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书上的所有古诗
1、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版似剪权刀.
2、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乞巧(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4、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② 小学语文书三年级下册里的古诗
咏柳
贺知章《咏柳⑴ 》
唐·贺知章
碧玉⑵妆成⑶ 一树⑷ 高,万条垂下绿丝绦⑸ 。
不知细叶谁裁⑹出,二月⑺ 春风似⑻ 剪刀。
注释
⑴ 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⑵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⑶ 妆成:装饰,打扮。
⑷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⑸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⑹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⑺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⑻ 似:好像,如同,似乎
古诗今译
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也许有人会怀疑: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我想,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诗词 春日
(宋·朱 熹 )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1、春日:春天。
2、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诗人的好心情.
3、 寻芳:游春,踏青。
4、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
6、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7、 东风:春风。
8 光景:风光。
简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赏析:
风和日丽来到泗水边赏景,一望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很容易认识到东风的面容,满眼的万紫千红都是芳春.
名句赏析——“万紫千红总是春。”
首句点明出游的时令、地点,下三句写“寻芳”的所见所识。春回大地,诗人耳目一新。正是这新鲜的感受,使诗人认识了东风。仿佛是一夜东风,吹开了万紫千红的鲜花;而百花争艳的景象,不正是生机勃勃的春光吗?诗人由“寻”而“识”,步步深化,统率全诗的则是一个“新”字。但泗水在山东,孔夫子曾在泗水之滨讲学传道;而南宋时那地方早已沦陷于金国,朱熹怎能去游春呢?原来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中的“泗水”暗喻孔门,“寻芳”暗喻求圣人之道,“东风”暗喻教化,“春”暗喻孔子倡导的“仁”。这些意思如果用哲学讲义式的语言写出来,难免枯燥乏味。本诗却把哲理融化在生动的形象中,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
唐 - 林杰 - 乞巧
【年代】:唐
【作者】:林杰
【题目】:乞巧
【内容】: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作者简介】: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
【赏析】: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资料袋的内容,感受人们过节时的喜悦。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间,要引导学生结合全诗的理解,进一步体味诗中展示的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豀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4。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诮。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荥阳。
全部注释
1.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恒又作姮。
2.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3.长河句:银河逐渐向西倾斜,晓星也将隐没,又一个孤独的夜过去了。
4.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韵译】: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
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
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赏析
此篇讽刺信神仙而求长生者。以嫦娥为例,说她偷吃不死之药成仙以后,在月宫里永远品味着孤独寂寞的滋味。诗人在讽刺虚妄的同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生命哲学问题: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由这一问题牵连而出的问题是:人应该怎样生活?长寿甚至长生的目的是什么?在爱和长生不老之间,现实的人应该选择什么?作者显然并不赞成嫦娥那样牺牲现世的生活而换取长生不老。他认为那样孤独寂寞的长生,实际上正是对生命的折磨和摧残。与其如此,还不如人间儿女们那样有悲欢地热爱、有聚散地执着更有意义。
这首诗的艺术技巧也很成熟。全诗旨在揭示人生哲理,但完全不用概念化的语言,而是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启发人们去思考。
前人于此诗有自伤不遇、怀人、悼亡、讽女冠等诸说。刘、余《集解》云:“悼亡说最不可通。……而自伤、怀人与女冠三说,虽似不相涉,实可相通。……推想嫦娥心理,实已暗透作者自身处境与心境。嫦娥窃药奔月,远离尘嚣,高居琼楼玉宇,虽极高洁清静,然夜夜碧海青天,清冷寂寥之情固难排遣;此与女冠之学道慕仙,追求清真而又不耐孤孑,与诗人之蔑弃庸俗,向往高洁而陷于身心孤寂之境均极相似,连类而及,原颇自然。故嫦娥、女冠、诗人,实三位而一体,境类而心通。”
宋代苏轼在《水调歌头》词中写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有人把李商隐的诗意和苏轼的词意合起来。作一副对联,对她的奔月进行概括:“灵药应未偷,看碧海青天,夜夜此心何所寄;明月几时有,怕琼楼玉宇,依依高处不胜寒。”
③ 小学三年级上册的语文书第九课的生字
第一单元
第一课:坪、坝、戴、招、蝴、蝶、孔、雀、舞、铜、粗、尾
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
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
第二课:耍、装、劲、绒、假、朝、些、钓、察、瓣、拢、掌、趣
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
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爬山
第三课:爬、峰、顶、似、苍、仰、咱、奋、辫、勇、居
顶峰、似乎、忽然、白发苍苍、咱们、奋力、终于、辫子、勇气、决心、居然、力量、仰起、
第二单元
第五课:郊、散、步、胸、脯、渣、或、者、敢、惜、低、诚、
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勇敢、低头
第六课:基、突、按、摆、弄、准、备、侧、胶、卷、辆、秘、杂、社 侧面
突然、立刻、人行道、照相机、打量、摆弄、准备、胶卷、秘书、杂志社、记者、转告、按照、第七课:著、藏、悄、闪、坑、卧、推、旅、考、秦、纪、遗、究、震
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
历史、平整、推动、旅行、专门、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纪念
第三单元
第九课:促、深、忆、异、逢、佳、倍、遥、遍、插
第十课:精、希、却、依、拼、命、奔、村、抖丧、磨、坊
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抖动、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
磨坊、继续、垂头丧气、村子
第十一课:扇、枚、邮、爽、柿、仙、梨、菠、萝、粮、紧、杨
清凉、留意、扇子、炎热、邮票、凉爽、柿子、仙子、菠萝、气味、香甜、粮食、加紧、油亮亮、杨树、丰收、
第四单元
第十三课:艳、内、梦、醒、苏、湿、娇、嫩、强、适、昆、播、修、致
争奇斗艳、芬芳迷人、留心、艳丽、苏醒、湿度、密切、关系、娇嫩、适宜、
适应、展示、需要、昆虫、传播、植物学家、修建、陆续、大致、修理
第十四课:论、实、验、袋、证、概、减、阻、测、括、确、误、途、超
无论、实验、纸袋、证明、飞散、几乎、大概、减少、阻力、遥远、推测、包括、检查、
迷失、准确无误、沿途、确确实实、超常、记忆力、本能、证明、陌生、路途
第十五课:堂、镜、闲、待、阅、腿、随、调、简、拜、访、具
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
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大腿、眼镜
第五单元
第十七课:闻、尘、仆、纳、闷、丘、迎、等、止、镜、授、品
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
保留、传授、敬重、品行、
第十八课:暗、降、丈、肢、肌、肤、辽、阔、血、液、滋、润、创、造
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
第十九课:县、设、叁、部、横、跨、举、击、坚、固、栏、案、爪、贵
设计、参加、雄伟、全部、横跨、创举、减轻、冲击力、重量、节省、坚固、
美观、石栏、栏板、精美、图案、前爪、回首、遥望、双龙戏珠、才干、宝贵、遗产、
第六单元
第二十一课:断、楚、孤、帆
第二十二课:蓝、懒、披、划、威、武、拣、颜、形、状、渔、料、辈
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
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形状、千奇百怪、渔业工人、四脚朝天、肥料、祖祖辈辈、茂密、抽出、嫩绿、汇成、欣赏、密密层层、
第二十三课:汇、欣、赏、映、挡、视、线、浸 、献、药、材、软、刮、舌
挡住、视线、献出、可口、鲜嫩、名贵、药材、舌头、收藏、又松又软、
第七单元
第二十五课:矛、盾、集、持、般、架、龟、攻、炮、坦、战、神、兵、退
集合、招架、紧张、固然、乌龟、自卫、进攻、炮口、坦克、合二为一、战场、
大显神威、首次、乱成一团、长处、胜利者、
第二十六课:挖、鞋、斧、锯、免 、屋、抢、难、初、管、敌、阶、懂
冰鞋、斧头、手锯、玩意、免得、抢走、难过、算术、当初、随便、仍然、敌人、台阶、所以、懂得、
第二十七课:陶、谦、虚、嘴、恼怒、吵、感、荒、捧、朴、素、值、受
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
第八单元
第二十九课:愿、姿、势、投、况、吞、烈、绪、述、善、通、鼓、励
掌声、文静、愿意、姿势、轮流、情况、慢吞吞、注视、热烈、持久、平息、
情绪、讲述、普通话、动听、鼓励、
第三十课:育、瓶、系、绳、茶、危、险、顺、俩、索、激、堵、获
成功、教育家、瓶子、绳子、代表、茶杯、危险、顺利、如实、不假思索、激动、获得、
第三十一课:予、担、宽、裕 、买、猜、糖、即、卡、盼、仁、贴
给予、试探、心意、祝福、甜蜜、担心、宽裕、前夕、提醒、兴高采列、暗示、猜测、立即、卡片、盼望、显然、拥抱、仁爱、同情、体贴、
④ 小学三年级上册的语文书
1。99页的读读记记:严严实实来来往往舒舒服服确确实实又松又软又香又脆又唱又跳又说又笑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不知不觉不闻不问
2。132页的读读记记: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满载而归目不转睛恍然大悟五洲四海举世闻名高楼大厦应有尽有
3。131页的读读背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为师友,习礼仪.
4。131页的我的发现:圆溜溜笑呵呵静悄悄绿油油胖乎乎乐陶陶雾沉沉黑糊糊红扑扑喜滋滋雨蒙蒙白花花
5。114页的我的发现:傲慢懦弱丑陋愚蠢谦虚勇敢美丽聪明
6。114页的读读背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7。98页的古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王安石)
8。115页的故事:
刻舟求剑
从前,有个人坐船过江,他一不小心,把挂在身上的宝刀掉进江里去了,那个人一点儿也不着急,拿出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
有人催他:"还不快捞!在船舷上刻记号在什么用啊?"
那个人不慌不忙地指了指刻的记号,说:"不用着急,宝剑是从这儿掉下去的,等船靠了岸,我就从这儿跳下去,准能把宝剑捞上来."
⑤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
1、容易写错别字。
2、上课会分心,想去玩。
3、作文写不长,流水账。
4、阅读方面十分困难。
5、考试时漏题,字迹潦草。
6、回家作业不好好做,先玩再想到做作业。
7.写字写错
8.不好好读题
9.恐惧作文
10.写字慢
11.喜欢打游戏.家中有电脑的,最好不要孩子碰,不然会迷上游戏.
12.阅读能力不强.
13.写字撩草
14.上课开小差
15.下课只知道玩,放学后才知到作业没完成. (阶段,阅读回答问题和写作是比较难的.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一方面他们非常喜欢生动的形象、鲜艳的色彩,喜欢多媒体上那一系列神奇的变变化。另一方面他们的抽象思维正在发展,想象丰富不受限制,并且开始尝试用自己的小脑瓜思考问题,开始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积极表达。
因此在教学时应避免使用大段的语言解说,可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设计各种角色,如小动物、小导游、小主持人、小记者等,让这些角色当解说员,在课件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要注意语言的准确、童真,声音要吐字清晰,语调快慢有致,富有感染力,这样的语言美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
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使之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从而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而多媒体计算机通过动态演示,突出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引导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正确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达到培养智能,启迪思维的目的。
⑥ 求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下册书上的所有古诗,谢谢!
【小抄学三年级 】
上册: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苏 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下册:
1、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乞巧(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4、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⑦ 有哪些四字词语是小学三年级语文书中的
(1)一本正经 拼音:yī běn zhèng jīng 形容很规矩,很庄重,很认真。
(2)引人注目拼音:yǐn rén zhù mù 引起人的注意,使人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
(3)满载而归拼音:mǎn zǎi ér guī 装满了东西回来,形容收获极丰富。
(4)自言自语拼音:zì yán zì yǔ 自己跟自己说话。
(5)惹人喜爱拼音:rě rén xǐ ài 讨人喜欢。
(6)绚丽多彩拼音:xuàn lì ō cǎi 色彩丰富,灿烂美丽。
(7)白发苍苍拼音:bái fā cāng cāng 头发灰白。
(8)缕缕炊烟拼音:lǚ lǚ chuī yān 烧火做饭时冒出的一条条、连续不断上升的烟。
(9)欢蹦乱跳拼音:huān bèng luàn tiào 形容健康、活泼、生命力旺盛。
(10)严严实实拼音:yán yán shí shí 非常严密,没有空隙。
(11)翩翩飞舞拼音:piān piān fēi wǔ 形容轻快地飞舞。
(12)大惊失色拼音:dà jīng shī sè 形容因受到惊吓而脸色苍白。
(13)千呼万唤拼音:qiān hū wàn huàn 形容呼唤的次数非常多。
(14)垂头丧气拼音:chuí tóu sàng qì 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样子。
(15)五彩缤纷拼音:wǔ cǎi bīn fēn 形容色彩非常丰富。
(16)争奇斗艳拼音:zhēng qí dòu yàn 花朵竞相开放,好像在比美。
(17)欣然怒放拼音:xīn rán nù fàng 愉快地盛开。
(18)含笑一现拼音:hán xiào yī xiàn 面带笑容短时间出现。
(19)准确无误拼音:zhǔn què wú wù 行动的结果完全符合实际或预期,没有差错。
(20)确确实实拼音:què què shí shí 真实可靠。
(21)千里迢迢拼音:qiān lǐ tiáo tiáo 形容路途很远。
(22)不紧不慢拼音:bú jǐn bú màn 不急也不慢。
(23)风餐露宿拼音:fēng cān lù xiǔ 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辛。
(24)风尘仆仆拼音:fēng chén pú pú 形容长途奔波,十分劳累的样子。
(25)回首遥望拼音:huí shǒu yáo wàng 把头转向后方,远远地望。
⑧ 小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
三年级下册
第一组
1 燕子
2 古诗两首
3 荷花
4* 珍珠泉
语文园地一
第二组
5 翠鸟
6 燕子专列
7 一个回小村庄的故事
8* 路旁的橡树答
语文园地二
第三组
9 寓言两则
10 惊弓之鸟
11 画杨桃
12* 想别人没想到的
语文园地三
第四组
13 和时间赛跑
14 检阅
15 争吵
16* 绝招
语文园地四
第五组
17 可贵的沉默
18 她是我的朋友
19 七颗钻石
20 妈妈的账单
语文园地五
第六组
21 太阳
22 月球之谜
23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24* 果园机器人
语文园地六
第七组
25 太阳是大家的
26 一面五星红旗
27 卖木雕的少年
28*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语文园地七
第八组
29 古诗两首
30 西门豹
31 女娲补天
32* 夸父追日
语文园地八
选读课文
1 山城的雾
2 我爱故乡的杨梅
3 小狮子爱尔莎
4 在金色的海滩上
5 七色花
6 妙不可言的位置
7 手术台就是阵地
8 除三害
上面那位同志搞错答案了
⑨ 小学三年级语文怎么才能学好
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正属于一种似懂非懂的时期,对于知识很难做到正确的理解,所以我们应该正确的对其引导,才能使孩子学好语文知识.下面就给大家带来小学三年级辅导学好语文的好方法,给大家作为参考.
(走进语文)
让我试试小学三年级语文辅导学好语文的好方法吧!我建议你每天必须有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可以是完整的或分散的.每天睡觉前问问自己,今天有一小时的阅读时间吗?这对于学好语文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