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语文测验中要制定双向细目表
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广大的教师都在努力认真地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课堂教学的质量。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存在着“目标把握不准”,重点、难点、易错点,把握不住,不知要“达到什么时候程度”;存在教师如何了解学生学得怎样?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如何?存在如何评价和测量一节课学生学习的水平?如何进行学习质量和学习情况的监控?这些现象。但使用《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就可以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加强针对性,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它能很好地帮助教师把握重点,有的放矢。
第一次听到《双向细目表》这个名词是在2013年的一月份。那时学校请郭景阳教授做了讲座并下发了《双向细目表》。当时的我,觉得很茫然。后来在学校的要求下,我尝试制定了一个单元的“课堂教学双向细目表”,虽然起初感到有点困难,也很辛苦,但结束后发现自己有了提高,同时,也一下子通过《双向细目表》发现了自己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过程中需改进的方面。虽然目前我的相关理论知识还很贫乏,但是我至少对《双向细目表》有了实践意义上的认识。我也从刚开始时感觉麻烦,辛苦,困难,到现在认可《双向细目表》对促进有效教学的意义,并打算用科研来引领自己的教学,提升教学水平,使自己与时俱进。以下就是我一年实践下来的几点初浅认识:
一、立足学生,目标导学——引导教师教、学生学的行为
要上好一节课,备课是关键,而制定目标是第一步,课堂教学的引入、过程的设计、练习题的精选、课堂测试等都是围绕目标进行的。
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之前,根据考纲要求,建立本单元的知识,能力体系,然后将他们落实到“课堂教学双向细目表”中,使每节课的目标更清晰、精准、适切,这样学生学习有了目标,教师引导有了依据,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及时反馈和调控,同时也使每节课要达到什么程度有了可操作性的标准,使课堂教学具有可控性,使质量的检测有可操作性。以我们英语学科的“课堂教学双向细目表”为例,它分为:教学目标细目表和评价目标细目表,对教学内容和达成程度进行了细化和分解。纵向“目标分解”中,将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细化,分为听、说、度、写、语言功能和文化意识这五个方面,主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来分解每节课的知识目标、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目标,是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总体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充分钻研课程资源,对学科有整体性的把握和分割。横向“学习、检测水平”列学习水平和评价标准:根据对不同目标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的要求,要求教师要依据学情分解各知识点的思维坡度,这就要求教师从班级学生的实际出发,对不同的班情可以酌情调整达成程度的要求。例如对目标二,“学习水平”要求达到能“应用”该知识点的程度,“评价目标”明确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来检测达标程度,均用“应用”层次的问题来检测。纵向“目标达成”是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和目标达成的途径,学生的“学习目标”与上面的“目标分解”中的目标基本对应,但不完全相同,学生的“学习目标”侧重于学生自身的学习要求,在“目标达成”里,还指出了学习的重点。通过制定这张表格,这使得我上课基于课本重点,从知识,能力,主题三个维度,有的放矢的进行。
二、设计过程和问题——监控“如何达成目标和学情个体关注度”
根据 “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每一目标指引相应的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这样即使不同教师教学风格不同,不同学生学习能力有差异,基本的授课内容和过程指向性都是清晰明了的,每一步进展到何种程度有了明确的考量,课堂上因为语言琐碎、追求形式等造成的无效时间可以减少到最低程度,有效实施教学过程自我监控的优化。
三、察看学情,检测评价——监控“目标达成率”
学生学到什么比教师教了什么更重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能有效监测学情。每一个单元我们都设置了课内基础检测题,分配到每个课时中,每节课留五分钟,全面检测当堂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学生能自我监控,教师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检测题的设计依据就是“评价目标细目表”。接着,在每天的作业中也要体现每堂课事先制定的知识,能力重点,主要是做课外基础检测题和提高题。最后在阶段测试,期中期末复习及考试中整合阶段的知识,能力重点,使学生反复循环,不断提升,体验学习的有效,感受学习的快乐。
目前我已制定了两个学期的“课堂教学双向细目表”,它简洁、具体的课堂质量临控方式,有力地保障了课堂教学目标的精准、务实、到位,使课堂的每个基本环节基于每个学生的认知和体验,有了明晰、规范、可操作的学生和教师自我监控的方式,使我们的教学真正体现让学生“减负增效”,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2. 双向细目表是什么
(1)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标准化考试是为特定的目的、在特定的范围内使用的考试,只有目的明确才能使考试有效、可靠,所以,标准化考试首先要确定考什么,为什么考,考什么人。这类问题要用“命题双向细目表”的形式表现出来。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一般地,表的纵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内容,横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能力,或说是在认知行为上要达到的水平,在知识与能力共同确定的方格内是考题分数所占的比例。因此,这种命题双向细目表具有三个要素:考查目标、考查内容以及考查目标与考查内容的比例。表中所列的各种能力水平的依据,一般是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关于教学认知目标所分为的六个层次,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这六个层次是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递进的关系。组织教育统计、测量专家和学科专家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编制出双向细目表。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依据,双向细目表建立了考查标准,体现了考试的目的。它的贡献在于:保证了考题对要考查的内容有较宽的覆盖面;使考试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命题双向细目表不宜随意更改,只能随考试大纲的修定而修改。 (2)、制定试题(卷)的质量标准:衡量考试的质量通常有四个重要的指标:即考试的效度、信度、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 ①效度。考试的效度是指通过一次考试能确实地测量到它所欲测量的东西的程度,可用考试的内容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来表示。标准化考试要求效标关联效度在0.45以上,考试才算有效。内容效度没有确切的数据指标,它是由测验编制者、使用者运用分析判断得出的结论。一般认为,内容效度应达到80%左右。②信度。考试的信度是指考试结果的可靠性程度,可用等值系数、稳定系数和内在一致性系数(分半系数)来表示。标准化考试的信度系数要求在0.90以上,最低不小于0.80。美国有些标准化考试的信度系数要求在0.96以上。③难度。试题的难度即试题的难易程度,可用通过率来表示。各个试题的难度以适中为宜。试题太难或太易都不会有好的区分度,其信度也会降低。国外许多研究者以及我国的试验结果证明,只有难度中等的试题才是较好的。除去个别的例外。 ④区分度。试题的区分度是指试题对不同被试者鉴别其能力的程度,可用题目得分与总分间的积差相关系数作为区分度指标(对选择题),可用高低分组各占27%的被试者的通过率之差来表示(不限题型)。如何编制双向细目表?(1)按知识要点进行纵向设计。这个过程包括:①列要点。先要认真分析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识点找出来。然后列出其中重点,通常是把新授的、经过一定训练的内容,作为测验重点。②定比例,即确定每一类要点应占的分数比例。上表侧重于书面考试。其实按照课程标准,语文考试应该从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进行试卷编制的纵向设计,按不同学段确定这五个方面分数比例。(2)按能力水平进行横向设计。按能力水平进行横向设计这个过程包括:①将能力要求从左到右逐步列出,这张表列出了五项: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也有人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简化为三项:识记-理解-运用积累-理解-运用②参照本次评价目标分配分数。低年级识记分数比例应高一些,随着年级升高,运用分比例逐步提高,识记分数比例逐步降低。(3)将双向设计合计总分,根据各知识点的内容进行调整。同时,还要学会关于客观性试题和论文式试题的科学命题。要掌握多种评分方法,并学会对考试结果进行难度分析和区分度分析。命题双向细目表的编制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学的实验基础、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是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它在学生的智能结构发展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物理学科考试体系,如何大面积进行物理实验操作考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问题。我们在考试改革中,大胆应用现代教育改革思想成果和技术成果,力图把素质教育的目标科学地纳入各类考试中,从而促进了物理实验的教学改革,大面积地提高了物理教学质量,加速了素质教育目标的圆满实现,逐步形成了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物理实验操作考试新模式。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应建立在掌握实验的基本理论、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在进行物理实验操作考试时,首先就要确定考查目标,考查目标既要参照教学大纲中对学生要求具备的实验能力,又要遵循考察目标的可测性、层次性、有序性等原则。在已经确定物理实验教学目的的基础上,在摄制实验操作考试录象片之前,我们必须撰写一个能够体现测试目标的文字稿本。为了克服命题上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增强命题的客观性和规范性,使考试趋于科学化,撰写文字稿本前,编制一个科学的命题双向细目表尤为重要。一、命题双向细目表的结构所谓命题双向细目表实际上是一个命题计划表,它能体现考查目标和考查内容这两个方向上涉及的各个项目及所占权重比例。(见下表)物理实验操作录像考试双向细目表:操作认知 观察能力 动手能力 推理能力 设计能力 数据处理能力 合计仪器识别2 2仪器使用2 2仪器选择1 1 2仪器组装1 1 2实验步骤2 2数据读取2 2故障排除1 1 1 3数据处理3 3误差分析2 2合计2 3 4 5 3 3 20从表中可知,命题双向细目表由3个要素组成:1.考查目标,亦称考查能力层次它体现了物理实验操作考试对学生应具备的具体能力的要求;2.考查内容,亦称考查知识块。它体现了物理实验操作考试涉及的基本内涵及纲要。3.考查目标与考查内容所占的比例,亦称权重。它反映了物理实验操作考试目标与内容之间的相对重要性,体现了考试的侧重点与倾向性。按科学程序制定出来的命题双向细目表,可以较好地回答该门考试在能力上“考什么”和在内容上“考什么”的问题,而且具体地规定了各项考查的比例。因此,按命题双向细目表来命题,可比较客观地反映考试所要考的东西,是命题规范性的具体体现。
3. 如何运用双向细目表分析语文试卷
如何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题
【文章导读】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般双向细目表纵向为要考查的内容即知识点,横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能力,或说是在认知行为上要达到的水平,通常采用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等级。这是按美国教育家布鲁姆(B.Bloom)目标分类划分的,是从最简单的、基本的到复杂的、高级的认知能力。每前一目标都是后面目标的基础。即没有识记,就不能有理解,没有识记与理解,就难以应用。
(1)知识(识记):是对知识的回忆。其中包括对具体事物、普遍原理、方法、过程、模式、结构等方面的回忆。
(2)领会(理解):是最低层次的理解。它与完全理解并不是同意词,与完全掌握信息也不是一回事。领会是指对交流内容中所含的文字信息的理解。
(3)运用: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对抽象概念的使用。这些抽象概念可能是一般的观念、程序的规则、概括化的方法,也可能是专门性的原理、观念和理论。
(4)分析:是将交流的内容分解成几个要素或组成部分,以便分清一个事物中各要素或各部分的层次关系。
(5)综合:是将所分解的各个要素或组成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是对各个要素或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加工的过程和进行排列组合以构成一个比较清楚的模式或结构的过程。
(6)评价:是为了特定的目的对材料和方法的价值所作出的判断。也就是说,对材料和方法符合标准的程度所作出的定量或定性的判断。
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这六个层次是从学习过程的理解能力来划分的,它适应于任何一门学科,而且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双向细目表的突出特点在于:
保证了考题对要考查的内容有较宽的覆盖面;使考试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命题双向细目表不宜随意更改,只能随考试大纲的修订而修改。
制定了试题(卷)的质量标准。本人认为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命题的目的性 命题前教师要确定好考试(考查)的目的、意图。
2、根据考核、考查的目的要求确定试题的难易度、梯度。一般的难易梯度为1:2:7。
3、认真分析教材,理清知识脉络,确定命题的重点和难点。
4、拟定试题的框架,题型的设置及每个试题的题量。
5、确定每个试题的知识点分布情况。
6、根据命题的预设结合课本知识选配试题。
衡量考试的质量通常有四个重要的指标:即考试的效度、信度、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
(1)效度。考试的效度是指通过一次考试能确实地测量到它所欲测量的东西的程度,可用考试的内容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来表示。标准化考试要求效标关联效度在0.45以上,考试才算有效。内容效度没有确切的数据指标,它是由测验编制者、使用者运用分析判断得出的结论。一般认为,内容效度应达到80%左右。
(2)信度。考试的信度是指考试结果的可靠性程度,可用等值系数、稳定系数和内在一致性系数(分半系数)来表示。标准化考试的信度系数要求在0.90以上,最低不小于0.80。美国有些标准化考试的信度系数要求在0.96以上。
(3)难度。试题的难度即试题的难易程度,可用通过率来表示。各个试题的难度以适中为宜。试题太难或太易都不会有好的区分度,其信度也会降低。国外许多研究者以及我国的试验结果证明,只有难度中等的试题才是较好的。除去个别的例外。
(4)区分度。试题的区分度是指试题对不同被试者鉴别其能力的程度,可用题目得分与总分间的积差相关系数作为区分度指标(对选择题),可用高低分组各占27%的被试者的通过率之差来表示(不限题型)。
一、命制试题《双向细目表》A及说明
命制试题《双向细目表》A
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所占分值
概念题
15
10
5
30%
基本题
20
15
5
40%
变式题
5
7
10
22%
拓展题
3
5
8%
合计分值
35
30
20
15
100%
表A的使用说明:
1、表A主要是确定各个大题中每类试题的所占分值比例,其目的是确定出概念题、基本题、变式题、拓展题在个大题中的分值分布情况,即构建试题分值框架。
2、各类题型在每个试题中所占分值要根据考查目的而有侧重分部,一般来说概念题、基本题应分布在第一、二大题中,变式题、拓展题应分布在第三、四大题中(也可灵活地穿插),其目的是要体现试题的梯度,遵从由简到繁、有易到难、由基础到综合的学生答题原则。
3、题型的设置、大题数量的确定、各个大题中每个小题的选配都应在本表中设计出来,各类题型的分布要落实到每个小题中。
二、命制试题《双向细目表》B及说明
命制试题《双向细目表》B
第一章
(节)
第二章
(节)
第三章
(节)
第四章
(节)
所占分值
第一题
5
10
10
10
35分
第二题
10
5
5
10
30分
第三题
5
5
5
5
20分
第四题
5
5
5
15分
合计分值
20分
25分
25分
30分
100分
表B的使用说明:
1、表B主要是确定各大试题在各章节中所占分值的分布情况(表中数据仅供参考)。
2、各章节的分值要根据章节的知识特点来确定分布情况。概念类章节(字词类知识)要在第一、二题中分布多些,运算类章节(阅读类知识)要在第三、四题中分布多些,推理、探索类章节(写作类知识)要分布在后面的题中。
3、各类试题的配置要具体到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点上,这样能使各个知识点在每个题型中合理配置,避免知识点的无意重复或遗漏。
即使是按照双向细目表命制的试题,当一份试卷编排好以后,整合试卷时还要综合考虑试卷的总体难度、题量大小等问题。因为不同的题目搭配在一起,由于相互作用,会使原来各自的难度和答题时间发生细微的变化,这时需要重新进行总体上的综合考虑。再就是看试题表述是否简洁、规范,符合学科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风格,图形是否优美,能不能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舒适感,试题语言亲切,能给学生带来信心与动力,而不是带来紧张气氛,这样就可以减少非实质性因素而带来的不必要误差。同时应由命题人员单独、正式地对试题作答一遍,以发现问题,加以改正。
总之,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应严格遵循有关工作程序开展,以防止出错及疏忽。
4. 如何设置试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内容 层 级 题型 出处 分值 比例 知识点整理
题号 内容 识记 理解 分析综合 表达应用 欣赏评价
一、
文言文阅读 (一) 1 默写诗句 ∨ ∨ 填空 教材内 15 28% 字词的出错率要控制,尤其是重点字词
(二) 2 文学常识 ∨ 填空 点击 4 课内外文学常识积累
3 诗歌整体
和局部理解 ∨ ∨ 选择 点击 理解诗中词语的含义和诗歌的主题
(三) 4 文学常识 ∨ 填充 教材内 2 课内外文学常识积累
5 翻译句子 ∨ ∨ 简答 教材内 3 实词活用
6 理解 ∨ ∨ 选择 教材内 3 每段的含义和作用
(四 ) 7 解释字词 ∨ ∨ 填充 教材外 4 实词活用
8 解释句子 ∨ ∨ ∨ 简答 教材外 3 实词活用
9 文意理解 ∨ ∨ 简答 教材外 2 根据文意寻找相对应的句子
10 主旨理解 ∨ ∨ 简答 教材外 3 关键词的理解
三、
现代文阅读 说明文阅读 10 选词填空 ∨ ∨ 填充 教材外 3 32% 区分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区别
11 照应指代 ∨ ∨ 选择 教材外 3 根据文意找出相应指代的内容
12 说明方法 ∨ ∨ ∨ ∨ 填充 教材外 3 说明方法及作用的理解和运用
13 概括理解
∨ ∨ 简答 教材外 9 段落大意
14 实际应用题 ∨ ∨ 简答 教材外 6 从提供的材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记叙文阅读 15 看拼音写汉字 ∨ 简答 教材外 3 找关键词语
16 照应概括 ∨ ∨ 简答 教材外 3 寻找文中相应的内容并概括
17 照应指代 ∨ ∨ 简答 教材外 3 寻找文中相应的内容并概括
18
修辞 ∨ ∨ ∨ 简答 教材外 4 修辞方法及作用
19 句意的理解 ∨ ∨ ∨ ∨ 选择 教材外 4 结合文中主旨把握句子含义
20 缩写 ∨ ∨ ∨ ∨ 问答题 教材外 8 归纳文章六要素及主旨
四、
作文 20 作文 ∨ ∨ 写作 教材外 60 40% 作文标准
5. 如何编制小学语文双向细目表
小学语文的双向细目表一般是通过大量的语文练习来完成的。
6. 如何编制双向细目表
向细目表(two-way checklist)是一个测量的内容材料维度和行为技能所构成的表格,它能帮助成就测量工具的编制者决定应该选择哪些方面的题目以及各类型题目应占的比例。
双向细目表(Table of specifications)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关联表。 双向细目表的制作应该同课程大纲及考试大纲的相关规定具有一致性。考核知识内容的选择,要依照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要求,试题范围应覆盖课程的全部内容,既要注意覆盖面,又要选择重点内容,时间以中等学生120分钟能答完为限。
制作双向细目表时,试卷中拟对学生进行考核的“考核知识点”须按章次进行编排;双向细目表中考核知识点的个数须与试卷中涉及的知识点个数相一致。 双向细目表中的能力层次采用“识记”、“ 理解”、“ 应用”、“分析”、“ 综合”、“评价”等作目标分类,体现了对学生从最简单的、基本的到复杂的、高级的认知能力的考核。每前一目标都是后续目标的基础,即没有识记,就不能有理解;没有识记与理解,就难以应用。所以一个考核知识点在同一试卷中对应一种题型,原则上只能对应一种能力层次。
7. 在试卷命题过程当中,双向细目表的作用有哪些
双向细目表(two-way checklist)是一个测量的内容材料维度和行为技能所构成的表格,版它能帮助成就测量工具的编权制者决定应该选择哪些方面的题目以及各类型题目应占的比例。双向细目表(Table of specifications)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关联表。双向细目表的制作应该同课程大纲及考试大纲的相关规定具有一致性。考核知识内容的选择,要依照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要求,试题范围应覆盖课程的全部内容,既要注意覆盖面,又要选择重点内容,时间以中等学生120分钟能答完为限。制作双向细目表时,试卷中拟对学生进行考核的“考核知识点”须按章次进行编排;双向细目表中考核知识点的个数须与试卷中涉及的知识点个数相一致。双向细目表中的能力层次采用“识记”、“ 理解”、“ 应用”、“分析”、“ 综合”、“评价”等作目标分类,体现了对学生从最简单的、基本的到复杂的、高级的认知能力的考核。每前一目标都是后续目标的基础,即没有识记,就不能有理解;没有识记与理解,就难以应用。所以一个考核知识点在同一试卷中对应一种题型,原则上只能对应一种能力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