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语文语法知识
一、 主语 谓语
(一)主语的构成材料
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
名词性主语由名词、数词、名词性的代词和名词性短语充当。
谓词性主语由动词、形容词、谓词性的代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充当。
(二)谓语的构成材料
谓语:对主语起叙述、描写或判断的作用,能回答“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
谓语通常由动词性词语充当,还可以由名词性词语、形容词性词语、主谓短语充当。
(三)主语和谓语的意义类型
主语的语义类型有:
施事主语:所指事物施行谓语所表示的行为。如:大妈切牛肉。
受事主语:所指事物承受谓语所表示的行为。如:菜买来了。
用事主语:所指事物具有提供使用的内涵。如:这些土豆烧牛肉。
于事主语:所指事物表示行为发生的位置。如:墙上挂着一幅画。
断事主语:所指事物是谓语所断定的对象。如:这幅画是我的。
描事主语:所指事物是谓语所描写的对象。如:这个孩子很机灵。
二、动语 宾语
(一)动语的构成材料
动语和宾语成对,它决定宾语的性质。动语由动词性词语构成,包括:动词、动词+时态助词、中补短语、动词性联合短语
(二)宾语的构成材料
宾语的构成材料有:名词性词语、数量短语、“的”字短语、名词性联合短语、动词、形容词、动宾短语、形容词性联合短语、主谓短语、复句形式。
(三)宾语的意义类型
1、 受事宾语:宾语表示直接或间接承受行为活动的客体事物。包括:
对象宾语(挖土 挖野草)
目标宾语(挖地道 挖红薯)
2、施事宾语:宾语表示可以施行动语行为的客体事物。如:
台上坐着主席团。
3、断事宾语:宾语表示对主语有所断定的客体事物。如:
我姓李。
4、于事宾语:宾语表示行为发生的位置。如:
到达北京。 进入二十一世纪。
5、反身宾语:宾语表示人物动作返回自身的某个部位。如:
耸了耸肩膀。 紧闭着眼睛。
三、定语
(一) 定语的构成:实词和短语大都可以做定语。
(二) 定语的意义类别
1、 限制性定语:数量、处所、领属。
2、 描写性定语:性质、状态、特点、用途、质料、职业。
(三)定语标志“的”的作用
定语和中心语的构成有的要用“的”,有的不用“的”,有的用与不用语法关系或语义不同。下面从语法结构、语义联系和语用色彩三个角度考察“的”的作用:
举 例 语法结构 语义关系 语用色彩
一 1 骑自行车人 不成立 无义与有义对立 无用与有用对立
骑自行车的人 偏正短语
2 这桌子 偏正短语 有义与无义对立 有用与无用对立
这的桌子 不成立
3 修理汽车 动宾短语 支配与修饰的语义对立 语用对立
修理的汽车 偏正短语
二 4 牛脾气 偏正短语 描写性与领属性语义对立 语用对立
牛的脾气 偏正短语
5 三斤鲤鱼 偏正短语 限制性与描写性语义对立 语用对立
三斤的鲤鱼 偏正短语
三 6 中国历史 偏正短语 语义不对立 语用对立
中国的历史 偏正短语
(四)多层定语
1、 分析原则:以左统右,即左边的词语修饰右边所有的词语。
2、 定语次序:领属、时处、指示代词或量词、动词性词语和主谓短语、形容词性短语、表示性质范围类别的动词或名词。
四、状语
(一)状语的构成:副词、时间名词、能愿动词、形容词、介词短语、量词短语等。
(二)状语的意义类别
限制性状语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范围、对象、数量、语气等
描写性状语描写动作状态,指向谓词性成分或名词性成分。
(三) 多层状语
原则:以左统右,即左边的状语修饰右边的中心语。
次序:条件、时间、处所、语气、范围、否定、程度、情态。
五、补语
(一) 补语的构成:由谓词性词语、数量短语、介词短语充当。
(二) 补语的意义类别:
1、 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与中心语有因果关系。
2、 程度补语:表示达到极点或很高程度,限于用“极、很、透、慌、死、坏”。
3、 状态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中心语和补语之间都有“得”。
4、 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动作而活动的方向。用趋向动词充当。
5、 数量补语:表示动作的次数,由动量短语充当。
6、 时间处所补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时点、处所、动作终止地点。用介词短语充当。
7、 可能补语:表示动作结果能实现不能实现。
(三) 补语和宾语的顺序
1、 补语在宾语前 如:我们走进了张老师的办公室。(趋向补语+处所宾语)
2、 补语在宾语后 如:他去过北京两次。(处所宾语+动量补语)
3、 宾语在两个趋向补语中间 如:他拿出一本书来。
(四) 补语和宾语辨别
1、 作宾语的一般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补语的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介词短语、主谓短语。
2、 物量短语只充当宾语,动量短语只充当补语。
3、 表示时间的数量短语可以作宾语,也可以作补语。数量短语能转换成主语的是宾语,不能转换的补语。
4、 助词“得”是补语的标记。
六 中心语
中心语:是偏正(定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包括:
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补语中心语。
七 独立语
独立语:是句子里的某个实词或短语,跟它前后别的词语没有结构关系,不互为句子成分,但又是句意上所必需的成分。包括:插入语、称呼语、感叹语、拟声语。
㈡ 语文语法造句
1.随机应变在现实社会中可以说是一种情商。
2。苏州内园林非常讲究花草树木的容映衬。
3。他的厚实的基本功,显示出他深厚的文学功底。
4。那声响,回荡在沸腾的群山间。
5。来到玉器加工厂,看到那晶莹可人的玉器,真让人留连忘返。
6。这个联欢会举办得非常热闹。
7。他狡猾地看着我,油嘴滑舌地笑了笑。
㈢ 所有有关语文语法的最基础
主语:一个句子的发生动作的主体
谓语:一般是动词充当
宾语;表示动作发生的对象
举个例子~ 我吃饭
我是主语 吃是谓语 饭是宾语
定语:一般是形容词充当 修饰主语和宾语
状语:表时间、地点、状态、方位等等的限制补充的成分
补语:补充说明宾语的(好象是吧 记不清了)
举个例子~ 昨天晚上在饭馆里我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昨天晚上在饭馆里是状语,我是主语,吃是谓语,一顿丰盛的是定语,晚餐作宾语。
(只能这么讲了,要不太复杂了说不清楚,以后多揣摩揣摩就自然会了!)
文言文句式~最重要是弄懂句子的意思,再看它和我们现在说的话有什么不同,在判断是定语后置还是宾语前置或是介词短语后置~
举个例子~
“忌不自信”
按字面意思讲是“邹忌不自己相信”但用现代人的话讲是“邹忌不相信自己”,所以它就是把宾语提前了,所以叫宾语前置,属于倒装句的一种。
“蚓无爪牙之利”
按字面意思讲是“蚯蚓没有爪子牙齿的锋利”但用现代人的话讲是“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牙齿”所以是把定语放后面了 属于定语后置,也是倒装。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按字面意思讲是“着就是战胜别国在朝廷上”但用现代人的话讲是“这就是在朝廷上战胜别国”所以古语里是把介词短语也就是状语放在后面了,所以叫介词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也是倒装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者……也 一般都是判断句,表示对某一对象作出性质、身份、状态上的判断。所以上句是说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惑的人,表职能,所以是判断句。
“晋军函陵”
按字面意思讲是“晋国军队驻扎函陵(地名)” 实际上应该是“……驻扎(在)函陵” 它省略了介词“在” 所以是省略句。
以上是知道里另一个人的回答
语文语法知识
1、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表示方位名称:上、下(简称方位词)
名词的语法特点: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表示动作、行为:坐、听;表示存现、消失或发展变化:有、发生;表示心理活动:爱、恨;表示使令:叫、让;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会;表示趋向(趋向动词):来、去;表示判断(判断词):是。
动词的语法特点: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表示事物性质的:漂亮、结实;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
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表概数:几、许多;表序数:第一、老三;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E、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表示事物单位的:个、只;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次、回,有时也借用某些名词来表示,如:脚、年;
量词的语法特点:①量词经常和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也称为数量启数量词。②表示物量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的前面。③表示动量的数量词数量词常用在动词的后面。
F、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三类。代词的语法特点:①第二人称的敬称“您”不用于复数,如果需要表示复数,就用“您几位”“您诸位”②第三人称复数代词“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们”则专指女性③注意“我们”和“咱们”用法的区别。“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④指示代词“那”用于远指,“这”用于近指⑤代词用得不恰当,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
G、副词: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势、语气等。
表示范围:都、全;表示语气:可、倒;表示否定:不、没;表示时间:刚、恰好;表示程度:很、极;表示情势:仿佛、渐渐。
副词的语法特点:①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②副词有时用在形容词后面,补充说明程度、结果,作补语。③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
H、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一般连词:和、与、并、或、及;关联词:主要用来连接复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不但 而且、虽然 但是。
语法特点:①一般连词的前后两部分可以调换而基本意思不变。②关联词的主要在复句中进行运用。
I、介词: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等的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性状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
常用介词及其用法(顺口溜)
自、从、以、当、为、按照,
由于、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
除了、同、对、向、往、朝……
用在名词、代词前,组成介宾短语后,修饰、补充“动”“形”要记牢。
J、助词: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起辅助作用的词。助词可分三类: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结构助词:的、得;动态助词:着、了、过;语气助词:的、了、吗、吧、呢等。
K、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如啊、嗯等。语法特点:一般独立成句,用逗号或感叹号隔开。
L、拟声词:是摹拟人或事物的声音的词。语法特点:在句子中相当于一个形容词。
(2)、词类的辨别:
①区分名词和非名词,名词前不能加“不”和“很”。②区分形容词和动词,形容词可以用“很”来修饰,动词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除外)③区分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能修饰名词,前面能加“很”;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前面不能加“很”。④区分连词和介词,前后能互换的是连词,前后不能互换的是介词。⑤区分动词和介词,作谓语中心语的只能是动词,组成介宾短语修饰、补充动词、形容词的是介词。⑥区分语气助词和叹词,语气助词一般用在句尾,叹词往往独立成句,一般在句首。⑦区分介词和副词,介词后面跟名词、代词,副词后面是动词或形容词。
2、短语:是由词和词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
(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由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等并列组成的短语,基本结构有名+名、名+代、代+代、动+动、形+形、数量+数量。特点:①并列短语前后的词性一致。(名词和代词除外)②并列短语两部分之间是平等关系,没有修饰、限制关系。③并列短语中的词一般颠倒过来意思不变。④并列短语中词和词之间可以直接组合,也可以借用虚词组合。
(2)、偏正短语:定义参见课本。基本结构:①中心语是名词时,修饰限制成分是定语,用()表示。有如下结构:形+名、数量+名、名+名、代+名②中心语是动词或形容词时,修饰语是状语,用〔〕表示。有如下结构:形+动、副+动、数量+动、副+形。
(3)、动宾短语:动词后边带上一个受动词支配的词,组成一个短语,这种短语叫做动宾短语。基本结构:动+名、动+代。特点:①动宾短语前边的动词直接支配后边的名词、代词,后边的名词、代词受前边的动词的支配,它们之间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②动宾短语中受动词支配的名词、代词,是宾语。③宾语一般在动词后面回答“谁”、“什么”的问题。④使用动词短语时,要注意动词和宾语意义上的配合,否则造成动宾不搭配。
(4)、补充短语:包括动补短语和形补短语两大类。语法特点:①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是补语,用<>表示。②这类短语的中心语在前,前后两部分是被补充和补充的关系。③补语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补充说明怎么样、多久、多少等问题。④有的补语前头常用结构助词“得”。
(5)、主谓短语:定义详见课本。基本结构:名(代)+动、名(代)+形、名(代)+疑问代词、特殊的有:名+名,如今天星期一;名+数量,如纸三张。特点:①主谓短语前边的词表示“谁”或“什么”,后面的词说明前边的词“怎么样”“干什么”或“是什么”。前后两部分是被陈述和陈述的关系。②使用主谓短语加上语气,书面上加上标点就是一个单句,表达的意思是完整的。
(6)、介宾短语:由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的短语。基本结构:介词+名词、介词+代词。语法特点:①介宾短语在句子中作为一个整体充当句子成分。②介宾短语在为主中心语前做状语,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③介宾短语有时也做定语,后头必须带“的”。
(7)、“的”字短语:由动词、形容词、动宾短语加上“的”构成。基本结构:动词+的、形容词+的、动宾短语+的。特点:①“的”字短语在句中相当于一个名词。②“的”字短语一般常做主语、宾语。
3、单句:
(1)、单句分类:按句子结构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按句子的用途或语气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2)、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3)、分析步骤: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谓,先把句子一分为二,分成主语和谓语,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第二步,找宾语,有的句子有,有的则没有,动词支配的对象就是宾语;第三步,压缩句子找中心语,中心语是受修饰、补充或能支配宾语的主干成分;第四步,找定、状、补语。定语到主语中心语的前边和宾语中心语的前边去找,状语在谓语中心语前面,补语在谓语中心语后面。 常用分析单句成分的符号见课本。
(4)、句子主干:是指把定语、状语、补语压缩后剩下的部分,即由主语的中心语,谓语的中心语和宾语的中心语组成。摘取句子主干时,谓语中心词前有否定词语(不、没、没有)的句子,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中;碰到中心语是并列短语时,要把整个并列结构摘出来。
4、复句:复句是由两个或几个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
(1)、如何区分单、复句:①复句的分句间互不为成分,这是区分单、复句最重要的一点。复句的分句之间结构上互不包含,就是说互相不作句子成分,没有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这是复句的本质特征,也是复句和单句的最根本的区别。②不能看只有一个主语就断定不是复句。③凡是一个主语管几个动词,只要中间用逗号或分号表示停顿,又互不做成分,就是复句。④有些关联词既可以用在复句的不同分句中,也可以用在单句中。如:只有热爱工作的人,才能热爱生活。(单句)
(2)、复句的类型:主要有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这几种类型。判断复句关系,关联词很重要,有一个顺口溜把难记的、易混的整理在一块,请牢记。
“不是”“而是”是并列,“不是”“就是”是选择,
“尚且”“何况”是递进,“尽管”配“还”是转折。
“既然”配“就”是因果,“即使”配“也”是假设,
“无论”“除非”和“不管”,“只有”“只要”讲条件。
(3)、二重复句:结构上有两个层次的复句。组成主要有三种情况:单句+复句、复句+单句、复句+复句。划分步骤:先看有几个分句,着键是看有几个主谓结构;找准句子的第一层(找的方法:①找统领全句的关联词语。看关联词统领的范围,看关联词覆盖到哪儿。②从分句间的松紧关系看,松的就是第一层③复句中有分号的地方往往是第一层。)总之,要一直分析到所有的分句都是单句为止。
5、修改病句:
(1)、句子成分残缺:句子缺少了应该具备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就成了一种结构不完整的病句。常见的成分残缺通常有主语残缺、定语中心语中心语残缺等。
(2)、句子成分搭配不当:主语和谓语的搭配,要注意谓语能不能正确的陈述主语;动词和宾语的搭配,要注意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能否支配宾语表示的事物;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要注意对中心语的修饰是否合适。
(3)、语序不合理:汉语的各种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是比较固定的,如主语在谓语前头,宾语、补语在动词、形容词后头,定语、状语在中心语前头,几个递加的定语、状语也有一定的排列顺序。
(4)、句式杂糅: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但每次表达只能使用一种句式。把两种说法,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往往会造成结构上的混乱。
(5)、前后表达不一致:在表达上不合情理,前后矛盾或前后不一致,也容易造成病句,前后矛盾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用词前后矛盾,同一句内使用了两个含义相反的词语。另一种是前后情况的表达,互相矛盾。
(6)、其他情况:指代不明、误用词类、重复罗嗦、滥用否定词、用词不当。
6、修辞:
(1)、常用的修辞方法:比喻(明喻、暗喻、借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反问
(2)、句式的变换和选择:
①句子按用途,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陈述句是告诉别人一件事;疑问句是询问别人一件事;祈使句是用来要求别人做或不做什么的句子;感叹句是用来表示某种强烈的感情的句子。
②句式的转换:主动句和被动句的转换、肯定句和否定句的转换。句式转换应注意的问题:A、句式变换,只是换一种说法,换一种句式,不改变句子的原意;B、肯定句变否定句,一种方法是找反义词加“不”,还可以变双重否定句。
㈣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120页日积月累
百炼成钢 发愤图强 坚持不懈 迎难而上
集思广益 群策群力 革故鼎新 标新立异
独出心裁 举一反三 实事求是 各抒己见
不耻下问 触类旁通 精益求精 古为今用
希望能帮助你!!!!
㈤ 小学语文语法练习题
一、把下面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1.巍巍高山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的象征。
2.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3.听到波涛的轰鸣和狂风怒号,桑娜感到心惊肉跳。
4.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不能参加祖国建设。
5.又烂又软的淤泥承受不了这样笨重的老象。
6.我的心啊,留在祖国的蓝天上。
7.那只可爱的小麻雀是我喂养的。
8.沿着这条小路走,能到金明家。
9.如果下面没有泉水,这么旱的天气,泥土不会这样湿。
10.你用脏手随便抓东西吃,肚子准会长蛔虫。
11.登泰山看日出是我很久以来最大的心愿。
12.四周围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13.对这种坏人坏事,我们不能放任自流,听之认之。
14.没有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重要的事了。
15.我们不会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16.我们应当把自己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17.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不能离开手术台。
18.任弼时同志不同意搬进新房子,他说,不能以一个人牵动一个机关。
19.这个故事使妈妈感动不已。
20.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
2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2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
2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2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26.犯了错误就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这不是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
2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2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3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二、反问句改陈述句
1.少先队员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
2.“难道我不称职吗?难道我是愚蠢的吗?”
4.他哪里知道人家要把他怎么样呢?
5.你的家不是在6单元212号房间吗?
6.凡卡天天挨打挨饿,他怎能不想念乡下的爷爷?
7.小姑娘纯洁的心灵,不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8.又烂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
9.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么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10.这样的精品,难道不是从山上那根很不显眼、很普通的荆条上采下来的吗?
11.谁没有父母兄弟?谁没有妻子儿女?你们怎么能忍心用枪来打这些受人压迫受人打骂的穷朋友呢?
1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3.难道我们播下的种子不会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吗?
14.老师对我的教导,难道我会忘记吗?
15.海上日出的景象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16.这时候天快黑了,你还过冈,岂不枉送自家性命?
17.我是清河县人,这条景阳冈少说也走过了一二十遭,几时听说有大虫!
18.没有一个人听说过这件事吗?
19.南方的雪灾哪能没有牵动全中国人民的心?
20.光有恒心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吗?
2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2.淮南的柑桔,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桔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积,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23.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24.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不是荆棘丛生的荒坡吗?
25.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
26.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27.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28.学习如登山,需要有踏实苦干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登上高峰。这不是十分清楚的道理吗?
29.肺结核病人躺在床上呻吟的时候,他怎么会想到使他生病的就是那个在马路上随便吐痰的人呢?
30.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
三、把直接引述改为间接引述
1.妈妈对我说:“明天我要出差,这几天只好你自己照顾自己了。”
2.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3.巴金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4.董存瑞坚决地说:“我去炸掉它!”
5.乌龟对青蛙:“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6.鲁迅在回信中:“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7.老师对我说:“你回去吧,我还要批改作业。”
8贝多芬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曲子吧。”
9.萌萌把馍递给我:“老师,您几天都没吃饭了。您吃吧,吃了身体就有劲了。”
10.那挑山工想了想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11.列宁问:“我应该排在哪一位同志的后面?”
12.齐威王对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13.桑娜对丈夫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14.海力布急得掉下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
15.爸爸说:“小甜病了,我会不知道吗?”
16.王老师对同学们说:“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秋游了。”
17.年轻的母亲说:“你这么大年纪了,我站一会儿就行了。”
18.王军不好意思地说:“那次是我不好,不该弄坏你的钢笔。”
19.我没好气地说:“你们这些馋猴儿,偷吃了人家的东西,摔了活该!”
20.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们!”
21.凡卡在信中写道:“我在给您写信。祝您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求上帝保佑您。我没爹没娘,只有您一个亲人了。”
22.扁鼻子军官用手轻轻地拍着雨来的肩膀,说:“我最喜欢小孩。那个人,你看见没有?”
23.陈红告诉高明:“你爸爸让我帮你学数学,明年争取考上外国语学校。”
24.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25.王宁说:“我要像小明那样关心集体。”
26.小红军流说:“我要把这鱼钩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
27.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常听你说,这里的工作这么重要,我不能离开。”
28.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29.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30.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四、缩句
1.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2.当我发现了这种神圣的秘密的时候,我竟欢喜感动得伏案痛苦。
3.灰色的、发光的天空,淡淡的远峰,近处像浓墨泼上去的饱含水气的山、村、房屋,以至小桥流水,正在石匠的手下显现出来。
4.巍峨的金字塔是世界古代建筑的一个奇迹。
5.戴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捡起地上的碎纸。
6.一个天真的小女孩为大家表演节目。
7.海边的沙地上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8.黄继光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9.队员们激动得泣不成声。
10.山沟的柿子树上缀满了沉甸甸的柿子。
11.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型奇特的新建的大楼。
12.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13.北面那座秃山丝毫挡不住来自塞外的狂风。
14.隐蔽在芦苇丛里的我们看见船上载着很多货物。
15.透过大衣的缝隙,我模模糊糊地看到一个高大的背影。
16.喊我的是和蔼可亲、头发花白的房东大娘。
17.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
18.高大挺拔、叶子油绿闪亮的白杨树,像一排士兵似的排列在宽阔而笔直的马路两旁。
19.满身是汗的渔夫吃力地拖着一张水淋淋的破鱼网。
20.我看到了乱蓬蓬的长发下那平静而慈祥的脸。
21.李时珍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22.心突突地跳得很厉害。
23.白而轻的热气在深绿的长长的水藻上飘荡着。
24.八路军的一个通讯班悄悄地开到郑州以南50公里的前线。
25.气象台发布了强大的冷空气即将南下的消息。
26.一块块窗户玻璃亮得可以照见人的影子
27.吴国的都督周瑜十分妒忌很有才干的诸葛亮。
28.银色的雪光照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29.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30.时光老人给我们的礼物是珍贵的。
五、修改病句
1.昨天,云参观科普展览。
2.雷锋叔叔为人民服务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3.昨天,把大树都刮倒了。
4.五年级一班是全校人数最多。
5.我们学校人人参加了“东西部红领巾手拉手,百万图书传真情”。
6.在这个原则问题上,他态度坚强,毫不退让。
7.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目的。
8.刘老师光荣地被评为“模范班主任”称号。
9.老师鼓舞我继续努力,再创好成绩。
10.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帽子。
11 我特别喜欢踢足球和乒乓球。
12.奶奶向我讲述过去的往事。
13. 我们班上功课最好、成绩最优秀的是丁君成 同学。
14. 校园内外到处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15. 教室里装上了灯光明亮的电灯,我们阴雨天看书写字就方便了。
16.我情不自禁脱口而出地说出来。
17.这是一条十分美丽漂亮的小金鱼。
18.我们把学习应该搞好。
19.阳光照在透过玻璃窗的桌子上。
20.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21.每当过去的事情回想起来,妈妈总是非常激动。
22.语文课对我很感兴趣,所以我上课时特别专心。
23.阻挡不住千难万险我们前进的步伐。
24.成片的红枫在春风中摆动。
25.昨晚差不多下了一整夜大雨。
26.会场上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红旗。
27.十三亿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是勤劳 勇敢的。
28.王鸣在目不转睛地看一本连环画。
29.街道上静悄悄的,行人络绎不绝。
30.我肯定今天她可能不来了。
31.我家的墙壁上,贴满了几张奖状。
32.夜深了,大家都睡了,只有他一个人还没睡。
33.夏天的狼山是美丽的景色。
34.李白、杜甫、陆游和白居易都是唐朝著名的诗人。
35.小芳和小林商定,明天上午她到她家去借书。
36.看到老师们日夜辛苦地工作,使我很受教育。
37.永春的春天是异常美丽的地方。
38.我们为他的爱国热情深深地感动了。
39.这本书对我很感兴趣。
40.他说错了一句错话。
41.参观了化工厂和造纸厂后,大家都说:“这个厂变化真大。”
42.参加春游的同学基本上都到齐了。
43.大家的眼睛都集中到主席台上。
44.夏天的晚上,常常卧在院子里看星星。
45.在老师的帮助下,终于端正了学习习惯。
46.英语对我很感兴趣,我特别喜欢。
47.小明和小毛参观了化工厂,他受到了很大教育。
48.昨天傍晚刮了一夜风雨。
49.我的家乡是福建人。
50.我不禁忍不住流出泪来。
51.我一定改善不好的坏习惯。
52.老师今天讲的知识我基本上全懂了。
53.花园里,万紫千红的红花争相开放。
54.王明从小爱学习,形成了动脑筋。
55.《林海》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56.李大钊与其牺牲生命,也决不向共产党屈服。
57.尽管天气不好,总是按时到校。
58.老工人在马路上协助交警保持交通秩序。
59.秋天的田野里,到处能看到果实成熟的景象和芳香。
60.今年,我们的王老师又光荣地被评为“市先进班主任”的称号。
61.我猜想他肯定是一个六年级学生。
62.小亮的肩头被沉重的米袋压得喘不过气来。
63.看了这本书,很受教育。
64.桌子上的闹钟走了一圈,一个小时又过去了。
65.庐山瀑布、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
66.游泳运动员打破了一次又一次世界记录。
67.通过老师的帮助,使我改正了缺点。
68.桌子上有尺子和钢笔,这是她的,那是他的。
69.我们通过并讨论了中队计划。
70.雨来爸爸的肩上披着子弹袋和手榴弹。
六、改为双重否定句
1.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2.每个人都喜欢他这样的孩子。
3.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4.一块儿来的小伙伴见了奶奶都低下了头,不敢吱声。
5.我们要努力学习。
6.这三克镭体现了一个科学家伟大的人格。
7.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一定要讲一点文明。
8.这次活动的经过你很清楚。
9.我们应当参加集体活动。
10.这本书太有价值了,你必须看。
㈥ 初中语文一共有哪些语法
1、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表示人的名称, 如同志、作家、父亲、主人、老李;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森林 湖泊;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 效率、品德、;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春天、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表示方位名称:上、下、东、西、里、前、内(简称方位词)
名词的语法特点: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1、动作动词:表动作、行为。如,走 看 说 进行 开始2、心理活动动词 如,想 爱 恨 怕 希望 喜欢 担心3、使令动词:表指使、命令或请求。如,使 叫 让 派 请求禁止4、能愿动词(助动词)如,能 会 可以 愿 肯 敢 要 应应该(跟动词、形容词等组成能愿短语。如,能够解决 )5、趋向动词 如,来去 上 进 出 回 过 开 上来 起来6、判断动词:主要是“是”,以及同“是”相当的 “为”等动词的语法特点: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胖、瘦弱;表示事物性质的:红、甜、干净、清楚、漂亮、结实;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雪白,滚烫,亮晶晶,泪涟涟;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
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表概数:几、许多;表序数:第一、老三;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E、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表示事物单位的:个、只;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次、回,有时也借用某些名词来表示,如:脚、年;
量词的语法特点:①量词经常和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也称为数量启数量词。②表示物量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的前面。③表示动量的数量词数量词常用在动词的后面。
F、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三类。1. 人称代词包括三种代词:
第一人称:我、我们、咱、咱们;
第二人称:你、你们、您、您们;
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别人、大家2. .疑问代词是表示疑问点的,如:谁、什么、哪里、多少。3. .指示代词包括近指的"这",远指的"那",以及由它们构成的合成指示代词,如:这里、那边、这阵子、那会儿
代词的语法特点:①第二人称的敬称“您”不用于复数,如果需要表示复数,就用“您几位”“您诸位”②第三人称复数代词“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们”则专指女性③注意“我们”和“咱们”用法的区别。“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④指示代词“那”用于远指,“这”用于近指⑤代词用得不恰当,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
G、副词: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势、语气等。
表示范围:都、全、单、共、光、尽、净、仅、就、只、一共、一起、一同、一道、一齐、一概、一味、统统、总共、仅仅、惟独等;表示语气:可、倒、一定、必定、必然、却、、就、幸亏、难道、何尝、偏偏、索性、简直、反正、多亏、也许、大约、好在、敢情;表示否定:不、没、没有、别;表示时间:刚、恰好、正、将、老(是)、总(是)、早就、已经、正在、立刻、马上、起初、原先、一向、永远、从来、偶尔、随时、忽然;表示程度:很、极、最、太、更、更加、格外、十分、极其、比较、相当、稍微、略微、多么;表示情势:仿佛、渐渐、百般、特地、互相、擅自、几乎、逐渐、逐步、猛然、依然、仍然、当然、毅然、果然、差点儿。
副词的语法特点:①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②副词有时用在形容词后面,补充说明程度、结果,作补语。③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
H、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一般连词:和、与、并、或、及;关联词:主要用来连接复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不但 而且、虽然 但是。
语法特点:①一般连词的前后两部分可以调换而基本意思不变。②关联词的主要在复句中进行运用。
I、介词: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等的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性状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
1.表时间:在 于 自自从 从 当 由 趁 随着 到2、表处所:从 打 朝 向 在 沿着 顺着3、表排除:除 除了4、表对象、范围: 对于 和 跟同 与 替 将 把 关于 被5、表方式、手段: 按照 依 依照 根据 以 凭 本着 用6、表目的、原因:为 为了 为着 因 由常用介词及其用法(顺口溜)
自、从、以、当、为、按照,
由于、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
除了、同、对、向、往、朝……
用在名词、代词前,组成介宾短语后,修饰、补充“动”“形”要记牢。
J、助词: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起辅助作用的词。助词可分三类: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结构助词:的、得;动态助词:着、了、过;语气助词:的、了、吗、吧、呢等。
K、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如啊、嗯等。语法特点:一般独立成句,用逗号或感叹号隔开。
L、拟声词:是摹拟人或事物的声音的词。语法特点:在句子中相当于一个形容词。
(2)、词类的辨别:
①区分名词和非名词,名词前不能加“不”和“很”。②区分形容词和动词,形容词可以用“很”来修饰,动词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除外)③区分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能修饰名词,前面能加“很”;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前面不能加“很”。④区分连词和介词,前后能互换的是连词,前后不能互换的是介词。⑤区分动词和介词,作谓语中心语的只能是动词,组成介宾短语修饰、补充动词、形容词的是介词。⑥区分语气助词和叹词,语气助词一般用在句尾,叹词往往独立成句,一般在句首。⑦区分介词和副词,介词后面跟名词、代词,副词后面是动词或形容词。 2、短语:是由词和词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
(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由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等并列组成的短语,基本结构有名+名、名+代、代+代、动+动、形+形、数量+数量。特点:①并列短语前后的词性一致。(名词和代词除外)②并列短语两部分之间是平等关系,没有修饰、限制关系。③并列短语中的词一般颠倒过来意思不变。④并列短语中词和词之间可以直接组合,也可以借用虚词组合。
(2)、偏正短语:定义参见课本。基本结构:①中心语是名词时,修饰限制成分是定语,用()表示。有如下结构:形+名、数量+名、名+名、代+名②中心语是动词或形容词时,修饰语是状语,用〔〕表示。有如下结构:形+动、副+动、数量+动、副+形。
(3)、动宾短语:动词后边带上一个受动词支配的词,组成一个短语,这种短语叫做动宾短语。基本结构:动+名、动+代。特点:①动宾短语前边的动词直接支配后边的名词、代词,后边的名词、代词受前边的动词的支配,它们之间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②动宾短语中受动词支配的名词、代词,是宾语。③宾语一般在动词后面回答“谁”、“什么”的问题。④使用动词短语时,要注意动词和宾语意义上的配合,否则造成动宾不搭配。
(4)、补充短语:包括动补短语和形补短语两大类。语法特点:①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是补语,用<>表示。②这类短语的中心语在前,前后两部分是被补充和补充的关系。③补语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补充说明怎么样、多久、多少等问题。④有的补语前头常用结构助词“得”。
(5)、主谓短语:定义详见课本。基本结构:名(代)+动、名(代)+形、名(代)+疑问代词、特殊的有:名+名,如今天星期一;名+数量,如纸三张。
㈦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日积月累的意思,要简单,要有拼音
我原来打的,很不容易哩!
雕梁画柱: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
巧夺天工: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独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
引人入胜:胜:胜境。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古色古香: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
余音绕梁: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不落窠臼:bù luò kē jiù窠:鸟巢;臼:舂米的石器。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雅俗共赏: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美不胜收: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脍炙人口:kuài zhì rén kǒu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讼。
曲高和寡: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妙笔生花: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阳春白雪:yáng chūn bái xuě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别具一格:别:另外。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响遏行云:遏:阻止;行云:飘动的云彩。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
是这个意思么
㈧ 人教版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
1 了解实词与虚词的区别 2 能够正确理解各种词性的定义和特点。
学习重点
识记名、动、形、代、介、连六种词性的定义,了解它们的特点。
学习难点
知道并掌握动词与形容词、介词与连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区别
学习方法 比较区分法
学习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感受汉语语言文字的趣味性,引出“词性分类”话题
二 知道词语的详细分类(参照图表)
词性定义特点分类示例
实词
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可作主、宾、定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作状语;一般不能与副词组合;一般不能重叠;指人的普通名词后可加“的”,表示复数;许多名词可带“子”、“儿”、“头”、“者”、“家”、“士”等词缀。一般名词工人、土地、祖国
专有名词国务院、雷锋、长城
时间名词春天、傍晚、明年
方位名词上、下、内、外、前面、中间、东头
动词
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变化、心理活动的词。主要充当谓语,大多数能带宾语;一般能受副词修饰,但除了表心理活动的动词除外,一般不能用程度副词修饰;一般可重叠,单音词重叠为AA式,或中间加“了”、“一”,双音词重叠为ABAB式;后面可带时态助词。动作行为跳、写、调查
存在变化有、无、发展
心理活动爱、怕、认为
可能意愿能、该、愿意
表示趋向来、起、进去
表示判断是
表示使令让、使、要求
形容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形态、性质或者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状态的词一般作谓语,也可作状语或补语;大部分能同副词组合,但有些本身带有程度意义或加了重叠词尾的,不能同程度副词组合;一般可以重叠,重叠形式“AA”、“AABB”、“ABAB”。表示形态高、低、长、短、整齐、绿油油
表示性质好、坏、冷、酸、朴素、坚固、草率
表示状态快、迅速、尖锐
㈨ 谁能告诉我语文语法
你要说的是文言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吧?把我下载的资料跟你共享一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指文言文中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主谓倒置句等七种句式。也有人将后面的四种句式归纳统称为倒装句。
之所以将上述七种句式称为特殊句式,是因为这些句式与现代汉语的句式特点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熟悉和了解这些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文言句式特点,有助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
(一) 判断句
现代汉语中,主要依靠主谓之间的判断动词"是"来构成判断句。这种判断句的形式在文言中只是极个别的现象,一般都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来表示判断。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 主语后面用"者"表提顿,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者,……也)。
例1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2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石钟山记》)
2. 主语后面没有"者", 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也)。
例3 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
例4 生,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3. 谓语后面连用"者""也"表示判断(……者也)。
例5 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毛遂自荐》)
例6 是必射雕者也。(《李将军列传》)
4. 用"为""乃""则""即""诚""非""素""皆"来表示判断。
例7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例8 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例9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例10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o项羽本纪》)
例11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例12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 说》)
例13 且相如素贱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5. 直接用名词充当谓语表示判断。
例14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 被动句
文言一部分被动句与现代汉语被动句有相同之处,都用介词"被"来表被动,另一部分则与现代汉语被动句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 用"……于……"来表被动。
例15 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16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拘于时也。(《秋水》)
2. 用"……见……"来表被动。
例17 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荆轲刺秦王》)
例18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
3. 用"……受……于"或"……见……于"来表被动。
例19 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例20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4. 用"……为……"来表被动。
例21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
例22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
5. 用"为所"或"为……所……"来表被动。
例23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鱼我所欲也》)
例24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6. 用"被"表被动。
例25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例26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五人墓碑记》)
7. 不用被动词,但是句中的主语是行动的接受者,因而也是被动句。
例27 予羁縻不得还。(《<指南录>后序》)
例28 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谏逐客书》)
(三) 省略句
省略是文言和现代汉语都有的语法现象,文言省略句中,主要是省略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
1. 省略主语。
例29 (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30 (虫)每闻琴瑟之声。(《促织》)
2. 省略谓语。
例31 平原君与楚(商议)和从,言其利害。(《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32 方宅(有田)十余亩,(有)草屋八九间。(《归园田居》)
3. 省略宾语(包括动宾和介宾)。
例33 汝死我葬(汝),我死谁埋(我)?(《祭妹文》)
例34 公瞿然注视(之)。(《左忠毅公逸事》)
例35 今寇众我寡,难与(之)持久。(《赤壁之战》)
例36 于是秦王不怿,为(赵王)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4. 省略介词。
例37 成妻纳钱(于)案上。(《促织》)
例38 古之圣人,其出(于)人也远矣。(《师说》)
例39 晋太原中,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例40 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以)百数。(《毛遂自荐》)
(四) 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是从短语的角度;一是从句式的角度。
从短语的角度来理解,宾语前置句中的宾语不是动宾短语的宾语,就是介宾短语的宾语。
例41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例42 何以战?(《曹刿论战》)
例41的"我"是动词"顾"的宾语。;例42的"何"是介词"以"的宾语。
从句式的角度来理解,要记住两句口诀:一是: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一是: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当然,口诀不能包容的,要另外记忆理解。
1. 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例43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例44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例43的"何"是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操"的宾语。例44的"谁" 是疑问代词,充当介词"与"的宾语。
2. 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例45 先生……肩举驴上,而狼未之知也。(《中山狼传》)
例46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例45中的"之"是代词,是动词"知"的宾语。例46中的"之"也是代词,是动词"许"的宾语。
3. 用"之""之为"或"是"将宾语前置。
例47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例48 惟弈秋之为听。(《学弈》)
例49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左传o僖公五年》)
例47中的"句读"和"惑"分别是动词"知"和"解"的宾语,"之"起提宾的作用。例48中的"弈秋"是动词"听"的宾语,"之为"起提宾的作用。例49中的"德"是动词"辅"的宾语,"是"起提宾的作用。
4. 没有任何标志的宾语前置句。
例50 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例51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
例50中的"全石"是介词"以"的宾语。例51中的"仁义"是动词"施"的宾语。两个句子都没有任何提宾的标志。
(五) 定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是一个短语概念。现代汉语的偏正结构短语,由中心词和定语构成,中心词在后,定语在前。文言定语后置则相反,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文言定语后置句,说的是在一个句子中有一个定语后置的偏正结构短语。定语后置句有以下几种形式。
1. 以"者"为标志。
例52 郑人有欲买履者。(《郑人买履》)
例53 其人家有好女者。(《西门豹治邺》)
例52中的"人"是中心词,"有欲买履"是定语,"者"是标志。例53中的"人家" 是中心词,"有好女"是定语,"者"是标志。
2. 以"之"为标志
例54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惠之百亩。(《离骚》)
例55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例54中的"滋兰"和"惠"分别是中心词,"九畹"和"百亩"分别是定语。例55中的"爪牙"和"筋骨"分别是中心词,"利"和"强"分别是定语。
3. 以"……之……者"为标志。
例56 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冯婉贞》)
例57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粟一石。(《马说》)
例56中的"少年"是中心词,"精技击"是定语,"之"和"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例57中的"马"是中心词,"千里"是定语,"之"和"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4. 以"……而……者"为标志。
例58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
例59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
例58中的"缙绅"是中心词,"能不易其志"是定语,"而"和"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例59中的"民"是中心词,"无告(无依无靠)"是定语,"而"和"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5. 数量词作定语,定语后置。
例60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伐檀》)
例61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李将军列传》)
例60中的"禾"是中心词,"三百廛"是定语。例61中的"骑"是中心词,"数十"是定语。
6. 没有任何标志的定语后置句。
例62 兵精足用。(《赤壁之战》)
例63 梦啼妆泪红阑干。(《琵琶行》)
例62中"兵"是中心词,"精"是定语。例63中的"泪"是中心词,"红"是定语。
(六) 介词结构后置句
介宾结构短语在现代汉语中,一般都是在谓语的前面充当状语,文言中的介宾结构短语如果充当状语,却在谓语后面的话,我们就称它为介词结构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有以下几种形式。
1. "以……"的形式。
例64 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例65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例64中的"以当世之事"是介词结构,置于谓语"咨臣"之后充当状语。例65中的"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是介词结构,置于谓语"饰"之后充当状语。
2. "于……"的形式。
例66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例67 函封,燕王拜送于庭。(《荆轲刺秦王》)
例66中的"于孙将军"是介词结构,置于谓语"求救"之后充当状语。例67中的"于庭"是介词结构,置于谓语"拜送"之后充当状语。
(七) 主谓倒置句
主语和谓语的位置被倒置,起强调和突出谓语的作用。这种句式在文言中较为少见。
例68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例69 小人哉,樊须也!(《论语·子路》)
例68中的"甚"是谓语,"汝之不惠"是主语。例69中的"小人" 是谓语,"樊须"是主语。
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因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因为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如: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今王鼓乐于此
无所事事
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按一般语法,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如:
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
三、名词作状语
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如: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相如廷斥之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四、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从句法关系看,动词在句中常出现在主语、状语之后作谓语,所以,如果在谓语动词前或后出现了动词,且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时,即可判断动词活用成了名词。这一名词一般出现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边有“其”字。如:
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形容词用为名词时,形容词一般出现在句中宾语的位置上,翻译时应该补出中心词,而以形容词为定语。如:
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
贵以近知远,以所见知所不见
五、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一般而言可以断定活用成了使动;如:
君将哀而生之乎
不及物动词未带宾语,但它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直接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其他人或物发出的,这时也可判断为用作使动;如: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另外,及物动词如果跟它的宾语之间不是支配和被支配关系,宾语不是动作的承受者,而是动作的实施者时,也可判断为用作使动;如: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见项王
俯身散马蹄
再有,如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而此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也可断定它们活用成了使动,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足以荣汝身
名词的使动用法可按“使宾语怎么样”这一关系来判断;如: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舍相如广成传舍
六、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词和名词。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如意动,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作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经常可以翻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作……”。如:
成以其小,劣之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况吾与子渔樵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㈩ 语文语法阅读基础知识
语 文 语 法 知 识(一)
—、语 文 语 法 知 识
1、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 如同志、作家、父亲、主人、老李;
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森林 湖泊;
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 效率、品德、;
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春天、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
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
表示方位名称:上、下、东、西、里、前、内(简称方位词)名词的语法特点
: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
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
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1、动作动词:表动作、行为如,走 看 说 进行 开始
2、心理活动动词 如,想 爱 恨 怕 希望 喜欢 担心
3、使令动词:表指使、命令或请求如,使 叫 让 派 请求禁止
4、能愿动词(助动词)如,能 会 可以 愿 肯 敢 要 应应该(跟动词、形容词等组成能愿短语如,能够解决 )
5、趋向动词 如,来去 上 进 出 回 过 开 上来 起来
6、判断动词:主要是“是”,以及同“是”相当的 “为”等
动词的语法特点:
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
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
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胖、瘦弱;
表示事物性质的:红、甜、干净、清楚、漂亮、结实;
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雪白,滚烫,亮晶晶,泪涟涟;形容词的语法特点:
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
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