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作文大全 > 缩写作文500字

缩写作文500字

发布时间:2020-12-21 06:55:24

『壹』 小狼小狼简写作文500字

暑假里,我阅读了《小狼小狼》这本书。它讲述了一匹蒙古小狼一生的传奇,描写了30多年前,一个北京知青陈阵在内蒙古额仑草原与自己心爱的小狼共同度过的几年难忘时光,并与小狼结下了生死之交。在作者笔下,狼代表的是“自由、独立、强悍、不屈不挠”的精神。
书中描写的小狼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很喜欢这句话:狼可杀,可拜,但不可养。小狼为了追求自由,失去了生命。小狼对自由的渴求,正代表了蒙古民族狼图腾的精神,这也正是最让我感动的。
在读这本书之前,狼在我眼中代表的是凶残、狡猾的冷血动物。可看完了这本书,我完全改变了我的看法,对小狼由衷地佩服和喜爱,佩服它的坚强、独立和忠诚;喜爱它的顽皮、聪明和可爱。当我读到小狼因为它对自由的渴求,因为它的倔强而失去生命的时候,我也禁不住潸然泪下。书中的几十个我们难以想像的神秘的狼故事一气呵成,像精灵一样的草原小狼被作者描写得活灵活现,好像随时随地能从书中跃然而出:小狼吃饭的时候你可不能摸它,否则你的手指就成了它的美食;小狼有一个橡皮肚子,会把所有可吃的东西都吃了;小狼学习嗥叫的过程,是那么可爱,那么执着。可爱的小狼,顽皮的小狼、倔强的小狼,聪明的小狼,可怕的小狼……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太多太多要向小狼学习的地方。我们要像书中的草原小狼一样,培养更多的坚强独立的精神;更多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让我们的心灵因此变得更加坚强,未来的人生必将更加精彩!

『贰』 西游记大闹天宫缩写500字作文

花果山带领群猴操练武艺的猴王因无称心的武器,便去东海龙宫借宝。龙王许诺,如果猴王能拿动龙宫的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就奉送给他。但当猴王拔走宝物之后,龙王又反悔,并去天宫告状。 玉帝采纳了太白金星的主张,诱骗猴王上天,封他为弼马温,将他软禁起来。猴王知道受骗后,一怒之下,返回花果山,竖起“齐天大圣”的旗帜,与天宫分庭抗礼。玉帝发怒,命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捉拿猴王,结果被猴王打得大败而归。玉帝又接受金星的献策,假意封猴王为“齐天大圣”,命他在天宫掌管蟠桃园。 一日,猴王得知王母娘娘设蟠桃宴,请了各路神仙,唯独没有请他。猴王火冒三丈,大闹瑶池,打得杯盘狼藉,他独自开怀痛饮,又吃了太上老君的九转金丹,收罗了所有酒菜瓜果,回花果山与众猴摆开了神仙酒会。玉帝暴怒,倾天宫之兵将,捉拿猴王。交战中猴王中了太上老君的暗算,不幸被擒。老君将他送进炼丹炉,结果不但没有烧死,反使猴王更加神力无比。于是猴王奋起反击,把天宫打得落花流水,吓得玉帝狼狈逃跑,与《西游记》中的描写不同,大闹天宫之后的孙悟空回到花果山,跟孩儿们过起了幸福的生活,这点修改更加体现了对孙悟空反抗精神的肯定。 影片公映后,其影响一直延续了几代中国人。由于对影片的刻骨铭心,在这之后根据《西游记》改编的许多动画影片都没有达到甚至是接近 《大闹天宫》的影响力,有的甚至因为珠玉在前而遭到非议。 对于许多人来说,《大闹天宫》已经成为一种情结。对中国的动画电影而言,恐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闹天宫》都将是一座无法超越的标志性建筑。浙版西游记花果山的两魔王青灵和翩翩因争夺一颗共同修炼的“慧丹”打斗起来,不慎,慧丹掉入一石之中。石头轰然迸裂,惊天动地,化出一灵敏聪慧的小石猴,青灵翩翩眼见修炼成果化为乌有,生出一只小石猴,便与石猴结拜,兄妹相称。 石猴灵敏机智,被猴王收为养子。不多时,一场山洪灾害导致猴王和众多小猴丧命,石猴虽然带领众猴逃进水帘洞,但死亡的阴影始终笼罩着他,为寻长生不老之仙方,石猴独自驾筏,漂洋过海,终于拜得菩提老祖为师,祖师为他取名孙悟空。从此悟空参禅悟道,学习武艺,掌握了七十二般变化的本领。学成归来,在花果山当起了“美猴王”,他从东海龙宫“盗”得定海神针,又去阴曹地府,把猴属名字从生死簿上勾销。东海龙王和阎王表奏玉帝,请伏妖猴。玉帝采纳太白金星的建议,召孙悟空上天宫当了专管养马的弼马温。青灵恼怒天庭抢走石猴,从中作梗,悟空心高气傲不屑做弼马温,他打出天门,返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玉帝恼怒,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美猴王连败巨灵神、哪吒二将。孙悟空又被请上天管理蟠桃园。猴性使然,他偷吃了蟠桃,搅闹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盗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逃离天宫。玉帝又派天兵捉拿。孙悟空与二郎神赌法斗战,不分胜负。太上老君用暗器击中孙悟空,猴王被擒。经刀砍斧剁,火烧雷击,丹炉锻炼,孙悟空毫发无伤。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叁』 水浒传缩写500字(一篇)

1、
第三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了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恰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稍只一拳,打得眼眶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采帛铺的,红的黑的绛的,都滚将出来。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是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何叫俺讨饶,洒家却不饶你!”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下,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掸不得。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
507字

2、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次日,众泼皮商量,凑些钱物,买了十瓶酒,牵了一个猪,来请智深。都在廨宇内安排了,请鲁智深居中坐了。两边一带,坐定那二三十泼皮饮酒。智深道:“什么道理,叫你众人们坏钞。众人道:“我们有福,今日得师父在这里,与我等众人做主。”智深大喜。吃到半酣里,也有唱的,也有说的,也有拍手的,也有笑的。正在那里喧哄,只听得门外老鸦哇哇的叫。众人有扣齿的,齐道:“赤口上天,白舌入地。”智深道:“你们做什么鸟乱?”众人道:“老鸦叫,怕有口舌。”智深道:“那里取这话!”那种地道人笑道:“墙角边绿杨树上,新添了一个老鸦巢。每日只聒到晚。”众人道:“把梯子去上面拆了那巢便了。”有几个道:“我们便去。”智深也乘着酒兴,都到外面看时,果然绿杨树上一个老鸦巢。众人道:“把梯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净。”李四便道:“我与你盘上去,不要梯子。”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智深道:“打甚鸟紧。明日都看洒家演武使器械。”众泼皮当晚各自散了。
492字

3、
第二十三回 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
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稍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听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稍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紥,早没了气力。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515字

4、
第二十四回 王婆贪贿说风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
武大买了些酒肉果品归来,放在厨下,走下楼来,叫道:“大嫂,你下来安排。”那妇人应道:“你看那不晓事的!叔叔在这里坐地,却教我撇了下来。”武松道:“嫂嫂请自便。”那妇人道:“何不去叫间壁王干娘安排便了?只是这般不见便!”武大自去央了间壁王婆,安排端正了,都搬上楼来,摆在卓子上。无非是些鱼肉果菜之类。随即烫酒上来。武大叫妇人坐了主位,武松对席,武大打横。三个人坐下。武大筛酒在各人面前。那妇人拿起酒来道:“叔叔休怪,没甚管待,请酒一杯。”武松道:“感谢嫂嫂,休这般说。”武大只顾上下筛酒烫酒,那里来管别事。那妇人笑容可掬,满口儿叫:“叔叔,怎地鱼和肉也不吃一块儿?”拣好的递将过来。武松是个直性的汉子,只把做亲嫂嫂相待。谁知那妇人是个使女出身,惯会小意儿。亦不想那妇人一片引人的心。武大又是个善弱的人,那里会管待人。那妇人吃了几杯酒,一双眼只看着武松的身上。武松吃他看不过,只低了头,不恁么理会。。当日吃了十数杯酒,武松便起身。武大道:“二哥,再吃几杯了去。”武松道:“只好恁地,却又来望哥哥。”都送下楼来。那妇人道:“叔叔是必搬来家里住。若是叔叔不搬来时,教我两口儿也吃别人笑话。亲兄弟难比别人。大哥,你便打点一间房屋,请叔叔来家里过活,休教邻舍街坊道个不是。”
511字

5、
第三十一回 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武行者夜走蜈蚣岭
张团练道:“这一夜四个对付他一个,有什么不了。再有几个性命也没了。”蒋门神道:“小人也分付徒弟来。只教就那里下手,结果了快来回报。”武松听了,心头那把无明业火高三千丈,冲破了青天。右手持刀,左手义开五指,抢入楼中。只见三五枝画烛高明,一两处月光射入,楼上甚是明朗。面前酒器,皆不曾收。蒋门神坐在交椅上,见是武松,吃了一惊,把这心肝五脏都提在九霄云外。说时迟,那时快。蒋门神急待挣紥时,武松早落一刀,劈脸剁着,和那交椅都砍翻了。武松便转身回过刀来。那张都监方才伸得脚动,被武松当时一刀,齐耳根连脖子砍着,扑地倒在楼板上。两个都在挣命。这张团练终是个武官出身,虽然酒醉,还有些气力。见剁翻了两个,料道走不迭,便提起一把交椅轮将来。武松早接个住,就势只一推。休说张团练酒后,便清醒白醒时,也近不得武松神力,扑地望后便倒了。武松赶入去,一刀先剁下头来。蒋门神有力,挣得起来。武松左脚早起,翻筋斗踢一脚,按住也割了头。转身来,把张都监也割了头。见卓子上有酒有肉。武松拿起酒钟子,一饮而尽。连吃了三四钟,便去死尸身上割下一片衣襟来,蘸着血,去白粉壁上大写下八字道:“杀人者打虎武松也!”把桌子上银酒器皿踏匾了,揣几件在怀里。
500字

6、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林冲走到面前,叫道:“众位拜揖。小人是牢城营差使人,被雪打湿了衣裳,借此火烘一烘,望乞方便。”庄客道:“你自烘便了,何妨得。”林冲烘着身上湿衣服,略有些干,只见火炭边煨着一个瓮儿,里面透出酒香。林冲便道:“小人身边有些碎银子,望烦回些酒吃。”老庄客道:“我们每夜轮流看米囤,如今四更天气正冷,我们这几个吃,尚且不勾,那得回与你。休要指望。”林冲又道:“胡乱只回三五碗与小人御寒。”老庄家道:“你那人休缠,休缠!”林冲闻得酒香,越要吃,说道:“没奈何回些罢。”众庄客道:“好意着你烘衣裳向火,便来要酒吃。去便去,不去时,将来吊在这里。”林冲怒道:“这厮们好无道理!”把手中枪看着块焰焰着的火柴头,望老庄家脸上只一挑将起来,又把枪去火炉里只一搅,那老庄家的髭须焰焰的烧着。众庄客都跳将起来。林冲把枪杆乱打。老庄家先走了,庄家们都动惮不得,被林冲赶打一顿,都走了。林冲道:“都去了,老爷快活吃酒。”土坑上却有两个椰瓢,取一个下来,倾那瓮酒来吃了一会。剩了一半,提了枪,出门便走。一步高,一步低,浪浪跄跄,捉脚不住。走不过一里路,被朔风一掉,随着那山涧边倒了,那里挣得起来。凡醉人一倒,便起不得,醉倒在雪地上。
501字

看,了不起吧,有5篇呢。。

『肆』 摘抄一篇四大名著的作文缩写400到500字

《三国演义》

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1)、温酒斩华雄

忽探子来报:“华雄引铁骑下关,用长竿挑着孙太
守赤帻,来寨前大骂搦战。”绍曰:“谁敢去战?”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曰:“小将愿
往。”绍喜,便著俞涉出马。即时报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众大惊。
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绍急令出战。潘凤手提大斧上马。去不多时,
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众皆失色。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
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
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绍
问何人。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绍问现居何职。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
手。”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
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
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
手?”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
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
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
上。其酒尚温。后人有诗赞之曰:“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云长停盏施英勇,
酒尚温时斩华雄。”

『伍』 帮忙缩写文章,500字左右【在线等】

吸烟的危害,尽人皆知。全世界每年因吸烟死亡达250万人之多。自觉养成不吸烟版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仅权有益于健康,而且也是一种高尚公共卫生道德的体现。

在吸烟时产生的烟雾中,有3000多种有害物质,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焦油和一氧化碳等。尼古丁对维生素C有直接的破坏作用。长期吸烟的人易患慢性气管炎、冠心病,甚至患上肺癌。

在冬天门窗紧闭的环境里,吸烟者吐出来的冷烟雾中,烟焦油和烟碱的含量比吸烟者吸入的热烟含量多1倍,苯并芘多2倍,一氧化碳多4倍,氨多50倍。我国吸烟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吸烟的平均年龄由22.4岁降为19.7岁。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死于吸烟有关疾病的人高达400万,平均每1秒钟就有一个人死于吸烟有关疾病。吸烟已成为严重危害健康、危害人类生存环境、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缩短人类寿命的紧迫问题

众所周知,吸烟正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面对烟草,我们应该做的是:热爱生命,养成良好习惯,远离一切不良嗜好;积极宣传烟草的危害及卫生科普知识,发现同学有不良行为习惯时,及时劝阻。让我们敲醒自己的警钟,拒吸第一支烟,不当新烟民。无烟花季,健康成长!

『陆』 一篇作文有五百字缩写成二百字

例一:
彼岸,灯火阑珊
彼岸,秦桑低绿枝,燕草碧如丝.或可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看那水面清圆,——风荷举,闭上眼睛,便可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昌黎先生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以,朋友们,就让这一切在脑海中联翩,请不要试图去登上彼岸,因为:
美啊,是距离成就了你.

美国阿拉斯加州有一个叫杰普的小镇,旅游业十分繁荣,该镇只有一个景点,就是一个湖心小岛.它的参观方式十分奇特:“游人只准站在岸边眺望,而不可以登
岛旅游.”远远望去,小岛笼罩在一片紫霞中,风吹过,舞蹈起千万藤萝,美极了,让不少游客流连忘返.其实,那只是一座荒芜的小岛,上面长满了野生植物.美
国人用距离造就了它的美丽.
其实美国人如此,我们中国人又何尝不知晓此理呢?
“中庭月色正清朗,无数扬花过影”那张先亦知晓落花须有月色的距离方显隐约之美.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那林和靖亦明白透着黄昏才可欣赏到朦胧之美.
“合掌白莲花未开,隔岸杨柳月如霜”便是那含蓄之美亦须隔着婵娟才越婉约.
彼岸,永远灯火阑珊.
可如果我们试图登上彼岸呢?
两只相爱的刺猬,想要走得更近去欣赏对方,结果却被彼此身上的刺扎得伤痕累累.当距离消减的时候,美也随之消减了.
耶稣得道以后,回乡布道.许多人都从四面八方赶来,成为他忠实的信徒.人们都把他当作高高在上的神之子.可后人有人认出他是木匠的儿子后,众门徒一哄而散.因为失去了距离屏障,人们对美的敬畏也就荡然无存了.
现今有不少人在考据蒙娜丽莎的原型.可我想问,如果人们知道了原型,那蒙娜丽莎的微笑还那么迷人吗?如果人们知道了断臂之因,维纳斯还那么流行吗?如果人们知道了一切,楼兰古国还那么美妙吗?
美啊,是距离造就了你.彼岸,灯火阑珊.

点评:

文章紧扣“美啊,是距离成就了你”这一主题,以美国小镇的事例,以神话寓言和众多古典诗句来论证,可谓材料丰富.可赞的是这些看似零散的材料被作者信手
拈来,井然有序地安排于文中,既为中心论点提供了强有力的论证,又因其诗味浓厚营造出文章古典蕴藉略带神秘的风格.还可赞的是假设、设问、引用的大胆灵活
的运用,使文章生动有起伏;适时的理论总结,每层材料后都不忘扣题,使文章柔和中凸显出一种大气,大势.

『柒』 求缩写自500字的作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五彩斑斓的理想,工人、教师、警察、医生……每一个理想都那么美好,每一个人都是那么执着。为了理想,每个人都努力不懈地去实现,把瑰丽的理想成为现实。
童年的我是多么天真,多么幼稚。而我从来没有想过我的理想是什么。我一天天成长,一天天成熟,开始顾及到我的理想。我很想做一个天文科学家。可是那些大科学家,大多数都住在出名的大城市,而我住在这个不太出名的城镇里,纵有雄心壮志,也很难实现。理想对于我来说,是那么遥远、神秘……
科学家,是一个不平凡的职业。像爱因斯坦、伽利略、牛顿那样的科学家,对科学界有很大的影响。我十分佩服他们,因此,我想做一个天文科学家,在火星上发现生物,观察遥远的星球,到真空的宇宙探索……
我一天天地长大,学的知识一天天多起来。我当然知道做一个天文科学家并不容易,要有很高的学历,有很强的求知欲、想象性,还要有一种不怕困难、失败的精神。 “一个小孩想当天文科学家,未免太天真了吧!”不错,听起来的确很天真,但我深信,“只要有恒心,铁柱磨成针”。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花了不少努力。我购买了《神奇的地球》、《宇宙的奥秘》、《宇宙之迷》……每一本书我都把它读熟透,吸取里面所有的知识。有一次,我从中午开始读书,觉得读了不久,爸爸就叫我下去吃饭了。我十分奇怪,望望屋外面,原来已经是黄昏了。我每天就是这样吸收各个方面的知识,使我的理想与现实不断缩短距离。
我不断在生活中吸取经验、知识。在学习上,我认真听课,积极发言;在表演时,我积极当一个小主持;在辩论时,发表自己的意见、理论……等到长大的时候,我将运用这些知识,争取做一个科学家。
“泉水挑不干,知识学不完”,但只要你肯学,再多的知识你也能学到手。“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就像一条鱼,在广阔的前途海洋里自由自在地游,选择哪一条前途,是由我自己选择的。但在这个前途海洋,不能全无风波,但我充满信心,我有信心冲破各个难关,去追求我的理想,实现我的理想,为祖国争光。

『捌』 孟姜女哭长城缩写500字

那时候秦始皇正徵发八十万民工修筑万里长城。官府到处抓人去当民工,被抓去的人不分白天黑夜地修筑长城,不知累死了多少。
苏州有个书生叫范杞梁,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他不得不四处躲藏。有一天,他逃到了孟家花园,无意中遇到了孟姜女。孟姜女是一个聪明美丽的姑娘,她和父母一起把范杞梁藏了起来。两位老人很喜欢范杞梁,就把孟姜女许配给他作了妻子。
新婚不到三天,范杞梁就被公差抓去修长城了。孟姜女苦苦地等待丈夫归来。半年过去了,范杞梁一点消息也没有。这时已是深秋季节。孟姜女想起丈夫远在北方修长城,一定十分寒冷,就亲手缝制了寒衣,要到万里长城去寻找范杞梁。
一路上,孟姜女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才来到了长城脚下。谁知修长城的民工告诉她,范杞梁已经死了,尸骨被填进了城墙里。听到这个令人心碎的消息,孟姜女一下子昏倒在地,醒来后,她伤心地痛哭起来,只哭得天愁地惨,日月无光。不知哭了多久,忽听得天摇地动般地一声巨响,长城崩塌了几十里,露出了数不清的尸骨。孟姜女咬破手指,把血滴在一具具的尸骨上,她心里暗暗祷告:如果是丈夫的尸骨,血就会渗进骨头,如果不是,血就会流向四方。终于,孟姜女用这种方法找到了范杞梁的尸骨。她抱着这堆白骨,又伤心地痛哭起来。
秦始皇看到孟姜女很美丽,想逼她做妃子。孟姜女假意答应了他,但要求秦始皇先办三件事:请和尚给范杞梁念四十九天经,然后把他好好地埋葬;秦始皇要亲自率文武大臣哭祭范杞梁;埋葬范杞梁后,孟姜女要去游山玩水,三天以后才能成亲。秦始皇只得答应了孟姜女的要求。三件事办完以后,孟姜女把秦始皇痛骂了一顿,然后纵身跳进了波涛滚滚的大海。

『玖』 田螺姑娘的故事缩写500字

从前,在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孤儿,他在村边搭了一间茅屋,一个人独立的生活。他每天早回出晚归的辛苦耕种答,无论谁家遇到了困难,他都会热心地帮助。大家都夸小伙子是个勤劳、善良的孩子。

有一天,小伙子干完活儿回家,在路边看见有一只很大的田螺,出于好奇,他就将这只田螺带回家养在了水缸里。第二天,小伙子干完活儿,回家准备做饭时,却发现热腾腾的饭菜已经在桌上摆好了。接连几天,小伙子干完活儿回到家,都能吃到香喷喷的饭菜。

这天傍晚,小伙子早早地回到家,躲在屋外看屋内,想弄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小伙子只见一位美丽的姑娘从水缸里出来,忙着生火、做饭,不一会儿,屋里就飘出了饭菜的香味。小伙子明白了,原来每天给他做饭的就是这个姑娘啊!

小伙子进屋走向正在做饭的姑娘,问道:“姑娘,你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帮助我呢?”姑娘笑着说:“我就是你带回来的那个田螺啊,你就叫我田螺姑娘吧,我看你每天那么辛苦,却没有饭吃,我想帮帮你。”后来小伙子爱上了田螺姑娘,两人结婚后过上了相亲相爱的幸福生活。

『拾』 读西游记概括缩写作文500字

读西游记概括缩写作文
《西游记》问世近五百年了,我们一代一代读书人读这本书,一代一代读书人研究这本书,我们真正读懂和研究透了这本书吗?没有!因为,我们所能看到的对《西游记》的定论是:一部伟大的浪漫主义的长篇小说。二十世纪初,曾有鲁迅、胡适两位文坛权威对《西游记》做了些点评,结论还是:神魔小说(鲁迅),神话小说(胡适)。“小说”这个定论,就象压了孙悟空五百年的“五行山”,权威们的评论就好似贴在五行山上的“压帖儿”。

难道真的会象《西游记》的作者们所预言的:五百年后才会有“唐僧(寻求解脱自性迷的众生)”揭去“压帖儿”,放出“心猿(‘心愿’的谐音)”孙悟空,“悉发”出“菩提心”来吗?其实,《西游记》的作者们早已用“弼马温”告诉众生:《西游记》就是一篇“笔骂文(‘弼马温’的谐音)”。我们应该认真苦读中国典籍,跳出纯文学的樊篱,真正搞清楚这部以神魔当笔头骂世的“笔骂文”究竟是在骂什么。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地重新解读《西游记》。

百回本《西游记》是读者最多,影响面最广的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自问世以来,由于《西游记》中的主题、作者等谜,引发历代文人墨客不懈探求,但终因人人只为“紫金钵盂”之“人事”,不肯将“紫金钵盂”交给神仙,故不可能尽知其中暗传的“密谛”。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批评一些“三教之徒”,对《西游记》“皆得随宜附会”,指出:“然作者号儒生,此书则实出于游戏,亦非语道”,也无“微言大义”。胡适在《西游记考证》中则称:“全书以诙谐滑稽为宗旨”,是“世界上的一部绝大神话小说”,“是有人的意味的神话”,“《西游记》至多不过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说,神话小说,并没有什么微妙的意思,他至多不过有点爱骂人的玩世主义”。二位大师的高论后来赞同者甚少,但由于二位大师威高言重,后世的探讨者们又缺乏更有说服力论据和论证,故至今《中国文学史》、《辞海》等教科书、辞典中,均以浪漫主义的神话或神魔“小说”给《西游记》盖棺定论了。虽然后来有一些学者提出了合理的观点,但因权威们的定论,这些合理的观点均被视为“牵强附会”的“街谈巷议”之类了。胡适曾提到了《西游记》“是有人的意味”、“有一点爱骂人”和“玩世不恭”,几乎就要走入百回《西游记》中八十一难所形成的“众妙之门”,但毕竟是擦“门”而过,《西游记》还是“弼马温”而不是“笔骂文”,不能“入流”。

如果我们以“汉字六书”为读解方法,感受着生活认真读书,认真深入地研究一下《西游记》中究竟有何“人的意味”,究竟如何用笔来“骂人”,究竟如何“玩世”。如果用《西游记》中已提到的“婴儿之本论”和明代思想家李贽的“童心说”来解读“弼马温”,也许就会发现,《西游记》这篇“笔骂文”原来就是用笔来探讨“人的意味”,来“玩世”,来“骂人”的文章。

既然《西游记》是文章,就应该让其“入流”,不要再给炎黄子孙们留下种种猜谜般的遗憾了。

一、《西游记》中以“人的意味”为主体的思维体系自古三教为儒道佛,九流为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则被列为九流之外,《西游记》的作者们因此而戏称《西游记》是“未入流”的文章。《西游记》中有意写了个“弼马温”,那么怎样将其理解为“笔骂文”,怎样将其视为能“入流”的文章,这篇文章又是入的何“流”呢?要解读此迷,只要仔细分析一下《西游记》的章回结构中“人的意味”是什么?“意味”在中国古代称“意象”,也就是精神现象,“人的意味”就是人生百态中所反映出来的精神现象,“人”就是这个精神现象的“主体”,用这个“主体”去分析百回本《西游记》的篇章结构,就可以解得其中的奥密。

首先,分析第一回至第七回,作者从“心性修持大道生”的一场大闹天宫写到“五行山下定心猿”,就是写“自性迷”的众生之“心”。《西游记》中的天宫是什么?就是众生想入非非的象形的精神世界。“心性”又是什么?就是众生的精神本体,众生的一切行为莫不由此而动,俗称心动才有行动。因此,心性又是相对于众生之肉身的内在之物,《西游记》中有诗曰:“内观不识因无相(第一回)”,即指众生没有外观形象与之对应的内心世界或精神现象所在,书中巧妙地“借”用一只神猴的行为来生动形象地描述这种没有外观形象与之对应的内心世界或精神现象,《西游记》中也有诗曰:“借卵化猴完大道(第一回)”。一场大闹天宫写了七个章回,正象《庄子。内篇》那样,形成了一个以人的内心世界或精神现象为主体的《西游记》“内篇”,这是一个很完整的有“人的意味”的思维体系。第一回写了个山名叫“花果山”,这座山名中的“花”字,其实就是暗指“名”,《老子。第一章》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中的“名”,就是指人的内心世界或精神领域的产物。因为“名”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故中国古代思想家一直将“可名”又“非常名”的“名”,作为中国哲学的一个最基本的命题。

第二,分析第八回至第十四回,作者从“观音奉旨上长安”寻找取经人唐僧写到“心猿归正,六贼无踪”,就是写“自性迷”的众生之“身”。《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什么?就是用“借”的手法来写“性本善”,但却“自性迷”的众生之“身”。六贼是什么?就是“借”指众生的“六欲(眼耳鼻舌身意)”,众生的一切行为莫不因“六欲”所致。故唐僧是“借”指相对于众生的心性的外在之物,《西游记》中有诗曰:“外合明知作有形(第一回)”,即众生的“肉身”所在。观音寻找取经人又是写了七个章回,也正是象《庄子。外篇》那样,写成了一个以“性本善”却“自性迷”的唐僧为“人”这个“主体”的《西游记》“外篇”。在第九回(有的版本为“附录”)虚拟出了一个唐僧的父亲名叫“陈萼”的故事,这与实际事实显然是不相符的,但这个人名中出现的“萼”字,则是暗指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实”,即相对于人的内心世界以外的实物形态的“肉身”。这个“肉身”不是指有真名实姓的具体的某某人,而是“假他名姓配丹成(第一回)”的众生的躯体。这个人名中的“萼”与前七回中的山名中的“花”相对应,正是“花与萼”,即“名与实”,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讨论哲学问题时经常用到的一个最基本的哲学范畴。

第三,分析第十五至第九十八回,作者用了十二组基本上是以“七”为结构的寓言故事来描述神魔争斗,神好乎?魔坏乎?莫可言赏罚也。这正如《庄子》之风格,“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傥,不以畸见之也。”用神魔故事之幻笔和戏笔,描述神魔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鲁迅)”,借此以娱乐、消遣为形式,实则在“游戏中暗传密谛(李贽)”。故此,《西游记》也如同《庄子》,能达到“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能够“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万物,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的社会效应。因此,推论这十二组寓言,正是仿《庄子。杂篇》。在第十五回中又写了一个地名“里社祠”,并解释为“里者,乃一乡里地;社者,乃一社土神。”这是暗指在某一个地方积聚着一些“土神”,这些“土神”很可能是指一群“未入流”的读书人,这些读书人在这里结社聚集干什么呢?当然是讨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至此,有了“名”,有了“实”,又有了个讨论问题的“社”,实际上已经将《西游记》中要讲的“名实论”完完整整地推论出来了。“名实论”正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哲学最基本范畴的命题。

至此可以断言:《西游记》是用神魔故事为表达形式,借用古代老庄学派的思维模式,形成了一个完整、系统的思维体系,其真实内容是,通过这个完整、系统的思维体系来讨论“名与实”的辨证关系问题,并对中国古代三教九流思想进行批判地继承,以达到让后人在欣赏神魔故事的“游戏”中,不断“悉发菩提心(第一百回)”的目的,而绝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小说,更不是宣扬什么三教九流。因此,《西游记》这个“弼马温”应该解读成“笔骂文”,应该入老庄学派之流。这里有个问题要加以说明:老子、孔子、庄子、孟子等都只是古代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既是“萼”,又是“花”,但更多的是他们留给我们的系统思维方法,而不应该将他们的思想定格为什么三教九流,并拜为教主。将他们拜为教主,只是无知的后人创作的恶作剧,《西游记》故事中用调侃的手法一再强调了这点。搞清楚了这些,我们就不要再在《西游记》中去考证什么“金丹大道”、“佛老之理”了,而应该在“花与萼”、“名与实”中去探讨真正的“有人的意味”的主体性哲学问题。

(注:有学者考证《庄子》古本为二十八篇,均以七篇一组,《内篇》、《外篇》各为七章,其余的为《杂篇》,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后人增补过的《庄子》)。

二、要重新审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想除了用百回本《西游记》的章回结构以及其中有“人的意味”的精神现象来证明《西游记》不仅仅是神魔小说,而是与《庄子》相类似的“大卮言、大重言、大寓言”外,我们还可以用考古法则,即用最接近《西游记》问世时代的评论文章,以及《西游记》的作者们的观点来点评其为何书。

俗语常言中,暗藏天机;戏谑笑谈处,显露心法。古人所不敢道者,真君道之;古人所不敢泄者,真君泄之。一章一篇,皆从身体力行处写来;一辞一意,俱在真履实践中发出。其造化枢纽,修真窍妙,无不详明且备。……自悟一子陈先生《真诠》一出,诸伪显然,数百年埋没之《西游》,至此方得释然矣。但其解虽精,其理虽明,而于次第之间,仍未贯通,使当年原旨,不能尽彰,未克尽美而未尽善耳。(《西游原旨叙》)。

清代的点评家大多称《西游记》为“参禅修道”的奇书,具有代表性的人有悟一子陈士斌、悟元子刘一明、张书绅等。刘一明,号悟元子,著有《西游原旨叙》一书,他把《西游记》看作一部深奥的谈禅讲道的奇书。张书绅在《新说西游记总批》中则将《西游记》点评为儒学经典《大学》。当然,这都是未真正解得《西游记》之密谛的可笑之谈。但是,刘一清在书中对《西游记》质疑道:“怪怪者,在儒可成圣,在释可成佛,在道可成仙。”很显然,《西游记》为什么会与三教合,悟元子也未悟到其所以然。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都认为《西游记》决不仅仅是小说。我们可以再往明代求索。

故以大道观,皆非所宜有矣。以天地之大观,何所不有哉?故以彼见非者,非也;以我见非者,非也。人非人之非者,非非人之非;人之非者,又与非者也。是故必兼存之后可。于是兼存焉,而或者乃示以信。“

文不幻不文,幻不极不幻。是知天下极幻之事,乃极真之事;极幻之理,乃极真之理。故言真不如言幻,言佛不如言魔。魔非他,即我也。我化为怫,未佛皆魔。魔与佛力齐而位逼,丝发之微,关头匪细。摧挫之极,心性不惊。此《西游》之所以作也。说者以为寓五行生克之理,玄门修炼之道。余谓三教已括于一部,能读是书者,于其变化横生之处引而伸之,何境不通?何道不洽?而必问玄机于玉椟,探禅蕴于龙藏,乃始有得于心也哉?至于文章之妙,《西游》、《水游》实并驰中原。今日雕空凿影,画脂镂冰,呕心沥血,断数茎髭而不得惊人只字者,何如此书驾虚游刃,洋洋纚纚数百万言,而不复一境,不离本宗;日见闻之,厌饫不起;日诵读之,颖悟自开也!故闲居之士,不可一日无此书。

明代也有点评《西游记》的,具有代表性的人有李贽、谢肇淛等。明代的大思想家李贽,号卓吾,著有《西游记总批》一书,他把《西游记》看成“决不是以单纯的娱乐、消遣为宗旨,而是在游戏中暗传密缔”的文章。我们读一读李贽的《焚书》、《藏书》等,就能感觉得到理同途殊。《西游记》写了孙悟空这个心性,《焚书。解经文》则有:“以为吾之真心如太虚空”之论;《西游记》写了唐僧这个“自性迷”的众生之身,《焚书。解经文》则有:“既以妄色妄想相交杂而为身”之谈。二者观点妙合也!谢肇制则称:“《西游记》……以猿为心之神,以猪为心之驰,其始之放纵”,言明人自由放纵的本能与社会必然会加以约束之间的矛盾,“盖亦求放心之喻”。也未将《西游记》仅仅界定为小说。

再品味《西游记》作者们在《西游记》中的300首诗(词),更能说明他们创作《西游记》的良苦用心,他们决不仅仅是为了写一部小说,而是为了求得“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西游记》第一百回)。《西游记》的作者们既不崇儒,也不媚道,更不信佛,但是对于儒佛道三教的实际存在也并不排斥,而是主张三教合一,九流交融,在扬弃中共同发展。写儒佛道三教只是“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第一回)”。

至此,应该将《西游记》定义为:是以神魔故事为表现形式来讨论中国人的精神现象,由用(心)求体(身),剖析众生之心以求知国人行为的哲学启蒙教科书,即在中国封建社会焚书坑儒的文化厄史中,扭曲了表现手法的,有中国特色的精神现象学。

三、《西游记》研究需要官方重视和文史哲三学合力《西游记》这部东方的“精神现象学”比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早问世270多年,却被压在我们精神世界的“五行山”下,还要贴上“压帖儿”,真可谓藏在深山人不知。可叹啊!马克思曾称“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起源和秘密(马克思:《黑格尔辩证法和哲学一般的批判》)”。有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就有了系统的西方哲学;我们重新解读《西游记》后,能否建立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哲学体系呢?当然,这需要中国学界文史哲三家合力探究,方可有成。

我们的报告文学家写《歌德巴赫猜想》,不就是因为这是有中国人解出了外国先人设下的谜吗!那么,中国人的祖先在《西游记》中设下的谜,我们的报告文学家是否也应该写出些什么猜想来呢?

我们中国的祖先设在《西游记》中的种种哑谜,被我们这些不负责任的后人不认真读书,不详究本原,还没有找出其中最根本的“中国精神”来,就牵强附会,胡批乱判。《西游记》中重言最多的是故事就是:唐僧总是到了要被妖怪吃掉的时候,才会喊“悟空救我!”我们都会唱的《国歌》中也有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这就是“中国精神”,这就是中国人最根本的精神。虽然大多数中国人现在过上了神仙般的日子,但人们的思维紊乱,身康心衰,道德败坏,诚信灭失,麻将声四起,黄赌毒泛滥,人人崇拜“孔方兄”,社会对哲学的态度可以用“冷漠”二字概括。

《西游记》中连猴都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的基本道德准则,我们现代人怎么能忘了?我们的政府如何为政?我们应该清醒,中国人不要总是“到了最危急的时候”,才“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义勇军进行曲》)”。

阅读全文

与缩写作文500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