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作文走城墙有感800字
一大早,我就被妈妈叫醒了,赶紧一骨碌爬起来,匆忙去餐厅吃了几口饭,就冲向停在宾馆外面的旅游大巴,今天我们要去看明城墙。
在车上,地导小任先给我们介绍了西安的明城墙。明城墙修建于明朝,是一个设计巧妙,功能齐全,建造宏伟的军事防御设施。城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是个长方形,周长11。9公里,有四座城门,分别是长乐门,安定门,永宁门和安远门,每个城门都由箭楼和城楼组成。城墙的底宽大于高度,所以它能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墙。听了介绍,心中更加期待快点看到明城墙,20分钟左右,我们就来到了气势壮观的明城墙下。抬眼望去,城墙很高,一块块青色的城砖排列整齐,城楼相连,一个个箭楼树立在上,城楼上海悬挂着一串串红色的灯笼。
进了大门,看见一排排城砖像一条条长龙,每个之间没有一点缝隙,为什么呢?我们沿着台阶来到城墙上,听导游讲,城砖没有一点缝隙,是因为当时在砖胚中加入糯米、猕猴桃和枣这三样东西一起搅拌夯打制成的,坚硬如石,所以城砖之间没有一点缝隙,非常坚固耐用。很多城砖上都刻有字“王户***”等等,原来当时的城砖采用实名制。每一块城砖烧制好后,都会让制砖的人和一名剑手来检验。如果城砖能被剑手射入,造砖的人就得死,说明城砖不坚固;如果剑射不进城砖,说明剑手不合格,也要被处死,当时就是用这样残忍的方式修建了每块城砖,这坚固的城墙里饱含了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啊!
随后我们参观了城墙周围存放的军事设备,每个都有一个特别的名字,都有它独特的功能,我觉得古代人很聪明。接着导游让我们观看了城墙上的垛口,这是便于士兵向外窥察、射击的地方。外城墙和内城墙也是根据垛口来分的,有垛口的是外城墙,没有垛口的是内城墙。
站在城墙上,放眼望去,一条宽宽的河环绕着城墙,这就是护城河,它是阻止敌人进攻的第一道防线。导游还说了这样一句话:要知城墙有多高,得看护城河有多深。传说当时制造城砖的泥土都是从护城河里挖出来的,护城河挖得越深,就说明城墙就越高。吊桥是护城河上唯一的通道,一旦有敌人入侵,吊桥就被升起,整个城市就成为一个封闭的战斗堡垒。
你们知道“瓮中捉鳖”这个成语吧?就是把一个瓮放上一些吃的,钓引鳖过来,然后一进去就会出不来。古代时也是把城门打开,放敌人的千军万马进城,然后万箭齐发把敌人全部消灭,它的作用就如“瓮中捉鳖”。闸楼与箭楼之间的半月形空间,就叫做瓮城。
城墙上每个设施都隐藏着很多小知识,你看城墙上的每个敌台,都是相距120米。这可是有原因的,这个距离和过去的武器有关,当时弓箭、滚木等武器的有效射程是60米,两个方向射过来刚好是120,使士兵作战视野开阔,战术灵活。我觉得古代的人真的是太聪明了!
游览西安明城墙,让我领略到了它的壮观,对古代的军事防御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也让我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修建城墙的种种艰辛,更让我体会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② 大名城墙作文该怎么写呢
南京的明城墙,真可谓是壮观。
你看,它连绵起伏,翻过一些小山丘,跃过几条河流,曲折着,奔向远方,消失在无边的尽头。走近城墙,不禁多了些压抑的感觉,这是古老的遗迹。上面爬满了爬山虎,砖泛着黑,与在冬季枯黄的爬山虎相呼应。心中不禁多了几分悲壮与凄凉。城墙上有裂缝,那是被修补过的痕迹。看着这一切,我仿佛来到了那个战乱纷飞的年代,明太祖朱元璋,在这里坚守着阵地,与陈友谅,张士诚周旋,打败了元朝守卫军,建立了明朝,也让这片大地上的人们不再受到外来民族的欺压。再看,那雄伟的中华门两边的东门与西门,墙上的裂缝,让我们知道,古老的城墙终究挡不住zhà药的袭击,这一切都是由日本人的侵略留下的。这些痕迹,无一不告诫着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这里的每一块砖都是独一无二的,上面都有制造者等人的姓名,有的已经泛黑,有的早已随着岁月风化,一片片碎片被风吹下。城砖啊,你支撑着这整座城墙有700多年了。岁月见证着你的痕迹。你的许多许多,在岁月的侵蚀下,依然坚强的屹立着。
很难想象,这城墙是由糯米汁糊成的,也只有这样,才见证出众多能工巧匠智慧的结晶,见证出它的古老。城墙外,是一条护城河,那是秦淮河的一条分流,不仅两岸相距较远,水也很深,难怪这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城池。
啊,古老的城墙,你是那么的雄伟,那么的壮观,虽然已被日军摧残的不成样子。但是,我们不会忘记,你曾是那么的风光,是我们中华民族抵抗外来民族成功的最好象征!
③ 平遥古城的的城墙作文
状象一只乌龟,所以人们有又叫它"龟城".今天我当个小小导游员,带领大家去观赏平遥古城.
首先让我版们来到城权门楼上,向下望去,两道城门中间有一个四方形的小城,叫瓮城.瓮城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为了聚集雨水,怕雨水向城外流去.因为这里很干燥,把雨水看作是很珍贵的,连人们住的房子的房顶的人字架都很短,因为怕雨水流入别人家,真应了“肥水不流外人田”这句老话.瓮城的第二个作用是可以用石块等武器打击来犯的敌人,起防御作用.
平遥古城的城墙很宽,城墙的上面铺着很大的城砖.在城墙的瞭望口上架着几门大炮,这是当时最厉害的武器,所以赐了个名字叫"神武大将军".人们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因为“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④ 作文《天空下的城墙》
天空下的城墙
南京的明城墙,真可谓是壮观。
你看,它连绵起伏,翻过一些小山丘,跃过几条河流,曲折着,奔向远方,消失在无边的尽头。走近城墙,不禁多了些压抑的感觉,这是古老的遗迹。上面爬满了爬山虎,砖泛着黑,与在冬季枯黄的爬山虎相呼应。心中不禁多了几分悲壮与凄凉。城墙上有裂缝,那是被修补过的痕迹。看着这一切,我仿佛来到了那个战乱纷飞的年代,明太祖朱元璋,在这里坚守着阵地,与陈友谅,张士诚周旋,打败了元朝守卫军,建立了明朝,也让这片大地上的人们不再受到外来民族的欺压。再看,那雄伟的中华门两边的东门与西门,墙上的裂缝,让我们知道,古老的城墙终究挡不住zhà药的袭击,这一切都是由日本人的侵略留下的。这些痕迹,无一不告诫着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这里的每一块砖都是独一无二的,上面都有制造者等人的姓名,有的已经泛黑,有的早已随着岁月风化,一片片碎片被风吹下。城砖啊,你支撑着这整座城墙有700多年了。岁月见证着你的痕迹。你的许多许多,在岁月的侵蚀下,依然坚强的屹立着。
很难想象,这城墙是由糯米汁糊成的,也只有这样,才见证出众多能工巧匠智慧的结晶,见证出它的古老。城墙外,是一条护城河,那是秦淮河的一条分流,不仅两岸相距较远,水也很深,难怪这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城池。
啊,古老的城墙,你是那么的雄伟,那么的壮观,虽然已被日军摧残的不成样子。但是,我们不会忘记,你曾是那么的风光,是我们中华民族抵抗外来民族成功的最好象征!
⑤ 描写城墙作文怎么写
描写城墙的作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写,第一通过外观描写体现城墙的宏伟,第二讲述城墙的作用,第三通过城墙的修建,有感而发。
⑥ 有关城墙的作文
自古至今,我屹立在这里,风风雨雨——
我是一堵墙,一堵在秦始皇苛政下建造的墙。没错,我就是万里长城,一堵长长的城墙,我是用黎民的血肉和汗水筑就的,建造之日我就有了灵魂。锻炼
我是一堵隔开生死两界的墙。有一天,一女子来到我的脚下,据称是姜家的大女儿,向我哭诉生死两茫茫。当时我看到的是,孟姜女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批人。原来我的诞生是建立在别人的生命之上!既然是这样,我为什么要苟活于世上?我轰然倒塌……我是罪恶的一堵墙!
不知过了多久,我被重新唤起。我又得到了第二次生命。我如涅盘的凤凰,欲火重生,我懂得了我的职责所在,那是千百次的梦呓呵,保家卫国,保家卫国……匈奴来犯,我用自己结实的胸膛将他们挡在外面,他们愤怒了,发疯般地向我射往。痛,痛彻心扉!但我决不会向他们妥协!我要履行我的职责。看着匈奴沮丧的的背影,看着遍体鳞伤的自己,我笑了,我终于可以把自己从罪恶中救赎出来。我是无愧于天地的一堵墙!
横扫六合的战车,西出阳关的商旅,打着呼哨浑身酒气的成吉思汗的铁骑,从这墙前骄傲地走过往。沧桑巨变,我见证了一个个朝代的兴衰存亡,一个个帝王将相的悲欢离合。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我有所感悟:天地萌生了万物,每个事物,来到这世上,都有自己应尽的职责,但并不都是大张旗鼓的。像我,只是一堵保家卫国、再普通不过的城墙,但我并不自卑,由于我知道,我是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我是宏伟的一堵墙!
如今,我敞开胸襟迎来了四面八方的亿万游人。他们之中有总统,有商人,有教师,有学生,有开心的演员与体育明星。照相机咔嚓咔嚓响着,但响声又被哗哗的笑声沉没。我看到一位风姿潇洒的外宾,踏上烽火台的顶端,向什么人频频飞吻,接着高举双臂,做成一个V字,仿佛向着美好的未来,发出开朗的笑声。如今,我是笑傲世界的一堵墙!
我是一堵墙,一堵平凡而伟大的墙,对于未来,我布满希看……
枯黄的树叶被风儿吹走,凋零的花瓣被黄土掩埋,然而永远屹立于人世间的,就是美好心灵的城墙。
——题记
万里长城永不倒。长城是祖国坚固的堡垒,它保卫着中华大地上的一个个生灵。然而它身上的一块块砖瓦不正是劳动人民心灵城墙的凝聚吗?对,不倒的就是劳动人民的心灵城墙,是他们给予了我们安全的屏障,是他们造就了一个强大的中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淡泊人生让我肃然起敬,他视名利正如粪土,阔别了繁华的市井,他心灵城墙将一切虚伪、喧嚣、功利、富贵挡在门外,扞卫了他高尚、正直的心灵。正是有了这堵墙,陶渊明才会走进“陶居”,走进“桃花源”!
走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着作,我感受到了保尔巨大的人格魅力,在朱赫来的引导下,他加固了自己心灵的城墙,将痛苦与悲伤挡在了外面,拥有了钢铁般的意志,终于成为了一名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战士。是他,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与重要!
繁华的都市,布满了争名夺利与诱惑,有些人不懂得心灵城墙的重要,自始至终就没有建造一座城墙在心中,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些人终极沦落到了罪恶的深渊;而有些人却不受这些诱惑的影响,专心地做自己应做的事,将心灵城墙加固再加固,不让一丝低俗之风腐蚀心灵,终极学有所成,获得成就。
心灵城墙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聪明的大门,心灵城墙又如一把锁,封闭了罪恶的道路,让聪明成就梦想,让罪恶走向灭亡!
不让岁月腐蚀心灵的城墙,让我们一同建造起坚固的心灵城墙,共创美好明天!
选了两篇参考一下哦啊
⑦ 大名府城墙作文300字
名府人来杰地灵、万堤古源墓群等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和宋代大名府遗址,唐为天雄军治。大名县文化灿烂、府、州,明仍为大名府,北周魏州、清为路,宋仍为大名府,民国废,晋曰广晋府。境内现有五礼记碑、朱熹写经碑,周因之、狄仁杰祠堂碑,历史上曾几度繁荣昌盛、道,益满中国古今大地。三国魏阳平郡,五代唐曰兴唐付;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24)建陪都、明;战国时期属魏国。解放后,元曰大名路,是历史上著名的“五鹿城”,属直隶省、郡治所在地,元、直隶七师校址等,曾建大名市;汉朝为冀州魏郡;秦朝为东郡。春秋时代属卫国;清代曾为直隶省第一省会,汉改为大名府,人文荟萃,建为北京,清因之,又为天雄军,在历史上曾为府,金曰大名府路、路、道所在地,故治即今河北大名县、马文操神道碑;唐德宗建中3年(公元782)改称大名府,为发展大名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史称“北京”,名“五鹿”
⑧ 写南京明城墙的作文
倒,这孩子真会省事。
⑨ 写宿州老城墙的作文
家乡的老城墙
南街小学三年级三班 李兆康
我的家乡在德州陵县,今天我要回去参观家乡的老城答墙。
老城墙坐落在人民公园里,远看就像一座长长的山脉。
我刚进公园大门口,就可以看到古老的城墙了。“什么吗?不就是个大土堆吗!”我说。妈妈告诉我,那就是城墙,是唐朝的城墙遗址,想当年颜真卿曾经在安史之乱时用它阻挡了安禄山的攻击,保卫了唐朝。
走近城墙,两边的松树像排列有序的卫兵一样守护着;城墙上的艾蒿,散发着怪怪的气味;庞大的法国梧桐像守护神一样守护着整座城墙。
登上城墙,就可以看到家乡的全景,左边是现代文化的繁华,右边就是古代文明盛世的辉煌!
⑩ 南京明城墙的作文
南京古城墙
在我们的家乡南京的周围,有一座高大的古城墙,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南京古城墙。
这座古城墙的历史十分悠久,相传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楚国(今湖北江陵)灭了越国(今苏州),楚威王设置金陵邑,并在今清凉山上筑城,这就是最早的南京城墙了。
南京明城墙建于1366年,完成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86年),全长33.676公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为宏伟的古代都城墙。南京城墙还是中华民族及全人类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呢!
14世纪有代初年的都城----明代南京城,是当时中国第一大城,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公元1356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攻下南京,第二年开始筑城墙,总共用了21年的时间,才修造了这世界最长的城垣,高14至21米,它的基宽14米,顶宽7米,有13616个垛口、200个藏兵洞、13个城门,既能攻,又能能守,真是一“材”多用呀。但其中中华门最为雄伟和壮观。中华门从内到外由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墙构成。 其中,南京京城墙,不循古代都城取方形或者矩形的旧制,设计思想独特、建造工艺精湛、规模恢弘雄壮,在钟灵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间,蜿蜒盘桓达33.676公里,比首都北京的古城墙还长出0.776公里呢!而南京古城墙的外廓城周长则为60公里。数百年的沧桑,宫城、皇城、外廓三圈城墙已毁坏殆尽,惟有高大的京城墙,除城门等木构建筑不复存在,城墙依然屹立。所以,现在通常所称的“南京城墙”、“南京明城墙”即指京城墙。 南京的城墙,为我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无论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方面,国内外城墙都无法与之比拟,真可谓是继我国秦长城之后的又一历史奇观。 当然,南京十朝建都史中最辉煌的一页当数元末至正二十六年,明太祖朱元璋攻占南京后开始建造的明城墙。它东连石头城,南贯秦淮区,北带玄武湖,将历代都城都囊括其中。朱元璋为建造这座都城,动用各类筑城人员达百万余众,涉及长江中、下游数省的广袤地区,具有强烈的民族亲和性及地区代表性。 说到这儿,我才感受到中国人是多么的伟大,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换来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世界所称赞的名胜古迹。
南京明城墙
城墙,是古代保卫国家和城市的重要设施。而我们前天徒步走访的,便是已在风雨中屹立了六百多年的南京明城墙。
1月18日上午,我们在南京明城墙台城段集合,在阐明了此次活动的意义后,我们都很兴奋。因为我们要徒步沿着明城墙的遗址从台城前往清凉门。这是什么概念?明城墙外城的轮廓仿佛是一张人脸,我们都说它是“朱元璋的脸”,而玄武湖也正位于“人脸”的眼睛位置。台城在哪儿?台城在“人脸”的下眼睑位置。清凉门呢,则在“后脑勺”。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沿“朱元璋的鼻子”和“嘴巴”一路南下,再折向西行,走到“朱元璋的后脖根儿”,再一路北上,到达清凉门。由于明城墙的原长度约为25公里,也就是整个“脸”的轮廓的周长,而我们这次的行程是从“眼睑”走到“后脑勺”,相当二走了大约二分之一的长度的长城遗址,也就是约13公里。在明城墙每处著名的地段如龙脖子、东水关、武定门,我们一行人中都会有一名同学充当讲解员,为大家讲解这时独特的地势、沧桑的历史和美丽动人的神话,我们与自东水关后加入队伍的小学生一道,无不眨着好奇的眼睛,聚精会神地听着。从同学们娓娓动听的介绍中,我眼前的城墙仿佛慢慢褪去了往日的风尘,上面原有的坑坑洼洼也随之烟消云散。秦淮河水变得清澈见底,河畔草木青青。周围不周是喧嚣的街市,而是几群高大魁梧的将士在商讨着国家大事。我感觉回到了六百多年前的南京。正当我愣神的功夫,这奇妙的景象又像雾气一样散尽了。
13公里的明城墙路,整整一天的时间,在我们的脚下渐渐远去。我甩了甩早已酸胀的腿,抬头望着太阳早已落山的天空,南京明城墙又如画卷一般展现在眼前,它像一位世纪老人,深情地凝望着它挚爱了六百余年的孩子——南京城。在它的心目中,不再担负战争时期护民守城的重任,而是时时刻刻陪伴着它养育了六百余年的南京,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