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教学反思
字词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积累部分还需加强
Ⅱ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
[顶]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第八单元教学反思北
发题我没有书本-
-
题目呢?
本单元
Ⅲ 总结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总结知识点怎么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一、解决问题1、同级运算:(连加,连减,连乘,连除,加减混合,乘除混合)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同级运算的类型:++,--,+-,-+,××,÷÷,×÷,÷×。2、不同级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不同级运算的类型:×+,×-,+×,-×,÷+,÷-,+÷,-÷。带小括号运算的类型:×(+),×(-),(+)÷,(-)÷。3、从总数中连续减去两部分(连减算式),也可以写成从总数中减去两部分的和,同时需要用小括号把两部分的和括起来,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如:54-8-22=54-(8+22)4、把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时:先看分步算式的第二步算式,再看其中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哪个数是前一步算式的结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换掉那个数,其他的照写。当需要替换的是第二个数,必要时还需要加上小括号。二、表内除法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2、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5、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三、图形与变换1、角:锐角、直角、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2、平移:当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时,是直线运动。自身方向不发生改变。如:推拉窗。3、旋转:当物体围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时,自身方向会发生改变。如:方向盘。4、平移的方法:①先确定平移方向和格子数(也就是距离)。②找到原图形的各个顶点。③把各个点按相同方向平移相同的格子数。④把新顶点按原图形的顺序连接。五、克和千克1、质量的单位:克和千克。2、称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用“克”作单位;称较重的物品的质量时,用“千克”作单位。3、一个两分的硬币约是1克。两袋500克的盐约是1千克。4、1千克=1000克=1公斤。1kg=1000g.进率是1000.5、计算或者比较大小时,如果单位不同,就需要把单位统一。一般统一成单位“克”。6、在解决问题时,如果单位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再立式计算,一般是把"千克"换成"克".四、万以内数的认识1、“一、十、百、千、万”是我们学过的五个计数单位,分别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上表示。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2、数位顺序表里: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七、统计1、复式统计表:就是把几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便于更好、更清晰地观察、比较和分析数据。2、条形统计图:一格可以代表5个单位,也可以根据数量的多少来确定一格代表多少。数很大时有的一格可以代表10个单位。八、找规律1、一组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①把最后的放在最前,其余的往后移。②把最前的放在最后,其余的往前移。2、数列的变化规律:①等差数列;②前两个数的和相加等于后一个;③倍数关系;④每个数都是两个相同因数相乘的积。„„
Ⅳ 半期总结,二年级语文下,怎么写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又是期末临近,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回顾一学期的教学探索与尝试,酸甜苦辣样样都有。
在这一学期里,我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认真地批改作业、讲评作业,督促学生及时更正错题,做好课后答疑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和学生平等相处,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现在,我对这个学期的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所教班级基本情况:
二(1)班共有学生46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20人,优等生31人,中等生13人,学困生有2人。二(3)班共有学生43人。其中优等生28人,中等生11人,学困生4人。
二、利用学生的眼睛,提供观察的机会。
眼睛是思维的窗户,“看”是获得知识的必要首环。小学语文教材课文中有许多插图,它和课题系统、作业系统相互配合,构成教材的整体。我在课堂教学中,就引导学生观察题目,观察课文的插图的画面,体会文章中心思想,揣摩图中描述事件的主题,刻画人物的性格或描绘景物的特点。这不仅能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理解、表达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
二、利用学生的嘴巴,提供表达的机会。
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堵住学生的嘴巴,无疑就是桎梏学生的思考。因此,教学中应让每个同学都有口头表达的机会。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可以让他们质疑、辩论,这不仅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更有利于思维的激活和发展。
三、利用学生的头脑,提供思考的机会。
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让学有思考的机会,不要搞“满堂灌”和“题海战术”,尤其要让学生有“静思”的机会,不要以“热热闹闹”作为衡量学生思维积极性的标志,真正有效的思维活动往往是“无声”的内化过程。
四、利用学生的双手,提供操作的机会。
动手操作不仅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而且符合他们的思维发展特点。小学生天生好动,通过动手操作,可使学生的手、眼、脑等协同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也离不开动作思维的重要支柱与过渡。当然,让学生动手要注意启发性,不能一味追求动手操作而把学生的思维停留在最低层次。
五、利用学生的时间,提供交流的机会。
1、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左右前后四人组成一个讨论组,一般应让后进生先发表意见,讨论时每个同学都积极发言,教师可随时参加某一小组的讨论。
2、鼓励质疑问难。每节课都要让学生提问,让学生回答,老师再补充。
3、交换批改作业。家庭作业,平时练习等可组织同座学生对换批改,老师再检查。这样不仅减轻了老师的负担,而且使学生对不同解法作了交流。
六、利用学生的空间,提供表现的机会。
人都有自我表现的要求,小学生更有这愿望,尤其是由于这种表现的成功而受到老师的夸奖。甭提有多快乐了。因此,课堂上要让学生暴露自我,适时让他们上黑板板演、上讲台当老师。当他们板演和演讲后,急需老师或同学们的评析,教师应恰如其分的肯定、表扬、矫正等。
七、培优辅差,提高本班成绩。
面对差生我没有歧视,而是在开学初建立差生档案,制定了“帮”“个别辅导”等措施努力提高差生成绩。对于优等生平时多鼓励,更加严格要求。使差生进步,优生更优。
总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想学到学会,运用到发展,不断走向“质”的飞跃,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本学期的工作按照计划已有条不紊地完成了。希望在期末考试中两个班成绩能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