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20古诗两首四年级上册语文

20古诗两首四年级上册语文

发布时间:2021-01-03 19:50:23

『壹』 四年级上册语文20古诗两首学习报答案

《送元二使安西》是诗人送友人元二奉命前往安西时作的,是一首很有名的送别诗。刘微老师的这节课让听众感受到了送别的难舍难离,学生的发言有一定深度,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刘老师按照“古诗四读法”让学生自读自悟,鼓励学生谈自己对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的理解和感受,从诗句中感悟其中的深意。

曾记得:学古诗,知诗人,抓字眼,明诗意,想诗境,悟诗情,这是学习古诗的基本步骤,也是学生自学古诗词的一般思路。

将学生的课外积累与课内学习相结合。精彩的是,刘老师运用填空的形式提取孩子们对于诗人、诗题及有关背景知识信息。这样做,即帮助孩子们梳理了课外知识,又提高了他们如何加工信息,还为进一步读、悟古诗做了情感铺垫。在集体学习的基础上,老师让孩子们自选表现送别意思的古诗词,运用一定的方法自学。这个环节是孩子们体验诗意,体验学法的实践过程,有教有放。

思维很重要,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是比较有效的,语文课在帮助孩子们发展形象思维能力方面大有作为。老师充分利用教材的插图、训练孩子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老师要求孩子们读课文时,非常注意图文对应,诗与图对应,内容与图对应,说话、表演与图对应;听他人读书,与自己手指到的图上画面内容都是对应的,对应中,孩子们读、想、说、做、演融为一体,张开想象的翅膀,悄悄地内化语言文字的内涵,吸收营养。

人们信奉的“把一切知识教给孩子”,暴露不适应性和局限性。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成了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刘老师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究,发现和感悟,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旨在增进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处理,利用各种信息。《课标》指出:“应当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小学生自主探究实施策略的研究,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

语文课要提高效率,途径之一就是整合,对三维目标的整合,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对教学方式的整合。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能做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探索的,不讲;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教的策略。采用师生对话(引导探究),生生对话(合作探究),生与文本对话(自主探究),安排充足对话交流过程,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如果老师进一步提示,在结尾与《别董大》一诗区别时尽量不要太近,《别董大》描述了诗人鼓舞友人对前途充满信心,表现了诗人乐观开朗的胸怀。《送元二使安西》前两句点明送行的地点,季节,细雨似乎为友人拂尘,嫩绿的柳条正好在送别时折枝相赠,烘托出一种送行的气氛。后两句直接描写送行的场面,抒发了对老朋友未来担忧之情,一种离情笼罩全诗。在对比朗读时应该先理解诗意然后朗读。读第二首时也应该从第一首的意境中跳出来在读,体验送别诗的情感,不仅有依依惜别之情,还可以分为豪情、衷情、感情等,更妙。即使时最好的演员也不能同时饰演悲剧和喜剧。我的评课无异于抛砖引玉,用意在于求教各方。

『贰』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十课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意思

首句点出抄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诗作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在黄鹤楼下,老朋友孟浩然向我告辞,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他要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奔流.[3]

『叁』 四年级上册语文20课古诗两首表达的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送元二使安西》是诗人送友人元二奉命前往安西时作的,是一首很有名的送别诗.刘微老师的这节课让听众感受到了送别的难舍难离,学生的发言有一定深度,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刘老师按照“古诗四读法”让学生自读自悟,鼓励学生谈自己对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的理解和感受,从诗句中感悟其中的深意.
曾记得:学古诗,知诗人,抓字眼,明诗意,想诗境,悟诗情,这是学习古诗的基本步骤,也是学生自学古诗词的一般思路.
将学生的课外积累与课内学习相结合.精彩的是,刘老师运用填空的形式提取孩子们对于诗人、诗题及有关背景知识信息.这样做,即帮助孩子们梳理了课外知识,又提高了他们如何加工信息,还为进一步读、悟古诗做了情感铺垫.在集体学习的基础上,老师让孩子们自选表现送别意思的古诗词,运用一定的方法自学.这个环节是孩子们体验诗意,体验学法的实践过程,有教有放.
思维很重要,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是比较有效的,语文课在帮助孩子们发展形象思维能力方面大有作为.老师充分利用教材的插图、训练孩子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老师要求孩子们读课文时,非常注意图文对应,诗与图对应,内容与图对应,说话、表演与图对应;听他人读书,与自己手指到的图上画面内容都是对应的,对应中,孩子们读、想、说、做、演融为一体,张开想象的翅膀,悄悄地内化语言文字的内涵,吸收营养.
人们信奉的“把一切知识教给孩子”,暴露不适应性和局限性.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成了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刘老师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究,发现和感悟,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旨在增进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处理,利用各种信息.《课标》指出:“应当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小学生自主探究实施策略的研究,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
语文课要提高效率,途径之一就是整合,对三维目标的整合,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对教学方式的整合.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能做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探索的,不讲;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教的策略.采用师生对话(引导探究),生生对话(合作探究),生与文本对话(自主探究),安排充足对话交流过程,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如果老师进一步提示,在结尾与《别董大》一诗区别时尽量不要太近,《别董大》描述了诗人鼓舞友人对前途充满信心,表现了诗人乐观开朗的胸怀.《送元二使安西》前两句点明送行的地点,季节,细雨似乎为友人拂尘,嫩绿的柳条正好在送别时折枝相赠,烘托出一种送行的气氛.后两句直接描写送行的场面,抒发了对老朋友未来担忧之情,一种离情笼罩全诗.在对比朗读时应该先理解诗意然后朗读.读第二首时也应该从第一首的意境中跳出来在读,体验送别诗的情感,不仅有依依惜别之情,还可以分为豪情、衷情、感情等,更妙.即使时最好的演员也不能同时饰演悲剧和喜剧.我的评课无异于抛砖引玉,用意在于求教各方.

『肆』 古诗两首四年级上册

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

『伍』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古诗两首读

这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古诗两首,望采纳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专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属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净,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裛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陆』 四年级上册的所有古诗

您好。
第5课、古诗两首
《题西林壁》 苏轼(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版,只缘身在此山中权.
《游山西村》陆游(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20课、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语文园地里还有一首:《过故人庄》孟浩然(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望采纳。

『柒』 四年级所有古诗两首

一、《回乡偶书》

1、作者:唐代贺知章

2、原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翻译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作者:唐代李白

2、原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翻译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作者:唐代王维

2、原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翻译

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四、《宿建德江》

1、作者:唐代孟浩然

2、原文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翻译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五、《望洞庭》

1、作者:唐代刘禹锡

2、原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翻译

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

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

『捌』 语文四年级上册20古诗两首ppt

http://wenku..com/view/5d9268126c175f0e7cd13726.html

阅读全文

与20古诗两首四年级上册语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