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程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程

发布时间:2020-12-15 07:41:24

❶ 怎样教小学三四年级的语文,有什么好的教学方法吗

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正属于一种似懂非懂的时期,对于知识很难做到正确的理解,所以我们应该正确的对其引导,才能使孩子学好语文知识.下面就给大家带来小学三年级辅导学好语文的好方法,给大家作为参考.

(走进语文)

让我试试小学三年级语文辅导学好语文的好方法吧!我建议你每天必须有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可以是完整的或分散的.每天睡觉前问问自己,今天有一小时的阅读时间吗?这对于学好语文是非常重要的.

❷ 小学四年级语文开学第一节课怎么上

课堂教学是所有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所有那些“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等等说法与要求,其实就是要我们想方设法上好每一节课,特别是那些“新”课。而一个学年开学之后的“第一节课”,我觉得尤其重要。

记得零八学年开学前,学校里事先由五年级的老师把两班学生重新分了一下。开学第一天,“百废待兴”,那班学生有一半同学是不认识或者不熟悉的,当然班干部、班主任还有各科老师也还不知道。我清楚地记得那天的开学集会上,当教导主任宣布六零二班的语文科任老师是我的时候,那班学生中的不少人就马上很开心地窃窃私语起来了,还隐隐约约听到其中两三个女生在说“好”。这让我觉得十分高兴,不由自主地对着他们微笑起来。能教着一班喜欢自己的学生,还有比这更令人开心的吗?虽然还没有给他们上课,但我与学生之间,无形中已经架起了一座沟通感情的桥!

第一天给他们上课,就是连着的两节语文。这两节课怎样安排好呢?这花了我不少的心思。如果第一天就用这两个课时来上课本里的新课文,那么同学们可能还没有转过弯来,接受不了;但如果这两节课都用来讲买什么作业本、做作业的格式、还有学语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诸如此类什么的,那就不但把这两节课的时间白白浪费了,还会给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觉得我怎么这么罗嗦而不珍惜时间!

于是这第一天的课堂上,我作了这样的安排:首先,我拿着花名册,用普通话点一次名,对他们名字的读音务求准确。这个过程中,有个别学生的名字的普通话读音我记得给他们纠正了的,比如“倩”字,白话音与普通话音的声母差别很大,他们往往把“qian”读成“xian”了。第一次点名的过程我也初步把他们的名字和人联系起来,这大概让我认识到了八九个学生了。在这过程中,每点到一个他们熟悉的或者平时有“花名”的同学,他们就会兴奋起来,一部分人随即嘻哈大笑,被嘲笑的那个学生或者随即发话反击,或者有些扭捏不安地坐下去。

第二个环节,我让他们主动举手站起来作自我介绍。可是,只有一个学生肯举手说,还是我熟悉的那个当“班长”的学生。怎样才能激发他们说话的积极性呢?

于是我马上“见机而行”,话题一转,对他们说:我们的名字,是父母长辈给我们改的,或者满怀希望,或者寄托深情。不过,可惜那都不一定是我们自己喜欢的。如果能自己给自己改一个名字,你会叫什么?为什么呢?

同学们一听,意外,惊喜?愕然了一会儿之后,教室内兴奋起来。他们有的马上与旁边的同学或朋友凑在一起眉飞色舞地说着,有的呢,则有些不好意思地低头沉思。

这个话题我就让他们按着座位的次序一个一个到前面来说。先说自己叫啥名字,再说如果能自己改名字,自己会叫什么,原因是什么。刚开始的两三个学生,或者断断续续的不好意思说,或者一字一顿的很不自然。不过,到后来,随着一个又一个的说下去,后面的同学说得越来越流畅,也越来越有趣了!

你听一个男生说的:“我叫陈**。如果我可以给自己改名字,我就叫‘陈皮’。因为‘陈皮’这个‘花名’是五年级的时候一些同学给我起的。陈皮是一种很美味的食品,如果我能给大家带来乐趣我觉得很高兴。还有,这个名字也很简单,容易记,而且喊起来也很响亮!”

一个女生:“我叫陈*如。如果可以改名字,我就叫陈心如……”当然,她还换来大家一阵哄笑声。

一个姓石的男生,他说要改名叫“石头”。

有个别甚至连名带姓都改了,原来姓廖的一个学生,他说改名叫“周杰伦”,因为周杰伦是他的偶像。

还有一个男生,以前我曾给他上过一节课就觉得他的知识十分丰富,他姓黄,可是他现在要改为一个外国足球明星的名字了,有五个字那样长的,我听了两三遍也没有记住他的“新”名字……

就这样,一节课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过去了。我已经能把他们之中的十多个人和名字联系起来了!而他们同学之间那种因为新分了班而显得有些局束不安的气氛也早就不翼而飞了!

接下来的一节课,我让他们拿出作文本来,就把刚才说的这个话题写下来。字数不限,但不能不写“原因”。

一节课不到,很多学生都把这项作业完成了。剩下的作业就是回去看看新的语文书,特别是第一单元。

这就是那一年教六年级时开学第一天我上的语文课。这样的语文课,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和我之间的感情距离迅速缩短。

后来在语文课上,他们都跟我十分友好,有些什么心里话有时会在上课之前跟我说一说,有时也会特意写在他们日记本里给我看。

语文课是特别重视感情培养的一门课。生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了,对于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是事半功倍的!

我们尤其不能忽视开学之后的第一节语文课!

小学语文课本儿四年级

小学语文课本四年级,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四年级和我们以前的完全不一样,我简直看不懂她们现在的书了,都不知道他们这个些书本到底讲的是什么?

❹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内容

1、我们去植树
迎着和煦的春风,
迈开轻快的脚步,
亲爱的少先队员们,
走,我们一起去专植树!
荒滩,沟渠,属
山坡,公路、、、、、、
到处回荡着
红领巾的欢声笑语,
伴着金色童年的
是一棵棵青翠的小树。
一棵树就是一座绿色工厂,
片片枝叶都是快乐的音符,
给我们送来清新的空气
让每个人都健康、幸福。
多栽一棵树,
就多增添一片新绿;
亿万棵树连起来,
就染绿了祖国美丽的版图。
今天栽下绿色的希望,
明天长成参天的大树。
叫风沙乖乖低头,
让百鸟翩翩起舞。
森林是人类的朋友,
建设“四化”离不开绿色宝库。
亲爱的少先队员们,
走,我们一起去植树!

❺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案例

小学四年级语文作文教学案例

设计思路:小学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基础。对其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就相应有所提高。不仅能通顺流利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会分段,有中心。还应学会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使文章增色。结合本班学生在习作中存在的语言平淡,缺乏说服力的问题。设计本课,让学生学会怎样利用排比句准确而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怎样使自己的作文更添亮点。
教学步骤:
片段1:
师:(大屏幕展示一个排比句和一个根据此排比句修改过的陈述句,学生比较。并说一说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句子1:母爱是什么?母爱是早上出门前一句叮嘱“好好学习”;母爱是回家之后一顿香喷喷的饭菜;母爱是早上穿在身上的带有阳光味道的衣服;母爱是……
句子2:母亲每天早上都要对我们不厌其烦地说“好好学习”,除了上班,还要做家务。妈妈真累啊,我爱我的妈妈!
生1:排比句更顺口,更流利。
生2:我读排比句似乎更能表达我对母亲的爱。而且用了排比句感情更强烈。
生3:后面用了一个省略号似乎还没有说完。而陈述句是平铺直叙,感情一般。
师:很好,你们能比较出排比句有这么多好处,那为什么不把它用在我们的作文中去呢?(出示课题)
(评论:导入直接入题,既节省时间,让学生很快地明白本堂课要学习的内容,而且对一般的陈述句和排比句进行了比较,初步感受了排比句的妙处。)
片段2:
师:仿照下面这个句子,你还能说出更多的句子吗?(大屏幕展示句子)
希望是春天刚探出头的小草;希望是春天归来的燕子;希望是
;希望是 ;希望是 ……
生1:希望是春天刚展开笑脸的桃花
生2:希望是春天刚扎好辫子的柳树
生3:希望是春雪覆盖下努力生长的麦苗
……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赶快把这个排比句工工整整地写在你的作文本上,并向你的同桌读一读吧!
(评论:用学生熟悉的春天的景物作为此排比句的原材料,再加上拟人的修辞手法。学生想象的翅膀被打开了,相应的精妙的句子应运而生。无不另人为他们质朴的童心拍手叫好,学生把自己所说的排比句写在作文本上,读着这和儿歌一样朗朗上口的句子,特别有兴趣)
片段3:出示多个课文中的排比句,让学生找出排比句的普遍特点。学生归纳出:
1、 几个句子句式相同;
2、 必须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同句式的句子构成。
片段4:
师:请补充下列句子,并说说这个排比句还有什么独特之处?
句子:难道友谊不是你哭泣时一句轻声地安慰吗?难道友谊
?难道友谊 ?
难道友谊 ……
生1:难道友谊不是你心灵的一张创可贴吗?
生2:难道友谊不是你劳累时的一杯清茶吗?
生3:难道友谊不是你摔倒时伸出的一只温暖的手吗?
生4:难道友谊不是雨天为你撑起的一把伞吗?
……
生:这个排比句他的每个句子都是一个反问句。
师:观察得真仔细啊!我们都知道,反问是一种修辞手法,那谁还能说一说,在排比句中除了能用上反问句之外还能用什么修辞手法呢?
生:比喻,拟人,设问等等。
师:那你能上面这个“排比句+反问句”的句子改成“排比句+设问句”的句子呢?
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之后回答:
生:友谊是什么?友谊是你心灵的一张创可贴;是你劳累时的一杯清茶……
(评论:此过程通过对排比句中另外的修辞手法的观察,让学生明白了排比句只是一个架子,在这个框架内可以填充各种各样的内容。学生在补充句子的同时,通过同学及老师赞许的目光中找到自信的感觉,找到积极发言的快乐。同时也找到了拿捏文字的乐趣。)
片段5:
师: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旅游观光区,一家三口正高高兴兴地坐在缆车上观赏周围群山的风景。突然缆车绳索断裂,三个人随即掉入水潭,说时迟,那时快,爸爸用双手将女儿举过头顶,努力举出水面。女儿才没被水淹没,而她最爱的爸爸妈妈却永远地离开了她……(播放音乐FLASH韩红演唱的《天亮了》)
学生欣赏
师(深情地):事后,小女孩时时陷入深深地痛苦之中,这痛苦中有思念,有愧疚,有伤心。如果,此刻你就在小女孩的身边,你会怎样安慰这个小女孩呢?请用上排比句。
学生思考并书写。
生1:爸爸离开你了吗?没有。你就是他生命的延续;妈妈离开你了吗?没有。她在天堂看着你要好好活下去;老师离开你了吗?没有。他(她)希望你振作起来,好好学习;同学离开你了吗?没有。他们都在盼着你回家。
生2:别再难过了!昨天已经过去,今天又是新的一天;别再难过!
噩梦已经消失,世界依然美好;别再难过!爸妈没有离开,他们只是去远行……
(评论:写作本就是为生活的感悟而写。它不应该被命令所挟持,被烦闷所压迫,被平淡所充斥。弄清这个目的,再经由老师精心安排的场景再现,先带动学生情感。此时,我看到了学生眼中有闪亮的泪花。再鼓励学生用排比句安慰别人,情已至,话已满。在此情形下写出的排比句就会少了干涩,多了感情。少了幼稚,多了成熟。水到渠成!另外也让学生明白“人情练达即文章”的道理。)
教学反思:
一、 课程资源何其多,但不是所有的材料都可以为课堂所用,在选择材料时可以遵循以下原则:需要性原则、教育性原则、适应性原则、优先性原则。这样,我们就可以灵活地在生活中选取语文课所需要的材料,而不仅仅停留在语文教科书上。一段音乐,一个故事,甚至一道数学题,一副画,都是课程资源。
二、 小学阶段不一定只遵循写整篇作文的模式。适当地给学生增加一定的片段练习。在形式上也不一定只拘泥于记叙文,还可以让学生尝试写诗歌,填宋词。形式多样化的同时,学生的兴趣也日渐浓厚。
三、 现代教育更充满人性美。重视了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育中如果没有了“人”,就是毁灭的教育。本课中学生精彩而质朴的灵气是这堂课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四、 因时间关系,本课只能让学生初步感受排比句的语言魅力。还要靠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利用课程资源,增加练习机会,以加深学生对排比句的印象。巩固学生运用排比句的能力。

❻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内容

一、古诗词三抄首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❼ 小学语文四年级公开课教案

长城

执教人:余亚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正确读写新学词语。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重、难点:正确、流利地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学习单元导读;
我们要学习第5组课文“我国的世界遗产”,我们要认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2、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板题、读课
同学们 ,你对长城有哪些了解?
二、 初步读文,学习生字词
1、指名读课文,正音、师:读课文时,边读课文,边想画面那是个很好的读书习惯。我们班上绝大多数同学没有到过长城,那么我们运用这个方法在课文中尽情地游览吧。
2、检查字词:第一组:崇山峻岭、蜿蜒盘旋、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理解词意,结合课文插图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知道“崇”和“峻”都是“高”的意思,了解构词方式。
出示第二组词: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读一读,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出示长城结构图,由学生板图标注“垛子、瞭望口、射口、”这些位置,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作用?。
3、 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小结
长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过程与方法:抓住重点词句,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2、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
难点:在了解了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的同时,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具准备:课件(或图片)、歌曲《长城长》
一、 音乐导入,渲染氛围
1、昨天,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长城,你们还记得作者是怎样赞美长城的吗?[快速浏览课文,去找找这句话。]
生:(出示)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我们再一起用赞美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
2、我们都知道奇迹是指(极难做到的、不同寻常的事情 、不平凡的业绩。是需要我们去创造的!难能可贵的)。
过渡: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让我们一边聆听音乐一边观看录象走进长城。(播放录象)
二、 图文结合,感知长城——学习第一自然段
1、 现在,长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 (出示长城远景图片):如果要为刚才那个短片配上一两句话,你觉得哪些句子比较合适?
3、A:生: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1) 读了这句话后,你体会到了什么 ?哪个词让你体会最深刻?
(2) 看完了图片后,你一定更明白“崇山峻岭”这个词的意思了吧?再看一看图中的长城的样子, “蜿蜒盘旋”也不难理解了吧?
(3) 这句话用了什么方法来体现长城长这一特点的呢?你觉得这样写好吗?好在哪?
(4) 同学们越来越善于思考了。谁能再来读一读这句话?大家说读得怎样,你能把它的气魄雄伟读出来吗?
过渡:还有哪句话可以做这些图的解说词?
4、B:生: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长城长)作者是用了什么方法介绍长城“长”这个特点的?(列数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长城长而壮观的气势,这也是我们今后在习作中需要学习的把事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这两个地方。(出示图片:山海关、嘉峪关)
(1) 我们再看看要从山海关到达嘉峪关一共要经过哪些地方?(出示地图)[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北京、河北等省、直辖市、自治区]
(2) 现在你会用一个什么词来评价长城?(真是气势雄伟……)
(3) 让我们全班同学一起来读一读,相信更能把长城的气魄雄伟读出来。
过渡:让我们继续随着作者从更近的角度去认识长城。
三、品读词句,品味长城——学习第二自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长城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从课文中找出一个词来概括。(高大坚固)
2、长城的高大坚固体现在哪儿?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生: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成的。
生: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生: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在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暸望台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A、在读的过程中,有什么句子或词语令你感到很新奇吗?
(1)老师边出示课件边解释垛口、嘹望口、射口
(2)、 听了老师说的后,你们试着用简笔画画出长城的结构图:垛子、瞭望口、射口吧!
(3)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当士兵从嘹望口发现敌情时,便迅速来到城台顶上燃烟放炮,远远的地方都能看到听到,这样一座传给一座,几千里外的敌情在几个时辰内就可以传到朝廷。]
C、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重新感受一下长城的巧妙设计和高大坚固。
{资料:八达岭城墙高6-9米,最高处达到10米:墙体都用抗腐蚀、抗风化、性能好、硬度高的花岗岩包砌,石条最长达3.1米,重1.5-1.7吨;墙体填满泥土、石块、用夯筑实;墙的上面填三四层方砖封顶,用糯米汁掺石灰粘结灌缝,城墙三面风雨不透。)
过渡:长城作为古时候用来防御敌人进攻的城墙,不仅建得高大坚固,而且设计有方,设施齐全。对长城了解了这么多后,你想到什么?
四 披文入情,倾情长城——学习第三自然段
1、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想到了什么?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画出作者想到的句子。
出示:“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3、你是怎么理解“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句话的呢?
A、想想古代劳动人民修长城会遇到哪些困难?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1)建长城的材料: 一块条石一块就有两三千斤:我想问一下,你们的体重是多少斤?(50斤)两三千斤重的条石相当于多少个同学的重量?(60个)
(2)建长城的工具: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3)长城的长度:一万三千里、或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出示:据记载,单是公元555年,北齐王朝修筑从居庸关到大同一段约900里的长城,就征调民工180万。
万里长城的工程量,据粗略估计,仅以明朝修筑为例,如果将其砖石、土方用来修筑一道厚1米、高5米的大墙,可环绕地球一周有余。如果用来铺筑一条宽5米、厚35厘米的马路,那就能绕地球三四周了。如果把所有朝代所修的总计10万里来计算,则这道长墙可绕地球十几周,这条马路,可绕地球三四十周。
现在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吗?(多少:许许多多,无数)能想象出当时劳动人民的艰辛了吗?让我们再把劳动人民的艰辛读出来。
4、文中又说长城是劳动人民 “ 智慧 ” 的结晶 ? 智慧体现在哪里 ?(引导学生联系上文,长城的长、高大坚固、设施齐全,能防御敌人又能进攻敌人。)
5、此刻你想对古代劳动人民说什么?让我们把这千言万语转变成一种崇敬之情把这句话读一读。
6、小结全段:逶迤绵延的山峰记录了勤劳勇敢的古代劳动人民一个个坚实的足印,辽阔无边的天空记录了聪明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一声声粗重的呼吸,一曲曲嘹亮的号子。
五、拓展,激发自豪之情
1、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奇迹。”
2、同学们,学到这里,你明白长城为什么被称为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奇迹?
六、拓展,激发自豪之情:
长城像一座宝贵的历史丰碑,闪烁着中华民族文明和智慧的光彩,她象征着中华民族坚韧顽强、不屈不挠的意志,更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中外游人,许多海内外的名人志士都把登上长城作为自己的梦想,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国家的元首曾登上过长城。
1、让我们来看看下面几位国家领导人发自肺腑的赞誉之词,指名读。
出示: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建造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以色列总理拉宾”
2、长城,她永远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七、布置课外选做任务:
搜集有关长城的传说、故事、图片资料。
板书:
劳 血汗 高大坚固 伟
动 凝成 长城 = 大
人 智慧 防御、进攻 奇
民 气魄雄伟 迹

❽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课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课《老师,你好》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课《老师,领进门》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课《观潮》
老师领进门
1942年春天,我不满六周岁,便到邻村小学读书。
这个小学设在一座庙内,只有一位老师,教四个年级。四个年级四个班,四个班共有四十人。
老师姓田,私塾出身,后来到师范速成班受训三个月,十七岁就开始教书了。田老师口才、文笔都很好。
开学头一天,我们叩拜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像之后,便排队进入教室。每个一年级小学生,配备一位三年级的学兄带着。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学生上课,让三年级学兄握着一年级学弟的小手描红摹纸。红摹纸上,一首小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田老师给一年级上课了。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串讲一遍。然后,以这四句诗为起承转合,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一个小孩子,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住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进一座亭子里去歇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很茂盛。小孩子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儿,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耳丫上,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迎春娃娃。他刚要动手,拦住了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不能看景了。”后来,这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此地就变成一座大花园……
这个故事,有思想,有人物,有形象,有情趣。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那时候的语文叫国文。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
从事文学创作,需要发达的形象思维,丰富的想象力,田老师在这方面培育了我,让我开了窍。
田老师执教四十年,桃李满门,弟子不下三千,现在已年近古稀,退休归里十年了。
我回家乡去,在村边、河畔堤坡,遇到老人拄着拐杖散步,仍然像四十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念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老人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终生难忘!

阅读全文

与小学四年级语文课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