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语文三年级古诗两首

语文三年级古诗两首

发布时间:2020-12-17 15:09:51

Ⅰ 三年级上册语文13古诗两首绝句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是诗体名。绝句、律诗为唐代的今体林诗(后世称为近体诗),以区别于古体诗。这首诗以“绝句”写入诗题,又因同时有同体诗四首,所以合题为《绝句四首》,不令立体目。这首绝句为四首中的第三首。
这首七言绝句每一句各写一种眼前的景物。“两个黄鹂鸣翠柳”黄鹂本栖息高枝,此时鸣与翠柳之上,古代诗词中“于”字长被省略,如果补进去就是“鸣于翠柳”。“翠柳”表明柳叶新绿春意渐浓,黄鹂在柳叶新绿的枝头婉转的发出呖呖的声,显示了春日风光。
“一行白鹭上青天”白鹭飞上高空,随着春暖而更有勃勃生机。
“窗含西岭千秋雪”,从窗框中望出去,西岭的久积未消的雪清晰可见,好像就包含在窗框中一样。
“门泊东吴万里船”门前停泊的是万里航行的东吴船,是驶向长江下游地区的,还是由下游驶下来的?长江虽长,航程虽远,但江上船只总是往返行驶,无论是驶来的、驶去的,都使诗人想到沿长江而下,可至中游地区的襄阳,转道可至故地洛阳;正因为如此,他系情于门前停泊的东吴船,对它产生遐想。
四句尽管都写景物,但前两句写的景物以色彩(绿柳、黄鹂、白鹭、青天)、声音(鸣、飞)、动静显示春光明丽,后两句则以静景(远景、近景)暗示动意;禽鸟在春暖时节如此活跃,自己不能无动于衷的心思也得到映示。诗人的眼前景物当然不止这些,他把它们摄入诗中是有选择的,因景生情、以情取景,这就是他的选择准则。

Ⅱ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的9课《古诗两首》两首古诗的意思是什么急啊!!

夜书所见: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蚱蜢.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我一个人在他乡,每次遇到美好的节日就倍加思念亲人,重阳节我想到远方的兄弟一定头插茱萸,凳上家乡最高处.但是只少了我一个人.

Ⅲ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9古诗两首诗的内容和什么有关

1.《咏柳》的意思: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版条轻轻飘动的权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2.《春日》的意思: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咏
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
日》‍

宋。‍朱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Ⅳ 三年级上册语文倍速学习法上21课古诗两首写诗意

《望天门山》
唐代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回,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答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代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Ⅳ 语文三年级的第24课古诗两首第二首是游子吟唐孟姣写的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Ⅵ 搜索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二课古诗两首的段意

1、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内.
2、春日容(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乞巧(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4、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Ⅶ 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第二课古诗两首的内容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版,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古朗月权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绝句(二)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悯农(二)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Ⅷ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古诗两首的两首诗的诗句是什么意思

三年级 下册 第2课 古诗两首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4、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5、裁:裁剪。

6、似:如同,好像

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中心思想:《咏柳》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春日

[宋]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1、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寻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

6、光景:风光风景。

7、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东风:春风。

译文: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中心思想:《春日》这是描写春天风光的一首诗。诗人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到郊外去踏青,沐浴春风之中,看到满眼春色,不禁发出“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赞叹。这首诗寓情于景,语言清新活泼,尤其是后两句以其内涵丰富,形象鲜明,一直广为流传。

Ⅸ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的9课《古诗两首》两首古诗的意思是什么急啊!!

夜书所见: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回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答他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蚱蜢.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我一个人在他乡,每次遇到美好的节日就倍加思念亲人,重阳节我想到远方的兄弟一定头插茱萸,凳上家乡最高处.但是只少了我一个人. 选我哈。。

阅读全文

与语文三年级古诗两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