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好心态快乐人生作文800字记叙文
好心态快乐人生
好心态决定好人生,心 态不好,说穿了,就是心太小了。心 态的“态”字,拆解开来,就是心大一 点。心若每天大一点,何愁不快乐呢!
有一句人生励志名言说得好:好心 态成就好人生
有人问余光中:李敖天天找你 茬,你从不回应,这是为什么? 余沉吟片刻答:"天天骂我,说明 他生活不能没有我;而我不搭理,证 明我的生活可以没有他。" 有人问毕加索:"你的画怎么看不 懂啊?" 毕加索说:"听过鸟叫吗?" "听过。" "好听吗?" "好听。" "你听得懂吗?" 心态不好,说穿了,就是心太小 了。 心态的"态"字,拆解开来,就是 心大一点。 心若每天大一点,心态还怎会不 好呢? 你生气,是因为自己不够大度; 你郁闷,是因为自己不够豁达; 你焦虑,是因为自己不够从容; 你悲伤,是因为自己不够坚强; 你惆怅,是因为自己不够阳光; 你嫉妒,是因为自己不够优秀 凡此种种,每一个烦恼的根源都 在自己这里。 所以,每一次烦恼的出现,都是 一个给我们寻找自己缺点的机会。 佛说 "有求皆苦,无求乃乐 "。 曾经,有一个人为了得到美丽的 蝴蝶,便买来一双跑鞋、一只网子。 穿上运动鞋,追逐奔跑了很久, 终于在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中抓到几 只。 可是蝴蝶在网子里恐惧挣扎,丝 毫没有美丽可言。 一有机会,蝴蝶就会飞走。 这就叫 " 追求 "。 另一个人也很喜欢蝴蝶, 他买来几盆鲜花放在窗台, 然后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品着香 茗, 望着蝴蝶翩翩而来, 心情犹如吸蜜的蝴蝶。 这就叫 " 吸引 "。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是的,一切有关我的问题,都有 我的份。 我的家庭不和睦,我的事业不如 意,我身体不健康,我的心境不快乐 以前,总以为,是周围的人不 好,使得我过的不好。 其实一切向内求,你变了,你的 世界就变了。 带着这样的心境,特别能读懂"你 若盛开,蝴蝶自来",做好自己,一切 美好,都随着而来!
⑵ 关于岁月从容书卷中的作文
武侠风席卷而来时,我常常做梦,梦见自己是《七剑下天山》里的卓一航,是《天龙八部》里的乔峰,是《碧血剑》里的袁承志;仗着一身高绝的武功,行走江湖,行侠仗义,劫富济贫;甚至希望自己变成一个谙熟琴棋书画、清丽脱俗的大家闺秀,遇着那武功卓绝、品貌出众又豪气干云的武林英雄来携我一起仗剑走天涯,不为世俗牵绊,做那超凡脱俗的江湖侠侣。
懵懂的青葱岁月里,情窦初开的年纪,只因受了琼瑶阿姨,岑凯伦姐姐的蛊惑,望着天空《飘过的云彩》为自己编织起美丽的《蝴蝶梦》来;时时沉浸在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里;日日憧憬着一个虽身在豪门富家,却品学兼优、才貌双全的王子骑着白马来到我这灰姑娘的小屋,递给我一双水晶鞋,给我戴上一枚《幸运指环》,从此,男欢女爱、双宿双栖、幸福美满......
待到年岁渐长,那童话般的爱情终究只是《一帘幽梦》,《白马王子》依然《月朦胧鸟朦胧》地如镜花水月。褪去幻想的外衣,开始触摸到现实的坚硬。岁月的长河里,深一脚,浅一脚,难免有被划破脚趾头的时候,这里磕一下,那里碰一下;幸好,梁实秋筑起一座《雅舍》于是逃难似的躲进去,砥舔伤口和渗出的血丝;是毕淑敏用她做过心里医生的细致入微和敏锐的洞察力向我娓娓阐述生活的真相和众生的劣根性;张爱玲对爱情的绝望和消极态度总是让你心有余悸:看似华美的袍子里也爬满了虱子;我恍然大悟,这才是真实的生活。
喜欢看书,但买书却是我不能承受之重,我开始留意那些专营旧书的店铺,只要看到就会进去淘拣一番。有段日子,我无意间得知废旧回收站也有很多别人不要的书,隔三差五的我就会去那里淘宝,《尼罗河的女儿》、《巴金文集》、还有一本厚厚的《读者》合订本就是从那里淘回来的。我就像个饥饿的觅食者,眼里泛着贪婪的绿光,对着这些大餐大嚼特嚼,狼吞虎咽。有人
⑶ 我想写一篇关于淡泊从容的作文,想要几个这方面的例子
淡泊从容莅海牙
——追记新中国首任国际法院大法官倪征(日奥)
文/张慎思
1984年11月7日,倪征(日奥)在联合国和安理会的选举中均以高票当选为联合国国际法院大法官。这是新中国成立35年来,国际法院第一次有了一位中国籍的大法官。而这一刻注定要被载入历史。
国际法院是联合国最主要的司法机构,受理的案件都是主权国家间的重大纠纷,比如战争与和平问题、领土纠纷、海洋划界问题。需要指出的是,国际法院是联合国的常设机构;国际上还有一些为审理某些专门的案件而设立的特别法庭,如前南国际刑事法庭、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等。
倪征(日奥)的当选首开先河,标志着中国重新回到了国际司法舞台,展示了一个在国际上有影响力、负责任的大国,将全面履行自己对维护世界和平、伸张国际正义的责任。它表明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不仅在政治上、经济上,而且在法律上正在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事务,发挥着自己应有的作用。当时的国际法院院长埃利亚斯说:“如果国际法院里没有占世界1/4人口的中国的法官,那是不可想象的。”
能够出任国际法院大法官,在国际司法界历来被视为一位国际法学家职业生涯的高峰,也是一项很高的荣誉。当时仍是改革开放之初,倪先生的当选更体现了世界对中国实施的新政策及走向法治国家的肯定。如果不是躬逢盛世,倪先生个人的当选是不可想象的,而倪先生当选本身,则是中国传递给整个世界的中国将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和走向依法治国的最明确和有力的信号。因此,倪征(日奥)的当选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注意。美联社在第一时间做了报道,在台湾、港澳地区反响更是强烈,纽约的华文报纸发表长文专访,表达海外华人的自豪与殷殷期望。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倪征(日奥)的当选远远超出了他个人的荣耀,而是为中国的法治进程留下了重墨浓彩的一笔。
首任法官 总理祝贺
国际法院法官的任职资格,根据《联合国宪章》及作为《宪章》一部分的《国际法院规约》,必须是“应在品格高尚并在本国具有最高司法的任命资格或公认的国际法学者中选举”,并且必须在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的分别选举中均需获得绝对多数票者,方能当选。从中可见,能够当选国际法院大法官的人必是在国际上享有卓著声誉的著名法学家。国际法院由15名法官组成,每3年改选5人,任期9年,可连选连任。在选举中,“并应注意使法官全体确能代表世界各大文化及主要法系”。
国际法院自1945年成立以来,国民党政府时期先后由徐谟和顾维钧两人担任过大法官一职。在外交界、法律界的耆宿顾维钧于1967年期满离任后,由于中国当时的政治环境和与世隔绝状态,在国际法院中再无中国籍的大法官。1971年,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其后十余年间,在国际法院这个最高司法机构中仍未见到中国法官的身影,这同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极不相称。实践中,国际法院有一个心照不宣的惯例,即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每国都会必有一人出任大法官。作为“五大常”之一的中国,在恢复了联合国的席位之后,国际法院大法官一职,却依然缺席了13年之久。
1984年是国际法院法官的选举年,更准确地说是“补选年”,循例到1985年国际法院将有1/3的法官任期届满需要补选,而新法官需于1984年年底前选出。中国在恢复联合国席位后,在联合国的工作千头万绪,很长时间内都无暇顾及参与国际法院的工作。而此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进行了数年,重回国际司法舞台的时机日趋成熟,国际上许多友好国家和人士认为国际法院中应有中国籍法官的呼声也日高。1984年,已经在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任职3年的倪征(日奥)决定参与竞选(一般认为任职国际法委员会是参选国际法院法官必须的前奏)。
根据《国际法院规约》,国际法院法官的候选人系由常设仲裁法院(根据1899年的海牙条约设立)依“各国团体”的提名,或如果一国在常设仲裁法院没有代表,则由该国政府专为提名候选人而临时委派的“国家团体”提名,亦即国际法院法官的候选人不是由所属国家的政府所提名的。但在实践中没有本国政府的支持,则很难在其后联合国的相应选举中获选。由于是新中国35年首次参与国际法院法官职位的竞选,中国方面自是高度重视。外交部为此向当时所有与我建交的国家发出了提名倪征(日奥)参加竞选的外交照会,得到了很好的反应。但是如前所述,法官的竞选在实际上会考虑地区因素,当时亚洲地区参加竞选的共有中国、日本、泰国、叙利亚、孟加拉、黎巴嫩、斯里兰卡和以色列的8位候选人,且没有一人主动退选。
1984年11月7日,联合国和安理会分别投票选举新的国际法院大法官,最终倪征(日奥)在联合国160票中得票107张,在安理会15票中得票14张,以“绝对多数”票当选。正如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兼法律顾问斯塔弗鲁帕洛斯所说:“中国的权利是绝对的,不能有任何异议。”在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倪征(日奥)再次将自己个人的命运同自己的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当时的国务院总理为此专门写来了贺信:
我高兴地获悉你当选为联合国国际法院法官,特向你表示衷心的祝贺。
你是新中国成立35年来首次参加国际法院法官竞选并当选的中国籍法官,你具有国际法的渊博学识和多年从事法律工作的经验,定能胜任这一重要职务。
国际法院是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构,我深信,你作为中华法系的代表参加国际法院的工作,必将同国际间其他法官一道,按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原则,为伸张国际正义和公道,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维护国际法律秩序,做出卓越的贡献。
秉公竭诚 主持公道
“本人郑重宣言,愿秉公竭诚,必信必忠,行使本人作为法官的职权。”1985年2月6日,79岁高龄的倪征(日奥)在荷兰海牙和平宫正式宣誓就职。
国际法院一个最突出特点是,它只受理主权国家之间的争端,因此它处理的问题常常都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比如两国之间的领土纠纷。和后来设立的国际刑事法庭及其他一些国际法庭不同,国际法院不受理来自个人和团体的诉讼。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倪先生当选国际法院法官后,国人不仅深以为傲,同时也有许多人误认为国际法院是高于国内法院的最高级别的“上诉法院”,许多同胞纷纷投书倪先生,诉说自己“冤屈”;更有集邮爱好者,给他寄来首日封,“命令”倪先生务必于某某日寄回。倪先生一一欣然从命。对于这些“鸣冤”的信函,他也逐一给予不同的处理。倪先生说:“这是人民对我的信任与厚爱,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实际上,国际法院的工作,处理的案件案情重大,审理时间漫长,一个案子常常一审就是好几年。国际法院的判决通常都很长,法官的讨论意见书也是少则几十页,多则200多页,每次都是一个法学小论文。而且,国际法院规定所有的法律意见法官都必须自己写,以保证审判的水平和权威性。秘书只能帮助打字。 直到2003年,联合国才同意给法院配备了5个法律助手,但他们只能做些调研工作,法律意见法官仍需自己动手。因此,倪先生当时在国际法院,案牍劳形,工作十分繁重。
他到任后处理的第一个案子是“突尼斯和利比亚大陆架划界案”。倪先生是海洋法问题专家,曾长期担任中国海洋法学会会长,是中国海洋法学界的带头人。他自1973年起自始至终地参与了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这个历时10年的海洋法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制定了被称之为海洋法宪法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他代表中国政府全程参与了公约的谈判和起草工作,由他主持的该公约的联合国官方文本中的中文版本,后来被如今正担任国际法院院长的史久镛法官称之为“在迄今联合国范围内制定的所有国际公约中文文本中,文字表达最为精确,同其他语文文本(如英、法文本等)也最为一致”。
国际法院判案,一般要经过开庭陈述、双方代理人和律师依次辩论;然后法官们在一个有巨大的马蹄形的半圆桌的保密房间里,就案件进行初评和再评,在经过两次评议和讨论后,逐渐形成了主流意见。这时由院长主持发票选举两位起草委员,同院长一起组成三人起草委员会。如果院长不属主流派,则由副院长担任;如果副院长也非主流派,则由资深法官担任,依此类推。起草委员会草拟的判决初稿,经全体法官的“二读”逐字、逐段审议后,由法官们投票表决,以过半数为通过,最终形成判决。尽管是第一次办案,倪先生就被推荐为该案的起草委员,足可见国际法院法官们对他多年在国际法领域、尤其是在海洋法领域成就的肯定,及其对他能够高水平完成国际法院审判任务的充分信赖和倚重。
依照《国际法院规约》,国际法院法官不得担任任何政治或行政职务,即依照《规约》,法官是独立办案,以实现司法独立的原则。倪先生在就任国际法院法官前也依例辞去了全国政协委员的职务。但每个法官都来自不同国家,如果审理的案件涉及自己的国家,法官将如何平衡法院的独立办案和自己的国家利益呢?记得我当年采访倪老时,他笑着说:“我还没碰到过这种情况。”中国至今还没有任何案子诉至或被诉到国际法院。不过,他当时给我举了一个例子:“你从中可以好好体会”。
倪先生任上,1988年曾发生了一桩震动世界的案件——洛克比空难案。1988年,美国航空公司飞机在英国苏格兰洛克比上空发生爆炸,机上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美国和英国深信是利比亚制造了这起空难事件,坚持要求引渡两名涉嫌作案嫌犯,由美国或英国对其实行审判。利比亚于1992年3月3日向国际法院状告美英两国,声称此案应由国际法院管辖,美英无权要求其交出作案嫌犯。同时利比亚向国际法院申请采取“临时措施”,即由国际法院来禁止美英两国采取任何威胁手段来迫使利比亚交人。联合国安理会与此同时则通过了一项决议,即如果利比亚在4月15日前不交出嫌犯,将对其实施制裁。在安理会通过这项决议时,中国政府的代表投了弃权票。
与安理会处理争端不同,国际法院法官在处理案件时只能投“赞成”票或“否决”票,没有“弃权”一说。法院的最终判决是否决了利比亚要求采取“临时措施”的请求,倪先生对法院的这项决定投的是“赞成”票。他说:“我投票赞成自有其理由。”如果对法院决定投否决票,即支持利比亚的请求,他知道他的政府态度是弃权。而作为法官他又必须依法办事。倪先生在他的法官意见中声明,根据《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非法行为的蒙特利尔公约》,争端双方必须先申请仲裁,只有在请求仲裁起6个月内不能达成协议后,方能诉至国际法院。现在利比亚尚未满足这个条件即要求采取“临时措施”,故他投票赞成法院否决利比亚请求的决定。但是,“这样是从程序方面处理,撇开应否交出嫌疑犯的实质性问题,其效果相当于投弃权票”。
可见,在国际法院断案,既要有深厚的法学功底,还要有高超的智慧和处理问题的技巧。倪先生在国际法院9年的审判生涯,以其卓越的学术水平、娴熟的审判技巧,也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对世事洞悉的远见卓识,被他的法官同事们称作是“国际法院工作中的支柱”。
爱国爱法 一代宗师
1994年,倪先生9年任期届满,以88岁的高龄荣归祖国。在其后近十年时间,他仍以一颗赤子之心,老骥伏枥,为中国的国际法事业继续贡献心智。1995年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他在《人民日本》撰文《东京审判亲历回忆》,以一个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回忆当年在远东国际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峥嵘岁月,同时警醒世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在东京审判时,倪征(日奥)曾对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松井石根等侵华主要战犯提出了有力的控诉,《中国大网络全书》评价他“为维护中国的民族利益做出了贡献”。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在建设中的时候,还曾收到过一笔不同寻常的捐款,这位不留姓名的捐赠者正是倪先生。当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建成之时,他还亲赴南京参加了开馆仪式。1997年,倪先生更是以耄耋之年,跨过一湾海峡,应邀赴台湾讲学,为台湾的国际法同仁举办了国际海洋法问题和国际法院有关海洋法判例的讲座。
走过近一个世纪的人生之旅,经历了新旧两重天,阅尽了人世沧桑无数。2003年9月3日,倪先生在北京驾鹤西归。他的在国际法院的同事们及后任纷纷发表感言,高度评价了倪法官在国际法院的工作,以及他通过国际法院这个联合国的司法机构,在推动用法律手段解决国与国之间争端,维护世界和平、伸张国际正义方面所做的贡献。倪法官的后任、现任国际法院院长史久镛法官“为失去一位国际法前辈、工作上的同事、生活中的挚友,而深感惋惜”。现任副院长、马达加斯加籍法官则说:“倪法官的逝世犹如一颗亮星陨落天际,因为在法院内部,倪法官是聪颖智慧和使人茅塞顿开的化身,人们遇到解不开的难题时就会向他求教。他指挥若定的判断力、他的专业知识的权威性以及他的人品道德,使他不仅成为他当年在任时的后辈法官们,而且也是以后新继任的法官们产生灵感的源泉。”倪法官当年的同事、后来出任国际法院院长的美国籍法官斯蒂芬·施韦贝尔称“(倪法官)是个卓越的人,具有十分杰出的性格和智慧。他在国际法院地工作堪称楷模”。
倪先生自己说:“我的一生没有离开一个‘法’字”。从晚清到北洋政府,从东京审判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后莅任国际法院大法官。从没有完整的司法权到旧法统,从初建社会主义法制到建设完善的民主与法治国家。一个人的一个世纪,印鉴着中国近代风云变幻的法制史的一个世纪。92岁高龄之时,倪先生完成了自己的回忆录《淡泊从容莅海牙》,钱其琛副总理在为此书所作的序中说:“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倪老始终抱定爱国主义的信念,始终如一的将个人的前途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这样的人,历史一定会记住他。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2005年10月下半月刊)
⑷ 急急 求作文关于 正能量 记叙文800字高考原创
“良心”话题作文
良心的代价
这几天,5·12大地震的新闻弄得人挺郁闷的。可不是,报纸上、广播里、电视中讲得最多的就是关于5·12大地震的事,并且听说遇难的人数在不断上升,已经接近7万,如果再加上失踪的,快要到10万了。死亡与失踪的就这么多,那伤的呢?就更多了。听说四川省的各家医院已经爆满,政府正在组织伤员外运。就连我们这个很不起眼的地级市所在地,昨天还从位于浙赣线上的金华站接来了80多位伤员,连同伤员的家属,足足装了5辆大客车……
今天是星期天,去街上散散心吧!
似乎是受到四川大地震的感染,老太爷也阴沉着脸。大街上,人们的脸上也蒙着阴云。东一处西一处聚集着人群,那是人们在搞募捐活动。有红十字会的,有慈善总会的,还有一些群众自发组织的。说起募捐,我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上还真没少捐,300块钱是我从父母给的每月600块生活费中挤出来的。虽然捐了钱后自己的生活要受到影响,但比起灾区的那些学生来,已经够幸福的了。至少我们不用为衣食住的问题而担忧……
“老板,行行好,给几个钱吧!”一个颤抖的声音从脚下传来。我低头一看,发现在人行道的边上,龟缩着一个乞丐。他的年纪在50岁上下,蓬乱着头发,脸好像几个月没有洗,身上的衣服东一块西一块地连缀在一起。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他的一只脚上缠着厚厚的绷带。他面前的地上放着一封求助信,大致内容是他的老家在四川,在5·12大地震中,他的家人全遇难了,他自己的脚也受了重伤,请好心人给予施舍云云。大地震受伤的人不是有政府安排救治吗?再说四川与我们这里相隔近万里,他一个腿脚不便的人,是怎么来的呢?尽管我的头脑瞬间曾产生过这些疑问,但是,对灾区人民的同情心(或叫良心)还是驱使我将揣在兜里的一张百元大钞掏了出来。那是我准备用来买新鞋子的钱。眼前的这双旧了点,但将就着还能穿,就委屈自己一下吧!
“谢谢,谢谢,你真是好人,老天爷会保佑你交好运的。”当我把钱递到他的手上时,他感激得一连声地道谢。
然而,就在我转身要离开的时候,他却一下子站了起来,非常麻利地将路人丢给他的零零星星的纸票和硬币归拢起来,装入自己的衣兜,然后收起那张求助的信,夹在腋下,大踏步地走了。
原来他的脚并没有受伤!这样看来,什么大地震中亲人遇难的事,全是他为了获取如我辈者的同情心而编造出来的。难道这就是我的所谓“良心”的代价?我只觉得头脑里一片空白。
我不甘心就这样被人戏弄,想过去找他理论一番,却见他已经向一处募捐点走去。莫非他还想到人更多的地方故伎重演?我一定要上去,揭穿他那骗人的鬼把戏。
然而,令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并没有重复他的把戏,而是把兜里所有的钱(其中也包括我的那张百元大钞)都掏了出来,丢进了募捐的箱子里。为了确信已掏光身上所有的钱,他还把自己的口袋都翻了个遍。旁观的人,包括我在内,一个个都把眼睛睁得老大。用“不可思议”一词来解释发生在他身上的这一幕,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看来在这个社会上,有良心的不止是我们这些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学子们,也有像他那样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的乞丐们。这样一来,我原先对自己良心的代价的抱怨,一下子也就烟消云散了。
空中出现了一线阳光,天终于放晴了。
⑸ 求一篇含有成长,亲情,励志的中考满分作文,600字以上,记叙文,急!急!急!
亲情,感恩,成长
从婴儿的“哇哇”坠地到哺育他长大成人,父母们花去了多少的心血与汗水,编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从上小学到初中,乃至大学,又有多少老师为他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着光和热,燃烧着自己,点亮着他人。
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亲友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否你在父母劳累后递上一杯暖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卡片,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他们往往为我们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们又何曾记得他们的生日,体会他们的劳累,又是否察觉到那缕缕银丝,那一丝丝皱纹。感恩需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报答。
感恩是敬重的。居里夫人作为有名的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但她在会上看见自己的小学老师,用一束鲜花表达她的感激之情;伟人毛泽东也同样在佳节送上对老师的一份深深感激。自古以来的伟人无不有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激不需要惊天动地,只需要你的一句问候,一声呼唤,一丝感慨。
感恩是有意义的。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条隔离带,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忘记了那一声声快乐,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看待父母,看待亲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学会感恩,因为这会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实。
⑹ 关于我们从容走过初中三年的小作文120字
时间过的真快,一晃就到中考了,在这草木茂盛的季节,我们迎来的将是别离,将是对母校说再见的时候了。
人们都说初中的生活是幸福的,夹着欢笑、夹着忧愁,命中注定让我们素未谋面的人相识,又从相识走到相知。我们一起欢笑,一起忧愁,一起歌唱,一起憧憬未来,从教室到走廊,从食堂到操场,都有着我们的欢笑,我们的泪水。
匆匆走过的三年。初一是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期,那时我们像小孩子一样有着纯真无邪的笑脸,就像没有云朵的天空,蔚蓝色的,美丽,飘渺,那时的我们总是想着玩耍,操场和走廊时我们留恋的地方,我们一起聊天,一起打闹;初二的我们已有了初中生的“成熟”,我们的脚步稳重,我们的笑脸灿烂,我们的天空开始飘着白色的云朵,我们开始唱歌不跑调,我们的步伐矫健,精神焕发的迈向初三的舞台;初三的我们开始变的紧张,开始担心,更加的努力,我们的欢笑被作业取代,我们的歌词里满是“之乎者也、然也”,虽然很忙碌,但是过的很充实。我们开始回忆过去,展望未来,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分一秒,都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可谁都不希望看到别离的泪水,我们拍照留下幸福的瞬间,我们走到校园的每个角落,留下属于我们独特的足迹,我们开始约定,在三年后的今天仍然聚在一起。
初一的幼稚单纯,初二的轻狂自信,初三的压力重重,往事像一首歌,一段难忘的岁月,如风铃一般轻轻摇曳。
我们是一列火车上的一群乘客,那终点时另一个世界,相遇时巧合,别离是忧愁,希望有个美丽的邂逅,将我们的心系在一起,车上来往的人很多,有些人还未相识就已经分开,或许不相识更好,少了别离时的苦痛和烦恼,可也没有体会到相识、相知的悲喜,人生也许就是这样,有无数次的相逢与别离。
三年的时间说快就一眨眼就过去了,说慢也有36个月,1095天,26280小时,1576800分,94608000秒,人生的三年是可数的,可是有几个能像这样值得怀恋的三年呢?
初中三年,回顾那躺在草地上仰望天空谈理想的日子,让人感慨万千。三年的同学友谊,浓郁香醇,有兴奋,有凝重,流泪过,欢笑过。有时同学在、间的轻声诘责,曾经难受过,现在想来,这也是一份关爱。
初三,是年轻生命的特殊驿站。确实,满足与失落,欢乐与惆怅,让那十六岁的花季收到光华的照耀。如果说平时的日子见证我们的激情岁月,那么即将迎来的中考将记载对未来的更多的期待。中考的日子,是梦想纷飞的日子,需要我们从容面对,将老师的指导,父母的关爱,亲友的嘱托,全数收进自己的行囊,带着自信和勇气去冲刺,接受祖国的挑选。
毕业了,走过初三,所有的爱和怨,所有的潮湿日记,渐行渐远。从此,告别一段纯真的青春生活,告别一段年少轻狂的岁月。三年的点点滴滴,我们一起经历过,快乐和爱曾经包围这我们,青春因快乐而精彩。
现在大家要各奔前程,不管结果如何,但依然美丽,让我们在新的学习岗位上,带着初中三年的人生财富上路,迎接下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去攀登更高的科学知识高峰。
还有短短10天就要正式说再见了,初中生活即将结束,我会扎紧我的行囊,走向新鲜的高中时代。
但是无论如何请别忘记——那些年,我们一起做过的事,一起走过的日子,虽然我们的人不在一起,但心会一直在一起!
⑺ 我想写一篇关于淡泊从容的作文,想要几个这方面的例子
从容是一种生活态度。
面对浮躁忙乱、争逐物质和感官享受的社会,不要被他人的尔讹我诈、勾心斗角、搬弄是非、骄横跋扈、敷衍了事所左右。我们不妨在自己的心里开一扇窗,学习一下淡泊和从容,欣赏一处真风景,留住一分真性情,养育一份真智慧。保持一个乐观向上,从容以对的生活态度。
其实,很多时候,烦恼、忧愁都是我们自找的,若跳出人我是非之外,便有了一份清闲和自在。
从容是适应社会的最好体现。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另一种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很多事情我们不值得去计较,但是要在意其事情的原委,找出其中的关键所在,才能游刃有余地解决困难,平抑矛盾,找到最佳的成功结合点。因此,从容是一种修养,一种气质,一种境界。是一个人的睿智与大度。
这个世界没有人能事事顺心尽善尽美,酸甜苦辣都是生活的必需,被动接纳痛苦,不如主动放弃悲伤,积极迎取心灵的骄阳,人生无处不风光。
从容是人生的一种坦然,是对生命的一种珍惜。
从容可以放飞心灵,可以还原人的本性。从容可以使人真正享受人生,在努力中体验快乐,即使遭受挫折,也能保持乐观。从容可以使人远离名利和喧嚣,在别人都忙于追名逐利时仍坚守宁静,在淡泊中充实自己,超越自我。那些在人生道路上历经坎坷却仍然从容对待,不断取得成就的人,使人不禁油然而生敬意。
从容是一种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生活就是些简单反复的事情,没有谁每天都在经历着轰轰烈烈,没必要给自己一个压力,一定要写些意义重大深入人心的话题。能在琐事反复的过程中创造自己的不同,能在平凡的生活中体会到不凡,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自己淡定从容的心,那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时间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既是逃不脱,那就从容面对,坦然面对,精彩地活着,从容地老去,即使是流星,也要以优雅的姿态划过岁月的长河。留下一份淡定和从容,用心底满满的安心与笃定笑看人生。
从容是历经沧桑,阅尽浮华,洗尽躁动后的返璞归真,是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豁达与乐观。从容是平凡者的坦然。涉步人生,既不戚戚于贫贱,又不汲汲于富贵,便自会有一份随心所遇的舒坦。从容是一种简单的事情,但那种简单不是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的简单。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事情,或者突发情况,我们会用不同的方式对待,在同等条件下有人急功近利,有人易怒易火,更有人喜欢怨天尤人。而从容的人会把事情复杂变简单化,处理起来得心应手,有条不紊。从容可以带来心灵的宁静,可以造就恬淡的人生,可以获取风雨过后的绚烂,可以拥有真正精彩的人生。
⑻ 以从容为话题的作文
我只能对自己说,别轻易的向生活低头,努力做好自己的主人,不要再迷迷糊糊过日子,
定下自己的目标努力去实现。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会勇敢地面对。有了乐观向上的精神,才有乐观向上的力量,才有属于乐观向上的生活……
有些事很想找到它的答案,只是越努力越适得其反 ;
有些人只是生命中的一个匆匆过客,但在某个瞬间会记得那么深刻;
有些时候在特定的空间时间里日复一日地做着一件事,突然的会把心丢失 ……
总是狠狠的想逃离困境;
总是像模像样的装得满不在乎 ;
总是把自己弄得很莫名其妙 ;
往哪里逃?有人的地方就有困境 ;
装得越不在乎,心就越痛;
有太多担心,就有太多就会困惑,就会莫名其妙起来……
这几天,又是一个阴霾的天气,更是一个伤心的日子。闷热的天气让人不觉又有些烦闷,这样的天气加上这样心情让人更加抑郁。同样的心情,不一样的人,但是不变的依旧是这心情…
以前的我,独爱一个人抬起头仰望天空。苍蓝的天壁总是给我求生的启迪。而现在的我,喜欢深邃的夜空。包容一切的黑暗与隐忍。就算流下眼泪也未有人看见。生活中有太多需要面对的东西。相信是谁都能听见命运之轮咔嚓咔嚓的运作声。没有勇气面对生活,就如同站在梧桐树下看太阳一样。阳光穿透枝叶带着点点零星。刺透肌肤再刺痛我的心。在清晰尖锐地感到烈火灼身般的感觉后,才发现自己用前半生精心铸造梦的宝塔,在现实面前却是是如此地不堪一击。未来不是我所能描述的,因而茫然中嗅到生活的绝望。所以灵魂也显得那么苍白无力。虽然谁都知道日子不能这么过。但我真的无可奈何……
现在的人生就是一个学习和工作的,二者都是我所厌倦的,真的很厌倦……没有选择的顾虑,好像就是上帝就这么给你安排好的,由不得你去选择,也许人生路途中会有一片神秘的大森林。永远弥漫着氤氲之气,蹁跹而诡异。它揉和着人性的棱角,悄悄膨胀流光溢彩温馨。可能人就应该在自己的生活中学会这样的“选择”吧?
躺在地上,头不得不面向天空。我开始对这片暂时属于我的地域产生了迷恋,它让我这颗突然间累了的心有了一个暂时的舒缓和依靠。我感谢它带给我短暂的愉悦和放松。灰蒙蒙的天,像我哭过的心。
我只能对自己说:未来的日子还很长不要在这里停留太久了!
第一个问题:希望是什么?
悲观者说:是地平线,就算看得道,也永远走不到。
乐观者说:是启明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
第二个问题:风是什么?
悲观者说:是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处。
乐观者说: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
第三个问题:生命是不是花?
悲观者说:是又怎样,开败了也就没了。
乐观者说:不,它能留下甘甜的果。
突然,天上传来一个声音,也问三个问题。
第一个:一直向前走,会怎样?
悲观者说:会碰到坑坑洼洼。
乐观者说:会看到柳暗花明。
第二个:春雨好不好?
悲观者说:不好!野草会因此长的更疯!
乐观者说:好!百花会因此开得更艳!
第三个:如果给你一片荒山,你会怎样?
悲观者说:修一座坟茔。
乐观者说:不!种满绿树。
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针锋相对,只不过他俩都不知道,在空中提问的是上帝。
他们更不知道,就因为这场争论,上帝给了他们两样不同的礼物。
给了乐观者勇气,给了悲观者眼泪。
那么你呢?你是哪一个?
一位禅门弟子日夜参禅却收效甚微,便向师父请教如何悟禅。师父交给弟子葫芦一个、粗盐一把,说:“你去把葫芦装满水,再把盐倒进去让它尽快溶化。”
弟子照办,过了很久,他满头大汗地抱着葫芦跑回来,说:“水太满,摇不得;葫芦口太小,筷子也无法伸进去把盐搅化。”
“倒掉一些水,再摇它一摇吧!”师父说。
于是,弟子倒掉一些水,只摇了一会儿,就没了盐块在水里碰撞的声音。
“用功是好的,但参禅也须从容;不然就像装满水的葫芦,既不能摇又搅不得,该消释的东西又如何消释呢?”师父说。
自问,岁月的目光为何总是那样的成熟?脚步为何总是那样的从容?走过着斯世喧闹,静下心来,感悟一下所经历的人生酸甜苦辣咸,不禁百感交集。
不知道那位名人曾说过:“堂皇转眼凋零,喧腾是短命的别名,在流光溢彩的日子里,生命被铸上了妖治的印记。”走自己的路,张开自由的翅膀,开开心心地翱翔,让自己活得神清气爽,活出一个独立而又不凡的自我。
是的,对于人生,态度决定一切,决定一个人对于自己所走的路。是追求名利,还是坦然从容,还是一种平常心。是的,人的内心世界何尝不是一座生机盎然的园子,假如,你精心照料她便充满勃勃生机,反之,也可以漠然视之任其荒草丛生。岁月指导着我的行为,感情和际遇让我变得越来越缄默,面对自己酷爱的文字自己珍藏着那份执着和纯粹,面对浩若烟波的文学世界,日新月异的大千世界,我惊见自己的浅薄,原本我就不敢奢望改变什么,因为我在从容中守望着自己固有的观点,这种状态可能更加真实,让文字走进生活,让生活开满浪漫的花朵,让文字和生活在细节中水乳交融,让不谐的叹词随夕阳的余晖慢慢变淡,心中的清新又会在明天的晨曦中冉冉升起。日子就会丰满起来,心灵的幸福感指数随即上升。
记得欧洲有句谚语,形容他们的从容和闲情:悠闲的人是在凝视上帝的窗口。凝视上帝窗口的人不无聊,他很想幸福。置身于纷繁的都市,心灵远离他喧闹的虚华,便是无为之清静,在灯火阑珊的万家,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同样真实的两面性,随风月飞扬,从容到不留痕迹。一直在扪心自问,我幸福吗?曾经茫然过,曾经失措过,回首往事,哑然失笑。
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人必须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知,不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就是能摆脱别人的误导,跳出世俗布下的圈套。要学会反问自己,不被别人的所谓好心左右自己固有的原则,不随别人的言辞而摇摆不定。这样可以使人免去很多无为的精神枷锁,减去许多精神负担,既然人生是为自己而活,就无需看别人的脸色行事。聪明一点的活法,就是要为生命留白,告别压抑,活出真正的自己,只有这样,才算对得起自己,也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其实,人的一生,活得就是一种心情。你说是吗?
再有,让自己具有非凡的眼光,换位思考,冷静地看社会,观察别人,审视自己,也许,一些生活中无法理解的问号就会柳暗花明。那些曾经执着追求的所谓功成名就会烟消云散,慢慢移位于生活的真实,生命的细节。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日子,如白驹过隙,匆匆从指缝溜走,一如过往的清风,轻轻地来,轻轻地走。今日如此,明天依然。坦然面对人、事、物,这是生活对我的阐释,也正是我对生活的收获。
我说:“平平常常未必凡,从从容容才是真,人生拥有坦然,何必问来世今生”。
查看文章
从容和淡定的心灵
2009-06-26 21:37
节日里世俗的短信和简单的问候,让空气中都弥漫着金钱的味道,夹杂着撩人的色彩,掺合着物欲的迷醉,以及企望着天上能够掉下馅饼来的不劳而获的梦呓。
不想真正的付出,却期望着美丽的收获,少辄劳作,就期待着可以拥有梦想——却单单缺少执着的努力,真正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
人类淡忘了古老的训言,渐渐迷失在自己的世界里。
保持一颗从容和柔软的心灵,在这个世界里,尤显重要。
从容是一种平和宁静的状态,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恬美;是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平定与淡泊。
漫漫人生路上,我们如孤独的旅人,寂寞的行走。没有人可以穿越自己的心灵,没有人可以全然忘却了自我。行行走走、走走行行中,我们不断邂逅着许多美丽,不断的拾起星星点点散落的梦想。
可生命也会有不可承受之重!太沉的行囊,如铅般拖曳我们的脚步,让我们深深感到行走着的艰难和心灵的负累。
于是我们必须学会有所选择,也必须学会有所放弃。——尽管放弃是苦痛的,以至于有人宁愿舍弃生命,也不愿放弃执着追求的梦。
红尘之中,也许有些东西永远无法放弃,即使放弃了却在心中永远留下无法愈合的伤痕。那种痛,无边无际,无影无形,无奈无期,无限无从,却如影随形,永远没有消停。
心灵的创伤,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难以愈合的伤痛吧。无奈的生命,跌跌绊绊,蹒跚而行,无奈的日子,浑浑噩噩,静静流逝??????
忧伤,苦痛,无尽的哀愁,只留下人生的苍白,成就我们苍白的人生!
可是,不管怎样,只要生命一息尚存,生活就会依然奔流;无论如何,世界不会因为我们的心伤而改变颜色!
林清玄说,人的幸福来自于自我心扉的突然洞开,犹如在阴云中突然显露阳光,彩虹当空;是在一株草中看见琼楼玉宇;是由于心中有一座情的宝殿。世界上没有永不凋谢的花,没有永不飘零的树叶,也没有永不消逝的生命。过去的不能让它过去,未来不愿等待未来,是人生最大的悲剧!何不把那份痛彻心肺的苦楚深藏,何不把那份无奈的心伤淡忘?生命里那些不能承受之痛,行囊中那些不能负载之沉重,我们只能决然选择放弃,——紧紧踩着心中的那一点点光明前进吧,我们才不至于被黑暗吞没!
在尘世的追逐里,在生命的奔波中,在人类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下,何不保持我们自己的那一份心灵的从容?
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茫茫人海,纷繁尘世,拥有一份心灵的从容和淡定,真的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