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七年级上册语文通假字

七年级上册语文通假字

发布时间:2021-03-06 04:23:18

A. 七年级上册所有通假字

1、项为之强 “强”(jiāng) 通“僵” 《童趣》

2、不亦说乎 “说”(yuè) 通“悦” 《〈论语〉十则》专

3、诲女知属之乎 “女”(rǔ) 同“汝” 《〈论语〉十则》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zhì) 通“智” 《〈论语〉十则》

5、路转溪头忽见 “见”(xiàn) 通“现” 《西江月》

6、一切乌有 “乌”(wū) 同“无” 《山市》

7、裁如星点 “裁”(cái) 同“才” 《山市》

8、尊君在不 “不”(fǒu) 通“否” 《陈太丘与友期》

B. 七年级语文书上册全部的通假字,快告诉我,急急急!!!!快快快~~~

1、项抄为之强 “强”(jiāng) 通“僵” 《童趣》

2、不亦说乎 “说”(yuè) 通“悦” 《〈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 “女”(rǔ) 同“汝” 《〈论语〉十则》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zhì) 通“智” 《〈论语〉十则》

5、路转溪头忽见 “见”(xiàn) 通“现” 《西江月》

6、一切乌有 “乌”(wū) 同“无” 《山市》

7、裁如星点 “裁”(cái) 同“才” 《山市》

8、尊君在不 “不”(fǒu) 通“否” 《陈太丘与友期》

C. 语文版七年级上的所有通假字

七年级(上册)
例句 通假字(读音) 本字 出处
1 项为之强 “强”(jiā) “僵” 《童趣》
2 不亦说乎 “说”(yuè) “悦” 《〈论语〉十则》
3 诲女知之乎 “女”(rǔ) “汝” 《〈论语〉十则》
4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zhì) “智” 《〈论语〉十则》
5 路转溪头忽见 “见”(xiàn) “现” 《西江月》
6 一切乌有 “乌”(wū) “无” 《山市》
7 裁如星点 “裁”(cái) “才” 《山市》
8 尊君在不 “不”(fǒu) “否” 《陈太丘与友期》
七年级(下册)
9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bān) “攀” 《伤仲永》
10 贤于材人远矣 “材”(cái) “才” 《伤仲永》
11 对镜帖花环 “帖”(tiē) “贴” 《木兰诗》
12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yé) “耶” 《孙权劝学》
13 孰为汝多知乎 “知”(zhì) “智” 《两小儿辩日》
14 满坐寂然 “坐”(zuò) “座” 《口技》
15 止有剩骨 “止”(zhǐ) “只” 《狼》
翻译1、僵硬
2、高兴、喜悦
3、你
4、智慧
5、出现
6、没有
7、仅仅,仅有,才达到
8、用在疑问句尾表示询问
9、拉着
10、有才能的
11、粘贴
12、语气词
13、智慧、聪明
14、座位,此处指座上的人
15、仅仅,只有

D. 七年级语文的通假字

1.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的“汝”和“知”
2.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的“善”回
3.“对镜帖花黄答”的“帖”
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
5.子日:“由,诲女知之乎?”的“知”和“女”
6.“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的“还”
7.“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的“齐”
8.翁曰∶“无他,但手孰尔。”的“尔”
“以”和“而”字的解释:
“以”:
1.可“以”为师矣:凭借
2.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介词,用
3.天下之“以”躁急自败:因为,缘故
4.“以”为且噬己也∶以为,认为
“而”∶
1.马无故亡“而”入胡:然而
2.俄“而”命母弟慕利廷:时间词

E. 急求语文初一上册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1、项来为之强 《童趣》——强通僵,源僵硬。
2、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说通悦,高兴。
3、诲女知之乎 《〈论语〉十则》——女通汝,你。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十则》——知通智,智慧、聪明。
5、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见通现,出现。
6、一切乌有 《山市》——乌通无。
7、裁如星点 《山市》——裁通才。
8、尊君在不 《陈太丘与友期》——不通否。

七年级(下册)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0、贤于材人远矣 《伤仲永》——材通才,才能。
11、对镜帖花环 《木兰诗》——帖通贴,粘贴。
1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孙权劝学》——邪通耶,语气词。
13、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知通智,智慧、聪明。
14、满坐寂然 《口技》——坐通座,座位,此处指座上的人。
15、止有剩骨 《狼》——止通只。

F. 初一上册语文书世说新语两则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实词和虚词有哪些

1、通假字

《陈太丘与友期》中“尊君在不。”其中,“不”通“否”, 读 fǒu,表示否定,相当于“吗”。

2、词类活用

“友人惭” 意动用法。惭:感到惭愧。

3、实词

(1)内集:内,这里指家庭内部。集,指聚会。

(2)骤:急。

(3)纷纷:形容雪花纷飞的样子。

(4)拟:相比。

(5)期:约定。

(6)委:丢下,舍弃。

4、虚词

(1)“与儿女讲论文义”中的“与”,作介词用,可译为“跟”“和”等。

(2)“俄而雪骤”中的“而”,与“俄”构成副词性词组“俄而”,表时间短促,可译为“不久”等。

(3)“若柳絮因风起”中的‘未’,介词,可译为“趁”“乘”等。

(4)“去后乃至”中的“乃”,副词,表示时间相接或在前面的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可译为“才”。



(6)七年级上册语文通假字扩展阅读

《<世说新语>二则》是“亲情单元”中的文言文篇目。这两篇文言文分别从长辈对晚辈的尊重鼓励,和晚辈对长辈的维护两个角度出发,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风貌。

本课课文选自《世说新语》一书,此书从多方面反应当时的社会生活。除高尚廉洁的品德外,编者犹为赞许深沉豁达的胸怀雅量、机智敏捷的言语应对,所以本课所选两则都是表现少年儿童聪慧方正的正面形象,侧面体现了当时士人的文化修养、生活情趣和意志追求。

《世说新语》由南朝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全书原八卷,共一千多则,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选录于人教2016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包括《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两篇古文。《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G. 七年级上期文言文通假字全部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 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乐羊子妻》)亡: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 7、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为学》)屏:通"摒"。 8、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帖:通"贴"。火:通"伙"。 9、无他,但手熟尔。(《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阙:通"缺"。 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 20、傧者更道,从大门入。(《晏子故事两篇》)道:通"导",引导。 21、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 22、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玩笑。 23、饰以玫瑰,辑以翡翠。(《买椟还珠》)辑:通"缉",连缀。 24、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遽:通"讵",岂。 25、......子黑子九距之。(《公输》)距:通"拒",挡。 26、公输盘诎,而曰......(《公输》)诎:通"屈",折服。 27、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有:通"又"。 28、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衡:通"横"。 困于心,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通"横",梗塞,这里指不顺。 29、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甫:通"父"。 3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简:通"拣",挑选。 3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唐雎不辱使命》)错:通"措"。 32、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唐雎不辱使命》)仓:通"苍"。 33、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山市》)裁:通"才",仅仅。 34、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适:通"35、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世家》)唱:通"倡",倡导。 36、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以:通"已"。 37、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被:通"披"。 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被:通"披"。 3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食:通"饲",喂。 39、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材:通"才"。 40、其真无马邪?(《马说》)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41、自余为僇人,......(《始得西山宴游记》)僇:通"戮",遭到贬谪。 42、而游者皆暴日中。(《峡江寺飞泉亭记》)暴:通"曝"。 4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 44、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通"增"。 45、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拂:通"弼",辅佐。 46、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具:通"俱",全,皆。 47、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属:通"嘱"。 48、馔酒食,持其赀去。(《越巫》)赀:通"资",资财,钱财。 49、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不:通"否"。 50、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其一)直:通"值"。 51、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辟:通"避",躲避。 5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辩:通"辨",辨别。 5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与:通"欤",语气词。 54、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乡:通"向",从前。 55、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信:通"伸"。 56、自董卓已来......(《隆中对》)已:通"以"。 57、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徧:通"遍",遍及,普及。 58、四支僵硬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支:通"肢"。 59、鸡栖于(《君子于役》) :通"橛",指为栖鸡做的木架

H.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文言文的通假字(全部)

这些是我所知道的希望能帮助你

1.而置之其坐——(“坐”通“座”,座位)《郑专人买履》

2.反归取之——(“属反”通“返”,返回)《刻舟求剑》

3.以土砾凸者为邱——(“邱”通“丘”,山丘)
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幼时记趣》

4.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三峡》

5.土人谓之“傍不肯”——(“傍”通“旁”,旁边)《以虫治虫》

6.人皆伏其精练——(“伏”通“服”,佩服)《梵天寺木塔》

7.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高兴)
悔女知之乎——(“女”通“汝”,你)
默而识之——(“识”通“志”,记住)《论语》八则

8.止有剩骨——(“止”通“只”)《专题 狼》

I. 七年级语文上 通假字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总结

七年级上:

1、通假字

而置之其坐(坐: )

反归取之(反:)

略无阙处(阙: )

土人谓之“傍不肯”(傍: )

人皆伏其精练(伏: )

2、古今异义

至之市,而忘操之(操: )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及: )

是吾剑之所从坠(是:指示代词,这儿,今是判断动词)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求:)

至于夏水襄陵(至于: )

沿溯阻绝(沿: 溯: )

虽乘奔御风(奔: )

不以疾也(疾: )

方为秋田之害(方: )

岁以大穰(岁: )

但逐层布板讫(但: )

匠师如其言(如: )

3、词类活用:

虽乘奔御风(奔: )

不以疾也(疾: )

每至晴初霜旦(霜: )

匠师如其言(如: )

七年级下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处决如流(处决: )

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龌龊: )

既薨(既: )

普明日复奏其人(明日: )

普颜色不变(颜色: )

卒用其人(卒: )

非显者刺(刺: )

池中奇峰绝壑(绝: )

3、词类活用

亦荆吴形胜之最(最: 副词用做名词,最美的地方??)

富人于五所园也(园: )

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下: )

阅读全文

与七年级上册语文通假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