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四年级语文观潮视频

四年级语文观潮视频

发布时间:2020-12-17 19:28:49

① 4年级上册的语文观潮第三到第四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的景象和什么的景象

三自然段:这一自然段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由远及近的声音与形态,以及观回潮人高涨的热情。答

四自然段:作者用生动、优美、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绘了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观潮》一文是一篇现代散文,是赵宗成、朱明元写的。此文按照时间顺序来分别描述了钱塘江大潮涨潮前、涨潮时、涨潮后的情景。



(1)四年级语文观潮视频扩展阅读:


《观潮》在文中,作者不但运用比喻、形容、衬托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还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这样直接描写和间接烘托将钱塘秋潮这一天下奇观,生动形象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余亚飞诗云:“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


潮头初临时,江面闪现出一条白线,伴之以隆隆的声响,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潮头推拥,鸣声如雷,顷刻间,潮峰耸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墙直立于江面,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观潮始于汉魏,盛于唐宋,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

② 四年级第一课观潮主要讲什么

四年级第一课观潮主要讲了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的浙江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

《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课文先写了潮来前江面风平浪静,人们焦急盼望的情景,再写潮来时那雄伟壮观、惊心动魄的景象,最后写潮过后余波奔涌。文章语言优美,词汇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观潮》在文中,作者不但运用比喻、形容、衬托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还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这样直接描写和间接烘托将钱塘秋潮这一天下奇观,生动形象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观潮》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赵宗成、朱明元。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观潮的事。通过介绍钱塘江大潮,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四年级语文观潮视频扩展阅读

钱塘江潮被誉为“天下第一潮”,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观,它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钱塘江外杭州湾,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喇叭状海湾。起潮时,宽深的湾口,一下子吞进大量海水,由于江面迅速收缩变窄变浅,夺路上涌的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便都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

到大夹山附近,又遇水下巨大拦门沙坝,潮水一拥而上,掀起高耸惊人的巨涛,形成陡立的水墙,酿成初起的潮峰。

浙江沿海一带夏秋季常刮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助长了潮势。农历八月十八,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直线上,所以这天海水受到的引力最大。

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长驱直入的潮水至达海宁盐官附近时,潮头最高可达3米以上,以每秒5-7米的速度浩浩荡荡向上游挺进,势如破竹,蔚为壮观。

③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一课中描写声音的句子 有哪些

描写声音的句子:

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闷雷滚动:雷声不断在大地和云层中间来回反射,形成“轰轰隆隆”的滚动的感觉。

2、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浩浩荡荡:原形容人多,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山崩地裂:意思是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4、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风号浪吼:风浪很大,比喻当时情景声势浩大。

(3)四年级语文观潮视频扩展阅读:

《观潮》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赵宗成、朱明元。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观潮的事。作者不但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还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这样直接描写和间接烘托将钱塘秋潮这一天下奇观,生动形象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由西往东注入杭州湾,流入东海。钱江涌潮为世界一大自然奇观,,它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钱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海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观潮始于汉魏(公元一世纪至六世纪),盛于唐宋 (公元七世纪至十三世纪),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

④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方格里的生字拼音

观潮生字
cháo 潮:自 潮水、 浪潮、 涨潮、 退潮、
chēng称:称为、 称号、 称呼、 称赞、
chèn 称:匀称 称职、 称心
yán盐 :食盐、 盐水、 粗盐、 盐业、
lóng笼: 鸟笼、 笼子、
lǒng 笼: 笼罩、笼统
zhào罩: 笼罩、 口罩、 外罩、 罩衣、
méng蒙: 蒙蒙细雨、 启蒙、 蒙面、
mēng 蒙:蒙骗、 发蒙、
měng蒙:蒙古、
bó薄:薄雾、
báo薄: 薄冰、 薄板、
wù雾:雾气、 大雾、 烟雾、 薄雾、
áng昂:昂贵、 昂首东望 斗志昂扬、 激昂
fèi沸:沸腾、 沸点、 沸水、 人声鼎沸、
guàn贯:横贯 连贯 贯穿、 贯通、
jiù旧:依旧、 破旧、 陈旧、 旧书、
huī恢: 恢复、 天网恢恢、 恢弘、

⑤ 四年级语文观潮课件(状元大课堂)

没看懂什么意思?

⑥ 四年级第一课观潮潮来了时是按什么顺序描写

潮来了时这一片段,作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位置的变化,是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写潮水变化,使读者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听到声音越来越大,看到潮水越来越近,浪头越来越高,使读者感受到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非凡气势。

原文选段: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整篇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但是描写潮来时是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6)四年级语文观潮视频扩展阅读:

《观潮》是赵宗成、朱明元写的,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整篇文章是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时间先后顺序描写了大潮的壮观景象,描写大潮时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作者不但运用比喻、形容、衬托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还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这样直接描写和间接烘托将钱塘秋潮这一天下奇观,生动形象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阅读全文

与四年级语文观潮视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