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目录
第一单元: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爸爸的花儿落了
3、丑小鸭
4、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未选择的路
5、伤仲永
第二单元:
6、黄河颂
7、最后一课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9、土地的誓言
10、花木兰
第三单元:
11、邓稼先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13、音乐巨人贝多芬
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15、孙权劝学
第四单元:
16、社戏
17、安塞腰鼓
18、竹影
19、观舞记
20、口技
第五单元:
21、伟大的悲剧
22、在沙漠中心
23、登上地球之巅
24、真正的英雄
25、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
共工怒触不周山
第六单元:
26、猫
27、斑羚飞渡
28、华南虎
29、马
30、狼
课外古诗词:
1、山中杂诗
2、竹里馆
3、峨眉山月歌
4、春夜洛城闻笛
5、逢入京使
6、滁州西涧
7、江南逢李龟年
8、送灵辙上人
9、约客
10、论诗
2. 文学常识七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
文学常识七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
七年级下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鲁迅:见七年级上21课《风筝》
2《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城南旧事》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台湾苗栗人。台湾作家,代表作有:散文集:《窗》、《两地》、《作客美国》等;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
3《丑小鸭》选自《安徒生童话故事选》安徒生:见七年级上 26课《皇帝的新装》
4《诗两首》
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普希金,俄国大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②《未选择的路》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弗罗斯特,美国诗人,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称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著名诗集有:《山间》、《新罕布什尔》、《西去的溪流》、《又一片牧场》等。
5《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号“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的散文风格雄健俏拔,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词:《浣溪沙》《 南乡子》诗:《元日》
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
6《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1939年在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7《最后一课》都德,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小说集《磨坊文札》,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柏林之围》。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选自《李大钊选集》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学者,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著作有《守常文集》、《李大钊选集》、《李大钊诗选注》。
9《土地的誓言》选自《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散文》卷一端木蕻良,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曹汉文,又名曹京平,辽宁昌图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大地的海》、《大江》短篇小说集:《憎恨》
10《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和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一起誉为我国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11《邓稼先》选自《人民日报》杨振宁,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臧克家,又名臧瑗望,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以一篇新诗《老马》成名,被誉为“农民诗人”。
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永》。
13《音乐巨人贝多芬》选自《中国现代散文选》何为,原名何敬业。
贝多芬,德国作曲家、钢琴家。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14《福楼拜的星期天》选自《济南文艺》莫泊桑,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列的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项链》、《羊脂球》等;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等代表作《羊脂球》、《项链》。
福楼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屠格涅夫:俄国作家。代表作有:《长夜》、《父与子》。左拉:法国作家。代表作有:《萌芽》、《金钱》、《崩溃》。
15《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间的史事,本书编撰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16《社戏》选自《鲁迅全集》鲁迅:见七年级上21课《风筝》
17《安塞腰鼓》选自《人民日报》刘成章,1937年生,陕西省延安市人。
18《竹影》选自《丰子恺文集》丰子恺,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原名丰润,又名丰仁,浙江崇德人。他的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
19《观舞记》选自《冰心全集》冰心:见七年级上24《诗两首》
20《口技》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林嗣环,字铁崖,清代顺治年间进士,《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集,共二十卷,多数作品文字优美,有些也对当时社会不合理现象有所反映。
21《伟大的悲剧》选自《人类群星闪耀时》茨威格,奥地利作家,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作品有《三位大师》,他的短篇小说集有《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等长篇小说《焦躁的心》。
22《荒岛余生》选自《鲁滨孙漂流记》笛福,英国小说家,出生于伦敦
23《登上地球之巅》选自《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郭超人,高级记者。新闻作品有《向顶峰冲刺》《西藏十年间》《万里神州驯水记》《时代的回声》等。
24《真正的英雄》选自《世界名人演说经典》里根,出生于美国。美国第49、50届总统。
25《短文两篇》
①《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山海经》书名,《山海经》是我国古代地理著作,内容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等,并保存了不少远古神话传说。
②《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作者是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26《珍珠鸟》选自《人民日报》冯骥才,当代作家、画家、文化活动家。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
27《斑羚飞渡》选自《和乌鸦做邻居》沈石溪,原名沈一鸣,上海人。祖籍浙江慈溪。当代儿童文学作家、中国著名的动物小说家。
28《华南虎》选自《诗刊》牛汉,现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诗人,作家。诗集:《彩色的生活》《温泉》。散文:《牛汉散文》《萤火集》《童年牧歌》
29《马》选自《世界散文精华?欧洲卷》布封,也称为“布丰”,法国18世纪自然科学家、博物学家、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
30《狼》选自《聊斋志异》蒲松龄,见七年级上20《山市》
(本回答摘自《网络文库》)
3. 人教版语文书七年级下册所有的古诗
新版的和旧版的古诗一样!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内里出。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容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青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约客
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希望你能满意!
《竹影》教案
安徽省广德县独山中学 吴昊
教学目标:1、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
2、初步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
教学难点:体会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
教学方法:
采用“感知一品读一迁移—小结”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查找收集资料。倡导教师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板书:
童真童趣
画竹影
艺术体验
读——品——想——结
一、 导语
有些同学看到我,可能会在心里说,这个老师怎么长得这么小巧啊?我的回答是:因为我还保留了一颗童心,一颗热爱自然热爱艺术热爱孩子的童心。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自然有关孩子有关艺术的课文《竹影》。
二、 、初读课文
a) 有多少同学阅读过这篇文章?请这位没有读过的同学猜想一下,这篇文章到底是写什么的,是写景的吗?是写人的吗?还是写事的?为什么要以竹影为题呢?
b) 由于这是篇自读课文,需要同学们以自己的能力去完成这一课文学习。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地阅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扫读等,只要是自己喜欢,怎样的阅读方式都可以。
不动笔墨不读书,请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明白的词可以做下标记,并把自己认为写的好的地方,或是和你产生了共鸣的地方,作下标记,可以划线,可以作批注,简要地记录下你读书时的情感体验。读完了,我还想请同学们对这篇文章进行简单的概括。
c) 同学们读得很仔细,现在请你们中说话最精练最简短的同学来概括这篇文章。
他概括得好不好呢?你来评价一下吧,你认为怎么概括才又简短又深刻呢。可不可以用更简练的词语来概括呢?
(这篇文章以几个少年描描画画的游戏,,及爸爸给我们讲画画的知识,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
三、 品味文章
一个苹果两个人分,一个苹果只剩下半个。而一种思想两个人分,一种思想会变成两种。现在请同学们将你读到的记下的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学生们读一读自己划的好句子,或是自己作的批注。他们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1、 文章对孩子们的活动写得很有童趣很真实:
如:弟弟发现一个只有孩子才能注意的问题:………成年人也许不会注意这样的事情,谁又有这样的细心这样的时间去注意月光下的人影头上冒出烟气?这样的问题成年人听了,也许不以为然地一笑了之,而孩子们却会追根究底的。大家争论了一会儿,没有解决。
如果成年人争论一个问题,一定会水落石出的。华明的注意略去了转向了别处,水门汀上热心地描写自己的影。如果是成年人一定挨批评,做事三分钟热情,但是孩子的天性如此,他们对世界如此好奇,不可能要求他们像成年人那样专注某件事。搞不明白不一定非弄明白,吸引他们的事多着呢。作者把孩子的心理和性格写得真实恰当。
作者并没有一味地写孩子新一轮的热情,他们用木炭描这些天然的国画,并联想到平时见到的画图。孩子由童心童趣,不由得走到艺术的殿堂门口。于是领路人——爸爸出现了,他给孩子们讲了一番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因势利导地给孩子们上了一堂艺术入门课。
2、 一些句子很生动,也是用孩子的眼光用艺术的眼光来看待景物。
略见教参.
3、 爸爸很会引导。经过爸爸的引导,你了解了哪些绘画的知识?
(1)爸爸没有批评他们在水门汀上画画,而是引导他们走进艺术的殿堂。爸爸和他们一起画画。
(2)爸爸在讲中国画和西洋画的时候,打了个比方,“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讲授二者的区别:西洋画注重写实,画人则要按解剖学来画,画景要画出立体感,而中国画则不讲究这些,画人,则张扬人物的特点,画景则山水重重叠叠,象是飞机中所见的,而且又不是一时所见,却是飞来飞去,飞上飞下,几次所看见的。想到哪画到哪。而且很多中国画只有寥寥数笔,却传达出画者深刻的思想和感情。所以,西洋画更讲究形式,画出的画和照片一模一样,而中国画讲究神似,如做文章一样,只突出主题)
(1) 爸爸在讲中国画时,没有用专业的术语,也没有长篇大论,只是用了几句话就概括了竹画也是中国画的要点:讲究画意(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等)表现着一种美的姿态,一种活的神气。
(2) 请绘画最好的同学上黑板画一幅竹影,大家按课文中的标准评价。
4、你还在文中读到了什么?为什么以竹影呢?
意境很美。几个小伙伴,借着月光画竹影,你一笔,我一笔,参参差差,明明暗暗,竟然有几分中国画的意味。艺术和美就蕴含在孩子的童稚活动中。
四、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快乐的童年,也做过许多充满童趣的游戏。但当时没能像作者那样从中获得艺术美的体验,所以大多已成了过眼烟云,学了这篇文章,你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你儿时做过的哪一个充满童稚的游戏也是可以让你获得类似的发现、体验的?后来它发芽成长了吗?
五、学习语文,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善于小结。现在我们请同学们将自己在这节课中所学的所想的小结在作业中。
作业一:用一句话概括这节课的收获。再分项写出从内容上、思想上、写法上的体会。
作业二:课后自己进行一次艺术上的创造,将自己的创造的过程、体验用语言表达出来。字数300左右。
六.结全文。这节课,我们运用了:读——品——想——结的方法,自己学习了这篇散文。以后,同学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学习课本上的自读课文、课外书上的美文。至于文中的一些细小的知识点如作家作品介绍,词语解释等,请同学们课后自己查资料,互相交流。最后,引用一下丰子恺在《艺术三昧》中的话来结束这节课:宇宙是一大艺术。人何以只知鉴赏书画的小艺术,而不知鉴赏宇宙的大艺术呢?人何以不拿看书画的眼来看宇宙呢?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吗?
我们来猜个谜语: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影子。)
请同学们再来听首儿歌: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是个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个好朋友,常常陪着我。
每当我们唱起这样的儿歌,就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和儿时的伙伴玩影子、玩各种有趣的游戏,从中获得了对生活的美好体验。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影子的文章—一《竹影》,希望今天的学习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猜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充满童稚的儿歌,更能激发他们对童年趣事的美好回忆,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本文的热情,为下面环节的展开作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
二、作者介绍
(学生交流收集的丰子恺的资料,讲述有关作者生活创作的故事。)
师:丰子恺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师,在绘画、散文创作方面成就颇丰,这些成就与他从小就爱在生活中去发现、思考是分不开的。下面,就让我们从阅读作者的文章开始,走近丰子恺。(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作者,突破传统的介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也检验了课前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三、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配以轻音乐,学生轻声朗读。学生回答有因难,教师可提示,文题是“竹影”,它是以写景为主,还是以写人物活动为主?)
明确:叙述几个少年描竹影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游戏。从中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从中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
(朗读是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过自读,学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为品读课文作好铺垫。)
四、品味朗读,体验童趣
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游戏,却有了艺术美的发现。那么,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生动地表现了童趣?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找到后在小组内朗读,然后教师点名朗读得好的学生示范朗读,也可鼓励学生自告奋勇来朗读。)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对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品读交流中,让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引起共鸣,产生更多的火花,当学生有了心得之后,读相关的语段时感情就会充沛、真挚。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应鼓励、肯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拓展欣赏
在一位独具慧心的艺术启蒙人“爸爸”的引领下,“我”和伙伴们从一次无意的游戏,走进了艺术的殿堂,并领略了中国画与西洋画各自的魅力。下面让我们借这次语文课。也来简单欣赏一下东西方文化不同的艺术魅力。
(多媒体展示几幅中国画和西洋画,配音乐。)
(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是一个很专一的理论,教师如果过多解释,反而会“越描越黑”。借助多媒体的视听效果,加以音乐的陪衬,学生凭借自身的审美力、想像力,去感悟艺术的美。同时,扩充艺术的欣赏内容,也增加了语文课的容量,使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六、口语交流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快乐的童年,也做过许多充满童趣的游戏。但当时没能像作者那样从中获得艺术美的体验,所以大多已成了过眼烟云,学了这篇文章,你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你儿时做过的哪一个充满童稚的游戏也是可以让你获得类似的发现、体验的?后来它发芽成长了吗?
(语文学习要基于教材,但又不能仅局限于教材,应向生活延伸。由童年的游戏引发的体验,应避免围绕竹子品格的空洞的说教,而应注重对艺术发现的认识,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引导,对学生自身修养的培养。)
七、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用一句话来归纳一下你的感受、收获吗?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演示板书。)
艺术并非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就蕴含在孩子们童稚的游戏中。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拥有一颗童心,你就能拥有阳光般的快乐;只要你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你就会发现在平凡的生活中,美无处不在。罗丹也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希望同学们能走进生活这个语文大课堂,用你们的慧眼去发现、去描绘、去赞美生活的美。
(学要有所得。大家的合作交流,触动了学生的灵魂,就能让学生说出自己最深的体会,教师的寄语,让课堂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同时,让学生由课堂走入生活去进行语文学习,拓宽了语文课堂的宽度。)观舞记(教案)
——朗读教学中的音乐美
教学目标
I知识与能力:
1、积累字词,以课本“读一读,写一写”中的为主。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句。
II过程与方法:
1、自主、合作、探究
2、品读感悟法
III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初步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掌握“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
2.师生上网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设想:
初一是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但他们的鉴赏能力还是很有限的,教师的引导很有必要。因此我在课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中利用多媒体创造教学情境,以朗读作品中最富表现力的、能引起学生共鸣的语言为“切入口”,逐步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协作的精神,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多想、多说、多做,以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付诸实践贯穿课堂始终。对学生多给予肯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对学好语文更有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舞导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印度舞蹈。)
1、请同学们用心欣赏这段舞蹈,然后说说你们的感受。(引导观察舞蹈演员的动作、服装等方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鼓励。)
生:这种舞蹈的动作十分优美、欢快,活力四射。
生:演员的动作整齐,十分和谐。
生:手臂非常灵活。时而优柔婉转,表现出一种柔和;时而刚劲有力,表现出一种生机。
生:身上的服饰很华丽,穿在身上显得无比动人。
2、过渡:同学们讲得都很好。但是如果我们没有看过这段舞蹈而单凭同学们的描述,我们还是很难相象出印度舞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的语言在这样的舞蹈面前显得有些空洞。但大家别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冰心老人的《观舞记》,相信通过本文的学习,大家会有许多收获的。(能否开个好头,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有声有色的画面,能渲染气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语的设疑,可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冰心会用怎样的语言来描绘舞蹈艺术呢?这样学生就能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开始本课的学习。)二、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1、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读时以轻音乐陪衬。
2、朗读后谈初读体会,各抒己见,教师不要作硬性评定。
3、思考问题:此文是写给谁的?作者为何要送给他们?(由此问引出:姐妹舞蹈之“美”。)(学生对文本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的。本文语言质朴、明朗而优美蕴含着深厚的感情,轻声朗读比大声朗读或默读更容易让学生入境,获得丰富的真实感受。各抒己见让学生发现自我,肯定自我,激起主动说话的欲望。音乐的陪衬熏陶,如催化剂一般,渲染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三、品读课文,赏析揣摩。
1、冰心的描绘,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之美,那她们的美是一种怎样的美呢?能否从文中找出两个字概括?(飞动。)
2、这种美在文中哪些具体语段得到生动的描绘?(16、17、18三个自然段。)(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导学生用怎样的感情、语调来朗读,然后指名一位朗读能力强的学生示范读16自然段,接下来男女生分角色读17、18自然段。初一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分角色朗读能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朗读的语感。)
3.此时此刻,让你对这三个自然段作一个选择,你最喜欢哪一自然段?为什么?
生:我最喜欢文中16自然段。“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在这句话中作者用简洁的语言对卡拉玛姐妹的外貌、衣饰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她的眉毛是修长的,眼睛非常有神、充满灵性,加上漂亮的衣饰,非常吸引人。
生:我也喜欢文中16自然段。在这段话中,作者不仅对卡拉玛姐妹的外貌、衣饰进行了描写,同时还细致刻画了她的动作,这才是舞蹈的灵魂。她优美的动作与铃声的完美配合,正如作者所说“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生:我喜欢文中17自然段。因为它写出了卡拉玛姐妹神情的多变,舞姿的优美。如“颦蹙”“粲然”“娇羞”“嗔视”,丰富的表情显示出她们舞蹈技艺的精湛。同时,在句式上采用排比句的形式,使语句读起来很有韵味。)
生:我喜欢18自然段。这一段也是一个排比句,这段话中的词语用得非常生动贴切。如“花开瓣颤”,“疾走惊跃”,“高视阔步”。它还用比喻表现了印度舞蹈的特点,以及卡拉玛姐妹高超的舞蹈技艺。(引导:①这段文章中哪个句子最能表现印度舞蹈的美?“我们发现她们不但是表现的神和人,就是草木禽兽: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最精彩的是“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一阵一阵的柔韧的蠕动,从右手的指尖,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②请一位同学配乐朗读,其余同学闭上眼睛听同学想像舞蹈情景。③结合画面同学口头描述想像的情景。④齐读第18段。)
……
(扣住文中的重点语段,引导学生由感知美、感受美到鉴赏美表达美。在师生的互动中,学生的情绪进一步高涨,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产生更多的心得,朗读时感情就更充沛、真挚。整个过程始终将学生摆在主体地位,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有得提升审判品味。)
4.自由朗读课文,提出不能理解的地方,全班讨论。
1)生问: “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这不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吗?
生答1:因为好的舞蹈不仅要动作美,还要心灵的完全投入,使自己也成为舞蹈的一部分,身心浑然一体,才能达到美的境界。
生答2:卡拉玛姐妹已经在自己的舞蹈中陶醉了,她们太专注了,以至于忘怀了观众,但这决不是对观众的不尊重;相反,正因为尊重所以才专注。
2) 生问:“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在作者观看时,既然看不懂,为什么会起共鸣?
生答:我们看不懂的是舞蹈背后的故事,但是卡拉玛姐妹高超的舞技,让人可以感受到一切悲欢离合,让观众随舞蹈的起伏而起伏,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3)生问:文中为什么有这么多“假如”?
生答:因为作者认为自己仅为一名作家很渺小,她想尝试所有的职业。世间的任何事物都是可以表现美的,作者想尽一切可能,来形容卡拉玛姐妹舞蹈的优美.
生答:因为作者觉得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实在太美了,但自己贫乏的文字又不能描绘得那么好,她想从多方面来描绘舞蹈的美,说明作者非常想把卡拉玛姐妹舞蹈的美描绘得淋漓尽致。
4)生问:作者为什么只描写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动作,为什么不描写观众?
生答:因为作者完全被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吸引,根本没有注意到观众的反应。从侧面写出卡拉玛姐妹舞蹈的精彩。
5)生问:舞蹈是一种娱乐,为什么这次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
生答1:卡拉玛姐妹对于观众很尊重,所以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
生答2:因为印度舞是印度的传统文化之一,表示着对印度古老文化的尊重,所以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明确:这是一种宗教舞蹈。)
6)生问:我心中的“咿呀”指的是什么?
生答1:作者想要用语言来形容,但她认为太美了,想不出怎样表达,所以变成了“咿呀”。
生答2:作者对卡拉玛姐妹舞蹈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7)生问:为什么开头作者说“难以形容卡拉玛姐妹的舞蹈”,文中也说“我实在描写不出”,文章作者对卡拉玛姐妹舞蹈的描写却又生动形象,请问矛盾吗?
生答1: 不矛盾 ,因为作者认为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实在太美了,她认为自己贫乏的语言不能表现出她的美,只能尽力,所以不矛盾。
生答2:不矛盾,文章作者对于卡拉玛姐妹舞蹈的描写却又生动形象,实指卡拉玛姐妹的神态。而“我实在描写不出”实指心灵的舞蹈,真正的舞蹈。
8)生问:第19小节中说:“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为什么看了她们的舞蹈会体会到她们的文化?印度文化有什么特点?
(这道题较难,教师要加以引导。)
首先,艺术上的交流,能增强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所以,“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
其次,所有优秀的艺术家,都在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吸取养料,卡拉玛姐妹也是一样,“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食粮的供养”。没有印度悠久文化的熏陶,没有印度文化历史的内涵,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不会这样优美动人。
(在课上,通过讨论解决学生课前提出的问题,真正使课前、课堂、课后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付诸实践,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迁移拓展,课堂延伸。
1、这篇文章的文字很优美,值得我们一读再读。能否结合自己的感受或学习生活体验,说说为什么冰心奶奶能写出这样一篇优美的文章,像卡拉玛姐妹的舞蹈那样打动人心?
我个人认为,冰心老人之所以能写出这样一篇优美的文章,首先可能是她从小就对文学怀有极大的兴趣,观察或写作时能全身心地投入。
其次是她在文学以及其他方面坚持不懈的学习,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吸取了许多宝贵的养料。
三是由于她的勤奋。从她十几岁开始发表文章到她逝世,一直笔耕不辍,坚持写作近八十年。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2、如果说贝多芬的音乐是灵魂的声响的话,那么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是心灵之舞。只有心灵之舞才是真正的舞蹈。请问同学们我们中国有这样的舞蹈吗?能否举例?为什么她们的舞蹈也是心灵之舞?(如杨丽萍的《孔雀舞》、黄豆豆的《丰收》等。明确:他们的舞蹈是整个身心的投入。杨丽萍的舞蹈不仅舞姿优美,而且还让人能感受到中国女性的美丽和温柔。黄豆豆的舞蹈,让人感受到中国男儿强壮的体魄和力量,感受到中华男儿坚强不屈的精神。)
3、讨论回答后,欣赏杨丽萍的舞蹈《雀之灵》。(做到随学随练,切实提高写作水平)
请同学们拿起你手中的笔,学习冰心奶奶,用精致的形容词、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法,去描绘生活美,来表现自己所看见的和所想到的,哪怕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段文字都行。------谁先写好,谁就优先展示他的劳动成果。
生:在柔和的灯光、柔美的音乐包围下,舞蹈大师杨莉萍在尽情地展示她那梦幻般的舞姿。在我看来,她在举手投足间,把孔雀的灵韵刻画得淋漓尽致。她的每一个手势,每一个跳步,每一个转动都出自于对生命的喜悦。比风更轻,比梦更美,比云更柔软,比幻想更动人。长裙之上,星点密布,衣衫动处,飘飘欲仙。我仿佛有被携去雀仙园之感,身体已不复存在,唯有灵魂浮游在缥缈的天空。
生:那柔美的旋律在耳边轻盈地回荡。一只柔美的孔雀在那儿旋转着高雅的身躯。两只手在那儿不断摆动,如同一只展翅的海鸥,在那儿与一种力量搏斗,站起来了,手指在头顶上灵巧地摆动着,舞者把柔韧的美带给了我们,也把那颗信念的种子,吹进了我的心中……婀娜的舞姿,柔美的臂膀,高傲的气势,在我的眼前回荡。
生:像一朵白云在人眼前缓缓飘过,高贵的气质让人眼睛一亮,我们立刻就被舞蹈大师杨莉萍拉入了梦幻般的舞蹈境界。优美动听的音乐瞬间响起,一只高贵的“孔雀”开始翩翩起舞。“孔雀”美丽的姿态,如一朵娇嫩的蓓蕾,在阳光下绽放。一阵柔韧的蠕动,时而缓慢,时而轻快,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如风似水,修长的手指灵活的变换着。孔雀的美态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你已无法转开目光,一只美丽幽雅的孔雀已深深刻入了你的心里。这就是美,自然,和谐,如微风拂过你的面庞。
(教是为了不教,学就是为了会用。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有了感悟再来动笔写,就能真正让知识成为自己思考的结晶。)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从卡拉玛姐妹到美丽的孔雀舞,心灵一次次受到美的洗礼。艺术的美,让我们心驰神往;借助语言再现艺术,更是让我们得到语言和舞蹈的双重享受。美的文章,让我们沉浸于字里行间,流连于书香文字。让我们再次回到文章,选择你喜欢的段落朗读,并背会它。
六、课后作业。
1、 修改课堂内的这段描写,并把它写在综合本上。
2、 教后感:
朗读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领略到文章的音乐美。我们知道音乐是以其特有的节奏旋律来打动人心,感染听众,从而显示艺术魅力的。好的音乐,总给人余韵袅袅,绕梁三日的美感。好的文章也是如此。学生也只有通过恰当地朗读,才能感受到文章的旋律美。
在《观舞记》这篇散文中,冰心大量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来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蹈,准确的词语,优美的文字,朗读它们,犹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贯穿于文章中,有效地增强了文章的美感。
通过个别朗读,分组朗读,齐读,自由朗读,表情朗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学生能够更好地领悟到冰心散文所具有的音乐美。特别是17自然段的表情朗读。不仅让学生读出音调的抑扬顿挫,同时还要表现出面部喜怒哀乐。批情人文,情随声出,其声琅琅,其乐融融。
相关链接:
1、艾青的诗歌《给乌兰诺娃》,这也是作者在欣赏了一场优美的舞蹈表演后的所思所感。
2、再读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选段,看看他怎样用语言来描绘音乐的美。
3、高尔斯华绥《观舞》
4、刘鹗《老残游记》中“明湖居听书”的精彩描写。
5、叶君健先生的《看戏》。
5. 七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课后生字词
你好!七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课后生字词有:
1.攒 拗 确凿 菜畦 轻捷 蟋蟀 脑髓 相宜 书塾 方正 博学 蝉蜕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2.肿胀 叮嘱 恐惧 骊歌 花圃 3.丑陋 讪笑 嫉妒 来势汹汹 4.瞬息 幽寂 延绵 荒草萋萋 5.无 6.巅 澎湃 狂澜 屏障 哺育 九曲连环 7.郝 叟 哽 懊悔 祈祷 8.逼狭 崎岖 阻抑 回环曲折 亦复如是 9.炽痛 嗥鸣 斑斓 谰语 怪诞 亘古 默契 回垄 蚱蜢 污秽 10.无 11.宰割 筹划 彷徨 仰慕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当之无愧 锋芒毕露 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 马革裹尸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12.衰微 赫然 迭起 高标 锲而不舍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潜心贯注 心会神凝 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 慷慨淋漓 气冲斗牛 13.重荷 愁苦 深邃 踌躇 巴望 锁闭 磐石 惹人注目 杂乱无章 不见天日14.博学多识 一拍即合 寻欢作乐 忘乎所以 义愤填膺 15.无 16.惮 踱 棹 归省 行辈 撺掇 凫17.狂舞 闪射 火烈 飞溅 亢奋 晦暗 羁绊 蓦然 冗杂 搏击 烧灼 奔突 翻飞 大彻大悟 18.撇 蘸 幽暗 惬意 疏密 包罗 朱砂 口头禅 参差不齐 19.清扬 咿哑 静穆 端凝 颦蹙 粲然 嗔视 变幻多姿 本色当行 离合悲欢 低回婉转 叱咤风云 浑身解数 高视阔步 尽态极妍 息息相通 20.无 21.拽 无垠 癫狂 凛冽 吞噬 销蚀 羸弱 步履 告罄 遗孀 坚持不懈 千辛万苦 风餐露宿 夜不成眠 精疲力竭 闷闷不乐 毛骨悚然 耀武扬威 扬扬得意 怏怏不乐 姗姗来迟 忧心忡忡 疲惫不堪 畏缩不前 鲁莽大胆 念念有词 语无伦次 精打细算 与其…毋宁 22.咯 噎 辐射 筛糠 遮蔽 幻影 疲倦 协奏 躯壳 脐带 犁铧 真谛 卷土重来 芸芸众生 死得其所 23.砭骨 履践 崔巍 养精蓄锐 齐心协力 头昏眼花 腰酸背痛 勇往直前 24.建树 阴霾 疆域 迫不及待 孜孜不倦 刚毅不屈 25.无 26.污涩 红绫 怂恿 怅然 蜷状 悲楚 惩戒 妄下断语 27.肌腱 逞能 恍惚甜腻 娴熟 进退维谷 一尘不染 略胜一筹 眼花缭乱 秩序井然 28.铰 劝诱 抽搐 沟壑 不羁 叽叽喳喳 石破天惊 29.觑 鬣 剽悍 疆场 驯良 勇毅 窥伺 迎合 疮痍 枉然 阔绰 观瞻 妍丽 庇荫 遒劲 犷野 畸形 颚骨 慷慨以赴 相得益彰 有过之无不及 30.无
--杭州孔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