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15高考优秀作文东营片,给诸葛亮鞠躬
如果有人问我喜欢哪个历史人物,我一定会说:我最喜欢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智慧的化身——诸葛亮。
千古以来,诸葛亮深受人们的爱戴,身上有着无数美丽的光环。小学生作文网t262
“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毫无疑问,这是对诸葛亮才华的侧面概括。集超人智慧与谋略于一身的诸葛亮,被善于招揽人才的刘备重用,蜀国在诸葛亮的全力以赴下,终成就了大业。
我喜欢诸葛亮遇事镇定自若,深谋远虑。在“空城计”中,智慧的他毫不畏惧司马懿的逼迫,从容布置,从而使对方退兵,西城得以转危为安。我喜欢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在“草船借箭”中,妒贤嫉能的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天扎草人攻打曹营,从而借来十万支箭,为赤壁之战准备了足够的箭支,也保全了自己。我还喜欢诸葛亮的智勇超群与忠贞不渝。诸葛亮为了求得南方的长治久安,听从马谡的建议,采用“攻心为上”的计谋,在与孟获的战斗中七擒七纵,最后使孟获心悦诚服地归顺了刘备,成为蜀汉南方的屏障……这些世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无不闪耀着诸葛亮知识与智慧的光芒。
我喜欢诸葛亮一生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品质。他是一个“滴水之恩,必将涌泉相报”的人。他的一片丹心以求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因为受到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亮只求安心生活,“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因为受到刘备三顾茅庐之恩,白帝城托孤之重任,为了汉室之兴竭忠尽智,至不渝,他是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而后已”。他为了江山社稷,忠贞不二,呕心沥血,直到临之前,还念念不忘江山社稷大业,为的就是报先帝的知遇之恩,实在可歌可泣!谜语大全及答案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是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可以看出诸葛亮的鞠躬尽瘁。诸葛亮的性格品质至今还广为后人流传。《三国演义》同时也塑造了很多不同性格的英雄人物,它现在已经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读物了。
访先人之遗迹,发圣贤之古情。千百年来,诸葛亮成为东方智慧的化身,也是忠诚、廉洁、正直的榜样,很多历史典故都出自诸葛亮,“三顾茅庐”,“舌战群儒”,“火烧赤壁”,“三气周瑜”、“六出祁山”,“白帝托孤”,“呕心沥血”、“七纵七擒”,“空城退雄兵,诸葛吓走活仲达”等等。不仅如此,后世留下了许多与诸葛亮有关的谚语、俗语或歇后语。如“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既生瑜,何生亮!”“诸葛亮借箭——有去无还。”等等的这些谚语、俗语、歇后语不计其数。其传奇般故事为世人千古传诵,数不胜数。
诸葛亮,灵与肉虽然已经化作清风明月,但他的精神品质却在历史的天幕上镶嵌起耀眼的恒星,为世人永远展现出他那圣洁的光辉!
B. 一篇引用了诸葛亮尼采 耶稣的高考满分作文
这篇文章是要逆天啊,我同求
C. 有关诸葛亮的高考满分作文.
诸葛亮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的代表,更重要的他是千百年来士大夫知识分子的人格之神。在中国历史上,德才兼备的人不少,但象他这样集智慧与人格于一身,可谓绝无仅有。他所张扬、实践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忘我精神,为历代所推崇备致。
诸葛亮的人格、节操、风范,概括起来是如下四个方面: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博览群书,广交士林,关心时势,每自比管仲乐毅,负有担大任、致高远的远大抱负。但他又绝不是那种醉心于功名利禄、汲汲于荣华仕进的俗子。事实上,当时曹操称雄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他的朋友石广元、孟公威皆投其麾下,他却不为所动,其兄诸葛瑾在东吴颇得重用,他也不去投靠。最后,刘备三顾茅庐,以千古未有的求贤至诚深深打动了他,他才毅然步出草庐,一匡天下。在著名的《戒子书》中,诸葛亮曾如此谆谆告诫:“夫君子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真乃至理名言,也是他淡泊节操的真实写照。
尽瘁国事,忠心辅政。诸葛亮先后辅佐刘备、刘禅两代皇帝,忠心耿耿,公而忘私,刘备很信任他,临死托孤于他,并大义地提出让出家天下,但他没有夺取君位的政治野心,侍奉扶不起的阿斗,更加殚思竭虑,“亲理细事,汗流终日“,最后以身殉职,病死军中,时年五十四岁。诸葛亮辅佑后主,实际上是执一国之政,出帅入相,但后主并不感到他的威胁,群臣并不感到他的僭越,倘非心底无私,国而忘家,焉能如此!
任人唯贤,清正廉明。在《出师表》中,诸葛亮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真乃金玉良言,至今仍振聋发聩。诸葛亮如此进谏后主,他本人则更是任人唯贤的典范。托志忠雅的蒋琬,清廉有才的费祎,智勇双全的姜维,都到他的重用和培养。他死后,这几人成为蜀国的中流砥注。托孤大臣李严运粮失责又慌报军情,被诸葛亮废为平民,但对李严之子仍加以信任,并促进他劝父改过自新。由是李严不仅不抱怨,而是心怀感激,诸葛亮去世,李严因悲痛发病而死。诸葛亮知人善任,明之以法,晓之对情,其服人心如此!在廉洁上,亦堪称典范。他曾上书后主,如实申报个人财产。书曰,臣家在成都,有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一家可以温饱,臣随身衣食,都是官府供给,决不别作经营,增长私产一寸,臣死以后,如查出
D. 有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应该是2009或2010年的全国卷1,关于诸葛亮,有琴弦,应该是三顾茅庐的情节
以前见过,好像是一个叫柯啥同学的作文,记不全了
E. 关于诸葛亮的满分作文
我和诸葛亮一起漫步
夜阑人静,万物皆睡。天上的流星依旧,我坐在竹椅上,望着天空那弯暗月,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一阵微风起,只见一人拿把羽扇,端站在前方,仔细察看,原来是中华智星——诸葛孔明也。
只见他徐徐地道:“夜深人静,明月当空,如此美景,何不出来一同漫步?”句句出口,如美妙动听的音乐传入耳中。君子成人之美。于是,我和诸葛亮便漫步在庭中。望着他的背影,曰:“卧龙先生,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学多才,一心只为报答先帝三顾之恩,可曾后悔?”他回过身来,沉默许久,道:“如你所言,人称‘智绝’的我本应在陇中安度余生,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后先主真心请我,我感到莫大的欢欣。遂许先主以驰驱,毕平生之力,辅助先主,此情此义,乃我报先主的知遇之恩也。”
听完后,我默默赞许,为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胸襟所折服,又为他忠心不二而钦佩。
尔后,我又向孔明讨教:“先生您自出道以来,火烧新野,使曹军落荒而逃。再而出使东吴,舌战群儒,气势非凡,借风借箭,智算华容,当真高管仲、乐毅一等。”
他只是微微会心而笑,道:“你过奖了!这些都是我报先帝之职分也,不足挂齿。想我打拼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安居平大路,联吴抗曹,为收服人心,对抗孟获六纵七擒,六出祁山,可惜屡屡成功之时,皆因吾之疏忽,与之失之交臂,当真可悲。”说完后,他的脸色晦暗下去,几许忧伤,几许烦恼,几许叹息,似乎在责备自己。
我不忍观之,曰:“先生不必太过自责,皆因当时形势不合,后主刘禅又不思进取,听信谗言,亲佞远贤。先生纵有回天之术,也难堪挫折。吾闻过李清照忧愁时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先生的愁悔比之若何,望先生不可太过自怨。”这时,他的脸色开始变得平静,逐渐转好,我的心才放松下来,意少舒。他走近我,深情地望着我,轻柔地抚摸我,我望见他眼里的那股热血在沸腾,泪水模糊了眼睛,对我说:“当真是后生可畏啊!与你交谈,我的心宽悦了许多,情绪冷静了少许。谨记吾的话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相信你可以青出于蓝胜于蓝,再会!”说完他便离开了。
我站在原地,默默回想,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点评:
该考生思路广阔,写作对象超越时空,与历史名人一起“漫步”,打破常规思路,有创意。全文立意高远,文情并茂,素材运用恰当,词句古文运用合理。考生利用自己熟悉历史名人及宋词背景的优势,在与诸葛亮的交谈中时而运用古文,时而运用典故,时而运用宋词,笔墨轻点,洋洋洒洒,整篇文字读起来如行云流水。
在刻画人物上,注重细节描写,读来栩栩如生。作文近尾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点出立意,通过与名人交流,明白了人生道理:不以成败论英雄,应该坚持去做有意义的事,以免空悲切。
F. 作文:为诸葛亮竖起大拇指
{三国演义}中,很多名士说到诸葛亮,无不竖起大拇指,对他赞叹不已.“诸葛孔明,人中龙耳!”.这些人当中,有的是出道很久了,在江湖上享有盛誉的老先生,如司马德操,即水镜先生,有的是和诸葛亮同辈,被刘备重用的暂露头角的徐庶,有的是敌营中人,奇怪的是当时诸葛亮还二十七岁,寸功未立,却享有如此大的名头!真是让人不解,也让人佩服.可以说,诸葛亮尚未出山,已是一个神人了! (教师点评:通过名士的眼光来看诸葛亮,评价诸葛亮,很好!因为名士方能了解名士.诸葛亮为各阶层甚至敌营的名士推崇,说明诸葛亮是大名士,名士中的名士.人中卧龙,又涉及他的外号—卧龙先生,很好.) 出山后,他折服了自己内部的粗人,关羽,张飞,也折服了曹将夏侯敦,李典等,火烧博望坡-----为自己博得声望!自此一发不可收,连战连捷,百战百胜.堪称军神!刘备有次不服气,想:离了你诸葛亮,我刘备就打不了仗?兵伐孙权,连营数十里,结果被吴军烧得逃回白帝城!至此彻底服了诸葛亮. (教师点评:出山后的表现,是否名与实不符?作者打消了我们对诸葛亮的疑虑.抓住读者对诸葛亮出山后的实绩的期待感,不失时机地写了诸葛亮的战国,折服了自己人,也折服了敌人.抓住名与实,抓住敌与我,对比深刻,行文独到,用词简洁.如能说说曹操对诸葛亮的愤怒,就更好了.对小说的情节很熟,难得.) 所以,我爱诸葛亮,爱的是他的才略,本事.是国家的栋梁.不像有些当官的,没一点本事,大敌来了,无退敌之策,误过误民. (点评:以上两段为此段服务,即此段说出了诸葛亮为作者敬仰喜爱的原因,即分论点一,“我爱诸葛亮的才略”并对照有的无才之官误国误民的现象,突出诸葛亮的才略对与国家的重大作用.对比手法,引人深思.有拓展,有深度.) 我爱诸葛亮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忠心事主,废寝忘食,鞠躬尽瘁.最后为国尽忠,死于军帐.读{三国演义},读到此处,我不禁潸然泪下.相信不落泪的定非忠臣!他不愧为古今第一贤相!当今唯周恩来可与其相比.诸葛亮不但要面对曹魏,孙吴的外敌,还要防备朝内奸臣的谗言暗算,以及庸主刘阿斗的阻扰.有一次北伐取得大胜,诸葛亮正准备直取中原,却接到刘禅的诏书回军!原来这是魏国的反间计.诸葛亮于是叹息阿斗的昏庸.看来强敌易对付,奸臣的暗算却难防啊!在昏主的领导下,还能有如此忠心,太难得了.诸葛亮,我真服你了.(点评:写出了本文的另一分论点,“我爱诸葛亮的忠心.”晓之以事理,动之以激情,写自己为诸葛亮感动得落泪,有叙有议有情,因事生情.说到史评诸葛亮为第一贤相,说明作者的知识面广.且古今对照,写到周总理.有见解.有议论:强敌与内奸的对比,议论深刻.刘阿斗三字用得好,包含对刘禅的蔑视.) 我爱诸葛亮!
G. 历年高考满分作文
尝 试
山东考生
伴随着第一声啼哭,我们来到这个世上。自从乌润的眼珠迎来第一轮朝阳,我们便开始了尝试。我们尝试辉煌的成功,尝试惨痛的失败,我们尝试那寂寞的秋夜,尝试那明媚的春潮。我们在尝试中长大成人,直到有一我这样对自己说:“我要尝试塑造一个新我!”
在一个压抑的家庭走出这样一个脆弱而又孤傲的女孩。从小便少言寡语,只知道将心事诉与天边那抹孤云。尽管灯下思如泉涌,慷慨激昂,人前却口讷嘴拙;尽管成绩可同任何一男孩争色,但机会来临时,却只能怯怯走开。那时的我怯如一只鹭鸶,一点足,便会匆匆飞去。每天用那冷漠的神情掩住一颗脆弱的心,作茧自缚,将自己埋在深深泥下。终于有一天,我不堪重压,终于有一天我不甘寂寞,默默中立了这样的誓言:“一定要走出旧我!”
那是微微的雨后,我对着镜子,恬然一笑竟发现自己原来也这般美。宿舍门打开后,女伴雀跃着拥进来,我微笑着,将水递给她们:“累了吧,喝口水好吗?”她们用惊讶的目光怔怔地看着我,接过来杯子竟不知如何是好。“你们能接受我吗?我想走进你们的行列中。”默默地点头,却发现彼此的眼角都湿润了。
下午,又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上课时,丽突然呕吐了,我雪白的裙子被染了大片,我没有顾自己,却微笑扶着丽,全班人都默默地看着我,一股从未有过的轻松涌上心头。我终于走出泥沼,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
甁子里的水,只要流出一滴,其余的都会大股地涌出来。我渐渐学会用微笑给别人送去一份祝福,在默默中也感受了别人的关怀。在那次联欢会上我勇敢地上台唱了一支歌,尽管紧张得衣服都湿透了,但心里溢满自豪和成长的喜悦。再不是那个戴着眼镜讷讷的女孩了,我也可以从容自若地侃大山。甚至于出语惊人,“ 舌战群儒”了。在默默中,我诚心待人,热心相助,给别人送去快乐,也给自己带来无数的祝福。再不用“君子之交淡如水”来自欺欺人了,我变得开朗乐观,也为自己的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未来的世界,竞争激烈,异彩纷呈,它呼唤的是自立自信、乐观向上、能真正独当一面的人才,我暗自庆幸,我走出了那片迷惘与失误。
“走过去,天外是个天!”我真心喜欢这句话。也许,生命里还将有无数次尝试,那么我将怀着从容自信,乃至感激的心情迎接它的到来。不断地优化劣势,完善自我,这便是尝试的意义!
H. 诸葛亮怒斥马谡 高考作文
你说的应该是2006年的一篇高考满分作文,为你奉上,请你参考:
失街亭,斩马谡
蜀汉建兴六年,国力昌盛,诸葛孔明挥师汉中。蜀军节节胜利,但由于马谡自认饱读兵书轻视魏军,刚愎自用,不听将军王平的劝阻而痛失战略重地街亭,损兵数万。
街亭已失,蜀军之前的胜利功亏一篑。孔明大怒。马谡自缚于孔明帐中。
孔明手持羽扇怒斥马谡:“好你个马谡,你好大的胆子!失守街亭,损兵数万,你该当何罪?你妄自尊大,不听将军王平劝阻。枉你饱读兵书,却脱离用兵之实际情况,有违我军令!罪不容赎,当以军法处置。刀斧手,拖出去,把他砍了!”
马谡跪拜在地,连磕了几个头,泣道:“小人罪该万死!”
孔明再次叫道:“来人啦!推出去!斩!”
帐内,蜀国大将赵云、王平、魏延等齐出为马谡求情。
“丞相息怒……”
孔明一挥羽扇,对众将说:“我蜀汉军法如山,纪律严明。马谡失守街亭,已获死罪。今日不将其斩首,不足以服我军中将士和为大汉江山捐躯的亡灵。”
王平向孔明作了个揖,说道:“依末将之见,马将军虽失街亭,但忠勇可嘉,在国难当头之际挺身而出,可钦可佩。再者,马将军曾为蜀国立过汗马功劳。街亭已失,还可夺回,若失去马将军,实乃我军之大失也,万望丞相恕马将军之罪,给马将军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孔明双眼红润,赵云又出,说:“丞相执法如山,军纪严明,军中上下无不敬佩。马将军此次痛失街亭,罪该当诛。但马将军是我军中饱学之士,自幼熟读兵书,是我蜀国难得的人才,倘若杀了马将军,那我军中就失去一员悍将啊,这样的损失是十座街亭也换不来的啊。此次街亭一战,是马将军第一次带兵出战,确有过失,但臣等又有哪一个没有过失呢?望丞相再给马将军一次机会,免其死罪,臣以性命担保,马将军不会再出此等错误了。请丞相三思。”
蒋琬出,孔明苦笑道:“国有国法,军有军规,尔等不必再为马谡求情。马谡虽功不可没,但街亭一战自作聪明。我意已决,不必多说,来人,把他拖出去,斩!”
马谡抬头,道:“丞相英明,战前我已立下军令状,罪不可赦,请丞相斩杀我全家吧!”
孔明怒道:“大胆,愚蠢!你个马谡一错再错,自己有违军令,与你家人何干?若我斩杀你妻儿老小,不成了罪人?”
马谡感激,沉默片刻道:“谢丞相!丞相之恩,来世再报!”
话毕,刀斧手将其推出斩首。众人皆哭。
此次兵出汉中,蜀军没能达到预期目的。马谡自幼饱读兵书,却败在兵法上,孔明知能善用,却用错马谡。是历史的定数,还是别的?可能是我们读错了历史,也可能是历史读错了街亭吧。
[名师推荐理由]
从本文可以看出小作者对《三国演义》是非常熟悉的,文章借用“挥泪斩马谡”的故事。近年来的考场作文中出现同一题材的作文不在少数,但能写成功的却非常少。本文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在短短的考试时间里,小作者洋洋洒洒写近千言,实在难得,故事叙述完整,又紧扣了话题。
马谡拒谏失街亭,诸葛亮为了明正军纪,在情理与法理之间艰难选择,最后还是将众人的求情拒之门外,挥泪斩了马谡。文章最后一句 “马谡自幼饱读兵书,却败在兵法上,孔明知能善用,却用错马谡。是历史的定数,还是别的?可能是我们读错了历史,也可能是历史读错了街亭吧”点明了中心,突出了今年安徽卷的话题。
“读”是了解,是探索,是超越,从读书中能够思索、感悟和品味。本文作者就是通过解读历史来解读现实中的人和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