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

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

发布时间:2020-12-17 03:11:38

1. 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有几首

牧童
唐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传家宝》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偶成》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旬子》
第三单元
地满红花红满地,
天连碧水碧连天.(回文联)
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
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数字联)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叠字联)
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
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 (顶针联)
第四单元:
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含辛茹苦 任劳任怨 艰苦卓绝
百折不挠 千里迢迢 肝胆相照 风雨无阻 坚贞不屈
赤胆忠心 全心全意 鞠躬尽瘁 扶危济困 赴汤蹈火
冲锋陷阵
第五单元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第七单元
文质彬彬 仪表堂堂 虎背熊腰 身强力壮 神采奕奕
满面春风 垂头丧气 目瞪口呆 健步如飞 活蹦乱跳
大摇大摆 点头哈腰 低声细语 巧舌如簧 娓娓动听
语重心长第八单元: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德国(歌德)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英国(雪莱)果实的事业是珍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业的事业吧.印度(泰戈尔)

2. 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背诵篇目

小学语文下学期课外古诗词背诵篇目 五 年 级
1.题画竹 2.北陂杏花 3.海棠
清·郑板桥 宋·王安石 宋·苏轼
四十年来画竹枝, 一陂春水绕花身, 东风袅袅泛崇光,
日间挥写夜间思。 花影妖娆各占春。 香雾空蒙月转廊。
冗繁削尽留清瘦, 纵被春风吹作雪, 只恐夜深花睡去,
画到生时是熟时。 绝胜南陌碾成尘。 故烧高烛照红妆。
4.新晴 5.台城 6.丰乐亭游春
宋·刘攽 唐·韦庄 宋·欧阳修
青苔满地初晴后, 江雨霏霏江草齐, 红树青山日欲斜,
绿树无人昼梦余。 六朝如梦鸟空啼。 长郊草色绿无涯。
惟有南风旧相识, 无情最是台城柳, 游人不管春将老,
偷开门户又翻书。 依旧烟笼十里堤。 来往亭前踏落花。
7.渔翁 8.乌衣巷
唐·柳宗元 唐·刘禹锡
渔翁夜傍西岩宿, 朱雀桥边野草花,
晓汲清湘燃楚竹。 乌衣巷口夕阳斜。,
烟销日出不见人, 旧时王谢堂前燕,。
欸乃一声山水绿。 飞入寻常百姓家。
回看天际下中流,
岩上无心云相逐。
9.书愤 10.饮酒
宋·陆游 晋·陶渊明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1.无题 12.贫女
唐·李商隐 唐·秦韬玉
相见时难别亦难, 蓬门未识绮罗香,
东风无力百花残。 拟托良媒益自伤。
春蚕到死丝方尽, 谁爱风流高格调,
蜡炬成灰泪始干。 共怜时世俭梳妆。
晓镜但愁云鬓改, 敢将十指夸针巧,
夜吟应觉月光寒。 不把双眉斗画长。
蓬山此去无多路, 苦恨年年压金线,
青鸟殷勤为探看。 为他人作嫁衣裳。
13.咏田家 14.江村
唐·聂夷中 唐·杜甫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清江一曲抱村流, 长夏江村事事幽。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自去自来堂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做钓钩。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15.戏为六绝句 16.卜算子
唐·杜甫 宋·陆游
王杨卢骆当时体,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轻薄为文哂未休。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尔曹身与名俱灭,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不废江河万古流。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7.大德歌

元·关汉卿
雪纷华,舞梨花,
再不见烟村四五家。
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
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

18.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3. 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本论语

1赠从弟(汉刘桢)亭亭②山上松,瑟瑟③谷中风。风声一何④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⑤,松柏有本性!【注释】①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三。刘桢(?--217),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以五言诗著称。有《赠从弟》诗三首,都用比兴。这是第二首。作者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从(zòng)弟,堂弟。全诗文字平实,风格古朴。②亭亭:高耸的样子。③瑟瑟:形容风声。④一何:多么。⑤罹(lí)凝寒:遭受严寒。罹,遭受。凝寒,严寒。【韵译】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韵译】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3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注释】:1、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2、悠悠:渺远的样子。3、怆然:悲伤凄凉。4、泪:眼泪。【韵译】:先代的圣君,我见也没见到,后代的明主,要等到什么时候?想到宇宙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短暂,独自凭吊,我涕泪纵横凄恻悲愁!4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注释】①元二:作者的友人。古人常以兄弟排行称呼,类似现在的“元老二”。②使:出使。③安西: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④渭城:秦置咸阳县,汉代改称渭城县(《汉书·地理志》),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渭水北岸。⑤浥:润湿。⑥客舍:这里指为客人设宴送别的地方。⑦更:再。⑧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⑨故人:老朋友。5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注解】:1、秋雁:喻李云。2、蓬莱文章:这里指李云供职的秘书省。【韵译】:弃我逝去的昨日已不可挽留,乱我心绪的今日多叫人烦忧。长风万里吹送秋雁南来时候,对此情景正可开怀酣饮高楼。你校书蓬莱宫,文有建安风骨,我好比谢,诗歌亦清发隽秀。我俩都怀逸兴豪情,壮志凌云,想攀登九天,把明月摘揽在手。抽刀吹断江水,江水更猛奔流,想要举杯消愁,却是愁上加愁。人生在世,不能活得称心如意,不如明朝散发,驾舟江湖漂流。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注释】:1、呈:恭敬地送给。2、天街:京城的街道。3、酥:酥油。4、绝胜:大大超过。5、皇都:指京城长安。【韵译】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乳汁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景色,远胜过绿杨满城的暮春。7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注释】1.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2.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会结束。3.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4.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5.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6.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韵译】:相见的时候难,分离的时候一样难舍难离.早春分别,就像东风力尽百花凋残一样.春蚕直到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吐尽.红烛燃烧殆尽,满腔热泪才会流干.早起对镜梳妆,惟恐如云双鬓改变颜色.夜晚吟诗,也会觉得月光比较寒冷.蓬莱仙境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殷勤的青鸟信使啊,麻烦您为我探看道路。8相见欢(唐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注释】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李煜此词即有将此调名标为《乌夜啼》者。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②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③离愁:指去国之愁。④别是一般:另有一种。【韵译】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9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注释】:1.飞来峰:就是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2.千寻塔:形容塔很高。古代一寻等于八尺。3.缘:因为。4.鸡鸣见日升:鸡鸣时可以望见太阳升起。【韵译】飞来峰顶耸立着千寻的高塔,听说塔上鸡叫时能看见朝阳升起。不怕浮云遮住远望的双眼,只因为身体站在山的最高峰。10苏幕遮(宋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②,追旅思③,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注释】①此调为西域传入的唐教坊曲。宋代词家用此调是另度新曲。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②黯:形容心情忧郁。黯乡魂:用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语。③追:追随,可引申为纠缠。旅思:羁旅之思。【韵译】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泪。

4. 语文课本五年级上下册的所有古诗

注:有的省份是小学五年,初中四年,而有的省份则是小学六年,初中三年,本页面仅以小学六年进行小学古诗归纳。且各省教材有所不同,仅以“人教版”为参考标准。
小学五年级古诗共计6篇,上册3篇,下册3篇。

上册:《泊船瓜洲》 《秋思》 《长相思》
《泊船瓜洲》 作者:王安石(唐代诗人)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秋思》 作者: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长相思》 作者:纳兰性德(清代诗人)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下册:《牧童》 《舟过安仁》 《清平乐·村居》
《牧童》 作者: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舟过安仁》 作者:杨万里(宋代诗人)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清平乐·村居》 作者:辛弃疾(宋代诗人)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来源: http://www.slkj.org/a/xiaoxue5.html

5. 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

望天门山 题西林壁 夜书所见
唐 李白 宋 苏轼 宋 叶绍翁
天门中断楚江开, 横看成岭侧成峰, 萧萧梧叶送寒声,
碧水东流至此回。 远近高低各不同。 江上秋风动客情。
两岸青山相对出, 不识庐山真面目, 知有儿童挑促织,
孤帆一片日边来。 只缘身在此山中。 夜深篱落一灯明。
枫桥夜泊 别董大 暮江吟 终南忘余雪
唐 张继 唐 高适 唐 白居易 唐 祖咏
月落乌啼霜满天, 千里黄云白日曛, 一道残阳铺水中, 终南阴岭秀,
江枫渔火对愁眠。 北风吹雁雪纷纷。 半江瑟瑟半江红。 积雪浮云端。
姑苏城外寒山寺, 莫愁前路无知己, 可怜九月初三夜, 林表明霁色,
夜半钟声到客船。 天下谁人不识君。 露似珍珠月似弓。 城中增暮寒。

语文第十册: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游园不值 饮湖上初晴雨后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叶绍翁 宋 苏轼 宋 杨万里
应怜屐齿印苍苔, 水光滟潋晴方好, 毕竟西湖六月中,
小扣柴扉久不开。 山色空朦雨亦奇。 风光不与四时同。
春色满园关不住, 欲把西湖比西子, 接天莲叶无穷碧,
一枝红杏出墙来。 淡妆浓抹总相宜。 映日荷花别样红。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6.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里的古诗有哪些

《浪淘沙》、《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周易》、《传家宝》、《满江红》、《偶成》、《离骚》、《荀子

7.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中的全部古诗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就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牧童
舟过安仁①
【南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②停棹③坐船中。
怪生④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1]

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舟过安仁①

【南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②停棹③坐船中。
怪生④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1]

一叶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
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
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3]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刚刚饮罢酒,亲热地在一起悠闲自得地聊天。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家门口编织鸡笼。最有趣的是三儿子,他是那么调皮地玩耍,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

8.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

作品原文编辑牧童⑴草铺⑵横野⑶六七里,笛弄⑷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⑸黄昏后,不脱蓑衣⑹卧月明⑺。[1]注释译文编辑词句注释⑴牧童:放牛放羊的孩子。⑵铺:铺开。⑶横野:辽阔的原野。⑷弄:逗弄,玩弄。⑸饱饭:吃饱了饭。⑹蓑衣:用草或棕毛编织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用来遮风挡雨。⑺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2]白话译文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创作背景编辑钟傅原本是一个书生,因李宪推荐做了兰州推官,但是仕途不顺,多次被降职。钟傅在镇守平凉(今甘肃省平凉县)的时候,曾经与一位道士闲游,看见一个牧童牵着一头大黄牛来到院子里。道人说此牧童会作诗,钟傅不信。牧童应道人之请,即兴作下此诗。[3][4]作品鉴赏编辑文学赏析首句“草铺横野六七里“描述了视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一个“铺”字,表现出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第二句“笛弄晚风三四声。”描述了听觉上的感受,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一“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笛声的悠扬悦耳,反映出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未见牧童,先闻其声,具有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5]第三句“归来饱饭黄昏后”,诗人笔锋一转,开始直接描写牧童,牧童吃饱了饭,已经是黄昏之后了。末句“不脱蓑衣卧月明”描写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诗人没有描写牧童躺下做什么,牧童可能是想舒展下身子,也可能是欣赏月色。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全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原野、绿草、笛声、牧童、蓑衣和明月。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诗人的视野里的;写出了农家田园生活的恬静,也体现了牧童放牧生活的辛劳,是一首赞美劳动的短曲。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读者的心灵感到安宁。《牧童》一诗,不仅让读者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读者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该诗反映了诗人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诗中尽道牧童生活的闲逸与舒适。此诗委婉劝说钟傅趁早离开那尔虞我诈、角名竞利的官场,回归田园,过牧童那样无欲无求的生活。在此诗中,牧童即是以智者的化身出现为迷失在宦途中的钟傅指路,而其人未必真是牧童。本诗语言朴直清新,明白如话,表现出一种“由工入微,不犯痕迹”的精湛功夫。[3][5][6]名家点评《唐诗鉴赏》:吕岩的《牧童》写尽了牧童的轻松闲适,一派无牵无绊的天然随意。[7]作者简介编辑吕岩,一名岩客,字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其里籍、生卒年均不详。吕洞宾本儒生,因科场不利,而转学道,隐居终南山,活动于关中等地。好以诗言内丹旨要,对钟吕金丹道的形成作出了贡献。《全唐诗》录存其诗四卷

9.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所有古诗、

《望天门山》
诗人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回相对出,答
孤帆一片日边来。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王昌龄《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示儿 陆游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10. 五年级下册语文十首古诗

1.山中杂诗
2.竹里馆
3.峨眉山月歌
4.春夜洛城闻笛
5.逢入京使
6.滁州西涧
7.江南逢李龟年
8.送灵澈上人
9.约客
10.论诗

阅读全文

与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