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江苏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书

江苏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书

发布时间:2021-02-21 23:30:09

①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电子课本,可打印的

可以打印的

② 我要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书中的所有古诗

《春晓》唐抄·孟浩然
春眠不觉袭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缤纷的落花。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陶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
泉眼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③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电子书

这时我心中的怒火像皮球泄了气似的全没了。“奇怪爸爸妈妈都没弄,那会是谁专呢?属”我想。
为此我在热水壶旁等了一个小时,就在等嫌犯。过了一个小时终于让我发现了。
只见当时木塞从原本的位置掉到了桌子上,随后冒出蒸汽来。我想“这应该和这蒸汽有关,。”我就上网查了一下终于知道答案了。
答案:蒸汽在热水壶里呆太久想逃出来,便有一股蒸汽把木塞推出来。我终于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答案了。我手舞足蹈地到爸爸面前炫耀。
爸爸却笑着说:“瓦特在几百年前就发现了。”
不过亲自发现也好。
这就是我的发现小故事

④ 一年级下册语文书——快乐的节日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回译文:春答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缤纷的落花。《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陶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译文:泉眼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⑤ 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书电子课本

先上目录: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

识字(一)

1 春夏秋冬

2 姓氏歌

3 小青蛙

4 猜字谜

口回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

语文园地一

课文 1

1 吃水不忘挖井人

2 我多想去看看

3 一个接一个

4 四个太阳

语文园地二

课文 2

5 小公鸡和小鸭子

6 树和喜鹊

7 怎么都快乐

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

语文园地三

课文 3

8 静夜思

9 夜色

10 端午粽

11 彩虹

语文园地四

识字(二)

5 动物儿歌

6 古对今

7 操场上

8 人之初

口语交际:打电话

语文园地五

课文 4

12 古诗二首

池上

小答池

13 荷叶圆圆

14 要下雨了

语文园地六

课文 5

15 文具的家

16 一分钟

17 动物王国开大会

18 小猴子下山

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

语文园地七

课文 6

19 棉花姑娘

20 咕咚

21 小壁虎借尾巴

语文园地八

具体内容可见网络文库: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电子课本全册课件

⑥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中学语文一年级教材

对《岳阳楼记》一处注释的思考
徐长清
苏教版初语课本选人的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对“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的注释是:“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这个注释将“得无”理解为“怎能不”,表示反问。可是《教学参考书》中这样解释:“‘得无……乎’,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句式,表示推测的语气,意思是‘可能……吧’、‘或许……吧’。”两种解释意思有差别,语气截然不同,究竟哪种理解更贴切呢?
我们先来看各词典对“得无”的解释。《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缩印本):得无,亦作“得毋”、“得微”。犹言莫非,岂不是。《古今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得无也作得毋、得亡、得微。相当于“莫不是”、“该不会”。《古汉语常用词词典》(语文出版社2006年版):得无,副词,表示推测或反问,常跟疑问语气词相呼应。可译为“莫非”、“该不会”等。《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
书馆2003年版):得无——①莫不是,该不会。亦作“得毋”、“得亡”。②能无,能不。
其他词典的解释也是大同小异。由此我们归纳起来“得无”主要有两种用法:1.表示推测的语气,可译为恐怕、也许,如果询问的语气稍重一些,可译为莫不是、该不会等。例如:①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聊斋志异·促织》)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2.表示反问的语气,可译为能不、岂不、怎能不。例如:①为之难,言之得无切乎?(《论语·颜渊》)②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张九龄《感遇》)
张志公先生说:“分析语言现象,必须把它和它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离开一定的语境,把一个语言片断孤立起来分析,就难以确定这个语言片断的结构和意义。”可见,“得无”作何理解要视
其具体语言环境而定,那么在《岳阳楼记》一文中哪一种解释更贴切、更准确呢?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话陈述的对象是“迁客骚人”,作者范仲淹不是当事者,只是以第三者的身份从“迁客骚人”的处境及思想境界揣测他们看了自然景物后的心情.不会不留有余地。如果把这句话理解为用反问来加强语气,那样太绝对化。我们从下文范仲淹行文的风格及语气也可以看出他不会如此: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句中“或”是一个表示推测的情态副词,显得语气比较委婉,表示范仲淹并非把自己的看法强加给古人。再如:“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句中“其”并不是指示代词,而是表示揣测的语气词.从句尾的语气词“乎”及问号也可以看出。范仲淹不把自己的看法强加给古仁人,同样也不会强加给“迁客骚人”。所以,在《岳阳楼记’一文中“得无”理解为表示推测语气更妥当,符合范仲淹陈述的身份.这样全文的行文风格、语气也保持一致。 基于以上的理解.笔者倾向于《教学参考书》中的解释.而对课本中的注释不敢苟同:当然这只是笔者一孔之见,敬请方家指正。
-

阅读全文

与江苏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