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六年级下册语文1到20课大意

六年级下册语文1到20课大意

发布时间:2021-03-02 12:59:22

① 六年级下册语文一至二十一课成语及意思

六年级语文下册成语解释

万象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
截然不同: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随心所欲:心里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随,听任。欲,想要,希望。
优哉游哉:优,美好,舒服。游,各处从容地行走。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和睦相处:彼此友好地相处。睦,和好。 勤俭持家;勤劳节俭地料理家务。
一模(mú)一样:形容完全相同没有什么两样。
遮天盖地:遮住了天,覆盖了地,形容事物非常广袤。
清风徐来:指清凉的风慢慢地吹来。徐,慢慢地。
铺天盖地:形容声势大,来势猛,到处都是。
迎风引吭:迎着风放开喉咙高声歌唱。
渺渺回荡:渺渺,因距离远而模糊不清。回荡,(声音等)来回飘荡。
肃然起敬:形容一下子在内心深处引起敬意。肃然,十分恭敬的样子。
载歌载舞:又唱歌又跳舞,形容尽情欢乐。“载”又读zǎi,如“一年半载”。
一拥而入:形容很多人同时闯进门来。
怒气冲冲:形容非常生气的样子。
聚精会神: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
震天动地:形容声音巨大响亮,震动了天地。
千钧一发: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极其危险
五湖四海:本文泛指全国各地。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郑重其事:形容态度十分严肃认真。
知足安命:对已得到的感到满足,安于命运对自己的安排。
与世隔绝:与世人隔断,失去往来。
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贫瘠、荒凉的土地或地带。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聊以自慰:姑且用来安慰自己。聊,姑且、暂且。
臭味相投:比喻有同样坏毛病、恶嗜好的人投合在一起。
无拘无束:不受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一清二楚:指清清楚楚。
惊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恐见到一点动静就特别害怕的人。
欣喜若狂:欣喜得像发了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若,好像。
浩浩荡荡:形容水势广阔宏大。也用来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宏大。
十全十美:十分完美,毫无欠缺。美,完美。 衣衫褴褛:衣服破破烂烂。
滔滔不绝:形容话很多,连续不断。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积劳成疾:因长期工作,劳累过度而生了病。
风华正茂: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风华,风采、才华;茂,旺盛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坚持不懈:坚持到底,一点不松懈。懈,松懈。
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司空见惯:经常看到,不足为奇。
追根求源: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
无独有偶:某种少见的情况,偏有类似的出现,配成一对儿。
见微知著: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微, 隐约;著,明显。
出人意料:超出人们的意料。
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目瞪口呆: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近义词是“瞠目结舌”。
深信不疑:非常相信,没有一点怀疑。
饶有趣味:指很有趣味。
百炼成钢:比喻经过长期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发愤图强:下定决心,努力进取,谋求强盛。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
迎难而上:就算遇到困难也不会退缩,迎着困难攻克它。
集思广益:指集中大家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集,集中。群,大家;集体。策,谋划。
革故鼎新: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变革。革,改变;革除。故,旧的。鼎,树立。
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标,提出;写明。异,不同的;特别的。
独出心裁: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举一反三: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
实事求是:指从实际情况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各抒己见: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抒,抒发;发表。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触类旁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相互贯通。
精益求精:好了还求更好。精,完美;好。益,更加。
古为今用:把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用来推动当前社会向前发展。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
从从容容: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无缘无故:没有任何缘由。
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独立自主:(国家、民族或政党等)不受外来力量控制、支配,自己行使主权。
勃勃生机:精神旺盛或欲望强烈的样子。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养尊处优:指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这里形容中指处在众手指簇拥呵护下的优裕环境。

② 六年级下册语文20课讲解

课文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段)开门见山,提出观点。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身就是“真理”。第二部分(第2段至第6段)运用事例,证明观点。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首先概括地指出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科学真理的发现,那些定理、定律、学说都是在发现者、创造者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获得的。然后,由此引出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事例。第一个事例是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第二个事例是英国的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实验,终于发明了酸碱试纸。第三个事例是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最后对三个典型事例作总结,强调这三个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却都发现了真理。因此,只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就一定能“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第三部分(第7段至第8段)总结全文,重申观点。指出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关键在于“知微见著”,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中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形式。

③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的意思

(版本一)墨梅•王冕(元)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目前小学通用(版本二)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
目前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第20课(版本二)
前人的诗作有时会有几个版本,其主要原因是过去人们往往凭借口口相传,容易出现遗漏和偏差。后世对于这种情况一般的做法是对遗漏的能补则补,不能补或不好补的就干脆不补;对出现偏差的采取多版本并存。我们对这种多版本的鉴别,首先看诗词的语境、意境,意思不变或接近的就不必在意对错,其次是对近体诗看平仄、粘对和有无拗救,只要符合近体诗的格律,我们也不必在意对错。版本二中的“流”指流溢。)
本诗采用了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手法。
[编辑本段]注释
特别注意:【吾】 通假字 在现代文中同“我”
1. 墨梅:颜色艳丽的梅花。
2.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3.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4.清气:清香的气味。
5.乾坤:天地。
[简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颜色艳丽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墨梅]颜色艳丽的梅花。 [池头]池边。 [洗砚(yan)池]洗毛笔、砚台的池塘。[淡墨痕]淡黑色的痕迹,指花的颜色。[清气]清香的气味。[乾(qian)坤(kun)]指天地。
诗意:
这幅画画的是我家洗砚池旁边的一棵树,每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鲜艳的色彩。我不需要别人夸它颜色多么漂亮,只要它能在天地之间留下清淡的芳香。
一“淡”一“满”尽显个性。
[编辑本段]译文
颜色艳丽的梅花
我家画中洗砚池边的梅树,花开朵朵,都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好,只要留下充满乾坤的清香之气。
[编辑本段]赏析
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因此古人常把她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本课的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本诗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人,被称为“画梅圣手”。这是一首作者自己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
古人写诗,注重炼字。诗中(亦指画中)的梅花生长在作者日日洗涤笔砚的池水边,那一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墨痕。一、二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一个“淡”字既道出画梅花的技法,又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再看末句,诗人为什么特别爱画不着颜色的淡墨梅花呢?原来他并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们夸奖梅花的颜色艳丽,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塞在天地之间。一个“满”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梅香的充盈激荡,而且使得诗人人格魅力的凸现与辐射分外的耀眼!这种不流于世俗、傲骨铮铮的气节正是作为诗人的王冕的志趣所在,这种不追求虚浮绮丽的外表而钟情于梅花精神的表现方法正是作为画家的王冕的巧夺天工之处。
“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人们是这样称赞王冕的。现实中的王冕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坚贞不屈、孤芳自赏。相传由于王冕的画画得特别的好。当地的县官和一个有权势的大财主慕他之名,几次想见他都遭到了拒绝,最后,当县官亲自下乡见他时,他听到消息后赶紧躲了起来,又让县官吃了闭门羹。因而《墨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编辑本段]小链接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香。
梅的创始,和文学有密切关系,先是北宋林和靖、苏东坡等诗人热情地歌颂梅花的丰神和风骨,使人们对梅花产生了无限珍爱的感情,“无声之诗”的画继之而起,梅花也就成为画坛上盛极一时的题材了。
当时对画梅最有创造和贡献的当推释仲仁和扬补之。仲仁又名华光和尚,一日,他因月光映梅影于窗纸上而得到启发,创作了用浓浓淡淡的墨水晕染而成的所谓墨梅。
王冕正是接受了华光、扬、汤一派的传统,孜孜不倦地学习梅花谱和梅花篇,在这基础上,发挥了他的艺术才能。
王冕的墨梅,是和他的思想感情分不开的。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此诗最大的特点是托物言志。
诗先在一、二句描绘墨梅的形象,然后在三、四两句写墨梅的志愿,一个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内在气质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 德.
我家画中洗砚池边的梅树,花开朵朵,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美好,只要留下充满乾坤的清香之气。
池头:池边。
淡墨痕:淡淡的墨痕。
夸:夸奖;夸赞。
留:留下。
乾坤:天地。
清气:指清香,也指清高的正气。
好颜色:颜色鲜艳。
池头树:池边有树。
满:充满。
满乾坤:充满天地之间。
早 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墨梅 居简
莫恨丹青废画工,不须求异只须同。
玉容不及寒鸦色,故托缁尘异汉宫。
早梅 齐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村前深雪里,昨夜一 枝开。
墨 梅 张臬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早梅 李公明
东风才有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王冕
(1287~1359),元代著名画家、诗人,号煮石山农、饭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等。诸暨(今浙江)人。出身贫家,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读书,后从韩性学,试进士不第,游大都(今北京市),泰不华推荐任翰林院官职,辞不就。归隐九里山,卖画为生,终老田园。工画墨梅,枝叶密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或用胭脂作没骨梅;亦擅竹石。画坛上以画墨梅开创写意新风的花鸟画家。字元章(一作元肃),元诸暨郝山下人。自幼嗜学,白天放牛,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暮乃返,忘其牛,间壁秦老怒挞之,已而复然。母愿听其所为,因往依僧寺,每晚坐佛膝上,映长明灯读书。后从会稽学者韩性学习,终成通儒。但屡应试不第,遂将举业文章付之一炬。行事异于常人,时戴高帽,身披绿蓑衣,足穿木齿屐,手提木制剑,引吭高歌,往返于市中。或骑黄牛,持《汉书》诵读,人以狂生视之。著作郎李孝光欲荐作府吏,冕宣称:“我有田可耕,有书可读,奈何朝夕抱案立于庭下,以供奴役之使!”遂下东吴,入淮楚,历览名山大川。游大都,老友秘书卿泰不华欲荐以馆职,力辞不就,南回故乡。隐居会稽九里山,种梅千枝,筑茅庐三间,题为“梅花屋”,自号梅花屋主,以卖画为生,制小舟名之曰“浮萍轩”,放于鉴湖之阿,听其所止。又广栽梅竹,弹琴赋诗,饮酒长啸。朱元璋平定婺州,攻取越州,屯兵九里山,闻其名,物色得之,置幕府,授以谘议参军,未就。元惠宗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以兵请冕为官。冕以出家相拒,并扩室为白云寺。旋卒于兰亭天章寺。

④ 六年级下册语文20课的主要内容

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等到了中午的时候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就过去)问他们在辩什么内.”容 一个小孩说?” 孔子也不能判定谁对谁错:“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马车的车顶那么大,远的时候凉吗,而到中午的时候近.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最近,这不就是太阳近的时候热,到了中午的时候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清凉而略带寒意?” 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远,近的时候看起来大吗,等到中午的时候就像盛食物的盘子一样大,这不就是太阳远的时候看起来小孔子到东方游历.两个小孩笑着对孔子说:“谁说你智慧多呢

⑤ 六年级下册的语文书的20课的主要内容和段意.

作者开门见山阐述自己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后通过三个生活中的小事情的事例,告诉我们要见微知著,善于发现,不断发问,勇于探索,具有锲而不舍精神,这样,才能发现真理。

⑥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21课分段和大意

苏教版语文来六年级下册第21课是《自莫泊桑拜师》,
课文共10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1自然段,写莫泊桑为了使作品具有特色,拜福楼拜为师。
第二部分是第2-9自然段,写莫泊桑向福楼拜请教,福楼拜悉心指导,莫泊桑铭记在心,勤于观察。第二部分以时间为序,写了莫伯桑三次求教福楼拜:第2至5节为第一次求教,第6、7节为第二次求教,第8、9节是第三次求教。
第三部分是第10自然段,写莫泊桑经过努力,终于写出了许多有影响的名著。

⑦ 小学六年级12册的语文1至20课课文

是人教版的吗?

⑧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主要内容

主要通过洗澡水的漩涡,石蕊试纸的发现,做梦时眼珠转动几个事例,说明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⑨ 六年级下册语文的20课主要内容

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吗?

阅读全文

与六年级下册语文1到20课大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