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作文大全 > 考古写作文

考古写作文

发布时间:2020-12-26 04:06:13

㈠ 考古队员张叔叔作文四百字

张叔叔是爸爸工作后认识的朋友,两人虽然不在一个单位,但同属一个系统。张叔叔工作能力很强,年轻的时候也很得志,但是后来因为一些问题有些抑抑,于是提前退休了。张叔叔个子很高,很精神,也是个文艺老青年,热爱苏东坡,不仅重走了东坡平生的路线还重编了宋版的东坡文集,知道我也爱东坡,还送了一套给我,真是太感动了。而且他摄影也很棒,单反玩儿得特溜,自己开了个公众号,前两天还推送了一篇去终南山访隐士的文章。很喜欢他的文章和配图,图充满着生活气息,文字也生动。
张叔叔上次也得了张音乐厅的歌剧票,约了我爸去看,那次歌剧大约是用英文唱的`,两个老头儿的英语水平估计也就是能听得懂“how are you”的水平,于是爸爸打趣,要一人备上一本英文字典去听。听完之后我问老爸感受,果然两人都是懵懵的。
今儿老爸开始拨电话,打了三个都是正在通话中。于是拨了别的号码,处理其他事情了,结果说到一半张叔叔打来了,短短的时间拨了七八次,我暗想,莫不是迂了,怎么一直打,等会儿再拨就是了。后来爸爸处理完事情,张叔叔的电话就到了。原来他一直拨号是担心爸爸,于是一直不停地打过来。两人简单聊了几句,都是朋友间的关心,没有琐碎的委婉,都是实实在在的话,我听着觉得既温暖又感动,张叔叔的声音较之以前有些疲惫和苍老,爸爸邀他看杂技,他说听说了节目不错,但是他的母亲又生了病,明天得带她去医院。爸爸要去探望,他说没事的,看起来就和正常人一样的,只挂些水就好。
张叔叔是个很好的人,可是他家里经常有人生病。爸爸说生老病死每个人都需要经历的,可是我还是希望好人能够多一些幸福,少一些病苦。

㈡ 关于考古历险在孤岛的作文,想象力

我驾着一只小船在茫茫大海上漂泊了三天三夜,终于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座孤岛,我的心中又燃起了一团希望之火,我使劲地划着船桨,终于踩上了那坚硬的土地,心中有了依靠。我举目四望,太阳热辣辣地烤着大地,树木葱茏,风轻轻地拂过,树叶也摇晃起来。
天渐渐黑了,我的肚子“咕咕”地叫,唱起了“空城计”。我在附近找了找,没有什么吃的东西。突然耳边传来一阵鸟叫声,我抬头一看,看见小鸟在树上叼了一个果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吃完了还拍拍小翅膀,欢快地唱着歌向远处飞去。我心里一阵惊喜,急忙爬上树,摘了一个果子,尝了一口,甜津津,酸溜溜,真好吃。我又摘了几个,越吃越有味,吃得肚子鼓鼓的,就用干草铺了一张床,躺在上面睡着了。
第二天,阳光射穿黎明前的薄雾,照在我的身上,但由于长时间在海上漂泊,我觉得又累又饿,不由得闭上眼睛又睡着了。睡梦中,我觉得嘴上一阵清凉,睁眼一看,原来是树叶上的露珠滴在我的嘴里。我高兴地站起来,张开嘴,让清凉的露珠流进我的嘴里,喝完露珠,我觉得遍体生凉,又吃了一些野果子,全身充满了活力,就到岛上去走走。走着走着,我到了一个地方,是一片竹林,里面都是竹子。正好我身上带了一把刀,我把刀放在石头上使劲地磨,磨得十分锋利,然后把竹子砍下几根,搭了一个小屋,以后的日子,我就住在小屋里。天气一天天变暖了,我的衣服也快要破了。有一天,我看见地上有几片很大的树叶。于是,我找来一根很细的树枝,把它做成针,用一根长一点、细一点的草穿进针的小孔里,把几片大树叶缝在一起,做成了一件树叶衣服。就这样,我渐渐地熟悉了孤岛上的生活。
我在孤岛生活了两三个月。一天,我正在海边的树上采果实,看见海面上有一艘探险船,我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急忙大声喊:“我在这里!我在这里!”探险员听见了我的喊声,把我救上船,几天后,我又见到了我的亲人,又回到了我温暖的家。

㈢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考古学家 600字作文

我的理想---当一名考古学家

一个人活着,不能没有理想,不能没有追求。理想就是位置时而奋斗的目标,有了目标,人生才会更有价值、意义。大家都有自己的理想,那我的理想又是什么呢?

我的理想很简单,那就是——当一名考古学家。

我之所以会有这么一个理想,是因为在几年前。我在CCTV10中看了一个节目。当时播放的就是一个考古案例——江西靖安古墓。在看完这个节目后,我知道了在静安古墓中,埋着47具女士,而她们只是陪葬而已。考古学家们还在寻找古墓。就这样,他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就上网找了很多,但是还是找不到任何救国。当时我在心里就想,要是我将来的职业是一位考古学家,我就一定会尽力去找寻主墓。就这样,一颗理想的种子就在我心中渐渐萌芽了。

要想成为一名考古学家,一定要有耐心、信心,还要继续多关于考古的知识。最重要是要是要有勇气。所以,我从现在开始训练自己的信心和耐心。对任何事情、挑战、困难、波折……都要对自己有信心。在考古这门学科中,一定要有耐心。要慢慢的去发掘,做一生活中做一些事情不要太急躁。关于考古的知识很多很多,不要求自己都懂,记得一半就行。在日常的生活中应该多看一些关于考古之类的书籍。信心也是不能缺少的,要相信自己,一定会陈宫。不要放弃,都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往回走已经不可能了,一定要勇往直前。这样,不管你成不成功,只是自己已经奋斗过了。

这就是我的一个简单的理想,我将会努力的去实现它。努力奋斗,我相信离我的理想开花结果的日子就不会遥远了。

㈣ 五年级作文我爱看的考古书

,每个人都会有理想,每个人的理想都是变幻莫测的,而我有一个坚定不版移的信念——考古学家。

‘考权古学家’这个名词,在小时候的记忆中,无论是听起来或是看起来都显得很有学问。后来,为了成为考古学家,便发奋读有关考古的书籍,接触的愈多愈考古;看的愈多,愈是震撼自己的心灵,愈是坚定了自己的理想。

第一次,让我对考古产生震撼的是在无意间看了一篇报道。上面说:在清朝末年,一个外国的江洋大盗,潜入中国海底深部,窃取了上万件无价之宝,中国拿着二十万去国外参加拍卖会,可是,却连一件没买到,因为其中任何一件都是稀世珍宝啊!因此,也催生了我国海下考古事业。这是我心灵的第一次震撼,第一次明白了考古是个艰巨的任务决不是游戏,这也在我内心深处萌发了一丝爱国情怀。

第二次心灵的震撼,是来自于北京人猿化石的失踪。原本存放于北京大使馆,可是因为战火硝烟,为了保护化石,迫于无奈只好把它护送到国外去。可是在护送途中,北京人猿化石却突然失踪,谁也不知道,它到底流落到了何处。或许,它的呻吟声只有自己能够听见,它的眼泪只有在心灵深处默默地流着,它的眼泪只有在“心灵“中的那片大海才能感受到、、、

㈤ 以 我想当一名考古学家 为题写一片作文

又到了一个金秋送爽的季节,我迎来了一个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中学。
我三生有幸来到了——格致这所名校。我的初中三年即将从这里起航驶向另一个更远的港湾。我希望能在这里拥有更多的知识去完成我人生的理想。
每个人都会有一个人生理想,每个人的理想都是变幻莫测的,而我有一个坚定不移的理想——考古学家。我原来热爱考古是因为那美丽动人的神话,他牵引着我去寻找那些神,那些不存在的事物。但是,现在我长大了,雅典娜、宙斯、维纳斯,已不再是我喜好考古的理由。现在,我想知道,是谁建造的金字塔,谁设计的金字塔。我越来越沉迷于考古的魅力,复原逝去的历史成了我其乐无穷的光荣使命。探索,那尘封的历史,那未知的前方。也许,实现这一切很难很难、很辛苦很辛苦,不过,我敢肯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什么磨难,我都一定不会放弃的!就算是伤痕累累,也没有关系。理想给了我一双隐形的翅膀,我一定能够展翅飞翔!理想,指引我未知的前方……
那我现在要做些什么呢?
在学习方面,我现在要努力好好学各个学科,好好听讲,努力发言,好好写作业,才能有足够的只是去解答那些迷题,去解释那些令人费解的年代谜题。
在锻炼身体身体方面,我要好好锻炼自己,每天晚上下去跑步,这样才能有一个好身体去发现古文化,我还要练出手臂肌肉,这样才能有力气去挖掘遗址。
在做人方面,虽然考古人缘不太重要,但是也得要,要不挖个古墓发现了鬼,你的有亲和力吧。跑题了,但是人缘好一定是要的。
但是,成功的路上,会有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是,只要克服过去了,就会到达理想的顶峰,得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我一直把这句话做为我的座右铭,我想它会伴随着我的考古岁月。人不可以没有目标,活着就是为理想而奋斗。我相信我会成为一名考古学家

㈥ 关于考古的作文 200 300字谢谢

我为考古狂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南澳天未雨,那片青白如玉的丽色出水时,却似天青正等烟雨。一朵朵青花妍丽地绽开于盘间杯沿,青蓝的花鸟鱼虫,侍女顽童,恍然将我们拉回那繁华盛世之间。青色并不刺眼,可我却觉得这盘、碗、钵、杯中的青色似有灼人的亮色与光芒。
关于“南澳一号”,初识它是电视画面上的转瞬即逝,再见它是书籍上的三言两语,在铺天盖地的网络资讯中,我才终算见其雾里容颜。
别觉得惊奇,我是个标准的“90后”,却对考古有着异于常人的近乎痴狂的热爱。考古在我心中,摄氏100度,正沸腾。在同龄人眼里,它不潮流不时尚,属冰点以下的物种。虽然眼下收藏大热,但据说大学的考古专业依然门庭冷落;若与普通人讨论考古发现,还真是常常知音难觅。而真正有业余的考古知识却又有专业的十二分热爱的人,打眼儿这么一瞧啊,绝对是千万里挑一。
同学们对我的“奇怪”喜好有着更奇怪的揣测——你不是真正的90后吧,说不定是哪朝哪代穿越来的!70、80后则是力言劝之——“你年纪轻轻,怎么老在那儿想着研究老古董呢?”本人则以熏陶来的考古精神——一笑置之。
我喜欢考古,喜欢它如同曾经的楼兰新娘一样,隔着轻纱神秘一笑;
我喜欢考古,喜欢它仿佛海盗的未知宝藏一样,躲在暗处静待岁月;
我喜欢考古,喜欢它好像国画的泼墨山水一样,散着奇香参透历史。
战国的曾侯乙墓,七声音阶从编钟里跃出,那个兴盛强大的楚王国隔着千古发出浓重的鼻音;
夏朝的三星堆,青铜人面于覆土间被层层拨开,那古老悠久的巴蜀文化穿越千年给我们一抹微笑;
商朝的殷墟,甲骨文在龟裂的壳上诉说,已数不清多少代前的先人展示着他们预测的未来;
三国的曹操高陵,“可惜”曹孟德已不能高唱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了,否则我一定与其相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秦朝的兵马俑,“幸亏”他们已失了色啊,否则我一定会在万人军队前失了阵脚,在黑旗之下俯首称臣。
很难想象若是我走近埃及金字塔,会怎样异想天开——但我确信,在那金色阳光下,金色土地上,金字塔会如宇宙之神一般神圣而感我于心。
犹记得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形容柬埔寨的吴哥窟:“走出森森吴哥宙宇,重返人间,刹那间犹如从灿烂的文明堕入蛮荒。”虽已落上了千年的尘埃,吴哥窟依然有着它永不蒙尘的坚定感召力。今天的人们于五湖四海汇集而来,必能一睹其千年如初的不变美丽。
一片土地,一种血缘,民族与国家总留给后世些什么——而其中最珍贵的,不是黄金不是白银,是能容百川一般的精神栖息地,万千子孙依于其下,它是人们心中最温暖的“羁绊”。如一叶扁舟将漂洋起航,没有这“羁绊”怎么行呢?其实,来自祖先的历史、文化从来不曾远离,它总在最深的夜里给我们最明亮的火把。转而一想,这又何尝不是一座巨大的宝藏?——只不过非黄金白银可以估量。
在留传至今的珍宝面前,我们“90后”这群“精神的拾荒者”还用徘徊吗?执儒家的仁义,携墨家的兼爱,带着唐宋元明清的精神力量,再加一点点夏商周的厚重深沉,“90后”也一定能找到那盏已指引了无数代的文明之灯,找到不确定时代里自己应有的确定方向。
而我心中,那盏灯已然点亮。如青花瓷华丽地一转身,于余眼中灿若烟花。
我为考古狂。

㈦ 关于考古的文章

尹达与中国史前考古学
王世民

尹达同志是老一辈考古学家中,对中国考古学的早期发展,做过重要贡献的学者。1931~1937年,他活跃在田野考古第一线,参加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进行的安阳殷墟等项重要发掘。1954~1963年他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领导职务,对于把握考古研究的正确发展方向,起了重要的作用。数十年来,尹达同志特别是在中国史前考古学的奠定基础方面,有其可贵的业绩。一
中国考古学开始走上科学轨道的年代,首要任务是正确判别主要考古学文化的年代序列。尹达正是这个时刻,在李济和梁思永的领导下,坚持多年的田野发掘,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193l~1934年,他参加梁思永主持进行和自行负责的后冈遗址发掘工作。这项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掘,第一次从地层学上确定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殷文化的相对年代,使我国史前时期考古研究的水平大大地提高—步。这里无疑包含着尹达的辛勤劳动。后来,他在濬县大赍店遗址的发掘和安阳同乐寨遗址的调查中,也曾发现龙山文化叠压仰韶文化的地层关系,进一步证实中原地区两种原始文化的年代序列。这些在今天,早已成为中国考古学上的普通常识,当时却是我国考古学界的头等大事,是中国史前考古科学化的重要标志。
1936年夏,尹达又在梁思永的领导下,与祁延霈一道,发掘山东日照两城镇遗址,大大地丰富对龙山文化文化内涵的认识。当时,这里曾发掘50多座墓葬,有的随葬品特别丰富。尹达参加革命前,已经将两城镇的发掘资料整理完毕,并且写好了报告的主体部分,由于没有来得及撰写结语便搁置起来。50年代中期,他曾根据自己手头的部分资料,准备继续进行两城镇遗址的整理研究,由于其他工作较忙未能写成专文。这项发掘的原始资料和报告初稿,现存台北中研院史语所,可望进一步整理后正式发表。
尹达对殷墟发掘也有重要贡献。他曾与石璋如、祁延霈等人鼓动梁思永,领导大家寻找殷代的王陵。于是确认侯家庄西北冈墓地,并于1934年春,对该墓地进行中国考古学史上少有的大规模发掘。从1934年秋到1935年秋的三个季度,共计发掘10座殷代王陵,以及上千座残杀“人牲”的祭祀坑,为殷代社会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尹达早年的突出成就,还包括根据一些遗址的系统发掘资料,第一次详细地论证安特生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分期问题上的错误。上世纪20年代前半期,瑞典学者安特生来我国进行史前时期的考古工作,先后发现仰韶村等著名遗址,由于他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资料存在问题,所作错误论断在学术界造成了混乱。尹达从亲自参加后冈等遗址发掘所明确的仰韶、龙山两种文化年代序列出发,通过分析当时了解较多的龙山文化和仅有初步了解的仰韶文化两类陶器特征,较早地认识到“仰韶村遗址中实含有仰韶和龙山两种文化遗存”,“安特生所谓仰韶文化实杂有龙山文化遗物,应加以分别,不得混为一谈”。1937年春,当安特生来史语所参观访问时,尹达曾当面向他提出质疑,但安特生固执己见,并不认输。于是尹达在当年7月,撰写《龙山文化与仰韶文化之分析》—文,详细阐述自己的见解(因抗日战争爆发搁置,迟至1947年3月发表)。该文又提出,安特生由于未能辨认仰韶和龙山两种文化遗存,主要根据陶器的着色与否推测时间早晚,既然河南的龙山式陶器晚于仰韶式,那么所出陶器全是单色(某些特点和龙山文化遗存相似)的齐家坪遗址,“是否早于仰韶期,其问题正多,不能遽为定论”。这样,尹达对安特生当时划分并曾产生相当影响的甘肃远古文化六期,也已提出大胆的质疑。后来,夏鼐于1945年,通过甘肃宁定县阳洼湾齐家墓葬的发掘,找到齐家文化晚于仰韶文化的层位关系;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以来甘肃地区的大量田野考古工作,发掘过许多典型的遗址和墓地,使当地远古文化的年代序列得到更为圆满的解决。
尹达到达革命圣地延安以后,于1939~1940年撰写《中国原始社会》一书(1943年在延安出版)。该书的主要两个部分,分别从考古学上和古代传说上考察中国原始社会。这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行中国原始社会研究的有益尝试。该书第一编,第一次在细致分析考古发掘所获可信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古代氏族制度的发展进程。现在看来,尽管书中的某些论断不甚妥贴,主要是对殷代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作了过低的估计,认为当时处于崩溃过程中的氏族社会,西周才是中国出现阶级社会的开始。但尹达以其一腔革命热情,在各方面条件都很困难的情况下,摸索了考古学与历史研究结合、服务于理论斗争的一条新路,有其不可埋没的开创之功。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50年代和60年代初,是中国考古学的全面发展时期。尹达于1954~1963年担任考古研究所的第一副所长和所长,先后十年之久。他与夏鼐一道,把握考古研究的发展方向,指导全面工作。当时,尹达的主要精力虽然用于历史研究方面的组织工作,但对考古研究的动向仍时刻关注。他经常向我们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行考古研究,使考古学真正成为历史科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1954年底和1955年初,尹达刚刚回到考古战线的时候,先后发表《论我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研究工作》、《论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分期问题》两篇文章。他从分析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进一步批判安特生在分期问题上的错误两个方面,阐明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当前的迫切任务,以及原始社会研究在理论斗争中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早日建立起我国新石器时代分期的标准”,判明“新石器时代的不同的文化系统”等课题,较早地引导大家关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分期和文化谱系问题。
1958年和1959年,面对社会上“拔白旗,插红旗”的情况,尹达在考古学界及时提出“立中有破,边立边破”这一反潮流的发展方针,以及“建立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的奋斗目标,号召“在全国范围内,把我国各个阶段的各种文化遗存搞出一个科学的完整的系统”。同时,他又从领导的角度,明确表示对类型学方法的态度,批评一提“瓦罐排队”就全然否定的倾向。这样,便使全国的考古工作避免和减少错误思想的干扰,更加健康的发展。
编写《中国史稿》原始社会部分的时候,尹达为了进一步探讨我国原始社会的问题,于1962~1963年初,以《新中国的考古收获》一书所作综合为基础,逐一分析重要的具体资料,写了五万余言的长篇论文《新石器时代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该文以高屋见瓴之势,更加概括地总结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其他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已有研究成果,结合各地工作发展不平衡的情况,指出尚待深入钻研的问题,展望进一步前进的道路。尹达反复强调,考古工作者必须努力提高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水平和理论水平,以理论斗争的责任感,密切注意大量资料所反映的复杂社会现象,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综合研究;必须努力提高田野考古的技术水平,以高度的学术责任感,严肃认真地对待田野工作,根据层位关系解决好不同文化遗存的相对年代和本身分期问题。尹达颇为独到地指出,要在考古研究中注意区分不同的工作阶段:(1)科学的考古发掘和发掘报告的整理出版。全面而系统地科学反映某一遗址的现象,是它的首要责任。(2)比较研究和综合研究。根据科学发掘的资料,从考古学理论的高度,深入分析其中反映的复杂现象,解决某些学术性、理论性的问题。(3)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进行社会历史的研究。他认为:“如果不弄清楚每个阶段应有的主要任务,从而混同起来,纠缠在一起,就会影响科学工作的进程。”“越过考古学的认真的综合研究,即进入氏族制度的社会历史的探索,就有可能制造一些学术上的混乱。”尹达还曾特别指出,必须认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综合研究,透过一系列的科学探索,“把长时期内各种不同文化在不同地区的发展过程弄清楚”。强调这种文化发展系统(亦即文化谱系)的探讨,是考古研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忽视这一环节,就会造成学术上的损失”。为此,他针对当时仍然轻视类型学研究的情况,进一步阐述陶器在新石器时代研究中的作用,提出对新石器时代的大量陶片作目的性明确的全面而系统的研究。
当年,尹达在《新石器时代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文期盼,中国新石器时代研究的园地,通过“园丁们的选种,培育,灌溉,锄草这一系列的大量劳动”,“出现杂草不生,百花盛开的、更为宜人的景象”。四十多年后的现在,这种更为宜人的百花盛开景象已经出现。在诸多考古学者的齐心努力下,各地陆续发掘一系列典型遗址和墓地,迅速出版许多大型考古报告,考古遗存年代序列和文化谱系的研究更加深入,农业起源、生态环境、聚落形态和文明起源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顾中国史前考古学发展的历史,重温尹达同志的业绩,对于中国新石器时代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仍然是十分有益的。

㈧ 我想当一名考古学家这篇作文怎么写

童年是多彩的,美好的,总有许多令人感到新奇的事情发生。你知道吗?在我九岁的时候,我发现了无花果的秘密!这可是我最值得骄傲的事情,因为这是全凭自己认真的观察和思考后得出的伟大的结果哦!
九岁时,住在奶奶家的我特别喜欢奶奶家楼下阿公种的那几棵无花果树。每天放学回家,我总喜欢在树下做功课,玩游戏,和朋友们聊天。我常常在闲暇的时候趴在阳台上,托着小脑袋,鼓着腮帮子,欣赏无花果树的样子,往往看入了迷。那些树木长得异常的粗壮,枝繁叶茂,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常常会看见阳光从密密的树叶中射出来,像点点碎金,美丽极了!到了盛夏的季节,无花果就成熟了。每到此时,我总是跟着和蔼的阿公身边,缠着阿公去摘那些好吃的无花果。我喜欢极了这种甘甜又带着清新香味的果子。
阿公看着我有滋有味的吃着无花果,就问我:“祺祺,你知道无花果为什么要叫无花果吗?”
“嗯……我想,这是因为它没有花朵吧”我歪着小脑袋,看着阿公。
阿公摸摸我的头,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呵呵,小傻瓜,无花果正是是因为它没有花,才这样称呼它的啊!”
无花果树真的只结果,不开花吗?晚上,当我躺在小床上,看着窗外茂盛的无花果树时,脑海中反复出现这个问题。我想起,自己曾经看见过小蜜蜂在树的周围飞舞。蜜蜂是吃花粉的呀!这样说来,无花果树是应该……有花朵的!我为自己的发现惊讶不已,突然冒出的灵感令我兴奋不已,睡意全无!我从书柜里翻出一本关于植物的书,急切地寻找着无花果的身影。在这!通过仔细的阅读,我知道了无花果并不是没有花朵,而是花朵藏在在无花果的果子里,所以根本不容易发现!我高兴极了,这是多么令人激动的发现啊!我兴奋极了,明天,明天我一定要去告诉阿公和所有的人:无花果是有花朵的!
你看,一个突然的灵感居然帮助我发现了无花果的秘密!朋友们,只要你们多思考,你们也会有和我一样新奇的发现哦!试试吧!

㈨ 有谁知道关于我的理想的作文,是关于考古学家的

我的理想考古学家

理想,如梦一般五彩,似蝴蝶一般翩舞,如花瓣一样芬芳迷人,如一泓清泉,清澈甘甜……理想,是希望的种子,播洒在人们的心田。我的理想是做一名考古学家。

自从有了人类的足印之后,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其中有一部分流传至今,更多的却已经随着时代湮灭、流逝,留给我们的是一个个解不开的谜团。为了了解以前年代的文明发展史,人们不断探索,从一点一滴考察、发掘。殷墟、北京猿人、河姆渡文化、长沙马王堆等等,每一次的考古大发现都给我们惊喜。这些功劳都是考古学家们不辞辛苦换来的,他们为祖国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这几天,电视上不断播出我国打捞“南澳Ⅰ号”古船的事情,除大量散落的陶瓷器外,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当时明朝禁运的一摞摞铜板及串串凝结在一起的铜钱,据说还有像是铜炮的物体。这么多的东西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是谁家的船?船又是怎么沉的?当时遇到了什么情况?是飓风、是海啸、还是遇上了海盗?那时候的船和现在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当时人穿的是什么?吃的是什么?……太多太多的疑问在我的脑海里,我赶紧翻翻订阅的《探索地理》、《探索历史》杂志,可惜也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看来,只有慢慢解决了。

考古学家真了不起,无论是大海、高山,无论是荒漠、草原,处处都可见他们的身影。通过他们的努力,现代人一点点还原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上发生过的事件和人物。我就想做这样的人,将来为国家、为人类发掘更多的“历史”。

但我也知道,考古学家也不是简简单单就当上的。虽然看起来那么风光——背着旅行袋、拿着仪器,出现在神秘的地方寻找奇珍异宝,可他们遇到的一定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付出的也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从现在开始,我要坚持锻炼身体,坚持学习历史和地理知识,掌握更多的本领,为自己的理想做好充分的准备,打下坚实的基础。

理想,是我们奋斗前进、勇于创新的动力;理想,是人生的指路灯,是困难时的力量源泉,是沙漠中绝望是的生存希望……为了自己的理想,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呢?

阅读全文

与考古写作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