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七年级下册语文邓稼先

七年级下册语文邓稼先

发布时间:2021-01-01 22:57:29

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1课《邓稼先》中的所有多音字

多音字:

参:参加(ān)参差不齐(cēn)人参(shēn);

说:说服(shuō)游说(shuì)古代同“悦”字(yuè);

秘:秘诀(mì)秘鲁(bì)曾:曾祖(zēng)曾经(céng);

血:吐血(xiě)血脉(xiè)殷:殷红(yān)殷实(yín);

强:强占(qiáng)强迫(qiǎng)倔强(jiàng);

(1)七年级下册语文邓稼先扩展阅读:

《邓稼先》生字注音

氢弹qīng懈怠xiè癌症ái开拓tuò;

署名shǔ交瘁cuì奠基diàn元勋xūn;

孕育yùn选聘pìn无垠yín难堪kān;

夐xiòng黯兮ànxī鲜为人知xiǎn日曛xūn;

挚友zhì妇孺皆知rú;

《邓稼先》形近字辨析

黯兮(xí)分配(fēn)选聘(pìn)驰聘(chěng);
心力交瘁(cuì)憔悴(cuì)暗淡(àn)黯然神伤(àn);
真挚(zhì)擎天(qíng)震荡(zhèn)振奋(zhèn);
宰杀(zǎi)莘莘学子(xīn)署名(shǔ)暑假(shǔ);

屠杀(tú)奢侈(shē)储存(chǔ)踟躇(chú);
诞辰(dàn)垂涎三尺(xián)筵席(yán);
诸位(zhū)堵塞(dǔ)赌博(dǔ)睹物思人(dǔ);
歌谣(yáo)摇晃(yáo)瑶族(yáo)遥望(yáo)徭役(yáo);

羞愧(kuì)魂断(hún)瑰丽(guī)体魄(pò);

原文概括:

第一部分:再进一百多年来中国的屈辱历史背景中推出邓稼先 ;

第二部分:简介邓稼先的生平和贡献 ;

第三部分:在同美国奥本海默的对比中写邓稼先的品质特征 ;

第四部分:通过寒春事件体现邓稼先认真求实的宝贵品质.也表达了杨振宁的爱国情怀;

第五部分:说邓稼先的强烈责任感;

第六部分:引书信中的几段话来评价邓稼先。

Ⅱ 七年级下册语文《邓稼先》的读读写写

是拼音吗?
zai ge chou hua pang huang yang mu ke ge ke qi xian wei ren

Ⅲ 七年级下学期课文《邓稼先》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为了保护国防科技的安全,我们的许多国防科技专家们都心甘情愿地做了无名英雄,他们长年与亲人分离,在远离人烟的荒漠中与机械为伍,与数据共眠,默默无闻,为国奉献,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壮烈乐章。他们是我们人民的英雄,国家的骄傲,就让我们展开课本,去谛听他们感人的事迹吧! 二、人物介绍 1.作者介绍: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与邓稼先很小就一同玩耍,结下深厚的友情。成人以后,虽一个在中国,一个在美国,但对祖国的感情这一共同点把他们紧紧联在一起。本文即是邓稼先逝世后,杨振宁追忆他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2.邓稼先介绍(略) 三、教读课文 放朗读录音,突出有感情朗读,创设情境。 扫除文字障碍(略) 老师范读第一部分,同学自由朗读其余部分,进一步熟悉内容,体会感情。 分组讨论,课文每一部分分别侧重写哪些内容,又如何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提示:第一部分,引出为中国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科学家——邓稼先。第二部分,写出邓稼先的生平,特别是研制两弹、为国尽忠、至死不渝的感人事迹。第三部分,用比较法,更鲜明地突出了邓稼先忠厚朴实、真诚坦白的品格。第四部分,写作者与邓稼先50年的友情及1971年访华的经历,表达作者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对邓稼先的无比钦佩之情。第五部分,以大漠戈壁的艰苦与艰险,展现邓稼先为了国家利益,不计个人生命的献身精神。第六部分,以书信的形式,用评论性的语言对邓稼先一生的功绩高度赞扬,表达友人对邓稼先的赞颂与悼念。这六个部分各有侧重,但都是围绕着“记录邓稼先的生平事迹,歌颂他默默无闻,献身国防科研,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一中心而组织起来的有机整体。这正体现了作者构思精巧、谋篇布局别具匠心的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1)第一部分似乎与邓稼先关系不大,可否去掉?(2)各部分之间是否围绕中心随意安排顺序,可否任意调换? 提示:(1)第一部分似乎与邓稼先关系不大。其实,这一段的用意是在创设一种广阔的社会背景。国力增强了,科技是否领先则成了改变落后挨打局面的关键。而邓稼先正是领导中国知识分子追赶世界科技势头,提高国家科技水平的人。他的功绩是要在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中去衡量,才更能显出其伟大之处来的。所以第一部分是为歌颂邓稼先所进行的必要准备,绝不能去掉。(2)各部分看似互不相干,各自独立,实则内有联系,逻辑严密,不可调换。第一部分,是为赞扬邓稼先创设环境,作必要铺垫,放在开头,不能移动。第二部分从邓稼先出生到逝世,总体介绍其生平和成就,是下文的纲目,下文是对第二部分的具体展开。第三、四、五部分,分别认为人品格、工作风格和献身精神等方面具体展现邓稼先的伟大精神,是对第二部分的展开。同时这三部分由浅入深,由低层次到高层次有逐渐深入的意味,也不可调换。第六部分是全文的高潮,水到渠成地引出对邓稼先的高度赞扬和缅怀,文章中心得到全面体现。这样整篇文章安排严密合理,独特而周全,可见作者深厚的功底和深送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以上类似的质疑,逐渐把课文分析引向更深更细,让学生的理解也更准确,记忆更牢固。如学生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可分组讨论,发挥群体思维力量,也可利用一些问题引导到主要问题之上。这些都要求教师有灵活应变的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 1.课下收集有关资料,准备交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写邓稼先的,读后你感到邓稼先是怎样的一个人。然后自己再组织语言,说说你所认识的邓稼先。 二、阅读分析 选择几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可小声地跟读体会。反复体会,准确把握读法。 分组分析,找出各段中的描写方法,细读体味。 文中用热情洋溢、带有感情的叙述,形象生动的描写和他含激情的评论,再现邓稼先感人的事迹。最后一部分看似摘记,记录了自己一些信件、电报上的语言,其实是对邓稼先其人一生伟大精神的概括和赞扬,此节是带有抒情笔调的议论,是把感情蕴含于议论之中,是更深沉的感情表达。是文章中心的集中体现。 第三部分为什么将邓稼先和奥本海默对比来写呢? 提示: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中两国研究的领导人。他们的共同成就表明他们同样都是学术非凡的人。但是两个国家,两种社会背景,又造就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我们更钦佩邓稼先,更接受他为国忘我、为科研忘我的伟大精神。作者也正是要通过在国家大背景下的对比,来进一步突出邓稼先的高尚品格。 第四部分似乎对邓稼先的伟大作用不大,作者为什么要安排此环节? 这一环节,以寒春事件,时时透出邓稼先对自己的工作认真小心,高度保密,即便是挚友世交,也决不犯规,这正是他为人忠正的反映。此部分的题目中用到两个问号,是文章结尾处不知自己落泪是为民族感情,还是为邓稼先,以此正是告诉读者,自己为民族而自豪,为邓稼先而骄傲。 小组讨论找出文中用到的修辞方法,归纳语言特色。 引用:第五部分中的《吊古战场文》及五四歌曲。 歌词和诗文都是整齐规章的语句,读来朗朗上口。 对比:第三部分最后一段。 本文语言多处用到修辞方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此外,运用长句和短句的配合,读来朗朗上口,整齐紧凑,有音乐的跳跃感,蕴含着深厚的感情。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传记,运用了如此富于变化的语言,不同于一般传记客观平淡的语 言,作者是有目的的,作者借语言的变化,表达深厚的感情,告诉读者,这不是一般的传记,是功臣的赞歌。 三、总结扩展 总结略。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第一、二、三题。
《邓稼先》教学设计2
教学设想: 课文是一篇阅读课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也是一篇典范的人物传记。教师应通过阅读指导,让学生充分了解传记文学的渊源和特点。 文章的作者是文章主人公的好友,是—位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知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作者站在友人的立场上,通过特殊的视角,将邓稼先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高度颂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献身国防科学的崇高情怀。教师应将爱国主义情感和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作为德育的重心,弘扬“文以载道”的创作宗旨。 文章在广阔的历史背景和重大的历史事件中刻画。人物,既增强了作品的人文底蕴,又突出了人物的人格魅力,深得以史绘人、以人勾史的人物传记之奥妙,是传记文学优秀艺术特色的传承。教师不妨与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相联系,以实现知识的迁移与拓展。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的文字,它往往通过一些特殊事件来刻画人物的特殊贡献与精神品质和高尚情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位伟大科学家的作品。 (学生课堂自读) 二、教师设问导读 1.从教材第注解我们能体会些什么? 提示:—切伟大的、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是能甘守寂寞之人,是信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 故事—:钱学森召见邓稼先,说“中国要放一个大爆竹,要你来做这个大爆竹。”当晚,稼先回去后与夫人通宵未眠。他只说,要去干一件工作:“从今以后我的生命就交给了这个工作。家中的事和两个孩子我是不能管了。”确实的,在稼先为国防大事献身时,他的女儿照样的下乡和回城没工作。 故事二:有一天,许德珩(邓稼先的岳父)问严济慈:“是谁为中国制造出yuan zi dang?”严哈哈大笑,说:“你去问你的女婿吧!” 2.作者将“百年屈辱”与“站起来了”比照在一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提示:深厚的爱国主义热情与对邓稼先的无比崇敬。 3。作者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来写,作出了高度评价——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这些评价下面还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此题设计旨在探究话外之意、文外之情,是延展性思维训练。) 4.第四部分结束一句的讨论、探究。 “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故事三:杨振宁他问邓稼先“有没有美国人?”稼先当时不便回答,待周总理说“把实情告诉他”之后,稼先写了“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的信。信从北京直接送到上海市委欢送杨振宁的宴会上。杨振宁当场打开一看,立即泪流满面。 结合故事二:除了句中所写的自豪与骄傲,是否有敬佩、悲哀、伤痛等情感呢? 5.阅读、分析教材中两处引文,讨论其用意。 6.总括邓稼先生平,结束教学
《邓稼先》教学设计1

Ⅳ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邓稼先的人物形象

邓建贤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非常的爱国放弃优越的环境回到国家来研究水稻是水稻之

Ⅳ 7年级下册语文邓稼先是一个怎样的人

邓稼先是一个无私奉献、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有胆有识、身先士卒.对祖国、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Ⅵ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邓稼先的收获

46段 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9“两弹”元勋:10~18邓稼先与奥本海默:19~29民族感情?友情?:30~33“我不能走”:34~41永恒的骄傲:42~46

Ⅶ 初一语文:《邓稼先》

1.都不能
常常和往往在说明频率的同时,也有强调的作用,去掉的话,不但会改变原意,而且会版达不到权要突出戈壁滩异常气候特征的目的。
2.都不能
“总是”可以表达出一种无奈的语气,去掉的话,就会使句子失去这种感情色彩;
去掉“完全”,虽然不会造成歧义或者改变原意,但是会使句子欠缺精确的感觉。

个人意见 ,仅供参考,希望能有帮助。呵呵~

阅读全文

与七年级下册语文邓稼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