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想要高考记叙文的写作模式、模板、技巧。我想打印下来,以便于背诵!求帮助
虽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快速提高写作技巧,但是,有可以提高学习写作效率的方法:
一,多读一些文章。我把文章分为三类:1,论理型,这类文章能引人深思,帮助你写好议论文;2,好词佳句型,多积累一些词汇让人发挥时有刃有余;3,综合型名篇,提高鉴赏能力。
二,光读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多思,分析文章结构,为什么好?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三,写作忌讳,忌讳原句照搬,忌讳文章空洞(就是“大白话”太多,不生动;引用故事,忌讳超过全文篇幅的四分之一;还有许多,需要你自己慢慢体会。
以上是我的一些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快速作文训练五步
(一)素质训练,也叫基础训练
任何一种技能技巧的形成,并使之达到熟练程度,都必须经过干锤百炼,所谓熟能生巧、巧能生华就是这个意思。竞走、赛跑运动员的速度是练出来的,游泳、自行车运动员的速度也是练出来的。快速作文也一样,要提高写作成文速度,主要靠练。快速作文没有秘诀,没有魔图,只要通过严格训练,就能出成果,问题是要有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步骤。我每接手一个班,都严格按照下列五个步骤进行训练。
(一)素质训练,也叫基础训练
快速作文训练的中心是“快”,这种训练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和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的基础上求“快”、求“好”的训练,如果写作素质太差,就没法进行快速训练。因此,我每接手一个班,第一步就是进行基础训练。通过基础训练,要求达到下列目的:
1、提高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开发智力的动力。因此,任何形式的教学都必须严格遵循兴趣性原则。只有当学生对写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快速作司文训练才会有成效。心理学同时告诉我们,兴趣与当前的需要有关,因此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办法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其中重要的一条便是向学生进行快速写作目的教育,如果学生认识了快速作文的必要性,他就会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习趣。另外,出作文题要紧跟形势,与时代同步,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命题要尽量新,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学生有话可写。
2.积累写作材料
这一点要贯穿到整个快速作文训练的始终,但在基础训练阶段要重点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写作材料,再好的写作高手也难以完篇。因此,一定要求学生分专题记住;一些典型材料,譬如有关爱国主义,党的领导,尊重知识,改革开放,廉政建设,学雷锋等等,每个方面都要记住一两个典型材料。材料的积累,教师只能做指导,要让学生自己去找,不要全班统一,全班统一了,写作的论据就会雷同。所积累的材料要注意三点:一要典型,二要准确,三要记牢。要强调用脑记,要背,不能光靠笔记本。材料越充足,写作速度就越快。
3.丰富写作语言
如果学生语言贫乏,写作时搜索枯肠也找不到一句恰当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往往写了涂,涂了又写,就无法提高写作速度。如果词汇不丰富,写到中途某个字不会写或者没有一个恰当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写作就会“卡壳”,当然也就达不到快速作文的目的。因此,写作语言的训练和词汇的积累是十分重要的。丰富写作语言的方法之一是,背书和加强课外阅读,书读得越多,背得越熟,作文就会越通顺,语言就会有文采,不会老说口水话。再就是指导学生学习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克服学生腔。另外,要指导学生积累词汇,词汇丰富,写起作文来就能得心应手,速度也就快了。
4.训练书写能力
书写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写作速度。因此进行快速作文教学,必须强化书写能力训练。作文不是书法竞赛,并不要求铁画银钩,但也不能龙飞凤舞,我们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把字写得清楚、规范、工整。具体做法主要是临摩字帖,每个学生应备有两本字帖,一本正楷,一本行书,先练正楷,后学行书,逐日临摩,坚持不懈,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总之,通过素质训练,要使学生想写作文,爱写作文,并且有东西可写,话写得通顺。
(二)思维训练
快速作文的关键是快速思维训练。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规律性的认识。快速思维则要求学生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的整个思维过程中,思维活动应具有广泛性、独立性、敏捷性和创造性。一见到作文题能立即做出反应,要求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的全过程不超过五分钟。抓好快速作文思维训练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要正确反映客观世界,首先必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因此,要和政治课相配合,组织学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要了解当前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正确的政治观点、思维观点是快速思维的定向器和指示灯。因此,必须教育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树立远大理想,加强政治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2.加强抽象思维训练
议论文的构思过程,实际上就是抽象思维的过程,因此,必须教给学生分析、概括、综合、判断等基本逻辑方法和纵向思维、逆向思维、反向思维、辐射思维等思维方法。训练抽象思维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课堂讨论应允许学生和老师唱“对台戏”,要鼓励学生在课外争论问题,学生争得面红耳赤的时侯,也就是思维最活跃、最敏捷的时候。
3.进行形象思维训练
写记叙文离不开想象、联想、幻想等形象思维活动。要求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写好一篇记叙文,没有扎实的形象思维训练是不行的。训练形象思维的方法之一是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基本形象,牢记心头,并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要重视写回忆录,回忆录的写作过程实际就是训练形象思维的过程。
总之,通过这一步训练,要达到开拓学生思维的目的,使学生变得思维敏捷,对作文题反应迅速,想象力丰富,要改变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思维迟钝、思想涣散的不良习惯。
(三)写作速度训练
第一步素质训练是基础,第二步思维训练是关键,这第三步的速度训练则是目的。整个快速作文训练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快速写作。如果第一、二步训练都抓得扎实,速度训练就会见效。基本做法是严格要求,限时作文。为了提高速度,每次作文都只能安排一个课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当堂完卷。要求学生做到快速审题,快速立意,快速布局谋篇,快速写作,快速修改。总之,一切都要立足于一个“快"字。40分钟的时间分配大致是这样的:审题、立意(确定中心思想)和谋篇布局(编写作提纲)不超过5分钟,写作30分钟,修改5分钟。通过训练,这个要求一般学生都能做到。另外,在班内开展快速作文竞赛也是个提高写作速度的好办法,一搞竞赛,学生的兴趣就来了。刚开始进行速度训练时,有些学生是跟不上的,40分钟怎么也写不完。怎么办呢?二是多加鼓励,切忌指责;二是暂时迁就,但绝不放松要求。时间一到,一律收卷,没写完也要收卷。这样,学生下次写作文就有一种紧迫感和时间观念。有些学生,一讲快速作文,字就乱涂乱画。碰到这样的学生怎么办呢?不能操之过急,分两步走,先要求写完800字,再要求字迹清楚。作文不是书法竞赛,不要求铁画银钩,只要字体工整,文字规范就行。个别字迹潦草的学生,要加强教育和书写指导。
(四)技巧训练
第三步训练要求解决写作速度问题,这一步训练便是"快”中求巧,同时,也是对速度训练成果的巩固和提高。基本方法是专题指导,讲练结合。如果前三步抓得扎实,这一步训练往往水到渠成。通过这一阶段的训练,不但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各种文体的写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快速写作的技巧。比如快速审题、快速立意、快速谋篇布局、快速写作、快速修改等技巧,都要分专题进行归纳,总结和指导,还要能快速应付写作中随时出现的“卡壳”现象,诸如走题、空洞、松散、结构混乱、词不达意、字不会写等毛病的纠正和意外情况的应付办法。至于这些快速写作的具体技巧和方法,我在下面将作专门介绍,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五)综合训练
通过以上四步训练,学生基本掌握了快速写作的方式与技巧,具备了快速写作的基础。为了全面提高快速作文的能力,必须进行综合训练。
⑵ 求高中作文的模式
高中作文有很多形式 其中 六定式和三段论用的是最多的
六定式
点:提出自己的观点
正:正面举例,论证自己的观点
反:举反例证明观点,与上一段形成对比
深:对观点深入分析,主要是分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问题
联:联系客观实际,阐述观点
总:总结全文,回归主旨
三段论
1 平行式:简单说就是第一段说观点,后三段举例说明观点,三个例子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方面来阐述观点,但不要雷同,也不要偏题,最后一段回归主旨
2 递进式:和平行式类似,但三段例子要形成递进关系
这两种写作模式是最常用也是最好用的,下面给你一些可以用的例子,希望你觉得有用:
(下面的内容都不能照搬,要根据你写的题目,有删减或添加的用..)
2、《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
写作在内容、思想、形式和写作行为本身进行解剖,为写下去(活下去)寻找理由。“我从双腿残疾的那天,开始想到写作。孰料这残疾死心塌地一辈子都不想离开我,这样,它便每时每刻都向我提出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活着?——这可能就是我的写作动机。就是说,要为活着找到充分的理由。”
◆2002年,史铁生获得了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那段授奖词也许是对他最精当的概括:“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
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由史铁生的小说《命若琴弦》的电影《边走边唱》,电影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贯穿始终:“千弦断,天眼开。”这句话的背景是盲人琴师的师傅说过,弹断的第1000根琴弦能带来光明。盲人对于光明的渴望,残疾了双腿的人对于行走的渴望,从来不会停止,在史铁的作品里,我们始终能够读到这样的渴望,他从来没有掩饰过。
3、《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
◆梦想是生命的织锦;人到了没有梦想的时候,也就是生命力完全衰竭的时候。没有梦想的生活是黯淡的、贫乏的、空虚的生活。对生活的热情期望、勇敢追求和执著信念,作为青春的遗产留在心中。所以,人一定要有梦想,并且要为之不断努力。从美国追求平等权利的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到我国古代的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再到近代革命的先躯孙中山先生的“以天下为己任”都告诉我们,成功背后都有梦想的支撑。
◆国家的兴衰安危,牵动着每个爱国者的心。国难当头,触龙挺身而出——说赵太后。触龙针对赵太后的心理状态采用了一整套“迂回战术”,动之以情,喻之以理,最终说服了赵太后。很多人赞叹触龙高超的劝说艺术,若止于此,仅得皮毛耳!透过那高超的劝说艺术,我们还应看到触龙那种以满腔的热情和主人翁的态度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为国排忧解难的精神。凭着这种精神,他让太后懂得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道理。这才是最终打动太后的原因,也才是我们学习此文的最大收获。 因“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才有了屈原的路漫漫而上下求索;才有了苏武牧羊的动人故事;才有了班超的投笔从戎,岳飞的精忠报国;才有了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月干胆两昆仑”…… 懂得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我们才能教育我们的子女、学生,当个人利益和祖国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要摆正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要舍私利而全大局,听从祖国的召唤。
4、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忠于转危为安。
◆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
。
◆烛之武“夜缒而出”,只身赴秦,以他的能言善辩说服了秦君。他的义无返顾,他的胸有成竹,他的不卑不亢、侃侃而谈都需要在诵读中表现出来。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答案。
◆烛之武:迂回曲折,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说服秦伯退兵,从中可以看出,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古代如此,现代亦然。
◆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烛之武就是这样的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
◆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 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烛之武的闪光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林则徐) 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对郑国的最朴素的爱又加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他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 “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而且是冒着亡国的危险。但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枥之间”,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那些鲜活的身影却依然存留在人们的心头。象烛之武这样的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的勇士,可以说就是国家的脊梁!让我们以古人为镜来勉励自己吧!
5、《勾践灭吴》(《国语》)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颜迈为颂扬蒲松龄坚韧不拔的意志而作的一副对联。上联说的是秦朝末年项羽带兵渡过渭水,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终于击败秦军主力的史实;下联则记述
了越王勾践在失败后卧薪尝胆,处心积虑,务求报仇雪耻,终于达到目的的故事。
◆(勾践)他不是什么复仇者,而是城府很深、有胆有识的政治家。因为他胸怀大志,才能够处变不惊。因为他知人善会,才能够充分发挥文种的聪明才智。因为他不忘国耻,要成就大业,才能够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卑事仇敌而面无温色,抚慰百姓而痛切自责。在“十年生聚”的温岁月里,他明白了许多道理,因而善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最后灭吴雪耻的故事,针对这段历史,李白在自己的《越中览古》一诗中写到:“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中览古》它以独具匠心地叙述当时越国全胜而归的喜庆场面,写得非常热闹。勾践卧薪尝胆,图谋雪耻,忍辱负重了十七年,一旦灭吴,举国欢腾,其心情可想而知。当年死战的六千勇士如今衣锦还乡,昔日的宫殿里一下子满是如花似玉的宫女——这又让人想起那些为打败吴军而于敌阵前一起自刎的三百勇士,想起当年与勾践同卧薪同忍辱的越王夫人。我们甚至还可以想象当时笙鼓齐鸣、上下欢腾,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到处都是欢乐的海洋。这场景实在令人激动不已,而勾践志得意满的骄纵形象也隐约于其中。写到这里,诗人笔锋突然一转——“只今惟有鹧鸪飞”。鹧鸪,越地之野鸡。而今,一切成败荣辱都已化作烟云,只有不知世间情愁的野鸡飞过,强烈的对照,意味自长。
6、《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看过《封神榜》的肯定知道,在殷商时代,有一位大臣比干因进谏国君而被纣王剖心致死,像这样悲惨的结局足以使谏臣望而却步。但是,各朝各代仍有不少智勇双全的忠臣义士,为了国家的前途而勇于进谏,在那伴君如伴虎的时代游刃有余的生存。
◆邹忌:善思、善谏一代忠臣。 善思。生活的有心人,善于从生活的点滴中提炼出治国的道理,可见,此人胸有大志,心系国家。 善谏。劝谏别人讲究技巧,不直切主题,而巧设情景,从个人生活小事说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由近及远,委婉地让齐王接受他的意见。同时,他的善谏还体现在他针对不同的劝谏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他了解齐王,了解他的修明政治的宏伟志向,了解他喜隐语的特点,所以,劝谏中采用意含而不露的方式表达,做到了良药蜜口利于病,忠言顺耳利于听。 齐王:善听、善做的明君。 善听。邹忌的劝谏,听出弦外之音,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迅速采取行动从善如流。 善做。听后,一“诺的表白,立即三赏的表现。
◆“人贵在自知”是中国的一句古语,意思是:客观、辩证地看待自己是难能可贵的。齐国的谋臣邹忌就是这样的一位贤人。他是一位美男子,但与徐公相比却还不及,妻子偏爱他,妾怕他,客人有求于他,都说他比徐公美,邹忌由此想到什么,他是如何做的呢?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
◆我国有句名言叫做:“苦口良药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确实有道理,逆耳的忠言往往利于行,然而,我们知道现在有一种药,并不苦,叫“糖衣片”,那么,有没有不逆耳却又利于行的忠言呢?难道忠言就一定要逆耳吗?
◆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君子,也难免有过,不同的是“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而已。古代帝王置谏官,自己有了错误,臣下可以进谏。帝王,自以为是“天之子”,富有四海,臣服万民,行为万世师,言作万世法,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俯视一切。能倾听逆耳之言,采纳美芹之献的,历史上并不多见。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也有少数聪明一点的,为了坐稳江山,笼络人心,也能从谏如流。有圣君,有贤臣,使政治稳定,国泰民安,历史上称为太平盛世。像唐太宗与魏征,就是一例。而最突出、最典型的,要数邹忌与齐威王了。
7、《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有一则寓言故事这样说:太阳和北风比赛,看谁能让一个过路人脱掉衣服。北风刮起刺骨的寒风,企图刮掉人们身上的衣服,但人们却将衣服裹得越来越紧。太阳用柔和的阳光温暖人,天气渐渐暖和了。人们也就把衣服脱了。批评也要像太阳那样,用温和的态度、暖心的话语,让对方心悦诚服,而不应用强制的手段,生硬的话语,俗话说:“良言一语三春暖,恶言一句六月寒。”讲究点说话的艺术,让话语像三春的太阳温暖人心,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触龙说赵太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文章由远及近,层层深入,从
冰冻三尺到坚冰消融,从溪流潺潺到波涛汹涌,可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赵太后即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赵威后。《战国策?齐策》的《赵威后问齐使》一文中,赵威后先问收成,后问百姓,最后才问到君王,致使齐使不悦,认为她是先卑贱而后尊贵,而赵威后答曰:“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我国古代著名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高度评价口才的作用:“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舌头”真有这么大的作用吗?《战国策》里的触龙就是运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赵太后的。
◆评说烛之武、邹忌、触龙的游说艺术 ——烛之武,郑国之“老”百姓也,其挑拨离间的游说艺术在晋秦围郑的危急存亡之秋大派用场。邹忌,齐国之美男子也,其“美”仅次于城北徐公,假此以己推人说服齐王广纳群谏名扬天下。触龙,老朽矣,世间皆知老妇人因唠叨而著名,不料触龙爷爷竟也大发唠叨,迂回包抄,晓之以理,使得赵太后将其爱子长安君“恣触龙之所使之”。
◆每当看到有些人用公车接孩子时,每当看到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备受宠爱时,每当听到有些父母为给孩子安排一个好的工作,谋一个“好”的前程东奔西忙,不惜以权谋私,贪赃枉法时,总会想起发生在战国时期赵威后与左师触龙之间的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耳边想起触龙的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8、《劝学》(荀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名言。这都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应有的方法、态度。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他对儒家的复古保守倾向有所扬弃,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这些都比前人的想法合理、进步。
◆环境的影响与习俗的熏陶。荀子认为,人所处的环境与风俗对人性也有巨大的影响,他举例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劝学》)因此,荀子十分强调社会风气与习俗的重要性,他说“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儒效》),即认为社会习俗与风气不但可以改变人们的思想,甚至由于人们安于所习而可能变化其本性,即所谓的“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儒效》)
◆他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入,学思精通则知之明, "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认为思是学与行之间的关键,学不思者则不明。因此,他认为理想的"大儒"不止是博学多能,而最重要的是有超常的理性判断能力。"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的过程是渐进的过程,因为知识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人的道德情操也是不断培养与提高的过程。荀子认为用心专一, "锲而不舍"是进学修德的有效方法。学习是积累过程,需要有恒心。所谓"善假于物,即善于学会利用前人己经积累的知识和工具,才能学有成效、学有创新的意思。
9、鲁迅的作品 在生命里与鲁迅相遇
(一) 以前曾经有意识疏远鲁迅,以为他遥不可及,不食人间烟火。自从阅读萧红的《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之后,对鲁迅油然而生冲动。其实鲁迅也是一个平凡人,他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一个丈夫,一个儿子,一个父亲。 缘于他的平和,缘于他对刘和珍的描写,他不再是一个神,而是我心目中的朋友。从相遇鲁迅,在生命里与鲁迅相遇,在心灵里永驻“始终微笑着,态度很和蔼”——这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知人论世。不想探究他悲伤的内心世界,也不想捕捉他灵魂深处的叛逆,只想平和地触摸他的心灵,感知他丰厚的感情世界。 他可以大手笔,手拿锐利的匕首直逼敌人的心脏;也可以风花雪月般地给许广平写缠绵悱恻的情书;也可以风情万种、柔情蜜意地享受家庭的温馨与浪漫;也可以深情地与儿子海婴尽情享受天伦之乐;还可以如慈父般谆谆教诲他的女弟子萧红,诲人不倦地指导她完成《生死场》……我静静地聆听他喘息,直到1936年他因肺病离开了人世。 如果我能有幸与鲁迅成为朋友,我一定做他的诤友:忠告他少吸烟,多保重身体,精心呵护他的心灵;如果有幸在生命里与她再次相遇,我一定拜他为恩师……
(二) 尊敬的鲁迅先生:您好! 我是您忠实的读者,已经拜读过您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以及书信,对您由衷地敬佩。请允许我冒昧地尊称您为恩师,可以吗? 也许有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女人头发长见识短;女人要遵从“三从四德”;学做一个淑女……其实殊不知这世界变化快。女人已经可以支撑半个天!当今的社会“谁说女子不如男”!因为世易时移嘛! 倾听您的谆谆教诲,在您作品中徜徉,如沐春风,您的忠言好似春风化雨:还是做一条小溪吧!它清澈见底;倘若是烂泥潭,谁知道他有多深呢!您平易近人的态度,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心怀感恩之心。学会与人为善,深明事理。您相信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青年必胜于老年。您亲自上街替青年人缝补靴子:这让您有亲和力,真是古道柔肠啊!您的人格魅力浸染了我的思想,净化了我的心灵。与您在生命里相遇,您既是良师,同时又是益友。亦师亦友。多年师生成朋友! 倾注了我全部身心投入地爱一次,阅读你的著作,让我饱览人生百态,让我绽放智慧之光。大师,鲁迅! 大师级作家,就应该具备恢宏的气概,著作等身,作品经过大浪淘沙,能够让人心灵受到震撼。为人师,就应该用人格魅力征服学生;因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腹有诗书气自华!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我深深地景仰鲁迅。在生命的长河里,有幸与鲁迅相遇,您给我的生命注入了鲜活和智慧,让我饱蘸深情,唤醒沉睡中的国人,砸碎那间铁屋,挣脱枷锁,走出禁锢。 我为您呐喊!
⑶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指导有哪些有效的方法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是同仁们感觉很不好做的事.教与评的效果也让人难以满意.学生不愿意写作文,迫于考试的无奈,又不得不写,于是硬着头皮写,质量可以想见.学生写好后老师费时费力地批改,功是做得不少,可是作文发到学生那里时,他们大多只大致看看老师是否批改了,得了多少分,其它的就再也不看了,下次写还是走同样的路,犯同样的错,老师的功到了学生那里大都化为乌有.教师与学生两方都出力不讨好,作文教学也往往收效甚微. 为此我想过也用过很多方法,但总是有始无终.新课改的理念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交流,我就想,能不能制定一套自动操作程序,让他们自己批,自己评,在这些活动动中自己提高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我初步总结出了六步评改改作文教学法,以必修三第一篇“表达与交流”的“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为例,谈谈我的做法. 先布置作文的内容是: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秋日的夜晚,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在草地上观察星星.他仰望星空,不料前面有一个深坑,一脚踏空,掉了下去.水虽然仅没及胸部,离地面却有二三米,上不去,只好高呼救命.一个路人将他救出.他对那人说:“明天会下雨!”那人笑着摇头走了,并将泰勒斯的预言当做笑话讲给别人听.第二天,果真下了雨,人们对他在气象方面的知识如此丰富赞叹不已,有人却不以为然,说泰勒斯知道天上的事情,却看不见脚下的东西. 两千年后,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听到这个故事,想了想,说了一句名言:“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要求学生自己思考,不得商量、交流,限时50分钟完成,然后,由大家一起讨论这个材料应该写什么立意,怎么写,用哪些材料.最后由老师确定出准确立意及相关立意,按高考对作文评分的类别划定一二三四类. 这则材料的准确立意是:要有追求,有梦想,并付诸行动;或者谈执著追求,不拘小节. 完成后,组长收回,小组互换,然后即展开互批,均采取每个学生将随机分发得到的一篇作文负责到底,但又是共同完成的的制度.各组员先将手上的文章通读一遍,初步有一个印象,然后由一个学生读自己手上的作文,其它组员认真听.读完后,大家自由发表意见,意见可以有分歧,不求统一性,由主要负责该篇作文的同学将大家的意见如实记录在文.但最终学生都要做到以下几步: 第一步,看题目.重点审三点.一、题目是否完整,应该是中心论点句,不完整的指出来,并修改.如“仰望”“前进”等.二、看是不是明确,能不能看出立论的方向.好的题目是能准确反映中心论点的.三、看命题是不是有文采,从语言的高水平上衡量. 通过这一批,学生充分认识到作文的题目不可随便,它是文章的眼睛.拟题也能体现作文水平.第二步,看开头,要求学生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出来,只有这样才能真切实在地感知到语言,明白这句话写得好与劣.1、内容是否引材料,用材料,如果没有引材料,他的论点是如何提出来的.2、引材料和用材料是不是概括的,简洁的,是不是抓住了关键.切忌对所给材料照搬照抄.3、看有没有对材料的分析与过渡.找出中心论点句,并看一看是不是突出强调这一论点.注意这里要区分立意的类别层次了. 这一步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如何引材料用材料,如何提出论点. 第三步,看中间论述分析及论据使用.1、看论据的选取是否以恰切、经典、新鲜(鲜活).2、看论据的叙述是不是与论点角度一致,论据叙述是不是简洁,得当.3、看对论据的分析能否紧扣论点.4、看论据与论据之间的过渡衔接,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能否有机结合,看是否联系实际结合实际分析解决问题.5、总体看,感觉有没有说服力,看分析中能不能回应论点,看能不能深入分析论述. 这一步是文章的主题部分,一定引导学生重视使用论据、分析论据,与原材料联系,对论据深入分析并联系论点. 第四步,看文章的结尾,能否有力重申论点或发出号召或提出警醒.文章的结尾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第五步,看整篇文章的结构布局、段落分布、论证方法的运用;看语言表达、书写卷面.并做出客观实际的评价,写出评语,提出修改建议. 第六步,把批改好的文章返还本人,本人再细读数遍,想想当初创作时的情形,与评改后的认识,作一比较.吸收别的同学评改意见,最后自改自评,甚至重写作文. 这样下来,一篇文章就评完了,而且各组要选出一篇最佳作文,等各组都评改完成后,由主评该篇作文的学生到讲台上宣读,全班同学认真听. 我算了一笔账,以班级为9个组,每组8个人计算,用这个操作方法,学生写了1篇,小组评改中或读或听了8篇,最后又听了例文8篇(去掉了原来本组听过的一篇),共收获了17篇作文,这17篇中,什么文体的文章没有?什么样的论点没有?什么样的论据没有?什么样的写法没有?什么样的失误没有?什么样的精彩没有?写一篇比写几篇都管用.你说呢? 这样的活动下来,只评改要用两节课的时间,两节课收获这么多,难道不值吗? 最后还可以在评改中对字形、用词、语病等多处细节做出处理,这不是更好吗?把作文教学与基本知识结合起来,这不就是能力的体现吗?我用了一个学期,效果很好,学生也喜欢这种方式,因为他们有任务有动力有兴趣,有的学生说,我也当老师了,也能去品评别人的文章了,能帮我的同学改进作文也是一快乐的事,再者,也开阔了自己的视野,自己写的能与别人写的做比较,从别人文章里存在的问题和错误里也可以反思自己,对别人写得好的方面也可以认真学习.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真是一举好几得啊. 这个过程中,老师也不能闲着,放手不管.老师始终还得指导、组织,或答疑或倾听或参与讨论.你会发现学生会做得很好.你不想试试吗?
⑷ 高中作文写作指导课题开题报告怎么写
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两个主要目标,在这两个方面,我们认为,
培养学生“我手写我心”的写作能力,处于更重要的地位,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最高目标,也是
教学的难点。长期以来,高中作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严重,教学效果不明显。如何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指导学生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是教学一线
的教师一直思考研究的问题,不少有识之士也进行了或正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但成效不佳。
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尚须我们努力探索。
一、课题名称
高中语文主题活动式写作教学研究
二、课题研究背景
本课题的提出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需要:
(一)就高中教材(粤教版)而言,编写者已经意识到中学作文教学的弊端,在必修教材
安排了一系列写作实践活动,力图尝试通过教材的引领作用纠正中学作文教学的偏颇。这虽然
对高中作文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在具体如何实施作文教学方面,教材没有提供具体
的、可操作性强的方法。教材提供的活动方式显得比较单一,安排活动的次数也有限,在教学
实践中可操作性不是很强。
(二)就老师而言,虽然每位语文教师都非常清楚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但是,一方面作文
教学的效果与付出不一定成正比,往往付出投入多,效果不甚理想;另一方面,作文教无定法,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自主确立写作实践的目标,设计作文教学的形式,在作文教学中,没有
一种广泛适用的、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式得到广泛的认可。因此很大一部分教师在作文教学
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困惑,觉得作文难教,更有甚者,深感作文无法教,干脆不教。在这种情
况下,部分教师只能沿用作文教学的一贯模式:教师命作文题,学生围绕作文题来写作,老师
评改、评讲;评讲也仅仅围绕本次作文在审题、构思、写法等技法方面进行指导。这样的作文
教学往往只是在谋作文教学的“术”
,而没有从更深“道”的层面来指导学生写作。
(三)就学生而言,普遍认为写作是很高深的事情,感觉写作很难,存在畏难情绪。经过
十几年的作文训练,他们仍然深感自己不会写作,缺乏真情实感,往往是无病呻吟,假话套话
连篇;同时因为作文水平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效果不是很明显;所以,他们对写作毫无兴
趣可言,不愿意写作,甚至厌恶写作,把作文当做一件最苦的差事。长期这样,就造成一种恶
性循环:一方面认为作文的很重要,另一方面对写作缺乏兴趣、不愿意在写作上面花精力。最
终,直接影响到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
本课题基于高中作文上述现状,试图突破传统作文教学方式,探索采用“主题活动式作文
教学”方法,从“术”与“道”两个角度,探索一条符合写作规律的教学途径。
三、研究基本内容
(一)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
.
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快乐写作。
指导学生用自己的笔,
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
抒写性灵,
⑸ 高中作文写作技巧
一样啊 我建议你 高中作文最好少写些记叙文 因为品我的经验,记叙文除了文采很好的 能把人弄哭的那一种 其余得分都不是太高 相反 议论文就不同了 好歹记上一两个材料 都能用上 分数还可以 不算低 至于议论文的写法 我帮你找了一些 你看看........
应试写作,也是时间的竞赛。据在人大附中对某些考生的调查,考生用于作文的平均时间仅仅40分钟左右。在此时间内要完成一大一小近千字的作文,实非易事!对某些考生来说,如果按平时作文那样迟迟不动笔,那么时间上无法保证完成作文,纵然腹内有上好文章,又有何用?
应试作文,必须争分夺秒,"下笔千言,倚马可待"。在正确审题立意的前提下,下笔要快,时间容不得在动笔之前反反复复思量怎样开头,所以,学会一些好的开头方法,以备应试时迅速择优而用,是十分必要的。
什么样的开头是好的开头呢?
我国元代乔梦符说,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头"。这种说法形象地说出好的开头应具备的两个特点--短小、漂亮。短小,便于让读者了解论点或论题,从而把握全文主旨;漂亮,才能吸引读者。正如明代谢榛所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爆竹之起爆,何等干脆利落!不可拖泥带水,拖沓冗长。爆竹是吸引人的,把人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过去,好的文章开头,也应如此。
那么,好的开头究竟有哪些标准呢?
第一,要明。
好的开头,要一下子让读者知道你要说什么,也就是让读者了解你的论点或论题。白居易说:"首句标其目",主张开宗明义。李涂在《文章精义》里说:"文字起句发意最好。"总之,要让读者知道你在谈哪方面的问题,开篇知其旨意。
第二,要美。
只有美,才能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文章开头的美,主要指技巧美,如"设悬念"、"用典故"、"引名言"、"摆问题"、"亮靶子"、"反弹法"等等。形式美是内容美的保证,二者相辅相成。切不可低估文章开头形式美、技巧美的作用,有了这种美,才能先声夺人,吸引人看你的文章。在这个意义上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第三,要简。
简洁是明朗的保证。有的考生在写给材料作文时,好把原材料复述一下,这就太罗嗦了。既要从原材料说起,又不能复述原材料,怎么办?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对原材料"一言以蔽之";另一个是选取原材料中一句有代表性的话,让读者知道原材料大致是个什么意思就行了,千万不要较多地引述原材料。
⑹ 针对高中作文教学,您有哪些教学建议
你好。
高中作文和初中最大区别就是高中作文语言更官方,写作题材更枯燥,不像初中,基本都是小说或者是记叙文。
⑺ 《高中作文导写教程》的教学目标为拜托了各位 谢谢
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构建作文教学体系,搭建广阔的展示平台,培版养学生的作文写作素养、权写作能力,同时提高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形成“在感受生活中张扬个性,在话题训练中形成序列”的新作文教学模式,在写作教学上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教学过程以感受生活为基础,以张扬个性为核心,以话题训练为主体,以序列教学为模式,以能力达标为目的,通过构建写作能力训练体系,让学生学会有创意地表达,实现个性化写作的目标。 详情请看湖北稳派教育官网
⑻ 高中作文指导:记叙文常用的几种结构模式
记叙一件事情,最好要感人,把老师感动的不行不行了就有分了。叙述完了最后要加一点议论,就是启示、 最后再照应一下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