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基于课程标准,开展语文一年级下册学业评价
探索多种渠道,切实开展等第制评价
为切实在语文学科中落实等第制评价,我校在语文学科等第制评价领导小组的组织下,探索多种实践渠道。
(1)尝试开发表现性评价工具,改变以往评价的单一性
我校在2013学年的项目试点研究中,基于课程标准进行研究,制定了《一年级语文学业评价》的自评表、互评表以及家长评价表、教师评价表,并反复修改,使其更具操作性,为此,我们还为一年级学生制作了《星星促成长》语文学业评价是有手册。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不断深入修改评价量规,将课程标准和评价量规建立更为紧密的关系,增强其一致性。在此基础上,鼓励其他年级教师细化课程标准,尝试制作评价量规,在教学中实施等第制评价。在这个过程中,主要体现评价的一下几个方面:
多维评价。在评价量规的制定中,我们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将评价的维度划分为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成效。以这些评价要素的研究为起点,以期给予学生比较全面的评价,促进其发展。
多元评价。语文学习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如拼音、识字、朗读、写字及口语交际等方面的学习,因此,评价量规也应包含这样几个方面。我们在设计评价量规时应关注不同方面,并在实施过程中有所侧重,才能更好地发挥评价量规的作用。
在实施量表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定期开展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等方式,以获得星星的数目换取不同的小章,不同的小章在学期结束时,会获得不同的荣誉。这样的做法体现等第制的精神,同时能够改变以往单一标准、单一方式的评价。
当然,量表实施需要不断改进、细化、深化,这样长期坚持实践,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评价的单一性。
(2)开展综合性活动,促进评价的多样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评价,也可以多样化。如上学期我校一年级开展的“快乐小苗苗,智慧大闯关”活动,就是以闯关的方式,对学生的拼音、词语、句子等方面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的综合性活动。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研究此类活动的具体呈现方式,在不同年级开展,落实等第制评价。
语文课程还特别重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对于这样的要求,无法用具体的量规进行评价,我们可以通过学生汇报自己阅读的数目、每天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和页数(也可结合学校“读书节”活动,以学校正在研发的课外阅读记录册为载体进行),以及定期地介绍自己的阅读感受等活动,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判断。
学生的小报设计、日常作业、角色扮演等方面设计的一些评比,也是等第制评价的一种,我们将在实施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并尝试。当然,要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
(3)实行等第加评语,提升评价的科学性
等第制评价较考试分数的评价来说,较为模糊,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语文学科的一些内容适合通过纸笔测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检测,也有些内容无法简单地通过分数来体现,因此我们除了运用表现性评价的工具进行等第制评价外,还可以适当采用评语的方式进行评价。这样的等第加评语的方式,有定量评价也有定性评价,使其更为科学有效。
5.注重反思与经验积累,实践中改进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要认真做好总结与经验提炼工作,如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讨会等,引领教师进一步转变观念,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在实践中改进评价。同时要求教师及时撰写案例、反思,将学习、实践、研究、创新融为一体。以教师的主动参与推进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不断深化等第制评价的实践,以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态度,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自主地参与学习,实现等第制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6.进行家校互动,形成教育合力
针对学校开展的等第制评价,首先向家长宣传,改变“以分数论英雄”的观念,增加家长对这一改革的认同度。
实施过程中,一年级以每月的家长开放日为主阵地向家长介绍等第制评价的举措和实效,其他年级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和家委会会议,听取家长对等第制评价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加强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进而促使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规范性、科学性、实效性。
我们希望在、区实验小学的“乐学”理念引领下,通过对科学的评价方式的不断实践和反思,为学生的乐学奠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巧妙的引用与文章相关的诗词、歌词、格言等作为自己文章的开头,能使文章生动活泼,读来令人亲切,吸引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