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1-02-25 15:01:00

『壹』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设计
【说明】
认识植物的营养繁殖最好可以安排一个实践活动,把学生带到园艺场实地参观考察,在园艺场技术人员的协助下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条件许可的话,教师不妨多考虑考虑如何组织学生去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园艺场的物质条件和技术资源。这样理论联系实际,效果一定很好。而且在后续的栽培植物方面也可以省却不少准备材料的烦恼,获得不少技术方面的指点,大大提高学生研究的兴趣呢!
当然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方案,大多数学校的科学教师只能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这里的材料准备、教学方案也是按照我们的“常态”来设计的。
一、导入。
1、提问揭示课题:我们都知道把种子撒到地里可以长出新的植物,可是不用种子可以繁殖吗?(板书课题)
二、认识植物的营养繁殖。
1、讲述:实际上有很多的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外,还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繁殖。你见过这样的植物吗?
2、学生分组讨论,把结果记录在活动记录上。
3、小组汇报。
4、教师整理,在黑板上记录。
5、引导学生归纳、认识植物营养繁殖的方式: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它的繁殖器官。可是像我们刚才讨论的这些植物都可以利用营养器官进行繁殖,我们把这种现象叫营养繁殖。(板书:根繁殖、茎繁殖、叶繁殖)
6、提问: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可以利用根、茎、叶来繁殖?
7、师生共同探讨。
三、认识人工营养繁殖的常用方法——扦插、压条、用地下茎繁殖。
1、谈话:既然很多的植物都可以利用营养繁殖的方式来繁殖,你有信心利用这样的方法来培育一株植物吗?
2、讨论:你打算选择培育什么植物?它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繁殖?

『贰』 译林(小学)英语五年级(上下册)各单元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本课的核心话题是谈论人的外表形象(look),‘talking about sb’s look’是教学重点,设计多姿多彩的切合学生实际的各种任务,创设情景以提高其听说读写水平。

通过学习语言材料,让学生获得运用所学的有关词汇,短语及句型,描述人的外貌特征,并能结合实际生活进行灵活运用的能力。并借用媒体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实践、合作与探究等方式学习英语。

使学生确实从学习中学会了如何谈论外貌,同时还学会了识别不同人物外貌特征,丰富了学生生活,同时也是一种真实的体验,增加了学生的语言实践,促进了他们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同时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要求他们不以貌取人,多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友好地描述别人的形象。

第二单元: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食物。在A部分,学生将学习一些食物和水果的名称,如汉堡包、西红柿、三明治、蔬菜等,并学习你喜欢的句型,以及回答:是的学生应该做大量的听说练习来掌握这个句型。  

由于年龄小,生动活泼,学生喜欢直观生动地思考,对游戏、比赛和一些新知识特别感兴趣。这个阶段的重要任务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努力创造一个玩中学、玩在学习的教学情境。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尽力鼓励学生说英语,特别是给差生创造机会,使他们能够努力取得成功。

第三单元:

新单词的教学中,能采用韵律的形式教授新知,并充分利用体态语言和实物演示将每个知识点呈现的直观、生动、易学、有趣,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在单词的操练上,我采用了不同的朗读形式和游戏,既对学习的单词进行了操练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同时将单词溶在旧句型中,将重点句溶在会话中;把单词的读音、拼写、词义理解紧密的结合起来,并与句型练习相串联。

使单词与句型成为一个有机的知识链,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融合中自然掌握。在操练和应用比较成熟的基础上,又引导学生将所学句型演唱下来,使得学生能够在有意义的情景中开展认知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乐中学,学中乐,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四单元:

本节课主要学习句型Can I use your pencil? sure. 这堂课的教学重点是复习巩固已经学过的学习工具的单词以及本单元的重点句型“It’s …your….”。

同时学习新单词,教学内容比较多,形式也很多样,就整堂课学生的表现来看,大多数同学参与意识都比较强,主动性较高,都能够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

第五单元:

本堂课学生配合积极,课堂氛围不错,做到全英教学,运用简单手势和课堂用语及教学,给学生学习英语创造一个有利的英语学习环境。

对于每一个发言积极的学生予以鼓励,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设计的两个操练句型的环节,学生能够踊跃参与并掌握句型,达到了课堂效果。

在课堂上运用拼读法教学单词,可以增强学生认读单词的能力,更能让学生读音准确,在以后的课堂会继续使用。

第六单元:

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的方式和任务型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本课堂我以“Which one do you want?”为主题,先组织学生唱一首英语歌曲,活跃课堂气氛。

然后利用部分实物、图片及单词卡片复习颜色、服装、学习用品等词,为接下来本单元的学习做好铺垫。

在课堂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安排,运用真实的实物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创设购物情景,一次引出新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单词教学放到一定的情景中,做到“词不离句”使教学衔接比较自然,步步引入。

第七单元:

堂课的内容是湘少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What time do you get up?”。 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听懂,会说短语get up, have breakfast, have English class, come home。

能听、说、读、写几个简单短语。能运用句型“What time do you …?”询问他人的作息情况,并能对该询问作出回应,还要能听懂、会说本课A部分对话。对学生的尽要求是掌握句型,能用英语准确迅速地反应出时间的说法。

『叁』 谁的工作室里有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教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1—3页课本插图,使学生懂得多种渠道学语文的道理,培养他们从小养成多方面积累、多渠道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2.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4—5页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学会修改作文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逐步养成认真修改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学会修改作文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学习语文的几种渠道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题导入 :同学们,你们平时主要是通过什么渠道学习语文的?(生:语文课)但是,学习语文还有许多渠道,你们想知道吗?(板书课题:多种渠道学习语文)
二.初步观察第1—3页的插图,根据地点把插图分为三类
1.家中:第一页的插图。
2.学校:第二页上面的两幅,第3页下面的两幅。
3.校外:第2页下面的四幅,第3页上面的四幅。
三.分类指导观察插图
1.指导观察第一页上部和中部的一组插图。
(1) 把两幅图联系起来观察,谁能说说图上分别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 看了这两幅图,你有什么启发?(收听广播节目、通过热线电话问疑解难是学习语文的渠道之一)
2. 指导观察第1页下面的两幅插图,思考:这两幅图上分别是谁,正在干什么?
3. 通过以上观察,你知道在家中同学们可以利用哪些渠道学习语文呢?(收听广播、利用电脑、观看电视)
4. 指导观看第2页上面的两幅图。
(1)请同学们看看这两幅图,看看图上分别是谁,在干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弄清图意。
(2)语文课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阵地、主渠道,我们的语文知识和能力主要从语文课上习得,那么我们怎样来上好语文课呢?
学生回答、老师小结:要做到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还应该养成坐姿端正,书本文具摆放整齐、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的良好习惯。
5、观察第3页下面的两幅图。
(1)指导观察插图,弄清图上分别有哪些人,在干什么,是怎么做的。
左图:人物——校长、三名小记者
地点——学校橱窗前
事情——采访
怎么做——用摄像机、手持话筒、做纪录
右图:人物——兴趣小组成员
地点——教室
事情——猜谜语(或讲故事)
(2) 指导学生说图。提示:右图应安排好说的顺序,抓住中心人物的表情动作来说。
(3) 同学们在学校里参加过语文学科的哪些课外活动呢?这些活动对你学习语文有哪些帮助呢?
学生交流体会,老师总结: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着一渠道学习语文,在活动中长见识,提高才干。
四、作业设计:
学习语文的渠道很多,不光可以在课堂上学,在校园里学,在家庭中学,还可以在社会这个大学校中学。我们还能通过哪些渠道学习语文呢?你愿意试一试吗?那就请你开动脑筋吧!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更多学习语文的渠道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从地点上看,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学习语文?(板书:家中、校内、校外)
2、课本给大家介绍了哪几种家中学习语文的渠道?(板书:听广播、看电脑、看电视)介绍了哪几种校内学语文的渠道?(板书:课堂学习、课外活动)
二、 继续观察插图
1、 观察第2页下面的四幅图。
(!)弄清人物、地点、事情,说图意。
a. 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到工厂参观。
b. 同学们观看航模表演,辅导员正给同学们讲解飞机模型。
c. 同学们穿上小军装,参观军事基地,津津有味地听解放军讲解武器装备。
d.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进一步说出少先队员不怕脏、不怕苦的精神。
(2)教师小结:同学们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2、 观察第3页上面的四幅图。
(1) 引导学生说出整体图意:学生在图书馆借阅课外书
(2) 逐一说出图意。
a. 一位小学生在图书室查找书名目录。
b. 同学们在图书馆里阅读课外书报。
c. 同学们在图书馆的书架前挑选课外书刊。
d. 同学们从图书馆借到了自己想看的书。
(3) 教师小结 :我们无论学习哪一门学科,都离不开课外阅读,学习语文更是如此。所以,同学们应该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三、 总结与延伸
1、通过本课学习,你又知道了哪些学习语文的渠道?(板书:课外实践、课外阅读)
2、上节课我们曾经布置大家思考学习语文的其他的渠道,你们想到了吗?现在就请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吧! (说的好的予以板书)
(1)家中学语文。
a.网上学语文。
b.与家人交谈,学习群众语言。
c.饲养小动物,种植植物,写观察日记。
(2)校内学语文。
a.自办墙报板报。
b.留心校园生活,做有心人,积累写作素材。
(3)校外学语文。
a.留心大街小巷中的字牌标语学书法。
b.利用假期参加社区活动。
3、总结:“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和学习中处处有语文,只要我们做学习语文的有心人,养成多渠道学习语文的习惯,我们的语文水平一定能不断提高,语文能力一定会不断增强!
四、作业设计:预习下一课时的学习内容。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使学生了解并学会修改作文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
能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学会修改作文的意义和作用。
教具准备:挂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第4页图中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关于修改作文的问题。(板书课题:文章不厌百回改)
二、理解“文章不厌百回改”的意思
1、提示“厌”、“百”的意思。
2、学生试说句意。
3、明确句意:文章写好了,要经过反复修改,才能成为好文章。
三、出示小资料(用投影片打出)
1、读后讨论:魏巍为什么要反复修改自己的文章?修改的结果怎样?说明了什么?
2、教师指点:魏巍最初选取了二十多个感人的事例,但事例太多,读者反而印象不深,所以他要反复修改。结果长文变短,却更加精练,更加感人。这正说明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道理”
3、讨论:作家写作要修改,我们小学生写作要不要修改呢?为什么?(小学生学习写作时间不长,作文当然不可能一次就写得尽善尽美,必须进行反复修改。)
四、继续观察第4页下面的图
1、图上是谁?在干什么?是怎么做的?
2、图上同学们修改作文时有哪些习惯值得我们学习?
(1)坐姿端正。
(2)握笔姿势正确。
(3)书本、文具摆放整齐。
(4)专心致志。
五、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1、我们写好作文后应该怎么做?(通读全文后,再边读边逐段改)
2、发现需要修改的地方应该怎么做?(使用修改符号)
六、观察第五页的插图,学习应用修改符号修改作文
1、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文字,看看里面一共修改了几处,是怎样修改的。
2、请同学们一句一句地读,先读修改以前的再读修改以后。
3、刚才我们看了小作者的修改,想一想:我们自己修改作文的时候应从哪些方面来考虑呢?
明确:
(1)错别字
(2)标点不当
(3)用词不当
(4)语序颠倒
(5)语句多余
(6)词语脱漏(等)
5、你从小作者的修改中学到了哪些修改符号?你还知道哪些修改符号?
6、运用修改符号修改改好作文后还应该怎么办?
七、总结
1、同学们打好作文草稿后应该怎么做?
2、总结谈话:学会修改作文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习惯。学会修改作文,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对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和语文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八、我的教学反思:

教学随笔: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预习提示:
春日融融的三月,是百花争艳的季节,更是一个植树造林的季节,绿化地球的季节。仔细阅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试着说一说,山岭在植树前后有什么不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九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两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4.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体会到植树带来的好处,和诗歌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植树的快乐。
教学重点::
抓住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想象等方法,感受到自然的和谐。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生字;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春天来了,我们久封的心门也随着这暖暖的春光被打开,总是希望能够出去走走.看看。大家能不能告诉我,如果出游,你会选择哪里?
2.大家说的地方不少,可是我们都可以用几个词语来概括它们的特点。(春色满院、桃红柳绿、姹紫嫣红、春意盎然……)去这样的地方游玩,我们的心也醉了,那里的风是那样的柔、水是那样的清,那里的春光也格外明媚。让我们和一群植树的孩子一起出发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二.初读课文:
1.这又是一首诗歌,读诗歌的要求是什么?(除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外,还要把诗歌的节奏读出来。)
2.自由读,教师巡视。
3.开火车读教师出示的词语,教师注意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
歌谣 绿袍 裸露 煎熬 寂寞 松鼠 叽叽 支撑 锨 镐
4.齐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裸露”(边音)“撑”(后鼻音)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错误。教育学生在同学读书的时候不要打断,有问题先用铅笔在书上轻轻地画上记号。
6.学生点评。
7.听了大家的读,我们把许多隐藏的“地雷”挖了出来。请大家再朗读课文,在读之前,想一想刚才的哪些问题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想好了再读,希望能够比刚才有一个提高。
8.有进步吗?把自己的进步告诉大家。由于时间关系,选择一个自然段,向大家展示。
9.指名读,评价。
三.初步学习第一、第八自然段。
1.请一、二两组的同学读第一自然段,三、四两组的同学读第八自然段,我来读课题。读完,你们发现了什么?(第一.第八自然段结构相似,前后呼应,有点题的作用)
2.想一想上学期学的《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再读一读,想想有不同的地方吗?
3.从“荒山野岭”到“青山碧岭”,这仅仅是文字上的不同吗?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四.学习生字。
1.“谣、袍、裸、寞、叽”想一想他们有没有同胞兄弟?他们和他们的兄弟区别在哪里?把他们的特征记牢。2.和学生共同书写“鼠”,帮助学生摆好间架结构。3.描红。4.写《习字册》
教学随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读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句诗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投影片、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上节课,我们找出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荒山野岭”,一个是——“青山碧岭”,你们说老师应该分别用什么样的粉笔来书写这两个词呢?
2.看到“荒山野岭”,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那“青山碧岭”呢?
4.让我们打开书本,看看诗人用他手中的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怎样的“青山碧岭”画面吧!
二.学习三-七自然段:
1.自由读。告诉大家,我们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哪些场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或者是你的感动.或者是你的快乐!
3.学生朗读,教师.学生共同评价,教师点拨。
①“煎熬”
什么是煎熬?如果你是裸露的山岩,你来诉说自己的痛苦吧。
②“林涛”
什么像波涛一样上下翻涌?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把你感受到的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心中有图画,脑中放电影,你就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了。
③小鸟、松鼠、小兔、小猴
我来问问你:“小鸟,你为什么到这里搭窝筑巢?”“小松鼠,你快活得叫什么呢?”“小兔、小猴你们呢?”谁来读读,把这种快乐、安全、衣食无忧的感觉读出来,你们现在就是小鸟、松鼠、小兔、小猴的代言人。
④“浑浊”—“碧波”,“咆哮”—“轻抚”
读一读这两对词语,给你怎样的感受?
4.诗人给我们描述的画面是多么美好呀!齐读。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从“荒山野岭”到“青山碧岭”,是谁的功劳?一起读第二自然段。
2.锨.镐的声音是多么单调,可是为什么是“歌谣”?
3.齐读。
四.再次学习首尾自然段:
1.“我们”因为什么而快乐?
2.春光特别喜欢“我们”,染绿了“我们”的双脚,“我们”以自己的行动让春光更加美丽。
五.朗读全诗:
1.齐读。
2.尝试背诵。
板书: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荒山、野岭———————青山碧岭
裸露、煎熬 林涛、动物的家
教学随笔: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luǒ lù sōnɡ shǔ jì mò huānɡ shān yě lǐnɡ
( ) ( ) ( ) ( )
jiān áo páo xiào ɡē yáo zhī fán yè mào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谣( ) 袍( ) 裸( ) 煎( )
摇( ) 包( ) 颗( ) 剪( )
寂( ) 撑( ) 撒( ) 涌( )
叔( ) 掌( ) 散( ) 勇( )
三.用“√选出下列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春风(fēnɡ fēn ) 染绿( lǜ lù ) 锨镐( ɡāo ɡǎo )
涌起(yǒnɡ yōnɡ ) 结束(sù shù ) 树丛(cónɡ chónɡ)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山岩 ( )的家园
( )的河水 ( )的煎熬
( )的树丛 ( )的果园
滋润( ) 抖动( )
拥抱( )

2.只拣儿童多处行
预习提示:
第一课时
1、认真朗读两遍课文,要求读正确,通顺。
2、默读课文,从文中圈出生字新词,短语。
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搜集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5、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生字开花(四字组词)
(2)抄写两遍词语。
(3)解释重要的词语。
第二课时
1、浏览课文,用“﹏﹏”画出优美句子或段落,并在旁边批注体会或感受。(不少于两处)
2、尝试回答课后习题。
3、摘抄本课中你认为印象最深最有启发的句子和段落。(不少于两处)
4、领悟本课的写作特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绳子,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
4.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教学重点:
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理清课文脉络。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相关的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出示春景图:
谈话: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去春游。谁能给大家描绘一下春游时的情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
2.板书课题: 只拣儿童多处行
3.简介作者: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大多书写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深挚,情真意切。
4.读题质疑:
题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学生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
指名读词语
3.学生质疑。
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隙地忸怩烂漫
查字典理解:成千盈百儿童不解春何在使出浑身解数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分段读文,
思考: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
2.交流画出的词语。
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
3.安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
第二段(3-4):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第三段(5-8):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
第四段(9--):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4.练习有感情朗读。
四.课堂练习
1.写字指导。
2.学生描红,临写。
教学随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1.2两自然段,理解课文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投影片.课件资料.及朗读课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过渡导入
1.提问:“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是什么意思?“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呢?
2.指名回答。
3.抓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提问:课文中写了哪些地方儿童多?
根据回答板书: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院里
4.过渡: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画出表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出示句子。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即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3.说一说这句话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在下面画上记号。
成千盈百闹嚷嚷挤飞涌出小天使
4.指名读然后齐读。
5.完成课后练习5第一小题:这句话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小天使”比喻谁?这样写你觉得怎样?
学生回答。
6.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肆』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教学反思

《它们是来怎样延续后代源的》单元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的,遵循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了解“生命的共同特征之二一生物的繁殖”的要求进行建构的。在三年级(上)《我眼里的生命世界》学生通过寻找校内外有生命的物体,初步探求生命世界的奥秘,对生命现象和事物的表面认识发展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三年级(下)《植物的一生》带领学生对植物从种子的萌发到根、茎、叶、花、果实的形态功能做较深一层的研究,亲身经历植物生长每个阶段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神气与伟大,体验到了长期种植和观察活动的辛苦与快乐。四年级(下)《养蚕》让学生在养蚕活动中能观察到一个生命的完整周期,获得知识、情感、态度、方法等各方面的收益,让养蚕成为学生终身难忘的体验过程、发展过程和成长过程。到了五年级,他们将继续通过观察并结合一些实验活动,收集资料,更为全面,深入地认识动植物繁殖方式的多样性和人类进行繁殖及哺育后一代,让学生认识到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体会到生命的来之不易,从而增强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伍』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怎样移动重物教学反思

《怎样移动重物》教学反思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本课的前半部分“认识杠杆”,我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也很容易理解杠杆的三个作用点:阻力点、支点、动力点。其中,对于书中介绍的几种工具,学生自行找出它们的三个作用点,有利于学生对这三个部位的熟悉,也有利于后面杠杆尺的研究中,学生关注这三个作用点之间的联系。本课的重点是“研究杠杆的秘密”。难点是怎样判断这种杠杆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或是不省力也不费力。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理念。因此,小学科学课堂应以探究为基础,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不断激发学生的活力,引导他们理解、认识、探索、发现,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增长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通过动手动脑、亲自感知,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通过简单的说教和讲授教给学生。本课教材的安排就体现了这一理念,教科书只是展示了一组学生活动情景图,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杠杆的基本性质,这就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提供了开放的探究空间,有利于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展开活动。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得以提高。
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在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已经初步认识了什么是简单机械,于是利用杠杆类工具在生活中运用最广泛、最直观的撬棍撬讲桌的情景引入本节课的研究,学生有类似的生活经历,利于学生观察并引发思考。通过对书中示意图的研究,学生对杠杆的用力点、支点、阻力点有了较直观、清晰的认识;又通过两个活动:(1)将杠杆的概念进行推广应用,引导学生分析了用撬棍撬窨井盖、跷跷板工作时发挥作用的位置,并标出它们作为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2)利用书中的图,对于身边的常用工具进行观察、分析,使学生对杠杆类工具有初步的认识能力。在有了以上的基础后,利用杠杆尺研究杠杆工作的原理就十分容易了。学生在合作实验中,意识到了相互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找出了杠杆工作的原理,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发展了实验探究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引发问题。
从实验中围绕如何“把讲台抬起来”进行,通过创设学生常见的又充满趣味的情境来引出研究的内容,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启发引导,鼓励猜想。
在上面的“把讲台抬起来”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在课本的两张图片中发现秘密,并猜想杠杆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省力?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费力?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不省力又不费力?可能是什么原因?在这一环节中根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的研究,来判断什么时候杠杆是平衡的,什么时候是不平衡的.从而学习到杠杆的省力与省时间。
三、悉心辅导,设计实验。
主要让学生用平衡架来进行实地研究。因为平衡架是在两边各挂钩码使其平衡,学生对把平衡架的实验结果与杠杆原理联系起来有一个思维的转化过程,并且让学生找到支点、阻力和动力这三个点,充分地预测,进行实验验证,获得一组正确的数据。
四、组织讨论,获得结论。
在学生通过实验获得一组科学的数据后,组织学生对这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杠杆原理。

『陆』 统编(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20《金字塔》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孙悟空传照片吗哦噢我是什么孔雀斑

『柒』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反思是每一个语文老师对自己的真实监督和思考,应该真正的从自身着手,好好反思一下下,你面对的是一个很大的责任

阅读全文

与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