果,增强记忆,又使随后看书复习重点明确、有的放矢。对于课后复习来说,确能深化理解,强化记忆。
❼ 六年级下册语文综合练习卷2答案
你好。下载51答案轻松获取你想要的答案
❽ 六年级下册小学语文综合练习题一的答案
http://www.1010jiajiao.com/daan/bookid_15804.html
希望能帮助你。
如果版本不同,请自行搜索内(搜索练习册)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