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童年 外祖父,外祖母故事300字
外公是阿廖沙十分讨厌的一个人对他无论是外貌描写还是内心世界的刻化,总有作者辛辣的讽刺意味在里面。他矮小、干瘦,只有外婆的肩膀高,走起路来步子快而细,自私残忍,野蛮粗暴,动不动就打人骂人,哪怕遇上一点不如意的事情也要歇斯底里的发作。为了维护他那摇摇欲坠的小业主地位和分崩离析的家庭,他残酷的虐待工人伙计,甚至六亲不认,将替他劳动了一辈子的老匠人格里戈里赶出家门,共同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伴他也要她自谋生路。有钱时作威作福,独断专行。破产后更加贪婪吝啬,品格低下。物质上破产,精神上也完全垮掉。尽管在这个市侩气十足的人身上还有一点人性的闪光,如他年轻时候在伏尔加河当纤夫,经历了贫困和沉重的生活,是一个生活的斗士与勇士。当他给阿廖沙讲到那时的经历时,露出一种真诚而兴奋的表情。再如他叫阿廖沙识字也体现对阿廖沙的疼爱。但这一切并不能掩盖他整体人性上的残忍与自私。对于外公的种种恶劣行为,阿廖沙是非常讨厌的,尤其是外公无故殴打善良的外婆时,他无比愤怒,报复外公。这种厌恶、愤怒同样也存在于作者心中,通过对阿廖沙反抗外公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以外公为代表的那一类人的蔑视、厌恶、否定,也表达了作者对小市民阶层肮脏、龌龊不良品性的否定。
与对外公那类人的厌恶相反,作者通过对外婆等人的回忆,表达了对以外婆为代表的劳动人民的热爱、崇敬之情。外婆善良慈祥,爱亲人,爱邻居,爱所有的人。她心甘情愿把生活中的一切压力都承担下来而毫无怨言。生活的困苦、丈夫的殴打、儿子的溺亡……都熄灭不了她内心深处的仁爱之光。她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与诗意的劳动妇女,她能歌善舞,善于讲形形色色的传说、童话、民间故事。她还是一个勇敢的人,作坊起火时,所有的人都惊慌失措,只有她冲进火海,抢出水桶大小的一桶硫酸盐。因此,尽管她有对恶势力顺从忍耐,对上帝盲目信仰的缺点,这并不影响她整体人性上的光辉。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⑵ 找一篇爷爷奶奶童年的故事的作文
爷爷是个早年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他白发如银,满脸红光,好说爱笑,不讲穿戴,是个地地道道的乐天派,更是个节约迷。
他常说:“勤俭节约是治国治家的大计,也是做人的根本。”他的节约可真是时时事事、点点滴滴,简直让人觉得他有点小气抠门。
就说吃吧,他从来不让人掉一粒米,一块馍。谁将饭菜掉在饭桌上,他都要严肃地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粮食是农民辛勤劳动换来的,必须捡起来吃了。”
吃菜他也不让把菜汤倒掉,总是冲上开水当汤喝,还给他的汤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多味复合冲剂。
奶奶是五十年代参加工作的医务人员,爷爷说当年的孩子们都叫她白脸阿姨。现在奶奶仍然是面庞白净,头发黑亮,很精神。奶奶人勤快,心善良,讲究穿衣,吃饭单调,是个地地道道的吃面奶奶。一日三餐,只要有面吃她就心满意足了。奶奶吃面特别简单,不管是拉面、擀面、擦面、拨面,只要放上西红柿酱就是好面,不用炒菜下饭,吃得有滋有味,即使剩下的面也照吃不误,还说热热再吃的面和回锅肉一样,更香。
对奶奶来说,吃饭没面不行,记得有一次二姑请我们吃烤鸭,要了一桌好菜,奶奶说:“这菜油不大对口味。”最后还是给她专门要了一碗面条,才算吃饭,弄得大家哄堂大笑,奶奶却说各人有各人的吃法,谁也不能强加于人嘛!由于爷爷奶奶的特殊表现,我给他们起了个名号:“节约爷爷”和“吃面奶奶”。
⑶ 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300字作文
走近童年的时光“奶奶!
我要吃糖嘛!
”“乖,回家就吃饭了,吃糖,饭就吃不下喽!
”“不嘛!
我就要吃!
”……回想起小时候的那一段时光,心中老是涩涩的。我有一大半的童年时光都是在奶奶家里度过,父母闹离婚的是就像卷成一团的蜘蛛丝,黏在心口,让我喘不过气。爷爷说爸爸妈妈老师吵架,一生气就丢筷子丢碗的,家中乱的像个旧鸡窝似的。这种环境,小孩子住不得,所以非要把我接到奶奶家。然而那一段时光,便构成了我最美好的回忆……我和奶奶从来睡一张床。奶奶家的老钢丝床上面铺着大绒被,整整齐齐摆着两个大茶叶枕头,我还记得有一个是漏了茶叶的,那是我发脾气的时候,生奶奶的气把那一个枕头给剪了。但奶奶为此抱着我哭了一下午,说的是我从小就没人疼没人爱,要发脾气就冲着奶奶去吧,我懵懵懂懂地被奶奶抱在怀里,听着奶奶说着,嘴上一定抱怨着什么……那整整两年时间,我没上幼儿园;没去看过爸爸妈妈,和奶奶两人一起。奶奶带着我去打拳;去跳舞,在刚露出鱼肚的时候上茶馆字,生活就似那座老茶馆子对面的老榕树,淡淡、透明的清爽而欢快的感觉……那古老的旧巷子,水泥色的砖瓦房,茶店子下面停发的自行车,还有那起着三轮车,边喊边叫卖荷叶粑的老爷爷,一切就像梦幻一般融入我的生活中,直到它又如同闪电般的消失……时间就如同漂浮的云,如长长地钩子,勾走了我所有的烦恼与忧愁。奶奶老了,我长大了,两年时光就如同爷爷的那套太极拳,一溜烟的时间就没了。奶奶的面容显得那么枯干,她那明亮的双眸就被厚重的眼皮沉甸甸地包裹着,眼角就像两条小鱼,头上的白发就像浮云,她那瘦小的身子,像背了什么担子;驼得似一只猴子。但奶奶在我心中依然那么美,她那幸福的笑容就如同一束闪光照亮了我的双眸。清晨起床,奶奶总在我的身边,牵着奶奶的手,就似一种约定,一种永恒的约定……但不久后,“妈妈”两个字又如同茶杯里的茶叶,无声的飘了起来,那么陌生。妈妈要我离开奶奶,离开这老房子的宁静,离开那家生意兴隆的茶馆子……当我重新走近我那段童年时光,记忆更深的只有那段与奶奶的时光,其他什么父母的离婚、家庭的变动,甚至我深爱的奶奶的去世,都变得不重要的,因为我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动力,因为我们有一个永恒的约定。
⑷ 父母爷爷奶奶的童年的作文
父亲的童年
我的童年是无忧无虑、多姿多彩的,那父亲的童年又是怎样的呢?我怀着好奇心“采访”了爸爸。
爸爸说,他的童年并不像我这么快乐。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家户户都造起了楼房,开起了小轿车,冰箱、彩电等家具更是应有尽有。
而爸爸小时候住的则都是平房,外出都是步行的,连自行车都很少见,更别说小轿车了。那时整个村就只有一台黑白电视机,每天晚饭后人们都会从自个儿家搬着凳子到大会堂看电视,当然也少不了爸爸。
既然是孩子,那肯定也少不了玩游戏吧!像我90后的孩子玩的都是“洋玩具”,比如:游戏机、芭比娃娃、遥控赛车……我想玩什么,父母都会满足我。
而70年代的爸爸经常玩的游戏就是———拍烟盒。玩法是:每个小伙伴都拿出一个自己拾来的烟盒,斜着对折一下,成一个近似的三角形(因为当时的烟盒不是很硬,所以很好折)放在地上,每个人都有一次机会拍任何一个烟盒,如果谁把那个烟盒拍“翻身”,谁就赢了,就能将这个烟盒拿走。当时的烟盒都是爸爸和他的伙伴们从大街上拾来的。他们有时还屁颠屁颠地跟在那些经常抽烟的大人身后,等待他们将要扔下的空烟盒。那种乐趣一定很美妙吧!爸爸小时候可不止这一款游戏,还有:滚铁环、玩弹珠等各种好玩有趣的游戏。
与爸爸的童年比起来,我的童年太幸福,太美好了。听了爸爸的讲述后,我更加懂得了要好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可以吗,嘻嘻`(*∩_∩*)′,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
⑸ 童年的记忆作文300字
童年的记忆作文
童年是树上的蝉,童年是水中的蛙,童年是牧笛的歌,每个人都有自己幸福美好的童年。
冬天到了,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我不禁想起小时候与小伙伴们堆雪人、打雪仗的美好的童年。有人觉得长大了,童年已经不会再回来了,可我并不这么认为。我总觉得在这个雪天,我能够找回自己的童年。
雪停了,我出去找和我同龄的朋友玩。我问他们出去玩不玩打雪仗,可是,我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同我一起玩打雪仗的,并且都说:“这种游戏是小孩子玩的,我们现在已经在玩电脑了。”
我好不容易才约了一个同我一起玩的小林,我们两个在学校的操场上堆起了雪人。人长大了堆起雪人也确实快了不少,不一会我们两个就把雪人堆好了。我看着我们堆好的雪人,仿佛又找回了我童年的记忆。
小时候,每逢下雪爷爷奶奶就领我到操场上堆雪人,我把把雪弄成一个小圆球,把小圆球在地上滚来滚去,滚啊滚!不一会儿雪人的身体就弄好了,接下来拿一个萝卜插在脸的正中央,再拿一张黑纸弄成两个黑圈纸片贴在脸部上方,雪人的脸也好了。然后拿两根没切过的芹菜插在身体的两边做成衣服,就这样整个雪人就完成了。回到家以后,天已经黑了,爷爷奶奶回来了,他们手里拿着蛋糕,我才想起今天是自己的生日,我坐在桌前,桌上摆着蛋糕和几根蜡烛。我许了愿,爷爷奶奶问:“梦迪,你许了什么愿望?”我认真地说:“我想找回童年。”
爷爷奶奶有些惊讶,微笑着说:“我们来帮你实现这个愿望吧!”于是,我们就来到院子里,借着月光玩起打雪仗来了。我们都有被砸中过,可是我们都很快乐。
因为,不仅我找回了童年,同时,爷爷奶奶也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
⑹ 爷爷奶奶的童年作文200
在我爷爷小的时候,日本人就到了他们生活的地方。当时我爷爷还是一个小婴儿,很会哭。太奶奶怕爷爷的哭声会引来日本人,使大家有生命危险。只能忍痛割爱,把爷爷扔在围墙后面。
当日本人来时,爷爷开始号啕大哭,幸好爷爷福大命大,没有被发现。在那个时候,世界上充满了硝烟,而我们现在,去生活在宁静又和平的世界上。在我吃饭的时候,奶奶也一定要我把饭粒吃完。
记得有一次,我在奶奶家吃饭,就是因为在饭前已经吃了许多零食,在吃饭的时候,这儿也不想吃,那儿也不想吃,结果饭剩下了很多。奶奶就对我说:“不要浪费米饭,我们小时候没有饭吃,只能啃树皮,吃树叶,有一颗糖就会十分开心,而你们现在有饭吃了,去不吃,这太浪费了。”是啊!
每一颗米饭上都有许许多多的汗水,那些米饭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的劳动换来的。在李绅的《悯农》中就能知道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听完了奶奶说的这些话,我立马把饭全部给吃完了。
现在的年代和以前的年代差距已经有很多了变化也有了许多,以前的那些又低又矮的茅草屋,现在变成了用一块块砖头砌成的别墅和楼房;以前的那些小店,现在变成了又高又大的超市,那儿十分繁华。
现在我们还有了美丽的瓜渚胡,一到晚上,就会有音乐喷泉,还有五光十色,五颜六色的小灯泡;在以前还没有电视,电脑等那些先进的科技,而我们一生出来就有了,所以我们是生长在温室中的花儿。
⑺ 三年级上册作文《有趣的童年》200个字
有一次,爸爸妈妈带我去奶奶家,我第一次看见粽子是包出来的,原来还以为是和水果一样从树上长出来的呢!
一个个小巧的粽子从奶奶的手中滚出来,我再也忍不住了,学奶奶的样子包了起来。一会儿把粽叶卷成一卷卷的,一会儿学奶奶把一把一把的大米和红枣放进去,然后一点点包起来......
包完后,我总是觉得我包得不太对,于是就问奶奶:“奶奶,我包的对不对呀?”奶奶回了一句:“小孩子,包什么粽子?一边玩去!”可是我一再追问,奶奶终于不耐烦了,接过我“四不像”的粽子(好作文尽在第一范文网),皱了皱眉头,一打开,奶奶叫了一下:“啊!你这粽子包的什么呀?粽子里全是大红枣!”“什么?”我不是放了米了吗?我上前一看,原来米全从里面流掉了。
第二次,我吸取了教训,不让米流出来,于是我包了一层又一层的粽叶,这儿一片那一片,终于,米不流了。我也很满足了。
我把我的“杰作”放到了奶奶包的粽子堆里,奶奶竟然没有发现!
晚上,奶奶把粽子蒸熟了,一股粽子香飘了出来,我要动筷子了,可是爸爸拦住了我,说:“要先给老人。”于是来了一个“大”粽子给了爷爷,爷爷乐呵呵的,打于了第一层的粽叶,眉头一皱,“怎么还有一层啊?”爷爷扒开了一层又一层的粽叶,最后一个小小的粽子出现在大家面前,我搞了一个粽子的小笑话,让爷爷出个丑。
童年的故事真有趣!
⑻ 爷爷奶奶的童年故事习作400字
今天爷爷奶奶围绕衣食住行给我讲了一个几十年前的故事。
在以前人们都穿着单专调的衣服,一属年四季大家都穿不暖,吃不饱,连穿的衣服都是颜色单调,到处都是补丁的旧衣服。而且,他们一年四季下来连件新衣服都舍不得穿。除非是过年的时候,妈妈才把珍藏好久的新衣服一一发给孩子们。
在平时中大家都吃五谷杂粮,有些家庭每天吃野菜,啃树皮那都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了,这些事情在以前,是常有的。因为,那时的地主经常剥削穷人,所以老百姓翻不了身。
那时候,人们,都住的是土房,并没有什么砖瓦房。谁的都是土炕,铺盖的也是打过补丁的。每天大家都在天不亮就起床,生火做饭,上不起学的孩子都在放羊。或出去,干农活。
反正不管怎么样,现在已是新社会,新国家了。现在的21世纪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也正在飞速发展。上不起学的儿童也越来越少。人们的生活也大大的改变。一座座高楼大厦也在这片繁华的土地上拔地而起。现在又百分之80的人都住上了楼房。
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也将继续流传下去,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强大
⑼ 金色童年(听爷爷奶奶讲自己的童年生活)作文300字
诗歌一首: 故乡门前的老树
就在故居门前不远处
有一颗不知名的老树
在衰老中年年如故
枯了又绿绿了又枯
它的经历我一点不清楚
它的性情我描也描不出
它的叶子飘落我印象中
也只是一片片模糊
可在告别家乡的那天
我忽然注意到了这老树
它仿佛呆呆的望着我
一面招手一面默默祝福
可别了 我当时不愿回顾
它也不曾说再见不曾哭
不曾对我一声声叮咛嘱咐
别了 它不曾送我一步
就这样带走了它的痛苦
带走了它深情的祝福
可是 我后来才知道
也带走了我对它的思念无数
每当我寂寞的时候
总要想起这老树
想起我不知忧虑的童年
就一直为它的绿荫庇护
这沉默的老树饱含着多少沉默的痛苦
但却是我记忆中的一份财富
它时常安慰我 不让我孤独
还时常给我力量和鼓舞
文章一篇: 家门前有三棵梧桐树,听爷爷说是奶奶嫁过来时他亲手栽的,现在爷爷奶奶都已经快要到八十了,已从当初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变成了步履蹒跚的老年人了,门前的梧桐也由当初细矮的小树长成了粗壮的大树了.门前的老树见证了爷爷奶奶的爱情,见证了我的成长,见证了爷爷奶奶对我的疼爱.比起我的一些女同学,我是很幸福的了,因为爷爷奶奶并不重男轻女.
在我小时候,爷爷在树上给我做秋千让我荡着玩,教我认识了在树上安家的各样各样的鸟儿,我还见过啄木鸟和猫头鹰,这些都是很少见的,因为都被一些打鸟的人给打光了,这些人真够可恶的.夏天的晚上,奶奶会带着我在树下讲故事给我听,到我懂事的时候,奶奶讲的最多的是农村妇女的命运,叫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后要到大城市去,奶奶的话是质朴的,从小到大奶奶一直对我说的一句话是:农村妇女没知识可怜,你一定要好好学习.现在当我到外面上大学时奶奶还会说这话.
门前的老树让我知道了年轮的转换,时间的流逝.当它们开始吐绿芽时,我就知道春天来了,到夏天,老树就会绿成一片荫,结出许多小绿球.当树叶开始变黄飘落时,秋天到了,这时会有许多向蒲公英一样的东西从小茸球上裂开飘到你的脸上脖颈里,撩的人痒痒的.特别是深秋初冬时,树枝上只有几片枯叶在摇曳了,加上傍晚远处的夕阳看上去就像是挂在树叉间,使人总会有一番伤感的情怀,不禁会想到李商隐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⑽ 用第三人称写奶奶的童年趣事,一件事
例文1: 给小鸡“接生”
每当奶奶看见鸡蛋,就会想起童年生活中的一件傻事。
那是六年前的事了,奶奶刚上幼儿园。有一天,奶奶看见家中的一只老母鸡孵的蛋快出小鸡了,便蹲在那里看。“咯咯咯……”老母鸡出去找食吃了。忽然,一只鸡蛋微微颤动,奶奶知道小鸡快诞生了,赶忙靠近一点。这时,蛋壳上出现了一条细缝,小鸡在啄壳。蛋壳破了,从里面露出一个小黄嘴。
“ 小鸡出来了1”奶奶高兴极了,拍着手叫起来。小鸡差不多用了二十多分钟才从壳中爬出来。小鸡出壳时,半身在壳内,半身在壳外,不知它有多难受啊!奶奶得想个办法来帮帮它们。
奶奶眼珠子骨碌一转,想出一个“好”主意来:给小鸡接生。奶奶连忙搬来一张小板凳在鸡窝前坐下,奶奶把一只带有余热的鸡蛋拿起,把蛋壳磕破,轻轻剥开,一只毛还未干的闭着眼睛的小鸡出生了,它“吱吱”地叫着,好象在感谢奶奶帮它早点来到世上。
奶奶又拿起一只来剥壳。当奶奶剥到第三只的时候,找食的母鸡回来了,它看见奶奶在“伤害”它的小宝宝,马上竖起羽毛向奶奶冲来,还琢了奶奶一口。这一下可把奶奶吓哭了,奶奶哭着去找奶奶的妈妈。
奶奶的奶奶的妈妈闻声从厨房里走了出来,看见奶奶这个样子,忙问:“媛媛,怎么了?”奶奶一边试泪,以便把奶奶帮助小鸡而被母鸡琢的事说给奶奶的妈妈听。
奶奶奶奶的妈妈听了,差点笑弯了腰,她边笑边用食指点了一下奶奶的脑门:“傻孩子,既然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出壳的,你怎么能帮它破壳,让它早出生呢?这样它会死的。”奶奶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过了些时候奶奶再去看那些小鸡,自己出壳的都活蹦乱跳的,被奶奶破壳的那几只都耷拉着头,无精打采地样子,快要死了。奶奶后悔极了,都怪自己自作聪明,但是这世上是没有后悔药可吃的,为此,奶奶还哭了许久。
现在,奶奶回忆起为小鸡“接生”的傻事,常常鞭策奶奶学习,激发奶奶更大的求知欲望,因为奶奶知道,这个世界的奥秘实在是太多了,无知会做出许多违背规律的傻事、蠢事。
例文2 童 年 趣 事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快乐童年。在奶奶四岁那年的夏天,奶奶家来了一位新成员——猫。那洁白的绒毛,宝石蓝的大眼睛,小巧玲珑的鼻子和大大的嘴,好看极了!唯一的不足就是它的胡子太长。奶奶想帮它剪一剪。于是,奶奶拿起剪刀,刚要剪,又马上停了下来。奶奶认真地想了想:“奶奶要是把小猫的胡子剪坏了怎么办?奶奶先画个设计图吧!”说干就干。奶奶拿出笔和纸仔细的画起来。一会儿,奶奶的妈妈端着一盘水果过来,亲切地说:“婧婧,天气热,多吃点儿水果。”奶奶虽然听见了,可是帮小猫剪胡子的决心使奶奶不得不继续画下去。奶奶的妈妈走过来,一边摸着奶奶的头一边问:“你在干什么呢?”奶奶自豪地说:“奶奶要给小猫剪胡子,现在奶奶正画设计图呢!”奶奶的妈妈笑了起来,和蔼的说:“猫的胡子不能剪!”“为什么呀?”奶奶好奇的问。“因为,猫的胡子是用来测量宽度的,以便于自己的身体安全通过任何地方。”“哦——。”奶奶恍然大悟。
果实累累的秋天过去了,大雪纷飞的冬天过去了,万物复苏的春天过去了,骄阳似火的夏天又来了。四岁那年的夏天的事却一去不复还了。奶奶现在回忆起给猫剪胡子的傻事奶奶也不会再做了。可奶奶是多么怀念奶奶幼儿时的快乐生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