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以下内容为转载,希望对您有用: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教案
(一)课文系统简介
本册教科书新编选的课文,占全书课文的一半以上.有描绘秋天景物的《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有展示祖国壮丽河山的《漂亮的小兴安岭》《“东方之珠”》,有反映领袖风貌、名人风采的《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有叙说中外儿童生活的《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槐乡的孩子》,也有介绍祖国悠久文化与历史的《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更有引导学生正确思维、优秀品质的《矛和盾的集合》《狮子和鹿》.
全册课文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内涵丰富.蕴涵着相互关爱、理解尊重(《掌声》《给予树》)等情感因素,同时亦有历练品质(《我不能失信》《爬天都峰》)、倡导动手动脑、探索自然奥秘(《花钟》《玩出了名堂》)等适应信息社会和开放社会要求的时代精神.
第二,题材广泛.有反映国外生活的《给予树》《好汉查理》,有反映乡村生活的(《风筝》《槐乡的孩子》),有反映学校生活的(《我们的民族小学》《掌声》),有反映家庭生活的(《信箱》《我不能失信》).这样广泛的题材,能够适应多个不同的地区(西部的宁夏、新疆、青海,中部的河南、江西,发达地区的深圳、厦门),它不是一个受空间限制的乡土教材.从另一个方面来讲,题材的丰富与多样,则更有利于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认识大千世界.
第三,体裁多样.这么多新编选的课文,分属于不同的体裁,既有童话、故事,也有诗歌、散文、寓言、科普文章.语言活泼,生动有趣.它们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文质兼美,语言典范,教师易教,学生爱读,既能使学生学习语言,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二)学习要求简介
1、学习要求出现的位置.教材将学习要求分别安排在了不同的位置:第一种位置是单元前面的导语,第二种是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的连接语,第三种是文中学习伙伴的话,第四种是课后的练习.导语和连接语在前面已经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2、学习要求的侧重与引导功能.不论是文中学习伙伴的提示,还是课后的习题要求,都力图加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引导,这种引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读书.根据不同课文的具体情况,读书的具体要求不同:有的是“课文写得很美,我要好好读一读”,“我要多读几遍课文,把对草地和蒲公英喜爱的感情读出来”,“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课文”……读书是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基本要求,需要学生在不同类型的课文阅读中反复训练才能得以掌握.
(2)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譬如,“我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下来了,你抄了哪些”,“读了第二自然段,我好像看到了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要把这一段抄下来”,“课文里有不少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这样的词语,我们来找一找,再抄下来”.积累词句同认字写字、读书一样都属于基本要求,也需要对学生进行不断的提示.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教材中安排这样的内容,不等于只是要求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来积累词句,教师要以此为示范和凭借,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继续积累词语.
(3)引导学生领会课文遣词造句上的特点.譬如,《爬天都峰》(10页)“从‘终于’这个词,我体会到”,《赵州桥》(75页)“这句话这样写,好在哪儿呢”,《富饶的西沙群岛》(89页)“我发现课文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这些内容的提示,有利于学生感受语言使用的准确、精密、生动,学习语言表达方式方法,便于学生在其他课文的阅读过程中,准确领会词句意思、体验表达妙处,并在习作过程中学习运用这些表达方法.
(4)引导学生领会课文内容,体验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譬如,《我们的民族小学》(2页)“我好像看到了这样的情景”,《金色的草地》(7页)“我知道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了”,《灰雀》(19页)“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呢”,《孔子拜师》(67页)“从这句话我感受到”,陶罐和铁罐》(107页)“‘奚落’是什么意思呢?我要往下读读看”.
(5)结合生活实际,使课文学习进行有效延伸、拓展.譬如,《花钟》(54页)“我也想去观察一下周围的花”“我要观察其他事物,还想写观察日记”,《科利亚的木匣》(106页)“我想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陶罐和铁罐》(109页)“我们来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学生面对教材中安排在导语、连接语、文中、课后的学习要求提示,可以将其看作学习伙伴在读书时的想法、感受,也可以理解为学生本人的疑问、想法;此外,我们还应理解,这些题目内容的安排,一方面是处于读懂“这篇”课文本身的目的而设置的,如果学生无法解决这些问题,那么他对于课文的理解还不到位;另一方面,这些内容的安排是想为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而提供的策略示范,譬如,人们常常说,“读书时要边读边想”,这里的问题不是人们读书时不去思考,因此我们来提倡“边读边想”,这个要求指的是“在何处想”“该怎样想”才算是真正理解了课文,领会了其中的感情,从而不会“误解”“曲解”课文.这样看来,我们这些练习提示,主要目的是为了阅读能力和方法的培养而设置的.
(三)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误解与纠谬.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提出,“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通过近三年以来的教学实践,我们注意到,为数不少的教师对课程标准提出的这个有关读书的要求有所误解和曲解.他们认为,“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仅仅是阅读形式的多样问题,于是,老师所谓的阅读指导便流于集体读、分组读、领读、男女学生对读、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读等等诸多阅读形式的更替与展示.大家不要忘记,课程标准在“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之后还有这样的表述,“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不难发现,“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是“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的手段,不顾“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个目的而单纯追求阅读形式的多样,是对课程标准的误解和曲解.换句话说,阅读形式的选择必须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与教师的指导.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种理念的确立,主要目的是力图规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灌输”行为,代之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去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理解成教师不必给予必要的阅读指导,学生可以凭借不同形式的、单纯的个人阅读就可以领会课文内容,学会表达方法.
3、重视阅读的指导.重视阅读的指导包含不同的层次和内容:第一,指导什么;第二,如何指导.
先看指导什么.对于那些不传达给学生他就无法自主获得的知识、技巧,教师不必反复地要求学生自主尝试、习得,以避免学生直至心理受挫,最终也无法达到教师的要求.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认为教师可以通过平等的对话,譬如“我也来试试,这样读是不是好一些?”“请让我试试好吗?”直接将正确的处理办法演示给学生,例如:诗歌的诵读、长句的断句、停顿,轻声、儿化、疑问等等.
不过,单纯的示范模仿和朗读技巧的训练,在领会内容和传达感情的过程中固然必不可少,但更深层次的领悟则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在入境入情的充分的阅读实践中逐步习得.教师在指导学生深入领悟课文时,需要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这是实现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前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一般都会遇到某些问题,此外,教师需要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这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了解,另一方面则可以学习提问的方式和角度.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大家可以参考文中学习伙伴的话和课后习题中的内容,也可以参照我们列举的有关课程标准当中的阶段目标,自主设计.这里特别强调两点:第一,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的问题,都要特别注意提问的内容、方式和角度,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思考价值,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一位老师在讲授《日月潭》时,提了这样的问题:“日月潭在哪里?”这个问题的意义不大,因为教材里已经写到“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如果问“为什么把这个大湖叫日月潭”则更为合适,因为光华岛将湖水分开才有其名,孩子需要一些概括).第二,对于提出的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概括和总结,让学生知道自己或者老师提出的问题属于哪个角度.明确提问的角度,有助于学生正确思考和解答问题,同时可以使学生在理论上明确当我们遇到其他文章时,该怎样思考、从什么角度提问,这是一个示范和模仿学习的过程(浙江的王雷英老师上的《军神》给我们提供了启示:刘伯承刚强,一是沃克医生的反映、一是刘伯承自己的反映、一是作者叙述的话语等几个方面).可以提问的内容和角度很多,一般来说,可以从题目入手(《富饶的西沙群岛》,“富饶”这个定语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也可以从部分词句的表达方法、含义入手(《爬天都峰》“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中的“挂”字),还可以从课文的主要内容、表达的情感入手(《奇怪的大石头》“想不到,这项研究成果竟然和童年的疑问有关”、《掌声》“从英子的变化中,我想到了很多”).此外,教师提出问题之后,要给学生一个回应,不要仅仅是布置问题,而没有相应的下文(有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听别人读课文,看能否听出什么,但是读完以后,却没有了回应).
以上说明的是指导的内容,那么,应该如何指导呢?课程标准中提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里提出的“教师的分析”,指的是教师直接将问题的答案直接灌输给学生,它不是我们所提倡的.教师在阅读指导时,要注意策略的选择:一种策略是,从学生对教师或者学生提出的问题的答案中提取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学生对于同一问题的回答不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不同回答的比较中,认识、选择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另一种策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突出问题的焦点,引起学生的注意.譬如《灰雀》第二段有这样一句话,“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老师可以据此提问,“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列宁的什么心情,列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我们应该如何通过自己的阅读传达出这种心情?”这样的问题不只是提出问题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另一个用意则是呼应课程标准提出的“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要求,引导学生培养捕捉信息、体会情感的能力与习惯.再如,《爬天都峰》文中学习伙伴有这样说到:“从‘终于’这个词,我体会到……”如何体会“终于”这个词的作用,教师可以设问,“‘终于’能否去掉,去掉之后与原句相比,有什么不同”,通过这样的提示,引导学生关注关键词语、学习领会词语表达作用的基本方法.第三种策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心理实际,解决教材中出现的问题.大家都记得一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自己去吧》,通过阅读课文我们知道,故事情节比较简单,共有两个场景,其一是小鸭和妈妈的对话.小鸭想要妈妈带领自己去游泳,从言语交际下去讲,这无疑属于一种请求,请求应该遵循这样的一个原则,那就是请求的人应该真诚、语气诚恳、谦和,因此,读好“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这句话,首先要求学生学会运用诚恳、谦和的语气,这是请求得以成功的礼貌原则.那么,选择何种策略使学生学会这样的问话方式呢?教师可以创造情境,那就是举例(比如借东西)让学生回忆一下、操作一下自己会如何向他人发出请求,然后将自己的体验迁移到课文的阅读当中去.
这仅仅是适合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指导方式,那么,进入中高年级以后,随着学生知识、年龄、阅历的增长,语言知识的丰富,上述的示范模仿应该相应地淡化,同时,要求学生根据当时的情境领会、感受人物的心情变化则变成了重点,因此,如何通过自己的阅读将任务当时的心情表达出来则变成了朗读指导中的重中之重.不论上述的哪一种策略,都要注意方法的归纳和引导,尽量使学生从理论上掌握一些阅读策略,不要停留在个别的、具体的、为解决一时一地的琐碎评析上去.
还须说明一点,提问与回答是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很多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几个来回的问答交锋.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紧紧把握问题的解决过程,尽量避免跑题.譬如《荷叶圆圆》.
❷ 三年级语文提高措施
语言科目是学生阶段的重要课题.小学教育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小学语文教育是重要的事情.那么怎样对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才能快速提高和改善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呢?
(思考)
4、使用多媒体来减少无聊
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学习.兴趣是良师益友,没有兴趣的学习就等于辛勤劳动;没有兴趣,教学没有智慧和灵感.它的特点是生动活泼的技巧、简洁的解释、良好愉快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长期的关注,参与轻松愉快的心情在课堂教学中,我有实现了从"让我学习"到"我想学习"的过渡.以上是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如何快速提高语文水平的几种方法,希望文章内容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❸ 三年级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认真回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五个问题》这门课,请结合教学实际 说一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至少提出三个。
一、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把握分寸。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 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 心、 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 由于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强调关注学生不同的 学习需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因此,在教学中就出现了教师只注 重让学生自主发挥,而教 师 没有给予评价,也不及时批评指正,其 目的可能是为了尊重学生这一主体, 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 调动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自主学习,不是一种“自由式放羊”,这 样的尊重是否让学生迷失方向, 失去自我。 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 也呈不平衡状态,教学中要充分考虑这一情况,要因人而异,因材施 教,同时教师要及时的指导、纠正,这样才能让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 发展,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误认为“热闹”的课堂就是成功的课堂 如果课堂上只是表面热闹, 学生对知识并未掌握, 思维并未得到 锻炼,能力尚未得到开发,这绝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活”。 只顾 课堂中表面形式的热闹, 整堂课下来, 学生忙这忙那, “自主” 至极。 但学生真正能学到多少有用的知识呢? 就小学语文而言, 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合理引导, 全体学生的思维 却总是处于活跃状态, 并且这种思维在适时的交流碰撞中常常能走向 深入, 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 有些文章, 语言优美, 内涵深刻, 富有哲理。这时不必将问题加给学生,而是让其静静地反复品读、美 读,做“无问题之读”,在静读中置身其境。学生会逐步领悟其中的 思想和意境,对文中妙理一旦悟透,便恰如醍醐灌顶,妙不可言。
三、止“只重视结果的得出而忽视过程”的倾向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往往会出现 “只重视结果的得出而忽视过程” 的倾向。 教师片面的追求学生是否学到了知识或考试的成绩, 而不深 入了解过程, 我认为过程的体现应主要看两个方面, 一是看老师教的 过程,即教师是如何启发、引导的,二是看学生学的过程,即学生是 如何获取知识的。 就拿语文朗读指导来说, 朗读一般也讲求两个方面, 一是数量,二是质量。朗读的遍数多了,也可以算作是有了朗读的过 程,但更应体现出质的训练过程。在一次次的反复朗读中,后一次要 能比前一次有所进步,有所提高,要能体现出诵读训练的层次性来。 要能让学生在多次的反复不断 的 训练中, 逐步地去体味语言, 体会 情感,提高朗读的能力,最终达到自 我 感悟的程度。过程的反馈可 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了解 学生是怎样获取知识的, 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 便于更及时地调控教 学进程,其意义就在于能将问题及时解决在课堂之中。但很多时候, 这种信息交流仅仅局限在题目的正确与否上面, 而很少能够感受到学 生的思维和想法,而这才正是学情反馈的目的所在。 以上只是我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薄见, 愿各位同仁共 勉。 社会在期待, 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要自觉增强教育创新的紧迫 感与主动性,领悟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每个孩子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❹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考试该注意些什么
1、准备考试用品。如:直尺、钢笔等。2、做好身体上的准备,健康愉快考试。3、抓紧时间。4、不要紧张。5、细心检查。
❺ 三年级语文下学期总复习应注意那些问题
第二、理清线索复。理清线索就是引导制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线,分清解题思想,弄清各种解题方法的过程。要根据学生的回忆,进行从点到线到面的总结,做到以一点或一题串一线、联一面,构建知识网络。要教会学生归纳、总结的方法。此步骤教师宜以“问题式”教学,对学生进行环环紧扣的提问,使学生顺藤摸瓜,理出脉络。
第三、分析重难点。对单元(或章节)中的重点内容和学生中的疑难作近一步的分析,帮助学生解决重点、难点和疑点,从而使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教材内容,加深理解。这一环节重在设疑、答疑和析疑上。如内容较多时,可以分类、分专项进行分析、对比。此环节教学教师可用讨论法与问题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❻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学应注意些什么
建议你看《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整体把握,推荐学段要求如下: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❼ 如何提高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措施
一、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端正学生学习态度。一是向学生讲道理,告诉他们我们来到学校就是为了学习;二是告诉学生他们这个年龄就是最适合学习知识的年龄,如果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了会徒伤悲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可以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着手。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熟悉文本内容、准备教学内容,还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他们的感官,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可以从心理学方面来考虑,我们要给学生自信心,当他有些微小的成功,就要及时去表扬他,让他知道,我能学好这门功课,我有信心学好这门功课,这样他就会逐步对这门功课感兴趣。学生有了错误,不宜过多指责从而打击他的积极性,使他产生厌学情绪。
二、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认真审题、仔细答题、耐心检查。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要适时地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动脑多思的习惯、质疑问难的习惯、阅读课本的习惯、完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参与合作的习惯、运用学过的数学语言准确表达的习惯、课外学习的习惯、快节奏有条理的习惯。让习惯成自然,改变自己的贪玩偷懒等现象。继续加强词句、查字典、标点符号等方面的训练。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注意培养观察能力,多写日记,多积累优美词句。
三、加强提优补差工作。
每个班都有差生,有的是智力原因,有的是态度问题。对于因为学习态度不端正而落后的学生,要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务必使他们端正态度,提高学习效率。
四、及时批改作业,加强培优补差工作。
布置了作业以后,教师要及时批改,最好是面批面改。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要及时让学生订正。对于不会订正的同学,教师要从旁指点,进行补差。做到日日清,当天清。学生就没有拖拉、偷懒的问题。这是一个补差的好办法。
五、加强新课标的学习,更新阅读教学理念,明确三年级的阶段目标,把握三年段的教学重点。
为了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我们要以学生为本,向40分钟课堂要效率,扎扎实实抓好基本功的训练。多关心学困生,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要,缩小两极差距,让每位学生学有所得,日有长进。
六、注重有效训练,提高学生的活学活用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方法,养成灵活思维的思维品质,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感知理解、分析判断的能力。
七、重视三年级阅读和习作的指导和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和作文的“半壁江山”如此重要,决定了我们的教学要有的放矢!结合班级学生的特点以及该年龄段学生的语言发展状况,按照课标规定的习作目标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和作文训练计划。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在阅读中习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鼓励学生从平淡的生活中积累习作素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鼓励学生写身边的真实的人和事,切忌胡编抄袭。
八、做好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加强家校的教育合力。
通过沟通,教师要让家长明白学生三年级中段的重要性,使之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要让家长重视孩子在学校和家里的一些变化,希望家长多一些严格督促,少一些溺爱迁就!针对孩子的簿弱环节补课。 对基础的字词要反复训练,对于阅读要引导学生如何应对,关键在于平时要多看书和积累。对于作文要勤于笔耕,引导学生多修改。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❽ 小学三年级语文作业关于请假有哪些注意事项
1、学生须先经家长同意再由本人填写学生请假条,凭该请假条才能请假。
2、学生内请假只限病假和事假容两种。 病假:学生因伤、病不能上课等须凭医生签发的诊断证明; 事假:在校学习期间遇特殊情况需请假的必须按规定审批。
3、学生因故不能上课者,应当事先请假获得批准。请假一天以内,由班主任批准;请假2-3天,由班主任签署意见后,报所在年级批准。未经批准而缺席者,一律以旷课论,情节严重者给予纪律处分。
4、返校后,应及时向班主任销假。否则将作请假未归处理。
5、此条一式两联,分别作为存根(存根联:班主任)及学生进出校门的凭证(学生联:门卫室)
摘自博客
❾ 小学三年级语文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什么
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正属于一种似懂非懂的时期,对于知识很难做到正确的理解,所以我们应该正确的对其引导,才能使孩子学好语文知识.下面就给大家带来小学三年级辅导学好语文的好方法,给大家作为参考.
(走进语文)
让我试试小学三年级语文辅导学好语文的好方法吧!我建议你每天必须有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可以是完整的或分散的.每天睡觉前问问自己,今天有一小时的阅读时间吗?这对于学好语文是非常重要的.
❿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注意什么
一般来说刚开始正式接触的作文一块须比较注意,注重一下语文园地当中的口语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