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用“孝”字帮我写400至600的作文
孝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和文化,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中华儿女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有责任和义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并让它熠熠生辉,发扬光大,让这些文明美德伴随我们成长。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十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在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人就是我的父母。是他们孕育了我,让我来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如果我是一条自由自在的鱼儿,那父母就是无边无际的大海;如果我是翱翔在蓝天白云之间的雏鹰,那父母就是湛蓝深远的天空;如果我是一朵含苞待放的牵牛花,那父母就是我茁壮成长中不可缺少的木杆;如果我是一只无拘无束的斑马,那父母就是我赖以生存的大草原。
父母总是为我们操劳着,当父母赶不上你的步伐时,记得牵着父母的手,一起走!就像…那是他们为你操劳着一样。就像…那时他们牢牢地牵着你的手一样。
爸爸妈妈总是日夜陪伴在我的身边,不论多大的事他们总会保护着我。当我长大之后,一定也要多多陪伴在爸爸妈妈的身边。就像…那时他们日日夜夜陪伴在我的身边一样。
当父母有一天和你起了争执,请你不要和父母顶嘴,用心地与你的爸爸、妈妈沟通。就像…那时他们用心教导着你一样。
让慈孝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贰』 孝的作文400字写事的
自小,我一直认为父母为孩子洗衣服、做饭,忙这忙那是天经地义的。但从那天起,我终于明白了,在天经地义的背后,是父母一直在付出……
那天,许多同学到家里玩。人都走了后,只见房间里乱七八糟,什么碎纸、书本、圆珠笔……满地都是。我正想叫奶奶快帮我整理一下,不料她又有事出去了--还是自己来吧!
极少做过类似劳动之事的我,手不免有些生疏。捧在手里的东西好像故意跟自己过不去似的,老掉在地上。还有那书,东一本,西一本,好不容易才凑齐。
把东西放好,扫地,用抹布擦…… 我干得不亦“累”乎。在克服了重重困难后,房间终于打扫好了。可此时的我,已是汗流浃背,精疲力尽。夸张点,差不多要瘫痪了!我是按照奶奶平时的步骤做的呀!没想到那么累!再看看手表,用了将近2个小时呢!(可奶奶平时干这活只需要几分钟就够了)
在日常生活中不管干什么我总是挑三拣四的,可是奶奶并没有烦,因为奶奶不会因为这样子就讨厌我。我在奶奶手下生活了12年了,天天都是这个样子。所以从今往后我要多帮奶奶干一些事情。让奶奶减轻一些负担。
我真惭愧!
汗珠又一次滴下来,还掺杂着咸咸的泪水。泪咸,我心也咸……
从那以后,我懂得了孝敬父母。
『叁』 用 孝敬我先行 写一篇作文,是自己写的
感恩父母 感恩父母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感恩父母。 同学们,我们从哪里来?听到这个问题,大家肯定都会说,是父母把我们带到世界上来的。是啊,十多年前的某一天,我们的父母用泪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们的到来。但当我们来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们却多了一项繁重的工作——照顾我们。尽管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但父母们却毫无怨言地抚养我长大。为了给我们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他们总是那么辛苦,那么努力。小的时候,我总把这当作天经地义,因为我不了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现在,我长大了,我知道该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体谅父母,应该担当起,照顾、孝敬父母的责任。 刚刚过去的星期天是我十六岁的生日,那天,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感恩父母,因为有了父母才有了我,才使我有机会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体味人生的冷暖,享受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是他们给了我生命,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儿女有了快乐,最为之开心的是父母,儿女有了苦闷,最为之牵挂的也是父母。舔犊情深,父母之爱,深如大海。因此,不管父母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以及其它素养如何,他们都是我们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们永远去爱的人。 然而,同学们,你们是否扪心自问过:我对父母的挂念又有多少呢?你是否留意过父母的生日?民间有谚语:儿生日,娘苦日。当你在为自己生日庆贺时,你是否想到过用死亡般的痛苦,让你降生的母亲呢?是否曾真诚地给孕育你生命的母亲一声祝福呢?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自古讲求孝道,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也就是讲,父母的身体健康,儿女应时刻挂念在心。但据报道,今年北京某中学的抽样调查却显示:有近50%的学生竟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更谈不上对父母的生日祝福。同学们,或许一声祝福对自己算不了什么,但对父母来说,这声祝福却比什么都美好,都难忘,都足以使他们热泪盈眶! 孝,其为人之本也,一个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同学们,让我们学会感恩父母吧!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父母交流,不要再认为父母是理所当然帮我们做任何事情的,他们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已经是足够的伟大,且将我们养育成人,不求回报,默默的为我们付出,我们就别再一味地索求他们的付出,感恩吧,感谢父母们给予的一点一滴。 在此,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安康!快乐!!
『肆』 请以“孝”为题写一篇500字的作文
“孝”——什么是孝,不就是一个字吗?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它的意义大得很,不光是一个字,而且是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呢!世界都充满“孝”。这其中也有更深刻的社会意义。比如孝顺父母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情,就要从小开始,从点点滴滴做起,这样才不会留下一生的悔恨。除此之外,孝敬老人是我们人人都要做的一种义务,否则就会触犯法律,留下终生悔恨。所以,我们不要做那些后悔的事情,孝心,就从现在开始吧!
说起孝顺父母,这是一件长期的事情。因为你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怕唠叨,然后还要多和父母交流,使他们不必为你再担心。这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却是一件永久的事情。
我妈妈工作非常忙,有十她累的时候,我就为她做饭,自己随后再吃。虽然她很累,我也不能给我经济和精神上的帮助,但是我也不能以为内这一点而不孝顺她。因为我长大成人了,该到回报的时候了。现在只有一点才能孝顺她,就是努力学习。报答她的一片苦心。在这里我想说声:“妈妈,您辛苦了!
回想这几年我做过许多对不起她的事,希望她能原谅我这不孝之子。从今往后,我要对你好。不能再象以前那样了,我相信您慢慢就会感觉到儿子长大了!
人只有有了孝心,才会有责任感,使命感和善良的品质。孝心让人成熟,长大。我想没有对母亲的孝心,人又怎么能谈得上爱这个城市,这个养育我们的国家呢。爱母亲的孝心是“小孝”,爱祖国的孝心是“大孝”我愿意做有“大孝”的儿子。
“孝”的含义太深刻了!
指导教师:刘烨
简评:对孝心的含义理解得很透彻,,说理再展开更好.
孝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在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孝的感人事迹,其中在24孝中,有一则是“闵子骞劝父感后母”。感人至深。
闵子骞是周朝时期的人。幼时丧母,父娶某姓女为继室。闵子骞素性讲孝,对待继母像生母一样孝顺。后来继母接连生了两个儿子,于是对闵子骞开始憎恶起来。总是在丈夫面前说子骞的坏话,挑拔子骞与父亲的关系。
冬天到了,天气十分寒冷。后娘为两个亲生儿子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给子骞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一点也不暖和的芦花。芦花是水中生长的芦草,到处飞扬的那个轻飘飘的花,哪里能御寒呢?所以,子骞穿着觉得冷得很,好像没有穿衣一样。而这位后母反而向丈夫说:“子骞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骄养了,故意称冷。”
一天,父亲要外出,子骞为父亲驾驶车马,一阵阵凛冽的寒风吹来,子骞冷得得战票不已,手冻得拿不稳马的缰绳,将缰绳掉到了地上,马将车子差点儿拉下了悬崖。父亲大怒,气得扬起马鞭,将子骞猛打。子骞的棉衣被打破了,内面的芦花飞了出来。父亲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责骂后妻,要将狠毒的女人赶出家门,将这个心恶女人休掉。后妻像木头一样,呆呆地立着,羞愧得无话可说。子骞跪在父亲面前,哭着劝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请不要赶走母亲。”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这句话不知让多少人所为之动容,就是闵子骞的继母也被感动后悔不已,从此待闵子骞如亲子,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伟大所在。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现在的我们应该更要孝敬父母,更何况孝道是我们的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但事实好象有点相反,历史的宝贵财富并没有得到部分现代人的认同,甚至有的人还要父母来“孝敬”他们,在他们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经地义要养他们,要为他们做牛做马的观念。只要自己逍遥快活就够了,把他人的苦难置之度外。但他们可否想过十月怀胎的痛苦和把一个小婴儿拉扯大的艰辛,难道这也能让人所忘却吗?如果这些都不能感化他们的铁石心肠,那他们只能得到社会的唾骂和抛弃。
孝心无价,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要时刻谨记,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们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夫孝,始于事亲也
『伍』 关于孝的作文怎么写
关于孝的作文怎么写?
关于孝的作文我们同学在平常的练习中偶尔会练习得到,在考试中关于这个作文的题材出现的次数也不算很多。据熊老师所知,关于孝的作文也曾出现过在重要的考试里。所以,同学们还是把这个题材的作文给练习熟练了,往后在考试中碰到就可以拿到高分啦!
如果平时同们有写作上的困难,可以去vx搜熊大小学作文课里看专门的教学视频。视频是针对写作方法的教程,并且还有数十篇范文可以供同学们参考。同学们需要的话可以去看一看。
关于孝的作文我们想到的那肯定就是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他们给了我们无私的爱,同样我们要以孝心、孝行回报他们。文章的开头,同学们可以概述“孝”这个字是中华人民的传统美德,是强有力地弘扬精神。紧接着同学们可以记叙从父母对我们无私的爱里、无私的行动里我们打算怎么回报他们。例如:
我们的父母为了我们的衣食住行,让我们丰衣足食而早出晚归。为了我们的学习,他们的额头上出现了一排排粗粗的黑线。为了我们……他们的头发被一根根愁白。所以,我们要理解父母的疾苦,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外出要给我们的父母打招呼,放学不能及时回家要给他们打电话,别让他们担心。要听从父母的教诲,不要任性,不要和父母对着干。否则就不孝亲不敬老了。因此,孝亲敬老是我们学生必备的礼仪原则。
下面我再为同学列举出一篇优秀的范文: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子女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在中国历史上,以前,孔子把“孝”放在一切道德的首位,视为“立身之首”、“自行之源”。当代不少学家把孝敬父母看作是人生处理人际关系的第一台阶,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关心他人、自觉上进、热爱祖国等品德形成的基础。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的事迹往往令人震撼和感动。
但有些人就是不孝,但还说自己很孝顺,天天说孝顺的话,却没有行动。
看了这幅漫画,许多人会想:“这两人住在豪华的房子里,唱着《烛光里的妈妈》,可自己的母亲却在家躺在烛光照映的床上,他们置之不理,这还能称得上孝顺吗?唱《烛光里的妈妈》还有意思吗?”这的确没意思,这和其他人成了鲜明的对比。
说起孝,人们不得不想起二十四孝的故事,特别是《卧冰求鲤》的故事:
晋朝时,有一个人叫王祥,小时候亲身母亲就去世了,继母不喜欢他,在父亲面前常说他坏话,使父亲也不喜欢他了。但是他还是和爱父母。后来父母患病,继母想吃鲜鲤鱼,可是冬天的河都结了冰,王祥只好解开衣服卧在冰上用体温来化冰,可是冰突然自己融化了,跃出两条鲤鱼。王祥把鲤鱼拿回家做给继母吃,继母的病竟然好了。
王祥孝顺父母的这种品质是非常好的,继母对他这样不好,他却像对待自己的生母一样来对待自己的继母,这种的品质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说是这样说,但这都是“愚孝”。
真正的孝顺是发自内心的尊重报答,并从行动上落实。
假孝虽然从外表上看则和真孝无异,但其内心若是只为了别人的评议,实际上并不想这样去做,但为了不遭到众人的指责而伪做孝顺。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子女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在中国历史上,以前,孔子把“孝”放在一切道德的首位,视为“立身之首”、“自行之源”。当代不少学家把孝敬父母看作是人生处理人际关系的第一台阶,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关心他人、自觉上进、热爱祖国等品德形成的基础。
我们都应该懂得孝顺,但我们也不能做“愚孝”的事。我们应该努力起来,让孝印在人们的心上,让孝永不失传!
『陆』 围绕孝敬写一篇作文三百字
孝敬来父母
人生在这个自世界,长在这个世界,都源于父母。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哺育我们成长。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终生都应该报答。
以前,看到妈妈打扫卫生时的劳累,我总是无动于衷。从4年级升5年级的暑假里,让我改变了这个看法。
那次,妈妈正在打扫卫生,忽然坐在了沙发上,在旁边看书的我赶忙走过去,问道:“妈妈,你怎么了?”“我没事。”妈妈边说边捂住腰站起来,继续打扫卫生。我见状,想一定是妈妈整天打扫卫生,打扫的腰都痛了吧,我来帮妈妈打扫卫生吧!说干就干,我向妈妈请求我帮她打扫卫生,妈妈答应了,并指点我从哪扫起。
等我把所有的家务活干完后,我感到腰酸背痛,这次我终于体会到了妈妈的辛苦,妈妈每天都要干这些家务活,从来没有向谁抱怨过腰痛,我呢,只帮妈妈扫了一次地,洗了一次碗就叫苦连天。
通过这次劳动,我终于知道了妈妈这些年来是多么的辛苦,同时我也明白了妈妈腰酸腿痛的原因。
从此,我经常帮妈妈打扫卫生,妈妈夸我长大了。
『柒』 以忠与孝写一篇作文
比尔盖茨说: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兴也。孝是基本的品德。“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当孝与忠一起出现,忠孝两全无疑又是一个难题。
他是蜀国的大臣,蜀国灭亡后,晋武帝诏他为太子洗马,他作为前朝的臣子,本身就很危险。他从小跟祖母生活在一起,对祖母感情十分深厚。所以在忠孝两全方面,他选择先尽孝后尽忠,向晋武帝上拜《陈情表》表明了自己的想法,也得到了晋武帝的认同。他就是李密,他向我们很好地诠释了孝字当先。
孝敬我们的亲人,孝是我们一生的课题。
岳飞一生都在为国家卖命。精忠报国是他最真实的写照。岳飞对国家的贡献让我们看到了忠的分量“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用一首《满江红》向我们谱写了对国家的忠心。
孝心,对父母对亲人。
孝心,对朋友对上级。
董永卖身葬父,这是孝的表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是忠的表现。
所谓“孝”是恭敬,是爱护。现代意义上的孝,是爱心的表现,是对国家,对亲人的一份感情的流露。而“忠”是对臣子更好的描述,对国家中心,对领导者忠心,会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昌盛起来。能更好的诠释孝与忠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
百善孝为先,弟子规中说了很多。孝心无价,忠心可贵。古往今来,中国的统治者都注重以孝治国。故忠孝之人往往被委以重用,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原本就受人尊敬的忠孝之人,若能再为国为民做一番大事,那便赢得了生前身后名,成为万世歌颂之英雄。无论天荒地老,无论沧海桑田,是忠孝之人的赤子之心,见证了中华文明五千年血脉相随的道义,而我们也会将它这样传承下去,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捌』 作文:以“孝”为题写一篇作文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在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孝的感人事迹。当今也有一个孝道的事迹。
老凤妹妹的孩子考上大学,第一年就得了一等奖学金,他不问就里,二话不说就给他妈妈寄了。妈妈问他怎么不自己留着,他说妈妈养育了他。为了他能上学,天天吃苦耐劳的。他要为妈妈分担,让妈妈高兴。
老凤妹妹的家庭不很富裕,那时他怀孩子又没有什么营养。她很早就自己独立支撑了一个水果摊。起早贪黑勤快劳作,孩子也很早帮衬家里,给妈妈算账。使他的算术很快长进,待人接物很快熟练。看着妈妈的唠叨,他很能理解。这些都成就了他的人生观和接轨社会的能力。
看到今天老凤妹妹的孩子,就像看到中国的下一代。艰苦奋斗,努力学习,报效国家和人民。
------------------------------------------------------------------------------------------------------------------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人,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但当父亲突然离我而去时,我这个平时自诩为挺孝顺的儿子,在记忆里竟挖不出多少曾经对父亲的孝心来。这将成为我一生的遗憾。
我的父亲是一个憨厚得近于木讷的人,加上他幼年时的一场疾病,无情地剥夺了他永远开口讲话的权利。所以自我稍稍懂事起,哑巴父亲一直成了我羞于介绍、碍于自尊的精神负担。交流被阻,亲情被疏……后来慢慢长大了,慢慢知书达理了,重拾记忆中父亲对我们兄妹仨人的拳拳亲情与爱意,我羞愧难当,内心的不安与补偿心理与日俱增。但久在外读书、工作,微薄的收入还要娶妻生子,加上家中还有年迈的祖父母需要尽孝,我总觉得父母还年轻,以后慢慢偿还吧。
父亲是为他庆过了60寿辰后的那年暑假溘然去世的,没有预兆,一切是那么突然。得到父亲去世的噩耗,我还在一个会议的主席台上。但父亲还是千真万确的去了……对我来说,子欲养而父不在的悲哀和无奈已成不变的事实,永远无法更改。
痛定思痛,我想,失去了孝敬父亲的机会,我一定不会错过孝敬母亲。一定不会错过孝敬我的所有的长辈。
几年后看过女作家毕淑敏的一篇文章《孝心无价》,感同身受。大意是说年轻人总是以为来日方长,为父母尽孝的机会多的是,却没想到为儿女操劳了一生的父母说不准会在哪一天突然离我们而去。所以她劝年轻人趁父母健在的时候,多为他们做些自己想做和自己该做的事,免得以后终生遗憾。
是呀,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在悠长的岁月中,因为忙着扮人夫扮人父,扮尽心的员工,扮称职的领导。常常忽视了自己也在扮演儿女的角色。紧张的工作,繁忙的应付,不知不觉间渐淡了亲情,对父母的那份独有情感几乎消磨殆尽。虽然在父母眼里自己还算是个孝顺的儿女,虽然在儿女心中淡忘了的亲情日渐复苏。但是我们应时刻扪心自问我们做得够了吗?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远在千里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星。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顿家常便饭。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布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春花秋月,夏雨冬雪,不变的是天地;斗转星移,日月更替,无价的是孝心。天下的儿女们, 趁你们的父母还健在的时候,请竭尽为人子女的孝心吧。
『玖』 用第三人称写一篇关于孝的作文
孝来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自德。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失去了灵魂,只留下了一副躯壳。孝,是一种对父母的尊重,一种回报父母的方式。
我曾经听到过一个芦衣顺母的故事:周朝有个人叫闵损,是个孝子。母亲早逝,父亲怜他衣食难周,便再娶后母照料闵损。闵损对待后母如同亲母一样。几年后,后母生了两个儿子,对待闵损越来越冷淡。有一年,冬天快到了,父亲未归,后母做棉衣偏心,给亲生儿子用厚厚的棉絮,而给闵损用芦花絮。一天,父亲回来后,叫闵损帮车拉车外出。外面寒风凛冽,闵损衣单体寒,但他默默忍受,什么也不对父亲说。后来,缰绳把闵损肩头的棉步磨破了。父亲看到棉布里的芦花,知道儿子受后母虐待,回家后便要休妻。闵损看到后母和两个弟弟抱头痛哭,难分难舍便跪求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闵损的孝心感动了后母,使其痛改前非。”
是啊,孝是没有血缘的,古今中外,有多少有关孝的故事啊!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如果我们连孝敬父母都做不到的话,不就是连动物都不如了吗?
让我们行动起来,让这份孝继续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