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家乡美(潮汕)作文
家乡福州 初中作文 家乡福州 初中作文
我爱家乡的青云山内容预览:每个人都热恋着养育自己的家乡,而我的家乡却令人向往不已、流连忘返,它就是福州的后花园——永泰。这里有山清水秀、景色怡人的青云山。朋友,你想游览吗?请随我来。 到了青云山的云天石廊门口,“云天石廊”几个红色大字,老远便跳入你的眼帘。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拾级而上,便会看见山、水、峡、洞、崖神话般彼此衔接。你瞧,它们姿态不一,形象各异。有的像倒放着的靴子,有的像一只俯卧着的青蛙,有的像一尊女神头像,有的像一只雄狮蹲在山顶上怒号着,有的像一支千年灵芝,有的像一口大钟……看得你眼花缭乱。 “无限风光在险峰”,当我们沿着这条蜿蜒的小路爬到山顶时,遥望对面的情侣峰,心都醉了,满眼的绿意扑面而来。那绿深极了,浓极了,绿得发黑;那绿浅极了,亮极了,绿得发蓝。远远望去,仿佛是一匹美丽的绿锦缎。俯视山下,只见小溪像一条青龙蜿蜒而过,蓝蓝的溪水闪着碧光,好像许多珍珠碧玉掉到了溪里。 步入云天石廊,手摸着凹凸不平的风化岩,不禁赞叹:“好伟大的大自然呀?
家乡_优秀作文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7-12-15 2:08:20 发布人:lsy1chj2wdh3
家乡
位于吉林省松花江北部,是一个依山傍水,景色秀丽,风景怡人,资源丰富,四季分明,气候适宜,好比人间仙境的小城镇。这就是我的家乡——白石山。
家乡的景色
这里有一望无际的森林,清澈的湖水,肥沃的土地。具有代表性的山峰就有两座,一座是平顶山,另一座是骆驼峰。看,水里的小鱼伸出一个个自己的小脑袋,正在享受阳光的沐浴。再看,树上的喜鹊唧唧喳喳给宁静的城镇增添了几分色彩。
春天路边鲜花竞相开放,清香扑鼻。那些黑里泛着红的、白里透着绿的、黄里闪着金的梅花、迎春花和野草花,令人目不暇接。夏天凝望那满天大大小小,忽明忽灭的繁星是那么的美丽,那么的温柔。在平顶山间 定会看到宽阔的水库,碧绿的水面在阳光的照射下,放出耀眼的波光。现在已经是秋天燕子还是不舍得飞回南方,金黄的麦子已经弯下了腰,一片片叶子也突然间变红了。冬天树儿穿上了银亮的白礼服,楼房戴上了暖和的白绒帽,麦苗干裂的小嘴正吮吸着甜滋滋的雪水……
家乡的资源
这里矿产非常多,有煤矿、宝石矿、金矿(未开发)、硅矿……还有一个约50000平方米的自来水水库。不但有这些,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树种,有松树、桦树、榆树、枫树、柳树……有著名的漂河烟。有中外文明的四大特产,人参、雕皮、灵芝、鹿茸角。有一些常见的土特产,例如木耳、枸杞、天麻……有国家级保护动物,东北虎、黑熊、梅花鹿、獐子、水貂……据说还要在这里建一个国家中型水利发电站。
家乡的历史文化
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的铁路、火车站都是日本侵略者强迫我们中国劳苦大众建成的。他不珍惜我们中国人民的生命,不分白天黑夜,强逼我们中国人给他做苦力,吃不饱、穿不暖,稍微有点毛病就被日本侵略者扔进——万人坑。解放后20世纪80年代在这里拍过一部《东北大侠》的电影,真实的记录了我们东北广大人民抗日战争的面貌。
我的家乡主要以汉族、满族、回族、朝鲜族为主。
……
我的家乡不但景色绮丽,而且物产丰富。更值得赞美的是家乡勤劳、善良的人们,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财富,装点了这片神奇、诱人的我土。我爱家乡的山,家乡的水,更爱家乡的亲人。家乡是祖国大家庭里的一朵美丽夺目的鲜花,成长在特色社会主义是大花盆里。在伟大共产党的阳光哺育下,不断的开放。
我要努力学习,做一个祖国和人民放心的好孩子。为建设伟大的祖国和可爱的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爱我的家乡——白石山。
B. 我的家乡 潮汕干 作文
我的家乡在美丽富饶的潮汕地区。潮汕地区南面濒临海洋,其余三面环山,形成—个封闭而开放的独立体系。潮汕文化既保存了中原古文化的精粹,又吸纳了海外文化的菁华,历经了数千年的融汇升华,形成了中国典型的海洋文化,成为与齐鲁文化、蜀汉文化相媲美的中华文化的—支。
潮
汕地区最早的居民是越族。传说,越族人的脚小趾是“重甲”的(即有两片相叠的趾甲)。到了秦朝以后,来自河南、山西—带的中原人民陆续南迁。他们大多先迁
往江浙地区,后经福建辗转迁入潮汕地区。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与越族人交流、融合、繁衍生息,使越族人逐渐汉化,形成了潮汕先民。现在,
要找到脚小趾“重甲”的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我的大姑两只脚小趾都“重甲”,我爸爸则是右脚的脚小趾“重甲”。
潮汕方言属于闽南方言,是—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方言体系。据专家研究,潮汕方言起源于古老的闽越土语。中原人民入潮后,他们带来的中原方言与古闽越土语逐渐融合,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潮汕方言逐渐形成,成为独立的次方言。
潮
汕方言是潮汕族群的纽带,具有巨大的凝聚力。无论走到哪里,听到潮汕话,都会感到无比亲切。潮汕方言古朴典雅,它保留了许多中国古语。郭沫若说:“潮州话
是中国古语保留得最多的—种方言,和现行的标准语似乎也是距离得最远的—种。”比如,古字中有许多在“不”字下面加个字,用来表示相反的意思。现代汉字里
只剩下“歪”“甭”“孬”三个字;而潮汕就有“不会”,“不是”,“不怕”等字。这些字写出来,观其形,就可以知道它的意思了。潮汕话也保留了—些古词。
如:把炒菜的锅叫“鼎”,把粥叫“糜”,这正是两千年前的用法。潮汕人称厕所为“东司”,它的来源是因为唐代厕所大多建在东侧。如此说来,这个潮汕人认为
很“土”的词,倒有些古雅了。
潮汕方言也引进了—些外来词汇。比如,有些人称“卡车”为“罗离”(“rolly”),称“小面包”为“罗的”(“roti”),称“拐杖”为“动角”(马来语)等。这些外来语的应用,与潮汕地区靠近东南亚,较早开埠等因素是有很大关系的。
潮汕话中也有—些避讳。在我爸爸的出生地——东墩,聚居着“张”“黄”两个姓氏的人。那里张姓的人说纸的时候不说“—张纸”,他们说“—合纸”。
潮汕工夫茶名扬海内外。工夫茶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爱、精、洁、思。这五个字的深刻涵养,正体现了潮汕文化儒雅的“和”的思想。喝茶早已成为潮汕人生
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饭后喝茶,闲聊喝茶,茶几乎陪伴着潮汕人的每时每刻。就连学校的办公室里,老师们在课间也会抽空喝上—杯茶。潮汕的美食是最负盛名
的。潮汕地区有“美食之乡”的美称。
潮汕地区濒临海洋,海鲜自是必不可少的美味。血蚌就是—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会买—些血蚌。家里人煮—锅开水,把血蚌放进去闷—会儿,大约—分钟后就可以取出来吃了。掰开蚌壳,会看到带着血的蚌肉,吃起来鲜美却不带腥味。
潮汕小吃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出名的小吃有炒糕粿、蚝烙、鲎粿等,还有—些专门做供品的粿品,如红桃粿、鼠粬粿等。潮汕小吃注重色香味形名俱美,做工精细,让人流连忘返。
潮汕的风俗习惯也有其特有之处。海洋文化带来的传统习俗,与中原习俗相结合,形成了潮汕地区独有的人文风情。
潮汕地区最具特色的节日要数“出花园”了。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家里十五虚岁的孩子就要举行“出花园”的成人仪式。这—天在潮汕民俗里被称为“公婆母生”。公
婆母是—个可以保佑孩子顺利成人的守护神。出花园要拜公婆母,—方面答谢神恩,—方面是祈求孩子成人后平安大吉。这—天,十五虚岁的孩子要换上全身新衣
服,父母在孩子的床头摆上三牲(鸡、猪肉、鱼)和供品,跪拜公婆母神。父母用石榴花蘸水,把水洒在孩子身上。这—天里,孩子照例是不可以出门的,这—年里
不可以去陌生地方,也不要参加婚丧礼仪。
潮汕地区的人们供养着许多神明。地主爷是几乎家家户户都供奉着的。他是—位可以保护家宅平安的土地
神。每逢农历初—、十五,人们就会供拜地主爷。大峰祖师则是—位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宋朝年间,他在我外公的出生地——和平镇救死扶伤,施医赠药,为当地
人民做了许多好事,被尊为潮汕慈善事业的开山祖。由于潮汕地区濒临海洋,海神对于潮汕人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妈祖是潮汕地区人人供奉的海上女神。凡是有
港口的地方就有妈祖.
C. 潮汕民居作文400字
中国地大物博,地方建筑灿若星河,各具特色,潮汕民居便是这其中的一朵奇葩。潮汕民居融汇千百年来潮汕人的智慧,如同山西平窑民屋的粗犷,瑶寨吊脚楼的野趣,江南徽屋的雅致,苏州园林的自然一样,潮汕民居也拥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内涵。
潮汕农村,多聚族而居,沿江沿海平原地带,经济比较发达,许多望族多聚居在这些地方,旧县城也多有聚族而居情况。因此,城乡居民均有浓厚的氏族观念,体现在聚落建筑就是以姓氏宗祠为中心的围寨格局。清府县志载:“望族营建屋庐,必建家庙,尤加壮丽。”“雕梁画栋,池台竹树,必极工巧。大宗小宗,竞建祠堂,争夸壮丽,不惜赀费。”潮汕农村多聚族而居,而整个村寨,都依其宗族观念、风水观念、生产生活、防御功能以及某些美学观念来营建,因此潮汕民居的大格局便是独特的理想风水人居环境。同时潮汕民居直接地将大自然因素所谓“天时、地气、顺风”溶入建筑中,体现出人天和谐的统一境界和高尚心灵意境。
潮汕民居的建筑方位一般是取朝南偏东的,以南为主。这样一来,冬天可挡住严寒的北风,夏天则可以接受凉快的南风。
[潮汕民居的主要样式]
在潮汕,农村传统民居的样式有多种多样,虽然现在的潮汕地区出现了许多的高楼大厦,但是在农村里,仍然保存着一些传统的老式民居,而且这些民居都是用形象生动的名字来命名的,如“四马拖车”、“四点金”、“下山虎”等等。
D. 潮汕人之特色文化500字作文
潮汕有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不但有远近闻名的潮剧、瓷器,而且有许多有趣的传统风俗,当中有一个叫“老热营老爷”的风俗让我最感兴趣。
据说“老热营老爷”还有一个故事呢!有一次,玉皇大帝变成一个凡人来视察人间的人们的生活过得怎么样。谁知,玉皇大帝一不留神,就掉进了河中,被刚经过这儿的一位老人救了起来,并不辞辛苦的日夜照顾他。玉皇大帝平安回天庭后,十分感激这位老人,就派人到人间把老人带到天庭,玉皇大帝想要封那位老人为神,要他享福。当老人看到玉皇大帝派来的人,知道他救的人是玉皇大帝后,心想:玉皇大帝是吃山珍海味的,一定是觉得我只能给他吃酸菜、馊水,所以就派人来抓我打入十八层地狱。老人想着,马上拔腿就跑,老人一会儿跑到这个人家里躲一躲,一会儿又到那个人家里躲一躲,老人躲来躲去,最后躲到了森林里,那些被玉皇大帝派来的人在森林外面叫啊叫,可是老人就是不肯出来。这时,一个人想出了个馊主意,要把森林烧了。等森林烧光了,那些人走进去,看见老人双手抱着树全身已经被烧成灰了。这件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他十分伤心,便封老人为神,叫沿海城市的人们每逢大节日要选一个日子来热热闹闹的祭拜老人,也称‘营老爷’。潮汕人比较迷信每逢“老热营老爷”时非常热闹,还会在桌子上摆上许多祭品,每样祭品都有美好的象征,如有代表年年有余的鱼,代表平平安安的苹果,代表吉祥如意的桔子,代表甜甜蜜蜜的糖,代表多子多孙的橄榄,代表亲属能做官的豆干……
多么有趣的潮汕风俗啊!听了我的介绍是不是对潮汕更感兴趣了呢?是的话,你们就来潮汕这个好地方一一了解一下吧!
望采纳,谢谢您!~
E. 潮汕的民风民俗作文
八月十五中秋节,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如:拜月娘、荡秋千、游“月娘”、燃烟堆、烧瓦塔、观神。 荡秋千,预先在空旷的草地上搭起高达两层楼的单双座秋千和“十”字秋千。棚顶四周拉起一道道绳子,挂满五颜六色的绸花彩带。
当银盘样的月亮(俗称“月娘”)升上中天,穿着节日盛装的少男少女便纷纷聚集到秋千前。按这里的风俗,女的不能荡秋千只能观看。能大显身手的,就是小伙子们了。他们争着荡秋千,比赛谁荡得高,转得快。
在围观者的欢声笑语中,单座和双座秋千向月娘抛出一道道彩虹,“十”字秋千腾空飞旋箍着一个个花环。荡得最高转得最快的便是少女心目中的英雄好汉,从而获得她们的爱情。等到来年元宵,有的已双双上街观灯,成了恩爱的小夫妻了。
天真无邪的童男童女们,自从讶讶学语,就缠着奶奶讲月娘的故事。月娘成了孩子们金色的梦。于是到了中秋节,大人们就用竹子劈成材蔑,扎成了脚盆大小的骨架子,用毛边纸糊成一轮满月。中秋夜,孩子们就在“月娘"肚子里点上蜡烛,扛在肩上,手舞足蹈悠游在朦朦胧胧的深巷中。老远看去俨然是月娘落下凡间。金色的梦变成童男童女们捉得住摸得着的现实,这就是有趣的游“月娘”。
这天晚饭后,妇女们沐浴更新衣,忙着在能望见月娘的天井、门楼、厅前摆起桌子,扎上绣满祥禽瑞兽富贵花卉的床裙,把洗干净的水果、云片糕、月饼摆上去;男人在一旁用红纸剪成各式各样吉祥物,一一贴在糕饼、水果上面。一切停妥之后,就点上红蜡烛,焚上高香,开始恭候月娘升上中天。
入秋之后,成熟的柚子、青皮梨、红梨、菠萝、香蕉、林檎、龙眼、杨桃、红柿、牛心柿等竞相上市,琳琅满目的水果自然就成了中秋拜月的佳品。因此中秋节又被人们称为“水果节”、“斋节”。
月饼主要有二种:一种拌猪油称作朥饼;一种拌花生油称作清油饼。朥饼以潮州市郊意溪镇烤制的为上乘。意溪镇又以“范合盛”号的朥饼为
最著名。范合盛号的绿豆沙,据说要盛于陶制大水缸埋于地下,“退火”至隔年方取上作馅。意溪朥饼皮薄而脆,馅滑腻清凉;包装也很有特色,用陶钵盛 装,上面用印有金字商号的大红纸封口,显得格外古朴,人人喜欢把意溪朥饼当作拜月的佳品。一到中秋前夕,除了商店,大街小巷到处摆摊设点卖朥饼,街上的行人,无论篮里盛的、袋里装的差不多都有朥饼。从前穷人省吃检用也要买上几块,实在买不起的会感到羞愧难当,拜月娘时泪流满面,再三请求月娘恕罪。供品除了水果、糕饼,还必须供蒸熟的芋头。
除了拜月娘,有的农村还要烧瓦塔、燃烟堆。早晨,孩子们起床之后,到处拾瓦片、砖头,然后抬着、挑着、抱着送到长辈指定的晒谷场上集中,由富有经验的大人把这些瓦片、砖头砌成一座空心塔。塔高一丈余,塔围一人不能合抱,下面还留出塔门,只是上面没有造塔刹。然后把各家各户派来的稻草、劈柴、青金树叶填进塔里。月上中天,当村里妇女们在案前对月祷祝、火化元宝时,一位长辈就在塔门点起了火,慢慢地,塔顶蹿出了一串串火舌。为了助燃和增加色彩,人们不时你一把我一把地往塔里撒食盐,爆发出一阵辟哩啪啦的响声,不一会,火舌变成了火龙直冲霄汉,映红了半个天边。孩子们绕着火塔又唱又跳,大人们喝茶吃糕饼,谈古论今,直到瓦塔烧成了通体透明闪闪发光的金塔。至于燃烟堆,就是各家各户把稻草、劈柴分别在村里几个地方堆成小山似的柴草堆,拜月结束时,也象烧瓦塔一样把柴草堆点燃。
中秋之夜用意溪朥饼、芋头拜月娘,烧瓦塔,燃烟堆,都是这里古老的传统活动。据说它有一番不凡的来历,这要追溯到元代。那时,潮州人把元兵称作元番或胡人。传说元兵攻进潮州城之后,为了巩固其统治,实行联户制三家一保,每三家人供养一个元兵,只准养胖不准养瘦。还规定三家人晚上不得关门,任由元兵随意上哪家睡觉。更不能容忍的是谁家娶媳妇,新娘头天晚上只准与元兵同房睡觉。百姓受尽欺凌忍无可忍,就在八月十五那天,家家户户拜月娘的供桌上都多了一盘朥饼和一个蒸熟的芋头。原来这是起义者事先安排好的,朥饼底下垫着一小块四四方方的白纸,乍看似乎是防止油渍出来,其实上面写了个“杀”字,暗中传递消息,约定拜完月娘请元兵吃朥饼时,一见“杀”字,男女老少一齐端起烛台、香炉、棍棒、菜刀痛杀元兵。结果—夜之间,十恶不赦的元兵全被斩尽杀绝。农村因为村落分散,为了便于统一行动,只好以烧瓦塔、燃烟堆为号。芋头取“芋”字与潮州话的“胡”字谐音,拜芋头是鼓舞百姓树立砍下胡人头颅打败元兵的信心。
直到现在,人们在中秋节还耍拜朥饼、芋头;有些农村,各家各户也还有自愿抱出稻草、劈柴堆在一起,燃烟堆和烧瓦塔的习俗。
F. 以潮汕地区过春节为内容写一篇作文500字
吃团年饭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除夕将至。于是,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记的。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首先必须“拜老公”(祭祖宗)。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表现出潮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团围坚,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
用过晚餐,家中主妇就忙着收拾饭桌,于是,一场大清扫活动便开始了。这一次清扫不用很讲究,纯粹是为了清洁卫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场,必须用松枝掇草扫刷。然后便生炉起火,开始准备明天祭神的供品--斋菜。斋菜的种类很多,有芋头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枣子做的,有的则是用花生米、芋头与番薯合起来做的。做斋菜的料都应该在下午时就准备完毕,让其晾干。炸斋菜时,等炉火生好的时候,放上一口铁锅,注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时,用这些料子拌以粉浆往锅里一放,它就在油锅里吱吱地冒气泡。熟时,黄澄澄、香喷喷地格外诱人。这时,家中若有客人,女主人就会献上新炸斋菜一盘,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让你尝尝遐迩闻名的潮汕小食的美味。
送压岁钱
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看。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特别有趣的是,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G. 潮汕的民风民俗作文
汕民间尊奉的庞杂的神鬼体系中,既有道教、佛教,也有闽越族和南 越族鬼神版崇拜的权痕迹,还有各种土生土长的神灵,地方神灵中,蛇神雨仙备受崇敬,安济圣王、三山国王是主要偶像。潮汕民间信奉的神灵名目众多,时令八节祀神各有对象。祀神时,各地要举行隆重的游神活动,在旧社会,游神活动既是显示地方财力和宗族势力的机会,又是以祭神为名的民间欢乐节。在节俗活动中,农历七月十五的“施孤”活动旧时较为盛行,这与潮人重视纪念客死他乡的乡亲和超度孤魂野鬼有很大关系。
H. 潮汕节日风俗的作文450字
春节,是全国颇为隆重的一个节日,是告别旧年迎新年的一个大好日子。许多地方都是张灯结彩,处处充满欢声笑语,处处洋溢着浓浓亲情。
潮汕春节过得分外热闹,处处都是喜庆的味道。这一天,男女老少都要在午后换洗,穿上新衣,显得更有精气神。小孩换洗后第一件大事就是恭贺新年领红包啦!恐怕第二件大事才是买各式各样的爆竹来玩。爆竹声声,还真有年味。孩子们闹得闹,大人们忙得慌。大人们在这一天还必须准备好祭祖的贡品,几家子团聚一堂,见面道贺,一片欢笑,可还真是热闹哩!
“新年新气象。”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高高挂起红灯笼,寓祝来年红红火火;门外贴起了红对联,寓祝来年的生活如同对联写的一般美好。爆竹声声响连天,接连不断。在这万象更新的日子里,无论走到哪,都是欢笑一片。孩子们玩累了,也大概是黄昏前,回到家了,便闻见一股香味袭来,让人不禁馋起嘴,赶紧一家聚集一块儿吃团圆饭。不同于往日的是——多了发自内心的欢乐。最后,莫过于家家户户都会做的——看春晚。看着电视里观众们快乐的表情,电视前的我们也都笑了。笑,是整个春晚最大的特点。最后,随着主持人的呼声,我们告别了旧年,迎来了新春的第一天!
第二天,新春的余兴并没有终止,孩子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嬉闹。快乐的气氛也一如既往的笼罩着世界。
I. 介绍潮汕文化作文300
茶叶的种类有很多,总的说来可分为红、白、黑、青(乌龙)、绿五大类。乌龙茶又可分为三种,其中之一的凤凰单枞茶和铁观音就是潮汕地区盛产的品种。这种单枞茶是由十种花蜜香型珍贵单枞组成,分别是乌岽、水仙、宋种东方红、八仙、通天香、黄枝香、芝兰香、玉兰香、蜜兰香。
听父亲说,经常饮茶对身体有好处,我本来是不相信的。但有一次,我从史书记载中看到一句话“神农尝百草,日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我才相信父亲说的话。作文
父亲做茶叶买卖已有十年了,不仅茶叶种类越来越多,而且销量也越来越大。每次购进大批茶叶之后,都要经过加工才能成为一袋袋小巧玲珑的茶叶包。这茶叶的加工,要说难也不是那么复杂,可说容易也不是那么简单呀。它需要经过筛选、称量、折纸、装茶、上标签、装袋和封口七个步骤。
去年暑假,我和几位姐姐在半个月的时间内一连加工了近一吨的茶叶。虽然辛苦了点,但一想到人们喝茶时点头微笑的满意神情,我的抱怨就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作文
在潮汕地区,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套茶具,空闲时就邀上三两个邻居或是朋友,围在一起品茶,倒挺有几分诗情画意。每逢过年过节,或是有客人到家,喝茶就更是必不可少了。喝茶似乎成了人们待客的一种重要方式。
潮汕工夫茶不仅是一种风俗,一种文化,也体现了潮汕人民高雅的情趣、热情好客的性格。哪一天有空,你也来潮汕走走,说不定你也会爱上潮汕工夫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