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七单元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21 古诗三首 出塞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像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教师激情: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胸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多彩;今天,我们就来读诗,学诗。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之后,谈谈对题目的理解。 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下面请大家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学生自由读诗) 2.检查读书情况: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把诗句读正确、读流利。 三、借助注释,了解大意 1.借助工具书、课文的注释、课前收集的资料,尝试着理解一下诗句的意思。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就请你和小组等同学交流一下。 2.汇报交流:这一环节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成果,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主体的创新发展,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 四、展开想象,领悟诗情 1.指导感情朗读: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采用学生自己练读、指名朗读、同学评议、小组赛读、教师范读等不同的形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这一过程中教师适时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创设情景,激发感情,指导朗读。 2.师创设情景:(音乐起,出示课件)夜色中,荒远苍凉的塞外山峰,一轮明月照着边关,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戍守边关的战士们,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面对一轮明月,他们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3.学生展开想象,发表看法。 4.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读出诗的韵味。 五、拓展延伸,积累语言 1.师:一首《出塞》把我们带到了古代凄凉悲怆的战争生活。其实,有许多诗人从不同的角度接触到这个题材。课外,你收集到了哪些边塞诗词,能不能运用我们刚才学习古诗的方法,自读你最喜欢的一首诗呢? 2.学生自学古诗,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自学成果。 4.全班交流汇报,注意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可以读诗谈体会、合作背诗、轮流背诗、诗配画……不同的形式汇报。 凉州词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启发学生想象,读懂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会将士们的豪情,能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理解课题 1.西域沙漠,人烟稀少,这,就是唐朝的边塞重镇,凉州当地歌曲中夹杂有少数民族的曲调,别具一格,人们称之为凉州词,许多诗人都喜欢为它填写新词咏唱。今天我们来学习唐朝著名诗人王之焕写的《凉州词》。(老师边说边写课题) 2.了解作者王之涣 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学生自由朗读、与同座对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自读情况。 3.教师范读,指导读出节奏。 4.学生自由练读,注意读出诗的节奏感。 三、借助注释,了解大意 1.借助工具书、课文的注释、课前收集的资料,尝试着理解一下诗句的意思。 2.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 四、展开想象,领悟诗情 1.刚才大家通过读诗初步了解了古诗的内容,你刚才说到那盛宴摆满了葡萄美酒啊,让我们读读这一句(出示诗句第一行),展开想象,你看到了什么?(醉人的葡萄酒、那精致的夜光酒杯闪着亮光盛满了香甜的美酒。) 引入资料:同学们,这就是夜光杯,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域胡人用白玉精制成,因“光明夜照”得名;凉州往西就是新疆的吐鲁番,那里可是盛产葡萄美酒和夜光杯的地方,很多同学发出了惊叹声,谁来读出这样惊喜的感觉? 这样的葡萄美酒和夜光杯,让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场景?你想想到些什么? 碰杯声、欢笑声,劝酒声,多么欢快的气氛啊。这情景使人异常兴奋。——读 盛大的酒宴上有很多夜光酒杯盛满了香甜的葡萄酒,酒席上摆满了丰盛的食物,很多将士在举杯欢庆,真是豪华的盛宴啊,真是令人神往啊,谁能把这样盛大的场面读出来。指名读,女生读。 2.将士们刚要举杯豪饮时,你们听,什么声音传来了?(急促的琵琶声。) 边听边读,这急促的琵琶声在催促什么? (1)这急促的琵琶声在催促战士们赶快奔赴战场。 引读:边关的战事多频繁、多紧急啊,战士们刚要举杯就要上战场了,多可惜啊,读。 (2)这急促的琵琶声还在催促什么?还有不同的感受吗?西域人有骑在马上弹奏他们特有的琵琶以助兴的习俗。评价:在这样的大漠想喝杯酒很难,要举办这样的盛宴更难,这急促的琵琶曲还在催促将士们多饮几杯酒,直到一醉方休。读。——是不是应该从“催”里读出:1快尽兴畅饮;2快奔赴战场3快喝,喝完了要奔赴战场。 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边读边想,从这个“催字”中读出了不同的情怀。 3.小结:这场酒宴真是非常隆重,有欢快的琵琶声,有醉人的美酒,酒宴上人声鼎沸、酒杯交
更多想情请点击:原创力语文教案
㈡ 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
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七单元复习指南
班级 姓名 完成质量 一、听写大本营。
孟浩然 帆船 唯一 偶然 鬓发 衰老 检查 休克 迫在眉睫草垫子 哭泣 呜咽 拳头 竭力
二、成语大比拼。
一[ ]十行 两全[ ]美 三[ ]两语 四[ ]八达 五[ ]四海六[ ]无主 七[ ]八舌 八方[ ]应 九牛一[ ] 十拿九[ ]百[ ]百胜 千变万[ ] [ ]尽全力 仪表[ ][ ] 笑[ ]颜[ ]身材[ ][ ] 提心[ ][ ] [ ]息[ ]视 无[ ]无[ ] 诗情[ ][ ]三、多音字组词。
yān [ ] xiān [ ] dǎo [ ]
咽 yàn [ ] 鲜 倒 yè [ ] xiǎn [ ] dào [ ]
四、形近字组词。
孟[ ] 唯[ ] 泣[ ] 尝[ ] 悔[ ] 垫[ ]
猛[ ] 维[ ] 拉[ ] 赏[ ] 诲[ ] 热[ ]
呜[ ] 竭[ ] 喝[ ] 吵[ ] 炒[ ] 瞟[ ]
鸣[ ] 渴[ ] 揭[ ] 抄[ ] 抄[ ] 飘[ ]
五、古诗理解与运用。
1、《赠汪伦》是唐代大诗人 送给农民 的一首赠别诗,表达了 。①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朋友情谊深的诗句是: , 。这两句的意思是: 。②请写出前两句诗来: , 。这两句的意思是: 。
③解释词语:赠—[ ] 乘—[ ] 舟—[ ] 将—[ ] 欲—[ ] 1、
行—[ ] 忽闻—[ ] 及—[ ] 不及—[ ]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也是唐朝大诗人 写的。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 。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间] [谁] [在哪儿] 送[谁] 到[哪儿] 去的事,表达了对老朋友的 。①请默写叙事的两句诗: , 。请写出写景的两句诗: , 。②前两句的意思是: 。③后两句的意思是: 。④解释词语:之—[ ] 广陵—[ ] 故人—[ ] 辞—[ ] 下—[ ] 孤帆—[ ] 碧空—[ ] 尽—[ ] 唯—[ ] 天际—[ ]
3、《回乡偶书》是唐代诗人 写的,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①请默写这首诗: 。②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 。③这首诗后两句的意思是: 。④解释词语:偶书—[ ] 少小—[ ] 老大—[ ] 衰—[ ] 相识——[ ] 何处——[ ]
六、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 既……又…… 虽然……但是…… 即使……也……
1、桂花树[ ]很小,[ ]香气很迷人。
2、小红[ ]会唱歌,[ ]会跳舞。
3、[ ]太阳离我们很远,[ ]阳光再强也晒不伤我们。
4、[ ]你考了100分,[ ]不应该骄傲自满。
七、写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2、
1、写出近义词:颤抖[ ] 和蔼[ ] 高尚[ ] 悲哀[ ] 2、写出反义词:朋友[ ] 喜欢[ ] 三心二意[ ] 团结[ ]
八、理解文段。
1、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从句中“颤抖地举起来”,我们体会到: 从“又放下去”我们体会到: 从“又举起来”我们体会到: 2、从“她是我的朋友”这句话中我们体会到: 3、从《争吵》这篇课文中我们体会到: 4、从《老师的手》这篇短文中我们体会到: 九、短文训练营。
[一] 大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
陈景润叔叔是个数学家,在全世界都十分有名。他孜孜不倦地学习和工作,绝不放过一分一秒。
当早上天刚亮的时候,陈叔叔的小屋里已响起了琅琅书声。当太阳出来的时候,他的床头已积满了许多数学演算手稿了。上班的铃声还没响呢,他已来到图书馆门口等待开门了。
陈叔叔每天进入图书馆,就沉浸在书海之中,忘掉了自己,忘掉了一切。
有一回,已是中午时分,图书馆里静悄悄的,下班时间早已过了,管理人员大声问馆里是否有人,没有人回答,管理员锁好门,去吃饭了。这时候陈叔叔才觉得要回去吃饭了,但他走到门口发现门反锁着,就毫不在意地笑了笑,重新回书库去看书了。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陈叔叔在台灯下不是写论文就是研究法文、德文的数学书籍,常常到深夜,他才踏着月光回到宿舍。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陈叔叔就是这样紧紧追着时间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科学的高峰迈进。他的“歌德巴赫猜想”,引起了全世界数学家的注意,成为中国和全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为全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孜孜不倦:
②夜幕降临:
3、
2、第二至五自然段是按 顺序记叙
的事,表示这个顺序的词语是:( )( )( )
3、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陈景润叔叔是个怎么样的人?
4、读了这篇短文,你有哪些感想?请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二] 奶奶的白发
一天,我指着奶奶的头发好(hǎo hào)奇地问:“奶奶,为什么我的头发黑黑的,你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呢?”
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我低下头,没有吭(kēng hēng)声。奶奶说:“怎么啦,不高兴了吗?傻孩子,奶奶跟你说着玩呢。”我抬起头 望着奶奶的白发说 奶奶 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 这白发还会变黑吗 奶奶抚摸着我的头,笑了。
1、边读短文,边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标出)
2、再读短文,请给短文中画线部分加上标点。
3、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你读懂了这句话了吗?把自己的体会写出来
十、作文复习:《第一次 》
㈢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的单元问题是什么
本组来教材以“认准目标,不懈努力源”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鱼游到了纸上》,略读课文《全神贯注》《父亲的菜园》。从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到残疾人、普通人,课文中这些人物的身上都具有一种执著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
语文园地中以《我敬佩的一个人》为题,展开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训练,引导学生发现身边具有执著追求精神的人,并向他们学习。
㈣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组课文以“革命情怀”为话题,展开学习。本组四篇课文,《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名人成长的故事。课文选材精炼,含义深刻,让学生在阅读成长的故事中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结合课标和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在教学本组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进而积累语言。
本组教材的重难点是: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来感受成长的快乐,激发学生对成长的认识,从而得到启发。二是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并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难点是深入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延安,我把你追寻》,毕竟那段历史我只是从书中了解一点,对学生还说就更陌生了,加之学生搜集资料的途径较少,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难度很大。我只有凭自己对教材的理解,采用讲授、灌输式的学习方式。
诗的第一、二小节,是理解的难点,因为诗中的比喻的本体没有显现,大多数学生不知道把什么比作燕子追寻春光,我告诉学生结合题目来理解。在学生知道后,再让学生体会“我”追寻延安的心情是急切的。文中的“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的含义直接让学生结合《英才教程》来理解。但效果不好。学得较轻松的是二、三小节。第五、六小节也是结合《英才》让学生来理解。花了两节课的时间才把课文学完。不过,在课堂上给学生读的时间较多,大部分学生在学完课文后,能把课文背诵下来。这也是学习这课的小小收获吧。
2.本单元重点:
(1)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历史精典古诗故事,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远大抱负。《古诗三首》其中《出塞》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昌龄。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凉州词》诗中以生活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做对比,抒发了人生感叹,尽管这首诗的格调是悲壮苍凉的,但不悲观绝望;诗人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死亡并不畏缩,“醉卧沙场”一语尤其显示出豪迈的气概。《夏日绝句》一、二句“言理”,从生为人杰、死作鬼雄两方面具体说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襟怀高远,极富英豪丈夫之气。三、四句将“楚汉之争”中的项羽故事,熔冶为诗,语带惋惜,弦外有音。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梅兰芳蓄须》讲的是梅兰芳先生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时期,他为了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和坚决不给侵略者演戏而把胡子留起来的事。在日本强盗面前,宁可忍饥挨饿并且放弃自己的事业,也不给日本强盗演出。《延安,我把你追寻》是一首新体诗,诗歌读起来琅琅上口,但要理解诗歌的内容,感悟诗歌的内涵,对学生来说,还是存在很大的难度。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写作手法,写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全册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分析(附整体教材解析)请见: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分析(附整体教材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