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见识大小作文800字
这学期,我去完了大新。妈妈说要带我去见一位爷爷,我很不愉快,但还是去了。
“我带你去的是白耀天白爷爷家里。他大学毕业后,当了23年的老师,桃李满天下。“文化大革命”以后,走上了广西民族研究所的领导岗位。走入研究民族和历史问题的行列。对了,白爷爷还是我国着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费孝通的高徒”,妈妈边走边说。我心想:费爷爷教出的学生一定很棒吧,不同凡响!
来到白爷爷家,那里摆设得古香古色,书架上摆满了书,整整齐齐,让我对他有了一定的敬佩之心。虽然白爷爷已经年过花甲,头发也白了很多,但双眼炯炯有神,身体还很笔直,走起路来脚步生辉,精神抖擞,铭灭不了我对他的敬佩之情。
与他交流时,他反应敏捷,妙语连珠,完全不像一个将近80岁的老人,那动作、眼神和姿势不禁让我啧啧赞叹。
到面对面交流时,我了解到白爷爷的着作有:《西施考辩》《壮考》《壮族土官族谱集成》《依智高:历史的幸运儿与弃儿》等。今年有一本叫《南天国与宋朝关系研究》即将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而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壮族土官族谱集成》《依智高:历史的幸运儿与弃儿》都受很多人喜欢。
还有一本《壮族社会生活史》字数最多,有180万余字,已经完稿,正在校对。白爷爷还告诉我们:“有一次,一个人想用100万买白爷爷的《壮族社会生活史》一书,他都不卖。”为了写这本书,他不顾自己是花甲之年,亲自到泰国去考查傣族文化、缅甸的克钦族文化,因为壮族的“妈妈”的发音是:“灭”,而他们的发音也相似等等。在那里,他每天都要翻山越岭,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为了弄清某一个问题,他要从这个村寨走到另一个村寨。他这种不怕困难,不怕艰辛,务以求实的精神是值得我学习的。《壮族社会生活史》讲的是我们壮族从出现到解放前发展变化过程。虽然,他讲的这些我听得不大懂,但是我以后要慢慢地弄懂我们民族的来历和发展史。
去白爷爷家,让我了解到我们壮族的许多知识,让我见识到了编写一本书,要花上几年甚至一辈子的精力和心血,也学习到了很多课外知识,让我在新的一年的第一天,有了新的见识,这真是一堂受益匪浅的课啊!
⑵ 见识大小作文800字
这学期,我去完了大新。妈妈说要带我去见一位爷爷,我很不愉快,但还是去了。
“我带你去的是白耀天白爷爷家里。他大学毕业后,当了23年的老师,桃李满天下。“文化大革命”以后,走上了广西民族研究所的领导岗位。走入研究民族和历史问题的行列。对了,白爷爷还是我国着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费孝通的高徒”,妈妈边走边说。我心想:费爷爷教出的学生一定很棒吧,不同凡响!
来到白爷爷家,那里摆设得古香古色,书架上摆满了书,整整齐齐,让我对他有了一定的敬佩之心。虽然白爷爷已经年过花甲,头发也白了很多,但双眼炯炯有神,身体还很笔直,走起路来脚步生辉,精神抖擞,铭灭不了我对他的敬佩之情。
与他交流时,他反应敏捷,妙语连珠,完全不像一个将近80岁的老人,那动作、眼神和姿势不禁让我啧啧赞叹。
到面对面交流时,我了解到白爷爷的着作有:《西施考辩》《壮考》《壮族土官族谱集成》《依智高:历史的幸运儿与弃儿》等。今年有一本叫《南天国与宋朝关系研究》即将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而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壮族土官族谱集成》《依智高:历史的幸运儿与弃儿》都受很多人喜欢。
还有一本《壮族社会生活史》字数最多,有180万余字,已经完稿,正在校对。白爷爷还告诉我们:“有一次,一个人想用100万买白爷爷的《壮族社会生活史》一书,他都不卖。”为了写这本书,他不顾自己是花甲之年,亲自到泰国去考查傣族文化、缅甸的克钦族文化,因为壮族的“妈妈”的发音是:“灭”,而他们的发音也相似等等。在那里,他每天都要翻山越岭,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为了弄清某一个问题,他要从这个村寨走到另一个村寨。他这种不怕困难,不怕艰辛,务以求实的精神是值得我学习的。《壮族社会生活史》讲的是我们壮族从出现到解放前发展变化过程。虽然,他讲的这些我听得不大懂,但是我以后要慢慢地弄懂我们民族的来历和发展史。
去白爷爷家,让我了解到我们壮族的许多知识,让我见识到了编写一本书,要花上几年甚至一辈子的精力和心血,也学习到了很多课外知识,让我在新的一年的第一天,有了新的见识,这真是一堂受益匪浅的课啊!
⑶ 一天,猫妈妈领着小猫去外面走走,想让小猫张长见识。以此内容命题,写一篇作文。
猫妈妈和孩子的旅行
一天早晨,猫妈妈带着她的宝贝孩子小猫出门了,因为她想让自己的孩子到外边的世界走走,长点见识。
猫妈妈和孩子们事先约定几天后家里见。猫妈妈一共有三个孩子,老大叫花花,老二叫玲玲,老三叫小小,由于老三不懂事,猫妈妈不让她出门。
花花没走多久,就遇到一个十分饥饿的大灰狼。大灰狼看到有食物,正要扑上去。小猫立刻大叫一声:“慢!”大灰狼停下来问:“怎么了?”“我刚才路过树林时,看到一个人,把一些大鱼大肉藏到了那里。”大灰狼一听,起了贪心,说:“你能告诉我在哪个位置吗?”花花说,你进去就可以看到一个小池,小池旁有块大石头,大石头旁有一个被干草盖着的坑,你只要跳进去就可以找到一个有盖子的盆,打开就可以了。”大灰狼一听,心想:如果我抓这只小猫,他就有可能逃跑,而那个坑里的食物不需要我抓就可以得到,干脆不抓小猫了。这时小猫问:“你想好了没?”大灰狼说:“想好了,我走了,不抓你了”(其实那个坑是口井,如果狼跳进去就没命了。)
玲玲走着走着,走到了一条小溪旁,这里的水很浅,里面却有许多鱼,玲玲一看到鱼就急忙跳下去,捉了好几条,她突然灵机一动,心想:我可以多抓些鱼,然后拿去卖呀。于是,玲玲把捉到的鱼卖了,还赚了不少钱呢!
约定的时间到了,花花和玲玲都把自己的经历讲了一遍,猫妈妈说:“你们的见识长了不少,花花学会了自己动脑解决问题,玲玲学会了自己挣钱,你们都是好样的!”小猫听了脸上露出甜甜的微笑。
⑷ 真长见识作文600字
小猫长见识 一天早晨,猫妈妈带着它的宝贝孩子出门了。因为她想让自己的内孩子到外面的世容界走走,长点见识。 宝贝孩子小猫看见啄木鸟先生正啄树木,就好奇的问:“啄木鸟先生,您啄树木干嘛”?啄木鸟先生说:“我是树木的医生,我啄树木是因为我要把树木里的害虫吃掉,保护树木”。小猫明白了说:“啄木鸟先生,您太了不起了”!猫妈妈带着宝贝小猫有走了一会儿,小猫忽然以后看见了一个从来不认识的东西,就问妈妈:“妈妈,那个东西是什么呀”!小猫一边说一边指着那个东西,猫妈妈抬头一看,笑着对小猫说:“小猫,那是一颗鸟蛋,小猫明白了,那我们回家吧”! 回到家里,猫妈妈对小猫说:“宝贝,你今天长了不少见识”。
⑸ 见识来源于生活的作文700字
识来源于生活,创造来源于生活,灵感来源于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这似乎是流传千古的名言,但它确凿是一种从生活中获得知识与发现的最好途径。
是啊,生活中怎么会有知识呢?但是,只要你留心生活、观察生活,你也会受益匪浅的。著名的科学家牛顿,之所以能发现地球引力,正是因为他对生活处处留心,观察仔细。被誉为“蒸汽机之父”的瓦特,也是一个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的人。八岁的瓦特就能对“烧水时壶盖为什么会被顶起来”这一现象提出质疑,正是这个疑问,使瓦特开始研究它,并最终发明了蒸汽机,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许多伟人的成功大都是来源于生活的。
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学科的重要实践基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和提高。然而近几年来,作文教学却出现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教师只重视命题,忽视对作文内容的把握,使学生缺乏素材的选择能力,所写的内容也过于宽泛。
《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与原来的大纲相比较,要求已降低了许多。然而,农家孩子还是怕写作文,乡村教师也还是怕教作文——“农村孩子见识面窄,作文素材贫乏;农村孩子贯用方言,表达能力不佳”成了怕作文的理由。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关注生活,在教学中,我选择了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树叶”为话题,并联系苏教版第九册习作三《秋天的树叶》,展开了一系列的习作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走进自然看秋叶”,观察秋天的树叶的形状、颜色等,完成习作;第二个活动是制作叶贴画,通过你对作品的想象完成习作;第三个活动是创作赞美树叶或秋天的小诗或童谣。让学生走进生活,用心去感受生活,发现写作素材,写作灵感,只有实践体验,才能妙笔生花。
一、感受生活
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是作文的源泉。文章是客观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人的心理为中介的,对小学生来说,则主要是内心世界的种种心理表象。表象在小学生作文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作文教学应着力促进儿童的自觉表象活动的发展,使他们能逐步获得尽可能稳定、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儿童记忆库中表象的稳定度、鲜明度越高,就越利于加工,思维就越活跃,就越具有创造性,也就越有可能写出内容真实、形象具体的好文章。因此笔者首先要做的是,教学生学会去"爱"。爱山,爱水,爱名胜古迹;爱父母,爱老师,爱周围的人;爱植物,爱动物,爱小物件;爱看书,爱收集,爱手工制作;还有爱种植,爱采摘,爱参观访问等等……正是由于这些爱,孩子们的情感更丰富了,头脑中储存的东西更多了,他们就会感到信手拈来,下笔有神:
“望着漫山的红枫,远远望去就像红色的海洋,那种红色鲜艳夺目。我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捧起一把枫叶。哇,它好美!像一个巴掌,鲜红、鲜红;像一把扇子,平平展展;像一朵盛开的鲜花,永不凋谢!临走,我捡起一片绿色的红枫,我会将它作为青春、美丽、激情的象征,永远珍藏!”
“我弯下身,悄悄地拾起一片银杏叶,它像一把打开地扇子,伸手去摸一摸,上面还有一层层,一道道,一排排的微小的纹路,似乎是这把折扇上唯一的花纹。”
“一个可爱的小家伙乘着风儿顽皮地落在了我的肩上,我低头看了看,原来是一片枫叶。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捧在手里,贴在脸上凉冰冰的,好舒服啊!”
可见,生活是广阔的海洋,教育学生,只有热爱生活,才能积极地投入生活的怀抱,才能从中获得知识,增长才干。
二、观察思考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这一前提下,指导学生留心观察,认真体验,引导他们积极运用学过的各种观察方法,如有顺序、展开联想、抓住特点、注意发展变化、重点部分写具体等等。让学生在生活中增长见闻,丰富感受,练习表达。教师要充分相信孩子,不要做任何内容的限制,放手让他们去观察自己喜欢的东西。
《 秋天的树叶》是贴近学生生活的好题目,要求学生对树叶的颜色、树叶的形状进行一番仔细的观察,发现其中的细微差别,感受树叶飘落时的情景。
这也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提高观察辨识能力,培养了他们初步的审美情趣。
三、
真情实感
“文章合为时而作”,“文以载道”,是我国语文教学历来坚持的传统。小学作文训练虽然只是最初步的应用语言表达见闻感受的训练,但它毕竟是小学生表达自己生活认识的活动,应当把语言文字的表达训练与语言文字应用的目的性教育结合起来。
在写作指导的设计中,首先应该使学生树立"为用而学"的意识,使作文训练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真正为生活服务。同时,要教育学生明白,作文不是文字游戏,而是把自己的真实生活感受、思想情感传达给别人。因此首先要有表达的欲望、表达的需要,然后才有作文,这也就是我们说的:"有所为而作"。只有让学生把作文当作自己参与生活和发展自我的工具,真正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小学生的作文才能形成持久稳定的内部动力,使学生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四、展开想象
作文教学心理研究表明,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引导他们想象,这样会使意境更加广阔,认识和感受更加丰富。为了使学生认识想象对深化观察、丰富作文内容的作用,笔者一方面注意选择一些观察与想象紧密结合的文章介绍给学生,另一方面特别注意发掘学生中的闪光点。
例如:在《秋天的树叶》习作中,学生通过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到:
“红彤彤的叶儿中间仍然有一点发黄发绿,像手指间挂着无数颗光彩夺目的红宝石,而手指上有戴了一枚亮丽迷人的翡翠戒指。”
“你瞧,这边的枫叶一层一层重叠着,颜色是火那样的红,多像一位大侠手中拿着的几个重叠起来的飞镖啊!秋风就像是那位大侠的劲,只要这么一使劲,树叶就像天女散花一样落了下来,多么美呀!瞧,有的像翩翩起舞的蝴蝶在空中飞来飞去;有的像勤劳的蜜蜂,在这朵花上采一下,又去另一朵;有的像孙悟空似的,一下子就能来个三百六十度的大旋转……”
“那一片片银杏叶,好可爱,多像一把把精巧的小蒲扇呀!”
让静止的画面活起来,让一幅幅生动有趣的景象一下子浮现于我们的眼前。
在紧接着的叶贴画这一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完成了“老鹰捉小鸡”、“笼中鸟”、“小猫钓鱼”、“牧童骑黄牛”、“两个武士”等等精美的作品。而且把每幅叶贴画所包含的有趣的活动或精彩的故事,展开你的想象,写下来。
启发想象可以使学生的眼界更开阔,思想更活跃,作文内容更丰富,更富有儿童的情趣。
总之,要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能力,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创设最佳的情境,尊重每一个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为全体学生提供充足的参与的机会和参与的时间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⑹ 《见识中考》作文600
1\:春暖心田
2\:支点
3\ 题一:以“路就在脚下”为题 写一篇写人记 事的记叙文,不少于60 0字。
题二:以“明天会更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4\ 文题一:“在充满 的日子里
文题二:在熙熙攘攘的十字路口,你也许目睹了感人肺腑的一幕,也 许经历过发人深省的故事 ……在错 综复杂的人生路口,平庸的人,往往犹豫不决,随波逐流,错 过芬芳花季;明智的人,常常坚定不 移,执着一念,把握青春年华……
每个路口都有故事,都有思考,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请以“路口”为题,写一篇文章。
密云:以礼待人生活更美好
5\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力量的支撑。生活中,一个人、一件事、一 本书、一句话、一道风景、一段经历……都会给我们以前行的力量。
请你以“ 给了我力量”为题,写一篇作文。
6\题目:支点
《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支点”的解释:①杠杆上起支撑作用,绕着转动的固定点。②指事物的中心或关键。
围绕你生活中“支点是什么”的问题想一想,写出你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或者谈谈你对“支点”的看法。
要求:(1)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2)字数在600—1000字之间。
(3)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⑺ 作文《我真长见识》400字
我们知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以书作垫脚石,我们可以攀得更高。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是知识的宝库,是她,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生活;书,是人类的阶梯,是她,帮助我不断提高,不断进步;书,是快乐的源泉,是她,带给我幸福,带给我满足。
课堂的书让我学习,让我思考,课堂上的本本厚书写满了难题,记满了知识,我喜欢读,坐在课堂里,聆听老师的讲解书,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使我的大脑日益充实,在这里,我曾经被皇帝的新装逗的前仰后合,被卖火柴的小女孩感动的热泪盈眶。
课外的书让我思索,那是人生的品读,那里有人世的沧桑,有历史的痕迹,在那里,我为岳飞将军的壮志未酬鸣不平,为阿Q的悲惨遭遇而叹息,课外的书更能让我成熟,让我成长。读书会让你懂得许多道理。在主人公的磨难中,你会知道要做一个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人;在主人公的勤劳中,你会知道只有付出,只有勤劳,才能换来成果;在主人公的快乐中,你也会感到无 比快乐;在主人公的悲伤中,你也会泪流满面。这就是读书的乐趣。
读不同的书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读历史书能让人回到遥远的过去,了解一些古代的事情;读童话书能让人变成书中的主人公,亲身体验主人公那惊险刺激的经历;读科幻书能让人置身于新奇的幻想里……好书多的是,说也说不完,数也数不尽。
拥有书,我们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拥有书,我们就拥有了美好的明天。
⑻ 见识的作文
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赏识别人,学会接纳别人,你会发现生活更加有意思,而且别人也会更加喜欢你。
不要过高地要求别人,别试图把一切事情都做得滴水不漏,只要找,总会找到缺点的,这样做不仅会使自己也会使别人生气。
不要老是纠正别人,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不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权利,这会没有必要地花费许多的精力。
常给陌生人一个微笑,学会宽容别人,理解别人,你会觉得生活轻松很多 。
范文: 前些日子去参加了一个同学的婚礼,同学的家在农村,一个朴实而平静的村落,有着简朴而诚恳的父老及乡亲。
席间,当一张憨厚而笑意弥漫的脸带着一点点欠疚,端起洒杯也递上香烟,满脸的兴奋与喜悦来到桌前招呼时,不曾想,那份纯朴的真诚慢慢地冻结在了脸上,讪讪的已无法收回,那份他企盼里的热忱居然荡然无存,我那些“成功”的同学们,没有人满怀感谢地伸过手去接那包香烟,而都冷冷地借口自己不抽烟。随后懒懒地端起酒杯从坐位上站起来,没有多少笑容也没有多少热情,有着的只是些许的牵强,而那眼里所流露出的点点不屑与冷淡,似乎他们面对的不是农家人最纯朴的一种礼仪,所以让他们想不起来该以礼相待,该用笑脸去回馈热忱。
而席后一位老同学的随意之言却让我一下子沉重了起来,“那个烟,才三块钱一包,咋抽,拿着也是丢,还不如不拿。”心跟着猛然一紧。
是什么遥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什么阻碍了心与心的理解,又是什么冷却了情与情的温度?那份记忆里最原始的真切与纯真倏忽间逃逸不见,远远的仿佛在看一张百年后的旧照片,已然模糊了真实。那是曾经会感动、会同情,会理解的身影吗?为什么只是十年的时间,就让世事改变了一切,如果不是见识过他们在大酒店里觥踌交错的情景,如果不是目睹他们吞云吐雾的洒脱,我是真的不愿意相信这种改变……
该如何去理解他们做出的这种“拒绝”,他们又是如何的去理解别人的笑容后失望。我们总是在吹嘘着理解,我们又总是在呼吁着被理解,而面对着周遭许许多多真实的存在,理解离我们的生活又有多远?
理解是一种高贵的语言,是心灵静默的一种升华。或许我们做不到“海纳百川,能容乃大”的宽宏,但是我们却可以用一颗坦诚、恳切一点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与事,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温暖;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感动;多一份理解,就会多一层美好。
理解是相互的,没有纯粹的去理解,也没有纯粹的被理解,理解是心与心的对话。只有首先去理解别人,才能被别人所理解,如果都只是一味的去索取又哪来回报。
做到真正的理解需要一种崇高的境界。就像崇尚金钱的人理解不了清贫,追逐名利的人理解不了廉志,势利小人理解不了平淡,无志之人理解不了鸿志之士。只有在过滤了生活的纷繁杂念后,才会悟出一种高境界的理解,理解不图回报的付出,理解漠视钱财的追求,也就理解了自己行为里的价值。
理解是一种换位思考。发生在别人身上能理解,而发生在自己身上却不能理解,这其实不能称其为理解。太多的时候,当我们需要去理解,不如换位的想想,如果那个人是你,你会期待别人怎么待你,如果那事发生在你身上,你又期待别人怎样来理解你,把自己想要的答案付诸到需要你理解的人身上,那样的理解才会更贴切,更真实,更诚恳也更友善。
理解有时是对人生的一种领悟,或者说一种彻悟。只有胸怀坦荡的人,只有敞开心扉的人,才会用人性的善良,才会用火热的爱心,去理解别人的痛楚,理解别人的需求,也理解付出的内涵与本质。
理解的背后拥有着一个纯静的灵魂。一个充满着欲望纠集与攀比烦恼的心,是会放弃一些理解的,欲望会笼罩住理解所需的理性,也会遮掩住人纯洁的心灵,让理性从此隐闭,让纯净堆积上岁月的尘埃,凡尘俗事里,想到的只是自己的所需,追逐的也是自己的私利,而忘却了别人的目光与感受,忘却了还有一种品质叫晶莹,一种境界叫宁静。
理解是尊敬的前提。这个世上有多少人是高贵的,又有多少人是卑微的呢?当我们会这种理解的心态去面对身边人的时候,我们已经偏离了理解的界线,除了灵魂罪恶,除了心灵污秽,人与人之间划不出一个清楚的界,你有钱并不代表你高贵,他清贫并不代表他卑微;你以车代步并不说明你充实,他以步代车也并不说明他空虚,面对着那一双双粗糙的、黝黑的、沾着泥土与野草味的双手,我们谁又离得开他们的付出;谁又离得开那份艰辛?而面对着相濡以沫、相依相伴、不离不弃的平淡,我们谁又能说你一定比他幸福;所以请收起傲慢与偏见的目光,请带上灿然而温和的笑容,理解平凡,也理解朴实,让我们尊重每一份实实在在的付出,因为付出没有贵贱。
理解是幸福的基石。幸福是一种情感的回味与感动,幸福是人领悟的一种感觉,透彻地去理解会成就我们的幸福。因为理解与被理解是孪生的,理解会给别人带去幸福,而被理解会让我们自己幸福,在别人的快乐与自己的愉悦里,理解与被理解,付出与得到,当中会是一种情感的归依,当心灵没有累赘时,当回忆没有悔恨时,那或许就是幸福的源泉吧!一个心存芥蒂的人,一个以自我为价值的人,一个只知道索取的人,何来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