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采蒲台的苇象征着什么
《采蒲台的苇》以抗战时期的白洋淀地区为背景,以质朴的笔触专叙述了一个真实属的军民抗日的故事。在文中,作者采用了象征手法,用坚韧不拔的“苇”来表现那些英勇抗战的白洋淀人民,更是用白描手法来表现勤劳勇敢的白洋淀妇女在面对敌人时那种冷静与无畏的精神,同时也是对当地老百姓智慧的赞美和歌颂。
2. 采蒲台的苇课文复述
芦苇和人结合得很紧,在苇的身边发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事迹,血液保持了他回们的答清白。一次,敌人要搜查时,人们被围在了冰上。干部们准备于敌人殊死拼搏,妇女们去不同意这个决定,妇女们以牺牲孩子的代价巧妙的掩护了枪支。可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人被敌人抓住了,他为了不出卖八路军和村里面的干部们,被敌人杀死了。
绝对有一百字!!
3. 采蒲台的苇概括主要内容
《采蒲台的苇》的主要内容:文章以抗战时期的白洋淀地区为背景,讲述了人们依靠苇生活,人专们的生活与芦苇属的密切关系,以及12名妇女掩护干部和1个男人宁死都不出卖抗日队伍的事迹。
《采蒲台的苇》以作家孙犁所创作的诗体小说,被选为上海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13课及广东省七年级上册必读书目。文章点出了芦苇在白洋淀的平凡与普通,介绍了芦苇默默奉献的品质以及纯洁清白的品格。
(3)五年级语文采蒲台的苇扩展阅读
一、创作背景
《采蒲台的苇》是作者孙犁创作的诗体小说,这篇文章写于1937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人民团结对敌。孙犁,原名孙树勋,孙犁是他参加抗日战争后于1938年开始使用的笔名,“荷花淀派”的创始人。
二、艺术手法
文文章中,作者采用了象征手法和白描手法分别描写苇和勤劳勇敢的白洋淀妇女。文章结尾完成了对主题的升华,整篇文章过渡自然,结构紧凑,字里行间又充溢着白洋淀人民奋勇抗敌的气概,宁死不屈的精神,达到了人与苇的完美结合。
4. 采蒲台的苇
1、每复一片苇塘,都有制英雄的传说
2、 家乡的和平与安宁
3、最优秀的英雄也生活、战斗在蒲台
承上启下,由写苇转向写抗日英雄
4、(1)心地纯洁高尚
(2)意志坚韧刚强
(3)紧密团结,不畏强暴
5. 《采蒲台的苇》主要内容
采蒲台人民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抗击敌人对这片土地的侵犯,保持了苇的清白。
6. 《采蒲台的苇》阅读题目及答案
《采蒲台的苇》教学设计
1、在孙犁眼中,“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从文中找到这句话(“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再读读这句话之后引出的故事,说说读了之后你有什么疑惑?
2、作者明明认为“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可之后怎么没有写苇,写的却是人呢?现在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走进这个感人的故事。请大家默读课文第4-11节,说说故事中的采蒲台人是怎样的。你们可以用划有关句子,圈关键词语的方法来体会体会。
出示:这是一群____的采蒲台人。
★机智勇敢
★宁死不屈
★团结一心
3、小结:这真是一群勇敢机智、宁死不屈、团结一心的采蒲台人。(提出复述要求,用黑板上的词语说说这个故事。)
三、联系故事,理解句意。(学习1-3节)
(一)学习第一节,感受人与“苇”的亲密关系。
1、这个故事明明是在写人,可是孙犁却说“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这苇到底是指什么呢?让我们先去看看采蒲台的苇和苇塘。
(1)(出示图片苇),你能简单说说,你对白洋淀的印象吗?
(2)在孙犁的眼里,白洋淀又是怎样的呢?
(人和苇结合得非常紧。)
2、你从第一节中哪些句子体会到的,能抓关键词说说么?
(1)(“人们依靠苇生活。”)
(2)(“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
(3)想象一下,人们在苇里穿来穿去干什么?
(4)朗读第一节。
(二)学习第二、三节,明白“苇塘成为冀中名胜”的真正原因。
1、然而,苇塘并不只是一道风景,关于苇塘,孙犁有他独到的见解——
出示:如果单纯是苇,如果单纯是好看,那就不能成为冀中的名胜。
2、理解句意。
(1)理解名胜。
(2)换句话说采蒲台成为冀中的名胜是因为——(苇好看)
(3)再读读这句话,你还听出了什么意思?(采蒲台的苇塘成为冀中的名胜不仅仅因为苇好看,还有别的原因。)
(4)采蒲台的苇塘之所以成为冀中的名胜,还有别的原因吗?默读第二、第三节,用直线划出有关的句子,大声读出来,再试着用上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采蒲台成为冀中的名胜,不仅因______,还因为______。)
(①它充满火药的气息,充满无数英雄的血液的记忆。②每一片苇塘,都有英雄的传说。③人民用血液保持了苇塘的清白。)
(5)引读:采蒲台成为冀中的名胜是因为(苇好看),采蒲台的苇成为冀中的名胜还因为(它充满火药的气息和无数英雄的血液的记忆。)
(6)你能联系上下文说说“充满火药气息”和“无数英雄血液的记忆”指什么吗?
(7)所以作者说“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现在你能说说这苇实际上指?
(人;采蒲台的老百姓就像芦苇一样,保护着八路军)
(8)总结课文。
出示:苇塘不只是一种风景,更是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采蒲台的苇
冀中的名胜 苇 塘
最后流血战斗
最 好 的苇[人] 勇敢机智(偷偷地、顺手、不约而同)
宁死不屈(砍断、刚强)
第二课时
课型:
练习课
练习内容:
配套练习册
练习过程:
一、 独立完成填写。
二、 同桌互查。
三、 难点指导
1、 第二题
(1) 因为人和鸟儿一样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
(2) 因为苇塘之所以成为冀中名胜,主要原因是苇塘见证了当年八路军浴血奋战的光荣历史。
2、 第三题
(1) 对话简洁。可以体会到白洋淀人民的坚强和勇敢。
(2) “仇恨”是对敌人的,“爱”是对八路军的,“智慧”是和敌人斗争的机智勇敢。
(3) 白洋淀的人民面对敌人宁死不屈。
(4) 白洋淀的苇是坚强不屈的白洋淀人民的象征。
(本回答摘自《网络文库》)
7. 采蒲台的苇
《采蒲台的苇》以作家孙犁所做的诗体小说。该小说抗战时期的白洋淀地区为背景,以质版朴的笔触叙述权了一个真实的军民抗日的故事。在文中,作者采用了象征手法,用坚韧不拔的“苇”来表现那些英勇抗战的白洋淀人民,更是用白描手法来表现勤劳勇敢的白洋淀妇女在面对敌人时那种冷静与无畏的精神,同时也是对当地老百姓智慧的赞美和歌颂。被选为上海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13课及广东省七年级上册必读书目
8. 采蒲台的苇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白洋淀到处是苇,人们依靠苇生活。
第二段(第2、专3自然段)既写苇的默默属贡献、旺盛的生命力以及纯洁清白的品格,也写了抗敌英雄的品质。
第三段)(第4~18自然段)写了12名妇女掩护干部和一个男人宁死不屈不出卖抗日队伍的事迹。
9. 采蒲台的苇的阅读答案
1、请从第①段中找出一个比喻句来。
答:“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版地在苇里穿来穿去。”
2、阅读第权②段文字,概括不同苇的不同用途。
答:大白皮和大头栽:织炕席;正草:铺房、填房碱;白毛子:当柴烧;假皮:织篮捉鱼。
3、“苇塘”为什么能成为“冀中名胜”?
答:①因为好看,风景优美;②这里的英雄事迹很多。
4、“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此句一语双关,赞美了(采蒲台的苇美),更隐含着(对这里人民抗日英雄事迹)的由衷赞美。
5、文中作者选取了两个典型事例,请说说其作用。
答:塑造采蒲台英雄儿女平凡而伟大的人格与灵魂,抒发对抗日根据地人民丰富而崇高的人、情、美的饮佩之情。
6、全文采用(寓情于景)和(白描)手法,塑造了采蒲台英雄儿女平凡而伟大的人格与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