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解决学生作文困惑
如何解决学生作文的困惑
从事语文教学已经很多年了,在语文和作文教学方面,略有了一些看法,下面略谈一二。
一、找准切口,激发写作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事语文教学几十年来,我发现每新带一班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让人头疼的毛
病,就是学生不爱写作文,怕写作文。班中除了寥寥可数的几个语文佼佼者能完整叙述一件事之外,其余大部分同学
对作文都敬而远之,缺乏兴趣,甚至部分同学一提到写作文都心存胆怯。因此怎样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培养
他们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爱上作文,成了我教学中的首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尝试的办法是其一教师写下水文;其二
选学生作品中材料真实,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作为范文让同学们学习,逐步消除抄作文现象。
二、投石问路,广积写作素材。
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发现绝大多数同学都对生活中的见闻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写作时胸中无竹,缺少素
材,总感觉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不知如何下笔。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中的
“粮草”和“米”又是什么呢?是素材。由此可见发现、感知和捕捉写作素材乃是作文不可少的前提。我的办法是:
1、教会学生通过观察积累素材。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时,首先教给学生观察方法、顺序,使他们学会有条理地
观察事物。其次,让学生明确观察的重点、目的。重点的要让学生仔细观察,次要的、跟写作目的无关的一带而过,
甚至于可以不写。另外,还要经常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及时捕捉新鲜的有意义的目标。
2、深入生活从实际生活中捕捉、积累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即是事实也是法则。只有引导学生走向社会,
走向大自然,让他们在更大范围的实践中学会全方位地接受信息并养成认真思考的品质和习惯,才能扩大学生的视
野,达到广积素材的目的。所以,我们要解放学生,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去放飞“小鸟”让他们充分利用多种感觉
器官对事物进行全方位的感触,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还要指导学生多读书,写好读书笔记,如:可以让学生摘录
好词佳句、优美片段等。对于学生摘抄的内容,可采取点名背诵、同组互背等方式,让学生把摘抄的内容牢牢地储存
到记忆的仓库里。
3、积极参加活动,拓展生活空间。让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积累素材,也是关键的一步。教师要紧扣教材组织
学生参加校内外活动,如小饲养、小制作、放风筝、跳绳、拔河、田径赛、球赛、诗歌朗诵、故事演讲会,有教育意
义的专题会及各种有趣的活动等。并指导学生活动要常“换”常“新”,因为“喜欢的魅力在于不断更新”。
4、大胆想象,扩展思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没有联想就没有创新。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应启
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积极的思考,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在脑海中生成种种画面。如看图作文、
缩写、扩写、想象描绘都是学生把自己的愿望和理解加以具体化的一个思维过程。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对事物的再思
考。
其次要养成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
三、更新技巧,消除语言苍白。
学生的文章语言苍白,是常有的毛病。起初我认为是读书少,是读书的无效导致的。于是督促家长给学生多买一
些课外书,在假期作业中还有意布置一两个家长参与的作业,如让家长至少带孩子去一次书店,共读一部书等,并留
下“看书心情”,让孩子作为监督员并签字。还给学生推荐了一些书目,让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买一两本来读,并填
写“读书拾贝”,让家长作为监督员并签字。结果还是不能消除学生在作文中语言的苍白无力。后来我尝试教授学生
语言的表达技巧,结果发现效果不错。具体做法是:
1、教授学生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因为修辞是指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语文材料,各种表现手法,恰当
地表现写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的活动。它的运用不但使文章语言生动活泼,而且能调节音节,增强语言的音乐美,增
强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如:“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句,意思是说“春天快要到了”。但是作者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春天当作美丽的小
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向我们走来,这样一说比“春天快要到了”更能表现出春天的可爱和多情。
再如:“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一句,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远处山峰的起伏
连绵、高低不平而又具有动态的特征,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2、准确地运用词语。如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雪地捕鸟是这样写的:“扫开一块雪,露出
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筛
子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其中运用了这样一系列动词:扫开、露出、支起、撒、系、牵、看、拉、
罩,运用了一连串的动词,细致地描写了雪地捕鸟时的各种不同的动作,准确生动而有层次地描绘出了捕鸟的全过
程,写出了儿童捕鸟时的惊喜和兴奋。使作文中的形象美起来、凸现出来,使文字具有了音乐美。
朱自清的《春》中的“微微”、“渐渐”、“软绵绵”、“轻悄悄”、“稀稀疏梳”,冰心的《小橘灯》中的
“仄仄”、“轻轻”、“微微”、“慢慢”、“渐渐 ”等等,都极好得使用了叠词,不仅能使描绘说明更加准确,
而且能使语言具有节奏感,从而让语言富有音乐美。
另外,句式的变化和多样化也是不可缺的一步。如《大豆摇铃曲》中“车老板儿稳稳地、悠悠地站在车上,由它
颠,由它晃,鞭子在空中一颤颤,猛地又抖出一个漂亮的狐形”,按着长句—短句—长句的格式,表现出北大荒人民
在大丰收时的喜悦,行文上有了节奏感。
在作文中还可以使用一系列的同义词、近义词或反义词,使得语言富有变化;注意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使得作
文语言的感情明确。
总之一句话:“教无定法”,只要能解决学生作文中的困惑,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是好法
『贰』 如何解决作文难的问题
小学生学习语文最头痛的就是写作文.如何解决小学生写作文难的问题,我做了以下的探究:一、不做不写要想让学生写出有切身感受的文章,那就必须得让学生先动手,然后再动脑.我布置学生,上山采树叶、做过环境调查,做过手抄报,为生病的同学做过募捐活动,炒菜,包饺子,整理自己的小天地,帮助妈妈做家务,等等.由于学生亲自去做这些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就会有很深的感受,把这些感受记录下来,便是一篇篇精彩的文章.特别是孩子们写的《救救花一样的孩子吧》、《让爱撑起一片蓝天》、《爱心在行动》等等,这些文章是孩子们在为生病的同学募捐的时候写下的文章.读了让人感受到孩子们那一颗颗滚烫的心,一颗纯朴,善良,同情的心,一颗有责任的心.为了让学生能感受到现场的气氛,我经常带着学生做一些有趣的活动.如:拔河比赛,和学生打乒乓球,卫生大扫除,成语接龙,自批作文,展览和评选手抄报,和学生共联欢等等.由于每个学生都亲自参与,感受颇深.《精彩的一瞬间》写出了拔河胜负那一刹间大家的动作,表情和心态.《我和老师比高低》写出了大课间孩子们和我切磋乒乓球技艺的热烈的场面,孩子们既想和老师一比高下,但又不想把老师打下去的矛盾心态写得非常细腻.作文课上我布置学生批改自己的作文,然后自命题写一篇文章,在学生《我也当了一回老师》一文中,孩子写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们只改一篇文章就感觉这样难,那老师每次都要改几十篇不是更难吗?不改作文不知道老师的辛苦,今天我们才感觉到当老师也不容易!可见,“做”是获得写作的第一手资料.二、不看不写看书,看报,看电视,看电影,看植物,看动物,看自己心爱的小物件等等,只要你认真去看,你就会从中得到体会和感受.在教学中,我布置学生认真读自己学过的文章写读后感.如:《和凡卡比童年》、《读一夜的工作有感》、《向命运挑战》给我的启示、学生不仅能写出所读的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内容,而且能结合实际写出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视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少年儿童看电视更是如饥似渴,有些望子成龙的家长担心孩子看电视会影响学习,一味地强调不许看电视.针对这种情况,我便布置学生在空余时间去看电视.
『叁』 怎样消除小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
如何消除孩子害怕作文的恐惧心理
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不知道为什么写,写得不美,这是所有的小学生在写作文时最头疼的几个难题。如果把这些难题都解决了,学生自然就不会害怕写作文了。其实这几个难题,都可以从“作文”的定义中找到解决的方法。但本人对学生的一项调查结果却显示,90%以上的学生并不知道什么是作文,他们的回答一般是:“不知道,老师让写就写。”可见,许多学生只是为写作文而写作文。试问,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又怎么能写出让人满意的作文来呢?因此,要消除孩子害怕作文的恐惧心理,首先要让孩子了解作文的真正含义。
新课标是这样定义小学作文的:“能清楚明白地描述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方面的内容,达到表达某个意思或某种情感的目的。”
一、作文的内容是“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
可以说,对任何一篇记实作文来说,学生自身积累的写作素材都是绰绰有余的。那么,学生作文时为什么还会出现提起笔来不知道写什么的现象?因为他们并不知道作文到底需要描述哪些内容啊。这好比做一串珍珠项链,只需几颗珠子就够了,在他们面前放了一筐的珠子,但他们却不知道用,而是四处寻找珠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想学生作文时有内容可写,当然不能仅限于每学期的几篇作文,但也不能不切实际,毫无无目的地加大训练量,而是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的素材。
二、作文是“描述”。描述可以是口头的方式,也可以是文字的方式。
学生一开始都怕以文字的方式写作文,因为以文字方式写出的作文要求太多了,他们确实写不好啊。这时我们可以引导他先口头作文,让他们把要写的内容说出来,然后再写,这样就容易多了。
我们可以用照相来打比方: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就是我们要拍摄的物体,口头的描述就是拍摄的胶卷,而文字描述是用胶卷冲洗出来的照片。就是说,写作文必须经历一个由说到写的过程,说得怎么样,写得就怎么样。当然,说对于写来说要简单得多,学生说过了再写,自然不会觉得作文难。而许多家长和教师恰恰忽略了这一过程,从而造成欲速则不达的后果。
三、作文要“有一定的目的”。这个目的可以是表明某种看法、观点,也可以是表达某种情感。
许多家长了和老师常感叹学生的作文是记流水帐。其实这怪不得学生。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写作文啊。作文在他们眼里只是老师、家长布置的一项任务,自己只是在完成任务,是不得已而为之。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是不可能写出好文章来的。因此,我们必须要经过引导让学生明白: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产生喜、怒、哀、乐等情感,或是有许多意思、观点、想法要和别人交流,而作文就是我们表达这种情感,或是和别人交流这个意思、观点、想法的手段。
“写作是一种需要,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一种能力。”当强迫变成内需时,写作将不再是恐惧,而是一种快乐。
四、描述的要求是要“清楚、明白。”这既是最终目标也包含方式、方法和能力训练的要求。
对初学作文的学生来说,记日记是培养良好写作习惯和和提高写作能力、积累写作素材最好的办法。需要注意的是记日记必须是掌握了一定方法,或是具备了一定能力的情况下才有意义。
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才能形成一定的能力,最终达到目标,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我们一开始便拿最终目标来要求还没有掌握相应方法和不具备相应能力的学生,这种做法显然是不正确的。
『肆』 如何解决学生作文的困惑
作文像巨大的云雾压在学生的心头,不少学生一提写作他们就叫苦连天,抓耳挠腮、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结果勉强挤出来的文章内容空洞,思想贫乏,语言干瘪,书写潦草,材料陈旧……,真是不堪入目。然而作文水平的高低,又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基本尺度。在每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作文占有40%的大比例分数,要想考出好的语文成绩, 必须写好作文。然而,作文教学却令人忧虑。在作文教学中普遍还存在简单化、片面化的一些现象。如一些老师只注重作文方法的指导而忽视让学生在生活中的积累;只懂布置作文而不管效果如何……无数次作文训练,学生写得筋疲力尽,老师改得辛辛苦苦,最终学生的作文水平不仅没有多大提高,反而听说作文就心生畏惧。作文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作为老师我们怎样帮助学生不再为作文困惑呢?我认为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我们语文作文教学的方法。
1.从基础抓起
文字是作文的外在表现形式,写字是写作文最基本的能力。字写得好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作文水平的体现。尤其在考试中,字写得太差,文章思想内容等无论多么好,恐怕也得不到高分。特别近年高考对文字的要求越来越高,作文中每错一字扣一分,如字迹潦草难以分辨,你还能得分吗?因此,不首先提高书写的水平,提高作文水平只能是一句空话。然而写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三五天的功夫是不行的,因此,有必要从入学时就开始训练写字,要求做到工整、美观、正确。字写好了,学生的作文分数就有可能够提高5-6分。我们在注重文字漂亮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文章提倡凤头、猪肚、豹尾,一篇文章表面看来书写美观、内容丰富,但仔细一读,错字遍地,语病百出,不是虎头蛇尾,就是用词不当,这还能称得上是一篇好文章吗?简直是老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注重学生文字的正确使用和语言运用的规范。在平时讲话或作文中,要求学生少出语病,多用书面语,注重文字的规范运用和语句通顺、流畅。
2.注重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如何培养兴趣?首先是教师的表率作用。青少年单纯,模仿性强,易崇拜偶像。教师一笔漂亮的字,一张能言善辩的嘴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能写好文章的老师必成学生推崇偶像。因此学生写作时,经常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比赛,看看谁说得数量多,质量高,比赛时,要以身作则,跟学生一起参赛,说一说今天有哪些事可以写成作文。他们听了,一定心悦诚服,大受启发,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发言。教师有时不妨把写好的作文,拿出与学生共同分享。这就是“教师为主导”、“言传身教”,这将胜过讲“写作特色”“文章技法”。第二是读写接合,以课文为本,根据教学目标仿写某一段,或仿写某一种表现手法……,这会令学生觉得课文有用,写作有据。第三是赏识性教学,只有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才能心悦诚服的去写作,因此我们作为老师应对学生多些鼓励,少些批评;多些宽容,少些埋怨;多些理解,少些指责。
3.提倡关注生活
作文的真正的资源是生活。生活是一切艺术创造的源泉,生活的本来面目是丰富多彩的,这是“资源”的客观丰富性。这看起来已解决了写作的生活源泉问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学生们在作文中有许多学生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他们总认为要写有意义的事,要写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影响颇大的大事,而对于鸡毛蒜皮、琐碎小事则感到无必要写,没有内容写。这说明了学生对生活缺乏体验,心中缺少对生活真切的感受。因此,常常一节课过后,有的学生作文本上仍然孤零零的躺着一个题目。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要激发学生生活联想,形成生活积淀。生活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的宝库,我们身边每天发生着不可计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其原因就是缺少去关注生活。怎样去关注生活,关注什么样的生活,教师需有明确的把握和切实的指导措施。从学生角度来说,学生需要的不是道理,而是实实在在的行为引导。 行为引导如何进行?简单点说,你告诉他写文章要贴近生活、积累生活,要注重观察,这只是讲道理,或者说是传授知识,这远远不够。你要为他们设计出贴近生活,体验生活的具体事件,并长期坚持地这样做,使他们的生活触角日益敏锐起来。要让他们在有效而明确的“行为方式”中去感悟生活特质,获取写作素材,积累感情资源。这其实是一种很有针对性的作文实践训练,又可以称为“生活作文”,即让学生在行动上体验生活,以体验的生活为基础去写出生活气息很浓的文章。感悟生活是一种能力,教师应该为这种能力的培养创造优良的环境,而“行为引导”正是创造这一优良环境的必备条件。
4.阅读面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认为“多读”是“写作”的前提条件。古人尚且知道阅读的重大意义,我们又怎能忽视呢?可如今的中小学生,实在是没工夫多读,在写的训练环节上又出现了缺失,他们写作文就不能不陷入进步缓慢、举步艰难的被动境地。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和阅读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教育学生随身准备一个记录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想背书似的牢记在脑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阅读中摄取材料,学习别人写作构思技巧和语言表达的运用。因为写文章只有生活经验是不行的,生活经验还要用适当的合理规范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即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除此之外还需要写作技巧。写作技巧可以概括为一套写作规则,这些规则哪里来?如果只是由老师直接告诉学生,效果肯定是极微的。因为写作规则要真正融入到学生思维中并控制学生写作实践,才会帮助学生写出一篇好文章来。
5.写作方法指导
在作文训练方面要讲究方法,指导学生怎样把已有的生活形成文章,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近年高考作文为了便于学生发挥特长, 虽然没有在文体上有特定的要求,但是学生在写作中必须选择一种文体,行文就要符合所选定的文体特点,符合人们公认的体裁, 不能写成四不像。因此平常作文训练要求学生注重文体,认真审题,选择适合的文体写作。立意准确是得分的关键,如果立意失败,无论写得多么优美,都会无济于事。每次作文还要列提纲,做到心中有数,才有“下笔如有神”的可能,否则,想一句写一句,想到哪写到哪,很难写出一篇结构完整、内容充实、语句通畅的好文章。在写作中难免会出错,因此要培养学生及时修改错误的能力,修改可培养学生推敲词句,使语言尽量得体适当,变笨拙为巧妙的能力。修改的方法有多种,应以学生自改为主,学生互改、教师修改、师生共改等为辅。平时多修改才能少犯错误。
作文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的过程,必须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全面的指导训练,逐步地提高写作水平。“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坚持不懈,相信学生不再为作文而困惑的那一天不再遥远。
『伍』 如何解决学生怕写作文的问题
如何解决学生怕写作文的问题
如何解决学生怕写作文的问题
——
用童心写童言的习作指导法之一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作文教学是每位老师感到最头疼的事情。大家共同
面临的难题就是学生没东西可写,不知道该写什么。即便是有了题目,
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头,怎样结尾,不知哪些该详写、哪些该略写等,心
里没有一点章法,给学生带来不尽的的烦恼与恐惧。那么,教师就应在
引导学生作文的过程中,主要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使学生作文课上
得轻松。
一、
提高兴趣,激发学生作文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
:
”
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
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
”
小学生可
以写不好作文,但决不能怕写作文。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
流的重要方式,是熟悉世界、熟悉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教师
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写话和习作的爱好,激发学生
的表达欲望,让他们急欲把心里的话写出来。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手段,
比如创设游戏作文,在特定的游戏情境中,教师渗透写作指导,让学生
在玩中学会写作,在活动中记叙自己的生活,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作文热
情。如果学生在写作文时,有象做一件自己梦寐以求的玩具那样的激情
和欲望,那作文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
二、指导方法,培养学生作文能力。
一位语文教育专家曾说过:
“
优美的词句+不寻常(或有意义)的大事
=作难;平常的话语+平常的小事=作文易
”
。指导学生写作文,关键
是教师要放手让学生用他们口里天天讲的那种平平常常的话
,
去写他们
自己亲身经历的或是他们身边经常发生的那些平平常常的事
,
哪怕有许
多事纯属鸡毛蒜皮、芝麻绿豆,看上去不值一提、不足挂齿也行。学生
作文其实就是用笔和人说心里的话,用笔把心里的话写出来,与人交流
的过程
。
首先
,
教师要告诉学生写作文时
,
不要顾虑现在是和人家说话,
非要有意义、非要有典型,只要想着是和自己说心里话、说真话就可以
了。其次,
任何一篇优秀作文都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有机统一,因此
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知识和技巧也是必要的。如学生胸中有
“
情
”
,但纸上
写来无
“
情
”
,作品显得干巴巴的,这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怎
样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的指导,就会使学生茅塞顿开,起到立竿见影
的效果。又如整体布局,一篇文章怎样安排结构,基本的开头、结尾能
力等方面的指导都有助于把作文写得更严谨、更完美。
三、与时俱进,延伸学生作文方式。
传统的学生作文方式非常单一,现在固然不可全盘否定,但是,新型的
学生作文要方式多种多样,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里与作业本上。如现代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提供了不少途径。在新时
期,教师应与时俱进,虽然不能带学生到大自然(或某个场景)中去,
但可以借助电脑、网络和课件等带学生去体验与感悟,为学生作文做好
铺垫工作,以及帮助学生在网上建立个人博客、网上投稿等,延伸学生
不同的作文方式,将会达到事半功倍地促进学生喜欢写作文的效果。
四、及时讲评,突出学生作文优点。
一般情况下,教师批改作文少则一个星期,多则十天半月,这严重违背
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学生写了作文后,是很急切地想知道老师的评
改,想知道自己写得好不好,或是有什么毛病需要改正,如果时间拖得
太长,学生的热情已经消退,对自己写了什么都没有印象的时候,才反
馈给学生,那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挫
伤。另外,小学生的作文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甚至是错误,教师
在批改作文时,不但要看到不足和错误,更要看到优点和进步。评讲课
上,多花点时间来欣赏学生的优秀作文,表扬作文中的点滴进步和长
处。对于写得不好的学生,要帮他们指出不足之出,多给他们鼓励,尽
量少批评,让他们对进步充满信心。
总之,学生作文是写出来的,只要学生克服了写作的畏难情绪,坚持笔
耕不辍,就不愁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不了。作文教学需要每一位语文教
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经验与教训,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以及适
合学生作文发展的道路!
『陆』 小学生怎样才能写好作文
小学五年级属于小学高年级,对于写作不应像三四年级那样,应该是能够将文章要表达的内容,除了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外,还要使文章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这才是作文能拿到分数的关键.那么小学作文培训五年级写好作文的技巧是什么呢?
(写作)
(4)多想:思考才能赋予你的做作于灵魂.要不然你的写作就容易跑题,容易造成一种现象那就是像挤牙膏一样的写作,做不到文思泉涌.所以当你要写作文时候,对于文字的整体首先要做的是构思,此外这点和你在进行阅读的时候是否勤于动脑有很大的联系.以上就是小学作文培训五年级学生如何写好作文的参考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有用的参考价值.
『柒』 如何应对学生写作文的拖延症
他的第一次语文作文终于在三天后放在了我的办公桌上,这是本学期转来的一个学生。他的作文中大部分是抄小学生作文选里面的,这个我一看就知道。摘抄部分有打动自己的名人名言,也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感慨。不过,令我欣慰的是其中有些语句是他自己写的,虽然稚嫩,但不乏是优美的语句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只是字里行间流露出“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辞强说愁的”孤傲。
表扬是动力
这样的改变无疑是让人欣喜的,也说明前期采取的方法正确、得当。
『捌』 如何激励学生写作文
1、首先要多鼓励孩子去写。
不要总是否定他这,否定他那,首先要鼓励他回,让他把东西写出答来,只有写出来了,我们才知道,他哪儿写的好,他哪儿写的不好,他哪儿会写,他哪儿不会写,如果连第一步写,都不敢下手去写的话,那怎么会把作文写好了。
2、要多看,多参加实践。
写作的灵感来自生活,来自实践,但是我们现在的小孩子,和我们小时候不太一样,大都被关在家里。那怎么办呢,一个常见的办法就是多阅读,多看,只有看多了,想多了,写作自然就不怕了,当然要找一些合适的书。
3、要养成多写和相互学习的习惯。
我记得我小时候读书的时候,老师总是让我们去写日记,说写日记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其实确实是这样的,坚持写日记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除了写日记之外,还要相互学习,向比自己写的好的同学学习。
『玖』 怎样教学生写作文
如何教小学生写作文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很多学生却怕写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不留心生活、不善于观察、不会构思、不善表达所致。
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只有通过观察生活,学生的作文才能“言之有物”,内容才能充实。在实践中笔者认为,最好的训练方法就是用“问题”导向目标,即:根据作文训练的过程,确定观察的范围、对象,再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重点,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意识地在观察中寻根溯源,边观察边思考,边记录,直到逐个弄清问题为止。有了这些问题作引导,学生会不知不觉地逐渐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观察要领,从而积累大量作文素材。这样,写起文章来就会下笔自有言,写出来的文章就自然言之有物了。这就是教学的第一步观察。
构思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发展能力的过程,是学习谋篇布局的重要一步。有了观察得来的资料,还不等于能写出好文章,还必须通过巧妙的构思,精心的裁剪,才能写出好文章。但是,这对小学生来说实在不容易,因为这不仅是个“言之有序”的问题,而且还是个“言之有理”的问题,而古今中外,虽“文有规循”却“文无定法”。不过,若根据小学生模仿性强的心理特征,借用写人、写事和写物的典型文章,将抽象难懂的作文知识化难为易,还是有办法把学生引上构思之“路”的。比如,在训练写景时,可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作为范文,这篇文章结构总分总,先总写小兴安岭,再分别叙述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不同景色,文章结构分明,便于学生掌握。若训练写人,则引《爱迪生》一文先简介典型事例塑造人,外表内心是性格,最后赞美品质点中心。
有了上述典型文章引路,待学生入门后,再适当进行灵活布局的巧妙构思训练。这一步训练的指导思想是“先规矩而后巧妙”,具体步骤是写提纲或打腹稿。经过反复的训练,使学生逐步把握构思的一般规律,从而完成作文的构思。
同时,还要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年龄特征确定各年段不同的习作训练形式。具体地说,教师可在低年级学生中以创造型的现象作文和童话体作文,来培养学生想象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中年级学生以观察作文为主。教师可着重安排对动物、自然景物、建筑物以及人物的动作、对话、外貌等方面的素描训练,让学生获得丰富而鲜明的感性表象,帮助他们从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筛选”出典型的表象,借此培养观察的目的性、条理性、精确性。从高年级开始,要以学生的抽象思维为培养重点。其习作训练应该从观察作文转向有名确表达需要的实用型作文。教师可根据社会、家庭中人际交往的需要确定各种有趣的主题,让学生写目的明确的记叙文和说明文、各种应用文和读书笔记,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的技能和发散思维能力,培养思维的针对性、逻辑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对小学生来说,教师还要重视口头和文字表达的训练。它也是作文训练的重点。要把话说明白,意思表达清楚,就要鼓励学生,话该怎么说就怎么写;要指导学生把话说通,把意思写清楚。训练的步骤是:先说再写,写后就读,边读边改。通过反复训练,学生定能把话说通,把意思表达清楚,把对象写准。总之,在表达训练中,将说写结合,读改结合,采用“说、写、读、改”的模式,训练学生表达由通顺明白到准确形象到生动,在反复的锤炼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能使学生初步达到“言之有文”。至此,通过作文教学的观察、构思和表达的训练,学生写出的作文也就有“序”、有“物”、有“理”、有“文”了。
在教育孩子我摸索出了以下几个行之有效的教孩子写作文的教育方法。 我们的现行写作教育存在着不少误区:
(1)是在教学方法上人为的为写作设置条条框框,本来孩子把平时看到的、
听到的、想到的事情,完整、顺利、清晰地写下来就是一篇好作文,但老师在孩子写作文前却先说立意、选材、详略、开头、结尾等等一大套写作理论,还没写作文就把孩子的写作念头吓回去了,孩子放不开手脚去写;
(2)是不注重孩子思维方法的教育,写作文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写思想和
想法,大人写大人的思想,小孩写小孩的思想,而我们的教育以填鸭式为主,制约了孩子思维的展开;
(3)是错误的估计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给小学生写作人为地限定字数。如
规定孩子写的作文应该在多少字以内,作文选上也写明300百字作文,400字作文等,其实有话多写,没话少写不要限制孩子的写作字数,报纸上报道的八九岁的孩子写小说的例子不是有的是么?我女儿在四年级的时候用三天时间写了5000多字的小说,并且写得头头是道。
(4)是在孩子小时候不注重教他们写作,等到了初中高中再给孩子“恶补”,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误区写作和语言一样年龄越小学的越快;
(5)教育孩子写作文要从孩子低龄时入手,因为这时的孩子一派天真,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你想让他怎么写他就会怎么写。
一是采用例证的教育方法,培育孩子的因果逻辑思维方式。有因就有果,每一个观点都要有例证和说明来支撑是事物发展和存在的规律,培养孩子的因果逻辑分析能力,对孩子写作大有好处。举几个例子:如果说这个山多美呀,就包括树美、水美、人文景观美等等各个方面。说小明学习好,就包括小明语文好、数学好、平时考试成绩好、课堂上回答问题好等各个方面。每一个小的方面又可以是一个分观点,可以用更小的实例来支撑,例如说树美可以再从树的疏密、高矮、形状、姿态等各个方面来写,依次类推。如果注意到了这些,孩子写起作文来就会言之有物,写出来的作文内容也会丰富充实。
二是自然的教育方法,消除孩子写作状态进入的障碍。在刚开始教孩子接触作文时不要给孩子设置条条框框,不要给孩子讲立意、选材、详略等大道理。我初中时怕跑题想了好多内容不敢写出来的情景到现在还记忆犹新,我想有这种经历的不会只有我一个,因此要让孩子放手去写,尽量写得长一些、细一些、多一些。尤其是记叙文只有写得长一些、多一些,才能写得详细细致,另外也便于修改。每次写作文都是写一些概括性的句子的孩子要想使作文快速提高难度很大。
三是运用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本质,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联系是事物的本质,培养孩子联系的思维方法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好处。例如说让孩子写山就要使孩子联想到树、水、花、鸟、登山的人、有关山的传说等等一系列事物。如果写上学路上不光要让孩子想到上学路上发生的具体事件,还要让孩子看到上学路上的建筑变化,四季风景、人间万象等等方面,开阔孩子的思维。
运用以上方法,经过一两月的集中培训学习,一般的孩子都能够消除写作的畏惧感,写出和自己的年龄和经历相适应,语言比较流畅,内容较为丰富的作文来。但这只是写作的初步,这时的孩子只是能够运用比较平白的语言熟练表达自己的行动和观念,三四年级的学生只要方法得当很容易做到这一步,到了五六年级,就应该在孩子无意识当中让他们接除记叙文、说明文以外的散文、议论纹、诗歌等其他文体(个别的孩子三四年级也能掌握),同时还要注意训练孩子的概括归纳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孩子的思想深度和语言功夫。我的做法就是:
一是培养孩子形象化的语言表达方法和类比比喻的语言表达方法,引导孩子学习诗化语言。例如看到路边的树木,就可以说:树是大地的儿女,树是人类的伙伴,树是小鸟的家,树是阳光下舞蹈着的精灵等等,这样在训练孩子书面语言的同时,也增进了孩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是以“命题”和“看法”的方式引导孩子其他文体的写作。例如出《我对生命(生活、学习、金钱、同学、邻居等)的看法》这样的作文题,引导孩子写议论文,同时也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是加强孩子逻辑归纳和概念能力的训练,培养孩子的思想深度。填鸭式教育培养的孩子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不会独立思考,没有自己的独立观点(这种教育模式下造成了很多成年人人云亦云,头脑简单)。例如看到树叶黄了又落到地上,就可引导孩子树立“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是自然规律”的观念;每天送孩子上学就要引导孩子树立“没有积累的过程就没有以后的成功的观念”等等,并让孩子尝试着用语言表达出来。
以上是我对小学生写作教育的一点看法,不一定全对,但确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愿对为孩子写作文不好而发愁的家长们有一些借鉴意义。
『拾』 小学三年级学生,如何提高写作文
对于小学写作,一年级进行看图写话,能够简单清晰的对于图中的画面进行表达即可,将五要素表达清楚就行.二年级写作要求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并能完整的分段,段落能自然衔接.但是到了三年级,就开始正式的写作文了.这一时期就不是仅仅格式正确,字数足够这么简单了.那么小学三年级作文补习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我很刻苦)
第三,要培养细节感.细节对于整篇文章至关重要.一篇没有任何细节的文章并不令人印象深刻.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并了解细节.如何描述细节?即抓住某一点并用浓重的去描绘它.例如,如果你想写下雨,那么一个人就会陷入困境.有些孩子可能用一句话说完:"一个人走得太快,不小心掉进泥里,被泥土覆盖."如何描写细节:就是要写他为什么匆匆赶路,怎样的过程摔倒,摔倒后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衣服的变化等等.这些地方都可以经过精心描绘,是文章生动有趣.以上就是小学三年级作文补习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希望本篇文章能够给你带来帮助.