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小学语文四年级句式变换

小学语文四年级句式变换

发布时间:2021-01-20 16:54:13

1. 小学1~6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概要
一、拼音
1、声母、韵母、整体认读、字母。
2、标调规则:看见a母别放过,没有a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
3、u上两点省略的规则。(遇到j q x,摘掉乌纱帽)
二、汉字
1、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间架结构。
2、查字典:能够熟练地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
3、 同音字、多音字和形近字。(
2、竖在上面(左横的左面,在上包下或全包围结构里,一般光写,如:战、冈、圈。
3、“之”“廴”作偏旁的字,和一些下包上的半包围结构,一般先内后外,如:过、延、画。
第四
汉字结构
:天、木

左右结构:说、你
上下结构:忠、秀
左中右结构:谢、做
上中下结构:意、喜
全包围结构:国、园
半包围结构:同、凶
品安结构:森、晶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词语
词语复习要做到能正确地读,写已学过的词语,理解学过的词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能按要求给词语进生归类。
1辨析词义
辨析词义的方法:
1、要搞清词语的感情色彩。例:“团结”和“勾结”,都有一个“为了一个目的联合和结合“的意思。“团结”用于好的方面,而“勾结”用于坏的方面,指“进行不正当的活动而暗中结合”。
2、注意运用的对象。如:“爱戴”和“爱抚”,前者用于党、领袖、英雄,后者用于老一辈对后代。
3、注意范围的大小。如:“辽阔”和“广阔”,都是指面积广大,但辽阔比广阔所指的范围更大。
4、注意程度的轻重。如:“喜爱”和“酷爱”,都有爱好某事某物之意,但“酷爱”比“喜爱”的程度重。
5、考虑词语搭配的习惯。如“提高水平”,“改进方法”,“改善生活”等。
2用词造句
用词造句要做到:
1、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注意它的使用习惯,特别要留心这个词语用在什么场合,常跟哪些词语搭配。
2、把意思表达完整。
3词语的归类或排列
常见的可以从词语所代表事物的性质、特点、用途、概念大小,相关相对关系等方面来考虑。

2. 期中测试语文四年级下册试卷答案

这里有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一整套的试卷哦~~~可以发我信息QQ加我我把整套卷子传你~~
第三单元的你看看是不是这份哦:
第三单元测试题(一)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选择正确读音。
三、完整词语。
( )牙( )嘴 心( )胆( ) ( )高( )烈
小心( )( ) 置之( )( ) 漫不( )( )
四、在()里填上恰当的词语,使前后搭配起来。
( )的话语 发扬( ) ( )地钻研
( )的感情 维护( ) ( )地歌唱
五、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 )他今天不来,我们的会议( )会准时召开的。
2.一个人( )要做到外表美,( )要做到心灵美。
3.爸爸( )有多忙,( )要抽出时间来检查我的作业。
六、修改下列病句。
1.在“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主题班会上,李华首先第一个发言。
2.我们要继承和发挥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3.我爱看《中国少年报》《小学语文报》《儿童文学》等报纸。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敬爱的外公
在我外婆的衣架上,(端端正正、整整齐齐)地挂着一个洗得发白的邮包。它看上去和普通邮包并没有两样,只不过用得时间过长。深绿色已经褪尽了。在这个平凡的邮包里曾装过不计其数的报刊、邮件。外公就是挎着这个邮包,从机关到部队,从工厂到学校,走千家串万户,把信件、报刊、汇款、包裹送到人们手中。
我的外公年过五旬,一道道皱纹爬上他的额头,两鬓也添了许多白发。但是他那乌黑发亮的眼睛,深嵌在慈祥的面庞上,却显得炯炯有神。他身材不高,常穿一身褪了色的邮政制服,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工作多年的老邮递员。
他平时对人很和蔼 总是乐呵呵的 人们都(亲切、关切)地叫他 老郭 每次他一下班 我就缠住他 外公 外公 叫个不停
我外公十七岁就开始送信了,如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工龄。多年来,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夏季,烈日当头,外公顶着烈日挥汗如雨走街串巷;冬天,寒风凛冽,在漫长的雪地上留下他深深的足迹。人们看到他总是热情地送来毛巾和热茶。
我的外公工作多年,对周围的一些地方了如指掌,不知有多少疑难的“信”在他手中“复活”了。
一次,邮局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信,信上用的是早已不用的解放前的地址,邮局的工作人员试投多次,可总是找不到这个地方。有的人认为这封“信’是不能“复活”了。外公看了看信封,说:“这封信一定是远隔重洋的人寻找失散多年的亲人,让我试一试!”
清晨,天刚蒙蒙亮,他就上路了,直到已是万家灯火的时候,他才回家。一天,两天……一连半个多月,外公终于从小港码头一位搬运工人那里打听到了收信人的地址。
收信人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几经搬迁,现在住在海云巷里。写信人是老太太从未见过面的孙子。
老太太小心翼翼地接过信,感动得老泪纵横,说不出话来……半晌,老太太擦干了泪水,连声说:“谢谢,太谢谢了!同志,是您使我得知儿孙们还活着的(确切、正确)消息,我做梦也没想到今天还能和我的孙子联系上。真是托共产党的福,托新社会的福啊!”
外公没有说什么,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背起邮包,又向另一家走去……
1.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画掉。
2.给第3自然段加标点。
3.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了如指掌:
小心翼翼:
4.画出描写外公外貌的语句。
5.“不知有多少疑难的‘信’在他手上‘复活’了。”这句话中的“信”是指_____。“复活”是指_____。外公能使“信”“复活”的原因是_____。

答案:
一、桅杆、吓唬、瞄准、放肆、恬静、汹涌、蜡烛、幽静
二、
三、龇牙咧嘴、心惊胆战、兴高采烈、小心翼翼、置之不理、漫不经心
四、知心的话语,真挚的感情;发扬成绩,维护名誉;刻苦地钻研,纵情地歌唱。
五、1.即使……也…… 2.不仅(不但、不光)……而且(还)…… 3.无论(不管)……都(总)……
六、1.在“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主题班会上,李华首先发言。2.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传统。3.我爱看《中国少年报》《小学语文报》《儿童文学》等报刊。
七、1.划掉:整整齐齐、关切、正确。2. ,。“”。,“,”。3.了如指掌:指外公对周围一些地方及其几十年来变化情况特别了解。小心翼翼:特别小心谨慎,指老太太对这封信非常珍视。4.第2自然段。5.“信”指找不到收信人,无法投递的信;“复活”指经过努力,找到“信”的收信人。原因是对周围一些地方了如指掌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第三单元测试题(二)
一、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撕( )瞄( )例( )
嘶( )描( )咧( )
陌( )缕( )键( )
拍( )搂( )健( )
二、变换句式。
1.改成“被”字句。
我军终于把这股顽固的敌人歼灭了。
2.改成“把”字句。
敌人的飞机被高射炮击落了。
3.改成陈述句。
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我们怎能不关心呢?
三、修改病句。
1.北京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城市。
2.中队长李乐办事很武断,从不犹犹豫豫的。
3.华北平原是中国四大平原。
4.他穿着一件蓝衬衣,一双白球鞋。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
皮鞋匠( )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 ),月亮正从()的地方升起来。( )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 )了银光。月亮越()越,穿过一缕缕( )似的()。忽然,海面上( ),卷起了()。被月光照得()的( ),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 )……
1.这段话选自课文《 》,写了皮鞋匠听()时联想到的( )的景象。
2.根据上面一段话中的描绘,你认为贝多芬弹的这首曲子在旋律上有哪些变化。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公园的一角
我们踏着石级登上半山腰,迎面是圆形的喷水池,池中有一座假山。
假山上有崎岖小路,有悬崖峭壁,有精致的楼阁和小巧玲珑的凉亭。假山上还有四个小喷水管,欢乐地喷着水花。秋风阵阵,水花随风飘洒而下,迷迷蒙蒙,像是给假山罩上一层薄薄的轻纱,景色迷人,就像仙境一般。
池中各色各样的金鱼鼓着一双双大眼睛,自由自在,有时潜入水草中,有时浮游到水面上,好像在听我们快乐的歌声。池中的水竹倒映水中,和蓝天白云的倒影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围绕着喷水池种满了奇花异草,凤尾花扬起脸蛋,它的脸颊似火一样红,像是在热情地欢迎我们;鞭炮花像节目的礼花,在祝贺我们祖国繁荣昌盛,发达兴旺。
在喷水池的四周,有许多高大的树木:榕树、木棉、银槐等。这些绿树、红花映衬着假山喷泉,真是美丽极了。
1.在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并写下来。
2.解释下面的词语。
崎岖:
精致:
玲珑:
映衬:
3.本文可分为四段(即4个自然段),请概括段意。
4.回答问题: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1)本文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六、区分“穿梭、穿行、穿越、穿破”等几个词语的意思。
提示:词语也可以用图画来表达,画个简图,这几个词语的区别就一目了然了。

答案:
一、撕碎、嘶哑;瞄准、描述;例子、咧嘴;陌生、拍打;千丝万缕、搂抱;关键、健全。
二、1.这股顽固的敌人终于被我军歼灭了。2.高射炮把敌人的飞机击落了。3.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我们不能不关心。
三、1.北京是个美丽的城市。2.中队长李乐办事很果断,从不犹犹豫豫的。3.华北平原是中国四大平原之一。4.他穿着一件蓝衬衣和一双白球鞋。
四、1.月光曲,琴声,月光下的大海。2.音乐由低沉舒缓变得高亢激越。
五、1.围绕着喷水池种满了奇花异草,凤尾花扬起脸蛋,它的脸颊似火一样红,像是在热情地欢迎我们。2.崎岖:形容山路不平。精致:精巧细致。玲珑:精巧细致。映衬:映照;衬托。3.第一段:登上半山腰,看到了喷水池。第二段:池中的假山景色迷人。第三段:喷水池中的景物。第四段:喷水池的四周。4.(1)本文是按照从中间到四周的顺序写的。(2)详写了喷水池和池中的假山,略写了喷水池的四周。好处:详略得当,突出重点,更好地表达中心思想。

3. 四年级下册语文快乐起跑线

我这里有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一整套的试卷哦~~~可以发我信息QQ加我我把整套卷子传你~~
第三单元的你看看是不是这份哦:
第三单元测试题(一)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选择正确读音。

三、完整词语。
( )牙( )嘴
心( )胆( )
( )高( )烈
小心( )( )
置之( )( )
漫不( )( )
四、在()里填上恰当的词语,使前后搭配起来。
( )的话语
发扬( )
( )地钻研
( )的感情
维护( )
( )地歌唱
五、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 )他今天不来,我们的会议( )会准时召开的。
2.一个人( )要做到外表美,( )要做到心灵美。
3.爸爸( )有多忙,( )要抽出时间来检查我的作业。
六、修改下列病句。
1.在“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主题班会上,李华首先第一个发言。
2.我们要继承和发挥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3.我爱看《中国少年报》《小学语文报》《儿童文学》等报纸。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敬爱的外公
在我外婆的衣架上,(端端正正、整整齐齐)地挂着一个洗得发白的邮包。它看上去和普通邮包并没有两样,只不过用得时间过长。深绿色已经褪尽了。在这个平凡的邮包里曾装过不计其数的报刊、邮件。外公就是挎着这个邮包,从机关到部队,从工厂到学校,走千家串万户,把信件、报刊、汇款、包裹送到人们手中。
我的外公年过五旬,一道道皱纹爬上他的额头,两鬓也添了许多白发。但是他那乌黑发亮的眼睛,深嵌在慈祥的面庞上,却显得炯炯有神。他身材不高,常穿一身褪了色的邮政制服,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工作多年的老邮递员。
他平时对人很和蔼 总是乐呵呵的 人们都(亲切、关切)地叫他 老郭 每次他一下班 我就缠住他 外公 外公 叫个不停
我外公十七岁就开始送信了,如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工龄。多年来,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夏季,烈日当头,外公顶着烈日挥汗如雨走街串巷;冬天,寒风凛冽,在漫长的雪地上留下他深深的足迹。人们看到他总是热情地送来毛巾和热茶。
我的外公工作多年,对周围的一些地方了如指掌,不知有多少疑难的“信”在他手中“复活”了。
一次,邮局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信,信上用的是早已不用的解放前的地址,邮局的工作人员试投多次,可总是找不到这个地方。有的人认为这封“信’是不能“复活”了。外公看了看信封,说:“这封信一定是远隔重洋的人寻找失散多年的亲人,让我试一试!”
清晨,天刚蒙蒙亮,他就上路了,直到已是万家灯火的时候,他才回家。一天,两天……一连半个多月,外公终于从小港码头一位搬运工人那里打听到了收信人的地址。
收信人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几经搬迁,现在住在海云巷里。写信人是老太太从未见过面的孙子。
老太太小心翼翼地接过信,感动得老泪纵横,说不出话来……半晌,老太太擦干了泪水,连声说:“谢谢,太谢谢了!同志,是您使我得知儿孙们还活着的(确切、正确)消息,我做梦也没想到今天还能和我的孙子联系上。真是托共产党的福,托新社会的福啊!”
外公没有说什么,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背起邮包,又向另一家走去……
1.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画掉。
2.给第3自然段加标点。
3.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了如指掌:
小心翼翼:
4.画出描写外公外貌的语句。
5.“不知有多少疑难的‘信’在他手上‘复活’了。”这句话中的“信”是指_____。“复活”是指_____。外公能使“信”“复活”的原因是_____。

答案:
一、桅杆、吓唬、瞄准、放肆、恬静、汹涌、蜡烛、幽静
二、

三、龇牙咧嘴、心惊胆战、兴高采烈、小心翼翼、置之不理、漫不经心
四、知心的话语,真挚的感情;发扬成绩,维护名誉;刻苦地钻研,纵情地歌唱。
五、1.即使……也…… 2.不仅(不但、不光)……而且(还)…… 3.无论(不管)……都(总)……
六、1.在“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主题班会上,李华首先发言。2.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传统。3.我爱看《中国少年报》《小学语文报》《儿童文学》等报刊。
七、1.划掉:整整齐齐、关切、正确。2. ,。“”。,“,”。3.了如指掌:指外公对周围一些地方及其几十年来变化情况特别了解。小心翼翼:特别小心谨慎,指老太太对这封信非常珍视。4.第2自然段。5.“信”指找不到收信人,无法投递的信;“复活”指经过努力,找到“信”的收信人。原因是对周围一些地方了如指掌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第三单元测试题(二)
一、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撕( )瞄( )例( )
嘶( )描( )咧( )
陌( )缕( )键( )
拍( )搂( )健( )
二、变换句式。
1.改成“被”字句。
我军终于把这股顽固的敌人歼灭了。
2.改成“把”字句。
敌人的飞机被高射炮击落了。
3.改成陈述句。
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我们怎能不关心呢?
三、修改病句。
1.北京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城市。
2.中队长李乐办事很武断,从不犹犹豫豫的。
3.华北平原是中国四大平原。
4.他穿着一件蓝衬衣,一双白球鞋。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
皮鞋匠( )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 ),月亮正从()的地方升起来。( )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 )了银光。月亮越()越,穿过一缕缕( )似的()。忽然,海面上( ),卷起了()。被月光照得()的( ),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 )……
1.这段话选自课文《 》,写了皮鞋匠听()时联想到的( )的景象。
2.根据上面一段话中的描绘,你认为贝多芬弹的这首曲子在旋律上有哪些变化。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公园的一角
我们踏着石级登上半山腰,迎面是圆形的喷水池,池中有一座假山。
假山上有崎岖小路,有悬崖峭壁,有精致的楼阁和小巧玲珑的凉亭。假山上还有四个小喷水管,欢乐地喷着水花。秋风阵阵,水花随风飘洒而下,迷迷蒙蒙,像是给假山罩上一层薄薄的轻纱,景色迷人,就像仙境一般。
池中各色各样的金鱼鼓着一双双大眼睛,自由自在,有时潜入水草中,有时浮游到水面上,好像在听我们快乐的歌声。池中的水竹倒映水中,和蓝天白云的倒影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围绕着喷水池种满了奇花异草,凤尾花扬起脸蛋,它的脸颊似火一样红,像是在热情地欢迎我们;鞭炮花像节目的礼花,在祝贺我们祖国繁荣昌盛,发达兴旺。
在喷水池的四周,有许多高大的树木:榕树、木棉、银槐等。这些绿树、红花映衬着假山喷泉,真是美丽极了。
1.在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并写下来。
2.解释下面的词语。
崎岖:

精致:
玲珑:

映衬:
3.本文可分为四段(即4个自然段),请概括段意。
4.回答问题: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1)本文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六、区分“穿梭、穿行、穿越、穿破”等几个词语的意思。
提示:词语也可以用图画来表达,画个简图,这几个词语的区别就一目了然了。

答案:
一、撕碎、嘶哑;瞄准、描述;例子、咧嘴;陌生、拍打;千丝万缕、搂抱;关键、健全。
二、1.这股顽固的敌人终于被我军歼灭了。2.高射炮把敌人的飞机击落了。3.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我们不能不关心。
三、1.北京是个美丽的城市。2.中队长李乐办事很果断,从不犹犹豫豫的。3.华北平原是中国四大平原之一。4.他穿着一件蓝衬衣和一双白球鞋。
四、1.月光曲,琴声,月光下的大海。2.音乐由低沉舒缓变得高亢激越。
五、1.围绕着喷水池种满了奇花异草,凤尾花扬起脸蛋,它的脸颊似火一样红,像是在热情地欢迎我们。2.崎岖:形容山路不平。精致:精巧细致。玲珑:精巧细致。映衬:映照;衬托。3.第一段:登上半山腰,看到了喷水池。第二段:池中的假山景色迷人。第三段:喷水池中的景物。第四段:喷水池的四周。

4. 急求小学人教版4年级下册英语第4单元的重点句子,词形转换,单词,尤其是句子:例如是改为复数句呀什么的

PEP四年级下册四会单词词汇表
Unit 1
computer(计算机) board(写字板) fan(风扇) light(灯)
this(这;这个) is(是)my(我的) that(那;那个) your(你的)
teacher’s desk(讲台) picture(图画;照片) wall(墙壁) floor(地板) yes(是;是的) it(它)
Unit 2
one(一) two(二) three(三) four(四) five(五) six(六) seven(七) eight(八) nine(九) ten(十) what(什么) time(时间)
it’s=it is …o’clock(…点钟) math(数学) Chinese(语文) English(英语) P.E.(体育) music(音乐) for(为;给) class(课程)
Unit 3
jacket(夹克衫) shirt(衬衫) skirt(裙子) dress(连衣裙)
T-shirt(T恤衫) red(红色的) blue(蓝色的) yellow(黄色的)
green(绿色的) white(白色的) no(不;不是) not(不;不是的) colour(颜色)
Unit 4
warm(暖和的) cold(寒冷的) cool(凉爽的) today(今天)
jeans(牛仔裤) pants(长裤) socks(袜子) shoes(鞋子) let’s=let us play(玩;踢) football(足球) snowy(下雪的) sunny(晴朗的)
Unit 5
how much(多少钱) big(大的) small(小的) long(长的) short(短的) apple(苹果) banana(香蕉) pear(梨) orange(橙子) watermelon(西瓜) are(是) they 它(他、她)们
Unit 6
horse(马) aren’t=are not cat(猫) rabbit(兔子) pig(猪) ck(鸭子) dog(狗) eleven(十一) twelve(十二) thirteen(十三) fifteen(十五) twenty(二十) how many(多少) there(那儿;那里)

5.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句子转换的类型有哪些

http://www.pep.com.cn/200410/ca540894.htm2* 雅鲁藏布大峡谷一、教材解读1课文简说。这篇课文为我们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雅鲁藏布大峡谷。课文首先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所处的地理位置——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与珠穆朗玛峰为邻。高耸入云的山峰与低陷的峡谷形成了近万米的地形反差,因而产生了这样壮丽的景观。接着,课文列举确切的数字,与世界上其他几个著名大峡谷进行比较,说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无可争辩的事实。然后,课文从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以及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描绘了峡谷的奇异景观。在这一部分,作者运用了“从……到……”的排比句式,气势非凡,让人感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景观真如神来之笔。读罢此文,犹如走进了神奇美丽的画卷之中,拥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要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壮丽景观;二是要边读书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2词句解析。高峰与深谷咫尺为邻,近万米的强烈地形反差,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咫尺”,古代称八寸为咫,“咫尺”比喻距离很近。这句话形象地点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与珠穆朗玛峰紧紧相邻,因此,高耸的山峰和低陷的峡谷形成的反差才显得格外突出。“堪称”,“堪”是“可以、能”的意思,“堪称”是指“可以称作、可以称为”,这样的壮丽景观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二、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边读边想象,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3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三、教学建议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应由学生自己通过朗读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要把指导朗读、抓住课文叙述的要点、品味文中生动的语言结合起来,并把它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转述课文内容。2在学习方式上,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主动探究,并愿意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一些不理解的或感兴趣的问题,如:(1)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作者用具体、准确的数字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相机引导学生体会“不容置疑”的含义)(2)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哪些景观使你感到特别神奇?为什么?(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含有“从……到……”的句子多读几遍,感受大峡谷中雪山冰川和原始森林的范围之广,形态之多样;引导学生想象大峡谷是怎样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还可以相机理解“千姿百态”“人迹罕至”等词语)3课文的语言富有特色,可以在学生粗知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加以品味。如,文中的“堪称”“号称”“美誉”,是在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同一个意思;课文里有一些词语带有引号,如“世界屋脊”“植物类型博物馆”“动物王国”,都表示特定的称谓,也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加以体会。4学生练习介绍课文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各段中起概括作用的句子。如,“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除了课文中写到的内容,学生也可以补充介绍各自了解的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其他情况。5课文中要求会认的7个生字,要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自主识记。教学时可以安排时间稍作交流,以考查学生是否能够独立认识这几个字。另外,文中的“秘鲁”读bì lǔ,不读mì lǔ,应提醒学生注意。6“资料袋”中介绍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材料,可以安排时间让学生阅读其中的文字,观察其中的图片,引导学生体会发现和测绘论证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意义,感受中国科学家勇于探索、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四、相关链接青藏高原 位于中国西南偏北部,包括青海、西藏全部和四川、云南、甘肃、新疆四省区的部分县市。青藏高原总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84%,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巨大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一向以其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闻名于世,是科学探险、考察和生态旅游的胜地。青藏高原上的喜马拉雅地区是世界上高峰最密集的地方,平均海拔达6 000米以上,拥有海拔7 000米以上的高峰50多座,其中10座山峰的海拔超过8 000米。中国、尼泊尔边境上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 848米,是世界上的最高峰。

6. 如何让小学语文变得“美妙”而有效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要想让小学语文变得“美妙”而有效,需要教师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以人物驱动学习,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指导学生体验和感悟学习内容。
在我国,语文的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语言作为一种工具,能将工具性和人文性完整统一,这是最基本的特点。目前,小学语文课上并没有把最基本的特点很好地体现出来。要从根本上找到教育突破途径,在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心灵应该是律动的,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们向往的,才能让同学们沉浸在学习语文的环境中。让孩子在课堂上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培养对语文的热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练习、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教师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另外,还需要结合教材所涉及到的内容,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使学生尽量领悟不同类型的文章的写作技巧;同时,鼓励学生阅读中外儿童名著,领略书中的精妙所在。设立图书角,让同学们捐赠出自己喜爱的图书,作为公共资源分享给更多的同学,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外阅读。 要让学生多读。每篇课文都先叫学生回家预习,让学生能大体知道课文讲什么。教学第一课时时,先让学生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把不太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每篇课文都会有生字,四年级的学生有自学生字的能力,待学生学习后,同桌互相纠正。用了这个方法后,学生读书水平提高了,连一些平时不会读的同学也基本上能读好。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口头运用。 为了是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词语、句式变换说法。 把预习拿入课堂,集中上好预习指导课,教给学生预习方法:①读熟课 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②边读边想,读后能比较准确地回答出课文的主要内容;③要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随着阅读训练项目的进行,预习要求也相应提高,在上述训练的基础上,再给学生布置方向性预习提纲, 让学生有所遵循,使预习由扶向放过渡。学生课前做了充 分预习,不仅提高了教效果,为大量阅读创造了条件,而且学生通过预习,掌握了预习方 法和步骤,提高了自学能力,使阅读起步训练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集中识字后的阅读教材是按单元分组的形式编写的。教学时,要抓住本单元本组的训练重点,以精读带略读,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有重点地、有计划地训练学生,逐步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因此,要用主要精力上好精读课,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词义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决的,老师帮助解决。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内容等)提出来。有的时候,学生确实提不出来,教师就问他们某句话,某个意思懂不懂。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才由教师讲 解。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在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一时难于解答。可是,发动学生又把疑难解决了。 要让学生多说。精读课文则是与文本的对话,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课文的了解。尽量多让学生说,这样老师就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理解文本的程度,让老师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每次课文都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孩子们的理解能力也逐渐有所提高。 要让孩子多写。教完生字后,要让学生描红生字,并且把难写、易错的字多写几遍。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指导书写. 要想学生深入文本,老师要先备好课,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体会。循序渐进,才能深入文本,加深理解。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想学好一篇课文,首先要对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当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能够真正理解之后,也就有了自己的认识。这时,要求能够有感情地把文章读出来,再谈自己的感受,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当你能够把自己对文章中情感的把握表达出来的时候,也就真正地学会了这篇文章。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总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去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逐步提高.

阅读全文

与小学语文四年级句式变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