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历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
1951: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地工作
1952:记一件新人新事
1953: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
1954:我的报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
1955:我准备怎样做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
1956: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1957:我的母亲
1958: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
1959:记一段有意义的生活
1960: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
1961: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
1962:说不怕鬼;雨后(两选一)
1963:“五一”劳动节日记
1964:读报有感——关于干菜的故事
1965: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
(1966—1976:高考中断了11年)
1977:“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1978: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
1979:改写:“陈依玲的故事”
1980:读后感:《画蛋》(达·芬奇的故事)
1981:读后感:《毁树容易种树难》
1982:命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83:看图作文: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漫画《挖井》)
1984:一段报道,关于怎样写作文
1985:“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关于环境污染问题)
1986:“树木·森林·气候”(一段报道,副标题自拟)
1987:自拟题(关于育民小学游泳训练班的简讯)
1988:习惯
1989:“致青年同学的一封信”(关于报考志愿的困惑和苦恼)
1990:①动作表情;②肖像描写;③议论500字(素材为:玫瑰园里的花与刺)
1991:①以圆形物体为本,写一段想象②命题——选择(“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辩论或议论)
1992:①记叙;②议论(关于社会公德问题,街头雨中一景)
1993:广播稿:关于补课报酬问题
1994:尝试
1995:①一段对话;②一篇评论(素材为诗歌《鸟的对话》)
1996: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关于给六指做整形手术的两幅漫画比较,议论题为“我更喜欢”)
1997:自拟题(社会调查分析,素材两份,主线为“助人为乐”)
1998: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二选一)小作文: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
1999: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2000:通过对四个图形符号的不同认识,谈你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
2001:诚信
2002:心灵的选择
2003:感情的亲疏远近对认知的正误深浅的影响
2004 :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
2005:双赢的智慧
2006:星星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珠宝、钻石和一切美好的东西,人们总想登上月球和星星,然而当人们踏上月球的时候才发现,月球和我们的地球一样有山有土是凹凸不平的。
从这则寓言中你感悟到了什么呢?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除诗歌以外文体的作文。
2007:请以《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为话题写800字文章,自拟题目,自选主题自选文体,文体特征明显。
2008: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完成一篇自命题作文,题目自拟。
2009:以“见证”为题作文
2010:人生的光影变化
2011:请以“这世界需要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② 历年来山东高考古诗文作文满分
一、古文(9篇)
1.劝学(从“学不可以已”到“用心躁也”)
荀子
2.过秦论(从“及至始皇”到“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谊
3.屈原列传(从“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到“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司马迁
4.陈情表-李密
5.滕王阁序(从“时维九月”到“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
6.师说-韩愈
阿房宫赋-杜牧
7.六国论-苏洵
8.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9.前赤壁赋-苏轼
二、诗词曲(25首)
1.氓
《诗经》
2.离骚(从“帝高阳之苗裔兮”到“来吾导夫先路”)-屈原
3.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4.短歌行
-曹操
5.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陶潜
6.山居秋暝
-王维
7.蜀道难
-李白
8.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9.将进酒
-李白
10.蜀相
-杜甫
11.登高
-杜甫
12.登岳阳楼
-杜甫
13.琵琶行
-白居易
14.李凭箜篌引
-李贺
15.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
-杜牧
16.锦瑟
李商隐
17.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18.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
19.念奴娇(大江东去)
苏轼
20.鹊桥仙(纤云弄巧)
秦观
21.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22.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
陆游
23.永遇乐(千古江山)
辛弃疾
24.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
25.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
王实甫
③ 山东高考满分作文多少
山东高考满分作文
麻纸粗糙的纹理带着原始树木的粗犷,香火味和着纸张燃烧的味道仿佛是从远古吹来的风,带着厚重呛鼻的气息,灰烬升腾,摇曳,又无力委落在尘埃里。瞳跪在满是荒草的墓前,按下手机上单曲循环键,低吟浅唱的越剧缓缓溢出,不知不觉,她也跟着哼唱起来,寂寥而落寞。
每个人的喉头都卡着一根鱼刺,那是一种咽不下去又无法言语的痛,只得等着岁月这味陈醋的浸泡,慢慢软化。瞳的那根。鱼刺”却坚硬而固执,母亲便是她一生的心痛。
十年前。小镇总被薄雾所包裹,一切都朦朦胧胧,看不真切。发黑的乌蓬船靠在岸边,昏黄的灯沿着河流一路闪烁,瞳撑着一把泛黄的油纸伞,趿拉着雨鞋走在回家的路上,青石板上的苔藓几次让她险些滑倒,屋檐将天空割裂成不规则形状,指尖所触及的墙体,片片剥离,逢着.丁香般的姑娘”,瞳在心中自嘲了一下,只有为生计而忙碌的.侏儒”。她恨透了这样的天气,心想:诗人真是矫情。远远地,母亲轻唤:.囡囡回来了,头发有没有湿,有没有着凉……”一串的询问打断了瞳的沉思,抬头便望见,母亲斜倚在厚重的木门上,古朴精致的木簪将发轻轻束起,嘴角噙着几丝温暖人心的笑,周身总是散发着江南女子所特有的温润与体贴,这薄薄的雾更是平添了一份美人如花隔云端的诗意。
④ 2013高考山东语文什么作文题目
2013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3年山东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容章: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4.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⑤ 2013年高考满分作文。跪求。。
2013广东省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有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3广东高考作文(范文):
神圣的尊严
海卡尔说:人的尊严比金钱、地位、权势,甚至比生命都更有价值。在美国纽约中央车站,人们向流浪汉或流浪艺人施舍时,一定得平等待之。他们在表演时,身旁放着收钱的金色盘子或帽子,如果你没有欣赏他们的表演便投钱,会被拒绝,如果你欣赏完后没有鼓掌或者发表评论,他们照样不会接受你的钱。因为他们认为:“您的施舍,我的尊严,我们是平等的。”所以人活着,要顶天立地,要昂首挺胸,要有尊严。
尊严,是一个人的颜面,是一个人得到他人认可的某种东西。这种颜面不是虚荣的面子,不是用来炫耀的某些东西。
尊严,是一种操守,一种价值观,一种自立自强的精神;是一种通过自尊自爱,从而得到他尊他爱的美好感受。
尊严是神圣的,不可侵犯,不可亵渎,我们应该捍卫尊严。一个人如果连尊严都没有,那他的生命必定是黯淡的,甚至是毫无价值的,人都应带着尊严活着。有了尊严,你才会看得起自己,从而高标准严要求自己,不逾矩;有了尊严,别人才会敬重你,你的所作所为才有意义。一个人,一个民族,如何获得尊严,不能靠别人,只能靠自己。靠自身的修养,靠骨子里那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自敬者人恒敬之,自贱者人必蔑之,这是最基本的道理。有尊严地活着才有意义,决不可放弃做人的尊严;卑微的生命因尊严而高贵。
在大是大非面前,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视尊严为生命,他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美谈。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苏武宁牧羊塞外也不投降,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他们有浩然正气,他们活得有尊严,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就算失去了生命,也要捍卫尊严。
然而也有许多人为了生存,为了追名逐利,为了向上攀爬……出卖尊严。现实生活中有为息事宁人屈辱下跪的,有为金钱触及道德底线的,更有为一时利益出卖人格的……尊严,似乎与我们渐行渐远。奴颜婢膝,阿谀奉承,丢失尊严,丧失人格,就算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只会为世人所不耻。文强、许迈永、曾锦春之流为了一己私利,出卖人格,出卖尊严,全然忘却了做人的基本准则。李浩之流,为泄私欲,不惜任意限制、剥夺他人自由和生命,完全丧失为人的底线,丑恶至极。
尊严,不是谁特有的,世间万物都有尊严。没有贫富差距,没有高低贵贱,尊严是平等的。上至伟人,下至普通百姓,都有尊严。
尊严,神圣不可侵犯。
【点评】文章论证层次清晰,结构谨严。首先由一句名言和一个事例自然引入尊严话题,再简要论述“什么是尊严”;接着从正反两方面重点论证“人为什么要有尊严”,既有古代仁人志士的典型事例,又有当今社会上的反面典型,恰当地使用了“素材二”中的句段,增强了论证的力度。使用的素材或典型或新颖,材料非常丰富,论证充分。
广东2013高考语文优秀作文:
让爱双向流动
中国有句名言说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见,报答他人的善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被沿袭了下来。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如果接受了帮助却当作理所当然,而不怀感激之心,报答以爱的话,谁还愿意提供帮助呢?因此,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请莫伤好人心,让爱双向流动。
令人可喜的是,心怀感激的人在我们的社会是占主流的。当一个白手起家的商人发财致富时,他必定不会忘记自己以往艰苦的日子,这也就使他有了传递爱意给那些还有需要的人的愿望。我们都是凡夫俗子,相信大多数人是愿意品尝到感激的喜悦之情的。当施舍者看到自己帮助的人懂得回报,哪怕不是对自己,而是对社会、他人,他已经看到自己所为的价值,这无疑让他产生了延续自己善举的动力。这是爱的付出,是爱的双向流动,也是爱的获得,社会因此受益。
也许你只付出了一分,但社会可能受益万分。还记得去年夏天北京那场特大暴雨吗?灾情在播报着,但温情也在上演着。一伙从河北农村赶来的人们救助灾民,置个人安危而不顾的行为受到大家的赞赏。殊不知,他们都是当年唐山大地震的获救者,是众人的无私奉献让他们拥有了继续生存的物资和信心。而现在,不忘回报的他们来帮助另一拨人获得新生。爱与正能量的流动顶托着社会,站立、前进。我们也忘不了那最美丽的乡村教师——伍玉锡,身患胃癌十多年,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的他这么多年来从没落下一节课,从没少批改一次作业。是社会人士和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关怀、帮助他支撑在讲台边。这种双向流动的爱比金子更宝贵、更坚硬。
当然也存在着爱的“返回链”缺失的现象。看看陕西一位任内帮众多企业融资,任后却惨被企业“抛弃”的局长便可知,单向的爱是多么痛苦,社会将会变得不那么和谐。
莫让“双向的爱”缺失,让爱传递下去。
【点评】
写考场文章以立意为先。这篇文章之所以优秀就在于其立意境界很高,认为爱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还是可以流动的,呼吁“让爱双向流动”。捐助与受助都是爱的表现,彼此应该互相尊重,互有沟通交流,这个世界才会充满爱,并且一直传递下去。从立意这个角度来讲,作者这样的立意在众多考生中算是上乘的,也是最值得肯定的一种立意。
围绕着“让爱双向流动”,作者在第二段,从施舍者的角度,表达了爱的双向流动的意义。第三段,运用了两个事例,作者从受助者的角度表达了爱的流动的价值。第四段从反面例子入手,表达了单向的爱的痛苦。最后发出呼吁:莫让双向的爱缺失,让爱传递下去。
作者思路清晰,紧紧围绕中心展开论述,是一篇考场优秀作文。不足的地方是用例略有不当之处,可以选更恰当的例子。另外,第四段的反面例子写得略嫌仓促,分析未够透彻。
点评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胡家俊
广东2013高考语文优秀作文:善行,我该如何安放你
慈善,本该是一个充满人性关怀的字眼,是一个能让行善者体知自身对于社会超出个体有限价值的义举,亦当成为受助者生命的冬天里的一把温暖的手炉,但如今,它遭遇的敏感和尴尬人尽皆知,就如那个感激却婉拒的家庭。
使慈善处于如此进退维谷的境遇的,在我看来,可能是行善者披着慈善外衣的功利和作秀之心,但更多的情况下,我无奈地认识到,行善者的一颗赤诚之心无可置疑,而他们行善举的方式往往成了让爱传递的最大阻碍。正因为他们总是惯于以“救世主”的目光来表达对弱势群体的善意,受助者在这目光的省视下被点燃的一颗过于澎湃的自尊心让善意之举充满了火药味,从而,受助者拒绝牺牲在弱势地位下愈显珍贵的尊严和平等来满足慈善家的自身价值认同。就如那最后以施舍之名拒绝捐助的家庭,我相信,生活尚且难以为继的他们需要这份帮助,也许是以往受助的不堪经历或这位富翁的施助方式让他们艰难的选择拒绝。
然而,慈善之路不应因行善方式不当而闭塞阻滞。既已找到症结,何不求良医以自治?
真正的慈善家往往坚决丢下慈善这件标签,而以人类共同体的身份去行善,如同约翰多恩那句:“人不是一个孤岛,所有人的不幸皆是我的不幸”。唯有如此,行善者才能真正懂得他想帮助的对象,才能以最适当的方式给他们以乐于接受而有意义的帮助与扶持,让受助人觉得,他们是以平等的地位扶持着前进,而不是如难民领取政府施舍的粥粮。
晏阳初,世界平民教育之父,他是在发现了“苦力”的价值的基础上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在平民教育运动中,与其称他为教育界的慈善家,不如尊其为所有农民、苦力的老师、朋友。他曾说:“欲化农民,必先农民化。”他不愿安居太师矣,空谈误国计,而是扎根到农民中,探索真正对他们有用的善举——开化与教育。
人类作为一个共同体,要成为坚固的岛屿,需要慈善的力量来修补脆弱的堤坝,而要让慈善有力前进,就必须行善者脱下救世主的眼镜,带上捐助对象的眼镜,扎根到他的世界中,问一句:“你需要什么,我们能共同努力改善些什么?”这才是有持久力量的真正慈善,需要我们以对的方式共同前进。
【点评】
本文紧扣富翁热心慈善事业,捐助三个家庭的材料,引出有关慈善的话题,并以此为中心内容展开论述,符合本次作文的材料内容和含意范围。
文章开篇简单点出慈善的意义后,顺势提出慈善遭遇婉拒的尴尬问题,进而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行善方式不当,紧接下文论述如何改变方式,以人类共同体的平等身份行善,并举晏阳初的事例以佐证。最后,以共同努力改善慈善的方式为愿望收束全文,回答了文章标题提出的问题。
文章观点明确,真正有效的善行需要采用适合捐助对象的行善方式,在捐助者和受助者之间搭建起平等互信的桥梁,让善意顺利进行,让爱心顺利传播。对当前慈善存在的社会问题分析较深入,认识较深刻,能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思路清晰,论述较有层次。
比较遗憾的是,文中一些长句的语言表达不太流畅,意思不太清晰,全文例证较薄弱,不够丰富有力。
点评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陈一平
广东2013高考语文优秀作文发布:慈善需行之有道
培根曾说,善性是人性与神性最相近的地方。那么慈善,自然也就是人性中善性最确凿的流露。慈善是一种精神的体现,不应流于形式。缺乏关怀的慈善就成了施舍,而施舍,恰恰是毒药。
慈善,不仅仅是助人,更重要的是“省人”。当年,倘若今日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得到一碗免费的食物,而非劳动得来,那么他大概也会像众多饥民一样濒于困顿。在做慈善的同时,在提供帮助的同时,要使被帮助者振作起来,鼓起生活的勇气。如果不能,勿宁不给,以免受者得之而依之,陷于沉沦。慈善中包含的更多的是人性的关怀,而非单纯对弱者的怜悯。怜悯是不值一钱的,而关怀却是无价的。
慈善还需以适应受者的心理的方式施行。亚圣孟子有云:嗟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陈光标的高调慈善自然是不提倡的,只因更多让人觉得像站在道德的高峰进行居高临下的施舍。不谈流于形式之嫌,此举更像在用受者的自尊心往自己脸上贴金。生前曾被媒体批评“一毛不拔”的史蒂夫﹒乔布斯,去世后被发现账上曾有一笔对斯坦福大学的高达25亿美元的巨额捐款,而且是匿名的。我想,流浪汉对玉米、烧饼之需要,应当更甚于也更乐于对五毛、一元之需要。
除了要在施行慈善时注入关怀,又以合适的方式施行之外,施行慈善还必须行之得处。有些人,并不真的需要我们的善意。正因为有人行善不得处,才会有某红十字会人员的疯狂炫富,才会有渔夫和蛇的悲剧。将慈善行之得处,不是吝惜我们的善心,而是为了更高效地利用我们有限的慈善资源,去帮助真正需要的人。
我们都是苍穹下奔碌于浮世的小人物,我们的小慈善无法像盖茨夫妇消灭天花病毒那样一挥而就。我们都有自己的一颗善心,中学生、律师、清洁工、公交车司机,没有谁的善心更高贵。正如布鲁斯﹒韦恩所言,“英雄可以是任何人”,慈善可以流露于举手投足间。搀扶孕妇上公交车,为福利院打扫卫生,甚至与落单的老人闲聊,都可以是善心的体现。
古人根据人创作了神,而人依靠善心贴近了神。善良的心性透过慈善的举动点燃了历史的火炬手手中的火把,照亮了人类的文明。而这其中的火炬手,既可以是白手起家的富翁,也可以是拒绝施舍的穷人。
【点评】
“善性是人性与神性最相近的地方”。此文开篇高屋建瓴,以人性的切入去探勘善性的本质,并对“慈善与施舍”做了确切的辨析,虽不过三言两语,却字字切中要义。接着,作者在对慈善的关怀本质、施行方式、落实对象的几个层面上进行了缜密有效地论述,思想成熟深入,表达掷地有声,展现了一位关注社会思考独立尊重内心的中学生的良好风范。
文章结尾两段尤为令人称道。作者不被材料锁定,在有限的生活经验之上,以更为宽阔的胸襟,扩大了对善行的“施者”的界定,同时,与之延展的慈善的内涵和外延也有了更为丰富的现实意义。
确实,行善路上,人人都是高贵的善性传递者,财富与善心不一定成正比,尊严也从来没有排行榜。善在大爱里,更在细节中。
点评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徐珊
广东2013高考优秀作文:慈善,也要维护他人的尊严
材料中,富翁打算向三个贫困家庭提供捐助。一家高兴地接受了捐助。一家犹豫地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一家谢谢了富翁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我很赞赏第三个家庭的做法,处事大方,不卑不亢,丝毫没有感到低人一等,在拒绝中告诉富翁我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这也启示了我们:在做慈善的过程中要维护受赠者的尊严。
孟子在辨析义与利时曾说:“一箪食,一壶浆,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虽然孟子谈的是义与利的辩证关系,但这些话也道出了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侮辱性的施舍就连乞丐也不会接受。孔子曾说:“君子不饮盗泉之水。”因此,我们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如何维护他人的尊严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战中,英国国王霍华德巡视被轰炸后的伦敦贫民区,在一栋破烂的大楼门前,他脱下帽子,向主人询问:我可以进来吗?询问中体现的人文关怀和尊重让人心生敬佩。
又如,美国公立学校在大雪时一般都会停课,但有间学校却没有这样做,在大雪时依然上课。当家长向学校投诉时,校方的回答是:学校来自贫寒家庭的孩子很多,但学校停课时,他们就不能有免费午餐,就得忍饥挨饿。家长又问是否能只让穷孩子来上课呢?对此校方解释道:我们不想让他们觉得是在被施舍。
不要让受帮助的人觉得是被施舍,这或许就是慈善的最高目标了吧!这样的帮助就像一缕温暖的阳光,既温暖了受赠者,又不至于灼伤他们的心;就像是一阵凉爽的春风,既抚慰了受赠者,又不至于吹乱他们的心绪。
然而,在生活中我们也不少见一些“暴力”慈善,他们行慈善之实,却又在捐赠漠视受赠者的尊严。如高调做慈善的陈光标,我们不否定他确实帮了不少人,但他的方式却让人不得不思考这样做对吗?有一张照片,陈光标与受赠者们举起手中的钱,陈光标笑容满面,但我却看不到几个受赠者开怀的笑脸。他们是被帮助了吗?还是他们又成了“暴力”慈善的受害者?
在当今时代,“微公益”、“志愿活动”层出不穷,似乎是一个全民慈善的时代。但是,当我们准备做慈善时,千万提醒自己:不要伤害了受赠者脆弱的尊严。
我们在帮他人,同时也是在帮自己。永远不要以为自己了不起,放低姿态,请小心呵护受赠者的尊严吧!
【点评】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其突出的特点是观点鲜明,论据较充实,论证较有力。文章从作文题提供的第三个家庭对待捐助的态度引出自己的观点即:“做慈善,应该维护他人的尊严。”围绕这个中心论点,作者列举了古今中外的有关论述和做法,主要采用了举例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式,论证了维护受捐助者尊严的重要性和效果。作者为了让读者明白尊重受捐者尊严的意义,还运用比喻的论证方法,说明了这样的帮助就像一缕温暖的阳光,既温暖受捐者,又不至于灼伤他们的心。在论证的过程中,作者还能够联系现实,在肯定当前一些人善举的同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最后劝告做慈善的人应该放下架子,小心呵护受捐者。全文思路清楚,论证较严密有力。结构较严谨。
全文表现出了作者对现实的关心,对正确慈善和提升慈善质量有较深入的思考,与那些说空话和套话的文章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文章存在的主要不足在于个别语句表达不够准确顺畅,如第二自然段。
点评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周小蓬
广东2013高考语文优秀作文公布:当慈善遭遇傲骨
随着首富比尔?盖茨,股神巴菲等全球富豪以“裸捐”发起富豪慈善活动,慈善之风便如无数个超级飓风,迅速席卷全球。这似乎是一种皆大欢喜的事情,捐者开心,得者开心。然而,并不是所有贫困者都会满怀感激地接过免费的赠予。在他们心中,这或许是一种施舍,一种尊严的丢失,骨气的丢失。
那么,当慈善也遭遇“滑铁卢”,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作为一个施善者,有这份良心固然是好的,但也要注意方式。中国富豪陈光标高调行善,在获得无数荣誉的同时,也一直饱受诟病。原因在于他的急躁与高调。在他的每一张宣传照中,背景都是曾接受过他援助的贫苦百姓。但是那些解决了生活困难的农民,即使是笑着的,也难掩一脸的卑微与怯弱。陈光标这种高高在上的施善方式,无疑是伤害了他们的尊严,活活地挤走了他们的骨气。相反,大连市的微尘就做得比陈光标好多了。微尘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组织,由无数匿名之人捐款而成,给需要的人送去钱财,却不留名,不求回报。这种慈善方式不仅给受助者留下足够的尊严,还很有可能感动他们,从此也加入微尘行列。由此可见,不同的慈善方式,效果其实大不相同。穷人也有尊严,当慈善遇上傲骨之人,最忌的便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嘴。慈善的本意是帮助他人,不仅是物质上的,也有心灵上的。因此,用一种更温和,更合适的方式去做慈善,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人。
其次,作为一个受善者,要视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做事,千万不能意气用事。古有“不食嗟来之食”的傲骨之人,最终活活饿死在街上。且不论施饭者态度如何,如果在生命危险时仍争一时意气,往往得不偿失。接受他人资助的人,固然是要留一点骨气,但这并不代表盲目拒绝他人好意。台大校长黄中天功成名就后回到耶鲁去感谢曾助他良多的宿管阿姨,那位美国大妈却一脸严肃地拒绝了,并要求他去帮助更多的人来感谢她。黄中天谨记在心,一生中资助了无数学子。黄中天的做法,才是受善者该有的“傲骨”,不白白地接受捐助,而是把曾接受过的善意经自己的手向四周扩散,这才能使慈善走得更远。
当慈善遭遇“傲骨”,施善者不能一走了之,受善者也不能固执己见。只有双方平心静气,改变一下方式,端正一下心态,才能使这场慈善皆大欢喜,施者开心,受者也开心。大家互相理解,你浇水,我施肥,才能使慈善之树更加拙壮成长。
【点评】
此文伊始,紧扣材料,点明慈善有益世道人心,接着笔锋一转,提出当慈善遭遇傲骨,双方出现如何面对之难题,文章由此焦点切入,选取施受之关系角度立论,可谓审题精准。文章先写施善方式,以一反一正两个例证阐释说明何为正确的捐助方式。相较于陈光标,微尘团体的行善不是伤害而是维护了受助者的尊严。文章接着分析受捐心态,依然采取一反一正两个例证进行论述,文章指出,意气用事,盲目拒绝,并不代表所谓尊严、傲骨,正确方式应该像受助者黄中天那样,用自己的善意回报社会。文章着意发掘此例证蕴含的施受双方传播善意的慈善本质,由此可见,文章立意深刻。此文结尾,以浇水施肥喻示施受双方的本真关系,进一步强化文章的中心论点。纵观全文,观点辩证,结构严谨,论证方法得当。但此文亦存在一些瑕疵,如“挤走骨气”的表述不准确,傲骨与回报之间的逻辑关联略显牵强,还出现一个错别字“拙”,尽管如此仍不失为一篇较好的考场作文。
广东2013高考语文优秀作文公布:点亮万家灯火
一个热心慈善的富翁,向三个贫困家庭提出捐助,却收到迥然不同的答复。
一家拒绝,以为是施舍——这是戒。
一家犹豫,声明要偿还——这是虑。
一家欣然,感激地接受——这是善。
面对他人的善心与善举,我们理所应当以善回应,在这一来一往中,爱在传递,善在弘扬。
戒者,乃戒心、戒备,实在要不得。就好比在凛冽的寒风中饥寒交迫的时候,突然有人端来一笼热腾腾的包子,你却嗤之以鼻,眉眼高扬,啐了一口唾沫,拂袖而去,这该是多么让人心寒!比起施舍,我们更应说是帮忙与互助,没有富人与穷人间的高低不等,将彼此联系的应该是共同进步,谋求大众幸福的温暖纽带。若存戒备,则是筑起冷酷高墙,密不透风,爱也无从渗入。
虑者,乃忧虑、焦虑,也非为上策。虑者将他人轻松的好意化为了自己肩上无形的千斤重担,他们明白接受应当回报,却并未透彻领悟这回报的内涵。他们将目光聚集在所接受的善款上,思量着自己日后是否有能力负担起这重债,殊不知若是把接受的善心融入生活,发散出去,尽己所能点亮那些更需要光明的人们的心房,那该是最好的回报。所谓虑,也是多虑了。
善者,受于外物,发于内心。接受善意,明白他人的好;学会感激,点亮自己的心。在危难关头,适时抓住别人伸出的援手,也不仅仅是接受,更需要内心的空旷与澄明。倘若如戒者一样的拒绝,那么日后的生活该还是在温饱线上挣扎。更重要的是,不懂得接受,便不懂得给予,闭塞的心又还容得下多少爱的填充?倘若如虑者一样的多虑,那么日后的生活该是被精神与物质上的双重压力压垮了腰,接受而只念偿还,不知更大范围地传播开去,爱心也是要枯萎在手心里。
惟有善者,不设无味戒备,不思多余念想,懂得接受,也该是会乐于分享。所谓“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这话并不只在施予者,在受予者身上同样适用。接受,并感恩,让光明传递,照亮自己,温暖他人,点亮万家灯火。
【点评】
这篇考场作文当得起“文质彬彬”四字。
内容上写的是对三个家庭的评议。要评议就要表态,要表态就要言说理由。这很考功夫,思想深不深刻就在这理由上。面对富翁真诚的捐助,眼前贫困的家庭该不该接受呢?作者认为要看是否有利于善的传递,爱的弘扬。能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理由,很见思想。
今年还是材料作文,材料是故事性的,考生可因事议论,写成类似于时评的文章。材料反映的又是三个家庭对捐助的态度,也可以说材料是观点(态度)型的。面对几个观点(态度),可以比较一番,论说孰高孰低。对观点型材料,这种写法可确保立意不会偏离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围。不过评判别人的观点妥否需用同一个衡量尺度,而且这个尺度属正面价值体系,如是否有利于爱心传播等。此乃关键所在。此文是这个方面的典范。质已胜。
文也胜。语言准确、简洁而又冷静,行文中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分析温婉而到位,毫不强加于人而又让人信服。当然也有问题,最刺眼的是把“无味”笔误为“无谓”,但这些不过是白璧之微瑕。对考场作文谁又能吹毛求疵呢。
值得肯定的当然不止这些,如篇章结构就值得读者去体味,此不再赘言。
总之,这是一篇具有示范意义的考场作文,无论是审题立意还是语言、结构等都有可资借鉴的地方。
点评人:华南师大附中高级教师黄业泉
⑥ 山东高考满分作文 时间在流逝
尽成了渔樵的笑谈,在一壶酒一叶舟上体会着历史的流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大概也是说着同样的体会吧.-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它冲走了那份在你我脸庞上呈现的稚嫩,让你我走向成熟;萦绕心田,带走了原来那份痛楚,留下的是走向未来的希望;流过你我的心间,涤荡了原来的那份恐惧与胆怯,让你我勇敢面对同一个起点、同一个战场、同一个面孔.-
时间在流逝,你我止不住它流逝的脚步,止不住它奔向它该去地方的心,但,你我却学到了很多很多,时间的流逝让你我懂得面对,懂得坚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花还是那样年复一年,重开在同一个地方,重开在同一时刻,不同的是,时间使它的希望在别的土壤绽放着新生的灿烂.人已不似曾经,多了一份坚韧,有着一份希望的心.-
时间在流逝,当我在洗手时候,时间从水盒进而过去了;当我在吃饭的时候,时间从我的饭碗里过去了;当我在睡觉时,你跨过我的身躯,从我的脚边流过;然而,我发现你的匆匆离去,伸手遮拦时,你却从我遮拦的手边溜过.原来,我懂得了,我虽然止不住你的流逝,但我愿意追赶你流逝的脚步,在那留下一串流逝脚步的征程上,我想我懂得了人生.-
时间在流逝,我愿意追逐你流逝的脚步,去印证那个属于我的人生.
⑦ 2013山东高考语文作文范文
优秀例文一:光明与阴影构成美丽的花
山东一考生
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一棵玫瑰有美丽的花瓣,也有婆娑的倩影既然有太阳的暴晒,就会有夜晚的纳凉既然有奇寒的冬日,就会有绽放的梅花。正如雪莱的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托尔斯泰有言:“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那美丽,那魅力是绽放在光明与阴影之间的。
忘不了盛开在荒芜土地上的并蒂莲——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是生长在绝崖边缘的光明的花瓣,要想采摘必须英勇无憾。罗密欧与朱丽叶为爱的美艳与甜蜜,付出了生命的哀婉。那阴影是那么的凄惨,世仇与结怨埋葬了爱情的火焰。只有用死亡的抗争,才会消解家族的仇怨?为什么莎士比亚至今熠熠生辉?因为这里渗透了生存还是毁灭的理性判断。光明与阴影时时浮现,看是否展现美丽的娇艳?
德国诗人席勒说:“真正的爱情,是绝望的!”难道光明的火一定要把阴影照亮才能展现人生的无限?上帝说,是的。
美丽,栖居在光明与阴影的树枝上,于是酝酿了宝黛,酝酿了天上街市的灯盏。
当我们看到“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我们也看到了杰克与罗丝的生死爱情,也看到了让女人与小孩先走的善心与光明当我们看到马丁•路德•金挥手演讲《我有一个梦想》的光明,也看到一颗罪恶的子弹射穿这位黑人头颅的阴影当我们看到马克思为共产国际呐喊,呼唤光明,也看到他的小女儿去世,他都没有两英镑来安葬她,但这丝毫没有影响马克思执著的意志。这就是光明与阴影的辩证法。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要学会走路,也要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人生的路上,肯定有光明的追索,也肯定有寂寞、孤独、创伤、痛苦为伴。怎么办?是战胜阴影?还是被阴影战胜?这是人生的抉择。
忽然想起张炜说的话:“真正的作家天生应该是个水手。这使我们想到了写出《白鲸》的麦尔维尔,还有搏击在密西西比河上的马克•吐温,他们都有过水手生涯,一生都在生活的激流中搏斗。长长的流浪,无边的海洋或漫漫的大河,水声,涛涌,遇险与生还。”人生的美丽永远在光明与阴影中交融,难分难解。
点评:文章由人们熟知的事物和雪莱的诗句开篇,第二段引进托尔斯泰名言,既避免了开头引用原题材料的俗套,又水到渠成的指出一切美丽、魅力绽放在光明与阴影之间。随后步步深入的分析光明与阴影的相互关系,论证人生的美丽永远在光明与阴影中交融,难分难解。
文章语言富有哲理,精当的实例与点题句处处辉映,既总结了故事揭示的意义,又紧扣了主题,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优秀例文二:冷板凳上守侯成功
山东一考生
有些人生必得经历挫折,有些花儿必得等待春天。虽然有些花儿的“春天”来得晚一些,但每一朵花儿,必有它自己绽放的模样。
有一位并不漂亮的女孩,曾经有一个梦想:站在自己的舞台上唱自己的歌。但有一天,在一名著名音乐人的制作室里,一盆冷水向她泼了过来:“你的嗓音和你的相貌同样不漂亮,我看你很难在歌坛有所发展。”
听了这话以后,女孩并没有选择离开,反而默默地留了下来,她端茶,倒水,她制作演出时间表,替歌手拿演出服装……别人问她为什么,她郑重地说:“不为什么,这里是离我的梦想最近的地方。”终于有一天,她微笑着站在了自己的舞台上,用并不惊艳但十分温暖的嗓音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她就是曾被评为“最具真实感的歌手”刘若英。
生活就是这样,往往你不可能一开始就获得成功。如果暂时得不到成功,那么就先站在离成功最近的位置,这样你就能得到别人得不到的机会。一旦机会到来,你就有可能第一个获得成功。
同样还是一个女孩,她又瘦又黑,尽管女孩儿竭尽了全力,但最终还是没能进入省里的女子足球队。考核结束之后,所有落选的女孩儿都失望地离开了,只有她还默默地坐在场地边上看队员们训练。
教练看到了她伤心的样子,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就走过去安慰她。“您能留下我吗?”女孩儿抬起头,眼睛里含着泪水。“可我们的主力队员已经够了。”教练为难地说道。“那就让我做个替补队员吧,总得有人给主力队员拿衣服,送矿泉水啊。”“你为什么非要留下来呢?”教练好奇地问道。“我想站在离成功最近的地方,在这里我随时都有机会成为主力队员,不是吗?”教练望着她企求的眼神,实在是不忍心拒绝,于是留下了女孩儿。
从此以后,每当场上的队员进行训练的时候,女孩儿就默默地在场下练球。她的坚持不懈终于为她赢得了难得的机会,在一次重要的比赛里,前锋队员意外受伤,万般无奈之下教练只好派她上场,结果女孩儿在下半场连进两球,不仅帮助本队获得了胜胜利,更使得自己一战成名。这女孩儿就是女子足球世界杯金靴奖得主——孙雯。
没有谁能一步登天,无论是一块金牌的取得,还是一个人金榜题名或事业有成,他们都是先站在成功边上,储蓄足够的能量——那就是学习更多的知识,经历更多的挫折,积累更多的人生智慧,等到属于自己的时刻一到,自然会绽放出美丽的人生之花。我们平时只关注到成功者最辉煌的一刻,其实他们背后天长日久的付出和酸甜苦辣,我们看不到,也想象不到,而他们却都要一一品尝。
点评:经历挫折,等待春天。战胜阴影,迎来光明。
嗓音和相貌同样不漂亮的刘若英成为“最具真实感的歌手”;又瘦又黑的替补队员孙雯成为女子足球世界杯金靴奖得主。站在成功边上,储蓄能量,经历挫折,积累智慧,终会绽放美丽的人生之花,迎来炫目的成功。
文章集中选取两个人们熟知的故事,形象生动的阐明经历挫折、绽放美丽之花的过程,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优秀例文三:打不垮的信念
山东一考生
人生变数很多,没有人能承诺我们的一生永远是晴天,没有人能预测草莽中是否潜藏猛兽毒蛇,没有人能勾勒出命运的风刀霜剑……万事如意、心想事成都只是人们美好的愿望,人生路漫漫,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失败……都在所难免,如何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挫折”,这是人生的一个极为重大的课题。懦弱者在“挫折”面前,丧失信心,失去勇气,眼前一片黑暗,最终被“挫折”压倒,坚强者在“挫折”面前,勇敢奋起,将“挫折”当作“动力”,最终赢得了成功的喜悦。正如英国富勒所说的那样:“挫折磨练一些人,也毁灭一些人。”
明末清初著名史学家谈迁,29岁时编写《国榷》。经过27年的辛勤笔耕,前后修改6次,写出了长达500万字的初稿。不幸的是,书稿还未出版,便在一个深夜被人偷走。27年的心血付诸东流,谈迁心痛欲裂,悲愤地仰天长号。但是,沉重的打击没有动摇谈迁的志向,书稿丢了,可人还在,只要自己还有一口气,书就一定要出来。谈迁擦干泪水,重新拿起了笔。尽管年事已高,体弱多病,记忆衰退,行走不便,但是倔强的禀性和执著的信念支撑着他千里奔波搜寻史料,夜以继日,笔耕不辍。又经过9年,他谈迁终于完成了《国榷》这部巨著。这时,谈迁已经是一位65岁的白发苍苍的老人了。
雪莱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又说:“无论头上是怎样的天空,我都准备承受风雨。”一切经历都是财富,所有的遭遇都在充实我们自己。
前苏联也有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被命运捉弄了一番。他在病榻上完成了长篇小说《暴风雨里的诞生》。可是,书稿被邮局不负责任的邮差在投递中丢失,作者的痛苦和愤怒无以复加,他心如槁木,想就此作罢。经过一番冷静思索,他选择了从零开始、从头做起。又经过两年的呕心沥血,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终于问世。他的名字——奥斯特洛夫斯基,也就传遍全世界并流芳百世。
外界虽不能把握,行动却可以产生力量。这力量的源泉就来自坚强的信念。真正的信念永远是不可战胜的,有了信念,人才会冷静地面对挫折和困难;有了信念,人才有足够的勇气克服阻碍。信念,可以让人透过失望看到希望;信念,可以让人从逆境中奋起;信念,可以让人从失败中走向成功。当遇到挫折、陷入困境时,只要心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努力拼搏,就一定会度过难关,取得成功。
卡莱尔经过多年的艰辛耕耘,终于完成了《法国大革命史》的全部文稿。他将这本巨著的底稿全部托付给自己最信赖的朋友米尔,请米尔提出宝贵的意见,以求文稿的进一步完善。隔了几天,米尔脸色苍白、上气不接下气地跑来,万般无奈地向卡莱尔说出一个悲惨的消息:《法国大革命史》的底稿,除了少数几张散页外,已经全被他家里的女佣当做废纸,丢进火炉里烧为灰烬了。卡莱尔在突如其来的打击面前异常沮丧。当初他每写完一章,便随手把原来的笔记、草稿撕得粉碎。他呕心沥血撰写的这部《法国大革命史》,竟没有留下任何可以挽回的记录。但是,卡莱尔还是重新振作起来。他平静地说:“这一切就像我把笔记簿拿给小学老师批改时,老师对我说:‘不行!孩子,你一定要写得更些!’” 卡莱尔又买了一大沓稿纸,从头开始了又一次呕心沥血的写作。我们现在读到的《法国大革命史》,便是卡莱尔第二次写作的成果。
信念根植于血液,信念的旗帜永远鲜红,信念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站立起来并迈步向前的精神支柱。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挫折”成了砥砺人们意志的磨刀石,我们应当做一位生命的“强者”,在“挫折”面前,坚强不屈,扼住命运的咽喉,战胜挫折,阳光灿烂,从而造就辉煌灿烂的人生!
信念是征服惊涛骇浪的舟,引领我们乘风破浪,迎接光明的未来!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我们的痛,那些刻在生命里的伤疤,也许在多年后的某一天,会成为我们引以为豪的骄傲!
点评: “挫折”是人生的阴影,信念帮助我们迎来人生的光明。
史学家谈迁,27年的心血付诸东流后重新再来,65岁终于编成巨著;奥斯特洛夫斯基从零开始、从头做起,呕心沥血,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终于问世;卡莱尔面对书稿化为灰烬,重新振作,《法国大革命史》终于流传于世。
战胜挫折,会造就辉煌灿烂的人生!信念引领我们乘风破浪,迎接光明的未来!
文章思路严谨,结构紧密,环环相扣,论证了信念的伟大力量,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优秀例文四:心灵的暖春
山东一考生
法国作家让季奥诺写过一篇著名的小说《植树的人》,讲的是一个离群索居的牧羊人,通过近半个世纪坚持不懈地植树,证实了“孤独者能够找到幸福”。
这位牧羊人,不知道1914年的战争,也不知道1939年的战争,他天天和树打交道,和树相依为命,他用心灵的语言和树谈心,默默地交流,过的是“淡泊生活”。他通过亲身经历证实了孤独者“找到了过得美满幸福的好办法——爱让生活多份阳光”。
这位牧羊人几十年置身于荒无人烟的地域,他每种下一棵树,就感到在人世间就又多了一个亲人。他的事业是“堪与上帝比美的事业”。由于充满了改造现实世界的强烈愿望和对树的极度热爱,这位牧羊人在实践中逐渐发现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他深深意识到人生的价值在于为他人、为后人造福。
幸福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心态。人生充满忙碌,但人们依然可以选择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生活繁琐而艰辛,但宁静的心灵和满腔热忱会弹奏出精彩的乐章!
爱是人生之源,一个人的心中倘若没有爱的泉水,那也就不会有人生的绿荫。有了爱,纵然是满眼阴云、遍地荆棘,你都会对这个世界充满无限的迷恋和神往。爱造就人成为独一无二的动物,物质的贫缺只会导致人生的艰难,而爱的匮缺则会使人生空虚和灵魂孤独。
令人心痛的是,在这个越来越崇拜物质的年代,一些人变得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物质左右着他们的心灵,其心灵世界犹如干涸的沙漠。心不乏则身不累,有人说,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这样的人,其生命一定是阳光般灿烂炫美。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是这种很小的差异可以造成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即积极的心态还是消极的心态,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和失败。”
爱能使人懂得忧伤与痛苦,同时也能使人摆脱忧伤与痛苦,令平凡的生活充满情趣与意义。英国著名诗人兰德暮年时在一首诗中写道:“我不和谁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热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兰德的这首小诗表现了一个走进暮色的老人通达从容、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宁静淡泊、铅华洗尽的人生境界。爱让生活多份阳光,种树的牧羊人不也正是如此吗?
人应该坚守自己的信念和操守,为追求心中的光明耐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爱是一种德行,崇高的爱,不但能体验美,还能创造美。爱是种子,谁播种爱,谁就能收获美丽。
点评:孤独、寂寞是人生的阴影,爱是迎接光明的使者,是人生充满温暖、充满力量的源泉。文章从一本书中的一个故事入手,用牧羊人的故事,证实了“爱让生活多份阳光”的道理,牵带引出当今社会一部分人的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造成心灵世界的干涸,提出社会应该关注、思考的问题,然后引用兰德暮年的一首诗,告诉人们人生应有的态度就是淡泊宁静,让生活充满爱,充满阳光!文章语言富有哲理,引用故事精当,名言的引用则如画龙点睛,作者的思想在字里行间闪光。
例文五:
接受改变不负青云之志
也许莫言、铁凝们自己都没有发现,他们承担错误、接受改变的特质为他们的成功提供了强大地保障。“人生最大的幸运,莫过在他的人生旅途之中发现了自己生活的使命。”茨威格这样定义人生,在生活中,面对人生的困境,有的人选择了固执己见,而有的人却选择了接受改变,战胜困难与荆棘,探索生活的真正使命。承担错误彰显大师风范,人们理应接受改变实现精彩自我。
面对征程中的困境,人们总是接受改变,赢得人生。“仁”“礼”是你毕生的追求。乱世群雄容不下你的“为政以德”“礼乐治国”,政治理想终生未遂,但这并不影响因为接纳错误,改变生命的轨迹而成为后世的模范。从政治到教育,风尘仆仆的奔波,言传身教的讲授,九尺七寸的身形渐渐佝偻,美髯青丝也挂上了霜雪;迂回漫长的逐梦路上五经、《论语》、七十二贤都是是你一路走来的见证者!孔子虽生不逢时,政治理想终生未遂,但他诚恳接受改变,实现人生抱负。纵使心中有对事业的理想坚定,若无接受改变的能力,一切终为幻影。话语擎不起理想,豪情撑不住壮志,理想的玉宇需扫除人生路上的种种错误来建造。
当人们在矛盾中迎难而上继续前行的时候,殊不知,承担错误、接受改变其实不仅仅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大师境界。你爱山林,那里有山下兰芽,短浸明溪;那里有松间沙路,净无尘泥。那里有时时可见的翻空白鸟……可是投身官场,屡遭贬谪让你伤痕累累。面对人生的起伏,你勇敢的承受着人生的变化。接受改变,远离仕途的你依旧潇洒人生。独登山顶,感受“料峭春风吹酒醒”“山头斜照却相迎”的惬意。独涉山间,你有着“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心意。苏轼,一个于孤独中笑傲人生的勇者,纵使蛹蚕中只有黑暗相伴,但坚强的蝴蝶总能接受变化守住美丽,而后刺破阴霾,实现人生价值,绽放魅力。
因为承担错误接受改变,孔子走向了人生新的高度;而因为将接受改变早已变为生活的境界,苏轼也向历史诠释了人生的真正意义。而面对事业中的艰难险阻,晚年的爱迪生却拒绝接受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固执己见,最终电气公司走向破产,而给后人留下了无限唏嘘。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弘的想象,炽热的情感。青春是生命的源泉在不息地涌动。”厄尔曼这样定义青春。身处于青春的我们不乏理想与信念,但面对人生的困境,唯有扫除人生的种种障碍,接受并勇于改变,才能真正走向成功的境界,实现自己的精彩人生,将自我融入“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
⑧ 山东近五年高考满分作文
山东卷近五年高考来作文题源[/color]
山东卷08年高考作文题: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完成一篇作文……
山东卷07年高考作文题:以“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为题写一篇文章……
山东卷06年高考作文题:阅读诗歌《星星》,写一篇文章……
山东卷05年高考作文题:阅读木匠与徒弟的寓言,以“双赢的智慧”为题,写一篇作文……
山东卷04年高考作文题:阅读一篇聊天室对话录,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⑨ 山东高考满分作文
当记忆流经奥斯威辛
当历史的年轮压过奥斯威辛,听到的是男人的怒吼与女人的尖叫,看到的是母亲的哭泣与孩子的惊恐。而今,奥斯威辛的天空湛蓝而且透明,一排排高耸的建筑直插云霄,似要打破这里的宁静。
难道时间已将历史风化,坚忍的犹太民族已似“一笑泯恩仇”。没有!不但犹太人没有忘记那曾经的苦难,德国人民也没有忘记。每当犹太人纪念日那天,德国总理总是跪在营前,默默悔过。男儿跪地惊天动地,何况总理,而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忘记。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任时间长河滚滚不息,他们没有忘记。犹太人没有忘记,因为他们知道知耻而后勇,于是在诺贝尔奖面前,他们经常是胜利者。德国人没有忘记,因为他们把昨日的罪过,当作今日的教训,防止明日的错误。全世界的人民都不会忘记,因为和平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渴望。
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谁都不想让奥斯威辛的哥特式建筑真正打破世界的宁静,但这也不会影响到我们记忆中的伤痕,它只会作为我们的一个和平的标志,以示警钟长鸣。现在犹太民族早已得到了公正的对待,但他们也未曾将自己的历史忘掉,即使那是一段令人不堪回首的记忆。
古人云“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行。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佩乎塞苍溟”。犹太人正是凭着这一股浩然之气,将心中的愤怒转化为一股复兴民族的决心。不要以为不声不语的他们已将历史忘却,时间永远不会使有些记忆风化,就像叶延滨永远不会将荒野无灯的感触忘记一样,奥斯威辛也永不会讲屈辱的历史遗忘,即使时间不断轮回。
那天,奥斯威辛警钟长鸣;那天,犹太人民饱含热泪;那天,记忆流经这和平的世界;那天,和平在向极端的功力者和道貌岸然的战争者宣判:胜利的钟声会在和平者的心中响彻整个胸膛。
时间永远不会将奥斯威辛风化在记忆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