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六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教案

六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教案

发布时间:2021-01-16 11:30:01

⑴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目录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目录: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

1、长江之歌 2、三亚落日

3、烟台的海 4、记金华的双龙洞

5、卢沟桥烽火 6、半截蜡烛

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8、三打白骨精

9、词两首 10、螳螂捕蝉

11、读书要有选择 阅读《西游记》

12、夜晚的实验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

14、学会合作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16、最大的麦穗 17、山谷中的谜底

18、广玉兰 19、夹竹桃

20、古诗两首 21、莫泊桑拜师

22、理想的风筝 23、空子游春

24、明天,我们毕业 ◎习作7

我的成长册 生字表

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24课课文分段及段意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24课课文是现代作者丁雪飞的《明天,我们毕业》专,分段及段属意为: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想到即将告别校园、老师、同学,心中涌起深深的眷恋之情。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到第七自然段):对小学生活的美好回忆和对老师由衷的赞美,以及我们不会忘记母校和敬爱的老师。

第三部分(第八自然段到第九自然段):我们即将毕业,怀着美好的理想,向蓝天飞翔。待到我们成为国家栋梁,再回母校与同学们相聚叙旧。

(2)六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教案扩展阅读:

《明天,我们毕业》通过作者对六年丰富多彩的小学生活及老师为了学生成长日夜操劳情景的回顾。抒发了对母校、老师和同学的热爱、赞美及深深的眷恋之情。

《明天,我们毕业》这篇课文很特殊。这篇位于第十二册教材的最后一篇,是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的最后一篇教材。教学时,正值学生毕业前夕。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情感积淀与文本所表达的感情是非常契合的。

六年语文学习结束,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学习字词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文本的能力;另一个即孩子们共同生活了三年,朝夕相处,感情深厚,在这毕业前夕,有和这篇课文相通的情感基础,但又不完全相同,这毕业前的最后一课,是他们心灵成长的一个驿站。

⑶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课文

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风采;
长江之歌歌谱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版。
你用甘甜的乳汁权,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
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
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
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
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⑷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全部书的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训练,理解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扫路人那种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人物的语言感悟课文所蕴涵的深刻哲理。
教学难点:能通过朗读,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感情。
教具准备: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题设疑。
1、启发学生回忆,为导入新课作准备。
2、揭示课题,设问置疑。
二、自读课文
1、提出一读的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
2、指明二读要求:在读通顺的基础上,做到流利地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3、鼓励学生三读课文
三、检查自读效果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纠正读音。
3、答疑解难。
(1)对学生提出的不懂的词语,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当时情境理解。
(2)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涉及句意、中心思想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去读书,对课文语言进行充分的感知、理解,有的问题在第二课时精读课文是解决。
4、理清课文脉络。
(1)引导学生根据作者登天都峰的所见、所闻、所感分段。
(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写武夷山天游峰的险峻,以及“我”登上顶峰时的喜悦。
第二段(第3自然段):写“我”下了山在小溪边散步时发现了天游峰的扫路人。
第三段(第4--12自然段):写“我”在与扫路老人的交谈中,感受到老人对生活充满自信。
四、分段读课文
五、教学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说说“夷”、“傍”、“颇”、“瘦”这4个字是什么结构。
2、重点指导“瘦”的书写。
3、指导学生描红,把这4个字写紧凑。
六、作业
1、读一读文中描写老人外貌的语句,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填写。
(1)在一片( )中,我隐约听见“哗———哗-———”的声音,颇有节奏地从岭下的竹丛中传来。
(2)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把我们俩的心灵( )了。
(3)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 )我回到住地。
3、认真诵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温故
1、自读课文,天游峰扫路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文中哪些语句是描写老人语言的?请你朗读给大家听。
二、精读课文
1、精读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讲天游峰是武夷山第一险峰,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
(3)“一根银丝”指的是什么?
(4)指导朗读。
(5)小结。 游客
板书:天游峰:九百多级—— ——望而却步 半途而返
2、精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
2)“我”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扫路人清扫路面的声音是那么分明。
(3)出示有关投影片:
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
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
a、自读这段话。
b、讨论:你对老人的初步印象是什么?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
c、有感情的朗读这段话。
(4)小结。 扫上山
板书: 每天一级级————
扫下山
3、精读第三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
(2)分角色朗读第一层。
a、扫路人的工作累吗?他为何讲“不累”?
b、有感情朗读。
(3)分角色朗读第二层。
a、画出描写扫路人外貌、神态、语言、行动的词句,进一步说说老人的哪些特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b、组织读议,启发思考:“30年后,我照样请你喝茶!”30年后,他们能相聚吗?老人的话说明了什么?
c、感情朗读。
(4)小结并板书
(扫路人:轻松自在 自信豁达)
三、 朗读课文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有感情地赏读佳句
(1)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根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
(2)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把我们俩的心灵沟通了。
(3)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
2、填空。
本文讲述的一位老人已有( )岁了,他每天早晨( ),傍晚( )。他早该退 休了,可他觉得实在离不开这里:他喝的是( ),吃的是( ),呼吸的是( ),而且还有( )作伴。这是一位( )的老人,作者从内心敬佩他。
二、总结全文,朗读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总结课文。
本文写了作者登天游峰的所见、所闻、所感,赞扬了扫路人那种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
3、本文描写天游峰的险峻有什么作用?(突出了扫路人工作的辛劳,歌颂了老人的顽强不息,对生活的自信与热爱)
4、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三、教学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说说“套”、“鞋”、“吁”、“汗”这几个字的间架结构。
2、“套”字书写73时要克服两个难点。
3、提醒学生注意“鞋”、“吁”、“汗”等字左右两部分的比例,把字写美观 。
4、学生练习描红。
四、课堂作业
1、读一读,再抄写。
傍晚 伴随 静寂 气喘吁吁
险峰 攀登 慈善 自在悠闲
2、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老人 ( )地清扫
( )的天游峰 ( )地打量
( )星光 ( )地抓住
3选择关联词填空。
不仅……而且 ……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既然……就……
(1)( )这位老人已有70岁了,( )他还在险峻的天游峰扫路。
(2)在这里,他( )能呼吸清爽的空气,( )还有花鸟作伴。
(3)( )我顺着九百多级石梯上了顶峰,( )心里好不得意。
五、板书设计:
13、天游峰的扫路人
游客
天游峰:九百多级 望而却步

不 (险峰) 半途而返
开 扫上山
扫路人:每天一级级 轻松自在
( 年过七旬) 扫下山 自信豁达

⑸ 六年级 苏教版语文 第16课的教案

1.课文简说。

《鲁滨孙漂流记》是一部长篇小说,本课内容由梗概和精彩片段组成。

《鲁滨孙漂流记》叙述十七世纪有个叫鲁滨孙的英国人,在航海中遇险,孤身一人流落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为了战胜死亡,他依靠破船上剩下的一点生产和生活资料,同大自然展开了顽强的斗争。每做一件事,都要遇到很大的困难,但他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凭着艰苦的劳动,成功地在荒岛上建起了房舍,开垦了农田,营造了羊圈,使荒岛面貌有了改变,他的生活也有了改变。经过二十八年多的孤苦生活,他终于脱险,返回故乡。

梗概按鲁滨孙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遇险岛上”“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突出了鲁滨孙恶劣的生存环境,表现了他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特点。

精彩片断写的是鲁滨孙初到岛上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片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写鲁滨孙在岛上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初到岛上,鲁滨孙由于缺乏纸笔,就用刀子刻在柱子上记录时间;从船上虽得到了不少东西,但缺少的东西还不少;工具的缺乏使他建木栅栏围墙的工作非常吃力;每天要为自己寻找食物。后半部分,是鲁滨孙对自己目前的情形和环境的理性思考:他把自己的幸与不幸、好处和坏处公正地排列出来,找到了值得感谢的东西,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好感,然后开始知足安命,一心一意安排自己今后的生活。

鲁滨孙在严酷环境中心里的斗争,是这个片段的重点,这也是他身处绝境能知足安命、勇敢地生活下去的力量所在。

选编本文的目的,一是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了解外国名著的内容,了解人物遇到的困难及战胜困难的办法,关注人物的命运,体会人物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二是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是了解名著大意,体会人物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欲望。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鲁滨孙给他救下的野人取名“星期五”。

鲁滨孙救下野人的时间正好是星期五,所以他给野人取名“星期五”。这个名字,与鲁滨孙一贯对时间的重视是有关的。在原著中,有很多关于时间的记录,他记得是“9月30日”来到海岛,上岛十一二天后,想到用刀子在大柱子上刻斫痕来记录年月日……所以给野人用时间取名字,也在情理之中了。

②现在我要开始过一种世界上闻所未闻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了。

这句话正是鲁滨孙孤岛生活的写照。他所要过的生活是从未听说过的,他的心情是忧郁和寂寞的。一人置身于孤岛,可以说,鲁滨孙面对的困难除了吃穿住的窘迫,还有孤寂和绝望。如何战胜心灵上忧郁和失望,是他能否在岛上活下去的关键。

③我并不想它替我衔什么东西,也不想它替我做个什么伴,我只想它同我说说话,它却办不到。

在孤岛上有一只狗在身边,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伴儿。鲁滨孙这样说,是他极度寂寞的表现。人是需要交流的,这种想法太强烈以后,就希望身边的狗能开口说话。这也反映出鲁滨孙的孤寂和无奈。难怪后来鲁滨孙遇见“星期五”时,有这样的描写:“但是,此刻那头一个被击昏的人苏醒过来了,我就指着他,让被救的野人看。这个人马上对我说了一串我听不懂的话,我感到说不出的亲切,因为这是我来到荒岛上二十五年以来头一回听见人说话的声音。”

④总起来说,事实证明,我当前的不幸处境,是世界上很少有的。可是,即使在这样的处境中,也有一些消极的东西或积极的东西值得感谢。

这段话要结合前文鲁滨孙把流落荒岛的“幸”和“不幸”排列出来来理解:孤身一人,流落荒岛,艰险重重,是大不幸,是消极的东西,可是,比起葬身大海的伙伴,还是幸运的,毕竟还活着,活着就有希望,所以应该心存感激。这句话是鲁滨孙“知足安命”思想的集中体现。

⑤我希望世上的人都要从我最不幸的处境中取得一个经验教训,这教训就是: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这句话是鲁滨孙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集中体现。他之所以能孤身荒岛28年,跟他这种生活态度有密切的关系。他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使自己能理智地面对现实,从绝望中看到希望的火花,从而得到内心的安慰,获得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心。这种生存的勇气和经验,对于处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2)对词语的理解

畜养:饲养动物。

圈养:放在圈里饲养。本文指鲁滨孙把山羊放在圈里饲养。

教化:用伦理道德等约束和引导人,使人受到教育和感化。本文指鲁滨孙教“星期五”说英语和学习文明人的生活习惯等,试图把“星期五”从野人变成文明人。

知足安命:对已得到的感到满足,安于命运对自己的安排。

聊以自慰: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二、教学目标

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鲁滨孙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愿望。

⑹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教案

[结构分析]
这首诗歌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丽,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
全诗共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
第二部分(第2节):写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这两部分运用前后两次出现的“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贯通起来,以对长江“赞美”、“依恋”的真挚感情作主线,把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力量无穷、贡献巨大融为一体,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进而升腾起对祖国
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要求]
1.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
(板书: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你们对长江了解多少呢?
4.放录音。
《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8个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 依恋 荡涤 尘埃 磅礴 灌溉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乳汁 哺育 挽起 荡涤 尘埃 灌溉 奔去 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
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交流。
三、指导写字
1.指导写字。
乳:左右基本等宽。
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
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些。
2.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指名朗读课文
三、精读训练
1. 观看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听《长江之歌》。《话说长江》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
2. 出示: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引读。
3. 自由读,说说读了诗句想了解什么?
4. 交流、讨论。
5. 精读第一节:
(1) 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资源?
(2) 交流: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端,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的源泉是无穷的)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3) 默读第一小节,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 交流。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比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感情。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深情。
6、精读第二节。
(1) 听录音,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 交流: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①“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②“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一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①“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②“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
(4)指导朗读第2节。
(5)指导背诵第2节。
四、练习朗读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3.练习朗读。
五、学唱歌曲
精彩片断
生:(举手)老师,我有一个地方很不明白。
师:(微笑地)噢,请讲。
生:(读课文)“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这里,“巨浪荡涤着尘埃”,“涛声回荡在天外”我感觉太深奥,怎么也搞不明白!
师:(忍不住笑了)是吗?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呀!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它。大家自由读读这一句,四人小组再讨论讨论,等会儿把你不懂的和读懂的都说出来。
(众生品读,讨论)
师:好,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老师,“荡涤”是什么意思?
生:“荡涤”就是“洗”的意思。
生:我知道“巨浪荡涤着尘埃”的意思。“巨浪”就是指浪很大,巨浪把尘埃全部洗掉了,长江水就一定很清澈了。 (众生笑)
师:(微笑着)是这样吗?有不同的意见吗?再换个角度想一想。
生:我觉得不是这样,我认为长江荡涤的尘埃,应该是长江两岸景物上的尘埃,长江一路走来,将一路的景物洗刷一新,让人感觉到处是清新的,充满了生机。
生:我同意他说的,因为文中说“我们赞美长江”,为什么要“赞美”,就是因为长江是为别人服务的,它让一切充满了生机。(众生听得聚精会神)
师:同学们的思考很有深度,老师佩服你们,你们还读懂些什么呢?
生:老师,我现在已理解了“涛声回荡在天外”这一句的意思,这是说“涛声很大”。
生:老师,这一句我是这么理解的。长江向未来奔去,声音响亮,充满力量,无所畏惧地勇往直前。
师:你们说得太好了,大家联系第1节,长江的这种精神、这种力量也就是前面所说的什么?
生:(争先恐后地)这就是长江的丰采与气概!
师:是啊,长江正是有这样的丰采与气概,才值得我们赞美它,崇敬它,长江不愧是一条伟大的河流,让我们读好这一句吧!
(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 (殷晓燕)
[评点] 学生提出疑问,教者并不回避,也不直接灌输答案,而是抓住疑点,启发思考,把主动权留给学生。当学生说出并不正确的答案时,教者不立即否定,而是耐心启发其他同学深入思考,各抒己见,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教者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体现得很充分。当学生基本读懂后,教者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揭示精髓,使学生获得认识.上的升华,实在是教学到位了。 (殷高富)
参考资料
《长江之歌》: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沿途汇人许许多多支流,形成一个庞大的水系。全流域的面积超过.180万平方公里。湖北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
和江西湖口之间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
长江,无论就长度、流域面积或水量来说,都可称得上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
赋得送贾岛谪长江
【唐】李洞
敲驴吟雪月,谪出国西门。行傍长江影,愁深汨水魂。
筇携过竹寺,琴典在花村。饥拾山松子,谁知贾傅孙。

⑺ 六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带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命题人:小杨老师班级姓名分数一、用“√”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读音。(5分)载(zài、zǎi)歌载舞粗糙(cāo、cào)薄雾(báo、bó)撇下(piē、piě)奶奶经常帮助邻居照应(zhàoyíng、zhàoyìng)孩子二、看拼音,写汉字。(6分)tiāotìshuāilǎoyìngchóu()()()zhuàn×iěkāngkǎidiānbǒ()()()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4分)负()顽抗_______与世长()________爱不()手_______脱()而出_______四、按要求写四字词语。(4分)1.暴跳如雷(含有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孜孜不倦(AABC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视死如归(赞美精神品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选择合适的词语。(3分)1.再坚强的钻石落到岩浆里,都将被(融化熔化溶化)了。2.报名活动昨天已经(截止截至)了。3.小男孩还没(反映反应)过来,房子已经倒塌了,地震发生了。六、请用一个四字词语评一评课本中的人物。(6分)哈尔威船长_______________肖邦_____________霍金_______________蔺相如_____________乔依_______________姥姥_____________七、回忆本学期学过的课文填空。(9分)1.却看妻子愁何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每一个舞姿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一个舞姿都_________________每一个舞姿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一个舞姿都使人____________________,使人_________________。3.《爱之链》这篇课文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了《小草与大树》,我领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生命的林子》给我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按要求写句子。(6分)(1)看到“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把“书”比作“船”,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一句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一句感恩的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写一句热爱祖国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写一句鼓舞人奋发向上的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在原文上修改下面一段话。(7分)由于视力下降,还注意用眼卫生,我很不情愿地带上了眼镜。医生鼓动我说,只要你有毅力,注意养成保护视力,总有一天会摘掉眼镜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虽然纠正了学习时坐的姿势,也注意了用眼卫生。后来我去医院检查,视力下降了0.2。十、阅读理解。1837年冬,21岁的夏洛蒂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几首诗,寄给当时大名鼎鼎的桂冠诗人罗伯特•骚塞,希望能得到她所崇敬的文学前辈的指点、提携。她苦苦地等了几个月,直到第二年春天,才得到一封远不止使她失望的回信。诗稿原样退回,骚塞还以傲慢的冷冰冰的口吻训诫她:“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放弃你可贵而徒劳的追求吧——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而且不应该是妇女的事业。”她在一阵锥心的羞惭和痛苦中昂起头来,把这封浸透冷酷和偏见的信钉到床头,让它随时刺激、鞭打自己的灵魂。两个妹妹跟她一样被激怒了,发誓偏要在这个“不是妇女的事业”上闯出一条路来。1.“大名鼎鼎”的“鼎”,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鼎”还可以组成()、()等词。(3分)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惴惴不安:桂冠:3.文中的夏洛蒂是()过女作家,以长篇小说《》著称于世。(1分)4.在大名鼎鼎的桂冠诗人骚塞的眼中“小草”与“大树”分别指的是()和()。(2分)5.骚塞在给夏洛蒂的回信中说的话观点对吗?为什么?(2分)6.朗读骚塞回信中的两句话时,我们应该带着()语气来读。(2分)7.阅读这个片段,我们可以感受到夏洛蒂从寄信前到收到回信后心理变化的过程:她()地寄出信,()地等待回信,()地收到回信,()地读着回信,()地把信钉在床头。(5分)8.读画“----”的句子,想一想,把你的体会感受写下来。(3分)十一、作文。(30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人世间有各种各样的爱。爱是阳光,给予我们温暖;爱是黑暗中的灯塔,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爱是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以一件具体的事例写一写你感受最深的爱,题目自拟,字数在400字以上。参考答案一、zǎicāobópiézhàoyíng二、挑剔衰老应酬撰写慷慨颠簸三、隅角落辞告别释放下颖尖子四、略。五、熔化截止反应六、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或舍己为人肖邦:热爱祖国霍金:勇敢顽强或热爱科学蔺相如:顾全大局或深明大义乔依:乐于助人姥姥:心灵手巧或勤劳善良(注:意思对即可)七、(3)当别人需要帮助时,应该伸出援助的手。(4)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意思对即可)(5)一个想要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八、略。(意思对即可)九、第1句:“不注意用眼卫生”与“视力下降”颠倒位置,“带”改“戴”第2句:“鼓动”改“鼓励”,说话内容用:“”,去掉“养成”或增上“习惯”第3句:“虽然”改“不仅”第4句:“下降”改“上升”十、1.目7画Ddǐng2.略3.英《简•爱》4.妇女能够从事的事业。妇女不能从事的事业。5.不对。因为信中充满了对妇女的偏见和歧视。6.傲慢冷冰冰训诫7.惴惴不安满怀希望失望羞惭痛苦愤怒勇气8.夏洛蒂三姐妹有冲破保守观念与陈腐偏见的胆识,有向旧势力不屈抗争的勇气,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坚强不屈的精神。(意思对即可)十一、一等:27—30分二等:21-26分三等:15-20分四等:15分以下

阅读全文

与六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