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三年级第30课课件什么都不用直接下载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西门豹是怎样破除河伯娶媳妇迷信的,并且使学生受到尊重科学的教育。
2.读懂每个自然段,继续学习给课文分段,并且归纳段落大意。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句的意思。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迷信的经过。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课后作业中三个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
分段和归纳段意。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要相信科学,尊重科学,学习科学,今天我们要学习《西门豹》一课,看西门豹是怎样破除迷信的。
板书课题:西门豹。
二、介绍时代背景
本课记叙的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故事。战国时期,是从公元前475年起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为止。当时,以齐、楚、燕、韩、赵、魏、秦国最为强大,魏王即魏文侯是战国时期魏国第一代君主。西门豹是战国初期的政治家。魏王派西门豹到邺这个地方任县令,邺是古时地名,如今河南安阳以北。西门豹上任以后,破除了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动员人力兴修水利,年年获得好收成。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故事。
三、学习生字新词
过渡:
师:这个故事很有趣吧,现在请你们自己来朗读这个故事,要注意其中的生字和新词。
1.学生自学生字新词
(1)学生小声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并且划出本课生字词。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根据自己对生字词的理解,再把词放回课文句子中再次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意思。
四、再读课文
1.让学生带着下面的问题小声读全文:
(1)课文讲的是件什么事?
(2)想一想事情的起因是什么?经过如何?结果怎样?
(3)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学生回答:通过带着以上几个问题读课文,你初步了解到什么?
举例:本课写的是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到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和老百姓一起破除河伯娶媳妇迷信,兴修水利的事。
(1)事情的起因是当西门豹到了邺之后,看到人烟稀少,土地荒芜,就找老百姓问这是怎么回事。
(2)事情的经过是西门豹了解到土地荒芜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于是他将计就计,借给河伯娶媳妇的机会惩治了巫婆和官绅。
(3)事情的结果是西门豹带领广大群众,兴修水利,灌溉土地,使邺这个地方年年获得好收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本课写的是西门豹到了邺这个地方,破除了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并带领老百姓,兴修水利,使这里年年获得好收成的事,那么西门豹是怎样破除河伯娶媳妇迷信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课。
二、讲读课文
1.播放诵读课文中的1~9自然段:
(1)出示思考题:
①西门豹到了邺这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向一位老大爷调查,他问了哪四个问题?
②老大爷每次是怎样回答的?
③从老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了解到了什么?
(2)带着问题快速读课文:哪几自然段是说了以上这几个问题。
学生回答,是1至9自然段写的是西门豹四次向老大爷询问,老大爷并四次回答了西门豹。
(3)再次带着问题读课文。
请同学们还是带着以上三个思考题,再读课文,看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4)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5)学生结合思考题,谈一谈你读懂了什么?
第一次西门豹问了什么?老大爷是怎么回答的?从老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知道了什么?在学生读懂课文的情况下,会按着这个线索汇报自己学懂了什么。在学生汇报过程中,及时出示句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
“西门豹到了那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就找了位老大爷来,问他是怎么回事。”理解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意思。人烟稀少是指这里居住的人很少,正因为居住的人少了,所以田地无人耕种,无人管理,不长庄稼而长满了野草。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用“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抓主要内容说一说第1自然段的段意。
“西门豹到了邺这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就找老大爷问是怎么回事。”然后再提示同学们用“老大爷是怎么回答的?从回答中西门豹知道了什么?”的线索,用自己的话归纳第2自然段的段意。”
老大爷说是河伯娶媳妇闹的,每年要娶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否则漳河就发大水。”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老大爷的第一次回答中,第一句话直接回答了西门豹询问的问题,第二句和第三句话,让西门豹又知道了每年都要给河伯娶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如果不给河伯娶媳妇,漳河就发大水,淹没田地。
从老大爷第二次回答中,知道了不给河伯娶媳妇,漳河就要发大水,这话是巫婆说的,并且还知道了地方官绅和巫婆勾结,大量搜刮民财。
从老大爷第三次回答中知道,西门豹知道了有钱的人家都免去了灾难,而没有钱的人家都带着女儿逃走了,因此,这里人烟稀少。还知道了给河伯娶媳妇是怎么个娶法。
学习这部分时,让学生充分读下面这段话。“到了河伯娶媳那天,他们在漳河边上放一条苇席,把女孩儿打扮好了,让她坐在苇席上,顺着水漂去。苇席先还是浮着的,到了河中心就连女孩儿一起沉下去了。”让学生理解到:这段话写明了,河伯娶媳妇到底是怎么个娶法。从这段话中还知道,女孩儿就是这样沉下水去,给淹死了,所以才有了像下文说的那个结果,“有女孩儿的人家差不多都逃到外地去了,所以这个地方人口越来越少,这个地方也越来越穷。”
从以上西门豹三次问话,和三次老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知道了邺这地方之所以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
从老大爷的第四次回答中,西门豹知道了,漳河没有发过大水,倒是每年都闹旱灾。在这里理解什么是“旱灾”,夏天,雨水缺少,田地干旱,庄稼因为缺少水干枯,造成收成不好。
学习第9自然段时,让学生读一读西门豹说的话,出示句子,理解带点的词语。“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这些句子是双关语,从表面上看,是漳河没有发大水,给河伯娶媳妇还真灵,下次他也要参加给河伯娶媳妇,亲自来送新娘,而实际上,这是说的反话,是带有讽刺的意味。
2.播放诵读课文中的第10自然段:
师:西门豹到了邺这个地方以后,通过向老大爷调查了解,知道这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是给河伯娶媳妇闹的,所以他决定,下次河伯娶媳妇要亲自参加,那么情况到底怎么样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1)小声自由读这自然段,想:河伯娶媳妇的日子又到了,参加的有哪些人?找出描写这些人物的句子。
(2)出示句子,让学生理解句意,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西门豹带着卫士,真的来了,巫婆和官绅急忙迎接。”因为西门豹向老大爷了解情况以后,决定下次河伯娶媳妇要亲自参加,到了这一天,西门豹没有食言,说来就来了。让同学们换词理解。
“西门豹带着卫士,果然来了。”
“西门豹带着卫士,果真来了。”
因为西门豹到邺这个地方任县令,巫婆和官绅看到西门豹也前来参加给河伯娶媳妇,不敢怠慢,所以急忙迎接。换词理解:“赶快迎接”,“匆忙迎接”。
(3)再读这一自然段,用串联课文中的词句的方法归纳自然段的段意。“河伯娶媳妇那天,西门豹带着卫士来了,巫婆和官绅急忙迎接。
3.播放诵读课文中的第11自然段和第12自然段:
(1)默读课文,划出西门豹说的话。想一想,你是怎样理解这些话的。
(2)指名读课文,谈自己的理解:
出示句子:
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是真的这个姑娘不漂亮吗?是真的要另选一个吗?不是。而是西门豹的计策,是他将计就计,借河伯娶媳妇,来惩治巫婆,并且拯救了这位姑娘。
“等了一会儿”,是西门豹真的再等她回来吗?而是假戏真做,是西门豹的计策,“怎么还不回来”,和“等了一会儿”是照应的,说明时间已经过的不短了,才应当让官绅头子去催一催。
(3)再读这两自然段,并结合动画理解课文内容。
4.播放诵读课文中的第13、14自然段:
(1)默读这两自然段,想:西门豹又是怎样惩治官绅的?
(2)指名读课文,谈自己的理解:
“西门豹面对漳河站了很久。”利用这个时间,是惩治邪恶,教育群众,让百姓们真的相信,有什么河神?这是巫婆勾结官绅搞迷信,以此搜刮民财的手段。“提心吊胆”、“面如土色”都是形容官绅十分害怕,怕把自己也投入漳河送了命,所以连连磕头求饶。
5.播放诵读课文中的第15自然段:
让学生齐读本自然段,想:大家都明白了什么?
举例:西门豹借给河伯娶媳妇这个事,惩治了邪恶,教育了群众,使老百姓们知道了,给河伯娶媳妇是搞迷信,是巫婆和官绅骗老百姓钱财和坑害人的,同时也教育了那些官绅,使他们再也不敢提给河伯娶媳妇的事了。
6.播放诵读课文中的最后1自然段:
师:西门豹惩治了巫婆和官绅,破除了给河伯娶媳妇的迷信,从此,谁也不敢提给河伯娶媳妇的事了,那么他又是怎样改变邺这个地方贫穷的面貌的呢?我们学习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1)带着问题读课文:
(2)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本段的第一句话,写了西门豹带领老百姓兴修水利,把漳河的水引到田间,使田地再也不会因为缺雨干旱而受影响;第二句话说明了兴修水利的效果,年年获得好收成。“年年”意思是,每一年都如此。
(3)归纳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西门豹带领老百姓兴修水利,庄稼年年获得好收成。
(4)总结段意
让学生结成小组,总结本文的段意,小组汇报的方式,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Ⅱ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30课是什么内容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主要内容是什么?
语文
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讲的是魏王派回西门豹管理邺答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课文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先写了西门豹到邺这个地方后,通过调查研究,弄清这里贫穷的原因;随后重点写了西门豹是怎样巧妙破除迷信的;最后略写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兴修水利,使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学习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会人物品质;二是使学生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
Ⅲ 小学教材全解 三年级语文下册 30课
30 西门豹
第一课时
基础练习
一、汉字小乐园
gān hàn tú dì
hé qú guàn gài
rén yān xī shǎo
tí xīn diào dǎn
二、词语小超市
淹( ) 官( )
掩( ) 宫( )
姓( ) 跪( ) 性( ) 脆( )
三、换一换,写出与加点词语的意思
相近的词。 1、西门豹命人赶快..
把巫婆扔下去。 ( )
2、忽然..,事情有了转机。 ( )
3、画师称赞..他画得好。
( )
四、写出与第一个字意思相近的词语。 例:看—(瞧)—(望)—(远眺)
—(仰视)
吃—( )—( )—( )—( )
拿—( )—( )—( )—( ) 五、选一选 填 一填
A、急忙 B、匆忙 C、慌忙
1、小偷的企图被识破后,________
地逃走了。 ( )
2、要迟到了,他穿好衣服,________ 地赶往学校。 ( )
3、西门豹带着卫士来了,巫婆和官绅__________迎接。 ( )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 1、西门豹了解到造成田地荒芜、人
烟稀少的原因主要有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2、西门豹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将
计就计”,借口说_______________,
把巫婆和官绅头子_______________。
同时也给了其他官绅一个警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他兴修________,开凿________,使
农田得到了________,农民有了
___________。
2014年度细分行业报告汇集 制造行业报告 互联网行业报告 农林牧渔行业报告
第二课时
能力提升
一、课内精彩阅读。
战国时期,魏王派西门豹去管理漳河边上的邺。西门豹到了那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就找了位老大爷来,问他是怎么回事。
老大爷说:“ 都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 。 河伯是漳河的神 ,每年要娶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 要不给他送去,漳河就要发大水 , 把田地全淹了。” 1、文章是按 顺序写的,我会在第一段里找出四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2、可以看出这地方很穷的两个词语是:( )、( ) 3、用直线划出这地方越来越穷的原因?
4、要不给他送去,漳河就要发大水,把田地全淹了。(改成被字句)
二、课外拓展阅读。
“煮 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横幅,上面
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能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我指着横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 小时侯读书,就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做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
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爷爷,您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入手嘛!那些课文都是好文章,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
的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出
Ⅳ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30课西门豹大概讲了一件什么事
西门豹大概讲了在战国时代,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事。
Ⅳ 三年级下册语文30课西门豹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课文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先写了西门豹到邺这个地方后,通过调查研究,弄清这里贫穷的原因;随后重点写了西门豹是怎样巧妙破除迷信的;最后略写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兴修水利,使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
Ⅵ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30课西门豹他是怎么破除迷信巫婆的办法妙在哪里,不能小学教
他把巫婆和官绅头子扔进了漳河,假装让他们去找河伯商量娶妻的事,巧妙地吓唬了官绅们,从而揭穿了巫婆和官绅的骗局,也以此告诉老百姓这是迷信活动。妙处在于将计就计,利用巫婆和官绅的谎言验证了他们的骗局。
Ⅶ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课题叫什么
课文中的故抄事发生在战国袭时代,讲的是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课文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先写了西门豹到邺这个地方后,通过调查研究,弄清这里贫穷的原因;随后重点写了西门豹是怎样巧妙破除迷信的;最后略写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兴修水利,使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学习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会人物品质;二是使学生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
Ⅷ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主要内容是什么
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讲的是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回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答,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课文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先写了西门豹到邺这个地方后,通过调查研究,弄清这里贫穷的原因;随后重点写了西门豹是怎样巧妙破除迷信的;最后略写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兴修水利,使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学习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会人物品质;二是使学生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
Ⅸ 三年级语文,302班陈君老师,30课一次成功的实验课件ppt
大家好,我第一次成功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