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六年级下册语文月反思

六年级下册语文月反思

发布时间:2020-12-17 15:00:11

①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回顾拓展一教后反思

回顾·拓展一

一、 解析
1、交流平台
本次“交流平台”主要任务是:阅读文章要学会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在习作中运用表达感受的方法。这两个方面的内容都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通过本单元5篇课文的学习,回顾、总结、梳理读写知识和学生的体会感悟。教学时,先引导学生回忆学习本组课文后有哪些收获,围绕单元导读提出的“要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涵的道理;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这两个方面,以课文为例谈自己的收获,然后交流阅读文章形成自己见解的方法──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如,可以抓住具体的语言描写、重点词句进行深入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其思路是什么,自己有什么看法,这样来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最后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还可以交流本组课文在表达作者感悟方面有什么特点,在习作中怎样运用恰当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感悟。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理解和运用。特别是当学生发表偏颇的认识时,要给以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2、日积月累
本次“日积月累”安排了5句具有人生哲理的格言。目的是让学生积累人生格言警句,以鞭策激励自己。教学时,可先读一读这些句子,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流利;再说说每句话的大概意思,了解每句话蕴含的道理。还可以组织学生说说自己搜集的相关的格言警句,并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示。这些警句的大概意思和说明的道理分别是: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说明了人人都有自己不懂的地方。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擂一通鼓,勇气振作起来了;擂两通鼓,勇气就衰弱了;擂三通鼓,勇气就完结了。现用来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说明做事情应一气呵成的道理。
(3).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也。──再甘甜的瓜,瓜蒂都是苦的,天下的事物没有十全十美的。说明任何事物没有十全十美的道理。
(4).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种树必须培育它的根,教人以德行则必须教养他的思想。说明了浇树浇根,育人育心的道理。
(5).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练习了千支曲子后才能知晓音乐的美妙,观看了千支剑后才能识别兵器的好坏。说明了多实践才能出真知的道理。
3、成语故事
“邯郸学步”这个成语讲的是战国时候,燕国的一个青年人到邯郸学当地人走路,结果学了几个月,不但没有学会邯郸的走法,还把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了。原来是形容不要盲目学步,现在用来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掉了。
教学时,应以学生独立阅读感悟为主。先由学生自读这个成语故事,读懂主要内容,理解其寓意。再联系现实生活实际,谈谈这个成语故事对我们的启发。还可以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相关的成语故事,如《东施效颦》,进行语言积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学习目标
1.交流对学过的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也可以交流学习了本组课文,在写作表达方面有哪些收获。
2.熟读并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3.读懂成语故事《邯郸学步》,理解成语的寓意。
三、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
一、小结引入
本组课文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都能给我们一定的感悟,或都对我们的生活有一定的启示。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联系生活实际领悟到了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体会到了作者的表达方法,并且在我们的习作中也试着运用了。本组课文学完了,你有没有总结过每一篇文章的表达方法有什么不同吗?
二、体会表达方法
1.回想这个单元的课文,都用了哪些表达方法?写出运用这种表达方法的文章的例子。
表达方法例文
打比方、一连串的问句、一连串的格式工整的话语、把事物人格化的写法
借物喻人
写一件事情、物件,从中产生感悟、受到启迪
2.除了课文以外,你在课外书上读到的文章还体会到了怎样的表达方法?
表达方法例文
日积月累
一、读读文中的古文名句,读不准字音的字问问老师和同学。
二、反复读读这些名句,谈谈自己的理解,和同桌进行交流。
三、主动在班级谈谈自己的理解,接受师生提出的意见,把句子理解正确。
四、练习把这些名句背诵一下,再背给同学们听。
五、你还背过哪些古文名句,背给大家欣赏。
成语故事
一、默读两遍成语故事《邯郸学步》,试着把故事的寓意讲清楚。
二、你还读过哪些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大家一起想想帮事中的道理是什么?
三、课下搜集成语故事,准备开个成语故事会。

② 其中考试六年级下册语文反思日记贴近生活的

,取而代之的竟然是沿岸盎然清新的绿色和清澈的河水。
沿岸稀稀落落地立着几只长椅,时常能看见老人散步乏了后坐下小憩,孩童在草坪上追逐奔跑……偶尔能看见河水中的鱼儿浮在水面吐几个泡泡又沉入水底,似乎与你嬉戏一般。
这样美好惬意的场景快让我记不起它被整沿前的摸样。我见证了苏州河“破茧成蝶”的蜕变过程,内心固然是欣慰愉悦的。但是这“茧”是我们为它而做的,最后又不得不由我们帮助它褪变。一切,不过是我们在作茧自缚罢了。苏州河的整沿结果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但这本无必要。如若我们不只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注重环境保护与加强排污监督,又怎么会是苏州河变得黑如浓墨,臭气熏天呢?我们应该防止环境污染,而非得到问题出现后再收拾“烂摊子”。我们必须化被动为主动,有意识地使环保贴近并融入我们的生活。
当然,无所否认,人们的环保意识正在不断提高,国家与政府也为此不断努力。
在超市与菜场,越来越多的人们不再使用塑料袋而改用布袋,纸袋或菜篮子;在越来越多的家庭中,人们开始使用节能灯;人们开始逐步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这些例子不正时人们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的最好证明吗?当然这也离不开政府的政策规定与挟持,限塑令的颁布,通过财政补贴低价推广节能灯,这无一不推进了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虽然,绿色正在不断贴近我们的生活,但这些仍然不够。
环境保护的问题总是不断涌现,各种资源缺乏,对于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新能源开发,利用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无一不困扰着我们。我们个人的力量虽然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甚至无能无力,但是我们绝不能听之任之,坐以待毙。
当沙漠地区的孩子每天接受着烈日的曝晒却没有水来润喉,甚至好几个月无法洗澡时,我们是不是忘记拧紧水龙头,亦或是放了满满一浴缸的水准备享受泡泡浴呢?当非洲地区的孩子每天忍饥挨饿,消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时,我们是不是在抱怨着这个不够美味,那个不合胃口,亦或是把只吃了几口的食物随便倒进垃圾筒里了呢?
我们必须懂得珍惜这一切自然赠与我们的财富,而非一味挥霍殆尽,使环保融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处。 只有珍惜自然资源,提高环保意识,化被动为主动,才能真正让绿色贴近生活,融入生活,共创绿色家园,争做环保先锋。

六年级语文学习、反思和计划

《我的学期我做主》
语文课,我应该这样做:1、我会改掉坏习惯,专心听课专,认真完成属作业,积极思考;2、每天坚持每天听写词语、摘抄优美句不懂的就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巩固自己的基础知识;3、多看有益的课外书,大量阅读中外名著、国学经典以及优秀的课外书刊杂志等,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仔细观察人或事物,多写观察日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4、学习上绝不能有侥幸心理,也绝不能临急抱佛脚,更不能临阵磨枪,要打有准备之仗,要一步一个脚印,我的成绩要名列前茅!5、我还要继续努力学习,克服缺点,争取不断进步6、请老师和父母监督我,一旦我做不到上述几项,可以提醒我,严格要求我,耐心教育我,我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和父母的帮助。

④ 怎么写六年级下册语文一,二单元的反思二百字左右

本组教材就是围绕“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编写的。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北京的春节》描绘的是节日风俗。作者老舍先生用朴素自然、流畅通达的语言,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课文讲的是藏戏的形成和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各具特色的民居》侧重写了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楼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和田的维吾尔》介绍了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及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

在教学本组教材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一方面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民俗风情的材料以扩展知识面;另一方面与“品德与社会”“艺术”学科内容或学科老师联系,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2.加强教学内容整合。把课文学习与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有机整合起来,统筹设计教学过程。比如,课前搜集民俗的材料,兼顾4篇课文的不同方面;学习每篇课文时,要指导学生认真做好笔记或制作卡片,总结从课文中获取的知识和信息,列出课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及例子,为“交流平台”中的单元小结做好准备。3.避免把语文课上成品德与社会课或艺术课。对于课文中涉及宗教、建筑艺术、戏剧艺术等知识,在语文课上不宜做过多过深的探究,应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上。

阅读全文

与六年级下册语文月反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