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语文自然段和小节有什么区别
1、定义不同来
自然段就是文章自然形成自的段落 ,也就是你平时看到的文章开头空两格的那种段落.是文章中的段落说法。
小节是一段语义的汇总,一般在自然段后半部分,是几个自然段合起来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
2、组成不同
自然段通常是由若干句子组成,每句话相互连贯,才能形成一个自然段
小节则是由几个连续的自然段组成,每个段落相互连贯,形成一个中心意思。
3、表达的意义不同
自然段表达的意义相对来说更加细致,可以表达一个较为清晰的场景、概念、动作等。是构成作品除词语和句子之外的最小语言单位。
小节表达的意义相对更加完整,通常用来概括一个这一个小节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4、划分不同
一篇文章中的自然段基本上一目了然,无需划分。
小节则需要在理解全文之下,再对全文进行一个表达意义或者写作手法上的划分。
Ⅱ 小学一年级课本里的自然段是什么意思
自然段是语文术语,指文艺作品中作者根据作品内容和主线进度安排的独立的一段文字。自然段可以表达一个较为清晰的场景、概念、动作等。是构成作品除词语和句子之外的最小语言单位。
“自然段”可以看作表示话语停顿和篇章结构的一种标点形式。实际上它并不是自然形成的,它是人为的“标点段”(punctuation paragraph)。段内的句子与句子、句子与句群、句群与句群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来安排,也体现某种层次关系。
层次和段落有联系,又有区别。层次着眼于思想内容的划分,靠内在的逻辑性来显示区别;段落侧重于文字表达和读者理解的需要,是话语中相对独立的意思的外在表现。层次总是借助于一定的段落展现出来。一般地说层次大于段落,可以包含几个以至几十个段落,但内容简单的层次有时只有一个段落。
小学课文的自然段分段方法如下:
1、归并法先概括出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然后认清各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再把说明同一内容的多个自然段归并成一个个结构段。
2、三段变通法每篇课文均有开头、中间、结尾,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变通。
3、重点突破法先用一句话概括全文重点内容,然后找出这一重点事件或重点问题的起讫点,把重点段确定下来,最后看重点段落前面后面各讲什么,考虑全文如何分段。
4、标志识别法在纵式结构的文章中,表示时间推移、地点变换和人物出没的词句常常是分段的标志,在横式结构的文章中,这种标志常常表现为某些段落开头的总起句或结尾的小结句。抓住这些标志就能顺利分段。
Ⅲ 一年级课文的自然段怎么分
你好,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课文来说,分段教学不是学习的重点,这是三年级开始的内版容。权
一般来讲分段要根据课文的内容来进行分析概括,可以首先对每一个段落进行内容的概括,然后根据自己概括的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把意思相同的分为一个大段,一般以三到四个段落为好,易于小学生掌握。
Ⅳ 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标自然段是什么意思,怎么标
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标自然段意思是对文章内容进行划分。每一个自然段前都空两格,所以自第一段起,只要首字符空了两格就是一个自然段。
自然段划分层次,即通过对段落的分析,分析出这个段落在文中有几个意思,这几个意思又是怎样一层一层写下来的。
自然段常见的组合方式:
1、顺承式:即按事情或动作的先后顺序表达。
2、并列式:在一段话中,分别写几种事物的几个方面,它们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存在的。
3、总分式:先总述后分述或先概括叙述后具体叙述,也包括先总述再分述最后总结还有先分述再总结。
(4)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什么叫自然段扩展阅读:
划分文章段落,可以参考上述分层的几种方法外,段落大意的概括,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找中心句(有的在段首,即总起句;有的在段尾,即总结句;也有的在中间议论部分或人物语言中)。抓住这一段的主要意思,用自己的话概括段意。用小标题的方式进行概括。
分别举列如下:
1、《夹竹桃》一文中第3、4自然段合并成的段意就是在段尾:“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又如《秦兵马俑》一文中第二段的段首就有中心句:“兵马俑规模宏大”,就是这一段的段意。
2、《暖流》一文第二大段没有中心句,可根据主要意思概括为:“江主席来到南开大学阅览室,与青年学生一起吟诵诗词并谈论古典文学常话。”
3、《碧螺春》各段则可以小标题形式概括各段内容。
Ⅳ 小学生一年级语文课自然段是什么意思孩子回家也说不明白
分成一些部分,这种大概就是自然段,可以和孩子解释为:一小部分
记得采纳
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雨点儿怎么分自然段落
每段开头标上数字,从第一段开始标1,第二段标2,以此类推
Ⅶ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雨点儿怎么分自然段落
1、第一段: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2、第二段:半空中,大雨点儿专问小雨点儿:“属 你要到哪里去?”
3、第三段:小雨点儿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
4、第四段:大雨点儿说:“ 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5、第五段: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
创作背景:
《雨点儿》是著名作家金波写作的一篇童话故事,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雨水滋润了万物,花儿更红了,草儿更绿了。
流露在他诗里的感情,是美的;展现在他诗里的生活,是美的; 反映在他诗里的自然,更是美的。生活的美、人情的美、自然的美使他的诗给了我们一个很美很美的世界。
Ⅷ 小学一年级人教版课文上册自然段怎么标识别
每段开头标上数字,从第一段开始标1,第二段标2,以此类推
给个例子 1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整条右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2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
3母亲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4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惟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几络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额头上。
5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面和脖子擦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6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7 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的工钱。”
8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对母亲深深地鞠一躬,就上路了。
9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他20元钱。
10我不解地问母亲:“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
11母亲说:“这堆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
12我说:“那就不要搬了。”
13母亲摸摸我的头说:“对乞丐来说,搬砖和不搬砖可就大不相同了。”
14此后还来过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15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跟电视上那些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16老板用一只独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如果没有您,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您教我搬砖,今天我才能成为一个公司的老板。”
17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
18独臂老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市人,过好日子。
19母亲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
20“为什么?”
21“因为我们一家人个个都有两只手。”
22老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房子了。”
23母亲笑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都没有的人吧。”
现在明白了吧,不明白在问哦
Ⅸ 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标自然段是什么意思应该怎么标
1、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标自然段意思是对文章内容进行划分。
2、标自然段是分析课文的第一步,每一个自然段前都空两格,所以自第一段起,只要首字符空了两格就是一个自然段。段落的划分一般要考虑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甚至感情的变换。具体怎样划分要看文章,不能一概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