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五年级下册语文20课主要内容

五年级下册语文20课主要内容

发布时间:2020-12-15 23:14:43

Ⅰ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景阳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景阳冈》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就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敢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Ⅱ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0课

20* 景阳冈

教学目标

1.会认“唬、诡、踉、跄”等11个字,理解“晌午、恰当、岂不、请勿自误、脊梁、咆哮、酥软”等词的意思。

2.训练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3.指导朗读,培养朗读能力,训练学生思考能力、阅读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课文第一段与第三段细致描写了武松在酒店喝酒和打虎的情形,突出了武松豪放、无畏、倔强的性格,是文章的重点,作者在“喝酒”和“打虎”两件事上是如何抓住要点详细叙述的也是文章的重点。

(二)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文言词语是文章的难点,体会“喝酒”、“打虎”两件事如何详细叙述的也是难点。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1.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2.朗读训练。

3.指读课文,正音解词。

(1)正音:晌(sh3ng)午 咆哮(xi4o) 请勿自误(w)) 脊梁(li2ng)

(2)解词:

一饮而尽:一口气喝完。

如何:为什么。

过往:来来往往。

平生:一生。

请勿自误:请不要自己耽误了自己。

2.揭题引读,学生自悟。

(1)板书课题,启示谈话。

同学们都知道有个打虎英雄叫什么名字?(武松)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讲的就是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事。

(2)简介时代背景及作者。

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改写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水浒传》描写北宋末年山东农民起义的一部长篇小说,写了宋江等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封建统治者的残暴迫害下起义的故事。本课写的是武松在一家酒店开怀畅饮后,趁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3)自读课文,说出大意,前后讨论交流。

3.理解脉络,讨论分段。

(1)这篇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展顺序。)

(2)讨论分段(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全文分四段:

第一段(1-4自然段)武松进店喝酒,不听劝要过冈。

第二段(5~6自然段)武松上冈后的思想变化。

第三段(7~11自然段)武松打虎的经过。

第四段(12自然段)武松打虎后下冈。

(3)根据段意,你能给每个小故事写出小标题吗?

①喝酒②上冈③打虎④下冈

4.教师点拨,突破难点。

(1)默读第一段,思考并回答。

①作者在这段中详细描写了武松与店家的对话,根据要点划分层次。

(a.谈酒 b.谈虎。)

②分角色读这一段。为什么店家只给武松筛三碗酒?结果呢?

③分析武松性格特点。

(豪放的性格特点:倔强、勇敢的性格。)

④讨论。这一段与打虎有什么关系与打虎一段起什么作用?

(这一段主要通过写武松与店家对话刻画了武松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为下文徒手打虎做铺垫。)

⑤小结学习方法,讨论归纳。

(a.抓重点理层次,b.通过人物语言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5.教师总结,学生质疑。

(这一段主要写了武松在酒店与酒店主的对话,通过对话我们了解了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特点,为下文的徒手打虎做了铺垫。)

6.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利用工具书理解文中难懂的文言词语。

第二课时

(一)讲读第三段,默读提问。

这篇文章通过自读、默读,思考哪一段最吸引人,最让你喜欢?(第三段)

1.这一段可分几层,每层即一个要点。

(猛虎出现、猛虎进攻、痛打猛虎)

2.这一段表现了武松的什么性格特点?从什么地方最能体现出来?

3.讨论:这段主要通过什么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具体描写了虎的哪几方面?用意何在?

(这段主要通过人物的行动表现出武松的机智勇敢,英勇无畏,武艺超群的特点。)

4.朗读指导。

读的时候语速可稍快些,读出虎的声势,气势及武松的勇敢无畏。

(二)学习第二段

1.指读提问:第三段是文章的重点,具体写出了武松打虎的经过,我们仔细阅读过了同时也体会到了武松的性格特点,第二段与第三段有什么联系,省略掉可以吗?

2.默读第二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武松的思想活动。)

3.武松的思想活动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用笔圈画出武松心理活动的句

3.武松的思想活动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用笔圈画出武松心理活动的句子加以体会。(通过写武松的心理活动,表现了武松好强、无畏的性格特点。)

(三)学习第四段

1.指读课文。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武松的心理活动,想到:天色看看黑了,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

(四)围绕中心,学习表述。

1.文章通过什么深化中心?

(通过对人物动作、心理的描写深化中心。)

2.作者是如何地刻画出武松的英雄形象的?

(1)运用反衬手法,通过写虎的声威,衬托出武松的无畏勇敢。

(2)不脱离实际,尽管武松是个英雄人物,但毕竟是个普通人,作者认识到这一点,在结尾一段中体现出来。

(五)总结、扩展

1.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认为武松是个怎样的人?

2.为什么武松这个人物形象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并且深深地喜欢他?

联系全文对武松神情、动作、语言和内心活动描写,加以体会。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课主要讲什么内容。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第二部分讲石猴和群猴一起寻找山涧源头,来到瀑布旁五年级下专册语文第二属十一课《猴王出世》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石猴第一个跳进瀑布。第三部分写群猴进入水帘洞,竟发现了水帘洞,拜石猴为王,可分为三个部分,被群猴拜为猴王、敢作敢为的特点,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第一部分讲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情况

Ⅳ 五年级下册语文把20课分为四大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1、(1~4)讲了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要过冈
2、(5~7)讲武松上冈后,见了官府榜文,才知专真的有虎属,但决定继续上冈
3、(8~12)讲了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
4、(13)讲武松打虎后下冈

纯手写,望采纳\(0^◇^0)/

Ⅳ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20课的散文读后感

窃读记》读后感
五年级上册语文的第一课,就是林海音写的《窃读记》
,描写的是作者小内时候很穷,没有钱容买书,只能去书店窃读,从书得
到了很多乐趣。
她常常光顾书店,却从不购买书,所以她想方设法地把自己隐藏起来。藏在人群中或者贴在一个大人身旁。直到饭店飘来一
阵阵菜香,书店的日光灯也亮起来的时候,她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有时还会为了看完一本书而跑几家书店。她这种强烈的求知
欲和对读书的渴望真令人感动。
文章里令我感受最深的句子是:
“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仔细想想,这句话有着很深的含义。老师告
诉我们: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对我们来说,书籍和粮食同样重要,因为书籍就是我们的粮食,它可以使
我们增长知识,丰富我们精神粮食。
现在,虽然我们时时刻刻都可以读书,但有的同学却不怎么爱读书。想一想从前,作者要读一本书有多困难啊,我们应该珍
惜现在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杜甫也说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不仅
仅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还可以提高我们写作的水平。
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好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

Ⅵ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十一课的主要内容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十一课《猴王出世》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专猴,这石猴与属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情况。第二部分讲石猴和群猴一起寻找山涧源头,来到瀑布旁,石猴第一个跳进瀑布,竟发现了水帘洞。第三部分写群猴进入水帘洞,拜石猴为王。

Ⅶ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中心句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与总结-1-第一部分课文内容理解第一单元:走进西部第1课:《草原》1.本课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文章选自《内蒙风光》。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读了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2.中心思想: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诗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第2课:《丝绸之路》1.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2.重点词语理解①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②浩浩荡荡:水势盛大的样子,形容声势壮阔广大。③五彩缤纷:颜色繁多,非常好看。④崇山峻岭:高大陡峭的山岭。⑤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房屋高大华丽。3.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第3课:《白杨》1.文中作者运用了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写作手法。2.中心思想: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3.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①“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理解:这是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三个特点,分别是:直;适应力强;坚强不动摇。表现了白杨树两种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②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理解:借白杨树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③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理解:“高大的白杨树”暗喻老一辈的新疆建设者;“几棵小树”暗喻边疆建设者的后代。爸爸自己已经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同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材。爸爸微笑是因为他相信儿女们在老一辈的教育下,一定会经受考验,成长为新的边疆建设者。第4课:《把铁路修到拉萨去》1.中心思想:文章记叙了西部建设者修建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的经过。赞扬了西部建设者的智慧与力量和吃苦奉献的精神。2..开凿风火山隧道主要遇到三点困难:一是冻土层;二是恶劣天气;三是极度缺氧。5.理解句子①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理解:句子充分反映了建设者们排除万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著精神。②难怪一些西方媒体预言: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理解:“根本不可能”意思是这样的隧道绝无打通的希望。这句话更加强调了工程艰巨、要求很高、难度很大,衬托出了西部建设者们的勇敢、实干与创新精神。③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了一个下马威!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与总结-2-理解:“狰狞”,面目凶恶的样子。“下马威”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威势。句子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写出筑路大军遇到的这些困难,都属于世界级难题。7.理解词语①银装素裹:从上到下没有一点彩色,非常素洁。②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③不翼而飞:形容东西突然丢失。④劈头盖脸:从正前方正对着头和脸劈下来、盖下来。⑤杯水车薪:这个词语原来是指:一杯水去就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无济于事,解决不了问题。文中是指工人背的氧气瓶里的氧气不够人的正常呼吸。⑥废寝忘食:顾不上吃饭,忘记了睡觉。形容勤奋专心。第二单元:永远的童年第6课:《冬阳·童年·骆驼队》1.《冬阳·童年·骆驼队》是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中国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她是台湾著名女作家。课文作者围绕着童年写了这样几个片段: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打头的骆驼戴铃铛、春天想替骆驼剪毛、夏天追问骆驼的去向。四件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眷恋。第7课:《祖父的园子》1.作选自萧红《呼兰河传》,课文描写了作者童年在祖父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的怀念。第三单元:语言的艺术第10课:《杨氏之子》1.【原文】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2.【解词】①甚:很②惠:同“慧”,智慧的意思。③诣:拜见④乃:就,于是⑤示:给„„看⑥曰:说⑦未:没有。3.【课文翻译】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4.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答:我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两点:一是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杨氏之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二是杨氏之子并没有直接反驳孔君平,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显得幽默有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5.杨氏子的特点: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杨氏之子是个聪明、机智、幽默的人。6.《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文中“甚”的意思是很;“诣”的意思是:拜见。第11课:《晏子使楚》1.《晏子使楚》写出了晏子的正气凛然,沉着应对,机智反击,故事赞扬了晏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他高超的语言艺术。2.晏子是个机智过人、临危不惧、爱国、能言善辩的人。3.文中出现两个“水土”,第一个“水土”指的是自然环境,第二个“水土”指的是社会风气和制度‘4.晏子是一个有胆有识聪明机智能言善辩爱国的人。文章开头写楚王想侮辱齐国,结尾写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开头和结尾时首尾呼应的。第12课:《半截蜡烛》1.本篇课文是一个短小的剧本。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反映了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第13课:《打电话》1.本文是一段相声,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2.这段相声采用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里啰唆、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第四单元:他们让我感动第14课:《再见了,亲人》1.文章节选自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课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与总结-3-2.雪中送炭是指:在别人急需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和支持。文中是指:在志愿军急需食物的时候,大娘带领妇女冒着危险,送来打糕。第15课:《金色的鱼钩》1.文章写出了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他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金子般的思想光辉。2.“在这个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含义:鱼钩虽然生锈了,鱼钩闪烁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第16课:《桥》1.文中的老汉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舍己为人的精神保护了村民,老汉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就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桥”。他在人们心中目中的地位很高,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2.人物形象分析:老汉--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P89}成语故事: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后来多用来称赞尊师重道的精神。第五单元: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18课:《将相和》1.“将”是指廉颇,“相”是指蔺相如,“和”是和好的意思。2.本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作者是汉代司马迁;《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3.中心思想: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以国家利益为重。4.《将相和》写了三个小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第二个故事“渑池之会”是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的起因,合起来构成了“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和知错就改的性格特点。第19课:《草船借箭》1.课文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作者:罗贯中。2.人物形象分析:①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②周瑜:智谋过人、妒贤忌能③鲁肃:忠厚老实④曹操:生性多疑。3.《三国演义》中的故事还有“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记”第20课:《景阳冈》1.《景阳冈》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作者:施耐庵2.中心思想: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敢、倔强、机敏的英雄性格。3.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写了喝酒、上冈、打虎、下冈。4.武松是个豪放、倔强、机智勇敢的人《水浒传》中还有很多个性人物: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浪里白条张顺。第21课:《猴王出世》1.这篇略读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作者吴承恩2.中心思想: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3.孙悟空是个自由自在、快活逍遥、亲和友善、顽皮可爱的人。第七单元:作者笔下的人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1.小嘎子是个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人。胖墩儿是个豪爽、随和的人。《临死前的严监生》1.文章选自清代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本文主要通过动作描写及细节描写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严监生爱财胜过生命,极其吝啬的守财奴的形象。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与总结-4-2.严监生是个爱财如命的守财奴。《“凤辣子”初见林黛玉》1.文章选自清代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本文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个方面展示了王熙凤的性格特征,并主要通过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及动作描写展示了一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和地位的人物形象。2.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红楼梦》曹雪芹。3.王熙凤是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的人。第23课:《刷子李》1.本文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刷子李是个技艺高超、自信、心细如发的人。2.作者抓住细节描写写出了师傅的超凡技艺和他的艺高胆大、自信、豪气千丈。第24课:《金钱的魔力》1.文章节选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本文刻画了小市民以钱取人、金钱至上的丑态,也刻画出了老板的唯利是图、世故圆滑、阿谀奉承、献媚讨好的丑态。2.反映了老板等小市民以钱取人、金钱至尚的丑态。第八单元:异域风情第25课:《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1.本文作者季羡林,文章表达了自己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其中“我为人人”是说每个人心中要有他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要用实际行动为大众着想,为社会尽到自己的义务。如果大家都这样想这样做就必然会换来“人人为我”的结果。2.“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为什么说这种境界“耐人寻味的?答:因为德国人爱花,他们将花栽种在临街窗户外面,将最美的花给别人看,而自己走到街上又享受别人为自己创造的美,这种民族风情的境界是高尚的、无私的、实实在在的,人人都能享受到的,因此,耐人寻味。第27课:《与象共舞》1.《与象共舞》这篇课文,饶有趣味地讲述了泰国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展示了泰国独特的地域文化。本文抓住了大象的外貌、神态、动作以及性格、聪明、善于表演等方面的的点来写;第28课:《彩色的非洲》1.作者从植物世界、动物世界、日常生活、艺术这四个方面来介绍非洲是彩色的;从绘画、工艺品、音乐、舞蹈这几个方面介绍非洲的艺术也是彩色的。第二部分单元重点词语汇总第一单元词语汇总:1.组词:吟(低吟)疆(新疆)狰(狰狞)涯(天涯)戎(戎装)效(效果)拨(拨转)冷(冰冷)僵(僵硬)挣(挣扎)崖(山崖)戒(戒备)郊(郊外)拔(拔牙)媒(媒体)娆(妖娆)遐(遐想)蹄(马蹄)晰(清晰)谋(计谋)浇(浇水)暇(闲暇)啼(啼叫)淅(淅沥)2.近义词:盼望(渴望)沉思(深思)巍峨(高大)狰狞(凶恶)惊叹(惊讶)表白(表明)沉思(凝思)控制(掌握)融化(溶化)热闹(喧闹)软弱(柔弱、脆弱)响亮(洪亮)关键(关节)高昂(昂扬)提供(供应)迅速(敏捷)飞驰(飞奔)天涯(天际)舒服(舒坦)洒脱(潇洒)实验(试验)威胁(要挟)高傲(骄傲)确实(确凿)矗立(耸立)欢腾(欢跃)精彩(出色)庆祝(祝贺)勾勒(勾画)乐趣(情趣)疾驰(飞驰)繁华(繁荣)凝望(凝视)清晰(清楚)分辨(争辩)精神饱满(精神焕发)3.反义词:舒服(难受)洒脱(拘束)冷清(热闹)大方(拘束)复杂(简单)坚硬(柔软)凝固(融化)狰狞(慈祥)羞涩(大方)淡雅(粗俗)鲜艳(素净)漫长(短暂)丰富(贫乏)清晰(模糊)软弱(坚强)表白(沉默)恶劣(优良)响亮(低沉)通明(漆黑)高傲(谦虚)热闹(冷清)动摇(坚定)严肃(随便)稀薄(稠密)4.填合适的词:(清新)的空气(明朗)的天空(满心)的愉快(鲜艳)的旗帜(欢迎)的阵势(悠悠)的驼铃声(无边)的绿毯(柔美)的线条(奇丽)的小诗(欢腾)的人群(精彩)的表演(漫长)的大道(无限)的乐趣(各色)的衣裳(茫茫)的大戈壁(忽飞忽落)的小鸟(高大挺秀)的身影(粗壮)的枝干(静寂)的草原(好客)的主人(响亮)的歌声(高大)的白杨树(巍峨)的昆仑山(坚硬)的冰渣子(会心)的微笑(尖尖)的帽子(古朴典雅)的石雕(狰狞)的面目(高傲)的头(恶劣)的天气(天高气爽)的早晨(浩浩荡荡)的大军(丁零丁零)的驼铃声(表演)舞蹈(凝望)石雕表白(心愿)(热乎乎)地握着(远远)地望见(高兴)地点头慢慢地(抚摸)(夜以继日)地实验扯得(七零八落)(劈头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与总结-5-盖脸)地砸下(源源不断)地送进(一峰)骆驼(一丝)微笑5.词语理解:⑴境界:事物所到达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⑵银装素裹:从上到下没有一点彩色,非常素洁。⑶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⑷崇山峻岭:高大陡峭的山岭。⑸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⑹五彩缤纷:颜色繁多,非常好看。⑺浑黄一体:都是浑浊的黄色,分不出界限。⑻遐想:漫无边际地想象。⑼高大挺秀:高大笔直,挺拔秀丽超出一般。⑽不翼而飞:形容东西突然丢失。⑾杯水车薪:比喻无济于事,解决不了问题。⑿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⒀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⒁迂回:回旋,盘绕。⒂浩浩荡荡:水势广大的样子,形容声势壮阔广大。⒃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房屋高大华丽。⒄劈头盖脸:从正前方正对着头和脸劈下来、盖下来。⒅废寝忘食:顾不上吃饭,忘记了睡觉。形容勤奋专心。第二单元词语汇总:1.多音字:铺满pū亡wú赖剥büo开关系xì一去不还huán载zài满清平乐yuâ店铺pù死亡wáng剥bō削系jì铃铛还hái有记载zǎi快乐lâ2.近义词:安静(清静)充满(布满)幸亏(幸好)喧闹(热闹)闪烁(闪耀)瞎闹(乱闹)存心(故意)惩罚(处罚)轻盈(轻巧)天赋(禀赋)驱逐(驱除)营养(养分)戏耍(玩耍)痴迷(着迷)绞尽脑汁(想方设法)3.词语搭配:(干冷)的空气(白色)的烟(安静)的态度(寂寞)的旅程(行路)的情趣(轻松)的步伐(悦耳)的铃声(湿软)的土地(甜美)的营养(绿色)的篷帐(最大)的愿望(碧绿)的溪水(悄悄)地爬上(轻轻)地翻动(缓缓)地拨动(随意)地飞(情不自禁)地笑(绞尽脑汁)地思考(一本正经)地讲4.立志名言: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5.惜时诗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6.好学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第三单元词语汇总:1.多音字:为wâì设果应yìng声看kàn见都dōu是只zhÿ身了liǎo解咀嚼juã为wãi难应yÿng该看kün守首都dū只zhǐ是看了le看嚼jiáo碎挨ái打解散sàn撒sǎ种挨üi挤松散sǎn撒sü谎2.近义词:强盛(强大)侮辱(欺侮)吩咐(嘱咐)欺骗(哄骗)规矩(规则)纯洁(纯净)凝视(注视)招待(款待)迎接(欢迎)浓厚(深厚)乘机(趁机)聪惠(聪明)温柔(温情)猛烈(强烈)3.反义词:聪惠(愚蠢)侮辱(尊重)故意(无意)小心翼翼(漫不经心)了如指掌(一无所知)4.量词:一(张)长桌一(截)蜡烛一(阵)敲门声一(盏)油灯一(级)楼梯一(场)虚惊一(束)百合花第四单元词语汇总:1.生字词语:跺î脚狞níng笑放肆sì揪jiū住瞪dâng眼呻shýn吟吞没mî搀chün扶祭jì奠大嫂sǎo情谊yì噩â耗血泊pō水泵bâng作zuî料和huî面背bâÿ转身着zháo慌朝cháo鲜兴xÿng奋混hùn进炮弹dàn宿sù营禁jÿn不住乱哄哄hōng奔bân上桥战役、封锁、暂时、硝烟、情谊、噩耗、刚强、大嫂、篮子、咆哮、青稞面、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胸膛、宿营地、乱哄哄、颧骨、两鬓、斑白、搪瓷、严厉、收敛、疙瘩、粗糙、祭奠、一声不吭、抽噎、红锈、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搀扶、势不可挡、跌跌撞撞、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喜出望外、热气腾腾、无边无涯、昏迷不醒、奄奄一息、迫不及待、辛辛苦苦2.组词:旬(中旬)祭(祭奠)挽(挽留)呻(呻吟)舔(舔一口)衰(衰弱)句(句子)葵(葵花)搀(搀扶)伸(伸手)添(增添)哀(悲哀)淌(流淌)摇(摇动)跨(跨过)瞅(瞅一眼)杆(旗杆)慌(慌忙)

Ⅷ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十三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刷子李具有高超的刷墙技术,据说颜料从来不会滴在身上.他有一次穿黑衣黑裤去刷墙,他的徒弟看他他的身上有白点,以为是颜料滴了下来,结果是刷子李的衣服破了个洞,里面的衣服露了出来.
很久以前的文章了,只能记住这些了.

Ⅸ 五年级上册语文20课概括全文(人教版)

主要内容: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
写作目的内:母亲用这种方式,容磨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中心思想: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母亲用这种方式,磨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人教版语文书五年级下册第20课的主要内容

1~4自然段主要写武松在酒店里喝酒,不听劝告,进酒多碗后执意上岗。(喝酒)内
5~7自然段主要写武松上冈后,见容了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决定继续上冈。(上岗)
8~13自然段主要写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打虎)
最后一自然段写武松打死老虎后一步步挨下冈来。(下岗)

阅读全文

与五年级下册语文20课主要内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