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六单元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六单元教材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24 21:38:58

1. 北京师范大学版小学6年级地5单元第2课《花脸》的资料!!!!谢谢!!!

语文“二期课改”全面推行,在这个理念指导下,对于语文新教材中预年级第一学期冯骥才的《花脸》进行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1、课文内容及分析
在本文中“花脸”指的是一种面具,它记载着作者童年的欢乐,同时通过买花脸、戴花脸的细节,表现了“我”对英雄的仰慕和崇拜。
文中作者喜爱的花脸是关羽的花脸。关羽以忠贞、守义、勇猛和武艺高强著称,所以被男孩子推崇备至。
“我”对“官老爷”的喜爱也是体现了男孩仰慕英雄、渴望成为英雄的少年豪情。
过年时,女孩“戴绒花”、“穿花袄”,男孩子买鞭炮,戴花脸,这些都是传统的民间风俗,本文作者借一个男孩的视角描写“花脸”,也是试图用文字保留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喜爱与留恋。
2、教学目标预设
知识与能力:学习通过细节表现人物心理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对花脸的喜爱是对英雄的热爱,也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朗读、质疑、感悟、体验、探究
3、目标说明
从文字上阅读,此文较为浅显。预备年级的学生能体会出作者对花脸的无限热爱之情。但究其实质,作者是想通过买花脸、戴花脸的生活细节,表现“我”对英雄的仰慕和崇拜,抒发“我” 心灵深处所隐藏的渴望成为英雄的少年豪情。深入体会,就能感受到作者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喜爱与留恋。
引导学生深读此文,通过品读,学习通过细节表现人物心理的写作方法,层层递进地感受体会到全文的情感发展过程。
3、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作者借一个男孩的视角描写“花脸”,不仅表现了爱慕英雄的少年豪情,也是试图用文字保留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喜爱与留恋。
4、解决方法
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戴花脸的感受,为课文学习投入情感准备。
朗读,由朗读指导切入,要求学生划出最感兴趣的话或最有代表性的描写“我”、描写“花脸”的词句,感受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

二、学生的情况分析
1、学习课文的兴奋点?
预设:听关羽的故事、戴花脸,通过体验,走近课文中的小男孩
可能的兴奋点:
学生戴“花脸”,体验“眼睛处挖两个孔,可以从里边往外看。但鼻子和嘴的地方不通气儿,一戴上,好闷,还有股胶臭和纸浆的味儿;说出话来,声音变得低粗,却有大将威壮不凡的气概,神气得很。”通过体验,能与文中小男孩的情感产生共鸣。
播放袁阔成《三国演义》评书中“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1分50秒)了解作者喜爱的是怎样的人物,初步感受“我”对于英雄的崇敬和爱慕之情。
2、学习课文的障碍点?
预设:课文中某些细节所透露出的信息
可能的障碍点:
本文描写事物生动细致,值得细细回味:
1)“通面赤红,一双墨眉,眼角雄俊地吊起,头上边突起一块绿包头,长巾贴脸垂下,脸下边是用马尾做得很长的胡须。”
作者描写花脸时,突出视觉效果,鲜亮的色彩,吊起的眼角,无不让人感受到“凌然不可侵犯的庄重之气”。
2)“大红漆杆,金黄刀面,刀面上镶着几块闪闪发光的小镜片,中间画一条碧绿的小龙,还拴一朵红缨子。”
描写大刀,虽没有华丽的修饰,却重显眼的色彩,从中能体会到孩子对它的喜爱之情.
学习对“花脸”与“青龙偃月刀”的描写,仿照课文进行写作训练,写自己最喜爱的一件礼物(或小摆设等).
3、学习课文的疑难点?
预设:把握课文通过细节表现人物心理的写作方法

可能的疑难点:
本文表现人物情感写了几处特别传神的细节:
“我”买花脸时“惊喜地发现一个”,但“看得直缩脖子”,“竟不敢用手指它”,“只是朝它扬下巴”。表现出孩子看了花脸又爱又怕,但还是割舍不下,买了它。
有了花脸又有了大刀后,“我”“高兴得只是笑,话都说不出”.夸张地表现了孩子为拥有和英雄同样的荣耀时内心掩饰不住的激动。
当“男孩子们投来羡慕的目光时,使我快活之极”,“整个大年三十我一直带着这花脸,谁说都不肯摘,睡觉时也带着它。”逼真地体现了孩子特有的动作与情感。童心童趣,跃然纸上。
由朗读指导切入,要求学生划出最感兴趣的话或最有代表性的描写“我”、描写“花脸”的词句,反复朗读,感受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

2. 谁有北师大的语文教参(六年级下册)

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
教学设计(网络课)
大连开发区第九中学 吴春英

一、设计理念:
第一、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经过反复阅读教材、教参,通过网络查找相关信息,查找了大量的相关网页,包括文字、图片、影视等,让学生能从更宽泛的视角去感受、领悟《清明上河图》及其所体现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在网络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自由调阅教师事先设计的网页课件,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教师只是通过网络监控功能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引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第二、体现学科整合的理念:
网络课的目的之一是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学生在小学的语文课上曾学过《清明上河图》,对这幅画有所了解,而且对此很感兴趣,可是教材中却只有一幅图片及很少的文字的叙述,根本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所以,我在课前就搜集了多个相关网站,信息量非常大,而且图文并茂,喜欢探究的学生如鱼得水,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而且我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科整合的问题,比如在历史与美术、历史学科与计算机等学科的整合,从而开阔了学生的学习视野。
第三、体现交流合作的理念
过去的课堂多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单项交流为主,而利用了网络就开辟了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多项交流的途径。学生可以在讨论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与他人(学生或教师)进行交流。网络成了学生交流合作的有效载体与有力工具。
第四、体现教学形式多样化的理念
利用网络进行教学,为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它有利于教学形式的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新课程理念的贯彻。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7课。本课主要介绍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所展现的社会风貌。《清明上河图》不但是一幅现实主义的风俗画,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而且也蕴涵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它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为后人提供了一副绚丽多彩的宋代社会的众生相,是北宋社会历史的一个缩影,是教材12、13、15、16课内容的提炼和总结,在整册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一班的学生。这个班是跨越式试验的实验班,这次试验课也是学生和老师对此种课形的一次尝试,由于平时的训练不是很到位,所以,对网络资源的学习不能熟练地运用和学习,操作技术会稍有生疏。此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解问题、概括能力不是很强,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同时学生通过电影、电视、课外书籍等渠道已经了解了有关《清明上河图》的一些知识。特别班级几名对历史课特别感兴趣的同学,思维非常活跃,会提出一些有意想不到的问题。
四、目标分析
根据课标、教参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确定本课的活动目标是:
1、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仔细观察、分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与风俗,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体会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3、通过自由提问,培养学生主动质疑、解疑的能力。
4、体会传递历史信息有多种方式,知道艺术作品也是获取历史信息、感知历史的重要途径。
5、感受到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的自豪感和探究兴趣。
根据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本课的活动重点是:利用网络欣赏绘画作品,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与风俗,引导学生体会传递历史信息有多种方式。
活动难点是: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搜集、处理信息,实现历史学科与计算机学科的有机结合。
五、媒体运用与意图
本课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采用Dreamweaver制作的网页课件,在网络环境下完成。
首先,本课是一节活动课,特点是从绘画中寻找历史信息。而《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卷横528.7厘米,纵24.8厘米。如果在教室里采用传统的方法学生无法从视觉、听觉方面,近距离、多角度、高清晰地欣赏画卷,更谈不上感知所展现的社会风貌了。而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浏览老师提供的画卷相关的文字、图片、影视、动画等资料,能够比较清晰地欣赏画卷的每一个细节,便于学生观察、分析画卷,有利于活动目标的完成。
其次,教师在课前为学生搜集了多个相关网站,信息量非常大,而且图文并茂,学生能够获得几倍于课本的信息量,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探究历史的热情,有利于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终身受益。
第三,网络环境下,近距离地感知画面,完成学习目标,会使学生体会历史信息的不同传递方式,知道艺术作品也是获取历史信息的渠道之一,有利于学生将历史与美术、历史与信息技术很好地结合起来。
第四,通过网络全方位的欣赏、感知《清明上河图》,了解其创作的历史背景、曲折经历、地位影响,会强烈感受到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的自豪感和探究兴趣,有利于情感目标的达成。
六、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教师激情导入:
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分别从科学技术、文学戏剧等方面感知了宋元的文化成就。今天我们将从一个更新的视角,在更宽泛的环境下,去感受宋元时期的社会风貌,让我们走进中国古代最大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去领略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去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
2、学生介绍作者张择端。
3、教师利用广播教学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背景及描绘的主要内容。
(二)确定目标,明确任务
1、教师讲解活动要求。
2、出示学习目标。
①从画卷简介中初步认识《清明上河图》创作的历史背景、曲折经历及历史影响。2、《清明上河图》中各行各业的人物都有,你能从衣着、神态等方面判断画中的人物的职业和身份吗?
②图中的建筑是商肆、酒店还是民居?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
③宋代流行哪些娱乐活动?古代居民的服饰、生活跟现在有什么异同?
④宋代的集市有哪些商品,与今天的市场有何异同?宋代有哪些交通工具?从图中能看出汴京是当时全国性的商业集散地吗?
⑤教师指导学生标划分小组、分配任
(三)自主浏览,协作探究
1、学生网上探究、整体感知。
2、学生网上探究、局部感知。
3、学生网上探究、细节感知。
通过画卷简介,解决第一个活动目标;通过从听觉、视觉方面,近距离地欣赏画卷,解决后四个活动目标。
(四)开动脑筋,主动质疑
1、小组合作,自由提出问题。
2、小组竞赛,自主解决问题
3、教师点拨,指导、解疑,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五)、在线测试,即时评价。
(六)、学生小结,教师补充。
七、流程图式(附后)

3.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

《迟到》说课及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语文说课稿教材分析:版《迟到》是北师大版小学权语文第九单元《面对错误》的第一篇阅读课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小时候上学经常迟到,在一个雨天被父亲痛打了一顿,并在后来父亲的关怀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从此成了第一个到校的学生.上学迟到是一个很难完全避免的问题,每一位同学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著名作家林海音在叙述...

4. 小学语文

山羊擅长用羊角攻击对手。

阅读全文

与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六单元教材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