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一篇高考作文是用文言文写的,内容是把中国历史大事写出来的。(好像是零分作文)
下面是这篇文章的全文,这是2010年的高考作文,写的很经典!
西子泛舟范蠡老,三千越甲虎狼师。沧桑变幻慨国是,东方又晓唱雄鸡。
回首清末乱象出,辱国从来未如此。金瓯残缺山河破,春花秋月无人题。
岂道正义世间无,善恶有报天自知。梅自高洁玉自白,列强吞象可笑痴。
春风离离原上草,春雨新燕啄春泥。绿野千里奔烈马,何惧风霜严相逼。
十月革命将民教,五四运动火种育。佞臣身与名俱臭,马列主义救危局。
镰刀斧头天铸就,山城重庆谈统一。可笑蒋家王朝蠢,技穷犹自效黔驴。
通电下野金蝉脱,遗憾宝岛还分离。我党改革能务实,中华雄起立国际。
国不再锁关不闭,财源滚滚进我门。世界遍布中国造,更能收购美国车。
打黑风暴除公害,惩治贪官蛀虫死。持续发展讲科学,低碳经济对路子。
美帝面前严说不,分清大非与大是。谷歌不是好东东,党的政策亚克西。
玉成宝璧靠心琢,修成金刚不怕磨。尔有反华心肠诡,我有锦囊万条计。
金融危机毫不乱,借风借力把帆扯。岂怕台独丧家狗,分裂分子空放屁。
春风十里如画卷,台湾同胞游故里。感怀和谐无限意,停车杏林有所思。
早闻大陆多礼让,和睦不分我和你。今见桑梓确如报,游子心头喜上喜。
镜头芳菲随心拍,怎比安居歇鞍马。机遇在手岂能溜,叶落归根是所须。
良辰美景碧云天,台胞定居桑梓下。中华自古家为大,四海归一龙脉吉。
三通惠政春意到,自此骨肉不两处。七夕挽手渡银河,中秋同乐烹紫蟹。
正邪相生自古有,台独妖风又如何。纵使小丑挟民意,台胞岂能忘大义。
圣人展目细查考,权衡天下剑小试。内政外交藏玄机,霸权不敢觑神器。
当年甲午腕空扼,马关割台秋肃杀。今朝三军各逞能,龙腾虎跃彰国力。
社稷利器数二炮,领先战鹰早研制。北斗导航定目标,百步穿杨神箭准。
航天产业振群科,神舟巡天大鹏举。俯瞰九州景无遗,澄清玉宇扫邪毒。
宝岛丰饶世间无,岂容肖小暗窥视。机遇当前须奋进,落后挨打休停步。
勿忘日寇九一八,窃我东北折我股。倭鬼再敢犯海疆,钓鱼岛上定鞭尸。
勿忘北约谋东扩,美帝处处耍阴招。炸我使馆兽行暴,欲吞全球毒牙利。
美日合围无复加,我自一笑鼎三分。拔剑扬眉闻鸡舞,激浊扬清除时弊。
泰山压顶合掌推,冲破岛链大道出。横扫蚍蜉众蝼蚁,振兴华夏我民族。
中华当兴信无误,两岸同是汉家人。台湾好比一游子,琉球诸屿是群弟。
当年闻氏一多老,泣血作墨歌七子。港澳已归算当今,跨越海峡应指日。
讨贼檄文丹心写,重整乾坤续史诗。贼子分裂犹可骂,阿扁之流不如猪。
壮士手提屠龙刀,誓收台海成一快。众心好似长江水,澎湃激荡沸腾热。
乱弹穿空大作为,惊涛拍岸为人民。万里红霞五星出,台独溃败丧元气。
手拈飞蛾银灯剔,笑尔也敢生反骨。外衣烧尽马甲扒,不过螳臂一泼皮。
青龙刀下将汝斩,尔曹尸身垫马蹄。席卷千军城寨拔,定擒余孽与爪牙。
英雄上山惯擒虎,豪杰为国乐捐躯。美帝若敢阻统一,管叫白宫大地震。
美日虾兵和蟹将,中华航母秒杀汝。宝岛回归礼花爆,漫天牡丹与金菊!
后记:
幻想推动现实,幻想照亮生命,我中华民族即使于危难之际,也不曾失去对大同社会美好生活之幻想,多少仁人志士为此流血牺牲!历史证明,非我党不能救中国。现实证明,非我党不能领导中国。幻想未来,亦非我党不能完成统一台湾,复兴中华之大业!
今日之诗句,实乃出乎本生一片爱党爱国之心!至于每句末字又连缀成四言小诗,实巧合耳。望老师怀容人之雅量,展伯乐之慧眼,参照周海洋兄《站在黄花岗门口》打分之先例,给予满分为盼!
② 老师让我以 让 为话题,写作业。我想用几句文言文写在作文上,求段落 带名字
有这样一则寓言,说的是两匹马同行,一匹将另一匹的脖颈咬伤了,结果被咬的反而主动安慰因咬伤自己而羞愧不安的那匹马。故事虽小,却揭示了天地间动人的品德,那便是让。
寓言中动物的让是以德报怨,佛教中弥勒的让是“肚里能容天下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怎样来理解让呢?其实,让是一种境界。
让如水。
通常的“让”,即原谅他人一时的过错,不锱铢必较,不耿耿于怀,和和气气地做个大方的人。让如水的温柔,在遇到矛盾时往往比过激的报复更有效。它似一捧清泉,款款地抹去彼此一时的敌视,使人们冷静下来,从而看清事情的本来缘由。同时,也看清了自己。寓言中那匹被咬的马理智地选择了让,最终两者和好如初。试想一下,倘若它针锋相对,以同样的方法还击对方,那么除了两败俱伤,头破血流之外,还能带来什么呢?因此可以说,寓言中的国马其实是很明智的。它的明智在于“以德报怨”。
让似火。
因为更进一层次的让意味着不仅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更能用自己的爱与真诚来温暖别人的心灵。心平如水的让,已属难得;雪中送炭的让,更可贵,更令人动容。从寓言中我们看到,犯下过错的那匹马已认识到自身的荒谬而羞愧难当,这时被咬的马体现出的让与安慰,便恰似一团火焰,明亮而温暖。让,不仅融化了彼此的冰冻,更将爱的热力辐射进对方的心窝。在被某些人评论成“物欲横流”的时代,自下而上空间正日益缩小的人们所缺的不正是发生在两匹马之间的让吗?选择让,也就选择了理解和温情,同时也选择了人生的海阔天空。
让是诗。
让是一首人生的诗。至高境界的让,不是仅仅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某一事件的处理上,而是升华为一种对宇宙的胸襟,对人生如诗般的气度。让的涵义也不仅限于人与人的理解与关爱,而是内心对于天地间一切生命产生的旷达与博爱。寓言中的马无法到达这种境界,而这种境界对于人类却是如此的真实和深刻。
为生活的平淡与多舛而心存积隙的人呵,请你选择让吧。这丝毫无损于你的尊严,反而有助于人们在漫长的生命之河中穿越平庸。具有让的思想境界,才会懂得人生的真谛,让也是一门生活的艺术。
当然,让同“方以律己,圆以待人”是不矛盾的。轻易原谅自己,那不是让,而是懦夫。“圆以待人”,也得先看对象。让不珍惜让的人,是滥情;让不值得让的人,是姑息;让不可饶恕的丧尽天良的人,则是放纵。所以,让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门学问。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发生的决不是两匹马这样简单的事。生活,往往纷繁,又常常平淡。正因为让如水,使纷繁经过过滤变得纯净;正因为让似火,使平淡通过锻烧日趋鲜明;更因为有这诗般的让,才赋予人生以艺术,赋予生命以永恒。
③ 怎样用文言文写作文格式怎样
文言文写作抄能为高考作文加分吗?本市高考作文阅卷负责人明确表示,“对这一尝试,我们不鼓励,但持保护态度。”
如何理解这一立场?他具体解释,“一篇文章最重的是内容,不管表现形式如何,先看是否切题?立意、章法如何?是否有与众不同的创新思维?在这些方面达到一类卷标准了,才有可能得高分。”在此基础上,如果考生用文言文或者古文字写作,典故得当、措辞巧妙,就能“锦上添花”,原本63分,可能给到65分;如有个别文法差错,考虑到古汉语并非如今日常交际语言,学生行文能大致准确已属不易,文字上的扣分不会太紧;但若原本就文不对题,还刻意卖弄文字、谬误百出,那只能是“雪上加霜”了。据透露,近几年高考确有考生尝试文言文写作,但其中绝大部分属于最后一类。
这位负责人表示,不鼓励写文言文作文的原因在于,现代白话文是当代的交际文字,学好它、掌握它,是中学语文的首要之义。同时,成功的古文写作,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在这个领域,只有多年积累、才能功底深厚,水到渠成。若想投机取巧,在久经沙场的阅卷老师面前,只会露怯露拙。
④ 一般的考试时,可以用文言文写作文吗
可以用文言文,但是对个人语文基础要求较高。写的好绝对可以得高分,如果写的差,那么会扣很惨。
如果你语文功底好,文学修养高,可尝试写。但是不建议语文差的写,实在太冒险咯。
⑤ 用文言文写作文,该注意什么
一:经
诗先於词,文先於诗;散文先於骈文,经文先於史文。顺流而下,势如破竹;逆流而上,扞格局促。譬如今人学诗词古文,或多因爱宋词而起兴。然若来便学词,终致纤弱;病而学诗,亦常为女郎诗矣。茍不学文,其为诗亦不足大观。古今诗客如许多,大文家有几箇哉?经而史而集,文而诗而词,庶乎有序,浸于有得。
刘彦和(勰)云:“论说辞序,则《易》统其首;诏策章奏,则《书》发其源;赋颂歌赞,则《诗》立其本;铭诔箴祝,则《礼》总其端;纪传铭檄,则《春秋》为根。”高倡宗经,是矣。不读经,不足以成人;不宗经,不足以为文。今人学文,种种语法、辞典究之已甚,何以展卷读之,哂然不肖?盖文中无精神故也。义理、考据、词章,义理实为之根。义理何从来?从精神中来。精神何从来?从经典中来。一国民族之精神,实由一国经典所化毓。关关雎鸠,自然感兴;风乎舞雩,悀如浩叹,何必琐屑于字词语句焉?如是方为得之。傥如学英语般先观一厚册“语法大全”,奄然生厌,弃之可矣。
学文即须循道,为文不异为人。文心通乎人心,心动而後文成。先求动乎己之心,观古人何以;再求动乎人之心,看我文奚成。精神义理具足,别无他故,直是读经。详之,则经亦畧有缓急。《诗》《书》周文旧典,最称古雅,实国文一切总源,不可不读。虽囏,然业为诗文巅峯,勀此之後天下书文无难者。《礼记》明理,《左传》叙事,开後世理论史传之体。有极精醇者,宜深讽咏。《易》理甚深,然于为文似无大涉。然其《文言》《系辞》诸传,意深言妙,义文两胜,不可或阙。《论语》《孟子》,亦复平易而深。读之至易,知之已难,行之更难。然生为华人,当学华文,则不应不循中华之道。学其文,循其道,成其人。舍道求文,空空如其文亦不可得而成矣。文之与道,斯须莫离。若夫经,文之至合於道者耳。循道者必所务先,学文者则容或缓。是《仪礼》《周礼》《公羊》《谷梁》《尔雅》诸馀经,于为文关切稍小欤。
要之,至文至道,存乎圣经。学文不宗,空入宝林。法上得中,宜所究心。诸体渐具,道与日新。
二:史
《春秋》万世史源。周秦馀史,则《国语》闳婯,《国策》纵横,竝皆嘉文。汉以降二十五史,惟前四史辞事双胜,昔人允为必读。《史记》《汉书》《後汉书》《三国志》者是也,于为文也甚益。然则读经而下,此六史为所宜读者也。更求其略,则《史记》终当一览。
三:子
诸子百家,求道者恒所博览。然于为文,但取《庄子》《老子》足矣。《庄子》文味最丰。《老子》已窦騈偶消息。先散後騈,文章常理。盖先秦经子,两汉史论,浑朴之气,自然单行,初不知四六为何物。《左》《史》熟,古文足。学文至此,已具周汉气象。
四:集
1、散文
所谓騈散诗文之名,实皆昉於文人之文,经史固无之。盖三代无所谓文人也。学文但读经史,不失为高华大家;搦翰祇究唐宋,讵成其诗词钜椽。慕唐诗,法唐人,所成必逊於唐;好宋词,摹宋士,厥绩岂及乎宋。必溯亓源,法乎上,庶有得焉。故效太白而不知《文选》,趋稼轩而罕读《左》《史》,其求为李辛也梦耳,遑论越之。或虽诟幼安掉书袋,此则竝书袋亦无可掉矣。若夫口诵不逾韩柳,心惟止乎唐宋,璅璅焉亦甚下矣。宜其唐宋而下无有迈彼八家者欤。要言之:学散文,直法周汉而已矣。唐宋明清可与为友,不必以为师。(钱仲联于明清亦言有八大家:刘基、归有光、王世贞、顾炎武、姚鼐、张惠言、龚自珍、曾国藩)
2、骈文
周汉经史既习,文章根柢大具。然後可以顺流直下,任择所欲。楚辞汉赋,诗之支流而文之别源也。骈文所求藻缋之语词与夫偶俪之篇句,于焉略备。洎乎四声明而平仄分,词藻、句偶、音对三者立,骈文繇是告成。辞别于诗,赋别于文,骈文复别于散文。辞赋体狭,主于美文,重彰彩攡敶;骈文义广,兼施应用,擅对仗音韵。赋而兼骈,声龤素琯;骈而通赋,体奘黄钟。至於燕许(张说、蘇頲)大手笔,双媺兼宗,无复分别。
于文于诗,《楚辞》皆当读。学骈文,亦遥以汉赋为翰林辞海。若以大赋宂剧,则汉魏以来抒情小赋清雅易诵。虽有韵曰文,无韵曰笔,然魏晋已下骈赋合流,其别渐微,要皆异于散文者耳。略举其要,则曹子建之宏丽,陆士衡之清雅,徐庾之集大成,蘇张之大手笔,学者在所当读。唐末温李,竝称诗豓。其四六亦皆可观。赋由秦汉古赋至於六朝俳赋,至於唐之律赋,至於宋之文赋,日新日变。欧阳文忠公、吴履斋有述焉。清代俪语号称中兴,有骈文八大家(袁枚、邵齐焘、刘星炜、吴锡麒、曾燠、洪亮吉、孙星衍、孔广森)名焉。求亓至者,则别有汪容甫(中)者在。《述学》六卷,媄不胜收。人以为清骈第一。兹举《汉上琴台之铭并序》一篇,聊哜鼎臠:
自汉阳北出二里,有邱焉。其广十亩,东临大别,左界汉水,石堤亘其前,月湖周其外。方志以为伯牙琴台,锺期听之,盖在此云。居人筑馆其上,名之曰琴台。通津直道,来止近郊,层轩累榭,迥出尘表。土多平旷,林木翳然,水至清浅,可以眺望,可以泳游。无寻幽涉远之势,靡登高临深之惧,懿彼一丘,实具二美。桃华渌水,秋月春风,都人冶游,曾无暇日。夫以夔襄之技,温雪之交,一挥五弦,爰擅千古。深山穷谷之中,广厦细旃之上,灵踪所寄,奚事刻舟,胜地写心,谅符玄赏。余少好雅琴,粗谙操缦,自奉简书,久忘在御。弭节夏口,假馆汉皋,岘首同感,桑下是恋。於以濯足沧浪,息隂乔木,听渔父之鼓枻,思游女之解佩。亦足以高谢尘缘,希风往哲,何必抚弦动曲,乃移我情。铭曰:
宛彼崇邱,於汉之隂。二子来游,爰迄於今。广川人静,孤馆天沈。微风永夜,虚籁生林。泠泠水际,时泛遗音。三叹应节,如赏彼心。朱弦已绝,空桑谁抚。海忆乘舟,巖思避雨。邈矣高台,岿然旧楚。譬操南音,尚怀吾土。白云罢歌,湘灵停鼓。流水高山,相望终古。
3、诗
诗源三百,韵寄四言。气象高古,思致无邪。世变汾沄,言辞枝蔓。五七代出,大雅云绝。三百而後,汉晋以来,四言正宗不绝如缕。曹孟德之悲壮,嵇叔夜之峻洁,阮嗣宗之遥深,陶元亮之天然,异彩纷呈。尤其靖节先生摆落俗尘,兴味天成,直追风雅,堪称绝响:
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揆诸柳依雪霏之景,死生契阔之情,何稍愧耶?奈何绝响既没,天钧日歇。至今学者,罕及四言。表圣《诗品》二十四篇韵文,变风异调,馀音嬝嬝。欥追风雅,聊为知音者道。
汉虽有乐府,而五言实成于《十九首》。一字千金,起步绝高。“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无端浩叹,扑面悲风。泪盈于胸,欲哭无目。如是等诗,无所谓字眼警句,俪偶四声,直是诗心感动人心。人心发而为诗,诗心跃而感人,人心不变,千载同感。嵇峻阮邃,曹丽陶穆,莫不皆然。盖太初之民,混沌无分善恶;太始之歌,苍茫不知律吕。夷而替之,乃知礼义;等而下之,乃辨字句。礼乐作而生民阂,警句成而浑体裂。後之人津津于一字之奇,一句之工,未知诗已死矣,犹啧啧于断肢之鲜。不亦谬乎?人不可器,诗不可技。勿令人谓此诗实只一句。若夫陶靖节诗,浑然全篇,泳之忘俗。令摘其句,茫无措手。然陶以下,天然既减,人工日增,有句无篇,所在多有。虽谢康乐、颜延年,无逌避之。此後所谓名家,不过句警不忘篇浑者耳。谢玄晖、庾兰成,名擅六朝。李杜王韩,声绝皇唐。摩诘清澹一派,复有孟(浩然)、韦(应物)、柳(子厚)。退之险涩一派,复有孟(东野)、贾(阆仙)、李(长吉)。玉溪直法子美,飞卿豓词竝丽。其馀白乐天、刘文房各自名家。
唐诗入宋,由情致而转理趣。东坡肖李,天姿绝逸;山谷法杜,开派江西。其馀名家夥颐,不暇赘述。余独于南北两宋寇莱公、姜白石特觉风味,直饶唐韵丰神。寇如“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之怅望,姜若“君若到时秋已半,西风门巷柳萧萧”之喟叹,迷影幽韵,俙然耳目。皆其所善之绝句佳作。盖诗粹于文,绝凝于律,尺幅千里,最见难工。诗所以为文学之最高形式,即在於以最简之辞达至丰之意。故诗以绝句最难,词以小令最难。学诗从五古五律入手,至於七言律绝,参以乐府七古;倚声自慢拍长调涉津,至於单调小令,博以涩调险韵。
⑥ 用文言文写作文,该注意什么
那要看你文言文功底如何了 2001年的满分作文,建议仔细研究下。
《赤兔之死》原文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关羽走麦城,兵败遭擒,拒降,为孙权所害。其坐骑赤兔马为孙权赐予马忠。
一日,马忠上表:赤兔马绝食数日,不久将亡。孙权大惊,急访江东名士伯喜。此人乃伯乐之后,人言其精通马语。
马忠引伯喜回府,至槽间,但见赤兔马伏于地,哀嘶不止。众人不解,惟伯喜知之。伯喜遣散诸人,抚其背叹道:“昔日曹操做《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吾深知君念关将军之恩义,欲从之于地下。然当日吕奉先白门楼殒命,亦未见君如此相依,为何今日这等轻生,岂不负君千里之志哉?”
赤兔马哀嘶一声,叹道:“予尝闻,‘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今幸遇先生,吾可将肺腑之言相告。吾生于西凉,后为董卓所获,此人飞锇扈,杀少帝,卧龙床,实为汉贼,吾深恨之。”
伯喜点头,曰:“后闻李儒献计,将君赠予吕布,吕布乃天下第一勇将,众皆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想来当不负君之志也。”
赤兔马叹曰:“公言差矣。吕布此人最是无信,为荣华而杀丁原,为美色而刺董卓,投刘备而夺其徐州,结袁绍而斩其婚使。‘人无信不立’,与此等无诚信之人齐名,实为吾平生之大耻!后吾归于曹操,其手下虽猛将如云,却无人可称英雄。吾恐今生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后曹操将吾赠予关将军;吾曾于虎牢关前见其武勇,白门楼上见其恩义,仰慕已久。关将军见吾亦大喜,拜谢曹操。操问何故如此,关将军答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他日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得见矣。’其人诚信如此。常言道:‘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吾不敢不以死相报乎?”伯喜闻之,叹曰:“人皆言关将军乃诚信之士,今日所闻,果真如此。”
赤兔马泣曰:“吾尝慕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齐之高义。玉可碎而不可损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毁其节。士为知已而死,人因诚信而存,吾安肯食吴粟而苟活于世间?”言罢,伏地而亡。
伯喜放声痛哭,曰:“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后奏于孙权。权闻之亦泣:“吾不知云长诚信如此,今此忠义之士为吾所害,吾何面目见天下苍生?”
后孙权传旨,将关羽父子并赤兔马厚葬。
特写:一篇古白话 十年阅读功
以一篇《赤兔之死》赢得作文满分的蒋昕捷是南京13中理科班的学生,高考考完后,他就和几个好朋友结伴去泰山玩了,昨天夜里才赶回南京。今天上午,他在家中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蒋昕捷是在妈妈的电话中得知自己的作文得了满分,他说,当时很难形容自己的心情,因为用古白话书写高考作文,能否得到阅卷老师的认同,心里也没个底,但他坚持认为,写这样的故事用古白话更恰当,表现历史人物更生动,当然自己运用起来也更自如。刚拿到题目时,他觉得这次作文题目入手比较容易,但要写好很难,当做到现代文阅读时,文章中恰好提到了赤兔马,他一下子像见到了老朋友,随之吕布和关羽的形象也浮现在脑海中,他联想到这两个人物都与“诚信”相关,可以用到作文上,但如果单纯做成人物评论,作文就缺乏感染力。接着他想到赤兔马早年跟从吕布,后来又追随关羽,关于“诚信”的话题,它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于是就编撰出赤兔之死的故事。整个写作花了50分钟的时间。
一位阅卷老师在作文评语中写到“明白晓畅,文采飞扬,这种老到的语言功夫是众多考生无法望其项背的”,作为一名高中学生在高考临场作文时如何能发挥得如此自如?蒋昕捷告诉记者这要归功于平时的积累。从5岁的时候,他就迷上了听袁阔成的《三国演义》,小小的半导体成了他最亲密的伙伴,一天要听七八场书。上小学后,他开始读古典名著,《水浒》、《西游记》、《红楼梦》,尤其是《三国演义》,他酷爱文中描写的那个猛将如云、谋事如雨的时代,读了至少三四十遍,很多章节都能熟读成诵。除了古典文学,他还喜欢读鲁迅的杂文、钱钟书的小说和一些名人传记。也许是因为阅读广泛的原因,他的语文成绩一向不错。高中开始,老师要求他们写日记、周记,文体不限,他就最喜欢用自己擅长的古白话抒写,偶尔也作诗、填词。但蒋昕捷也坦率地承认,自己的议论文常写不好。
虽然对文学有如此之浓的兴趣,蒋昕捷的高考志愿却填的全是计算机系。他说,从高中开始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编程方面。古今中外不少学者都是文理兼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也是融会贯通的,自己也希望能成为这样的人,但在现实中,这种矛盾却总让他一筹莫展,看文学书籍要花时间,做理科练习同样也要花时间,由于理科较为薄弱,老师和家人常督促他多做题目,他却总有点排斥心理,结果高考果然“吃了亏”,数学题有好几道明明会做却因为计算错误白白丢分。以后不管学文科还是理科,他两样都不想放弃,看来这样的“时间冲突”以后一直都会存在了。
作文要想写得好有什么秘诀呢?记者问了很多热心家长最关心的问题。蒋昕捷笑笑说,其实古人早就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最重要的是平时的积累,要博览群书,尤其是中外名著,光靠课本上的几篇文章远远不够。另外“留心处处皆学问”,比如高考前一天的晚上,他看央视8套节目,正好是专家在评论一部电影,用到“物犹如此,人何以堪?”的句子,他立即就记在心里了,结果就在高考作文中用到了。还有像“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的句子都是从评书中听来的
⑦ 作文上要写文言文可是写了古诗要扣多少分
你好!作文上要求写文言文可是写了古诗,这是不应该扣分的。
古诗本就是文言文的范畴,只是古诗更讲究韵律罢了。
祝你学习愉快!
⑧ 为什么高考作文用文言文写就加分;反之,用现代词语写就扣分
不是所有的高考作文都是这样的。首先,高考作文的文言文写作,如果符专合题意,而且准确新颖,属就会适当的加分。你看现在我们一般都用白话文写作,如果有能力把高考的考题用文言文的形式描述,就会比较新颖。我以前在念书时,有一同学就是模仿了桃花源的意境,写文言文,用词准确,而且不矫揉造作,极为得体,我们老师就把他的文章给我们做了范文。其实,高考的作文用现代汉语写就足够了,用文言文写的话,你需要掌握大量的文言词语,包括文言文的一些固定句式以及实词虚词的运用,很不简单的哦。所以呀,用现代词语写就差不多啦,而且又没有说会减分。
以上纯属拙见,请你参考,如有不妥,请谅解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