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年级上册有没有一去二三里这首古诗
一去二三里来是邵康节所作的诗,自又名山村咏怀。
邵康节(1011~1077)邵康节(康节为谥号)名雍,字尧夫。宋朝时代的著名卜士。北宋真宗大中祥符4年(公元1011年)12月25日(辛亥年辛丑月甲子日甲戌辰)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又迁共城(今河南辉县),37岁时移居洛阳。
这首诗的意思:一下子到二三里远的地方,看见四五个生着炊烟的人家。路过六七座亭台楼阁,周围有十几枝美丽的花。
② 现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有一首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里的”一“第二声
一不是多音字,只是和不一样,根据后面字的平仄而要变调,在这里应该读二声。
③ 小学一年级的一去二三里的生字是什么意思
一年级课本一去二三里哪些是生字?
答: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十、里、去。
④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一去二三里课件那有下载,急急!!
第一课件网 看一下在网络里找 O(∩_∩)O~
⑤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全部古诗
一年级上册 古诗
1、 一去二三里
宋. 理学家. 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版十枝花
2、画权
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3.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4、咏鹅
唐. 骆宾王。
鹅、 鹅、 鹅,
曲 项 向 天 歌。
白 毛 浮 绿 水,
红 掌 拨 清 波。
⑥ 语文一年级上册一去二三里的二怎么读
二读本声调值,因为二在本句中有实意,有具体的意思,所以它不读轻声。后面的三字,也是和二一样的读法。
⑦ 语文一年级巜一去二三里》描写什么季节
八九十只花。应该是春季。
古诗有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南方四月花已落,这时还开着,还能查得过来,应该没到全盛时节,所以是春季。
⑧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一去二三里是一篇什么课文
一去二三里是邵康节所作的诗,又名山村咏怀。
邵康节(1011~1077)邵康节(康节为谥号内)名雍,字容尧夫。宋朝时代的著名卜士。北宋真宗大中祥符4年(公元1011年)12月25日(辛亥年辛丑月甲子日甲戌辰)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又迁共城(今河南辉县),37岁时移居洛阳。
这首诗的意思:一下子到二三里远的地方,看见四五个生着炊烟的人家。路过六七座亭台楼阁,周围有十几枝美丽的花。
⑨ 一年级古诗诵读一去二三里解释
《一去二三里》作者为宋朝文学家邵康节。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去二三里,烟内村四五家。
亭容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翻译】
到二三里远的地方,有四五个生着炊烟的人家。路过六七座亭台楼阁,周围有十几枝花。
【鉴赏】
一个小孩,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嘴里念叨着“八枝 ,九枝,十枝 ~~~~~~~”。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自己的身上。他刚要动手,他的妈妈便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的人就不能看美丽的花儿了。”后来,这儿的花http://www.slkj.org/b/20433.html越来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⑩ 一年级上册语文书中的一课一去二三里是几句话
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